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82|回复: 7

[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2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7 v/ `/ c' h! y, ~9 O7 j+ b, M" z3 N* O# K( K- R: W
●[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 u! `2 r7 r0 x$ [" ?' {" t0 ?
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 & g) j* s* W! n9 Z4 {  ]
大师法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莲池二字,正表明了大师的平生志愿。' o7 M2 d% E' J9 j( w& ]9 ^: n
大师俗家姓沈,是杭州仁和人,世代都是名门望族。大师父亲名德鉴,号明斋先生,母亲周氏。大师从小就异常聪颖,而且对世间繁华十分淡泊。
. l4 I: S! f, W! n& }' v7 u  H# K17岁那年,大师考中秀才,入县学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品学兼优,名重一时,自觉考举人,中进士,犹如捡石头一样容易。当时大师邻居有个老婆婆,每日念佛数千,大师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我死去的丈夫持佛名号,临终无病,与人拱手作揖就走了,故而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听后,从此归心于净土,自书“生死事大”四个字,贴在案角床头。且家中戒杀生,祭祀祖先都用素食。) J$ b3 L( j  c. D2 p( R
大师原配夫人张氏,生下一子后,子母相继而死。大师本无意续娶,但因母命难违,只得又与汤氏议婚。汤氏本是贫家女,而且长期吃素。有一个富贵人家,想要大师作女婿,就暗地里散布谣言,说汤氏的坏话。哪知大师听到后,反而立即成婚。大师的本意,只是为了能够有个名义夫妻罢了。
: b& D0 D) i0 ~大师27岁那年,父亲去世。31岁那年,母亲去世。大师哭泣着说:“父母之恩,无量无边。现在正应该是我报恩的时候啊!“从这时起,大师就有了出家之心。
& n5 R# V; P5 R/ A& [明朝嘉庆乙丑年除夕那天,大师让汤氏沏茶,茶杯刚放进茶盘里就裂开了。大师笑着说:“因缘没有不散的道理。”初三早上,大师和汤氏诀别,说:“恩爱无常,生死谁也替不得谁。我走啦,你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吧》”汤氏回答说:“夫君先走,我随后出家。”于是大师作《七笔勾词》投归性天理和尚削发,不就又从昭庆寺无尘玉律禅师受具足戒。住了几天之后,大师即独自一人游历四方,遍参善知识。# U. b- C4 z  `5 P7 N
游五台山时,大师感应文殊菩萨放光,并到伏牛随众练魔。入京师,大师参访遍融、笑岩二位大德,在他们的开示中,受益非浅。离开京师走到东昌时,大师忽然有所开悟,做偈如下:
& y3 I- f) U3 P5 O9 d! o3 F) H“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6 m% `, D% d! M$ v+ A4 I
  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 ]0 f% b$ Y. j, x大师因母亲丧父未满,故而怀抱母亲灵骨遍游四方,凡是就餐即供养,凡住宿必奉敬,哀思如此深重。当走到南京瓦官寺时,大师一病几死。正欲举火荼毗时,大师微微地说了一句:“我还有一口气”,方才停止。病好之后,大师南归越地(即浙江东部),曾经五次参加坐禅法会,始终也不知左右邻僧的法名。" p$ g; L1 Z% w
隆庆辛未年间,大师乞食梵村,见云栖这个地方山水幽寂,产生了终老于此的志愿。此山本事已故高僧伏虎禅师所居寺庙遗址。居士杨国柱、陈玉如等,为大师建造茅屋三间以避风雨。大师独自一人,住于寒山岩岭。曾绝食七日,趺坐于岩壁之下。
; J% F1 z/ i/ Y云栖一带多有老虎为患。环山40里内,每年都要伤害数十人,居民苦不堪言。大师发大悲心,诵经施食,虎患经从此绝迹。$ F$ t0 s* x: u( m/ f% F
