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65|回复: 18

净公上人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0 13: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s  g7 }0 {8 ^+ {1 ? ; d# b& B. M4 F

. f( d- f4 l& t" j& y净空法师讲述
4 R6 U* e3 x# f' `& a( X" @2 @. ~) f$ _' U8 i8 \9 z
1 [/ E) x3 h. ~3 x6 N  s$ k
( Z2 V8 b1 T4 M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训他的子女而作,并不准备对外流传。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第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蕅益大师,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能严守五戒就很好。近代的弘一大师,也是严持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
0 {* z& ~% F9 w
) b6 Y8 _) U+ v- l1 k1 c; Q' n: [
! P/ K4 `; l* H8 N) e+ l
2 T5 b1 [7 V8 j% H- U# y* ~第三、坚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第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择修那一门,决定行门以后,绝不轻易改变。具备这四个条件,才算是真正学佛。所以,老和尚这四个条件,可以说对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门里面,也是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
; w! D& }4 n! }) u2 o) u! X
7 _5 A; _2 B/ l! L! V
  Z$ p; n) _! Q3 _/ v7 S0 w
) [: X1 m! Z3 c3 o. T在《四十华严》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里,也提到了修学有六大纲领。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世出世间的学问,也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述说得非常详细。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会犯错。他除了处理政事以外,还要抽一点时间来听讲经。在宫庭里有讲堂,要请谁来讲呢?总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门、婆罗门,或者证了道果的圣人,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大臣们,天天也都上课,习以为常。所讲的内容,可归纳为六大类:告诉我们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那些法与我们有利益、那些法与我们有害,就是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归纳起来亦不外这六桩事。也就是叫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无他,如此而已。" x+ B) K0 X% j, o& ^3 x" X

9 o9 L" n" |% c2 x& }/ y9 |! X. c' ^
7 o5 F. X0 @/ e; [3 z
0 }1 {9 N+ ], c* r+ x《了凡四训》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当然与经典不相同。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几乎都是说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是《四训》的重点—改过、修善。我们印的这个本子,有印光法师的序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四训的玄义来读,是介绍这部书的。
& q7 Z  o3 L' Z3 `* ?5 D0 ^3 |& q" s7 I& h! ~: E
' W4 _4 r1 X1 }+ ^9 g

/ O* H+ D) B1 c8 k' W序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作的。相当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V6 s& N: k) `; I6 d! X

# q# z2 X: c: A ) V) H# h  N& i

5 ?, d& Q( G. `5 [  n4 Y: u$ o$ r  c圣贤之道。唯诚与明。
: @) D4 x9 P: J9 B- f" L1 r8 n2 u9 F2 Q. u. k

9 F- f9 V* W/ h$ u, w8 G+ M- h) P/ \  T: O% E$ n* s
祖师的这篇序,这两句是总纲。‘圣’可以称为佛,‘贤’可以称为菩萨。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迥向的菩萨,是贤位的菩萨;初地以上至十地菩萨,则称为圣。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这一条道路,从纲领上讲,就是这两个字—‘诚’与‘明’。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什么法门也离不开这两个字。离开这两个字,方向就错了,就是常言说的盲修瞎练。我们如果能守住这两个字,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圣道。
5 f  J! d. l$ P" A: ~/ E5 B* ?% g% c" D8 ]/ W" X

  G1 C; M- f2 d+ I& Q( J$ H# z) |- D
怎样叫做‘诚’?‘诚’很不容易做到。在佛法里讲‘诚’,就是‘定’。‘明’就是‘慧’。诚是体,明是用。懂得这个意思,《金刚经》、《楞严经》里面说得很多。‘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里面讲,就是直心。佛在《无量寿经》里,给我们说的‘至诚心’,就是‘诚’的意思。
) D: u- y$ c% y5 o- Z# R+ c' L/ c. \8 O& ^1 ~/ m4 b! j  _

1 c+ l, t% ?. P* J- A3 `7 g' F3 B3 [( S  c( ~2 H1 D" r/ @( |
‘明’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叫做‘明’。所以‘明’在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就是省察的功夫。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观察,而后才能做到改过,才能做到积善。所以改过与积善,在世尊教法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建立在‘诚’和‘明’的基础上。% x1 E  v9 D6 d* o

. n+ G0 |! H% {" R1 c
  x( y( R! ^: }2 d  C4 u( Q- V, w; X$ d! S1 F! D5 M4 y
如果我们没有诚明,就不晓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那还谈得上改过与积善。唯有诚明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改恶,要修善。‘诚’也就是讲的自净其意。这两个要同时具足。即诚而明,即明而诚。就是佛法里讲的定慧双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时候,自自然然就证果了。证的什么果呢?圣道当然就是证得圣果、无上菩提。《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圣果。所以祖师在这里给我们一语道破:‘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这两个字,不但整个《了凡四训》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世出世间法,都是以这个为根基。《了凡四训》教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诚’、‘明’这两个字。祖师后面还有详细的说明。
( [$ U( K9 J4 V) O! D2 b/ J* J; D) P! u  C/ w0 W  u

3 {- |: [, u! ^' P2 u/ b& Z+ x9 g! K  h9 b, q, N  c8 u- }
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
% _" P6 @! d0 J1 \$ Q$ ?6 ?# p* Y( q4 g: }7 {1 d% l" {
, l' U3 N# T1 p) u+ D" u) M
' R: u, r. b6 M) m2 O
‘圣’就是圣贤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和佛菩萨,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祖师给我们指出来,在于一念;一念可以说就是上面的‘诚’与‘明’。以下祖师引用《书经多方章》的两句话:$ f3 }( U+ Y, G) r- c0 b

% d- k- F# f8 f+ h$ s# N- M0 h, k& y
( N; O( p" X& h" e( K7 b5 h/ ~# c* J, L- k# F
“圣罔念则作狂”。简单的讲:佛菩萨如果要失掉了觉察,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觉察,‘念’就是觉察的意思,‘罔’就是失掉,没有了。《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罔念就是不觉,起了无明,圣人就变成凡夫。) D. W' e- J/ T+ v# {, U& F. _
! Y5 g# }5 p: Y. q* ?7 f
; f; f9 W6 T0 l3 t

" o+ [  c; ?* |% ~# u" N$ L; a“狂克念则作圣”。‘念’是觉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觉悟,他就是佛菩萨。可见得凡夫与佛菩萨,不过就是迷悟一念而已。由此可知,觉察的功夫,太重要了。在佛法里讲,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诚,‘照’就是明。诚而明,寂而照。明而诚,照而寂。圣凡分别就在此地。
! J2 K$ I( d5 x2 _
) W) {7 i# L. S; E% w. V
9 e/ N- j- C4 R" L
+ d1 V% A: s2 a# K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 s' y4 Q) l2 K* g$ h7 V: H5 m, ^9 K: d" ^

! i1 D1 }4 _7 K  f% B1 b% R4 `! v, @: y8 ^4 L& w0 Q+ Q
“操纵得失之象”。‘操’是操守,‘纵’是放纵。我们要是有操守,圣贤之道就可以得到了。我们要是失掉了操守,放纵、放逸,我们就得不到了。这种现象,确实是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纵,而养成了放纵的习气。现在叫我们操守,很难提得起来。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圣贤之道的人,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这就要带一点勉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勉强你呢?你得要自己勉强自己,要勉力自己奋发自强,不可以“稍生纵任”。6 a; @8 E% `, P3 `2 t5 b
: j3 G. F( Q; `# ]1 V
! n8 p4 S" }6 n' E
( g. ?) e1 b' }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
# J2 ]" n0 E, Q. |8 A4 H' W9 u. R3 s0 S, S, g9 @% }

) s  m3 T! R2 f  Z) R) x: Q
% r" S+ s% f7 ^+ @刚才已说过,‘诚’是说体,宇宙万法的理体。就是讲的常住真心,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性’。四圣六凡皆是依据如来藏性。藏性虽然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但藏性确确实实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我们再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每天照镜子,镜子好比真心,清净光明。镜子里面所照的影像,好比真心照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无论照好的相、丑的相、善的相、恶的相,镜子的体从来没有变过。性体亦然,所以凡圣同具不二,随缘不变,这是真心。
9 F7 Q& r" M& S' q0 D! p7 M6 B
7 k' |% z. H/ w! ~( T ' g4 o. O+ c5 a7 ]6 _. L

* m. u. W- \  R' a4 v6 L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
' h# s  m$ e2 z; ^& d! _/ S7 _3 t# q0 z5 W4 Q1 Z" _- j

1 x2 w' p5 J; r
5 D( V$ {! n% m6 w8 c5 s* _0 }  y  ^1 u“存养”的‘存’,是讲我们的存心,‘养’是修养,‘省’是反省、省察。我们要是能不断的在这里存养反省,我们就可以从凡夫达到圣贤的果地。这是把超凡入圣的原理、原则,给我们指出来了。
9 L/ X" ]% Q' k( [; w9 t8 C4 [' H
3 l) c: J* x/ o8 Z , L, \$ d9 W* Y% [$ I& ^% p. S

; ^3 J9 B! k# T: s& W8 J# a9 g: D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
" {5 S0 A' m& d2 g- G" [  Y
% M3 C9 y. N6 \3 d7 K * }9 I/ u' `% k2 t7 @1 T/ c! A% v3 q

