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82|回复: 26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6 1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 i- f9 ?4 l( d
  T! G" m( x- p- I) r- e7 L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S$ u; g: J' y9 p
4 @/ `: s4 `( j7 ?' e6 N4 L
    美国 万佛城 宣化禅师 讲; }: j  k4 p! e

6 Z% `- L9 F% u1 k( d0 K3 X- T    赞地藏菩萨偈(一); @/ R! U  R0 Z1 Z

8 W7 a: X& J) ^6 C# Z  G  \9 ]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3 G7 c6 {+ M) ]# S1 c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l& l2 k1 `( I0 @' d' J2 `  G. N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h3 D3 [2 @# `$ d! y( B( N1 H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3 L, x* v" i$ m9 e4 [; E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归依
1 B8 E9 _* E! K5 Y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 W4 J0 E) U* }5 Z4 W8 `/ R$ w+ j) e$ L
; ~0 c2 J( i" F( G* [  现在先讲赞地藏菩萨偈,然后再讲经的题目,这十二句偈颂,是赞叹地藏王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功德。菩萨为什么也欢喜人赞叹?菩萨并不是欢喜人赞叹。但因为其他的菩萨和众生觉得地藏是菩萨中的上苜,最大慈悲者,最大愿力者,所以就欢喜赞叹他,并不是地藏菩萨愿意人来赞叹他,根本地藏菩萨他是不被境界所动摇,既没有欢喜也没有烦恼。
0 i; e  G8 g# G; {4 r& N, \2 j5 g* A# D4 D( L/ J
  【稽首本然净心地】:稽首就是叩头顶礼。本然就是本来的面目。净心地就是清净心地的法门。
6 V; V6 u6 G8 c& E  【无尽佛藏大慈尊】:以无穷无尽来描写。佛藏大慈尊,也就是大慈悲的尊者。; k# L% _, Y% @  Q8 D
  【南方世界涌香云】:在南方世界涌出无量无数香花云。
/ j4 o* j" \0 J- w4 x  {  【香雨花云及花雨】:又有瑞彩灿烂的香花云和香花雨缤纷而下。; b% P" g# m; R8 c. m& ?0 E
  【宝雨宝云无数种】:又有种种的宝雨,种种的宝云。" E7 @) a! V, Q# L+ T
  【为祥为瑞遍庄严】:为何有这种种的吉祥不可思议的庄严境界?
9 L' h+ u( d( W9 y* l  【天人问佛是何因】:所以天人问佛究竟是何原因呢?
) R/ D5 D4 e# O6 W/ I  P0 B0 b  【佛言地藏菩萨至】:佛就告诉天人说:这祥瑞的境界是因为现在有一位地藏王菩萨到这法会来。
  B" ^& t/ h1 z2 h  【三世如来同赞叹】:这位地藏菩萨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共同赞叹他。
- Z& }* ?* B5 G9 E. h+ H( p  【十方菩萨共归依】:十方就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方、下方共十方。这十方所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菩萨皆一同皈依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的愿力大,誓愿大,所以十方菩萨都咸来归依他。
( R" P# n7 t# W' w0 V* x6 @/ j  【我今宿植善因缘】:我,指在法会的人,因为在往昔生中曾种下很多善因善缘。
4 X3 V  V, ~( p5 a  n  【称扬地藏真功德】:所以现在能在这法会来称扬赞叹地藏王菩萨,最真最正的功德。
9 g  @7 P3 z5 o' G
/ G8 k4 p6 n4 l( e    赞地藏菩萨偈(二)
- x) W3 R7 s7 K+ @$ P
: \( P% e- P  z0 K* R! r0 s  慈因积善    誓救众生
, W) P' n: w/ h, h: [  手中金锡    振开地狱之门  M5 h% |8 [% e3 _4 a
  掌上明珠    光摄大千世界
- x$ U+ |' c+ L7 _5 C( q3 D  智慧音里    吉祥云中3 [# [( Q1 P4 d. `/ A- R+ k* K8 h
  为阎浮提苦众生  作大证明功德主
0 i7 f$ `# i2 Z7 U8 E) D( V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5 D1 k" f  F3 S2 k% K8 Y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 j8 W$ E# c8 u5 h0 H! i0 h3 x  l6 s' J  S, F, n
  【慈因积善】:为什么地藏菩萨有那么大的慈悲?就因为他在往昔种了很多善根。善根深了,慈悲心也就大了。没有善根的人,慈悲心也就不会那么大。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慈悲?就因为他的善根深厚。
0 Y) N4 X. v; G+ j8 ?3 l$ `  【誓救众生】:他发的誓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要救度众生。忘了自己,只知道救护众生。他觉得救护众生比救护自己更重要,所以说誓救众生。
3 ]  `* ~  Z/ u* |+ u  【手中金锡】:金锡即锡杖,手里拿著锡杖。/ D0 L2 u. X( z9 l) t; E
  【振开地狱之门】:这支锡杖,能振开地狱的门,救出在地狱里受苦的众生,令他们投生,或者做人,或者生天,或者成阿罗汉。
$ G. m9 p8 i# P% d  K! \- ~  【掌上明珠】:地藏王菩萨手上有颗明珠,是如意宝珠。( m+ ~& H; A$ t8 D: K
  【光摄大千世界】:它的光明能遍照摄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令他们都能离苦得乐。' Z7 h/ N* U5 |0 }4 `/ ~& l$ R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在庆云氤氲,金耀腾辉,一片祥瑞的光明云里边。" I! P/ R* i! t2 H& o* T1 C3 o
  【为阎浮提苦众生】:阎浮提就是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此云「堪忍」世界,又叫南阎浮提,意思是这里的众生堪能忍耐一切苦恼。
