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杀生的果报 9 I; U4 y8 g2 T5 F
---转载--- " w, y8 N5 I5 Q* J' ^# E
如果我能早闻佛法,爸爸也许不至于那么悲惨的死去。 2 J# z+ |& k( }+ P+ f
爸爸一生对人善良、友好,可惟独对动物没有怜爱之心。家里明明有很好的买卖,可他偏偏爱好倒卖牛的生意。也许这缘于爸爸年轻时喜杀猪的个性吧。 0 k) ~1 V% v; l8 }, ~
那一年和爸爸合伙倒牛的黄叔,在拉牛的路上被牛活活踢死。我曾劝过爸,不要再做这样的生意了,我们家也不缺那份钱。可爸对这事就是情有独钟。一次我分明看到一头小牛犊眼里的泪,因为它的妈妈将被杀掉,还好爸爸这次把大牛卖了,仍没有被感动。 . B# q- I' ^$ y! e' \- e
日子天天流逝,爸爸对外人什么脾气也没有,可对妈妈真是除打即骂,家里成天充满火药,我的妈妈是一个更善良的女人,她忍辱负重一生,从没有怨言,挨打受骂,为我和弟弟受尽心酸。现在看妈妈还是幸运的,自从她能深信弥陀救度一心念佛以后,对爸爸的恨早已消失,因为曾经的痛苦已经让她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欠爸爸的,更让妈妈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苦。我亲爱的妈妈,您能念佛是让女儿最开心的事,也是让女儿能带给你的最欣慰的快乐。
. H/ g) j( c( ^; S6 E4 @ 在黄叔去世三年后,爸爸又和人一起去乡下抓猪,车翻了,除爸爸被砸死外,其他人都只受了点轻伤。一对倒卖牛的老朋友都这样走上西归之路。
' ~- h I. s) h( y$ h 念佛后,我就叫着爸爸的名字让他跟我一起念佛。尽管爸爸罪大恶极,悲惨的死去,可是我知道因为我念佛的原因,我的爸爸他已经往生西方了。 " u8 v6 Y; G }3 w+ A& b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V( H$ l/ z' D
# Y) B( c; U% N/ {2 |8 I1 S身语意业不造恶 不恼世间诸有情 文章来源:摘自《晚晴集讲记(弘一律师集)》
. h/ R) A5 ^4 p8 P4 C2 h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
: v8 g5 u- E' j( G 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 A: c% m$ U. V6 B7 W
这首偈子,弘一大师在这里注得很好。这是世尊弟子中,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他根性很钝,我们现在这个道场里的同修,大概都找不到一个像他的。他的哥哥教他念四句偈,他念了三个月都念不出来,看这位尊者,笨到这种程度。最后,哥哥就放弃教他了,叫他不要出家,回家去,这么笨,僧团里你没有缘分的。他就哭哭啼啼的很难过。释迦牟尼佛看到了,把他叫回来,教他两句偈(半偈)。后来他念会了,以后证得阿罗汉果,大开圆解,辩才无碍。这是有典故的,世尊就说出了。周利槃陀伽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呢?他前世是三藏法师,是讲经弘法的;但是吝法,教人自己留一手,不肯统统教给别人,所以这一世就得吝法的果报——愚痴;吝财,得贫穷果报。 5 G$ N [- v c: B i9 P
“身、语、意业不造恶”,这是第一句,这个意思我们很容易懂得,表示三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就是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动物),我们不恼害它,也不要叫它生烦恼,因为它们是有感情,有知觉的。“正念观知欲境空”,这一句是智慧。观,是观察、观照;如此便能知道欲、境这两桩事情都是空的。“欲”是我们的享受——五欲六尘;“境”是我们所接触外面的环境。如果用心、色二法来讲,欲是心法,境是色法,两样都不是真实的。《心经》上就是讲这个问题,法相宗《百法明门论》也是讲这个问题。你看百法里面给我们说的,前面九十四种叫有为法;有为法里面,有心法、心所法,这个地方“欲”就包括了;“境”,色法也包括了。所以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一个心,一个色;在此地是一个欲,一个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空,不但心法是空,色法也是空,这是教我们观慧。为什么教你不造恶?为什么不要恼害有情?因为万法皆空。
, V3 b. F6 y" P$ \- V, L$ T “无益之苦当远离”,对自己身心修养没有真实利益的苦行,不必修。大乘经里常说的,跟小乘不一样。小乘修苦行,着相修;大乘不修苦行,因为晓得那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大小乘对于宇宙人生的观法也不一样。但是佛在戒经里常常赞叹苦行,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人能吃苦,才能够断绝一切的贪、嗔、痴、慢;能过清苦的日子,对种种色法享受,不去追求,不去争取,心就安啦!自然很快乐,所以佛常常赞叹。虽然无益的苦行不须要去修,但是生活还是过得平淡一点的好。当然生活不能太苦,太苦佛也不赞成,佛不赞成过得很苦;能略略有一点苦是好事情,常常警惕,以苦为师;想这个世间无常,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这就能够激发道心,有这样好处。
+ c1 o4 d: y# C! t- U7 ?* x 释迦牟尼佛教周利槃陀伽后面是哪两句呢?“守口摄意身莫犯”,跟前面意思差不多。“如是行者得度世”,能够照这样子修行的人,可以了生死,超越三界。所以佛就用这两句话教周利槃陀伽,当时教的时候也很困难,教上一句,下一句忘掉了;教下一句,上一句又忘掉了,好不容易他才能把它记住。所以讲业障深重,我们比起周利槃陀伽是幸运太多了;他都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