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传说,崂山华楼宫梳洗楼上有一株仙桃树,不知何日,有桃落在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中,终日被水浸渍。 在崂山山下有个于家下河村,有农户于守坊,生有一女,名更。其女“容止庄静,生而好洁,性婉顺”(摘自“于仙姑塔铭”--此塔铭作者为“前法部右侍郎弼德院顾问”,清末名家王序,“古不其廪生”书法家王锡极书,“胶澳督办署参议张立珂校阅”,其塔铭内容翔实,非是杜撰。可作为传说的参阅)。 一日,其女与众女伴游玩梳洗楼,于泉水中捡得此桃,看起来不过平平常常一颗桃,且由于长时间浸润在水中,桃子的下面已经有些烂。于姑娘用泉水将桃子洗净,让与众姐妹,看到烂桃一颗,大家谁也不吃。最后仙姑自己吃下了。 回来的路上,天降雨。众姐妹纷纷打伞遮雨,唯有于姑娘一人身上干干净净,未曾淋湿,一直到家(据传有神灵为其打伞遮雨)。 自华楼一游归家后,于仙姑不再吃饭,也很少喝水,终日打坐。缘自梳洗楼之仙桃也。 女大当嫁,渐渐,父母看于姑娘到了成婚的年龄,为其说媒。塔铭是这样记载的:“长为议婚,则私于母曰,儿此生无尘世缘,强之嫁,即速之死矣,父母不听”,婚期日近,“仙姑遂日夜闭目坐,不语亦不食,惟饮清水少许”。 一个大活人,长时间不吃不喝,他父亲急了:哪有血肉之躯不吃喝而不死的,难道是我的德行不够,招致我女儿身上出现邪祟之事吗? 而于姑娘从此“不饮水”,两日后忽然开口对他妹妹说:“父母恩今生难报矣”,说罢跏趺而逝,年仅二十三岁。三天后根据佛教的礼仪为其殓,令乡邻惊奇的是,于姑娘“体软而轻,貌如生”,太不可思议了,“乡邻惊异,呼为仙姑”。大家决定立祀建塔以纪念仙姑和这件事情,可是他的父亲不同意,最后还是建成了。原塔修建于1923年,可见于仙姑应是民国初年仙逝。 此传说,在崂山周围广大地区颇为流传,我小时候就常听母亲讲起。唯版本不同,内容略有出入而已。神奇的传说代代流传,信也?不信也?去看看更有说服力,于家后人今天仍旧繁衍在于家下河村,人丁兴旺。 前几年去凭吊过于仙姑塔,当时周围一片菜地,今天再去,塔已经修葺一新,建了院墙,后面还正在盖纪念堂。最重要的是,欣喜地看到,此塔已于2002年被列为“李沧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碑文中写道,李沧区政府在牵头重修仙姑塔的过程中,得到了乡邻的大力支持。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政府,政府作了一件好事,使得百年文物得以流传后世,不至于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佛教里面有一套看人的标准,看什么人,就是看去世的人:“顶圣眼生天,心窝生人间,饿鬼从腹出,地狱脚底板”,什么意思?就是如果去世的人,全身都凉透了,而头顶即百会穴,犹温,最后才凉,那么此人成佛做祖而去;以此类推,眼睛最后凉,则是升天,下面以此类推。严格地说,于仙姑不属于佛门中人,她的去处也应该属于“眼生天”这里。 行程攻略:市区可坐车到李村,在李村坐128路车,打卡,在于家下河下车即到;也可从市区直接坐365路车(非打卡),票价2元左右,到毛公头(好像是这个名字)下车,前走一站路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