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6 s9 `; F7 @3 p0 N
第四十七问:如何理解“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含义呢? 6 C; a. X6 L* U+ z1 i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v J7 }1 l5 y4 W) W3 r0 g$ w仁心厚德载物,道风素高大广;气度冲霄瞻远,檀那清净忘忧。仁者以平等心仰慕德行,随顺道行,崇尚智行,赞叹净行。故而以山赋志,借物畅怀;比喻化众,自安身心。
b( K: Y4 c% _' T$ n智心慧德方便,柔和随顺水静;源泉出处高澈,汇流百川入海。
/ h/ K: P$ o7 ]" g! d6 x8 G# f智者善于友、交于心、服于理、敬于德、随于义,智者善于行、观于静、修于身、念于常、定于住,智者乐于慈、喜于舍、济于苦、克于刚、成于明;与愚者别于道、交于斯、服于术、敬于势、随于利,形成鲜明的对照。
{: ]1 b2 l d人不听劝难为善,鼓不敲打自无声;育婴过娇成人晚,一叶知秋显于林。 : X1 j0 N+ ?0 b( ^5 `& I8 X
以智火燃实相香,升起戒定慧熏烟;云盖庄严益增进,仁智一体名符实。
$ w8 l; f/ v' f& ^若叹鹤脊倾危事,又见腾云龙背滑;未必求仙便得仙,知难而退毁根芽。
; U5 q P' V6 @# Z" F精勤不为有所求,默化润物导无形;雅士怀仁正闻处,杰友真智留正听。 + |' R# w& a7 y' v+ k+ W# k* g- G8 x
0 s! r& ?$ N4 j/ ^" [第四十八问:出家人有道,在家人无道,依您知见,是这样吗?
( i3 e c* b2 z! m——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f. n. {2 I! @; j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厌舍品中说“智光长者言,我今欲酬报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进希证菩提。佛言:汝今在家成就正见,不谤三宝,以孝养心恭敬尊亲,起大慈悲心给施孤独,乃至蝼蚁尚不加害,忍辱为衣,慈悲为室,尊敬有德,心无骄慢,怜悯一切犹如赤子,不贪财力常修喜舍,供养三宝心无厌足,为法舍身而不吝惜。如是白衣虽不出家,已具无量无边功德。汝于来世万行圆满,超过三界证大菩提;汝所修心即真沙门,是真比丘,是真出家。如是之人,此则名为在家出家。” & q" t& i+ I6 B8 Y% b/ f2 ~
道由身心修行证得,既不是出家人出得,也不是在家人不得。只能讲出家人住清净地,有依法持戒修行的良好环境氛围,宜于证悟得道;况且,千百年来得道高僧颇多。在家人住于污染地,世俗世论干扰惑乱修行,障碍多多,难以专心清修,不宜于证悟得道;但是千百年来得道大德也层出不穷。以此缘故,不应以相判道,以因为果。如唐朝武宗皇帝偏好道术,排斥佛教,赦令“焚烧经卷,毁拆佛像,赶出僧众,各归本土。”毁寺四千六百多座,逐僧二十六万余人。当时有位慧忠禅师躲进深山,三十年修行,须发皆长,不能穿僧服。后来有弟子问是否与道有碍?慧忠禅师说,“仙去者未必受箓, 成佛者未必须僧。”
5 N0 [' \; M w7 D5 o有如此说出家人有道,在家人无道者,多是不明佛法义理的初学人,或是未修证悟的愚痴僧。佛教四众弟子具足,出家二众以清净相导化众生,在家二众以清净心信行佛法,相得益彰,互尊共进,保持佛事活动正常有序。否则,相互轻慢,相互诋毁,有意无意帮了魔王的忙,起到了破坏佛法的作用。
! Y \8 q: Q4 K5 ` T0 z8 b涅槃路上无朋伴,佛性真实无故人;请将法师还人间,作众生的真善友。 ' N$ H5 }: V/ e( t% S( Z
难以佛法为己务,不染俗语论世间;坚信正法明法眼,实行正修道必成。
( i- W: j# ~- U3 x3 U/ z3 y满树红花一夜空,万枝绿叶喜随风;熟果不争自露笑,自然长岁守枯荣。
+ P) `( V. ]! B3 c7 f/ v若以相能定道果,何须持戒依法行;当知此是娑婆界,无相道果必修证。 / ?( A8 n" z2 k2 Z" V# G
! h. A( ~: b3 u. r6 _第四十九问:一切物体由化学元素组成,是佛法中的法性吗?
