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布施的受益人是布施者 Q6 [0 q4 ~, b
作者:释昌臻
9 s) ]6 S7 t2 q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的人。这跟社会上的一般的看法恰恰相反。因为布施的人一生享用的福报绝不会因为他的布施而减少。比如,一个应该是百万富翁的人,他布施出去了五十万,他最终的财富是不会减少的。就好像一口井,把井水抽完,但过了几天,井水又会重新还原到原来的水位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福报应该有多少,就会有多少。而布施出去的这一部分财富,相当于存放在“布施银行”里,“布施银行”是最保险得利息最高的“银行”。《地藏经》讲,这叫“舍一得万报”,也就是民间常讲的“一本万利”。而接受布施的人,也是过去生中种下的善因,才会得到的善报。但是,你得到布施后,福报就勾销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接受布施并不一定是好事。 ' R9 }. Y3 o! P- L7 C' I
《台州佛教》曾刊载一个消息:“一九九0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举行大规模建设,有一些印尼华人商人,到庙里来敬香,并大量布施钱财。回印尼后他们的生意都很顺利,这件事传开后,布施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算了一笔总账,这批印尼华人布施给广化寺重建工程的总额高达一千多万元。他们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越布施越富裕,越布施越发财了。
) K) w3 `% l0 ]) d 第二个例子是:一九九一年浙江新昌大佛重建时,有一个叫黄尊祥的香港商人,他在梦中梦见了大佛,于是他到这个庙里来拜佛,并捐款一万元。返回香港后,他经营的生意异常顺利,他信心大增。后来又多次专门到庙里来捐款,感到每一此捐款后自己公司所得利润一次比一次更大,于是信心倍增,个人捐款总额竟高达一百多万元。后来他成为香港三家公司的总经理。这些事例可以说明,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布施决不会蚀本。
: Q5 I2 Q+ _# H
财为五家共有 作者:净空法师讲
' y ]1 f l0 ?' e# X$ G" d* b" Z( }8 e 佛说“财为五家共有”:一水,洪水冲毁;二火,不慎而招致火灾,或是因战乱而毁失;三官府,罚没充公;四盗贼,为贼偷窃;五败家子,挥霍一空。
\) G/ d7 M* v; s$ H2 } 财富乃是修财布施而得之果报,佛劝众生广种福田,即是修福。福田有三: ) H% ^) X6 f. N) o% |/ X9 P
“一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长养谷物,故称“恩田”。 & P w. o2 P) t4 o; B& ^: e
“二敬田”,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由恭敬而生无量之福,如田生谷物,故称“敬田”。 & Q/ H5 c& P2 X! M+ y
“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贫困,则能得无量之福。因此,有财富要布施供养,种三种福田,福报则生生世世永远享之不尽。纵然世界毁灭了,福报也不会毁灭。诸佛菩萨福报之大不可思议,原因就在此。 / O6 _* B& I# ~- C( o6 ]
世间芸芸众生,各人际遇不同。有人一生过得很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有人一生都不如意,灾祸绵延不断,困苦不堪。同样是人,何以差别如此之大?因各人所造的业因不同故。所以,一切的“不平等”,非他人决定,而是自己过往的业因所造成。“人生酬业”,人出生到世间来,就是受果报。过去生中造善业,这一生得善报;过去生中造恶业,这一生受恶报。人们迷惑颠倒,受报时不肯安分,又造新业,于是因果报应持续不断。如不能彻底觉悟,所造恶业多,善业少;只有彻底觉悟之后,方能尽断恶业,真修福善。
1 E0 ^5 K7 e1 o5 r* } 真正的财富 ! F0 v, a; Z% I, f
作者:星云法师 . i3 W) S6 x3 g3 `; m. |
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说“穷啊!穷啊!”有人就质问他:“你万贯家财,为什么还要哭穷呢?”他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水灾或火灾,所谓‘水火无情’,财富会给水火荡尽啊!”
n. ?1 x6 w9 _7 I" D# i 人再质问之:“那有这么巧,这么多的水火?”富翁说:“贪官污吏也会抢夺我的财富啊!”又有人质问道:“那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富翁说:“不肖的子孙也会为我倾家荡产啊!”富翁接着又说:“还有盗贼土匪、通货膨涨、金融风暴、经济不景气等,都可能使我的财富一夕之间化为乌有;因为财富乃五家所共有,我怎么能不穷呢?” % {' S/ Q5 ?0 ^! [9 F ?. e6 w" J1 V
另外有一个平凡的农夫,经常告诉人家,说他是全国最有钱的富翁。税捐处听到之后,就想要扣他的税,问他是不是自承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农夫认可后,税务人员就问他:“你有哪些财富呢?”农夫说:“第一,我的身体很健康,再者我有一位贤慧的妻子,我还有一群孝顺的儿女,更重要的是,我每天愉快的工作,到了秋冬的时候,农产品都会有很好的收成,你说我怎么不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呢?”税务人员听完之后,恍然大悟,终于恭敬的对他说:“你不愧是一个最懂得人生之道、最具有智能的富者。” $ C1 X9 [( V C( I5 J
真正的财富,不一定要看银行里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黄金、白银,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个人无法独得;人生唯有信仰、满足、欢喜、惭愧、人缘、平安、健康、智能等,才是真正的财富。
' E& ^, C* M& A* I2 ?) C 所谓“人为财死”!人往往为了贪财好利,在过份的贪求物欲的时候,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真是何苦来哉!假如吾人想要拥有真正的财富,明理、勤劳、喜舍、道德,都是真正的财富。因为这些财富不但现世受用,来世还可以受用;不但一时受用,还可以终身受用;不但一人受用,还可以大众受用。
. k) p8 n3 ?! I4 n9 a* {1 T( O! Y 所以,所谓财富,公财、共财、净财、善财,才是真正的财富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