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见之一:放纵为恶】 - V# M( r5 u1 q3 n
: V& z t( E% J+ ]* K+ g9 b7 u7 C1 V(《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2006于长春) ) p. r. |5 w# d/ [
6 b+ v+ ]9 B$ @; n “也有称自身是罪恶凡夫故,放纵三业,任情为恶,都无惭愧”,说:“哎呀,我是罪恶凡夫,所以,我就可以身口意三业不加收摄,不加谨慎”,然后任情为恶,“我是罪恶凡夫嘛!我就这样做嘛!”这样是给自己放纵找理由、找借口,毫无惭愧,“都无愧心”。 6 l3 B* z" K9 V% E
“放言:‘我实他力行人乘佛愿力,定得往生。’”自己还夸下海口,说:“我是靠他力救度的,我乘佛愿力,一定能往生。” d2 R# C# y3 Y1 |- q2 \( q6 M- \
“如此等辈,与弥陀本愿不相应,可谓‘欲求超升,反更沉沦’”,像这样的人,和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和救度众生的大愿心不相应,全体违背佛的慈心救度!你是自己要放逸造恶,你根本不愿意接受佛的救度,所以,“欲求超升,反更沉沦”,可不哀哉!还说自己往生决定,其实将来堕落。
+ Z4 B* j% `+ |' s- e i1 ?! S7 m 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这个药虽然可以治这种恶病,结果他也不服这个药,结果说:“因为有这么好的药可以治种种的恶病”,那他不仅不服药,反而去得种种重病、恶病,那这样呢,神医也不能救你。 ; D( Q1 I+ x: r4 f9 p, c) X
那应当如何呢?知道自己是一个病重之人,现在就来服这味药,不要等待以后,更不要把药放在旁边,去为非造恶。
6 g% J) t" G5 S7 o2 `; n; C% O5 P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无上妙药,能治我们的贪嗔痴、所有一切烦恼无明,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抓紧念佛,常怀忏悔,仰谢佛恩。
* j7 R- d4 N0 N. W5 `! { 阿弥陀佛这个救度法门才是我们唯一的得救之道。你内心怀有惭愧,就不会在语言上放言无惭,也不会在行为上放纵恶业。如果在行为上放纵为恶,在口中又大言无惭,说:“像我这样子,原来吃素,现在阿弥陀佛救度我,也无所谓,可以吃荤;原来不饮酒,现在可以饮酒……”这种人完全是背道而驰。
& H' X" Z5 d8 g' }3 L 我们来听闻这个法门,应该是比原来更加的进步,不能退堕!原来如果每天念一万声,那现在不能少于一万声;那原来是持五戒,现在还是持五戒的身份;原来吃素是吃六斋日,现在应该吃十斋日,或者更进一步能达到一个月,那就最好了。因为你原来都可以做,为什么信了阿弥陀佛本愿就不能做了呢?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
1 P5 y- ?( x; I# B4 N8 d5 ] “学弥陀本愿、专称佛名、愿生净土之人,即知自己是罪恶凡夫,则应该生惭愧忏悔,心存谦卑柔软,而思弃恶行善”,既然了解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个并不是夸耀的本钱,应该惭愧忏悔,“我无量劫来欠无量无边的众生业缘多多,没有办法出离,所以只有仰靠佛的愿力。”“生惭愧忏悔,心存谦悲柔软”,这样,心就自然放下来了,不会很刚强、很傲慢,说:“我这样才是标准,才是信弥陀本愿。”这样是无有惭愧。而应该“思弃恶行善”,我们向往净土,就是要彻底地弃一切恶,自身没有力量改正我们的恶业,只有仰靠弥陀的愿力,将来彻底舍弃这个恶的世界、恶的身心、恶的环境。 7 z) Y% S8 o# w
没有说反而喜欢这个恶,那怎么叫向往净土呢?既然向往净土,就是我从意业上彻底抛弃、厌舍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恶身、恶心、恶环境、恶世界通通舍离,而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弃恶行善”。
{0 m# @3 b5 o" O+ p “如善导大师所言的‘念念称名常忏悔’”,我们时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内心常存“我是造罪凡夫,唯有仰靠此一法得度”。看见别人能做得更好,应该随喜赞叹,不能反而去贬低:“哎呀,某某人,你还修福畏罪,你就是不信本愿!”哪有这样的法呢?这样就是错误的见解了。
5 ~0 w; N1 `5 k# K 应当随喜说:“哎呀,你做得比我好。”进而应当随学。
$ [8 s. G4 p r$ c “既知弥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则应谢恩、报恩,如同大师所言的‘学佛大悲之心’,而悲悯众生、利乐有情”,我们爱法护法,不要以身谤法,如果我们的造作、思维、语言跟佛的悲心相违背,这样就是以身谤法。
+ s, O6 w' h/ O, y9 F( ^) f' V* Y 这个法门是很猛利的,善导大师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很难把法意透彻、完整地表达出来,而有的人也会错误地理解。即使是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也说:“我于此五浊世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听的人听到之后,怕他误解,所以是“难信之法”;说呢,又怕对方也会住于一种邪见、错误的见解,怕说得不圆满,会误解,这样,又叫“难说之法”。连释迦牟尼都感叹说:“我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为什么呢?就是在于众生的根性,有的会住于下劣的邪见当中。 . r; c! [9 j5 V/ b5 F* ?" N. x
我们每一个佛弟子,应当自己了解这个法门、爱护这个法门,应当更加的谨慎三业。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里边也多次提醒我们,要“谨慎三业莫放纵”。..
+ V# l5 ~6 Q1 j, b& T2 k: q9 ~9 ~6 ^ 有莲友提了些问题,有些刚才在总的回答里面答过的。问题提得很好,那我来根据这些来回答,也未必回答得圆满。有关于戒律方面的问题,就请我们老法师、方丈和尚来回答,以法师的回答为标准,我就略不回答了,只是和念佛相关的,我来跟大家共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