7 Y; q* s$ |! b3 e( _6 d" l# L  f/ I, B我们现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中,我们很少会用诚明的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不觉察,就会做错事。一不觉察,内心里面生愚痴烦恼,这是讲意业;身与口,免不了要造种种罪业。贪、嗔、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发动了。为什么有这些呢?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如果能觉察,就不会有贪嗔痴妄。我们想想看,有几个人会用?会用觉察,就是我们常讲的提起观照功夫。观照功夫叫‘觉察’,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如果能在日用平常,依经训的标准观察内心外境,绝不会起贪嗔痴妄,这叫诚与明,这叫行菩萨道。《楞严经》里也有两句经文说‘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八个字。我们要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境界相一现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立刻就觉悟到相是虚妄、性是真实的。这里面就不会有妄念,不会有贪嗔痴慢了,这就是‘觉察’,也就是前面讲的省察功夫。这一点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能会错了意思。觉察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你觉察一百年,也还是一个凡夫,那是不觉。这就是会用功和不会用功的区别。我们读诵大乘经论,有没有受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依经中的教训去做。! \( Q6 M$ c' \

' m5 Y( \6 R; z9 f* h) {$ `
# {& m& z* ]; J5 t
( o. c4 A# R5 Q6 U' H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 l- T- r0 B' D" Z
7 }; u; _  r) e4 c7 n: r
' B% X5 r; s+ n! w- n# U8 \
, y5 i& @' z, S& k% g. T0 g
我们不能觉察善恶、是非、利害,“则真心遂受锢蔽”。佛经常讲:真心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 w) r& _: i! `/ g# _* M% q' c4 Q
9 _9 ^0 u! y- J; N  V
- n' Y; W6 `4 n6 K: l8 V/ s% N

/ R4 i; l4 Q2 v7 F, O‘如金生锈。如镜蒙尘。一片天真。遂为人欲所蔽。’金、镜子,比作真心。生锈蒙尘比作贪、嗔、痴、无明。有了这些东西,一片天真,遂被人欲所蔽。这个意思是五欲六尘,把我们的真性盖覆住了。
$ c8 U5 W2 @5 J, m  T4 P
" A0 r( ~4 M4 J+ G8 x* T8 i5 M * O0 H8 d% V% m9 A( d
& J% @2 [* G3 o& K- y
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
$ ~9 R$ {) w+ [
& Z# v4 ]4 i% u+ v% @" r8 q3 u' r & b5 N3 H9 b/ u# |, g
+ Z- Z, J# U- o9 U
我们的所作所为失掉了中与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就落于小人无忌惮之一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不是偏与邪呢?要说我们偏见,我们就不高兴;说邪行,我们也不高兴。自己要检点自己,如果自己时时刻刻,还被外面境界牵著鼻子走,如何能得到中与正呢?自己要明了、要晓得、要承认,这才叫勇。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是超凡入圣的根本。
7 ~- I8 ]( `& {: ^7 {1 u+ X
) Q$ T' Q6 Y% E' }5 k ! E$ b) c" y1 x' L" A  h

' f! p1 P+ r" Y若不加一番切实功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t; {- |, V3 K' |
5 @7 d8 H- i' U, ?

3 ?) n- K2 U9 G5 j2 W% ^9 u3 i) ]
祖师这几句话,都是为发心,想学圣学贤的人所讲的。既然发心想学圣学贤,就一定要做切实功夫,这里著重在‘切实’两个字。: D7 m0 _$ }! Z/ m

' w' p- t% t  V, K - R- D$ e& e: @; l
; o: Z% X3 B6 |8 A4 o0 B8 d4 V5 r
“克除净尽”,克除五欲六尘、偏邪之见;不但要除,还要除得干干净净。如果不能把这些偏邪的知见去干净,就愈趋愈下,没有底极。5 f* e( }4 F" c! d  r5 S

+ m( Y8 k* H- E, q# Y, ~ 9 C% C' |3 m9 m3 h% Z1 V
* y. ~- Z! s. J% T9 [
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发心改过自新,能改过才叫‘大勇’。我们中国圣人所讲的三达德:智、仁、勇。与佛讲的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样的。谁是真发菩提心?谁具足三达德?能够承认自己过失,能够改过自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圣贤人。否则我们依旧是悠悠泛泛,如这里所讲的“徒具作圣之心”。‘徒’是徒然,我们有这个心,但没有去做。我们想成佛、想成菩萨。但日用心行并不像佛菩萨,这个想法,永远是个妄想。前面所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改过修善,必然是造恶积恶,积恶就愈积愈深,那有不沉沦的道理?
% U1 i4 J' ^  Q3 R
/ D' ]* E' J% F6 |2 ~5 g; E) B/ j$ X# e' `
4 P# ^+ E3 a2 s) k" i$ \3 Z: ?! D  v3 c* c" N- L/ o
“永沦下愚之队”,入了下愚那一队去了。这对于一个发菩提心,已经闻到佛法、知道发心、知道佛法功德利益,而不能够确实去修证的人,实在太可惜了。成佛作祖难不难呢?□
1 k" y. y1 Z6 m7 A. `' Y6 Y6 h/ h# A5 S; |7 `2 s; D: S2 p8 q$ B8 F
/ H' W- y1 B; p* O! y' d
! Q/ F, d: s9 S7 q( a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  M" r5 w* w; o

# B6 l, Y3 ?3 x/ h3 u ' e% Z. i+ a# y8 Y6 B# S; b* H' K

) u  L2 |: g! \1 W成佛作祖这桩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做。诸位同学,这次启讲,感触很深。我读此书是在二十六年前,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了,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讲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的是空中楼阁,没有好好的在基础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过印光大师这篇文章,虽然是看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也不觉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是世间法,是父亲教训儿子的,讲的话还不错,还有点道理,就不再去理会它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都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这本小册,大彻大悟,才晓得这是无价之宝。
8 J, D& l$ v, F- f! x6 Q( {+ }) A& e

/ H+ n% z  H, p; a* \- \, \
1 |, b' Y6 V" ~2 E% {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著去做的话,命运立刻就会改过来。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 e& X( A8 A0 s7 }( G! t
" l  D* h# b9 L9 k2 Q5 ~
/ W  @6 t" L$ J. B: b* g
9 [( W( b) m: }9 d  i& f! o
祖师告诉我们,为什么作圣不难呢?因为在“自明其明德”,这是‘大学’上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也就是前面讲的诚与明。‘明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明德上面再加一个‘明’字,可见这个明德,现在是不明。为什么不明呢?被五欲六尘的烦恼所覆盖住了。我们想作圣,只要把我们的明德恢复就行了;换句话说,把本来的明德,上面那些障碍、那些蒙蔽去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明德就恢复光明了。
' N. i' E  U, O& ]' r; m; [" F) {( r/ \+ `1 e  B: Q! l3 |. o" m
) `6 y& p& J. c, a: v4 @9 s
# w; ^9 o  L8 G- Q. W
下面是教给我们明明德的方法:0 h' f5 D0 B' r: [$ M
) l" g1 _# L+ b2 M  R/ C' L
' _! _. O+ K- p( K+ ]; E

6 O7 p0 o+ s7 ^: s: I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 J0 m; R& E3 Q: L
# O6 G5 K2 O5 m+ i& ?7 s- j

' t- i9 {1 I; g: T" z+ _6 I& _' X4 c& d; f. G$ k! R+ b# ?
‘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嗔痴妄念。5 z0 g% J7 ?( d  w& x" F

1 p0 D# X6 f. `$ _
/ _; ]/ y6 o5 k$ @" u6 Q* i
3 T0 p  R: g: p9 q; e尤注:‘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 ]: Z0 E2 Q% Z9 f. E. d
+ V! \3 u% ^) }/ H

9 b3 P# X4 I' V3 k: T6 P
1 e4 l2 x! D, ]& y8 v9 D“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任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小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
" Y: a( q, K+ @- N2 f: h
; M$ t, E5 T$ G+ ]8 p0 _1 V2 t  p- j
  u# x* n; a8 a; d) U+ L
1 x* \! r3 J. Z2 P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
( @& F, o7 J  ^# ?$ E; ^5 Y6 J' ]' X
) X( t$ r6 k% O% [ 2 M9 f- M+ P/ D/ y: p+ Q3 v

2 G. N" ~* I( u/ a: C6 X$ e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的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的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利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 }: O/ \. ?5 ?8 \+ s
# S6 T# p# {: n& D
# E* r$ Y( y) }4 y; b' g

6 }0 @- f! |1 y  s; l《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性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而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a. z' D3 D/ i0 G
8 U  u7 |& {5 T7 L& C
& w- u6 D: }, f- }8 L
" L$ E! ?. Z, g2 I7 {  x, X
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净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了,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 _4 l3 d5 F" j' l+ p: G
- ?7 P% x. L' I4 K& y1 O
2 E5 o$ v0 L( l3 e

& U4 L6 j0 V9 L5 G“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8 h8 s. p( _( C6 j
. F! A# b5 d9 [% w3 e