! T/ C  y- d4 T5 ~1 h, y" M  g- e8 T- @+ @  【作大证明功德主】:他为所有苦恼的众生,证明他们将来都能成佛道。他是一位功德的主宰。
, P& Y! o) K7 z4 h  【大悲大愿】:大悲就是拔出众生一切的痛苦,地藏菩萨具足大悲心。所谓大愿,就是发大誓愿。地藏菩萨的愿力:「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你们看,他的愿力多大!) Q( j/ e& K- k! [1 e
  【大圣大慈】:大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大慈就是给与众生一切的快乐。
% m- p* f: {: z; U: l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本尊就是我们本来所尊重的这位地藏菩萨。菩萨就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是觉悟一切有情的众生;又译「有情觉」,是有情里边的一位觉悟者。摩诃萨就是大的意思。他是一位大菩萨。7 y$ w) e; Y! L8 S  i
& @  x8 o9 U+ F8 G: o4 q$ N
【地藏菩萨本愿经】
0 x, e, _( t- i5 c/ O0 ?4 Z' O6 E/ H+ Y
  讲经的法门,各宗的方法不同。有天台宗,有贤首教。天台宗用五重玄义来讲述,贤首教是用十门分别。在未讲经之前,用这十个门来解说这部经的大义。「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法立题。「地藏菩萨」是一个人。「本愿」是法。「地藏」这个地就是山河大地的地。这地能生长万物,含藏万物,覆载万物。一切万物因地而生,因地而长,因地而成,所以说天能覆万物,地能载万吻。「藏」,藏什么?藏一切的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诸如金、银、铜、铁、钻石等矿,都是埋在地里头。我们人类也有矿藏,是智慧藏,一切智慧都是从这里生出来。「菩萨」是梵语,前面已经讲过,即是觉悟一切众生。自己觉悟,也愿一切众生觉悟。自己有大智慧,也愿一切众生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不颠倒了。「本愿」,是他本来发的这个愿。「愿」是愿力。在过去、未来和现在都发这个愿力,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8 |* @: H/ U9 |6 R  W/ d
  在七种立题里面,这部经名字是属于人法立题。有人喻立题,好像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喻。有法喻立题,好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有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一个人,「阿弥陀」也是个人,所以说单人立题。有单法立题,好像般若经,「般若」是法。有单喻立题,好像梵网经,单用「梵网」一个比喻来立题。这七种立题也叫单三、复三、具足一。「具足一」好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这部经题具足人、法、喻,故名为具足一。
3 p/ p8 j# d; y) P, Q5 Z; W/ x0 u  佛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其命题方法,不出这七种。明白这七种立题之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经的题目就知道是属于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或者是人法喻立题。知道这经的题目,就好像认识人的名字一样。「经」,梵语修多罗(SUTRA),华译「契经」。契经的意思是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根机;契理可以成佛,契机可以度众生。经又有多种的意思,有涌泉义、绳墨义、华鬘义。「涌泉」,好像水从地上涌出来一样,滔滔不绝,源源而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绳墨」好像木匠所用墨斗一样,楷定邪正,可以做为一个标准。「华鬘」是用花结成鬘,非常的庄严。「经」又有贯、摄、常、法这四种意义。「贯」是贯串所说义,把佛所说的义理,都连串在一起。「摄」是摄其所化机。那一位众生听了这部经,明白了,这一位众生就是机。经就是摄持所化的机,好像磁铁把他吸过来。「常」古今不变为常。「法」就是一种宪法,这种宪法是三世同遵。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要遵从这个法。「经」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这叫经。经的意思亦是「法本」,法的根本,法的源流,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佛法,所谓「法赖僧传」,必需要皈依三宝。三宝是佛、法、僧。好像香炉宝鼎的三足一样,缺一不立。如果不能见佛,不闻法、不睹僧,这就是八难。能得见佛闻法睹僧,三宝具足,就不会落到八难。想要学佛,必须要明白佛法。要明白佛法,必须要皈依僧。要学习佛法才能成佛,这是我们佛教徒应该知道的根本要法。这部经是用地藏菩萨自己的名字而命题。; \0 J  @# I1 D7 C4 c' a
  经是个通名,所有的经都是经,每一部经又有它自己的名字,所以叫「别」名。别名是单单这一部经的名字。这部经是地藏菩萨本愿,即是他往昔所发的愿力。这部经是谁说的?是佛说的。佛向众生介绍地藏菩萨所发的愿,使众生知道地藏菩萨的大愿大力大慈大悲。9 G  D8 S6 _" F( ~9 o: u
  观世音菩萨和众生也有很大因缘,也发无量无边的大愿,但他的愿力,还有穷尽的时候。惟独地藏菩萨的愿力是无穷无尽,充满虚空,周遍法界,没有那一个地方不是地藏菩萨的愿力。为什么叫「地」呢?前面已说过,这地能生长万物,飞潜动植,四生:胎、卵、湿、化,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没有那一道不是因地而生,没有那一类众生不是因地而有。地藏菩萨,亦复如是。他能成就一切众生的善根,愿一切众生都能闻法而修道成佛。, y+ T4 u6 y7 N% |
  又有一个意思,是「能载」义,地能负载万物。万物都在地的上面,由地来承载著它,没有说过这万物太重了,我荷负不动了,地上无论有什么,它都能负载。菩萨的愿力也是这样地负载一切众生。在他的大愿船上,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 _7 k) U9 b8 V$ W# p& R- O
  地又有「吸摄」义,众生都被地心吸力所吸住;菩萨用他的愿力来摄受一切众生,好像地心吸力,也好像吸铁石把铁吸住。$ u' V7 h( Y6 \5 R: x7 X
  这个地又有「含藏」的道理,所有一切宝藏都在地下含藏。有福的人,就得到这宝藏;菩萨的法门,也是这样,包藏著一切法宝来等著众生开发。& P$ E% J6 h  K9 I5 W# ?9 m