% a, Z, K'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q1 K ?" a8 u
化学元素是一切物体构成的来源性质,仍为用科技手段可测知的法相,不是佛法中的法性。
% ~7 s' k$ Z2 h- z% n佛法中的法性,是依自然又离自然;依因缘又离因缘;用一切科技手段不可测知的主持一切法相存在、变化、生灭的识体能量与智慧,人的身心可知见觉。法性由佛力总持,又由神力分持。总持为依法性安立法界中一切法相,分持为一切法相中各有所主。 ! e5 `! L1 a0 n' ~# Y9 d# `0 U( A
平常人不能知见觉法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突破身体根尘识入的十八种界限,受身障、智障、业障所局限,困于见闻觉知的相有中,惑于五蕴五浊的生灭中。
- k0 y3 D3 }$ @* M修行人能知见觉法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依法门修行增长智慧,持戒律修行增长能量,去除身心业习染垢,突破相有局限,性识进入周遍圆通、自在无碍的生命状态。如此佛法义理,是修行人真实证悟觉知的,不是哪个人凭空臆想猜知的;但是,能证悟觉知的是少数人。人们不能用多数人的无知来否定少数人的觉知;用一切法相的真实存在,否定一切法性的真实存在。否则,一切众生将永远轮回于生灭法则的烦恼中,不能回归自性无为中道的清净中。
7 {" s2 t( j" {+ F了义惊警盲莽扰,究竟立破禁锢忧;相存实有性更真,解脱三昧一刹那。
3 @( G( u: W2 @* N) q0 S9 ]思维界限法相尘,相对有极蕴识中;穷劫数沙分阶段,当下醒悟入变易。 ( D5 {. Q# f: k% k# N
2 V7 s2 j0 p9 x @
第五十问:佛教信众如何爱护国家呢?
- n( P. j3 q& M* f$ M& \, Q0 f( \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6 ^- G* {1 D: S9 \# P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与佛教义理结合起来,主要有立德、立威、立业三个方面;即塑造形象、维护尊严、总理经济。 ' s' v$ U0 z+ p9 G" Z. C' n
佛教信众应围绕着立德、立威、立业,于国内采取以法爱护国家,于国际采取以策爱护国家。以法爱护国家主要表现在,拥护正义,正法治世,政得人心,惩恶扬善,明察不邪。以策爱护国家主要表现在,正策、策略扶危济困,平等相待,不畏强权。强国兴邦,虽出家二众有“不为官走使”、“不入军阵”的戒律;但爱国护家确有责任与义务。要将护国理念落实在言行上,就应人人有责,积极支持、参与、献身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时时处处体现佛法光明,言以德入心,行以智适世,让众生普受甘露。立德于国体,立威于政体,立业于民体,三者相融一体,万众归心一国,国家昌盛,大众安乐。若一骗子,虽言无人伏其德;或一恶棍,民怨而远其行。
2 o# Z; o% f. t+ ]( M2 Y国运苍生因缘立,族民因果福祸依;古今王朝更迭事,睦邻兴衰天数奇。 ) m1 ]8 {3 L4 c0 O' d
德广道通海内外,扬威志磐武不屈;经济繁荣人间好,善恶利损一局棋。 - L. f3 F7 x% g4 }$ r$ i
以德立国紫云盖,正法威世海底金;昌盛大业愿无碍,星斗不移尽随心。 ) E' n9 Z% @' j+ _0 @
依教修身不易俗,人和政通宜不易;天机内发殊月圆,识海外澄俱映明。
. q$ S: t2 f9 \, P
# C$ ?5 b+ J4 g* u2 _第五十一问:佛法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 1 ^6 G& {9 H; g6 A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R6 v* Y& m8 K3 P( \( S4 r# w
佛法即相离相,不能由人掌握,只能由人修行而证悟觉知。佛法若能由人掌握,天王人王即佛,所出号令即法,众生从之而得,何来身心修行之说。“即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三十二相是佛,转轮王具三十二相。佛无一法可说,若佛有法可说,即为谤佛。”佛不依相见,法不依言说,怎么能由人掌握呢?浅而易见,若有人说能掌握佛法,必是邪师邪见,惑乱世人。
8 U/ m* v+ ]2 k* y1 F: n佛法在世间,离世无菩提;人人可闻知,信受凭根基。在信受的人中,能禅入证悟的人是少数;在闻知的人中,能承载弘传的是少数。能证悟承传佛法的人,是明心见性、觉知真谛、得法得戒、行菩萨道的人;却不能掌握佛法、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虚伪留碍。
- U h: \* b4 _' _5 B. c: P @在当今世间,确实有人依相自谥是某佛降世,说相似法,以因为果法,行淫传法,灾难恐吓法等。名为掌握佛法,实则离经叛道;包藏魔法祸心,破坏身心正行。一些初行人,以邪曲心贪求善果,不辨真伪法义,随波逐流名人名相,堕入深坑而不觉知;若遇善友相怜劝告智语,如犬随主则善恶不分,反唇相讥且大言不惭,师徒似鸟兽断肠哀咽。明佛法义理,是为择法眼。择法辨理明自心,以防误身命损慧命。