有一年大旱,村民乞求大师祷雨。大师笑着说:“我只知念佛,没有什么法术。”众人坚请不已,大师不得已出山,手击木鱼,绕农田念佛。足迹所至之处,大雨随注。村民惊喜万分,争相出资、出工、出木材,为大师造屋。在下地基时,挖出了原来寺庙的立柱基石。大家说:“这是旧云栖寺的。大师福佑我们全村,我们愿使云栖寺焕然一新,让福佑代代相传。”新的寺院不几天就建成了,只是外边没有山门,中间没有大殿,惟有禅堂里住着和尚,法堂上供奉这经像而已,所有一切建筑,斗不过是遮风避雨罢了。“+ r& s9 M! Y+ m  _" ~
从此以后,净土法门大兴于世,四海之内的出家人日就归附。云栖寺也就逐步成了一方大丛林。大师悲悯末法时代,佛陀教育残缺不全,禅宗道理难明,众生业深垢重,将佛陀上等醍醐,贮存于舞会器皿之中,甚可怖畏!为众生得度,佛设立三绝学(戒定慧),三学之中,戒为基础,基础不立,定慧二学何所依从?修正思维言行,必须先加固根本,而目前大江南北,戒坛已久禁不行了。为了重振颓毁的纲领,大师带领大众,依佛制,每半月诵《梵网戒经》及比丘诸戒品,远近衲子听说后,尽来归附。大师以精严律制为第一行,曾手著《沙弥要略》、《具戒便蒙》、《梵网经疏发隐》三书,以发明戒律的要旨。! k& G$ V9 I5 z  v& a
大师因自己从参究念佛而得大益,故而广开净土一门,普摄上中下三根众生,极力主张执持名号,痛斥狂禅,手著《弥陀疏钞》10余万言融会事理,指归唯心。世人都以为大师只弘扬净土,而不知这是末法中的普光明藏。
' u9 S4 N9 n2 B* @2 M万历戊子年间,瘟疫流行,每日病死的超过千人。太守余良枢请大师赴灵芝寺祈祷,瘟疫果然顿止。
, w9 F1 i. i) z2 P2 ^$ H梵村原有一座朱桥,但被潮汐冲塌了,行路之人很不方便。太守请大师倡导重造。大师说:“若让我领头重造,无论贫富贵贱,每人只许布施银钱八分。“八卦之中,坤卦第八,坤属土,土能制水,这是大师用八的含义。有人说:“功成浩大,只布施八分银钱,太少了,恐怕难以完工。”大师说:“心力多,则自成不朽之功,用不了几天即可积累至千金。“施工时,每打一椿,大师都带领大众持咒100遍,因而潮汐有好几天不来,大桥也竟而因此造成了。昔日钱王建大桥时,用万人弩射,以至潮水回头。今日大师却以一心之力当之,是什么法术啊?!, B/ ^/ I. X# ~5 R
大师道德日高,十方衲子日日投归,大师一如继往以慈悲心接待。弟子与日渐增,居住也日益狭隘。大师都本着不图好看但求实用的原则,造屋而居。大师所定清规,比他人分外恭敬。大众清修,有通用的念佛堂;若是精进的、老病的等等,则别立小佛堂。每堂各有管事,各有锁钥,定时开闭。也各有警语策句,定期宣读。夜里都有巡逻,击板念佛,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使修行困倦的人从睡眠中清醒,使需要卧床休息的人安心入睡。布撒羯磨,纠举功过,兴行赏罚,凛然犹如冰霜。即使是佛陀如来,在祗桓精舍时,尚且有六群比丘不守清规,扰乱大众;在大师门下众僧之中,竟然没有一人敢诤竞犯律。并未搬照《百丈清规》,而足以救济时弊,古今丛林,没有像这样的。大师所定的僧规寺约,警语策句,就是这样光明绚亮。' |3 m+ d2 y1 a6 E9 k) A)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20: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 t5 G5 l  o. E1 E0 ?. N2 O
, @2 A& _6 j5 Z$ j! N: C8 I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2 q' Y7 D3 r# X# t* J' E% c2 c大师极意禁戒杀生,推崇放生。他的著作久行与世,四海之内多奉读尊敬。大师曾在净慈寺开讲《圆觉经》,每天前来听经的人有好几千,四面八方全是人墙。大师曾赎买寺前万工池作为放生池,并在他80诞辰之际,又增广扩大。在府城中设立上方、长寿两个放生池,每年需指出银钱100余金。在山中设立放生所,站们救赎、放养飞禽走兽,费用全从僧人口中节减,每年约需200石粮食。各放生池所,都设有专门守卫,并定期宣示佛法。即使那些喜欢鸣叫的鸟类,闻木鱼声声,也都鸦雀无声,寂然而听。等到宣示结束,便一齐鼓动翅膀、上下喧鸣,这岂不是生物的佛性吗?是啊!佛说孝名为戒,儒家批评佛子只有养育没有恭敬。大师对于生物既养育又恭敬,而且又有礼节,难道不是孝吗?
