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80|回复: 0

专家提醒:“电脑族“当心青光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5 1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提醒:“电脑族“当心青光眼

$ v- h* U) A& W- K2 Q% }2 t

 

4 s/ l- v2 z% o

哈尔滨3月12日电(记者熊琳)

. j* R( J8 I& q. B) H7 x

 

* U' h1 {% k0 M% Y

12日是第二个世界青光眼日。随着我国青光眼发病率不断增高,有关专家提醒,青光眼不可逆致盲因素正呈现年轻化趋势,有长时间使用电脑习惯的人更是高危人群。

- }; X6 ^( J: w- G! I' t

     据了解,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致盲眼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人。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的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最终可导致视神经严重损伤而失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高维奇教授告诉记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对很多人来说,一天面对电脑十多个小时是常事。研究表明,长期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9小时以上的人士,患青光眼的几率是其他人的两倍,而且近视患者长期面对电脑,更是青光眼的高危人士。
     此外,布满灰尘的电脑荧光屏也是引发青光眼的一大因素。高维奇建议,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经常擦擦荧光屏,以保持荧光屏的干净,并把光度及颜色对比调校至最舒适的度数,摆放荧光屏的位置要适中,光线必须来自两边,而不是来自前后面。定期验眼,包括量度眼球压力的眼压力检查法和检查眼睛视野的视野检查法,均可以最有效发现青光眼问题。

$ n8 d9 H& l. X C; e0 A

 

1 }4 J Y! z% _9 Z3 _0 l

抵预老年白内障四种策略

& k2 c. b; G& |

 

7 c3 Z& [4 ^$ e9 Z+ F/ C' u6 H0 N( H

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

" O1 a& ] U3 {( d. H9 }

 

( q0 G- Y- A# Q5 J8 ^+ `7 N

  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上升趋势,这种常内的老年疾病,是引起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此病的病因不明,所以对它的预防一直是医学界不断探索的课题。据保健专家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所以对它的预防一直是医学界不断探索的课题。据保健专家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四招可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 z+ G- T9 J y& g* x* Y2 u E; ^

  1、戴深色眼镜 研究发现,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愈大。研究者指出,外出时戴深色眼镜(或戴檐帽),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量大大减少。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太阳镜,就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并可阻止视力进一步减退。

2 u: e) H5 T _6 l

  2、防止脱水 在发生脱水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因此,一旦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等,都应及时补充水分,满足代谢的需要。

) X0 J. Q* X% w$ |

  3、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放机能逐渐衰退,晶状体营养不良,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故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C不定期能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防止视力减退和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 b+ e4 x. c) o; U* ]& U2 n6 D( P

  4、适当服用阿斯匹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氨基酸水平往往较高,其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昌状体蛋白结合变为棕黄色物质在晶状体沉积,形成白内障。而阿斯匹林可以减慢这一进程,从而可推迟白内障的形成。阿斯匹林一般应饭后服用,因其对胃粘膜刺激性较大。 

; T8 ]' T$ F% k0 |2 m/ _3 v

 

4 m$ h( s* z0 z# A. o4 y7 ^* L

近视的产生与预防

$ h) ~& v$ I5 M8 S

 

1 Y6 V% G) @3 M7 U

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

0 |4 a3 G3 z# E1 u) Z

 

' \ ?- h: T8 p9 B- P3 Y1 f$ m

  一、近视眼的介绍:所谓近视指的是外来的光线,经眼球的屈光系统(主要是角膜及水晶体)屈折后,没有精准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之前。为了要将焦点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东西靠近眼球去看。所以近视的人是看远的模糊,看近物却比较清晰。

& ~" ~3 e, o0 ^ ] y6 q! c

  二、病因病理:造成近视的原因有两种:

3 F- b+ A; @& |* s! i

  1、屈折性近视

9 L- J7 E$ K1 n( h1 X) m/ o+ Z4 x

  指的是眼轴长正常,但角膜或水晶体等的屈折力异常(太强)所致。这种近视较少见,包括:(1)角膜性近视:如圆锥角膜、球状角膜等,因角膜曲率半径小,所以屈折力强。(2)水晶体性近视:如水晶体向前方移动或脱位(外伤或遗传),或水晶体折屈折力增加(如初期白内障、糖尿病等)。

7 I& d7 N8 o H1 a

  2、轴性近视

' K V, Y, _+ L# M( m, K& R3 Y

  因为眼轴长异常更易导致近视,眼轴长每增加1厘米,则增加3个屈光度的屈折力(就是增加300度近视),通常近视均属于此类。

1 Z, W& d! s D* d

  三、临床症状:

2 |2 ^, i6 y% P) J2 \; g" ?