! F; n# ^% {( w$ i东山法门达摩传,贪寺取道无惠能;为法重人择法眼,雪山醍醐明心性。 3 w' f" \: ?0 Z' }# r! ^" c
明师捐世法身空,破衣遮体素食命;恒常知我法无我,空中妙有性具足。
: @5 I- g* {) F' r法水沐德身心净,法药开智眼光明;定根不移执自坏,著相立破空客尘。 * F" `4 t" y$ v8 E o
沧海添胸展法怀,青山措背挺脊梁;顿悟心源平等性,盛传道化法利人。 + Z( z5 ]9 r0 {& V& e. g% F0 k2 b' Q
极意研寻无证悟,寻章摘句犬丧家;掌握佛法山石堕,依人为法源泉枯。 ; n- b5 `5 u% u$ I4 e
名相即佛可调控,胡同抓驴两头蒙;鸭吃秫秆自直脖,装象鼻子插大葱。
- e6 \/ H, f0 C- i" M真妄同源难明辨,迟速异曲不同工;荷寄污泥莲种性,棲倾巨树根亦深。 - B$ m @6 I% ~8 [
谦恭请教下风轻,其貌不扬心法重;苦海无涯法船渡,自做无底掌舵人。
8 d3 F; @3 S/ g- D, @4 N2 B2 y7 S ; u, e4 d* t# _: {
第五十二问:为什么说法不了义因果不昧呢? - j: I. w) g- ~( I9 u; H" g# V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I3 T5 `. y _- m6 O' \" \$ ~佛法以了义为究竟,弘法以了义达空相。究竟为法理具足圆通无碍,空相为修行证悟人法二空。证悟人法二空的弘法者,离相生心,物我双亡,冥合法要,契入中道,依因缘方便智而观基逗教,言出离名闻之因,行作离利养之果,因之不立,果从何来;故无世间生因灭果,得出世间善因道果。若未证悟人法二空的弘法者,境相生心,执著相有,貌合神离,非此即彼,以因缘言辞智而辩巧论教,言出心有蕴想成因,行作识落蕴田成果,因明不爽,果入法则;故不昧世间生灭轮回,受因报果,得世间有为因果。 1 |4 S' R; O: Z& B# L: T: D
弘法者应对自我言行负因果责任,证悟到哪里讲哪里话,指明境界中不同路径,愿求闻法受教的人依法持戒正修,得以解脱生死绑缚,往生诸佛净土,一切苦果我皆代受;若因我所弘法义有谬,误导众生,愿承担一切谬误因果,善功德归于众生,负得起责任。 6 ^) y0 n. h+ o" M$ \
言行念起因缘立,因果相随皆不昧;达人大观通三世,体道无心寂照境。
+ C3 m: ?/ R# `, `: x天地气序有盈亏,合奏大乐无全功;应感必存人莫及,心印承德含灵真。 + U, @' f. q2 H' o8 I2 p( e
真理妙相弥际广,法无不可难思议;百千灯传一脉言,江河湖海混鱼龙。 + v1 U1 y/ x4 P5 K" [& n
入室著衣如来座,人法双亡相自空;开示悟入正知见,自利利他菩萨行。
5 z& m' W w0 G7 e" V- \ * X1 b% x; q% _' H7 ]. P: D' [
第五十三问:如何理解玷污佛法呢?
. M; W0 O i5 E——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z! a r* R; \0 L, G/ V佛法清净无为,圆通遍至;真如无碍虚空,一切染法不能玷污。所谓的玷污,是人身心贪著邪行邪见的染法,通过语言文字的传播,形成法相上的诋毁,造成自损损他的恶果;即邪见者自身心染法对自性三宝的玷污。 - A. I" @* n( \% V8 \$ [. P& C( d8 s
世间一切染法,是相对法。相对法反映在法相上为有生有灭,一切无常,处于不断变化中。变化的法相,不变的法性,永远存在。平常人只见变化的法相,不见不变的法性,受根尘蕴识的支配,顺从无明,苦受烦恼,轮回生死。在这种坚固业习力的作用下,排斥一切清净法,怀疑一切无为法,不信一切自性法,断灭一切常住法。还有外道人,心外求法,只见法相变化有常,即知有规律可循;不见法性不变真常,即不知有法则总持。故无法觉悟佛法性身安立法界,佛报身主宰法界,佛化身遍周法界的实相。
) j2 {% w! h- `2 d$ K若佛法能被染法所玷污,法界中就不存在佛法。况且,于出世间法中,不存在一切染法。一切染法,只存在于三界世间。故一切依法持戒的修行人,身心处于染法中,又逆世而行离染法,随顺因缘而因缘不变,入中道而出世间。
1 x/ z2 R9 i! A+ T2 J6 t于此世界中,一切行菩萨道的人,离一切染法又入染法中,即无世间可入,又无出世间可出,自身心净则佛国土净。故有十方诸佛菩萨,以不同众生相示现世间,济度众生。
( ~" G/ b0 c' J9 H: [* i如此法理虽难信难解,但确实可信可解。既为佛一大因缘如语开示悟入,又为历代无数圣人证悟验证。宇宙人生真相大多数人不能一时悟见,而少数人却无时无处真实的知见觉。只能依少数人认知力的智慧,导化多数人转化业习去修证智慧。众生须渐离一切染法,也可顿悟清净佛法。故佛教化行人修忍辱,怜悯一切玷污佛法的人,法供养一切不懂佛法妙理的人。
. ^ {8 I& q d+ n0 m5 h/ P玷污佛法为自损,法则因果不饶人;不需人为去惩罚,自尝苦受任由他。
$ l# W, d! q% J$ \$ s5 |! J绝相难思藏珍宝,即心是佛体大道;一朝拉开无明幕,方见流浪苦凄怜。 n6 J& d( [# ]) K6 w
, \- {& L; A3 j& ~* }第五十四问: 二零一二年将至,这一年是世界末日吗?