8 S6 _6 R3 I: ]) e! X; ^5 f8 X2 }' o
“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了(‘情’就是分别执著),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7 \# W& E7 B- Y# A# D
$ a+ J5 m2 P- C4 |& @; d   W8 ~' S) S) w: B' \  q9 `
. n, Z6 d6 q$ h# |. n4 }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5 a5 M3 P. D0 c' T5 X2 C4 q

, u( f% C. R5 z& k! X, U) F( X9 J
( d1 K% M4 X, t0 ~9 A- j, W+ Q8 U( f4 E; G: I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 c0 V# h+ T- d: n1 N1 ~
6 x- K  v: m4 \ 7 `7 Y& G3 T0 m- {

+ P) M2 ]+ J, h, J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著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著。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 v- S5 W9 c# M3 R" Q7 W( F1 d8 _' o$ U6 E
% [" k( n9 p5 z- w* `7 O. {3 d
7 H; K8 A$ I6 p9 w0 W
“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
9 M1 w0 ^" R1 u# L8 r9 [4 ^5 e! S9 \/ _

  x+ D: G& e% Q3 o/ x) W
  s0 p9 n6 U2 S  X“随境映现”,随著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相。‘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相。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著境界而现象。虽随著境界现象。
* o) P0 `- s' @) V4 J# G! J; T) b* @7 P9 ]2 w8 V# ?: [

8 _/ }. o# T* P: Y/ H6 f; f6 Q8 C0 g$ E- ?9 z( B7 c; v
“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相,觉得这相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
/ p4 F; r" |* @: q! u. |
. w; o: _1 t2 H1 g7 l5 i8 r  n, b) c
2 a4 U) U+ L- ]; y0 t/ i8 D3 H5 ^; s" {' u$ ]
我们现在很可怜,随著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子穿在鼻子上,牵著走;叫它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著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襌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相一样。4 B$ E4 N/ |8 B1 [* v- O; I

+ U0 q/ C3 ^9 \( @* W
( @) I  \& D* H$ ~6 Z& M( g- r7 r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相,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著他;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的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于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的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的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的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
+ _% v' x5 J2 g/ K7 h; n) s% h; A, x# q5 u1 t
7 `0 G# I/ l1 y

! ?3 Y8 a* u4 p+ o/ B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6 o: `7 v& T7 y4 c. x) ?/ v3 L; k/ i# ]; D$ {

" L, _* h+ N- g0 v, b
- X6 D* V5 X. R1 G+ i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稍稍动了妄想分别、贪嗔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这个念,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付它,剿除令尽。比喻说:
8 N9 X- [6 c: c5 d" X0 f5 W+ ]6 n6 |/ j' D8 @
6 e& m6 m0 v& E. m: r( C

' y( \. S3 k+ _3 I+ D( k" Y: r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
; v  {2 ?' l. v3 Y
. T4 j$ c) d' \1 [+ C' l . \$ j0 u' j0 x, M+ H! T# O2 c

& B- T' d, e& B& w$ X2 p这个比喻很好懂,把烦恼比喻为‘贼’,这是佛经常用的比喻。六种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因为它能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的功德智慧,都障盖住,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为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为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若心执取,这些也能染污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与贼军对敌一样。我们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我们;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们要能够战胜了,我们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要是败了,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算圆满,才能够成就。“其制军之法”,就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自己训练成一套看家的本事,来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至于对治的本事,祖师给我们提出几个原则,这几个原则,非常的重要。8 {4 M* Q! f' G$ W, Q( I, [
% |; T8 c9 R4 ^

6 L8 N: h+ r5 {3 b( f
1 q5 ~( G# j4 N( e这一段文很重要,是修行理论的依据。祖师教我们破除妄念的方法,应当常使我们的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许多祖师都是这样教导我们,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印祖又教我们,应当在妄念刚刚动的时候,就要觉悟,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好比作战一样,不但我们要阻止敌人侵入我们的疆土,而且还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一般讲,扫除贼寇,当然要靠兵力,而平素练兵,要“严以自治”,换句话说,一定要严格自治。
  `' e3 {6 k7 a2 T0 j0 \7 P
  p  B# F. ]4 _
2 [0 M, J# }1 K5 h( b+ n) K) g( O
! J0 `0 J* |$ m. ~% r# A  @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9 D! L- M$ V7 p$ j1 S

" c8 }+ M; V. p$ J, B. V * h. `6 y" p* i- e/ u8 {0 @6 k

( a1 R1 s% M; L- ?: m* @; Y怎样‘严以自治’呢?在古人当中,举三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看。我们要想道业上有成就,在德学上有所建树,看看古人,是怎样做的。首先教我们“毋怠毋荒”,‘怠’是懈怠,‘荒’是荒废。这是求学修道很大的障碍。懈怠、荒废必然不能成就,这两点首先要戒除。可是这两点确实很不容易戒除。十个人中恐怕就有五、六个人有懒惰的毛病。我们怎样才能对治懒惰呢?(懈怠就是懒惰。)如何对治荒废?
# U- c2 i0 e" {& M. k2 j2 f
3 _- z& \6 o/ V! T1 Y7 w% u
, y: w* r, m" o
4 K5 w  {0 A( O# [* q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从“克己复礼”做起,首先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前面所讲的两大毛病,懈怠与荒废。' L" l( J* N# G8 U" ~* A

4 ~) V- N- O# w* l/ G5 h+ z
' ~! Q% ?* V$ L& e( g3 `9 U7 A9 D& V8 c. r" C. [, l9 @
“主敬存诚”,这是老法师教诫学人,成败关键的所在。就在一个‘诚’一个‘敬’。如果内有诚,外有敬,确实毛病就能克服了。真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决心,再做不到呢?那就学古人。
( {& G9 i+ x2 z0 ~+ \% I1 E9 t( F0 T3 k' A8 }+ }
2 V( \! a) y; T1 M" ?5 t) a. v7 H
" g% }" Z2 z. I
尤注说得好:‘颜渊善用克己功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圣训。’
7 O4 D0 K; d4 q; k, D7 m* G4 K$ L4 }8 I  W% C
0 P& D, ^' |( S7 H: ?6 ]1 O
) C* t4 o$ a& M- c
这是孔夫子教给他的,颜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得力于这四句话。他能够守得住。‘礼’是讲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凡事都要合乎礼节。这四桩事情,在佛法里面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类似四威仪。此处特别注重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在今日环境之下,相当麻烦,为什么呢?现在大家不讲礼,也没有礼。换句话说,我们视、听、言、动,没有标准。
4 |2 ?3 \, i# E! }  T  c1 X1 q& {' N- _5 f5 V. w: R
, _" m4 L4 M! s! I) u2 W

7 z6 w  a6 Z+ Y' l古书里面,我们看《礼记》、《仪礼》,那是周朝的礼。在《二十五史》里面,我们所读的《礼乐志》,是各朝各代的礼。现在我们民间,有一些婚丧的礼节,还守著满清时代的礼法。讲到守‘礼’就相当难了。现在政府公布的国民生活须知,就是现代的礼,我们要遵守。但是所订的可以说是纲领,不够周详。学佛之后,佛门里面有礼节,有生活的标准,就是‘戒律仪规’。在家有在家的律仪,出家有出家的律仪,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订的礼。我们视听言动都应该遵守这个礼,因为律仪之礼是凡、圣的区别,我们要想超凡入圣,就应当要学习,比世间的礼更为详细,更为周密。我们读《了凡四训》,就能找到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要找到礼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恐怕就不太容易了。5 r# W( ~' N+ j) h9 r2 |( E

( f- u+ N. C/ p/ J" O+ D: o
1 N7 T, d7 E: `1 I
4 B! ~( p7 w2 {$ f4 ~“曾子之三省”,《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曾子也是孔夫子的学生。尤注:‘每日以为谋不忠。交友不信。传授不习。三者密密在身心上勘验去。’# Q3 o4 r  C; Y' Y) {/ U
. d0 O+ g8 N: M4 Z" q" {3 @

; r7 X- ]% l9 \$ v  B6 Q) Y, b3 T' W$ l4 H2 m% Y) s3 B
曾子每天反省三件事:第一、别人拜托我们办的事情,我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到了。‘忠’就是忠实,尽心尽力的做到。也许有人会说,今天没人托我办事,如果这样说那就错会意思了。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务员,长官交代你办的事情,就是别人托我办事;要是经商,或是做一个店员,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把事情做好呢?
6 C. T9 Q8 [8 A: G
4 p* D! F: J8 r2 ^$ Y" Q0 T) o1 N 7 N* c7 Z$ }; t- ^: C8 T
8 x+ o- J% i( H. W3 k( }
纵然是出家人,也不例外。在寺院里,常住有职事,做当家,或者做知客。今天是不是把自己的职务,尽心尽力做到圆满了,都属于这一条。
% e$ `2 `0 o9 d; Y- y
* H/ K' o& K5 h- \ * A2 a  m2 P) z* l. C/ s, }# `