  1、视力减退 近视眼主要是远视力逐渐下降,视远物模糊不清,近视力正常,但高度近视常因屈光间质混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引起,其远近视力都不好,有时还伴有眼前黑影浮动。

4 N, w: f) X% N4 }5 v* V

??2、视力疲劳 近视眼患者调节力很好,但在近距离工作时需要过度使用辐辏力,这样破坏了调节与辐揍之间的平衡协调,导致肌性视疲劳症状。其表现为眼胀、眼痛、头痛、视物有双影虚边等自觉症状。

3 G) D, {$ z. }6 r1 v

??3、外斜视 中度以上近视患者在近距离作业时很少或不使用调节,相应地减弱辐揍作用,可诱发眼位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视。

9 ^9 `( c6 H* }

??4、眼底改变 轻度近视患者眼底一般无改变。中度以上近视患者视乳头较大、色淡,其边缘有新月形或半月形弧形斑。高度近视患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呈豹纹状,视乳头周围的脉络膜被牵拉,暴露巩膜,弧形斑不断扩大,形成大片脉络膜萎缩斑,严重者可形成巩膜后葡萄肿,视网膜相继萎缩变性,视网膜周边部可出现囊样变性,从而发生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1 U7 \* a' N2 [! [7 [4 d

??5、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眼由于服轴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的状态。

+ r! b1 b, e5 ] L

  四、诊断鉴别:多数近视患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且多以自己的近距离视力“优越”而忽视。但天长日久则相继表现为以下的不同症状。

& D3 `4 b2 e" _, i( a

  1、视力与屈光度改变,远视力减退,近视力良好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一般远视力越差,近视的度数越高,二者多成反比关系。

5 \. s% S# v$ ^! t9 N

  2、视疲劳是由于调节和集合的不协调所致。近视眼如不及时进行治疗,过度的近距离用眼,使眼球过度调节,破坏了调节和集合间的平衡关系,出现视物成双影或视物模糊、眼球胀痛、头痛、恶心、视物眼感困乏、干涩等症状。

3 G9 O+ M! ^1 J1 F0 j

  3、飞蚊症与眼底改变中度以上的近视眼,往往因玻璃体液化、混浊而使病人感到眼前黑影飘动,低度近视一般不会出现眼底变化。中度以是的近视眼可发生退行性变,而呈现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现黑斑、萎缩状,有时可见出血点。由于眼轴不断加长,后极部巩膜不断向后扩张,形成大片脉络膜萎缩斑、巩膜后葡萄肿等,视网膜周边部有时可出现襄样变性,易发生裂孔和网膜脱落,导致失明。高度近视多属于轴性近视,眼轴加长、故常表现为眼球外突、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应较慢、睑裂隙狭小等症。

; w p& J& v4 z( X Y

  五、治疗预防:

( t, S H$ S$ H2 L- |

  常规的治疗方案有三种:

" r7 L+ S4 v7 M% O$ c

  1、是自然恢复法。该方法主张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通过加强日常防护,来达到视力自然恢复的目的。这种方法对初期发现的处于边缘状态的近视患者有效;对于大多超过 100度的近视眼,效果不好,随着课业的逐渐加重,近视的情况会日趋严重。

! v* i6 ]% u( K

  2、是配镜法。该方法主张给超过100度的近视患者配镜矫正,以期达到抑制视力下降的作用。临床表明大多数患者戴镜后视力每年下降50-100度,不几年就成为几百度的高度近视眼,有的甚至发展成近视型弱视眼,以至于戴镜矫正视力小于0.8,限制了就业、参军等择业空间。

: \& i6 S3 L4 s& T7 _

  3、是仪器治疗。

4 ~ L6 i' u5 V0 a( T& X

  预防:

& i) k# I# ?" E t6 L9 l" r) P8 [

  近视的本质是眼轴长的增加,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有关。要减缓近视的增加,除了点眼药,配戴适合的眼镜外,正确的日常用眼习惯,包括了正确的阅读姿势、距离(眼睛距书本至少30厘米)、阅读时间(阅读20~30分钟休息5~10分钟)、适当的光线、多让眼睛望远休息等等。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多吃蔬果水果,少吃甜食及油炸食物)、定期的眼视力检查(每年至少两次)也是需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26 18:40 , Processed in 0.0759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