  地又有「支持」的意思,支持一切万物。菩萨的愿力,也是支持一切众生来修行,离苦得乐。地也是万物之母,一切万物,皆由地而生。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力,也就是一切众生的愿力之母。地又具坚固的性能,不容易移动,不容易破坏,犹如金刚一样。菩萨的愿力也是这样坚固,不可破坏,不容摇动,令一切众生在这种坚固的愿力之下,向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路上迈进。地藏菩萨的愿力,是尽未来际说不能尽,就是用电脑也算不出来多少,所以佛说:「地藏!地藏!汝之神通不可思议,汝之誓愿不可思议!」那么凡夫又怎么能知道地藏菩萨这种境界呢?其实地藏菩萨常常现在我们的面前,来教化我们,但众生的业障深重,遮蔽心源,就是地藏菩萨来了他也不认识,而当面错过。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我们能诚心常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就常在我们心里,我们也常在地藏王菩萨心里,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
8 c0 ~0 r) C' d3 [1 r  「菩萨」上边略略讲过,就是大道心的众生,也叫大开士,也叫大士,这都是菩萨的别名。「本」,这个本字就是往昔的事情,从本以来的这件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力:要救度最痛苦的众生,盲聋喑哑的众生,残废的众生,业障最重的众生,永远在地狱里不能出离的众生。所以他的愿力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什么时候才空呢?没有一个空的时候。那么地狱不空,地藏菩萨就在等著不愿成佛。他这种愿力是无始无终,无大无小,所以叫本。「本愿」─—也没有什么叫大愿,也没有什么叫小愿。他这愿力是超出大小的范围,这种本愿是说不能尽的,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就叫「地藏菩萨本愿经」。" c4 n9 y/ a0 D: }  n
  现在按照天台宗释名的道理,简略地解释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名字。正好像这个人你认识了,但当初你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这等于没有认识。你认识了,必须知道这个人叫张三或李四?知道名字之后,就要识体。所有佛的经典都有一个体。什么体?就好像人一样。认识他的名字之后,再要知道他是什么体?是长得高的还是矮的?是肥的或是瘦的?是健康还是有疾病?在经上也有个体,凡是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什么叫实相?实相是真如的一个别名,也是佛性的一个别名,也是本来面目的一个别名。所以说实相无相,实相没有一个相,可是无所不相;什么相也没有,但是什么相都有。也就是真空里头包含妙有,妙有里头具足真空。这部地藏经是以实相为本体。有了体然后再论用,再立宗。这部经以因果为宗: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所以说「舍一得万报」。做善功德,就向上升;造罪孽,就向下降。有了宗旨,又有什么用途呢?这部经以改恶向善做为其用。人人听了这部地藏经,能明白因果,就会改恶向善,就会上升,不会下地狱,这就是这部经的作用。
5 t1 P/ O4 Y" q- u  明白这部经的体和宗旨,就好像明白这个人一样,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身体是美是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又要知道他是做什么职业?有什么本事?是医生,以医生为职业,可以给人治病。是教育家,可以讲学教人。或者是一个商人,会做生意。我们学经,也应该先知道这部经的名、体、宗和用。这部经是以实相为体,以困果报应为宗,如是因如是果。其用就是要改恶向善,孝顺父母,报答父母之恩。4 H2 }! v. P, n
  这部经也是属于教相。这个教相有五时八教。五时就是(一)日出时,(二)日升时,(三)日中时,(四)日沉时,(五)日落时。日出先照高山,日升后照平地,日中无所不照,日沉仍然照平地,日落还照高山。按这五时而判教相。佛最初时说华严经,此时好像牛乳。第二时说阿含陉,好像乳出酪。第三时说方等经,好像从酪出生酥。第四时说般若. n9 l$ j( S, k# m& O2 N: b2 r
经,好像从生酥出熟酥。第五时说法华经、涅槃经,好像从熟酥中炼出最上妙味的醍醐。这部经有的人说是生酥,但是我觉得这一部经,应该属于醍醐的味道,因为它具足无上的妙味。8 r& t3 X3 C$ F- C: y; M' z
  八教分有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八教。化法四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因为这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所以名为化法。化仪四教(一)是顿教(二)渐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这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称化仪。这八教都是天台宗所立。
1 c$ s' Y7 W: f7 d& w1 R% q  在未讲经之前先说一说五重玄义。玄就是玄妙的义理,共有五重。要是详细来说,那是重重无尽,当然不只五重,现在仅大略说它是五重。五重就是(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
! V7 i9 h" q% B& d( F9 j4 k. ~. _' F/ ?6 `$ X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U) c' j, }5 z

. H7 b  Q; o, ^1 J' g  唐是唐朝时代。于阗国,是国名,即新疆于阗。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位法师通达三藏,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叫三藏沙门。沙门是梵语(SHRA-MANA),翻译为「勤息」,即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是本有,贪嗔痴是本无。可是本有的戒定慧不会用,就变成本无的贪嗔痴了。就好像水本来是清净的,它能随方就圆。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成圆形;装入三角形容器里,就成三角形。要是把它冻成冰,就不一样了,这块冰要是四方的就不能任意把它弄成三角;要是圆的,也不能把它再变成四方。总而言之,它不会听你运用了。水变成冰就是贪嗔痴,冰化为水就是戒定慧,这是个比喻。可是我们本有的智慧水冻成冰了,所以本有的戒定慧,就转成贪嗔痴。沙门,就要返本还源,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去除本来没有的东西,恢复本来有的东西。实叉难陀译为喜学,是欢喜学佛法的意思,这是译经师之名。这位法师既通梵文,又通华文,他把这部经翻译得非常圆满,文法也很通畅优美,所以现在我们念地藏经,是依照这位法师所翻译的经文来读诵。