- @: X) q0 F- I* }$ M2 S' y; J第二、交友不信。你对待朋友,有没有守信;换句话说,有没有信用。
% L  o5 ^" q0 p( n. v: J
; n: V% c- e5 p# k* t & N5 e3 O' o* Z1 _7 F
% S( ?1 n9 D! Q+ j; w3 d+ F
第三、传授不习。‘习’是讲温习,复习。老师教你的,你有没有温习,有没有照著做。‘习’有温习、实习的意思。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是靠每天以这三桩事情来反省,来检点自己。
3 H2 R2 h- n, k' i: P7 q/ `, i" v" P  c2 S4 E: h2 G" a% x
# Z* F6 u0 B& r( Y8 O

$ j$ I; q3 U4 h  R3 G“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候的人,‘名瑗字伯玉。年二十,已始行返省功夫’。这就很难得了,二十岁就觉悟了,就不迷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无日不发现前日之非。’他才晓得每天都有做错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知道就能改,改过自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人家的功夫就做得贯彻到底,不是做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一天,这种‘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一天。这是祖师举出来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也正是袁了凡先生,自己取法的榜样。祖师在序文里提出来,也教导我们学习。3 b7 M5 Q# Z8 N' g6 ]( W

8 D$ T+ v  r. \8 P, }) T) }
+ Z! M+ [- h' i) F& D" R' ~, G2 S8 q  B/ `7 Y/ a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 i) g0 A7 r7 A0 C
3 g  p$ B2 K6 [4 j1 H

/ D- s* ]1 p" O( ~
8 B' R6 B/ [9 ^& o; j; {3 E: M这还是从比喻上来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两句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一带,冬天都结冰,人可以从冰层上走过去。如果冰结得很薄,走的时候,就步步要小心了,一不小心就会沉下去,比掉在水里还危险。水里面还可以游得出来,掉在冰层里面,那是游都游不出来,所以要小心谨慎,这是在薄冰上走。深渊是像苏花公路,看那万丈悬崖,人走在那里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以此形容,修心、养性、求学,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态度。以这个态度,与妄想杂念来相对,好像你自己练精兵,与敌人相对一样。
+ A( e1 P) v* C+ M  p7 t) o1 S7 O8 t7 W* ^$ P; k8 y; e
: E; x* _  n( t+ }/ ]/ a  s+ E4 o8 L0 q
" F. y7 b! f+ `4 _" b* J0 e. N
“军威远振,贼党寒心”,这都是从前面比喻里面说的,只要你自己能‘主敬存诚’,能做到‘克己复礼’,一切的邪思自然都不能侵入。好比贼兵,看到对方有这样好的训练,这样好的士气,不必打他就投降了。从此以后就洗心革面。邪念与正思惟,从体上讲是一个,并没有两样。‘体’是一个,‘相’不同。体是什么呢?在《楞严经》里面讲是如来藏性,随缘现相。此地讲:“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是指人人本具的明德,明德就是《楞严》里面讲的如来藏性。只要我们有修德,性德就能现前,这样才能转凡为圣,正如同:
5 r& \2 f: X+ f# o/ e" j/ v9 Z6 O9 [) V+ V7 Y# j& c9 P+ B. W
4 j" \0 M; e, q) e1 I! W

; J: S" [  Z. c: m5 `+ X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
4 d8 E0 y6 o3 B6 P9 ]* Y3 C5 n* b4 P# E2 n" e: P; Z3 c
" X$ w- G$ e1 T; i  e+ x

; Y3 x6 T! Y; n2 a8 d& N7 c‘贼寇’譬喻七情五欲种种的妄念。‘赤子’譬喻真心、明德,如来藏性。可见得我们只要有修德,烦恼就变成了菩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要有修德,才能真的明了。觉悟时烦恼原来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这个比喻好懂,贼寇投降了,洗心革面,原来他就是良民、就是好的老百姓,这个道理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必详细的说明了。
) M$ G  p* C3 W! \7 T- g( c/ V) T  D) d/ G3 l

% P$ O  p9 r; l  [4 S" k% m
7 p5 B% ]9 X6 q* L% F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d9 U" ~; Y$ T+ Z7 V( ^
* X/ ~9 z& k0 ^' M! [' q' k! S

3 p  u7 K+ O, ]5 N) a0 r0 d) b
" Y" y$ S1 L' C“上行下效”还是从比喻上说,什么叫上行呢?上行是从根本上修,就是修心。在大乘经论里面讲的三如来藏,就是此处讲的上行。从心地上下手,而不是在枝枝叶叶上著手。心正了,行就正了,心里面没有邪念。诸位想一想,颜子的‘四勿’,当然就做得圆圆满满。如果心不正,勉强的去做,向枝叶上寻求,功夫还是不得力,所以会修行的人从心地上下手。7 z# F2 a. _& W- J3 k
+ b- U9 S$ p( H4 f+ x7 H
. e2 g3 j. Y5 C( ~1 v! h; S

* m/ n7 ~3 e4 O) u“率土清宁”,‘率土’是指心地。就是比喻心地清净,罪障就消除了。罪业要想消除,实不容易。我们造作罪业不是一生一世,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造罪业。固然我们常常讲忏除业障,能忏除得了吗?几个人忏除了?为什么忏除不了?因为都是在枝叶上用功夫;好比锄草,把上面剪干净了,根没有挖掉。过两天又长出来了,这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忏除得尽的道理。在家礼佛、念佛、拜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再去请几位法师,拜几天《梁皇忏》,罪业就忏掉了吗?好比草长得快,找个人来修剪修剪,没有除根。除根的忏法,别人帮不上忙;不但别的法师,就是佛菩萨来了也帮不上忙。那怎么办呢?要自己去做。几时心清净了,无始劫来的业障,都消除了。所谓是‘罪业如霜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慧日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罪业,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样,心清智现时霜露就消除了。% j% X" C' [/ R' l
: E9 g, ]% U- _2 X: A

( q& h. A" ]1 A7 p, n  s
$ W( E. d& ~9 o+ J! N( y" e4 s如果我们心地不清净,业障就没有法子消除干净,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的心地没有达到究竟清净,但是我们向清净的路上走。心地清净一分,就消除一分的业障;清净两分,就消除两分的业障。不是没有效果!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那就成佛了;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这叫做真正的修行。我们会不会呢?要是不会,下面祖师再举圣人用功的方法,来教我们。
0 J" G' ]$ p7 v8 e* }. v- ~4 k4 }7 |9 s( X5 Q- M* X
9 _; O% ?4 G1 C4 \$ W# O, @% ]

) u5 E- o$ p! W' A% [( w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
6 _) c* D& U4 }; Z/ _, c3 U' E5 M+ v* B/ ~  D) y

" M9 m) J+ D$ m( Q; p' `* x. ~( E' \# a+ i' u8 x
这是孔子的话,实在讲与佛陀教我们没有两样。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从那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小注里面说:‘因攻治罪过而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物’是指物欲,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物质的诱惑。‘格’是拒绝的意思。格就是你要有能力拒绝物质上的诱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尘包括在‘物’字里面。五欲六尘诱惑我们六根,我们六根跟它格斗,要能够抗拒它,不为它所动,不为它所诱,这就叫做‘格物’。我们想想,我们六根要被六尘所动摇,那里还有智慧;没有智慧,就迷惑了。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被物欲所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这一个知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因为这是从格物里面得来的。世间聪明才智,没有格物的功夫,可见得这个‘知’,即是佛法里面讲的觉照。就是这个功夫,“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尤注说:‘因觉照而回复本具真心。照耀天地之本能。’! N+ }4 u1 c- q5 h$ J
' {2 H# q' |. R3 K* p' o- a' m

7 n% a& [; A- d. [$ a! {
+ {6 g, Q4 Y7 Y  ~6 r" ]3 E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讲恢复了本性,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孔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夫子所教诫的,就是菩萨道!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将格物看作研究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去研究。观察外面的境界,物象,那怎么能见性呢?怎么能得到真智慧呢?换句话说,怎么能得到圣人的智慧?可见一个字错解了,根本一错,后面完全都错了。那么,格正物欲,古大德司马光就是这个说法。他是宋朝的宰相,也是学佛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讲法与佛法的讲法没有两样。5 L! p; f2 M' R9 }( E' g

" d. R$ k1 j. a3 X; P# E. B 5 D. x2 A5 ?9 s( p& U+ @  [

  K$ k/ |. ]3 I  F3 d9 x“诚、明一致”,祖师在这一篇序文里面,一开头的两句话,‘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就把这两个字标出来了,诚、明要一致,这就成圣了。‘诚’是定、是体;‘明’是慧、是用。诚、明一致,就是定、慧等用,也就是体、用不二,这才能证入。佛法里面讲证、讲入,《华严经入法界品》说的不二就叫入。诚就是明、明就是诚,诚明不二。诚是体,明是作用。我们应当从那里修起,要从‘诚’字修起,诚了就会放光明。若要从‘明’上修起,就不容易,相当之难。明了这个道理,可见得千经万论,无量的法门都是叫我们修定,修定就是叫我们学诚。$ O" I  Q: [  O
$ L2 Q% O. g% N1 M8 J8 E
( m# k/ k" V5 p' d$ N# G* k0 P. H- @

