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3 2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九集)
续-《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集) 2009/2/9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09》
$ C) x2 X# U6 R2 H, N9 F
0 d; W( ~1 k# f9 `摘自《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4 v8 C f3 F; n/ r" t
如果真的能契入这个境界,自自然然的他的性德就流露出来。什么德?爱心,要知道爱心是自性的性德,不是学来的。他会爱什么?他爱整个宇宙,爱一切众生,就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心自然生出来。现在这个大慈大悲心是被你的欲望障碍住,被你的自私障碍住,顺你意思的你喜欢他,不顺你意思你就不喜欢他,所以你的爱心是有分别的。佛法里面讲到慈悲,常说四种不同的慈悲,叫四缘。凡夫里面有慈悲,不能说没有,他有爱,这个爱叫什么?“爱缘慈悲”,喜欢你,对你就有慈悲,不喜欢你就没有,这是凡夫。凡夫里面心量大的人,见识广的人,他的爱心就比较扩大,“众生缘慈悲”。像《弟子规》里面讲的,“凡是人,皆须爱”,什么人他对他都有爱心,可是对动物他就不爱,对树木花草他就没有那种爱心。所以那个爱心虽然是扩大,不足,不圆满。到菩萨,菩萨有“法缘慈悲”,像阿罗汉、菩萨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对一切众生有慈悲心,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他都能够平等的爱护。虽是平等爱护,他有条件,为什么?同一个性德,同一个体性,他起心动念、分别习气还没有断。到如来的果位上,叫“无缘慈悲”,无缘是没有条件的。菩萨爱还是有条件的,佛的那个爱没有条件,完全回归到自性,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知道整个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跟自己是一体,一个自性,所以这种大慈大悲就没有任何条件。到什么时候这个慈悲心会生起来?起心动念放下,这个心就起来。所以无缘慈悲是起心动念盖住了,放下,它就现前。放下分别执着,法缘慈悲就起来;有分别执着,法缘慈悲起不来。最大的,众生缘慈悲。一般六道里面的凡夫,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他那个爱心只限于爱缘慈,我们一般讲感情的,那每个人不一样。这是说一切众生没有一个能够出如如境,统统为真如所摄,这个跟前面经论所说的大同小异。, @6 [* Z' ]6 n" R& p# s8 N& v
6 Q9 g- P* c y( ]! k0 V v8 \& Z
“则众生为如来所摄也,是如来藏众生”。这句话很好,如来里头藏着有众生,众生里头藏着有如来,就是你从哪个地方来看。仓库里面藏着有货物,货物被这仓库收藏,就这么个意思,你搞清楚了,怎么说都行。这里头含的深意(很深的意思),就是我们自性里面含藏着一切万法,这是有这个意思。在我们现在凡夫位置里面,虽然是凡夫,虽然是迷惑颠倒,可是一切诸佛圆满的大法也在我们烦恼当中含藏着,我们烦恼里面有无量无边诸佛圆满的智慧大法,这是一个意思。所以转烦恼就成菩提,迷了菩提就叫烦恼,它是一不是二,一桩事情,一体的两面。
% B9 T+ k2 Q. w$ l* O! L8 F' Y$ M9 S' I$ ]0 S; a) M
下面是《起信论》上有这么一段话,“如来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门”,这个前面意思说过了。“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这个意思前面没说。在六道众生的分上,如来藏心有和合、不和合,这意思还是讲的对立。凡夫见思烦恼里面的边见,边是二边,和合、不和合是二边,现在科学家讲相对,有相对的二边。“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如果在佛,就是觉悟的人,这个和合的意思就没有了。这是前面我们学习过,我们举电影,你看电影的底片,胶卷,一格一格的,那就是不和合。每个画面都是独立的,前面一格没有到后头一格来,后面一格也没有进入前面,一格是一格的,根本就没有和合,觉悟了。迷人是什么?迷人看这个银幕以为是和合的,不知道它是念念不相应,不相到。一个念头起一个画面,这个是物质现象,同时里面有精神现象,所以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是从念头起的,但是每个念它不一样,虽不一样它又相似,它不是完全相同。这个在江本水实验可以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他这十几年来做几十万次的实验,他告诉我,没有两个结晶是完全相同的,他在显微镜之下看,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这是佛经上讲的念念不相到,念念不一样,前念跟后念就有差别,大同里头有小异,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说明这个道理,这是所摄的意思。
* W0 x, E/ p* h- H& ^* e" \$ p! t3 [7 |1 R9 w- ?& j0 B: a; F
第二个意思,藏有隐覆的意思,“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这就是我们凡夫,我们凡夫有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华严经》上说妄想,这妄想很细,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我们讲妄想,总是讲打个妄念,认为是妄想,其实不是,妄想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实在讲我们也不知道,真的佛说的什么叫起心、什么叫动念,我们不知道。古来大德的注解,实在讲注得是很好,可是我们看不懂,总是看了之后,以自己的意思来解释,那不是他的意思。我学佛,可以说没有一天不读经,到今年五十八年了,这桩事情到最近这几年才算是有一点明白,所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对话,我才恍然大悟,那个起心动念是太微细了。
! D' L% p' J' w8 J
6 o4 S9 c" {( k/ Z- |, y 这段对话我节录在这上面,这个也印得很多,可以给诸位做参考的。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这讲凡夫,我们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很粗很粗,我们自己很明显的感觉。这个念头里有几个细念(微细的念)?是多少个微细念头,让我们能感到一个念头?这一个念头有几个相(相分)?有几个识?相分是物质现象,识是精神现象。弥勒菩萨回答释迦牟尼佛,他说一弹指,这一弹指的时间很短,这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他用的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多少念?我们现在算起来是三百二十兆,这是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这个一念我们大概能感觉到,实际上是三百二十兆这个细念组成一个念头,我们能感觉到。“念念成形”,每一念都有物质现象,换句话说,就有三百二十兆个物质现象,这物质现象里头绝对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见闻觉知,有的有受想行识。这个我们怎么会晓得?这是科学家到现在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现在科学家发现,他说物质是假的,无中生有,这个讲对了,但是哪有佛经上讲得这么细!
2 f& E7 Z" V' v/ H. {& f1 H H! p; {6 J6 j!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