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K* a, i- f
【白话参考译文】
" c2 @5 R/ k+ P9 G3 X" g1 l; s! L 什么叫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戒者可获得五种功德利益,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竭力赞叹。不淫欲者,具备佛的威仪,身体香得如佛一样。
4 _, I1 n- @1 x) n6 q: [
是哪五种功德呢?一、以正知正念摄持眼识,不视淫色。假使美色出现于眼前,也要把它当成粪虫,就像刀割心、火烧眼一般的苦痛难受。对美色心中要不生丝毫爱意,一有爱意种子萌发,当即以观无常的智慧剑将其切除。美色现前只当是眼冒金花的幻觉,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
' J+ e; ]0 q8 ]
二、不听淫声。假使听到淫爱之声(诸如男欢女爱、打情骂俏、缠绵绯恻之类言语,及情歌情诗等),当摄持耳识不要去听,不要让它麻醉耳根。这种愚痴的音声能够扰动人们无始以来深藏于阿赖耶识、有着多种如毒蛇一般贪婪之心的欲望丛林,种下贪爱的种子。这叫贼风,是通过我们的耳根听闻、由心识的妄见所引起。淫声就像吃人夜叉的呻吟,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这是虚幻不实的声响,愚夫才会执着去贪爱。这种淫爱的声音会刺激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使人的心识沿着痴爱的大河,随顺着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情欲而流转下去。对此贼风一定要深知细防,摄持耳识不为所动。
. z; o8 W: {% ~& r$ u: R
三、摄持鼻根不嗅香味。要知道所谓香味是从四面八方的风吹来的,是由痴爱之心去贪著而引起的。花朵等身上的香味实际上是从众生的颠倒妄想和鼻识所引起的,凡夫盲目地将其称为香味或美味,并将鼻识接触到的草木众花都说成是有香味。大智大慧的如来收摄身心,不闻香味或臭味,因为他体会到香味本性是空幻无实的,所以对接触香味不予称赞。
8 w( p/ @" {. _2 T6 R
四、不动舌识。不讲说世间名闻利养,不称赞淫爱之事。守住嘴巴永远不谈男女淫欲交触快乐的话题,不执著于疯狂愚痴的淫爱,也不喜欢谈论情爱欲乐之事,因为这样会增长凡夫对无明及五欲的痴爱。因此,十方诸佛都摄持舌识,不为世间淫事所动。
; v4 c( C X# R: X& J7 t9 j
五、把持心意寂静不动。不起淫心,不念淫事,不想淫乐,不动淫根。控制淫念不动就如心获解脱一般,而得住于寂灭之处,获得恒常的快乐。能够身心安稳,无所作为,跟随佛之教法修学真心之道,住在真如境界中,得入十八大空,及证得九种涅槃。
5 b$ c" ]0 X9 Q2 j4 s( Q
佛及菩萨因具备了这五种功德,身体清净一尘不染,身下常生圣洁莲花。他们不仅是身体洁净无有垢秽,内心也淡泊无欲。因此,十方诸佛都宣说不淫戒,具有最殊胜、最清净的无上功德,能够获得五种利益。诸佛对不淫戒赞不绝口,称其为解脱之因,其好处说起来不可穷尽。淫欲是最为深重、无有绳索的系缚,有如老象掉到五欲的泥沼一样难以解脱。它是导致众生一切罪业得以产生的最根本因素。
& D( n" D/ \7 p3 U* W2 u
% W# c5 {9 b- u8 l8 g--------------------------------------------------------------------------------
3 B" ~% o$ D h
【原文】(出《受十善戒经》》
( o) r, G$ W7 E8 m- Q- _! e
云何名不淫戒?不淫戒者。有五功德利。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淫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
5 A! @9 r$ t# ?+ _
何等为五。一者不动眼识不视淫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
* J# o. O8 g# S# y( H2 F 二者不闻淫声。设闻淫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是幻响愚夫爱之。鼓动诸根是露人声。从痴爱河顺五欲流。深知是贼不动耳识。