" A( @6 u3 t: M& Y——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1 y& y4 Z4 W) q1 p! h# Z道教有句话,“天机不可泄露”!用佛教的话讲,“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说则众生难信生疑、论争不休,况无实义!而于当下,几乎全世界人的目光都盯住此事,关心着世界末日是否降临?为释疑解惑,安宁人心,依法方便,答复求问。
! v5 B+ T( U' N- F, Q世界历史上,有很多宗教哲人根据各自悟知的有限智慧,预先测知自然界将于何时何地发生异动失常,对人类社会产生何种何度的影响,并非空穴来风、凭空臆想。对某一具体事件,可能准确;但对世界大局的变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知其然上,又只见其坏灭现象而悲观失望,不见其常存新生而妄言末日。结果令人感到妄言不准,末日未至;如预测的一九九九年恐怖大王降临,人类毁灭等。
+ F) R" d' ]# S0 p9 |那么,二零一二年即将来临,世界末日能否随之而来呢?准确地告诉诸位,地球照常运转,人类照常生存,世界末日不会降临;只是一些众生个体生命的末日每时每刻都在不同处所、以不同方式发生。
) Z0 \# B0 {& @( O# O8 u是什么导致天地自然异动失常呢?曰,天地万物主持神神位的变化。神位新旧交替过程中,由众生业习召感,时而产生地水火风运转过度,有失常态,造成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风灾、火灾频生,瘟疫、疾病、饥荒、人祸伴生。灾难频生又使经济萧条,资源短缺,人的暴怒戾气上升、贪婪欲望猛增、身心言行失度、自控理智下降、惶恐绝望集中、暴力行为升级,易用极端手段解决矛盾等;给人类历史上,留下记忆深刻、影响巨大的事件;如万教收缘,十年普度结束,以一九九九年为界限象征;佛教中兴,十年正法出世以二零零九年为界限象征;转折清场,三年开元创新,以二零一二年为界限象征。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二三年间,世界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的灾难与事件,当下人类受者是,有目共睹。待神位安稳后,天地自然恢复常态。
5 Y, Z1 y) _5 c5 T+ L; Z" |3 J6 W 宗教哲人预先悟知的是万物主持神的退位,测知不到万物主持神的到位;悟知的是天地自然的失度,测知不到失度中的限度;即地水火风自然主体失度中有限度,有失常态又不离常态,有左右过之又不离本体。至于什么缘故,导致神位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天机,不可说,只能是有证悟的人心观觉知。故信仰佛教的人,应依心观觉知的实相,否认世界末日的到来,并有责任揭穿世界末日的假象,有义务告之真相,以安宁民心。 ' S# M. Z# y4 r
人类对天灾人祸的心理恐慌,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无知无奈,仅凭良知提醒,利用科技,须防其害。当人类以可知自然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顺逆因缘时,善心终究趋吉,善行必然成祥。信仰佛教的人,有智慧应对自然变化为安稳,有能力化解一切灾难为吉祥。不盲认一切似知半解的知见,不盲从一切不了义究竟之论。保持正信正见的人生常态,保持正言正行的社会秩序。
8 c, |$ N/ `- u- k主药主稼主树神,山神土地水龙神; 主福主禄主寿神,二十八宿执曜神。 2 [2 M+ t( u5 p# ~, I
神位神力如电力,主持万物依法则; 法界循环有秩序,令入公正因果律。
$ j) o$ H+ ^7 N9 {: F+ V世界末日不可信,成住坏空有劫数; 天灾人祸常发生,自然因缘难回避。
" Z( S1 i! S9 T) w; o+ S, r觉自性心即是佛,论辩邪正魔似圣; 若不现身明心境,言语智慧拜哲人。
! H% b0 i2 S# G/ v0 i! o4 E* x
; j$ ^3 T9 n/ w9 m9 i第五十五问:如何理解有的人所做“禽兽不如”呢? , R) v- O2 Y9 B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9 e- T) y5 W2 Z2 \
当人见闻社会上发生一些遗弃子女、不孝父母、暴力凶杀等有悖人性的事件后,出于同类相怜的人伦道德心,对相关人事发出感叹,“怎么禽兽不如呢!”更有甚者,“请不要侮辱禽兽。” , w+ E% m- W) e B
俗语有“猫养猫亲,狗养狗近,鸡孵小鸡一群群。”还有人观察动物,虽常见同类为争夺食物、配偶等相互争斗,却罕见同类争斗中致对方于死地的凶残;而且,于猿猴类种群中,尊卑有序等。故于民间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之说;还有一些民族,以禽兽为图腾象征。