1 j& D' a  t% p+ H' @
3 F  c: T9 W- Z) y7 U% A【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6 D) ]* Z: `4 W  ?5 e" g
+ T5 u$ r' ~, g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度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而升到忉利天上所说的,所以又名佛教里的孝经。
- w3 L/ X" @( H5 N1 {  忉利天,翻译为三十三天。为什么叫三十三天?在过去有一个穷苦的女工,某天,她到一座破庙里,看到一尊佛像。佛像的金被漏水冲脱了,于是她就发心想为佛像装金,重修庙宇。但是她自己没有钱,便找一班人来共同发心装佛修庙。一找就找到三十二位女人,各出一部份钱,齐心协力,终于把庙修好,佛像也装了金。以这装金和修庙的功德,这位主其事的女人,死后做为三十三天的天主,即是帝释天,也就是天主教所说的上帝。其余的三十二位女人,就做了东八天的天主,西八天的天主,南八天的天主,北八天的天主,共为三十二天的天主。总合起来,成为三十三天。因为他们共同发心,所以都做了天主。) B( R2 I8 X3 y: A- h& G
  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下释迦牟尼佛之后,即生天去了。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观察他的母亲还在天上享乐,乃以神通力升到三十三天,为母亲说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令他母亲也发大菩提心,求生到究竟的常寂光净土。
5 M# D: `2 g4 n* Y0 B) t" q  什么叫神通呢?智慧的性是通,天心是神,即是通明慧性。现在很多佛教徒本身就有矛盾,以为有神通是罪人,就是魔王,就是邪教。但是我的看法不同,除非你没有神通,你若是有神通,则可以保留你的神通,用不用在你。并不是有神通的出家人,就犯了弥天大罪,将来要堕十八地狱。因为释迦牟尼佛也是有神通,诸大菩萨也有神通,各大阿罗汉也都有神通。如果神通是不对的,一切的经典上就不应该有「神通」二个字。既然有神通二个字,佛也可以显神通,菩萨及证果阿罗汉也可以显神通,为什么人就不可以显神通呢?就怕你没有神通,想要显也显不出来。要是有神通,适逢其时,显一显也无碍。神通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打劫抢来的,为什么不能显?有神通者最低限度是一个证果的圣人。证果圣人愿意显神通,谁也不能干涉的。不错,佛叫弟子们不要随便显神通,为什么不要显神通呢?并不是显神通就有罪,就因为你显神通,人们就都相信有神通的人,而不相信没有神通的人。人人都皈依供养有神通的比丘,那么,没有神通的比丘就没有人去供养和皈依。所以佛敕弟子们,不要专门显神通。偶尔遇到必须要显的时候,也可以显一显,并不是说一显神通,就是魔王。所以我们要明白真理,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真实的智慧,要有正知正见和判断力。/ r+ ]+ F/ `* W2 w. B- \/ A
  释迦牟尼佛显神通,到忉利天为母亲说这一部佛教的孝经,这是一部孝顺父母的经典,做人的经典,是知因达果,去恶向善,改过自新的经典。诸位研究佛法,一定要明白道理,不要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盲修瞎炼,就变成一个木偶。要用真正的智慧来学佛,不要跟著人家跑,否则可怜得很!3 @* N/ n5 A  E* _0 a1 X  c
  「品」,是文章的一段落,与章字同义。好像孝经的开宗明义章第一,而这部经则用品字。现在讲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3 O1 q+ L1 z, Y( P7 @  第一,是次序,这部经共有十三品。现在是第一品,故用第一。
/ A; ]) O' H, d  I& c
3 l# O5 o0 f! J! w: M( _. T【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讯世尊。】% w4 N& e5 t/ s& ~( c! f7 S

  T9 s" a* p/ i. q6 m- i  【如是我闻】:在每一部经开始都用这四个字。如是:是挚法之词,是信成就。这样的法,是可信的。我闻:是我阿难亲自听见佛所说的,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忉利天:是处成就。其他的一切大众,是众成就。在每一部佛经的前面,都有这六种成就。
0 }* G$ D/ x& Q6 c  信成就、闻成就:要是你单有信心,不去听经,这只有信成就,没有闻成就。要是想去听,而没有时间,就没有时成就。假如时间许可,也信、闻、时都成就,但没有人说法,也不能成就。要是有人说法,有主成就,可是没有一个地点,法会也不能圆满。那么地方有了,主也有了,时也有了,闻也成就,信也成就,可是没有人来听,法会也不能成就。所以要六种成就都具足,才能开始说法。+ @9 ?9 Z0 W! Q* f5 f$ Q6 z
  为什么要在经的前面用「如是我闻」?释迦牟尼佛在娑罗双树林下,半夜将要入涅槃时,阿难尊者泣不成声。他虽然已证初果,但是眷属的亲情还没有断,伤心得什么都忘了。这时有一位得天眼的长老阿那律尊者乃对他说:「阿难!佛将要入涅槃,你哭泣是没有用的,你应该请问佛,后来的事该怎么办?」阿难说:「我现在什么都忘了,你叫我问什么?」阿那律尊者就说:「第一:佛住世时,依佛而住;佛入涅槃,依谁而住?第二: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以谁为师?第三:佛住世时,如有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入涅槃,恶性比丘,如何处理?第四:佛住世时,说法甚多:佛入涅槃,结集经藏,以何为首?这四种问题,你应该向佛请示。」4 ]1 ^9 }* B$ \. c+ t
  于是阿难就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以四事问佛。第一,佛住世时,一切比丘,依佛而住;佛入涅槃之后,所有比丘依谁而住?佛告诉阿难说:「应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 M0 h4 s% ]/ t5 X# W$ C  什么叫「观身不净」?人这个身体一生来就不清净,如果不沐浴,身上就会有一股臭味。就是沐浴,九孔也常流不净。九孔:两眼睛常流眼屎,两耳有耳屎,两鼻孔有鼻涕,口常有口水及痰,这些都是不净。再加上大小便,所以说九孔常流不净。我们常把这身体看得那么宝贝,冻也不行,热也不可,饥不能忍,渴不能耐,总要为这身体找些舒服与享受。然而修道的人正是相反,不贪舒服,不要享受,要「借假修真」,所以观身不净。
