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世良言——佛言祖语 选编者:净善 (之一)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的人;古今诸贤圣,亦是修心的人。 △佛陀在世的最后教诲: 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清净,要使自己忠诚。你们要记住,形躯生命是短暂的,如能这样思维,你们将可远离贪欲,远离瞋恚,你们可以远离不善。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一定要自我降服!你们要作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牲。“心”悟,这个人成佛;“心”迷,这个人可以成为邪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你们要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研究,在一起修行。你们不要虚耗精力,糟蹋时间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无益的争论中,你们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的必然消逝,是无常,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他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即是见佛。 △凡夫通过修行,克服了自身的束缚,明了自己的本性,亦即开悟,亦即明心见性。见性后,狠除习气,就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 △释迦如来深知佛法中净土一门,实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晓喻众生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觉智难量,神通无碍,定慧究竟,于法自在。如来所说,真实不虚,万勿轻疑,但当仰信。佛是果觉,我是凡夫,焉可以凡夫愚昧之分别心,妄测如来圣智?但当信受,必满所愿。 △一信如来金口诚言,万勿轻疑。二信因果不昧,决定相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无虚弃,果无浪得。 △有福方登贤圣地,无缘难入涅槃门。 △佛是人生的最高阶段——觉悟了的人,是理智悲心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是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如来,是佛的通称。 △释迦世尊当年在菩提树下目睹明星开悟时说: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显现。”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切众生无不具有佛性,灵明空寂与佛何殊!但以无始劫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佛性未曾生死,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 △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则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菩萨摩诃萨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断烦恼己,便得见之。 △是佛性中,分别众生自有三种:一者不证见佛性,名为凡夫。二者能证见佛性,名为圣人。三者证至此理究竟清净,说名如来。 △《法华经》所尊贵的就是毫无隐秘地直示我们“一切众生本具与佛同样的灵明、微妙、圆满、廓彻的寂灭心体”,以之修行,无不成就。 △六祖慧能说: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学法作佛莫向外求。自性悟,众生是佛;自性迷。佛即众生。 △凡圣一如,生佛等同,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 △山僧向汝道,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何不识取。 △宋比丘尼的那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是开悟的写真。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佛法中的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特别法门,只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皆可仗佛洪慈,带业往生,都可即生成办了生脱死这一大事因缘。 △禅宗说见性成佛、密宗说即身成佛,特别如净土宗的念佛往生净土,即生可成办了生死大事。 △学佛修行,每不知修者何物,修为何事,若能自知修者为心,是超第一阿僧祇劫。阿僧者,言多也。 △法国卢梭说:我觉得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敢说,戴尔菲城神庙唯一碑铭上的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著作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请求佛解答一些既是形而上学,又并非此人的智力水平所能理解接受的问题。这个人还对佛说,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答,他就不再接受佛的其他教诲了。