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转)(合集)2 w6 c. C& L: F- c) o1 F* v* ], N
7 k! y: V# M6 @5 }0 x$ J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请记住几句经典的实话(转)
; g( S0 a+ e. Q8 U2 U
3 N/ s, J0 s$ Q1 Q5 ]; e7 B$ b
) G% a O: e+ J7 K 阴德,就是默默做好事,不告诉别人。阴德是使命运向好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反而认为阳德(做了点好事嚷嚷的人们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虚名,于改变命运向好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利益。总之,多积积阴德没有坏处: 8 r; k0 E+ ~* n1 ]
(1)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帮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 D; c1 ~/ k3 f. u! ]
(2)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 y: ?$ g3 N+ Q6 c
(3)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2 Y' I% E0 d; S) f M! r6 J (4)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 K8 z5 Q9 q( B- d5 p: X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 k& |, j; Q( }; B$ ` ~3 g- R' a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 C0 c9 b3 \9 p6 {; j" M1 t! v
(7)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 y% z' |; f8 H! O (8)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 x; Z( N9 I# v2 w( x9 I
, u: U* ~ y j1 O) b' [钱少如何做好事积阴德?(转)/ o$ H5 O- |, B& Q. ^
& B3 S7 i$ ^4 b1 A1 L
“种善因”就是做善事。* @1 W% S- A2 x4 D3 O% c
许多香港人,一提到“做善事”,就会有一连串的意念:“这是有钱人做的事。”“入息不多,怎么做到善事?”“要捐钱出去?”: B/ D1 r! p3 e0 _1 g, S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认为“做善事”就等于出钱。要“出钱”,才能“做善事”。6 R& |1 m1 ]2 |/ \$ Q$ j# `
其实,“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如:开设医院、创办学校、建安老院、办孤儿院、赠医施药、造桥修路、设灯照路、赈济饥荒、施衣济寒、施棺葬尸、创修寺院、印造经文、捐印善书、买物放生等。: f/ p. R/ H$ }8 l- c& h8 ~
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如:慈悲戒杀(减少世间一份杀孽),解除他人冤怨(调解怨恨,化干戈为玉帛),替人隐恶扬善,息除是非争端,原谅别人过犯,宣扬善德,捡除挡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桥补路,文明礼让。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孝敬老人,扶伤残人士过马路或上下车,让座位给孕妇或老人,路见病危、尽力救护,出言语安慰病危或轻生之人,鼓励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节义,助人骨肉团聚,讲经史谈道义而化导*顽愚昧,劝人弃邪淫而向正道,容人之过错,怜人之孤贫,劝人信因果,种福因,敬惜字纸,勿使污亵,施恩于人,勿求报谢,献血救人,诸如此等,都是不用花钱而能做到的善事。
' ^6 \ x* J2 i- i0 K由此可知,“做善事”不一定要“出钱”,最要紧的,是要“出心”去做!
* t" M# ~7 Q1 i' j- E2 ]“做善事”的范围很广阔,处处都是“种福之门”,只是世人有无立“心”去做而已!" c' d1 i" {& v' i7 s6 ? ]- ^2 S
我有好几次由太古城乘坐飞翔船到中环,发现有一位船上的职员,在船泊码头之时,不厌其烦地扶持老人小孩上落船,而且态度慈和,我不由自主投以敬佩之眼光,在默默中,用目光来表示我内心的崇敬和赞叹。& Y% c; t) R8 X5 N, x! z
在车上见到让坐的人;在马路上见到搀扶失明人士的人,我都投以崇敬的注目礼,他们不但品德高尚,令人敬服,而且他们都在为自己种福。
5 S& U; `, `6 T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给人知,不给人见,如匿名捐款济贫,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灾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这些人种的福德更大,暗而不显之善事,是谓之阴德。亦是佛经所云“无相布施”也。