. ~# P4 q$ w1 K# j人类的思维能力、言行规范、文化道德等方面,都是禽兽所不能及。人类处于自然界的顶端,必然有高端的人伦道德规范一切言行,才能保持社会文明的依序发展;否则,人类的破坏力,也是禽兽所不能及,最终将受到自然法则、社会规则的相应惩罚。 ; }+ u. K: A# ~7 L
古今中外,族群中野蛮行径、险恶残杀等骇人听闻的事件,每时每刻都以不同方式不断发生。这些现象形成的缘由很多,是宗教、社会各界人士永远的话题。依佛法因缘而言,六道众生生灭轮回中,人道处于核心位置,依据各自业习命终可善生天道,也可生入地狱、饿鬼、畜生、修罗道;即个人身心善恶言行形成的业习,通达六道;可升可堕,升到神天,堕则可突破畜生道直入地狱。而畜生道处于定报了业后,可生入修罗,人天道中的上升位置,又依各自业习生为不同业报的人。在人与畜生不同的业习中,人的恶毒心有时可能超过畜生;而畜生的恶毒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人。相反,人的善护心永远超过畜生;而畜生的善护心远不及人。以此法理,就不难理解有的人所行作之事禽兽不如的道理了。 ) K. k) n [' `! X! B6 i
当然,在人道中,有依佛法修行的人,还可证入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四圣道;四圣道超过天道众生,不在六道众生中。 : j1 j9 d) Q* I
还有,极少数畜生道众生有意无意的伤害证入四圣道的人时,没有相互报应机会,其恶业增大,还将堕入地狱受报;但仅是个别因缘,不是普遍因缘。
+ ~% Y3 L5 I2 e, O$ e$ W+ K6 v3 a! m$ G1 o根尘相异各形体,人畜业习心不同;众生含灵有佛性,因缘受报存无明。
# z. n% ?! G. M6 z( q$ o人间正道在人心,利益养身道护心;得失利益为权宜,盈亏道义才是真。 + t) Y( n6 @# v [
得道多助失道寡,禽兽不如失人伦;人道英明德贵重,道随证悟自清净。 : @) [* ?" J+ Y5 y, U0 w' N
玉石出山方为秀,雕琢琳琅品质纯;老实做人善护德,切莫恶毒动心机。
( A5 O# K3 X& c. X$ V& |- s
h. {- f# X( g# P; R' }5 ~, H第五十六问:地狱内外的鬼类有什么不同吗? % s# l( {7 q' h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q) m/ E6 f0 `% q从总体上讲,地狱内外的鬼类名称不同、相貌不同、应报不同、苦受不同。 ) ?. v; X# x% y8 B- G
地狱内的鬼类主要有鬼王鬼卒类、报到转生类、罪恶苦受类。 " m; u' X6 k2 b. v( \' M
鬼王鬼卒类,有神通力,善使法器,各司其职,行使冥令。主要分工有看护守卫、传递信息、逮捕勾招、受理衔接、掌管簿册、判罚量刑、执行剧烈、察验核准、善行教化、转轮超生等。其中,个人的福祸生死由鬼王掌管,由天王实施,由人王现报。鬼王鬼卒类与天王天民类福报相等,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 E7 O3 p1 }( p% _0 ~报到转生类,从人间死亡到地狱报到验明正身后,经一至九殿阎君审判受报,到十殿阎君转轮处,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个鬼沿用人间的名字相貌。 % g6 D2 e0 _: W( R
罪恶苦受类,在一至九殿所辖各种地狱受刑罚鬼,知人间所造作罪业,苦受惊恐与苦恼明白,属于恶鬼罪识,失去自由,惨烈剧痛,无以言表。
4 ` n2 b+ A& M! T5 ?地狱外的鬼类,主要有奔赴黄泉类、枉死未超类、有形鬼道类。 ) c( t- P" q+ S6 e8 H7 U1 I1 J% z
奔赴黄泉类,世间人命终后,无善业生入天道,罪恶深重的鬼识由地狱黑白无常直接勾捕,其余鬼识由城隍勾捕。由城隍勾捕的鬼识由不同地方统入黄泉路,由大力鬼卒押送地狱。黄泉路上的鬼类,绵绵不尽的排队行走,从刚生的孩童至百岁老人,不分男女、民族、国界;有的如盲如痴;个个垂头丧气,普遍心怀怨屈;有的面黄肌瘦、残肢不全、血污裸体、凄苦百态;见有依佛法修行人心识定观时,众鬼大呼求救,欲围且退,恐阳伤神,无住自悔。而大力鬼卒扬鞭抽打、呼喝所归、各由天命。
4 \8 F9 A7 y& K2 s+ n3 k枉死未超类,有因战争、自杀、他杀、灾祸死亡的鬼,由命终时一念执著心所系,依情恋系世间,妄行游动不止。这部分鬼类须由佛教四众诵经超度,破解心形妄念妄执,再依善恶业习生天或入轮回。若无人为其超度,鬼识有形无力,有心无神,将受有形鬼道驱使苦役、损害污秽、无处申诉、积怨难忍。仍然沿用人名,保持人世相貌,具有人世才能,可择业附身入体,追加报复仇对。 ' ?% E* n) b1 S% H) l( S1 f
有形鬼道类,由地狱十殿转轮处超生的一道众生,对前世人生的一切名相失去记忆,只有业习相随。以形体区分,可有三十六种,游走世间各地,有力、有求、有食、有财与无势、饥饿、疲劳、困苦并存,命同劫数,业尽方终。 # `8 [! n; x& h1 T0 l
地狱外的鬼类,主要以三十六种有形鬼道类为主;其它两类,从时间上流转过快,从数量上仍是不多;且又有入轮回与未入轮回的本质区别,还有形体、相貌差异等。
