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93|回复: 0

念佛为何能灭无量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6 09: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念佛为何能灭无量罪?

" C' s+ d2 |) M$ P

 
作者:了幻法师   

3 D9 H+ I7 k' j" |" H% g


还有一些不懂的问题请问师父:“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会时,果报还自受”,那为什么念佛又能灭无量罪,灭的是因还是缘,因可以灭吗,因缘合会到成熟还有一段时间吧,这段时间中可以不让果报成熟吗?

0 K7 s7 E0 V6 N; {( s8 \/ e

什么叫无种性,是不是无种性人怎么修行都不成,那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无种性,如果是这样,那众生平等怎么解释?

7 C/ {( L, O$ z0 A8 l0 l) W

一切法无自性,无常,那为什么有些事只会朝坏的地方转化,而不会向好的地方改变,比如有情会越来越老病,而不会越年轻健美,东西会越来越破旧而不是新,既然是空无自性,应该是好坏都可转的吧?

, y" y; m) n8 d @2 N; W' f1 h

 还有,学佛后,对佛菩萨的圣洁法的智慧僧的清净深深倾慕,反观自己,觉得简直一无是处,很是厌恶,这种感觉很不爽,对别人的痛苦,有时感同身受,又无能为力,很压抑,我该怎么调整我的心态?

' a' I2 R" z5 ^! Z1 l

了幻法师回复:
答:1.问:念佛为何能灭无量罪?
  答:业由心造,因果可由心回转。
  业力虽大,但终归为自心所造,自心有自主性,而且业力本空,故可由心造作善因、无漏因而得善、无漏果报,已造恶业之报亦可由修道修善,或别造强因遮止,暂不受报。或由观心、发愿、念佛、持咒、忏悔等而消灭不受。

1 y, ?7 S' c& _- ]( y

  业必受报,修道者则可通过修行而改变业报。
  如《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如阿伽陀呪及除毒宝破坏恶毒。”

0 u2 k' s' `, p! a0 ?

  【资料】业报四种:http://www.bhfj.com/bbs/display.asp?title_id=9889

2 \& B I0 F( a; x& M

2.关于无种性
  答:《涅槃经》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唯识的“五种性”思想中,有一种是“无种性”,也就是没有成佛的种性,这样的人没有成佛的希望。?
 但无种性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化。
  人有没有实在的种性差别呢?其实是有的,好比人存在天赋的差别一样,也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改变,只是难度很大。
  比如对一个无种性的人来说,要让他学佛乃至修行成佛,的确非常困难。但只要下大决心,仍然可以逐步改变。?

7 L/ D6 w f% K" P: r3 L

  
3.问:自感一无是处,如何对待?
  答:人人皆有缺点,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过分执著这种感受,不然反成束缚。
    努力修行,自可净化身心,悟道得大自在。
    对自己,也要宽容。
 

$ u8 ~. B J; @% ~7 _

 
修行为什么要守戒?

3 Y9 k& ^5 _* h5 A/ _% {5 l! N( s

 
作者:了幻法师   

9 W6 _5 k. @9 ]3 s; j1 n8 `# x


了幻法师答:修行是为了止息烦恼,息灭贪、瞋、痴。佛教修行者所必须修习的三种修持,即戒定慧学三学,即:一者戒学,二者定学,三者慧学。全称为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学统一的,戒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戒作为基础,后面的定、慧都无法引发。三者是有机的关联的。

# q- v; E3 Z* @1 h5 l: m

受戒后可防非止恶,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同时能得戒神、善神的监督、提携等。

- F/ h, ]. n3 y9 P( O7 S7 i

   同时,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智慧开,渐能了生死,故学道人,以戒为首。

+ ^5 \# `3 g" C" W+ q7 c4 {

守戒对于在家人而言,就是受持五戒。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受持五戒的人,会有无尽的利益。
  戒是佛教的根本,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
  受持五戒有什么利益: 《灌顶经》卷三说:受持五戒,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满足一切智;如佛所学而学;智者不毁;不退誓愿;安住于行;弃舍生死;慕乐涅槃;得无缠心;得胜三昧;不乏信财。
 此外,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途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

0 N* r0 z. ?. {7 S- M; c8 a

  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3 19:26 , Processed in 0.1017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