) f; b* l: V$ P5 E  什么叫「观受是苦」?领受一切境界都是苦的,怎样苦呢?想吃东西,吃多了就不舒服,少吃一点就觉得饿,这是很麻烦的事。就算身为国家的领袖,也是很辛苦的。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什么叫苦苦?即是苦中之苦,苦上加苦,所谓:「屋漏又逢连夜雨。」这屋子本来漏水,可是天天晚间又下雨,漏得睡不著觉。又好像「船疾更遭打头风。」想要这船走得快一点,可是偏偏又遇当头风,不能驶快,令你焦急万分。一苦未解,一苦又来,所以说苦苦。4 V  l8 ]  d& b4 r9 f/ e
  贫穷的人有苦苦,富贵的人有坏苦,普通的人既没有富贵的坏苦,又没有贫穷的苦苦,但有行苦。行苦就是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念念迁流,念念不停,迷迷糊糊不能觉悟,这是三苦大概的意思。$ ^- Z$ D; v* `+ r9 {' K6 x  ]
  八苦即是(一)生、(二)老、(三)病、(四)死;另加(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此外,还有无量诸苦,苦有很多很多,说不能尽。- a& @8 f. ~5 E  X1 J
  「观心无常」:我们这个心是念念迁流,念念转变而无常的。' M' _# q  o  B# {9 |3 k( X7 N$ u
  「观法无我」: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性,没有一个体。所以一切无我。佛嘱弟子应当依四念处而住,以破一切的执著。
) o6 f; i7 [2 {. w) K( m2 u( g/ B  第二,阿难问佛:「佛住世的时候,一切的大比丘都尊重佛,称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大家都没有师父了,将以谁为师呢?」佛告诉阿难说:「我入涅槃之后,当以戒为师。」
$ B6 @4 f3 x+ Z  j, y( ~, Z  戒,是止恶防非。有五戒、八戒、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沙弥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戒律就是出家人的师父。出家之后,必须要受戒。受戒之后,才算是一位比丘或是比丘尼,所以现在出家人都以戒为师。' q5 O3 e/ x, O
  第三,阿难问佛:「恶性比丘,佛住世时,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对著不守规矩的恶性比丘,怎么样来调伏他?」佛告诉阿难:「对付恶性比丘及不守规矩的比丘,默而摈之。」就是不和他讲话,不理睬他。他说什么,像没有听见似的;那么,自自然然他会见己过,生忏悔心而改过迁善。# ]; }+ P& P6 G. L
  第四,阿难问佛:「佛所说的经典,将来结集经藏的时候,经典前面应用什么文字开始?」佛告诉他:「当用『如是我闻』四个字」。说是「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自听见佛所说的」,因为阿难的记忆力特别好,无论佛所说的那一部经典,他都全记得一字不忘。等到结集经藏,阿难登上法座,一切佛弟子都起了三种怀疑:(一)怀疑佛又活过来了。(二)怀疑其他的佛到这结集经藏场所。(三)怀疑阿难本身成佛。等阿难一说「如是我闻」,即刻三疑顿释。这是如是我闻四个字的来源。「如是我闻」跟外道不同,外道的经典上不是说有,就是说无,用「阿优」两字作开头。阿是无,优是有;外道的理论是不超出「有无」两个字。外道的理论,不是执断,就是执常。断是无,常是有,皆是两边,不是中道了义。% u# U7 `/ J6 G- J- b' Y8 [
  一时—─就是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说明白一定在那一个时候呢?因为西历和中历的历法不同,若说西历的时间,是在某年某月某时,那么就和中国的日期不同了。若说中国的日期,可是这事发生在印度,不是在中国。所以这个「一时」就是指当时那个时候。  U% N  \% ^2 y+ @6 L( y: o
  佛,是半梵语,具足云佛陀耶(BUDDHAYA)。佛陀是梵语,译为觉者,即是大觉者。大觉悟者具足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和凡夫外道不同,凡夫是不知不觉,外道是邪知邪觉,二乘的阿罗汉和辟支佛是自觉而不能觉他。菩萨不但能自觉而又能觉他,可是还没有觉行圆满。佛既能自觉,又能觉他,又能觉行圆满,所以称为佛。因为他三觉圆满,万德具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成为大觉者——佛陀。是不是只有佛才能成佛?不是的,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佛,所以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教是平等、慈悲、自由,人人皆有佛性,个个可以成佛。
# k0 N8 n1 o) j" W. q' v* _  【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佛用大神通力升到三十三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这是处成就。为母说法,可以说是众成就。因为听法者,不单是他的母亲,还有其他的天众。7 |( @& A  |" \$ K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就在这个时候,十方无量世界,(十方就是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在每一方又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世界,究竟有多少世界呢?有不可说不可说那样多,在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中,又有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沓有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十方诸佛和十方诸大菩萨,都云涌至忉利天这个法会来集会。7 l$ e: c) _2 l) W
  【赞叹释迦牟尼佛】:释迦译为「能仁」,牟尼译为「寂默」。能仁是教化众生,寂默是福慧双足,所以叫能仁寂默。以上的十方无量诸佛及大菩萨皆来称扬赞叹佛。
" L# p# B& J, Q& }  【能于五浊恶世】:五浊即是(一)劫浊,(二)见浊,(三)烦恼浊,(四)众生浊,(五)命浊。这五浊都不清净,但佛能住持这五浊恶世,亦即娑婆世界。2 A9 H& b0 k4 }3 G9 ^
  【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佛将难调难伏的刚强众生都调伏了。这些刚强众生,纵使为他说法,他硬是不肯听的,所以佛示现不可思议大智慧大神通之力,令其心悦诚服来归化真理。& ]8 f, `8 g( F5 v$ n
  【知苦乐法】:令这世间一切众生知道什么叫苦?什么是乐?染污法就是苦,但是人人都欢喜往这个染污法里钻。清净法是快乐的,可是个个皆不愿意修这清净的法门。有时候明明知道打妄想是不对的,而偏偏又要打妄想,所谓「明知故犯」。
- G0 @, [2 g8 u: ]7 s# Y* ^9 g# [  【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每一位佛及菩萨,也各各遣派侍者来问候释迦牟尼佛,问他少病少恼?众生易度否?