佛为此人打了一个比方: 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亲人带他去看医生,假如当时他说:“我不愿拔出此箭,要等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什么种族人,他的姓名和氏族,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白是黄还是黑?他来自哪一城市乡镇?箭是哪一型的?箭羽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那么,这人必当死亡,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 释迦如来对提问人说,如果你死扣住还不为你所能理解接受的问题上,那么,在你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时,就要死掉了。 △佛法是修出世法,出世并不是脱离世间,逃避世间,而是在世俗中超出世俗的知见。如他人打我骂我,凡夫认为是冤家,学佛人认他是善知识。贫苦痛厄,凡夫认为是坏事,学佛人认为是好事。名利恭敬,凡夫认为是好事,学佛人认为是坏事。佛法根据因果循环的道理,对一切事物平等看待,如打我骂我可消宿业,贫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可障菩提。所以说,好即是坏,坏即是好,烦恼即菩提。 △修行有真与假之分,我们的色身本来是假的。为了求真,于是要修行,故说:“以假求真。”因为能舍假,才能得真,如果处处执着我相。不在真我上下功夫,这叫做假修。在任何时候,任何处所,对一切事物不着相也不离相(不爱着,不厌恶,也不逃避),心行不二,始终如一,这才是真修。 △欲得佛力加被,必须先发菩提心,视万物为一体,六道为同命,依法精进,不允许有刹那违背慈悲的心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然能感动佛菩萨而感应道交了。 △只有以无相为本,对一切有相的事物看成是虚妄,那么,得失不足以动其心,困苦不足以退其志,危难不足以伤其气,这样,自然能大雄无畏,勇猛直前,菩提不求而自得了。 △佛眼观之,没有一法不是在“因缘聚合”时而生,也没有一法不是在“因缘别离”时而灭,更没有一法能离开因缘的范围而独立生存者。万物皆从因缘起,缘起性空,佛陀把此理为世人演说即是佛教。我们明白因缘,明白缘起性空之理,即是明白佛教。 缘起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但如果悟透了缘起性空的真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诱逼,不做一切幻景的奴仆,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功夫。人,一旦不为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 △学佛本意,是在去迷求觉,依般若法门,方可登彼岸,得解脱,此义万勿动摇! △修行当依法不依人。倘由人情转移,即是以性命为人情。法如当机,切不可因人而疑法,转为自误。 △修行当活计,不可拘执死法,如一时无善知识为我决定,我当审量自己之地位与机缘,所修由博而约,层层推进,必得一究竟者。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法无上,门门第一。因此,初学阶段应以专一深入一门为主。 △无论修什么法门,都要注重持戒。 △千里求师,不如在家持戒。 △如果以戒束身,则悖理违德之事不敢想,无益有损之言不敢出。 △出家人真学佛人,衣食住行、日用动静都是有戒的。不要说杀盗淫,你的心在那动一下,都是犯戒。难是难,但心戒是最上乘的。 △持戒也有很多善巧,并不是那么呆板,既要严肃又要方便。若把那些戒基本上守好了,你去修定,那快得很。 △人都怕患执着,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无论学什么,都须对所学之事感兴趣,才能学成。兴趣达到顶点,便成了执着,犹如炼铁,不断地炼,就能成钢了。至于执着的害处,是指有些人刻意执相分别。这错误的执着,便成了障道因缘。但是如果一概认为“执着”不好,终日悠悠荡荡,不思进取,决无益处!故对执着二字必须分清,如果因执着不舍而障道则不可有,如果为了进道锲而不舍则不可无。 △除执着,只是要你除去执着心,除去不对的事。可是,对的事就不能不坚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合乎道者不要执着,合乎道者要持诵不忘。 △莫视解悟知见、经教文字为畏途。知解无过,文字无过,过在于学者执着文字相,徒夸知解而不销归自性,于本心上领略。 (之二) △言语可以障道,亦可以载道。执之,则美酒即为糟粕,了之,则糟粕皆为美酒。 △出家在家都没有什么区别,只看你是否执着外在的一切。执着外在的一切,便像水结成冰,处处有碍,于是就有痛苦。不执着外在的一切,就象冰化成水,自由流动,无拘无束,这就是幸福的彼岸。 △要真出家: 明心菩萨,大事已了,入无学位,心无出入亦无烦恼,出家一事,出亦得,不出亦得,总勿自欺欺人,名真出家。 又有居士,示有妻子财产,日居烦恼之中,无所染污,心离尘劳,是真出家者,故居士宜“在家出家”。言身虽在家,心已出离。 比丘则应“出家出家”。言身心两出家,永断烦恼。回俗一事,佛制所允。若比丘身不回俗,心常恼乱,不忘名闻利养者,即是回俗,并是大破戒,与恶人不异。 △心不随境转,就无来无去,心不住着就能得胜妙境界。可是现在的人都是心随境转,甚至随着神通的境界转,他不知道这是一条危险的路,偏差的路。 △神通之事绝对不可说,不可露,否则必遭魔障。故意显露是着相以求,即是自心不静,即是自心入魔境。 如果根本未空而开天眼等五神通,遇有力之外境前来,或喜或悲,魔即乘入。比如开天眼无隔,能见诸切已恼怨之事,不觉瞋怒,遂致堕落;或见男女爱悦之事,不觉情移入胎,因贪痴之根未除故。 学佛人,第一不许求神通,坐时见光见佛等等,皆幻心所起,悬为大戒,应防其稍得胜境,喜魔来入心肺也,应先证得漏尽通,有本不愁末。 △戒急于求成,“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功到自然成,切勿以急躁心希望立即见效早日成就,要知道,种下善因,必结善果,只是因缘有迟速罢了。 佛法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个体精神自我净化与升华的过程,亦即超越世俗的功利欲念以及由此而来的诸烦恼痛苦,而达到彻底觉悟的精神自由境界。这一精神的自我净化、自我升华的过程,并不是说个体要与世界裂割开来,独善其身,恰恰相反,个体应当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烦恼与痛苦的人间生活中,砥砺自己的意志,达到净化人生、净化心灵的目的。这一过程是入世而出世的过程。说入世,是因为个体不脱离社会生活,不逃避责任;说它出世,是因为个体超越世俗的混浊污染,保持自己清净纯洁的心灵与觉性。 △信、愿、行 “信”是出世和入世法的根本。要时时审查自己,是否信因果不二,信自己之本体是佛,信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自得心开,要如是信,才是真切。 “愿”与发誓同,要愿此生决定往生西方净土,永脱轮回,直成佛道。愿发四无量心,精进精修,不退本誓。 “行”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计,行不达愿,终不移改。 △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蕴仁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恶。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先德云: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论云:三界无别法,但是一心作。既信一心,须以禅定冥合。如经云: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行十善,不如一食顷一心静处入一相法门。若能谛了自心,以此定慧相应,则能不动尘劳,便成正觉。 △四皈依 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故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一心念佛,专仗佛力,常使此心王惺惺不昧。 要真正知正见,立正言正行。佛说的一切皆不出自心,心正则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故,故皈依法,既是皈依自心正。 僧者,净也,要扫除一切烦恼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的面目。故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净。 自心本具恒河沙功德,与诸佛一体故。若不在自心中时时检点省察,又何能与师心相应,故皈依师,即是皈依自心师。 净土宗之持名念佛 △现在处于末法时代,我们的善根少,习气重,靠修净土的持名念佛一法,可以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往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就是入了不退地,永离生死苦海。 △持名念佛,就是信愿持名。一要信释迦如来不会诳语,二要信我信愿持名,必然与弥陀大愿相应,相信我与阿弥陀佛佛性无二,我是佛心内之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佛是充满一切处的法身,所以能入一切众生的心念中。我与阿弥陀佛水乳交融,水中有乳,乳中有水,相融相摄,毫无间隔,如磁吸铁,念佛自然感应道交。 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信心一深你的愿就切了,愿切你念佛就更专诚了,信愿如果真了,乃至十念而往生。 持名,也就是行,信愿持名是正行,至于礼拜供养等是助行,正助齐修,如同众宝齐备,而持名念佛是宝中之王。 △念佛法门,非他人所说,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设教,无问自说。佛为万德至尊,言不虚妄,岂有欺骗众生耶?毕此一生,直下持名、誓无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自己多念佛,才能往生极乐国。 △世人终日说东道西,闲话是非,虚度光阴,真是可怜,须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二六时中,单将一句佛号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单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子,咬紧牙关,决不放舍! △若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则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事事分明,便知去处矣。 △倘若遇到不如意事,即拨转心念急急提起这一声佛,再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瞋作喜,一心念佛。 △念佛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顺逆、静闲、闹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接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 △念佛忌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 △临终一念,不生佛界,便生九界,可不慎乎?