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海涛法师佛说素食经—断肉食素圣典汇编》
) L T" L$ G; Q3 u/ N& V0 L! k3 w* T, \0 `7 H4 L, n( k
海涛法师佛说素食经—断肉食素圣典汇编" h, s5 R3 J- |
海涛法师选辑" q, M$ k3 t3 h3 ~/ l; T7 b$ Q( s* F
/ d ? \# u0 W; f6 b
序言 Q7 ^5 K0 {( T' B6 ^3 u& _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h6 p1 v6 P5 S% U+ @ v! d- s6 i2 I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5 _3 z3 [/ U+ M# t$ s《般泥垣经》节录
: m+ `" `0 b) ?2 l. w《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r% a+ S* g& U, A3 L
《央掘魔罗经》节录1 C9 N2 i) e4 a, N6 p/ n2 i
《贤愚经》节录
; I) G" G- ?# }, i* W# I《大乘宝云经》节录1 W, N/ B, j* B( r
《饿鬼报应经》节录
0 f1 a6 _, P1 Z# Y, H《圣持世陀罗尼经》节录0 W. m. s+ s3 X) C9 V, `- R: ~0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节录
8 q m6 h1 `5 T# J2 T《大方等无想经》节录
7 V4 P! I( f F《佛说处处经》节录; _) I3 Z$ _* r! R3 l
《佛说佛医经》节录
7 X* z1 ?; x/ j( H《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节录
. j& r3 s2 G2 j* p《菩萨善戒经》节录
' U: |' p6 d) n7 W( M《文殊师利问经》节录! ^/ j& }5 n& @9 G2 Y6 [
《大庄严论经》节录
7 ]5 }, e: G u1 r+ _7 U! G/ J《大方广佛华严经》节录+ }; L0 K! x' y- H# ?( H
《菩萨处胎经》节录& h' o( z0 G% A; R0 @, T. S q3 p
《地藏菩萨本愿经》节录
2 ~6 O' H8 h3 n; G* t5 k《佛说佛名经》节录9 r0 \0 U7 T/ v G- C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节录% v% i7 X: \3 {- ?5 _# _* z9 ]
《受菩提心戒仪》节录% G& U, g e) u5 ]( G) d' D* ]
《佛说灌顶经》节录) ~8 E( J- `; A. r4 J1 F4 d. q
《阿密哩多军吒利法》节录* [ h4 c4 B# Y0 j5 W
《像法决疑经》节录/ y0 S. A/ t3 m1 z4 v2 H. L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节录
! c w5 q9 y2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节录+ e( B& C5 U2 ]* c$ p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节录* h4 F, ]2 ]* k9 c
《梵网经》节录
. k8 [9 K; ?: V& y6 k《受十善戒经》节录$ [$ g3 B7 N3 G7 C$ ]
《受五戒、八戒文》节录 E0 p g5 O. l$ R# F) `! z' @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节录. z8 T% R' f$ B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节录8 K+ Y! O2 g+ k7 k6 F5 a
《入楞伽经》节录
4 d6 s: v. }$ |《大佛顶首楞严经》节录# {# U7 a* N7 U+ Z4 B' G
《大般涅槃经》节录. K2 u. g4 a& x; f' K0 z8 Z; x8 S
《大般涅槃经后分》节录- _; c+ `4 U' j5 W' D" x" P7 M8 @
《佛说大般泥洹经》节录1 C! z6 z) L8 \0 r9 J( ?$ S
3 e! k) v$ q* O" H: H8 z8 C% E/ {
序言' d. J% d2 J- e6 p, u- w
. Z0 P j' R B( l
素食是中国佛教徒特别殊胜的慈悲行仪之一,多年来中国大陆由於佛法不兴,其他佛教国家则是没有素食的文化,因而台湾佛教徒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素食人口,从此可看出,台湾的佛教徒是很有福报的,不必為了吃素而困扰,从饮食当中就能日日守持不杀生戒。
2 T) q) c1 }5 A 4 t' o2 d- P0 a" ]! ]* B2 E( z0 A$ E1 W
由於食肉是间接伤害物命,而且是每天都会造作的恶业,所以持守素食可以说是佛弟子最基本的戒行,同时也不再累积新的杀业。因此,不杀生是培养慈悲心的第一步,实践不杀生又是以素食為最简单易行,呼吁大眾千万不可忽视这小小善行,因為这个德行是能够成就菩提的大悲种子。# \/ r, `2 |2 B j
; [+ \% ]( e A
其实素食的起源甚早,在早期佛教经典,世尊四处游化,如果有居士欲供养佛陀,他们所準备的一定是「蔬食」,而不是以肉食来供养佛陀及诸比丘。而且有许多的佛弟子见到当时印度某些外道吃素,都认為这是善良的德行,在世尊的默许下,也都持守素食,就连破僧的提婆达多也坚持断肉食。
/ ?4 k( l, _8 `9 l! c1 r
3 N, Q! F; V- v虽然,在台湾以外的佛教国家,如西藏佛教,虽然较少素食,这也是因為在以前西藏高原环境、生态严苛(高原气候寒冷,日夜温差极大,难以种植蔬菜),对於果腹的食物没有选择餘地,但是在许多密教仪轨裡还是严格规定素食的。现在西藏佛教传到了台湾,有许多喇嘛、上师在台湾都入境随俗改变饮食,就连慈悲化身的达赖喇嘛也不只一次地在演讲中表示:「佛教徒有能力吃素的,就应该素食。」而我们已经身在这世上最方便素食的地方,且為了现世利益、将来菩提,更应该从现在起持守素食。3 d: K$ [- C8 k, C