9 L/ @) I# i) U+ R% Q0 a
& A" p1 y- R: r【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 H( b7 y) W7 s2 c; n7 e
7 {$ h$ e6 W7 I. z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也开颜含笑,现出很高兴的样子。乃放出百千万亿那么多的大光明云,遍满虚空。现在单举几种来说说。其中所说的有一种光明云,叫大圆满光明云,这种云,令一切一切都圆满。所有众生都被这种光明云所荫护,而能得到圆满的佛果。大慈悲光明云,荫护众生,令众生心里生出大慈悲心。大智慧光明云,令众生得到荫护,即能开大智慧。大般若光明云,般若也是智慧的一个别名,但是这般若有三种作用(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因为有文字、观照、实相三种的意思,所以不译。就是五不译中之「多含不译」。这种大般若的光明云,也令众生开般若的智慧。大三昧光明云,三昧即是定,令众生得到大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大吉祥光明云:众生若得到这光明云,即能如意吉祥。大福德光明云:这种云令众生得到大福德、大福报。大功德光明云:它能荫护众生立功立德。大皈依光明云:人们都不知道皈依正法,若得到这种光明云的荫护,就能皈依正法。大赞叹光明云:这种光明云里头,常常赞佛赞法赞僧。放出前面所说的无数光明云之后。
. U7 V1 v- O/ X% y9 }5 q
* i6 N" A+ s- o【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 V$ b* |6 M; e4 s" x* t
" |9 M# ~$ n$ K0 S* m
  又放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音,在虚空说法。
) I! f* }/ X' ^  N- f, ~2 u2 I: A8 N0 t* ?6 P5 L3 y* X3 x" h
  【檀波罗蜜音】:是布施波罗蜜音,在虚空里讲法布施。布施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e" f3 E% J! v3 T0 ^: x
  (一)财施:一切众生都爱财如命,所谓「舍钱如割肉」,但是愈舍不得,愈要能舍,这才是真正的布施。布施之后还要不执著布施相,不要想我布施就有什么功德,这是著相布施。所谓「著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所以不要执著相,应把布施当做自己的本分。不是叫人来布施给自己,而自己不布施给人。若是明白佛法的人,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利益其他人,不要利益自己,更不要说对我有什么好处?只要对旁人有什么利益,我都应该要去做。布施是要向外布施,不是给自己布施。  X8 ~, H( V, Z/ x9 b" \6 l: a
  (二)法施:用法来布施,即是为人讲说佛法。要讲正知正见的佛法,不要讲邪知邪见、愚惑人心骗人的法。所谓「诸布施中,法施为最」。法施的功德是最大的。6 I! ]5 H; O4 H3 E
  (三)无畏施:就是有人在恐惧时,能给他安慰,令他不骇怕,得到平安,这叫无畏施。
" B. \5 [0 _/ S( S  N' f$ a5 m4 r0 s  又有内施和外施。内施:是皮肉筋骨,头目脑髓。外施:是金、银、珠宝、国城、妻子,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都布施他人,内外俱施,这布施就叫檀波罗蜜。
, `. ^9 Q! Z9 e  a: S  【尸波罗蜜音】:尸罗,此云「戒」。在空中演说五戒、八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沙弥、比丘、比丘尼戒。在虚空里头演说种种的戒律,这叫尸罗波罗蜜。
% U( e1 ?% W1 G! R4 O  【羼提波罗蜜音】:羼提是梵语,翻译作「忍」,这忍是要你不能忍也要忍,不能让也要让,不能受也要受。忍字心上一把刀,刀刺心是很难受,很痛苦的,可是还要忍。这叫羼提波罗蜜。
- y+ c: N; f3 ~) Y. A  【毗离耶波罗蜜音】:也是梵语,译为「精进」。精进有身精进,心精进。身精进是昼夜六时诵经拜忏礼佛。心精进即昼夜六时,念玆在玆,一心忆念佛法而不忘失。
+ q! R! v7 U  v) ~  【禅波罗蜜音】:禅是参禅打坐修定。禅那是梵语,此云「静虑」、「思惟修」。所谓「禅定」,禅定有四禅八定。四禅是(一)离生喜乐地。(二)定生喜乐地。(三)离喜妙乐地。(四)舍念清净地。(一)离生喜乐地:离开众生那种欢喜而到另外一种境界,和众生的欢喜不同。这是初禅的境界,呼吸停止,可是外边呼吸虽然停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内呼吸还在工作。(二)定生喜乐地:这时候生出一种妙定,在定里头有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种法喜,是人间所没有的,但是也不能生执著。此是二禅的境界,脉搏停止了,这叫脉住;脉停止了是不是死了吗?不是的,等到出定,脉又恢复过来,这是证到定生喜乐地的境界。(三)离喜妙乐地:即三禅天,三禅的境界,没有呼、吸气,没有脉搏。妄想也没有了,意念也不生了。这个时候「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既然一念不生,便得到妙乐,这种乐和前面的欢喜又不同,这种妙乐是凡夫所得不到的。(四)舍念清净地:前面是念不生,但还没有断、没有舍。等到第四禅根本没有念了,无念即菩提,这是色界四禅天。又有四空处,即是(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无色界四天王天。合起来称为四禅八定,这些云又能演说这种音声。6 j& a! G; R' n1 Z, n- p# l* p$ O
  【般若波罗蜜音】:又演说般若到彼岸的法门。
# \0 Z1 d  P* }: Q# v  此外,这些祥云又演说:
2 n& r+ M! W0 v6 ]" x  【慈悲音】:「慈」能与一切众生快乐,「悲」能拔一切众生的痛苦。: V; [: I7 K$ h( ~