求生净土之一念,不可侥幸而至,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千念万念,以致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也。果得一念纯熟,临终则能见佛往生。 △佛法最有人情,要你们一家老少都念佛,将来同生西方永远在一起,就不受生离死别之苦,永久在一处修行直至成佛道。 △禅,具体称禅那,译为“静虑’,就是用禅定的方法,去平息我们波动的妄心。我们流动的心识(任何普通人的心识都是心猿意马刹那不停的),经过一番平静的锻炼后,会发生许多质的、相的变化,以定生慧,就能制服妄心。(至于禅宗的禅,虽以禅为名,但其体为涅槃妙心,与色界之禅有本质的区别)。 △略举禅的方法:观心。此修行法不光限于静坐着,行、住、坐、卧,工作也好,休息也罢,随时随地地观察你的每一个念头,每个念头来了,自己要知道,思维一件事,要能自主,不许念头操纵自己,这就是观心。观得念头不出现了,就保持心的自觉。 (之三) △什么人适合学佛? 他是光明磊落的人,只求心安的人,既不求神通,亦不求任何福报。 他一定要对于打破生死苦乐的问题有着执持不变的一贯兴趣。 他是不甘被埋没的人。人人皆有佛性,就象金矿石都有黄金一样。佛是千锤百炼去掉了杂质的纯金,我们是原封不动的金矿石,我们没有净化自己,故虽然含有很高的生命属性,却被埋没了。如果自我生命净化,则不但解脱自在,而且可以发挥扭转乾坤的力量。 他是矢志追求永恒生命的人。对这有兴趣的人,才契合学佛。 他是迎风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因袭生活的惯性,一定会好逸恶劳,怕苦怕难,贪吃贪喝。活在这种惯性中的人,是不可以学好佛的,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逆风而上,否则,永远摆脱不了机械性,也永远不能改变自己!学佛,如果不是逆流而上,迎风而立,把过去的惯性完全扭转过来,我们就不会成功! △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在懈怠、放逸和散漫上面?有多少宝贵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消逝?我们把大好年华、青春、生命都虚掷浪费掉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浪费的事呢?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在世,岁月如梭,年方幼壮,切莫磋跎;世务日多,家事日拙,而今不学,老大奈何! △三延四拖,你就是时间的小偷。 △“一寸光阴一寸命光,”我们把握时间,精进用功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做不必要的事?哪有时间做无谓的事?你这样简直是拿自己的命光在开玩笑,浪费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石火电光的人生,今日虽存,明天难保,有心人当勤精进! △君子不恤年之将暮,而忧志之有倦,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应精神百倍。 △有福无福,不在穷富。穷人而肯修行,是真大富大贵之相。 △自闻佛法,世上一切学说,不足惑我,一乐也;自修佛法,一切圣贤功夫,包罗无遗,二乐也;自悟佛法,旷劫生死之谜,一旦打破,三乐也。我如佛菩萨有无量智慧光明,然非学佛,无以启发,故真学佛者,乃真英雄、豪杰、圣贤、丈夫。世人每笑佛徒为愚痴,此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常把死字挂在眉头,道心自然增长。此一大事因缘,于一生关系之巨,任何重要急事,难与比拟于万一。 △六度、四摄、四无量心是大乘行者修菩萨道的主要课程,为了拔济众生,荷负正法和迈向佛道,舍头目脑髓,难行能行,“菩萨心肠”,使人肃然起敬。 △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须知人我一体,自他两利,何有先后?盖度人即是度己,度已正为度人。 △但求自利不思利人者凡夫之见,末能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萨发心。 △要看待任何人都是菩萨,不起一点我执心,要认为自己是个愚痴人。别人强,让他;别人硬,让他。我们只求了脱生死,不把人间是非来争执。 △贵贱、美丑、刚柔、智愚、强弱、是假相的区别,聪明者要除去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执着,要看待物我一体,但知为大众谋利益,这就是行乎中道,实行佛教的教义。 △众生皆因欲贪故,于平等法中,妄分亲疏,从劫至劫不知醒悟。幸我人夙植善根,得遇无上甚深佛法,可谓万幸!又应知平等法中,众生与我无异,我欲出离苦海趋永乐之境,众生亦尔,故应发同体大悲心,方便济度。至父母子女属众生数摄,应度应济,更不待言矣。 △学佛应该摆脱七情六欲,所有的恩爱牵缠、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等于作茧自缚,所有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九是情感的因素。如果摆脱不了那些情爱牵缠、恩怨结缚,乃至于许多低级趣味,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这一关很难突破。 △学道是越学越小——先缩小自己,不贡高我慢。越学越少——脾气少,坏习气少。越学越大——心量大,能包容一切讥毁辱骂。越学越多——知道自己的习性毛病很多,知错能改。 △弘一大师随缘,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的生活很严谨,所以说随缘之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沉,才是随缘的真义。 △要怀抱了脱生死的壮志,要具备远离染欲的趋向,要拥有忍辱谦和的气度,要养成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性格,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对待别人厚道的美德。 △凡人造业者百,而为善者一二。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坚久者又一二。坚久者百,而坚之又坚,久之又久,直至成果,心不退转者又一二,如是最后,名真道人。 △有德有识的君子,乐天知命,不做份外妄想。如处富贵,则行道于富贵之中而不骄不淫;居贫贱,则行道于贫贱之中而不谄不惧;居夷狄,则行夷狄之道,虽入境随俗,但仍守正道;身处乱世,则行道于患难之中,临危不惧,为保善道而死。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修行进德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则大不快事在后,知止此理可以免忧患。 △各种烦恼,皆为我炼心之助。重重危险,皆为我炼胆之处。 △一个人处在不如意的境遇中,会被逼着发愤惕励,所以仿佛周围都是治病的针灸、良药一般,尽管本身没有什么感觉,事实上自己的缺点却时时刻刻在接取矫治,而在进德修业上大为长进。 △只要心能转境,则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一个人,只要本心清净,不执着于外境的侵染,虽处于尘俗狂流世界中,亦能洁净自身,自得其乐,犹如居于清幽静寂的仙境之中。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实在我们的闲事太多太多了,所以才觉得“人间”没有“好时节”。 △真实的修行者是最开心不过的人,他既无怖畏,也没有烦愁,他永远是宁静安祥,不因灾变而烦乱沮丧,不因有苦难而郁郁寡欢,也不因此而失去耐性。他必须对苦难问题有所了解,而不该对它愤怒不耐。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苦难是通往快乐的途径。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不合理的遭遇、打击或穷困的生活,是锻炼优秀人物时所使用的烘炉,若能经得起考验,必然有益于其人的身心。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你前进的一步。 △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你生命的新的水源。 △唯坚忍者能遂其志。古之立大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更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论苦恼如何伴随人们而不离,倒不如面对苦的事实而坦然接受,如此才能坚强地生活下去,并且以此为踏板而奔向人生的光明。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精进乃是不死之道,放逸乃是死之道也。 △修行亦应取中道,一方面反对顺世外道的享乐主义,一方面反对极端的苦行主义。“弦缓不鸣,弦急声绝,缓急得中,诸音普矣。” △修行以精进为苦修,非入深山恶衣食为苦修也。凡一切法,皆属对治。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厌尘俗,工作生活,一切照旧,但心已出离,种种境界,无所粘着,喜怒安乐不动于心,大心者当从这里下手。融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烦恼日用处炼出,更为得力也。 △修道之人不宜贪着富贵,亦非定欲弃离富贵,不贪着罢了。富贵是人之因缘法,真修道者,必善处富贵者也。世人贪恋富贵,二乘厌恶富贵,菩萨不废富贵。但方便取得为利他故,佛则无可不可,富贵贫贱,如一而已,故能享大富贵者,唯佛能为。 △离开种种妄想、执着,如对一切语言的执着,怨亲的执着,爱情的执着等等,能够比较随缘;自在,不患得患失,得大安乐。 △
' U Z- K2 G3 I2 y4 i 处处随缘、处处自在。痛苦的根是妄想执着。 (之四) △学道还须参世务,修真何必远人寰。 △欲得见正道,行正既是道。 △自炼自修,莫道此间非彼岸;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 △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私自利、不能觉悟,就是在佛法中行世法;反之就是在世法中行佛法。世法和佛法的区别是你的心。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一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刻刻自反,秒秒观心,以表现并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修心的关键是摄心,不是挑环境,既然身处娑婆世界,焉有清净之处?只要使此妄心随时随地都能歇。 △观心,简言之,就是时时刻刻照顾当下的一念。 △把持住心,不被周围的浮光掠影所牵制,心不动摇,就不为物所累。这就是无住。 △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也就是斩断过去、现在、未来之际,而安住于现前清净明觉的一念。能安心于当下,也就能安心于时时处处,古来禅德“饥来吃饭困来眠”、“无处青山不道场”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安住等于无住。 △定者,动定一如之谓也。不能不见,不能不闻,硬要他不见不闻,是外道断灭,硬压功夫,必成大病。若随顺他见闻流转,是凡夫攀缘。故一切仍要了了觉知,加上一个照见功夫,“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此难难在一个知字,其中包括觉照、证空、不惑、不动种种境界在内。 △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错,即是自性不动。