1 B' C4 B  I- o4 o* G) p) p0 Y前清曾国藩先生解释‘诚’字,他的定义是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叫做‘诚’。动了一念就不诚了。心里面一念不生,这是定。在佛法里讲叫做‘三昧’现前。可见得儒家并不是不懂,他懂这个道理。可是现代人对这个字的真正意义,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说到‘诚明’,都觉得我很诚心,以为自己心很诚;以为自己很明,看东西,大概不会看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还以为很诚了,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颜回的反省功夫,没有曾子、蘧伯玉每天检点自己的功夫,自己有了过失还不知道,所以没有成就。如果晓得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进自己的过失,几时得到定、慧等用,诚、明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不知不觉转凡成圣,证得圣果了。6 q4 s0 E* p; ?* P+ Y
3 [9 e3 @+ Y2 M

8 E5 N  D: N& x  v. J  v
* i6 Y: i" o% q% x( M' K- a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当效赵阅道。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为。
, Q6 m; B# \5 t/ F
: R+ q2 q! `; ]% T; z/ h  j - \+ F+ r+ [. K6 P6 M8 F9 _3 z0 o

: A  d; G- T3 Y再举一例,怕我们后学,根基陋劣,‘夙障深重之钝根众生’。这是过去世造的罪业太多,障碍太重,这一类的众生,不容易入道。那怎么办呢?还是要自己努力认真去做。再举出一位前贤,来做榜样,叫我们学他。这个人是宋朝时候的人,他姓赵名抃,阅道是他的号。
& D( F. @9 Z& G7 P
1 D  M' [% J  y$ S
; R2 v* @# o& z  {& G( f. h" i
他的官阶做到御史,要以现在的政治体制来说,相当于监察委员。‘弹劾不避权幸。时称铁面御史。游宦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合郡晏然。以太子少保致仕’。‘致仕’就是现在说的退休。退休的时候他的官阶是太子少保,太子少保就是太子的老师。‘卒谥清献’。清献是谥号。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盖棺论定,死了以后棺材板盖下去,皇帝给他一个评语,这个评语是代表他的一生的。他这个谥号很好,‘清献’就是一生清高。他一生,‘为人长厚。存养功深。日间所为事。每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5 Z" i0 R- \" K1 k8 W

; s3 Z% i8 _9 w
, f+ r% h) c! D; ?
0 Q, `+ F# E8 s: o9 O, q5 w这是他了不起的所在,也是铁面御史他能得到的道理。这个人不做亏心事,每天白天做的事情,到晚上,就穿著做官所穿的衣袍帽子,慎重焚香祷告上帝—报告自己今天白天做了些什么事情,每天都是如此;我们想一想他要是做了坏事,他就不敢祷告了,天天如此,天天不敢做坏事。
% ^- a" c0 d8 R2 _5 |) e# N4 C! h; z9 f: m  _: |' |1 d+ [8 ]! m
1 S7 d: Z' y: f3 d0 X

: w: U9 X' a. L* n' s. g. m‘晚年学道有得。临终与后人诀别。神致不乱。安坐而殁。有赵清献集刊行于世。’他的文章流传到后世,《赵清献集》收在《四库全书》的集部。这是祖师提举他给我们做一个好榜样,叫我们学他。
4 w" g" u# @# q$ q& P
5 y- Y1 `: A. U3 v: w 4 W; p" `5 l5 J

. ~" Z3 \$ P8 K0 d' O" d/ D“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他是焚香祷告上帝。我们做早晚课,是不是也将一天所作所为,在佛菩萨面前祷告回向呢?我们今天做了些什么事情,不敢告者就不敢为。这一个办法,对一个业障深重的人,很有效。可见得我们过去世的业障深重也不怕,怕的是自己不肯发奋,不肯立志。真正肯发奋立志,佛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管什么样根性的人,即使业障再重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有做不到的事情。成佛作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求人帮忙,这是问自己。上面讲的这三重对治方法,上根当然容易,中下根性,乃至于业障深重的人,也有办法。这一段,可以说把改过自新、超凡入圣的事理都说了一个大概了。) |) Q: s' I6 v5 K2 T+ g
( Z$ _9 W* ]1 p4 h0 |8 S# `$ z
, T3 N  h1 S- o$ V+ z

6 {; D9 K; l, e' l& R: ?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受持功过格。' g; }* ~  W6 G& w7 q

& [. S- W9 O3 v& c6 }$ k" ?, n2 f " U4 u; t% _. x" ]5 M
" w# w0 b6 g! `2 {& Y# U9 R
袁了凡先生的《四训》里,最重要的是当中的两篇,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立命一篇只是个引子而已,好像我们一般经书里面所讲的序分。而改过、积善,是属于正宗分。末后谦德这一篇,等于是流通分。这三分最重要的是当中两篇,当中两篇就是说的佛法所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四训》宗旨所在,真能做到,命确确实实是自己建立的,大家好好的去学,古人有说真正发心三个月见效。; y% C) b2 q/ U* S
- y8 [( N# I9 S9 H5 r' j
, a& Y0 v9 r/ ^. N5 N* O' L* [
) g" ?( b9 [* H* T
我们要扭转自己命运,改造自己的体质,换句话说,快的三个月,就能办到。再慢就是讲业障深重,三年一定见效,可见得不难。我们愿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种效果,说老实话,比佛讲的一切经典,还有效。而这一部《四训》,所谓的理论与方法,给诸位同修说,完全是依据佛经说的。看起来虽然不是经论,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经论看。这也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大力流通的道理。
$ }) n2 H" Y7 ]* D. M3 R# ^  Z
6 |, M7 O) a6 a, p
, U1 N  {& x: Q3 t
/ A2 d, T5 g4 Z/ g' o. |0 Q- T“福自我求”,那一个人不想求福呢?求得到求不到呢?答案是求得到。如果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自求多福。若不明道理,不懂方法,误以为初一、十五到庙里面去拜拜,烧几枝香,供养几根香蕉,福就来了,那有这种道理。做了恶事还敢求福,昧著良心做恶,得来的财富,得了一百万,拿一万来供佛修福,以为这样就修了很多福报了。老实说昧著良心得一百万,即使一百万都做了福,也抵不过罪业,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心地清净’就是最大的福报,这是福德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一天的善事,纵然有福也是‘有漏福报’,有漏的福报还是业障,可见心地清净,是多么重要!所以祖师一开口就提出‘诚明’,你看看多要紧。4 q2 `5 C/ L1 {: q$ n
0 y& ?, {# v9 c  A# g; E5 {  Z; J5 D
! V& i7 d5 A9 K1 j  j& ?, Z7 ^

1 d& P# h: {. g% K' D‘诚明’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诚与明两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世间有漏福报。纵然是做,所得到的很有限,我们想一想,序文开端两句,用意就很深了。这两句话就是佛教大意里的:‘自净其意’。千经万论,十方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总纲领就是这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心地要清净,要做到一尘不染,要做到如如不动。才能谈得上光明磊落。而后断恶修善,这才是成佛作祖的根基。
* @( @6 Z( [5 t/ K8 A! A# f* |
+ o. F2 u5 C3 y: U: }( C/ x1 u
* \  \+ ?: b5 Y( w$ V+ b) |0 y4 `' T2 ~1 `/ p% @+ h4 P' l! \" M
仔细看看序文,看看袁了凡居士的修持,与赵阅道的办法相类似。赵阅道是将一天所做所为,焚香报告上帝;袁了凡将一天所为,无论做的善事恶事,都把它记在功过格上。了凡一生就是做这个功夫,以此来检点自己身心,改造自己的命运。读了立命一篇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到袁了凡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他能改造,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当然能改造,而且要比他更殊胜。我们这一生的成就,应当要超过他才对。因为我们的机缘比他好。这是说他“受持功过格”。
5 C  p% K3 j; b& ~* K- O& d, Z5 e$ y" r( m2 L3 R
' g/ `% k& [7 F5 Z1 I. E* K& e
! ?  e6 J( u9 Z2 F* @
‘受持’,依法受持也,‘受’是接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保持不失掉的意思,这才是‘受持’。现在有许多人把这两个字错解了,比如说,有人受持《金刚经》,误以为只要每天早晚念一遍,就是受持《金刚经》。如果我们要受持《了凡四训》,打开书本,把《了凡四训》念一遍,而一天的所作所为与《四训》的道理全不相干,这就错了,既没有受,也没有持。
6 O% B6 M) @8 R' j" h. d
/ r1 U7 l6 G5 J$ P - n3 G6 L: Z$ I: |
" C# W7 U/ S; }
千万不要说早晨把《金刚经》在佛菩萨面前念一遍,我今天交了差。这是自己骗自己。受持《金刚经》,最低限度,要认真去破四相,照《金刚经》的道理方法来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这个道理方法时时起观照,于一切境缘中,学习不住相布施,这才叫受持。天天不断,年年不断,这是持的意思。希望我们自己,大经大论有机缘要多听,阿赖耶识里面多落一些善根种子。依教奉行实在不容易。我们应该从受持《了凡四训》做起,这个比较不难,‘受持’两个字是真正做到的意思,真正做到就有效果了。所以说快则三个月,命运就能改变。业障深重的,三年一定见效,‘受持’才能见效。
; ^' n* P( Y% g! y; h9 z- v& C* L
  H5 K6 |- g: |/ M8 R
" v: ?! U9 \/ J* G$ Q8 R
' L8 d+ S3 _9 d% @尤注云:‘功过格一书。规定一切善恶行为。应得功过数量。’须有能力辨别善恶,大的善事,功就多,几十功、百功;小的善事,一功、二功,自己记。大的恶事有百过、十过;小的恶事一过、两过。天天自己要记。要有恒心,不要记三两天,把功过格一丢,算了!太麻烦了。那就不能成功。了凡居士有耐心,天天记。读后面《四训》就明白了,不但他自己记,他的夫人也是如此。她不识字,用鹅毛管点朱砂,功点红的,过点黑的,她用这个办法去记,我们想想看,不识字的人,她也能修,也能改造命运。
- W9 g4 _9 }3 F) p' d" {+ r) O5 M' q  a5 o: e6 Z
1 \( i+ b0 J4 |! n