  【喜舍音】:欢喜一切众生得到快乐,舍弃爱憎,怨亲平等。
3 T& C+ k3 m7 @. O" u. D6 J, t9 o3 d  【解脱音】:演说怎样能无束无缚,无挂无碍,无所执著。
, I9 F# Z' N# G3 f* N1 k' s- ^  【无漏音】:说不再漏到三界来,能业尽情空,断欲去爱,了生脱死。9 z5 P1 l2 |* z  T8 {0 s, j
  【智慧音】:是说智慧光明能破无明黑暗。
" {0 M  w9 q0 t, W. m9 _' W  【大智慧音】:发本有的智慧,证佛果位,得大圆镜智。3 |* W0 G& T0 @# B  p8 u
  【师子吼音】:师子乃众兽之王。吼者,猛兽之叫声,喻佛说法,一切外道皆远避之。) X3 ~7 `& q  j1 e6 w
  【大师子吼音】:喻佛说大乘法门,令闻者振作无畏,勇猛精进发大菩提心。
+ V9 f: H$ t% A- m! S  【云雷音】:如云覆一切,雷声远震。
, Z2 {3 s( f7 {" j" c( q0 m' U  【大云雷音】:是形容大云遍覆,无不周到,大雷声震十方,令众欣悦。这些云现出如上所说十六种音声,代表说不完,无穷无尽的法音。
4 U( n* w/ T! h- H) D) d6 q2 o% C, [0 q% a' y
【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6 T4 Z# [( g% N8 E- ]

! K+ N! j: K; M7 z  前面佛放无量大光明云,又演说种种的法音,来使众生反迷归觉,舍邪归正,现在又有这个娑婆世界(堪忍世界),及他方国土——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无量诸国土,所有无量亿天龙鬼神等众,也集到忉利天宫来。就是所说的有四天王天。, j* m2 E; B7 T) W+ V) E4 w
  四天王天:是欲界第一层天,在须弥山腰。东边是持国天王,南边是增长天王,西边是广目天王,北边是多闻天王。忉利天:欲界第二层天,在须弥山顶,因为还没有离开地,所以叫地居天。须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都是欲界第三、四、五、六层天。因离开地,所以叫空居天。还有色界十八层天,初禅天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有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有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有三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还有无想天。又有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诸天的鬼神等众,皆来聚集。又有摩醯首罗天的天上鬼神等众,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一切天上鬼神等众。一切天众者,就是天上的人。
! E  w; s/ V: j$ r1 R- O4 D  「龙众」就是龙的眷属,「鬼神等众」就是鬼神的眷属等众。「悉来集会」,都到这个集会来。
) a) j' G5 U" b9 J: }. @. |4 z& }0 W  释迦牟尼佛用他的神通,升到忉利天。十方诸佛,都是感应道交,咸来这道场随喜功德,助佛扬化。一切的菩萨,也到这里来拥护道场,听释迦牟尼佛说法。释迦牟尼佛放光现瑞,现种种的吉祥灵异来为众说法。这种因缘是非常殊胜的。那么诸位来参加地藏法会,应该知道,我们是多么幸运,能遇到这种佛法!十方诸佛皆赞叹这种法,我们现在能有机会听法,也像设身处地在忉利天上,听佛说法一样,应生大欢喜,发大菩提心!各位要特别注意,这部经所讲的要义是孝顺父母。释迦牟尼成了佛也要孝顺父母,为母说法,那么我们凡夫更应该要孝顺父母,研究佛法,不要虚度光阴,后悔莫及。/ q; i* A9 Q# E& |6 F' ~8 t
  在前面已讲过六欲天,和四禅天及四空处天。现在又有他方国土;他方国土就不是我们这个国土。在虚空里头不只有一个世界,也不只有一个地球。究竟有多少地球呢?有数不尽那么多。世界也是一样。不过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没有到其他的地球去,故不知道还有其他的地球。当事实证明了的时候,我们现居的地球可能就会毁坏了。人也要搬到另一个地球去。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犹如蚂蚁在船上,也不知道这船有多大?在大海里漂漂荡荡,莫适去向。我们在这个世界也是这样,在虚空里飘摇,不知有其他的世界和国土。等知道了,这世界就会坏了,空了。一切都是成住坏空。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为什么叫堪忍呢?因为这世界太苦了,五浊恶世,不容易忍,但是我们还要能忍受。
: }8 [6 i% R' V4 U% `4 m  他方国土,就不是这个娑婆世界,是其他的国土。譬如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有十万亿那么多的国土,才到这极乐世界。那么,往西有十万亿那么多的国土。往东呢?也不知有多少万亿国土。往南往北往上往下,六方各有无量无边的国土。不要以为只有我们这个世界,从美国飞到英国,从英国飞往法国,从法国飞往意大利,从意大利飞往苏联,从苏联又飞回美国,就只有这么大的一个地方而已。不是的,世界有无量无边那么的多,并且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神。诸如管海的神,你看海面上有时候打飓风,有时翻船,皆不是偶然的,而是应该翻风作浪的,此乃业报所感。那些众生的果报成熟了,到时候都乘在船上,这一切默默中有海神来管埋;假如不应该受灾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 ]: y1 P) m2 X; |( Q" g+ |7 @. x; J) M/ Y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因为文殊师利将来就要成佛,所以他是法王之子。佛为法王,菩萨是佛的弟子,所以称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佛对文殊师利说:「你看这一切诸佛菩萨,及一切天龙八部鬼神,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这个国土及其他国土,现在都来这里集会。到忉利天来的这些佛菩萨,及一切众生,你能知道有多少呢?」/ }; h. K, a/ R. n& @" e" W; P0 G