能在外边见一切境界而心里不乱,这就是定。 △止,制止精神的动乱而使之澄清,也即是定。观,观照一切对象的实相,也即是慧。修行要定慧双运,寂照同时,才可达于悟境。 △修行之时,岂限于禅坐。昼夜六时恒居愿海,时时警惕,随境观心,斯名正修,多练则纯熟也。上座名修止,由止得定,下座则随时随地修观起用,定慧交资,双轮并进,又如磨刀,前为磨,后为用,不用不知利钝,不磨不能锋利。简言之,要无时无刻不观心,即行住坐卧,处处是修,在在起妙用耳。 △修法之妙,乃在不修而修。云何不修而修?言不修时亦修也。不仅打坐时修,而且处处习照观空,运用般若,乃至入于游戏之地,练得摄心归一。故而,出佛堂下座后,行住坐卧,在一切人事,一切行为中,才是正修行,而种种修法为助行。 出佛堂后之正修行,应先明起用之妙,其妙诀在“不忘”二字。无论何时何地,不离警惕,处处照顾,只是要用惯这个心。用,便是觉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迟便被境夺,便是流浪。凡人对于贪瞋痴,已是熟极,亦非一朝一夕可奏效,到刻刻不忘时,便是功夫纯熟,入欲罢而不能之化境。 △不念佛念法念僧,即念贪念瞋念痴。应念念存着正念,日日时时正念横在胸中不间断,所谓初而勉强,久而自然。 △无修无得无证,非离修离得离证。不取有为法,亦不离有为法,不取不舍,斯是如来涅槃之境,可见有无不二,虽即于事,未染于心,此名曰空。 △但云不住着者,非顽空如木石之无知,正是了了觉知而不执着,故云“无住’。“无”言不执,非空无也。 △事来则应,事去则净。 △如果自忖习气甚深,熟处难忘,解行分裂,就必须下一翻观察,修正想念行为,做“洗心退藏”工夫,才有光明解脱的一天。离开脚踏实地修心功夫,“保任”便是件极难的事。事实上,“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得梅花扑鼻香”呢? △五种人 一、有意识牺牲他人利益而实现个人利益的人,是卑鄙的人。 二、无意识但客观上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人,是缺乏道德的人。 三、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无损于他人利益的人,是有道德的人。 四、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兼顾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是高尚的人。 五、牺牲个人的部分利益;或在特殊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以追求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是伟大的人。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奉献,不一定是讲究物质的给予,而是在于付出一片真诚的心,为世人奉上慈爱心,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概。虽然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来完成具有无限价值的事业。 △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 △凡一言一动,惟恐有损于人,不惟积德亦是福相,谨之慎之。 △做善事的人现在感到快乐,以后也会感到快乐的,这种人会得到两度的快乐。象这样走上善良的途径,心里就会永远快乐的。 △一个人是否有真实的德行,不是一时就能够看出来的。当外在的环境有变的时候,是否还能把握自己的原则,那就要看他的定力如何了。只有在环境顺利时才能保持平静的心而行善,还不能称为好人。当我们听到厌恶的话语,或别人明显地向我们表示敌意,或逼迫我们时,还能继续保持平静心及善良的行为,那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善人。 △似海的悲心,是能量的源泉。 △此心不改终成道,为民造福欲何求?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不要伤害他人。 △人只有空去内心的不洁,以纯洁的爱心去拥抱世界时,世界才会拥抱他。 △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我们只要时时感到亏欠别人太多,时时惭愧忏悔,时时想去报答别人,自然能获得很大的法喜。 △你知道修大福报不一定要花钱吗?只要用你的善口,说一句好话劝人,看到人家做善事,发个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是修大福报,乃至劝导别人发心种福田,自己也同样得福报。 △代他人办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业障;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 △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道,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之气;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善,则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妒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傲慢之意。 △真正明白佛法的人,不但对朋友、亲戚存恭敬心,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亦要和蔼相待,尤其对最不好的人,你应该对他最好,这才是真正学佛人的本色。 △越能为人就越能为自己,那边为人一分,这边自己的烦恼就断一分;全体为人,那么自己的烦恼也就全断。 △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