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5|回复: 1

[韩镜清教授]摄大乘论第60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9 1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Y) Q& f9 Z! q2 H0 B7 R  第60讲:第三品(第8页第10行)& b# l' D, R2 z7 p& M
  (1996年1月21日)  5 L9 Y0 T7 k* J) K" g! n
  (这一讲没录上音,下面是一个笔记。)
; n  K+ U, m; y3 Y& N  关于内、外道分别的问题。印度佛教产生时就是在外道的包围之中。传入中国后,内外道分别不大明显了,正法、非正法也不大使人注意了。现在应特别注意什么是内法?什么是外法?包括汉、藏地区,很容易弄不清楚。过去支那内学院、三时学会都标明是内法的意义。所以我们应特别强调正法的特点。什么是正法?有三法印、四法印。合乎的是正教,不合乎的就是外道,是邪法。
) N+ W& A7 M- d+ W" m- T# l  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有漏皆苦。”所有有漏法都是苦,至少是行苦。有漏一定是受烦恼的影响,受萨迦耶见的影响。在印度最主要与外道的区别就是有我无我,到中国后就容易混乱。什么是无我?无常?涅磐寂静?有漏皆苦?正法、非正法必须有一个标准,佛教特点也在四法印上表现得很清楚。
9 t) b) H& L8 y  如萨迦耶见是十大烦恼里很重要的问题,有边无边等问题都是从这引出来的。许多烦恼也跟它有关系。“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我、无我是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萨迦耶见起的作用很大,是否正闻熏习,界限必须认识清楚。无始来就有我见的熏习,在我们一切认识领域里都与有、无我发生关系。
2 F# X! ?2 e# q  佛典应如何理解?如何定位?都应有一个标准。标准是怎么来的?释迦牟尼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从最清静法界等流出来的,直接从真实里头等流出来的,证真如后,如其实地表现在语言文字上。语言问题也构成佛教与世间所有学问、看法有所不同,这并非我们要与世间划界,而是世间要跟真实划界。所谓“我不与世人争,世人与我争。”
  v2 [% s9 `: l/ Q  进一步说,每人都有如来藏,问题是虽有如来藏,虽跟真如分不开,但由于熏习习惯的关系,生起无明的关系,慢慢走向反面。逆清静而转的杂染生死,而受种种苦痛,还不自觉,还觉得人生最可爱。8 y; J; D6 u( v! F
  在信息社会,互相影响更容易时,互骗为能时,不说真话,信息贯彻很灵通,有时起很大的破坏作用。所以更应辨别什么是正法、邪法、外道、内法。的确,我们不想与大家争,它还非找到你身上非争不可。事情很复杂,也是我们过去业力所感的问题。
$ }* G' l; R$ L  什么是正法?四法印?什么是清静法界等流出来的?所以要提倡真正读懂原典,尤其对慈氏学。有一个问题,不下苦功夫研究原典,很容易被非正法影响,被牵着鼻子走。所以要辨别什么是内法、外道,现在中国的外道相当多,势力强大,不过我们没给它用外道起名而已。
! J7 S* y. n2 k" V& J/ F+ d  所以在这种环境里头,只有真正能把慈氏学原典弄清楚,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摆在我们跟前的问题,又是藏文翻译有一定的特点,当然有梵文原典存在的,可直接用梵文理解正法。现在藏文经典非注意不可,因为这是我们求得一个正确的认识,真正正闻熏习很重要的一个门径、方法。过去就凭汉文翻译,有许多大学者并未把佛典真面目认识,所以现在给我们一个很方便的条件,不但有汉文,还有藏文,还有一些梵文原典存在,所以我们认为把原典搞清楚是关键,是正闻熏习,才能如理作意。' l9 z4 a  K1 e% y
  而且大乘根本是以分别做为烦恼,所以现在讲10种分别,10种散动,归纳为10种,这是大乘中修行的很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修行?这是佛教最重要的问题。在中国现在的环境里,对此看得很不清楚。认为修行就是烧香、拜佛、念阿弥陀佛,盘腿一坐就是修行,这在中国还是较大的问题。象我们读原典,人间认为并不是修行,把原典整理好,让人们更明白,并不是修行。一般认为是知识上的问题,文字上的问题,没想到佛是一步步修的,最主要的是对治虚妄分别。什么是真正的修行?就是拿自己的所有认识、能遍计、能分别作为对治对象,虚妄分别是首要要对治的问题,不从这下手,讲什么修行?0 y  H! _# O7 D) x$ z  i