2 n# j( V' |$ v) [3 h依佛法禅定心观,觉知如是,粗略表述作答,无法详尽细论。世人不修智慧,难信存在鬼神,难解实相法理,身行迷本妄心。瞬间无常降临,阴阳二世相隔,悔之晚矣悠悠,定报无人再理。唯有善心人,信仰佛教法义,止恶行善世间,族群相亲、和敬、怜悯一切众生。救度卫国将士,超度遇难亡灵,回向怨亲债主,速生人天道享乐。
9 s( c$ P6 P t' ]莲不植高原习种性,巨浪起深海随机湧;人与鬼有三习相通,早察觉转化掉自醒。
, c$ E- I7 b Q$ L6 t/ {* {一莫多愁善感闷忧,二忌投机巧鬼主意,三不遮掩过失欺瞒,善行喜舍鬼道易断。 9 F+ L! `) ]* t
, w+ ^2 w, t* u5 H# \5 {; q( e
第五十七问:如何理解佛教正法中兴呢?
# t% ?. [, f) J8 }* F#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5 z0 Z' D- ]- W F U0 `+ w
佛教兴于世间,分为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佛法住世的阶段性,各有标志。佛法住世阶段的不同,明示着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正法时代,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至高至上。像法时代,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重弘重修。末法时代,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可有可无。历史证明,佛住世时所预知法流趋势完全准确无误。法流趋势,是依佛教在人心中位置的优先、持中、末后来认知;不是依寺庙与僧人的数量去认知。在认知法流趋势时,还应明示阶段差别是相对存在,不是绝对存在;即正法、像法、末法,像法时代存在正法、末法,末法时代存在正法、像法。法流趋势被多数人认知,形成群体共识,占据道德发展主流,就是末法中有正法;占据道德发展的支流,就是末法中有像法;占据道德发展的细流,就是末法中的末法。 : q0 w8 J9 M) H. j5 k1 k: Y
当佛教进入末法时代后,像法发展势头逐渐减弱;特别是一百多年来,又剧烈锐减,形成实际意义上的末法时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末法势头达到了顶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当下的三十多年间,又逐渐为佛教中兴拉开了序幕。序幕的拉开仍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伴随着心灵扭曲的道德滑坡,相互交织为动力。佛教正法活动又重现于历史舞台。回顾佛教锐减的一百多年至二零一二年,人类所发生的天灾人灾史无前例,失去道德规范控制的科技手段犹如脱缰的野马,在满足各种欲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福祉的种种危害。 ) ~) H: q* b5 X/ R- I
从二零一三年开始佛教中兴,将维护一千八百年;其中,一千年为相对鼎盛时期,六百五十年为相对平稳期,一百五十年为相对减弱期。一千八百年后,佛教又恢复到实际末法时代的常态。
7 a$ p3 n$ o" k0 n$ x- D+ o所谓的佛教中兴,是人类从惨烈的天灾人祸中走过来,知其因果报应,反省心行过失后,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愿意接受佛法义理,并依此建立道德文明的社会秩序;相应的正法住世、像法复兴、抑制末法。
# {6 A( C$ P0 N/ i佛教中兴后,依《金光明经》法义,正法治世,转人天互损为人敬天、天益民,人与自然和谐,各种灾厄相对减少、减轻,物富粮丰;转人与人互损为同类相怜和睦,人与社会和谐,各种人祸减少、减弱,国泰民安。依《大般涅槃经》法义,四众弟子自我约束言行,正心正行于世,相互尊重,正戒修行。转化习气,弃舍邪见,利乐有情。 4 J; g; Z, x1 q) e j9 n
末法常态后,人天互损,同类争斗,过于当下一百多年来的状况,天灾人祸相对加重,只有局部地域的人信受佛法及少数人依法修行;并逐渐以佛教文化代替正法住世,外表像法存在,实际末法身心。
" b% ~# e0 \% k( e( e+ [" E- K3 [正法住世高山先照月,像法时代通宵炬成昼; 6 A: }0 @% E/ q) I
末法降临云起寸间空,中兴随缘妙独尽经史。 ( a/ x) X+ C$ u7 v* E# ^/ v# p% y# |
是二俱离时假何为乘,知定于真空相我是谁; ; C \) u R8 e9 ~( a& @/ C
圣无方所待随机化导,在凡之境机变如幻形。 / S+ U2 e, l9 R$ i4 ~" Y
法流趋势锐减灾立生,人心贪婪物色祸同现;
& u% n; S, Q8 u) L4 h- v绝相难思奥密在何处,神目如电法则不藏奸。 g: d" a; K' b
明依戒法幽则鬼神护,身心内德自醒益后人; 8 N/ d k9 Z1 a% F" `3 f
夕雨万滴兴衰一场梦,聆风慕景离念体现真。
4 t( t1 M/ Q; O9 [: n6 X , n; O9 Y+ X @# `. X
第五十八问:如何理解公开诋毁佛教的言论呢?