2 p" ]( j% Q9 G9 F0 Q大师道风传播日广,海内贤人豪士,无论在朝在野,无不归心感化。如兵部尚书宋应昌,吏部尚书陆光祖,内宫宣谕张元忭。再如司成冯梦祯、陶望全等,上门请法的,超过百人。他们都是专程前来探求人生大事,闻法之后,无不心服口服,成为大师的入门弟子。监司守相,大小官员,一下车来,就伏地拜谒。以及贤人豪杰,排队等候参见的,全都一视同仁。不多一礼,不另招待,都是粗粮淡饭分外香、草席漏榻自情愿。听任蜥蜴从身上爬过,蚊虫顶咬,面色如常,忘却形骸,忘却权势,倾囊供养。不是大师精诚所感,又怎能这样呢?
+ l( _; A- y, p$ n0 W  @侍郎王宗沐问大师:“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大师答:“猫儿突出时又如何?”王侍郎无话可对。大师替他说:“走却法师(指老鼠),留下讲案。”并写下这样几句颂言:“老鼠唧唧,华严历历,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7 h3 v0 x$ y7 U9 e
侍郎左宗?问:“念佛能大彻大悟吗?”大师说:“返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7 P! j5 G1 R& q8 q. B! ]  f+ y# U5 d
仁和县令樊良枢问:“心乱妄想多,如何能得到清净?”大师说:“置之一处(心住一境),无事不办。”( C& h* w. M" I3 p! p8 f; p+ W1 Y
有人问大师:“为什么不看重预知先见?”大师说:“比如二人共读《琵琶记》,其中一人没读过,而另一个人先已读过,最后二人一同读完,能增减一出戏吗?”3 ^& Q! U& e+ Y7 k# k' @6 V0 R  `* m
慈圣皇太后非常崇重三宝,读了大师的《放生文》后,赞叹不已,派遣内侍,带着紫袈裟和大批银钱,前来供奉,请问法要。大师拜寿后,回信作答。! n2 P0 X& t: F, k
大师十分悲悯地狱、饿鬼之苦,无师而自习焰口,时时亲自主持设放。经常有人见到大师在法座上现出如来宝相,这是大师观想之力化现而成。9 n( i1 b/ C" Q4 V
大师天性朴实、简洁、平淡,言语打扮无半点虚假修饰,对事对人虚怀若谷。面相温文单纯,体形弱不胜衣,而声音犹如洪钟。胸中没有半点机巧虚伪心,而守护这颗心就象面临敌人的危城,胜过监兵。真是善于贮藏他的经天纬地之才。大师经手银钱等事,无论巨细,滴水不漏。即使是筹划丛林中日用钱粮,量入为出,斟酌厚薄,考核因果,发明罪福,养老治病,公侍众僧,不渗半点水分。自建立寺院以来50多年中,从没有胡乱花过一文钱。寺中僧人经常多大百人,却从不派专人乞化,听任施主自己上门。稍有一点盈余,总是布施给其他寺院,库中从不留储蓄。凡施主供斋之外,另有金银布施,接手之后,转手散去。施衣施药,救济贫病,没有一天中断过。偶尔有人翻阅账本,见最近7年之中,除基本建设及僧人用度之外,总共花费5000余两白银,每年的支出可想而知。
! c2 f' N% Y  b0 }; |大师生平特别珍惜福报,曾手著32条警语以自勉。到垂老之年,仍然自己洗衣服,倒尿盆,不愿意让别人代劳。终身布衣素服一顶麻布帏帐,本是母亲去世那年做的,直至他自己往生时还在使用,其他的东西可以类推而知。
+ {2 x! }" q& R总结大师一生的思想言行,以平等大悲,摄化一切,不是佛说的不说,不是佛的样子不学,不是佛事不做。佛嘱咐末世护持正法之人,要以四安乐行为师,大师以自己的实践完成了佛的嘱托。我们历观东土净宗历代祖师,特别提倡念佛法门,并不都是万行皆修。若是从万行中以彰一心、在尘劳中而见佛性之人,从古至今,从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之外,只有莲池大师一人了。先代儒家称寂音和尚为僧人中的班超和司马迁,大师则可说是佛门中的周公与孔子,因为肩挑大法即是荷担大道。大师之才,足以规治天下,;大师之悟,足以传佛祖之心;大师之教,足以因才观机,因机施教;大师之戒,足以护持正法;大师之操守,足以激励世人;大师之规章制度,足以救治当时佛门中的弊病。至于大慈与众生之乐,大悲拔众生之苦,广运菩萨六度,无时、无处、无事、无理,莫非菩萨之妙行。自大师发心出家以来,没有一人能对大师的一言一行提出评议,真可谓是法门中得到佛陀全部家传的人!如果不是法身大士化入人间,以自身威光照亮末法重重昏暗,又怎能这样呢?4 ]$ `: f, }) {
临终前半个月,大师预先入城,告别各位故友即在家弟子,但只是说:“我要去别的地方了。”回山之后,连续几日下斋堂,新自操作茶汤设供,并与众僧话别:“我不在这儿住了,要去别处。”7月15日,本该设盂兰盆会,以追荐各自的祖宗父母。大师说:“今年我不参加法会了。”在寺院的记事簿里,大师悄悄写了几句话:“云栖寺住寺僧人,代堂上莲池和尚,追荐沈氏宗亲。”事过之后,人们才知道,这是大师在提前安排后事。) U( H$ \$ a4 ^) S, Q