9 i& l0 Q; R6 h' u( m! e‘先贤如周濂溪。朱晦庵。邵尧夫及韩魏公。苏文忠公俱受持此格。信受奉行。’这几位都是过去的大儒,韩魏公是韩琦—宋朝的宰相,苏文忠公是苏东坡,这些人都是这样来受持功过格,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我们现在要真正发心来受持的话,可以参考几种过去的功过格,像莲池大师的《自知录》、《感应篇》。《德育古鉴》等书以为依据,著重他的精神,配合现代的潮流,自己可以修定一册适合自己用功的功过格来受持。不能完全依照古代的格式内容,那会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反而不好了,这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因为现代生活意识和古代不同。7 |% {1 v  v! O5 [* v
+ n( e) K# P% G* O

2 o  W) R5 P9 l& ?* ]8 w8 [
8 \0 y5 K2 X0 I% r% ?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
' m) H; w9 B* B2 |8 |4 {0 L+ J1 Q
7 e, c, G( ?! ?) e$ v0 J0 P# j
/ z6 a4 `1 m" A  }" y0 e& B/ {" B4 w  D& q9 i, d1 u
只要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要记载。“所言所行”,‘言’是言语。言语有善有恶,功过格里记得详细。而《戒经》里只说纲领,不妄语是善,妄语是过。十善里将妄语分开为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四条,这是善。反过来就是恶。但是都没有功过格上记得详细。这是教我们要依照功过格来修行,目标很明显,希望善日增,而恶日减。自己记载自己知道,是不是善功天天增加,过恶天天减少呢?如果是这样,就有进步,就值得欢喜了。假如我们的善天天少,过天天增加,那就不是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4: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倒过来就是灾难不远了,《太上感应篇》说得好,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是福是祸都是我们做出来的。福是我们自己修的,祸也是我们自己召的,自己召的是恶,怎么可以怨天尤人呢?一有怨天尤人的念头又是过。唯恐自己过太少,还得大量的去增加,那里能得到福报现前呢?所以这个目标非常明显。4 I- T! W3 d( u$ D' y( F8 z
$ ^" `6 i! ^2 X

$ ]; v1 h, g7 Y+ k6 `5 l
% V$ a# s% \2 o6 X+ _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 P: [- R/ J, v. _
! G- r& k  z" ^7 z

( c8 c+ d" x# ~# E8 {) a- A6 ~/ l
这两句话我们要是听到不甚欢喜的话,再把他改两个字,我们警觉性就提高了。‘福日增,而灾日减’,这就欢喜。福报天天增加灾难天天减少,当然欢喜。我们要晓得,祸与福是从果上讲,善与恶是从因上讲的。佛说的话,真的一点都不错,众生畏‘果’,他不怕‘因’。善、恶无关痛痒,不要紧,没关系。要讲到祸福了,不得了,这个事情大了。菩萨比我们凡夫聪明,菩萨畏‘因’,那怕是一点点的小善事小恶行,都战战兢兢非常谨慎的断恶修善,要晓得,善的果就是福,恶的果就是祸害、灾难。这是劝我们学袁了凡,依照功过格,来信受奉行,像这样才真正叫学《了凡四训》。
0 Z1 `) ^* V7 F7 }( i& A% k4 y" I6 Q% N( i! N
- D; ~/ \/ T) H+ \
6 p& a+ Z" ^4 q: ]3 J  l: t7 P
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
4 U) E- w9 V8 U; _" L1 d, `) ~- J0 d9 x0 [$ e3 v5 I
9 X. g( k; `- n* J) a  l
3 }% X7 X2 _# g0 G/ {
这是说袁了凡依照功过格修持,他一生的感应事实。最初修行的情形,是“善恶参杂”,了凡修的是这样,我们去修也是这样,所以不要怕。最初修的一定是善、恶参杂,我们每天记下来的,有善有恶,混杂在一起。慢慢的善多恶少,几时做到“唯善无恶”—功过格一打开都是善没有过恶,只要做到这一天,命运就转变了。
: J; K9 J; l% s4 N  z6 o3 y/ |3 k5 u6 p; v- H

* |; }; W" o1 G, d5 E
/ f0 x, s+ v3 ?4 M换句话说,三个月做到,三个月就转变,三年做到,三年就转变了。怎么转法呢?我们那一天功过格一打开,只有善没有过了,从那一天开始,命就转过来了,袁了凡就是这样改造命运的,了凡没有福,福报很薄,可是“转无福为有福”。$ M( I/ \6 I) }# t! W. `( F6 q0 m
* B+ m8 P+ z1 ^2 _. A+ W2 f

3 a5 a6 l+ c+ K9 p/ j" E: w$ h; \; B1 K
了凡转寿命,孔先生给他算,说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结果他活到七十多岁。寿命操纵在自己手上,“转不寿为长寿”,他也做到。他命里没有儿子,后来有两个非常好的儿子,“转无子孙为多子孙”,他都做到了。我们读《四训》,可以看到真是有求必应。那么我们现在有求为什么求不应?要是打开自己的功过格一看,每天还有那么多的黑点,怎能求得感应呢?不可能感应。几时到没有黑点了、没有过失了,我们看看有没有感应。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现生优入圣贤之域”,现在我们这个身体,还没有舍报的时候就可以做圣贤了,圣贤是指世间的圣人、贤人。报尽舍报之后,当生极乐之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 j- h( Z; |" D: F0 l
1 G3 S( ]5 D( k6 J

. }: T( i  o' J2 W/ j3 X; n6 C5 {( F7 _" S! f; I$ ]7 d  i
注云:‘吾人现生无论贫富贵贱。智愚荣辱等等。无非夙业所驱。缘熟斯来报尽便休。人身难得易失。若不急趁命光未迁谢时。勤修善业以自救拔。倘一堕落设欲再得人身。不知经历几何年月矣。如之何不惧。’
( H. Q& q2 a& [7 d" l! z5 p- @8 g6 e, ?" c8 E

4 K: b# K4 H8 V) I" P% C. x) R
% q' w( b% X4 e6 n我们现在生在这个世间,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无论是愚,或是聪明才智,世出世间那些大觉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过去世修得的,是夙业所召的。2 C7 Y! D# e+ \- b4 \# r# |
) i: k: J# \1 E. G7 }
" U+ ~- V0 ~, K
* ~& _: W9 Q9 {# x
由这里我们看得很清楚,人生并不是一世就完了,我们总要记住一世的光阴,非常的短促,真正是数十寒暑弹指就过去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这个体验,都相当的深刻。读到祖师的教训,当然比年轻人的感受要来得深,这就是有了几十年亲身的经历,尤其在这一本书里面,告诉我们‘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我们要学、要记住的。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记住,我们要修福、要培福、要惜福,这福报才享之不尽。好比我们耕种,今天有收成了,还要继续准备明年的种子;如果不懂得修福,不懂得培福,也不知道惜福,纵然用尽心机,所得到的一切享受,还是属于宿世的福报。
/ E/ x4 ~% T, H" B9 Q, h% Y
$ p$ {' m' |+ [ 3 s8 O6 L2 j% o7 C, l# \  Y. S# D6 O

9 |% Z& a3 \; c3 b譬如说我是个出家人,想出种种的花样,来引诱大家来供养我,俗话常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来拜什么,把你们的钱财送来给我,这是偷盗的行为。这样得来的钱,诸位要晓得还是命中注定的,命中本来就有的。命里没有,作怪的和尚很多,居士还是不去拜。可见得来拜,来供养的,还是命中注定的,绝对没有无因之果。* \0 c( |6 q# r7 n

4 o4 d: M) k5 O7 K: G& c& W2 B' ?
, H- s1 S# Y1 @/ r) a
) L5 ^$ H9 o. g  B- s4 I这个福报,等于说你不用这个手法,机缘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受用;用了这些手段,只是使机缘提前成熟,只不过是做增上缘而已,但是福报享尽就没有了。7 H% r8 w) b. a5 @1 q
0 |* {* P. ]3 t/ F4 l" q