& r3 l Y7 d3 a1 |6 z——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7 n: G& r8 R$ A( Q0 j( y. G" s
若有正法出世于先,必有魔子干扰于后,皆众生因缘。部分众生业习之因,召至相应之缘,堕入魔法罗网之果。业习之因,既有前世所积,又有今世所累。相应之缘,既是当世邪见,又是后世魔缘。罗网之果,既是今世心因,又是后世身果。
* S1 W! V2 W! N) Z行菩萨道的人,宁愿千劫用利刀剜挖双目,不愿见世人诋毁佛教文字!宁愿千劫用利斧砍断耳根,不愿闻世人诋毁佛教音声。并非惧怕佛教毁灭,而是怜悯罪重众生,一时图强快意,万劫不复深坑,医王难医该死,甘露不润无根。如有人以言论公开诋毁佛教,请不予辩理,机缘成熟时必遭厄运,自消自灭。
3 r$ M/ O7 R0 m( ?饭送饥人,理达知人,辩理无益,白费气力。况佛教中兴大势已成,势不可挡,不因几句言论可毁,不因几段文字可灭,只是入海数沙、以掌击空、枉费气力而已。 & H, U( D- v& C) Z, ?; _; N; q( R
垢净共住法,水波同体生;本来离尘觉,触境迷无明。
0 U4 e) z! `/ d; }: l9 w背觉合尘妄,爱染大慢成;性海无风寂,心念起汹湧。
" s$ B; N3 Q, ~1 z( G象不参蚁斗,人得成于忍;随缘不随便,慈悲悯众生。
- m" B" d4 S q5 A7 H9 j弘法利生住,受磨才成功;众生皆平等,逆缘恩义重。
; K8 d1 r7 ?9 C/ f. H
, W) C. m$ D# B% H) p6 s+ d# k. G第五十九问:现在有人说四道轮回是怎么回事呢? ( ?0 x5 n" o7 L% z( }# c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z- U3 @* A" W2 m @六道轮回中,修罗为五道共有;在佛经中也常说五道。五道轮回中,人道须间隔五百世再有机缘转生为人;每世三十年,乘以五百世为一万五千年;故现在世人再没有机缘转世为人,见闻佛法;需五十七亿年后,见闻佛法。有的法师见现在世人不知珍惜人身、见闻佛法的因缘,以此劝化世人警醒,“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实际还是六道轮回,四道轮回为方便说。
c4 P4 F/ b; z U1 ^+ `) A六道轮回中,唯人道难得。人道中见闻佛法难,值佛住世更难。见闻佛法信受难,依法修行难上难。故佛教四众,是幸运中的幸运者,又是万幸中的大幸人。
' z1 w: b' \5 |金银财宝不为贵,高位显赫不为尊;天边浮云眼前过,不知后世得何身。 . z4 q( t) ~* l: l
见闻佛法进宝山,证得四圣天中天;永世福乐享无尽,胜似人间亿万千!
/ D9 A* b" o+ F! v9 T& n: h在人道中失人身易,一旦无常时至,片刻不能停留,奈何桥下无奈何。人在世间,心易染污,积业成习,一失人身随业流转,万劫不复。 ; W% f, Q3 R8 i
四众弟子心不痴,各个明白大智慧;佛门若无真实义,谁肯苦行舍富贵。
4 |, t, A* A. F' c: y9 R古今中外诸大德,国王王子离其位;荣华富贵又是谁,神通自在方为最。
: j" L" Z- h c% |$ a( v1 ~' b& q
- P% r3 J- Q2 |5 S( f( l+ W第六十问:如何理解魔法法理的本质呢?