  破除烦恼是小乘的事,破除虚妄分别是大乘的事。就在你当下,思想上一动,就是个实验室,就是修行,我们转识成智针对虚妄分别,用无分别智对治虚妄分别是唯一的修行,你跪在佛前就是修行?这是中心问题,否则谈不到修行。所以我们摆开道场,随时就是这样,各种分别在起作用。" V9 D) ?1 x$ W5 v
  现在人不大注意你思想上、认识上怎么样,都在果上形式上注意,所以真正能见到慈氏,只有真能理解慈氏的五种著作,才能真如他所想,才能合乎他的要求,才能脱离生死,才能解脱。除此之外,并无其他道路。正闻熏习,如理作意,这个作意、思惟,五遍行心所也很重要。真认识了真如的重要性,时刻与真如相应,破除无明。我们的无明并非简单的心所,它弥漫在你所有的认识里,都是无明的一部分、随时都是战场,而我们不自觉。是每时每刻的问题,不是很远的问题。
' m1 Q2 N/ O: c  G  中国人讲“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为不知?”“慎独。”我们始终受无明统治,一举一动都跟无明有关,都受它指挥,都是虚妄分别,时刻有你要走哪条路的问题,所谓哭歧的问题。是黑暗到底?还是投向光明?这个实验室随时都布置在我们脑子里。不如理作意能遍计,就是非真正能遍计。
8 C3 c: H2 _7 {% _  ^% e: F- l  对治要多次重复。因为本来错误多得就是无始以来,我们要跟它苦磨儿。这就是将来证真如、解脱所有痛苦的唯一道路。佛教学说与一般学说有本质的不同,它把怎么形成言说的构成看得很清楚。这儿很容易形成颠倒,形成哭歧的问题。就是一刹那的事情,还用往远了去找?不如理作意,就是无明。佛教把心所法安排的很好,就像药方一样,什么对治什么,我们却不按那方子做。四法印就是老提醒你要走正路,别走老路、邪路、制造痛苦的路。
. u1 {( v" ?/ [1 |  人们遇到最好的机遇,常常失之交臂,常思胜解,对我们就有决定作用,这才真实。真认识了无我无常,那不是一般的快乐,身心整个都是畅和,就在入定,一切心里是平稳状态,用稳定这个词也可以。风浪、天气变化都莫测。所以真认识佛教的道理,清清楚楚才能如理思惟,才能有点儿自由,才能见道,那种快乐是没法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1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解决万世万代的唯一出路。( @  L% Z" Y" g5 Y' W. k( j# z
  不平静的心态,哪时能让它平静一点儿?必须要知道,这里没我,我想证真如,没我吗?我是什么?说不清,可非要它不可。我这一心能正闻熏习,我这一心将来成佛,我成佛了,是有这么回事儿吗?有那么个东西那样长久不变吗?就说现在刹那刹那,有个什么东西在那儿,能抓住它吗?能认识它吗?所以无始来造的根基,你怎么把它打破,凡愚就是婴儿一样可笑。
3 W/ D  u; w- N1 A7 E$ Y  10种能分别、能遍计,菩萨、觉悟的人就有10种散动,也是能分别。散动就是不平稳、不稳定,错乱颠倒,虚妄,整个生活都是散动。与什么是对立的?因为是对头才常常在一起。大乘的修行最主要就是用无分别智来对治散动。虚妄分别,就是不是真正的分别,不是如理的能分别。
, E" J  ^6 Z1 r6 x0 W  佛说的法都是用三能相来界定的,说有是什么意思?说无是什么意思?世间的智本来都是离不开分别,而无分别智是彻底地对治一切虚妄分别,所有的有无分别都能对治。慧度就是无分别智。这种智很特别:它没有被对治,也没能对治它的,是真正的能对治。专注于此就是除遣10种行相的能分别。* [$ h8 Q0 Q6 S# t% ?- G' G
  中国佛教讲无念,无什么念?念能无?能不想?本身就是念、想。五遍行心所一下就没有了?天下怪事!讲无就是常。中国的大师,念过什么书?不求甚解,以讹传讹,这样能解脱生死?无想天是特别为外道设的。最重要的是无什么想?它是所对治,能对治什么?讲因果必讲依他起,内识能无?遇歧没办法,还造歧,喜欢歧。8 @# C5 W2 v# D6 {2 g7 E
  移山易,填海易,拔生死根子难!这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血丝花拉的。证真实无能诠所诠,也没有有无的区别,有分别就不能证真实。# d6 t( [' g5 R; O# t6 l0 ?1 |4 @
  此有是实有,是二无我所显(的真实确有),是无分别智所显的有,是圆成实的有,佛性为有,佛体是有。这就是对治无见,所谓胜义是无,事体都无,拨无真实有,抹杀圆成实,就是损减。无的什么?无的是我。如果真实见都没了,还证什么真实?6 F" _0 I9 o/ p! t

8 L, }$ h  V9 C/ g1 f# Z
2 N* g* K0 L$ Y3 Y. R* a+ ?6 U
4 D9 Z) X7 v# r2 _6 o; e(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10:00 , Processed in 0.0855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