$ _* _) M+ Q8 [& H$ n, Z素食的好处说之不尽,不但可以培养仁慈的心,养成柔和的性格和耐力,而且為求人类和平更要吃素。因為眾生累劫以来所造的无数杀业就是世上上刀兵劫的业因,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秉著慈悲心,爱护一切生命,人人不起杀念、不杀生、不进杀业,自然就能免除世上刀兵劫。
. [3 ]: g6 p3 ]. D, Q
* p: D) |! u; q6 C, g/ f+ ~5 n因此,為了破除食荤、食肉的邪见,确立食素的正见,特於弘法之餘,收录了《阿含》、《本缘》、《经集》、《律》、《密》等四十部经典中关於佛陀对於素食的种种开示(大小显密法门),期望佛弟子阅读本书后,能从中瞭解佛陀的本怀慈悲,并且亲身实践素食。, Q) m9 K" O2 o" r
: t; U! d3 b* \5 s+ _, Y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影响中国大陆,恢復素食的风气,更要让这美好的德行发扬光大,使其他国家的佛教徒认识到素食的重要与殊胜之处。持素的台湾佛教徒应责无旁贷作為全世界佛子的表率,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耀! V1 C5 ^1 e0 P
! L' p! h$ s0 J8 B* J生命电视台台长 s3 R, D- m0 y8 C
中华印经协会理事长
& B6 C% |. f8 R9 b& q) c海涛
% X- \3 c8 _ x( u% {- V' Z) z # e; q1 l, m4 i' t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x" r) I5 [+ u+ l
译者失佚,今附秦录 1 ]9 w/ F6 {9 U9 v
- I6 g v# d9 w$ I3 \, W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日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杯中,又有结髮梵志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相好清净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宝间厕,金花金臺七宝為果,於臺阁中,有妙音声而说偈言:; b" W# v( p' M0 k! g, w$ {" C" S! T2 F
/ V. S z0 ?9 |; Z$ [, ]! B
我见牟尼尊 面貌常清净3 E; \7 n: `; \# R7 @7 J
百福相奇特 世间无伦匹
( s X, u Z$ e% M烦恼垢永尽 智慧悉成满
, D6 j/ ?$ E+ | b6 r5 I# h一向常归命 身心无疲倦4 h2 C1 l; O* Y3 y, u+ q3 ?) q" _8 v
故我以五体 欲得胜安乐
# X8 {% C# P& v7 t1 U脱苦无所畏 敬礼释迦文; L0 k& G+ I! g4 N2 E2 O0 |
9 ^! n9 R: N s时,诸梵志见闻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仪庠序,光明无量,与佛无异,於何佛所初发道心?受持谁经?唯愿天尊為我解说。」
* E1 }5 @3 C" m( L1 E9 L7 J
, k' @1 d1 i3 S2 z/ m- `# j# x, }佛告式乾梵志:「汝今諦听,善思念之,吾当為汝分别解说,令汝欢喜。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时,有世界名胜花敷,佛号弥勒,恆以慈心四无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说经,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若有闻者,即得超越百亿万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无有疑虑。时,彼国中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聪慧多智,广博眾经,世间技艺六十四能无不综练。闻佛出世,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即以世间一切义论难詰彼佛。尽其辞辩而不能屈,即便信伏為佛弟子,寻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於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以此功德,愿於未来过算数劫,必得成佛,而号弥勒。』 於是捨家,即入深山,长髮為相,修行梵行,八十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是经,一心除乱。」 s; j2 Z' F" \! F) U# ^
/ r1 j2 T( n4 {; V8 I& s d
彼时,世间有两星现,国王婬荒,慧星横流,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瑞坐,不得乞食,经歷七日。时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兽见於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我今当為无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 即告诸兔:『一切诸行皆悉无常,眾生爱身,空生空死,未曾為法,我今欲為一切眾生作大桥樑,令法久住,供养法师。』, o! C @2 l: ]% `
% a+ U: b! E4 H* }1 |+ |2 T尔时兔王即為群兔而说偈言:
1 t( S6 E, l1 X5 A$ }1 E5 U
; A3 j7 e1 v! C# o2 c) L若有畜生类 得闻诸佛名) }/ J! b. u6 }7 l/ s& y
永离三恶道 不生八难处8 r) L4 p6 K8 D9 C- X* \( {
若闻法奉行 生处常值佛 t! f5 A7 S, z* @/ m' ^
信法无疑惑 归依贤圣僧% g& f2 n8 z( e, {& C7 L% {5 Y5 h- }
随顺诸戒行 如是疾得佛; ]: b9 T4 i4 G# o# `! @4 L
必至大涅槃 常受无上乐
& }- b) Q, m8 a8 K- g0 Z 1 A1 g1 J5 @& Q2 {7 c7 w0 g% v9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