7月初一晚上,大师进入大堂坐下,嘱咐大众说:“我的话大家可能不爱听,我就像风中的灯烛,油尽灯干了,只等一撞一跌,才相信是真的。明天我要出远门了。”众人劝大师留住人间,大师做“三可惜十可叹”以警策大家。淞江居士徐琳等5人当时正在寺里,大师就让侍者宋了5份遗嘱给他们。第二天夜里,大师在方丈室,示现轻微疾病,闭目养神。城中诸位弟子赶到,围绕着大师。大师睁开眼睛说:“大家要老实念佛,不要装模作样,不得标新立异,坏我规矩!”大家问:“大师之后谁可主持寺院?”大师说:“戒行双全之人。”又问“目前由谁主持合适?“大师说:“以戒德高下推定吧。”说完,面西念佛,端坐而逝。此时正是明朝万历43年7月初四午时。
- l/ |) ?0 N9 e. {)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2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

续-《●[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 s3 Q; r) z- _& _9 N. ?

- r, }5 K. a: n; q8 e3 r- q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9 l" b3 R) i! L- K2 |/ E( ?5 Z) i
大师生于明朝嘉靖乙未年间,世寿81岁,僧腊50年。大师自己选定在寺院左边岭下,作葬身塔庙之地。大师出家前的夫人汤氏,也已在大师出家之后削发为尼,建立孝义庵,为女丛林的主持,已先一年辞世,葬身塔庙就在云栖寺外的右边山下。
' ?7 N, O; Z& |& x" A( S( e大师的得度弟子广孝等,是最初的上首弟子。多有大师门下受戒得度弟子,不下数千,这还不算在家众。官吏士君子列入大师门墙的,也可以千计,只是没有私淑弟子。! Q& ]8 k) X7 `, U  r' U
大师的著述《云栖法汇》一书,真是度世的宝船、法门的柱石。其中经典注疏及《竹窗随笔》等20 多种著作,都风行于天下。大师平日教诫弟子:贵真实修行,勿显示神异。所以大师的许多神奇的故事,未曾记载流传。“
: S) ?3 ?$ K1 N: @世尊深念末法众生难以度化,恐怕中断佛的慧命。所以在灵山会上,那些请求护持正法、亲蒙如来授记的大德,都不敢入五浊恶世度生。唯有从地涌出的大菩萨众,一力担当,对佛说:“我等末世持经,当具大忍力,大精进力,即有现身此中,亦不自言其本,泄佛密因,但临终阴有以示之耳。“观察大师一生之行事,潜藏神通,悄然运用,安住于忍辱精进之力,莫非是从地涌出的大菩萨之一,或者是净土诸上善人乘愿再来的。要不然盲从凡夫地起修,求自利尚且不足,又怎能广行利他,护持正法,自始至终无缺无漏啊!
+ e8 g/ t' f5 n, D/ V0 ^) V
& }7 y- r  @% C. I% e7 |# L9 |/ ?  U7 X4 ^8 m/ h' ~6 N
1 J/ Z1 s1 C. _: z6 L& n5 }- L

: g% L# D; Y* C( G8 P
9 I/ M7 _' W" d2 q' I& U$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5 14: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8 14: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8: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偷盗,充义奥,正直清廉明节操,心外无法可当情,菩提性具非他造。
1 P, Y" }' u: p+ v' v; H6 g1 s+ R* V* t. l6 H* p, K. K/ d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http://www.cbeta.org/
; q. s. L8 n4 X0 M7 W网路电视-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 d+ M5 |1 E/ V7 M% r: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2 18:05 , Processed in 0.0838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