) Q3 `3 ~) s. M+ b# Z7 w
& ]; S; c6 o( p4 |- D% l, |这好比在公司里面服务,借支薪水。你要不借支呢?按月给你,月底一到公司就发给你,你的生活很稳定。我今天想个理由借钱,把一年的薪水都借过来,花得很自在,几个月花光了,但是后几个月就要受贫穷之累了。所以这些道理明白之后,我们敢不敢再作怪呢?敢不敢再想花样呢?所以想尽了花样得来的,还是命中有的那一份,这要明了。5 D4 Q8 G$ o" [8 k5 n
: f$ {. `0 Y' s- m$ a& w0 ~
) Y; a6 D% f! ?* S
1 z- C% p! d$ y+ M4 r
我们不但不借支、不透支,更要常常积蓄。怎么积蓄?就是要改过修善,积功累德,这叫做积蓄。若能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则有求必应了,这几句话是《了凡四训》最重要的效用。教我们初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了凡居士也不例外。初学的时候很难,善恶参杂。初学的方法,还是用功过格。对于业障轻的人,他可以不必要,因为他每天起的恶念少,善念多。对于业障重的人,每天起的善念少,恶念多,功过格就很重要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功过格一打开,看我今天起多少个恶念,起多少善念,做多少恶事,做多少善事。一日之中善多,还是恶多,天天比较,月月比较。果然大家要这样认真去做,我想三年之后,就可以做到唯善无恶。心里面不起念则已,一起念就是善,不会再有恶念。到这个时候,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有求必应。: A5 O3 m9 M6 `
! S5 o* Y- P0 B
2 k- U$ E+ K3 E/ a+ }2 O0 l! s
* Z0 \8 H3 x3 f0 k- e- c5 b9 ~6 }, Q
本来福薄,现在福报现前了。福报从那里来呢?因就是行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丝毫不爽。你要以为没有报应,那就大大的错了,决定是有报应的。也许有人会问,我起心动念都是善,为什么我的报应不好呢?那自己就要明了,应是过去世的罪障太重了,现在幸亏是修善,要是不修善恐怕连人身也保不住。眼前受这一点小苦,正是消过去世的重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4: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里常讲重罪轻报。所以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可以有疑惑。我们读过《四十华严》,里面所讲的十种恶人,就是教导我们自己检点。换句话说,首先我们要明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万万不要把恶事当做善,把善事当做恶,那亏就吃大了。自己造罪业,还以为自己在行善、积功累德,那就太冤枉了。
3 e5 [) E1 \8 L' S
( n, t$ I6 @3 G$ _- w% c/ F7 T 8 T- m8 S: [8 a1 O! H/ O

# E& s' a( p+ ~8 W* K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无非是叫我们辨别善恶、辨别是非、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这才叫有学问。所以真有学问的人,他才能转无福为有福,转夭寿为长寿,不寿就是短命。这几桩,都是应在袁了凡自己本身上。了凡没有福报,寿也没有,命里没有儿女,这些他都转过来了。这是说的世间法。我们不能轻视世间法,为什么呢?假使世间法里我们要求都求不到,还有障碍转不过来,出世间法就没有指望了。因为出世法的善根福德,要比世间法的善根福德高得多了。我们自己修的善根福德,连世间法的水准都够不上,那么出世间就不必讲了。
! e( j: ~8 @4 G- J3 W3 t" v: I$ y# r7 y) m" x) K# n1 E

+ o3 X+ w" h" L. X
, s) T- J4 Q" b因此《了凡四训》一书,我们要认真的去修,将来的效果,自然更殊胜了。现在照这样修,现在就是圣贤。完全照这样去做,即是世间的圣贤。要用佛法的修持,就是出世间的圣人,所以说“现生优入圣贤之域”也。“报尽”是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这一期的业报尽了的时候,你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可以上品上生,你修净土才能得力,才能用得上功。小注里面所讲的警惕话,我们自己要认识、要明白,佛给我们讲的,我们人生在世,为的是什么,是酬过去的业,‘人生酬业’。换句话说人生就是来受果报的。过去世造的善多,这一世就享福,过去世造的恶业多,这一生就要受苦报。怎能怨天尤人呢!$ }- Q- x: H+ l- O/ _7 f& d: U. O

. R. C& B- N; e+ c$ O1 a6 @
* {8 t* X. K* h7 b' M; |( t: t" r/ T9 [+ b, Q4 j4 X
俗话讲要认命,我们命该如此。如果单单讲认命,这是很消极的。虽然消极,给诸位说真能认命,他不造业,比那些不肯认命,在跟命运挣扎,再造无量罪业的人还是要殊胜得多。佛法不是消极的,而是教我们如何来改造命运。指示我们改造命运正确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看《了凡四训》多么积极,袁了凡先生举心动念所作所为,积极的在改造命运,这一点我们要懂得效法。
) |- {1 Z2 {. u5 T. z+ i
7 ^* i* O& d6 z. h" h- n2 U' {
6 ?& }% c, N6 R8 Z
+ z, ~2 ~& a" `: v7 O, ~人身难得而易失。佛经里有个比喻,说似须弥穿针。这是讲机缘的不容易,须弥山很高,从须弥山顶放一条线,在山下放一根绣花针,那个线下来刚刚好就穿进针孔。诸位想想看,就是放一百条线,有没有一条能穿得进去!不要说须弥山,就说我们讲堂在三楼若从窗口上垂一条线,底下叫一个人拿一根针,来穿穿看,能不能穿进去一条。佛告诉我们,人身失掉了,再要得人身,就像那须弥山上穿线,刚刚好穿进了,给诸位说,那不是侥幸。经上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在这一生中,五戒不缺,来世才能得人身。五戒,单单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条听起来很容易懂,实际上不容易,这个里面有微细的行相,有‘开、遮、持、犯’。如果不明了,怎么能守呢?怎么能持戒呢?所以称为戒学,要好好的去学习。
1 h  ~9 G. {6 X$ m5 p% C7 b+ ]4 r1 X% j. n5 W
; X3 I$ w" F5 B' K6 m

9 J7 e: x' k" P8 |! g( {  }$ z- v* n" v不杀生里面包括些什么,应当怎么做法。不偷盗里包括些什么,不是说我没有当小偷。上面所讲的,凡是用欺骗手段得来的,如耍花样,使人家来供养的,都是偷盗行为。这些微细相真正是难持。我们也常常见到,譬如在普通信封里面,寄一张钞票,若没有挂号,这也是偷盗,偷邮政局的邮资。机关团体公司里用的信纸信封是公事用的,我们私人拿来写信用,也是偷盗。天天在干偷盗,还以为我持不偷盗戒很清净。谈何容易!
0 H3 h% U, ], x8 |4 t* L$ _
" m& i1 ^# J1 x 3 u5 Y6 W2 _. F1 o" B6 J

' U$ ~0 E. l/ }$ H9 W换句话说,凡是有意无意侵占到别人的财物,就是偷盗行为,就犯了偷盗的戒。像戒律这些细相,我们不知道,犯了还不晓得。所以持戒不是简单的事情,五戒要能条条不缺,能达到六十分以上,来生才能得人身。五戒怎么修呢?依功过格去做,就是教我们受持五戒,不照功过格修,五戒怎样持好。从前的功过格,有三、四百条之多。太繁琐了,也不容易受持。古大德再把它归纳,把它简化,大概也有一百多条,我们能照这个修学就很好了。小注里面是砥励自己、警惕自己。要知道人身难得,得来实在不容易,既然得到了,就要好好的修行,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所以趁著现在身体康强的时候,要努力求一条自新自救的道路。如果这一生,没有修成功,人身就失掉了,那就不晓得要到那一生那一劫,再能得到人身。所以我们学佛要从根本上修,如有时间,大乘经典也要抽一些时间来看看。为什么呢?可以破除我们的疑惑,增长我们的信心。
/ j& ^+ }' s* ^: A) }5 x. s0 N# X# N5 K, }7 c/ T, n4 \, {
! R5 s, _# Y8 `; t8 a* |! q

5 P9 _/ r6 C' }( O3 X在理论上,大经大论讲得透彻,像《华严》、《法华》、《楞严》、《涅槃》,这一些大经,有机会要涉猎涉猎。至于修行还是要从《了凡四训》下手。为什么我们要多看大经、多听大经呢?是为增长学问,才不至于得少为足。尤其是《华严经》,此经所讲,世出世间法没有两样。世出世间法展现在一个团体里,团体的领导人,就很重要了,在经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讲得很明白。做一个国王,全国的老百姓,他们所做的善与恶,国王要负很重的责任。全国老百姓都行善业,善业的功德是归于国王的领导有方,所以国王只是善业的果报,福报之大不可思议。他自己为众人之君亲师,大众皆依教奉行。但是他如果教导无方,老百姓要是做罪恶,他的罪重就比大海还要深,这是讲一位国王领导国家。5 {2 w! q% N# D2 W* Y/ w# N
7 k: S5 V& M6 O4 ]0 G. Z' P  w

# i+ l1 ~8 c7 \, u! ~% u8 h0 t4 k5 H7 B7 m' _6 i% o9 g$ g
我们现在把范围缩小。比如说一个家庭,你是一家之长。一家所造的善与恶,你也是负担很重的责任。一家人都行善,你一家人大大小小所行的善业,善业是属于家长。如果一家造恶,换句话说,家长也要负一切罪业的责任,是一样的道理。或者做一个住持,没有做坏事。如果这个寺院的清众信徒造罪业,所做的罪过住持必须承担,因为没有尽到领导的职责。" t' m9 N! e1 }# T8 G& a
0 ^. f  v  P& f, o. X