) n, p/ |. i& g* Y0 S——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 s: c" |3 {! @
若用一个字来回答,魔法法理本质为染;相应佛法法理本质为净。识染则无明,心染则蕴业,身染则为习;识净则功德,心净则道业,身净则善习。 9 P8 \3 c5 D7 ?* ~! {( t
染法法理,依自然而唯自然,依因缘而唯因缘;如依科学而唯科学,依人性而唯人性。表现形式为非此即彼,利害并存。
% o% T4 @" z& P0 Q魔王依此相对存在法理,识染一切蕴习,心染一切法相,身染一切乐受,暂住于大自在天宫殿,干扰破坏一切影响利益魔业的清净道业;其手段来无方所、去无踪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其极,护卫宫殿安稳与子民不绝。
$ J, C3 U9 ^2 U( g- j. e1 i0 S净法法理,依自然而离自然,依因缘而离因缘;如依一切法离一切法,依一切相离一切相。表现形式为有此有彼,又空此空彼;存利存害,又舍利舍害。诸佛依此中道法理,识净一切蕴习,心净一切法相,身净一切乐受,常住于极乐世界大宝莲花中,教化一切众生修行一切清净道业,坏掉一切内外魔法道业;其智慧加持力遍周法界、通达彻至、圆融无碍、如影随形、慈悲一切众生,护念诸佛种性不断,主持法性清净。 $ Q( k8 Z8 h) Z, L. I
于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法性中,地水火风空为自然法,识性为因缘法。自然法依空而立,因缘法依识而立。而于世间自然法依相而立,因缘法依业而立。染相则为魔法,净相则为佛法;染业则为魔法,净业则为佛法。又于自然法中有因缘法,因缘法中存在自然法;如人身为自然法,心识为因缘法,一体七大法性俱全。身根执著自然法,心识沉迷因缘法,便受魔法摄受。身根定空自然法,心识觉知因缘法,便受佛法加持。由此法性、法相所生法理无尽,十法界众生各有所依。总之,一切常住不变总持法则为佛力,一切无常变化分别主持法相生灭为神力,一切执著生灭染污法相为魔力,一切欲求善恶心念为自力。佛力最大,如宇宙虚空。神力最准,如规律科技。魔力最强,如诱惑烦恼。自力最弱;如欲漏业习。依皈佛力,可修证四圣道。依止神力,可修外道或习儒学。依从魔力,可通恶道精灵。依靠自力,可以善升恶堕。修行人应皈依佛力,运用神力,弃转魔力,增强自力。 4 a: m* S3 G# v# R
法筵常开僧俗客,游方顺命心随缘;佛法方便禅三昧,魔求外法自在天。
1 B9 C- i4 Q8 K6 h3 p+ \无缘大慈同体悲,诸佛清净住涅槃;魔王喜慢差别念,法执我相心有染。
, a+ K& m" s$ S8 P" Q8 k
q# E' L7 r) k( U) s) o第六十一问:诸染法中为什么贪习为最呢?
; c8 g ]$ y4 h4 h! g+ n——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8 Q0 P- t h* F
贪嗔痴慢疑,为染污身心法。贪习处于中心,其它业习围绕贪习运行,贪心不能满足则生嗔,嗔心需要发泄则生痴,痴心失智妄行则生慢,慢心自我关头则生疑,疑心见思烦恼则生惑等。
) h& U/ X) z* @" M贪习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色声香味触法根尘所生起,意根以求得财色名食睡欲乐享受满足,再为满足欲求而行杀盗淫妄酒等十不善业。由此因缘立、业习成,导致轮回相报、命债难清、自召恶果、烦恼哀鸣!如贪心于战场,杀人放火,争城掠地,秧及无辜。如贪心于官场,潜规则贿,污法乱政,民怨则生。如贪心于市场,投机钻营,假冒伪劣,谋取暴利。如贪心于人场,尔虞我诈,逢迎谄曲,口蜜腹剑。最可怕人人如此金钱至上,形成社会潜规则,一切活动唯利益关系,假公济私,置社会公正规则为虚设,祸国殃民。如贪心于道场,名闻利养,人我是非,邪见污行。最可怕破佛戒律,坏佛形像,误导信众等,形成魔法氛围,排斥正法久住,自堕又拉垫背。故菩萨行人见贪,如见大流猛火,如见毒虫猛兽,如见断崖深坑。在日常行作中,抑贪节欲,治贪清心,除贪布施。
( V4 B, d( J0 B: |) q. Q: v小贪财色大贪国,欲壑难平无限多;侵占掠夺还不够,霸道欺压不准说。
" N0 o @( S: C# m$ V贪欲横行燃怒火,作恶到头毁家国;天怒人怨报仇恨,因果循环自招祸。
. M* k+ Q5 }5 _# R$ f千劝万劝人不醒,莫嫌老叟太罗嗦;财主富翁今谁在,秦吞六国又如何。
3 i# q4 Y5 `5 ^ j2 S3 a少欲知足贪可抑,利益他人福寿德;正修正行身心稳,清净向善大道阔。
' S$ v( ?7 x7 o%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