$ f- P7 e4 j) }; y9 Q$ G; q& W 三者鼻根[不]嗅香。当知是香从八风起。痴风鼓动爱风吹来。花等诸香从妄想生。颠倒横有从鼻识起。横言是香或称美味。鼻识惊动草木众花皆称是香。如来摄身不嗅香臭。体解非真不赞香触。
9 b' ^* O- F6 l; c& g I
四者不动舌识。不说世利不赞淫事。口终不说淫欲触乐。不住狂惑[黍+离]胶屋宅。亦不乐说可爱乐事。增长无明五贼痴爱。是故诸佛不动舌识。
+ P& k1 E- k, T# J" T 五者意寂不动。不起淫心不念淫事。不想淫乐不动淫根。淫识不转如解脱心。住寂灭处常乐城。安稳无为随学佛心。住真如际。一向入于十八大空九种涅槃。
0 F( O/ o( g) U5 T/ C* Z5 E: l
佛及菩萨得五功德。身形清净常生莲花。身净无垢心亦淡泊。是故诸佛说不淫戒。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淫为极重无索系缚。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为一切诸罪根本。
# [) o' [# B( K2 k4 h D
生死轮回淫为首
: r& K: a* _) ~! @: M9 @
作者:广化法师
% F& b0 Y% b/ j O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有所闻。 男女色欲,本是凡夫众生多生多劫的习性,若是谁个不犯色欲,可能早就出六道轮回了。佛经说:“生死轮回的根本,欲为第一。”旨哉言乎!
/ Y3 Z" t; r) H3 q
佛教将淫欲分为正淫与邪淫:正淫指正式的夫妇,在家信徒不犯罪;邪淫指男女苟合,那是无论出家在家,皆不可犯;若是犯了,决受到最严厉的报应。
% n2 }' w' `8 t( x 儒道两家皆说“万恶淫为首”,可见淫欲是儒释道三教皆严加厉禁的。现时一般青年男女,不知道淫欲过害,所以整天谈情说爱,捻花惹草。而电影、戏剧、文艺、歌曲等,又在渲染爱情故事,播送艳曲情词,推波助澜,怎能怨青年男女沉迷欲海,不肯回头呢?!倘若有人能剀切宣说耽荒色欲的祸害,让青年男女知道了,无论如何,亦不敢再犯邪淫了。
" ~) I) ~0 M2 w( y% E 吕洞宾警世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摧人骨髓枯!”
. `' C0 R* K8 z! U7 p- k8 B
被淫欲之剑斩杀的愚夫,究竟有多少呢?《印光大师文钞》说:
3 W) ` y5 O0 R8 R3 X9 b+ [ “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苦,无不推之于命,岂知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贞,不贪欲事之人。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谓之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一二分耳。”由此可知天下多半是犯淫欲而枉死的人。
( p+ [% I3 \* S. Z+ t3 s
淫欲是一切犯罪的根源:第一、犯淫易遭杀身之祸,奸淫有夫之妇,多被其本夫捉奸打杀,若奸淫处女、寡妇或淫女,亦多被情敌拈酸吃醋而杀害,试调查杀人案件,大多数与淫欲有关-‘十场命案九场奸’,故曰‘淫遭杀’。第二、男女淫乐,必须花费金钱,而钱财有限,欲壑无底,故好淫之人,必犯偷盗劫财以及诈骗等罪。第三、淫欲过度,身体亏损,于是饮酒食肉滋补,乃及服毒提神等等。一犯上淫,而杀盗服毒众罪皆犯。故佛说:“虽淫欲而生,不如贞节而死。”
& s( g" r+ x5 u' j 以因果报应来说,犯淫的恶报最重,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在儿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行善福报,作恶祸临。”有人和人通奸,以为行踪秘密,无人知道。《聊斋志异》说:“人知之,损汝德;人不知,损汝寿。”这损寿一事,便是‘神明鉴察,毫发不紊’的明证。试看纣王及陈后主等‘拔山盖世之才,遭此亡身丧国’;司马相如与柳耆卿等‘锦心绣口之士,因兹败节堕名’古今这许多犯淫的英雄文士,谁能逃出因果恶报?噫,可不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