+ M5 f, J  i7 a6 p- Q1 `& q1 X
1 o0 ?& l. N6 |" S* H/ a我们读经要知道举一反三,不要看到这里,认为那是国王才有的,别人就没有了。那是我们不会看,不会听。佛菩萨将这些道理,将这些事相一条一条说得那么清楚,是要我们觉悟。可见得我们自己要修善,我们要劝勉一切人修善,做一个领导人实在不容易。现在大家都抢著做老大、做领导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4: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叫手下都行善业呢?如果不能,等于是自己叫大家快帮我一点忙,加重我一点罪过,叫我赶快堕地狱,只是这个事实而已。所以居领导地位相当的困难,自己不做恶业也不免作恶业。! e- n: x$ c4 @0 D, s

* F( ]* ^  F2 _7 g2 k; D
& Q4 k5 z0 k1 H4 k! [# N7 L9 s& N: K& y/ V3 T
像这些道理、事实,佛菩萨在经论里,说得很清楚。所以在家里,你若是一家之长,对于家庭,就负有教化的责任,这是讲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教人改过修善,就是教人成圣成贤,这才是教育。至于在社会上谋生的技能,那是教育里的枝叶,而不是根本。教育的根本是在德行上,是在道德上。教我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大自然的关系。换句话说《了凡四训》是教给我们真正的教育、根本的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要记住的。9 {) G3 h) J9 U2 T

' y  j" {, |2 p: [7 H- I
$ X% z8 _; m' a$ y/ n
6 M1 @  \9 ?3 N3 K7 z0 N8 V  R尤注说:‘不为命数所拘。不为夙业所缚。永谢沉沦苦趣。安住寂光圣境。非大修行人大解脱人。乌能致此。到此地位。一切世福无与伦比。称之曰极乐岂夸辞哉。’
$ n1 s  L# d: X) e/ G: {) k3 @6 D5 F- }
% T  V6 @9 a) R1 s/ G% V

* B' x( T$ y' }$ r2 [: j) ^袁了凡在一生修持当中,善业的力量超过了他的夙业。所以他的果报当生就转过来了,就不为命数所拘了。我们世间人看相算命,如果说你的命相,被人家看得很准,不要欢喜。某人看得很准,就是自己毫无改变的能力,你还被命运所转。自己转不了命运,所以才被人看得那么准。袁了凡被孔先生算得很准,遇到云谷禅师给他说:你是博地凡夫,被业力牵著走,你没有能力超出业力的圈子,这就叫凡夫。" B1 I8 W& x+ ^, a2 ^, D

4 [7 N" z2 q$ _4 H9 Z2 [ ( M0 I- H: `5 u1 y) Q* X2 \7 G
7 E% Y7 c/ P, V$ ?
真正是大丈夫,是有为之人,必须要跳出命运的拘束。怎么样跳出呢?努力修善,才能超越。善业修到成熟,再要加上净业,不但命运体质超出了宿命,三界六道轮回也可以超越。这篇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注的。他是印光大师的归依弟子。有了他的注解,使我们更容易明白大师的教诲。2 F- I9 h. H0 `  S1 c
2 `2 U' o  t6 L( S: @9 e& r

/ c6 B& V& M! R- F, u3 ~
( q- N# w/ [7 r+ d+ @$ f‘安住寂光圣境’,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里的常寂光净土。这已经到了顶点了。要不是大修行人、大解脱人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平常讲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乱,就到了这个境界。一切世间的福报,天上的福报,二乘罗汉辟支佛的福报都不能跟他相比。这绝不是夸大的话,所以西方称之为极乐世界。: W7 D0 R7 g2 c( X! u

' h$ u% D6 B+ X4 O
+ ?& G  d1 P' X" s) A
. O1 {0 X( T/ W1 l行为世则。言为世法。
6 B: j$ Q0 X6 C
6 j- S: g! A4 u
4 v8 D# x. g( u& Q5 p3 r- W
" D& w. t" _" ?$ m+ q你自己真正做到了这一步,你的行为就是世间人的模范,世间人的榜样。‘则’是当做法则的意思。你的言语就是世间人的教训。人人愿意效法,愿意尊崇。1 g  W, m6 c" s7 H
. P' R9 C. d3 q7 t

2 e( s! H1 s8 `+ p1 Q, L9 U+ H3 W3 i1 _
尤注说:‘此大圣贤言行。自寻常人观之。方以为高不可攀。自法门中了义言之。如是苦心力行积德累功。尚属初级功夫。’
5 B0 }4 I" z% P  E* ~9 q/ B7 [- r! _) ^% E5 Q

! l4 a: W1 A( O2 S; Z
7 C, ?. Z) ~9 b7 |& T5 V; n# ~到了后来,我们看了凡先生一生的言行,在佛法里面,尤其是大乘佛法,确实是初级。我们想一想,了凡先生的一生所做,是佛门里的初级功夫。有初级才有中级,有中级才有高级。我们现在一心祈求的是无上菩提。但是初级的功夫还没有。天天还打妄想,想成无上菩提,那怎么不落空呢?怎么会有成就呢?反过来说,所成就的都是一些恶业恶习气,到后来就不学佛了。从前有些老法师告诉我,寺庙里有一些初出家的小和尚、小比丘尼,住持不让他们读佛学院。我们一般在家同修,觉得寺庙的住持很跋扈,念佛学院是好事情,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其实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6 y+ a$ W; L1 P& U. j6 m$ z/ q8 z3 A! S; G  v
  h/ L9 R8 ]3 n* J0 J% U

) S7 C/ _7 V& ~* s; i4 }他没有念佛学院时,老老实实还能替常住做一点事情,还能修一点痴福。念了佛学院,三年毕业了,成了有学问的法师。回到庙里,这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常住的师父指挥不动,眼睛里没有师父。认为师父没有念过佛学院,不如我,贡高我慢。这就是不念佛学院,还是个老实人,念了之后,学成贡高我慢的习气。善的、好的没有学会。造恶业的增上缘,倒学会了不少。三年佛学院念出来,弘法利生,讲经说法的很是稀少。# b/ o9 o% M6 y: ^
+ z4 [* \# B7 i4 ~7 S
( G! x0 w2 Y+ O2 b$ e9 o4 y

, [8 E# J: t) f诸位要晓得,真正的学问增长,品德也自然增长;换句话说愈学愈谦虚。你看孔夫子,对人多谦虚?对小孩子都很恭敬。你看释迦牟尼佛,多谦虚,在路上看见那些贫苦的人、贫贱之人,停下来也跟他们打个招呼,问他好。那有贡高我慢的圣贤?如果一学出来之后,瞧不起师父,瞧不起父母。这个叫背师叛道。背师叛道的罪业,就是地狱的罪业。其实师父不让徒弟去念佛学院,就是不让你入地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2 H/ q" t- {+ d. K* I, X
% T3 y; |! o8 P) c6 j2 q/ W* f ( ?8 Q" B5 y/ g' I
" }. u* L7 |- y# U+ A3 s) K
世间法也一样,我也曾见过,当然这不是多数,这是少数。但是世风日下,恐怕将来慢慢会变成多数。有儿女大学毕业了,母亲只念小学,父亲也只念初中。他的学问大了,回家连父母也瞧不起了。父母好不容易培养他学业完成。若不培养,在家时眼睛里还有父母。当知这不是学问,不是教育。在有德学人的面前,你没有立足之地。要是在从前的社会,你有这样行为,忤逆父母,背师叛道。在社会上,想找一个谋生的小工作,人家也不给你,连要饭人家也不肯给你。这些道理,现在学校讲得少,佛法经论里面虽有,要自己去体会。真正详细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就是《感应篇》、《了凡四训》,古大德们注解得详细,毫无保留的将这些善恶果报说得详细,而且举出古今的事证。佛法里讲的信、解、行、证。‘证’就是入,‘入’就是证。你有初级的功夫,你才有中级的希望。有了中级的功夫,你才有高级的希望。佛法里没有躐等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希望走近路,认为这些功夫不容易修,最好都不要。一步登天学什么呢?学禅。我们冷眼旁观看看有几个人学得成就!
' Q8 t; W, g8 ~4 ^
0 d: G5 Z# y7 T2 |4 J# L 6 Y! _2 V3 d& S5 Y: J  f; Y
. }( ?! l  h0 X8 v: q( g) T
永嘉大师是禅宗里大彻大悟,透了三关的人。你看看他的教学,学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参禅那里会有希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这一千多年当中,山林的寺院庵堂,在大陆上有多少?在家、出家的,参究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成就?为什么参禅的人那么多,成就的人那么少呢?换句话说本身已具备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参禅才能成就。本身连初级的善根、福德都没有,想求一步登天,那有这种道理呢!1 q6 e7 E) U' [! V

9 N! R) y6 f1 r; ~' U. Z$ U0 e
: T* f! @* u% n( ~' X
9 F+ s( Q2 d, I9 [# H经上理论说得很清楚,也很明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有没有本事不动心。如果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那就是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都具备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样样放不下,样样起分别,样样起执著,甚至于还用心机来夺取,那是连初级的功夫都没有。道业如何能成就呢?六祖慧能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14:02 , Processed in 0.0921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