0 F6 T2 v) O" Z
' E- J* [2 T" T1 b% E, m, |
/ ?$ Z9 l0 ]; ]0 ]! X# ]1 N! [1 T
一切有条件资助都是伪善
4 T7 G1 x8 H6 r2 o c
0 Y' y4 m. Z. d; C7 o张少雄2 v- ^2 M; @7 i6 D! B+ p2 f4 @
* g: @7 H: S' P* S" Y+ n媒体总是关注贫困大学生失去既定资助的事件。
6 l# n T* ^- c! h这些事件有若干共同点:一,贫困大学生受个人或财团资助;二,受助大学生一年未向资助者汇报学习情况,或未与资助者联系;三,资助者因此停止资助;四,资助者说自己不要回报只要汇报;五,受助者向媒体或公众解释原因,说未联系或未汇报是怕打扰资助者。
I# V# t, \* V9 p这些事件引发一个效应: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们,纷纷和资助者联系,纷纷向资助者汇报学习情况。
# {! _1 E( n+ o; J# e资助他人,以回报为条件,是一种伪善。资助他人,以联系或汇报为条件,也是伪善。实际上,一切有条件资助都是伪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积德,尤其是积阴德。积德,重要途径是行善;积阴德,重要途径是行阴善;阴善是无人知晓之善,阴德是无人知晓之德。一切善事,为人知晓便不再是善事,自己宣扬更不再是善事,索取受益人联系或汇报已是小恶,索取回报或借以沽名钓誉便成大恶。为达到经济与政治目的而行善,为扬名而行善,轻则是伪善,重则是作恶。3 s8 X6 N8 D2 `4 f: N! R
有些富人乐于护生与放生,每天高价收购若干野生动物,再放归山林;利益驱动之下,不善之人每天猎取野生动物,出卖给这些富人;猎取过程之中,受伤与被杀野生动物,不计其数。这些富人,在放生旗帜下,干杀生之勾当,不管有没有经济与政治等目的,都是在作大恶。/ U2 F- m4 W: z$ V X* K. Y
有些富人乐于资助贫困学生,不停地寻找资助对象,不停地以种种理由变换资助对象,不停地宣扬资助发放、资助停止与资助变换等情况,不仅把资助行为弄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使贫困学生陷入被追踪、被猎取、被追踪的连环围困,使贫困学生背着沉重负担、艰难地行进。这些富人,在资助旗帜下,干围困之勾当,不管有没有经济与政治等目的,都是在误人子弟,都是在作大恶。
* ~3 V6 L' v* t* v2 f! ^7 s真正的善是阴善,真正的行善是行阴善;( v3 j2 P' Y7 H) V' _
真正的德是阴德,真正的积德是积阴德。
* A4 g+ B: T4 M* R/ j行阴善与积阴德,以无人知晓为起点,以无人知晓为过程,以无人知晓为指归。
9 ?3 {9 i9 r+ }- X真正的善与德,潜迹于天地之间,润物于无声之中。$ J I* n9 ?% M- b
; A6 l- R1 K( U( |5 V: N" W0 ^1 [ 积阴德助人为乐 获回报不求自来 (转)
( Z p" {3 [/ _/ f3 o 我的一位学生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一个故事: 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夜晚,一位老妇人的汽车在半路上抛锚了。她等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有一辆车经过,开车的男子见此情况便下车帮忙。几分钟后,车修好了,老妇人问他要多少钱,他回答说: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助人为乐。但老妇人坚持要付些钱作为报酬。中年男子谢绝了她的好意,并建议把钱给那些比他更需要的人。最后,他们各自上路了。
# X; {: f: z1 y9 D, W 随后,老妇人来到一家咖啡馆,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招待即刻为她送上一杯热咖啡,并问她为什么这么晚还在赶路。于是老妇人就讲述了刚才遇到的事,女招待听后感慨这样的好心人现在真难得。老妇人问她怎么工作到这么晚,女招待说是为了迎接孩子的出世而需要第二份工作的薪水。老妇人听后执意要女招待收下200美元小费。女招待惊呼她不能收下这么一大笔小费。老妇人回答说:“你比我更需要它。”
, g5 j2 s9 v- @, b$ S 女招待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她丈夫。你们知道吗?原来她的丈夫就是那个好心的修车人。+ m7 s+ l" @4 e' a9 D: O' N
这故事讲出这样一个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在“播种”的同时,也种下了自己的将来,你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某一天、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以某一方式,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回报给你。2 \ E! e. E/ R, K
(摘自[新加坡]殷生著《完美服务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