  前面所说的种种神和种种鬼王,说不能尽,那些鬼王,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诸佛菩萨所示现,他们虽然现鬼王身,但都利益人天。所以在这个时候文殊师利就回答佛说:「世尊,假使用我的神通力量来算,也不能知道其数。」% p2 G" f+ T$ ~6 Z! \" y

1 V( D6 j/ x& K+ K- L% X  F【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e' h3 r9 Z# G1 Y* t9 @4 P$ r

+ B5 D, u+ Y. k7 F' @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不但你不知道,就是我用佛眼来观察,也不知道这数目有多少。这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以来,或者已经度的众生,或者应该度的众生,或者他还没有度的众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众生。」8 q6 O- }9 a2 x% c

8 ^: Z4 }3 s" Q! o, T%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7 A2 b/ N7 Y  w

1 V- @, u4 C( n5 r2 N  文殊师利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我文殊师利在过去多生多劫修了很多善根,已证得了无所障碍的智慧。我听到什么,立即就能明白,是对的,抑或不对的。我知道世尊现在所说都是真实不虚,我确信无疑。可是那些小果声闻,就是阿罗汉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阿罗汉即「须陀洹」,译为「入流」。什么叫入流?就是入圣人法性之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被六尘境界所转,所谓人能转境界,而境界不能转人;境界随人转,而人不随境界转。就是遇到什么境界来时,能认识,能明白。眼睛不为色尘所转,耳不为声尘所转,鼻不为香尘所转,舌不为味尘所转,身不为触尘所转,意不为法尘所转,所以一切不为境界所转。初果罗汉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走路是在虚空里走,脚不沾尘土,离地有一寸,但一般人是看不见的;他是因为爱惜众生的生命,怕虫蚁被踏死,所以在虚空里走路。但此位还有七番生死,这是证入流的初果圣人。
+ c+ t* v, z' Y1 ~+ [! T" ^1 }9 s- p  什么叫见惑!是见境起贪爱,见是眼睛一看见了,就起贪爱。面睹境界,就生起一种爱心或贪心,就舍不得走了,就迷住了,这就叫做见惑。见惑是对境界而言。二果阿罗汉即「斯陀含」,译为「一来」,修到了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一番,再生到人间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不但断了三界八十八品十使的见惑,而且又断欲界前六品思惑。什么是思惑呢?不是看见的,是在心里迷惑了,心里打妄想的,所谓「迷理生分别」。打什么妄想呢?打那种不可能的妄想,办不到的妄想。三果阿罗汉即「阿那含」,译为「不来」。此位不到欲界来受生,或到色界,或到无色界去受生,已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四果阿罗汉译为「应供、杀贼,无生」这三个意思。此位已断九地八十一品思惑。他们虽然证得四果阿罗汉,断了分段生死,但是还有变易生死,念念生念念灭,虽然没有那么多妄想,但是还有很微细的妄想。罗汉又叫「小果声闻」;声闻是闻了佛的声音而悟道。
. @3 D" g) Y8 G3 `  文殊师利继续说:「天龙八部——天是指诸天和四王天。八部鬼神还包括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八部护法善神。将来的世界—─包括所有的你我他在内,大家都没有超出这个数目。我们都是诸众生之一,都在这里头。虽然见佛这么真诚恳切的话,心里仍生疑惑,仍不相信。假使暂时顶戴奉持信受,但过后又生毁谤,不相信了。所以现在我唯一希望世尊您,能广泛的说一说地藏菩萨摩诃萨,他在往昔因地修的什么善事?发什么大愿?而能成就这种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事情。」5 Y" W. i4 i& U+ u7 `/ _
3 B3 \" V9 |- W( g9 X4 i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o% k, x7 c) _3 N3 X2 I
7 Q( \4 p$ [5 V' R8 F. O7 _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譬如一个须弥山,一个日月,一个四大部洲为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有三个千数的名目,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一个佛刹,其面积广大得很。地上所有的花草、树木,所有的丛林,所有的稻、麻、竹、苇,所有的山、石、微尘等,每一件东西做为一个数目,每一数目做为一个恒河,在每一个恒河中的每一粒沙,譬喻为一个世界。在一个世界里面,每一粒微尘做一个大劫。所有积聚的微尘数,再把它做为一个大劫,你看这数目是多少?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到现在,已超过千倍以上所比喻之数目,何况地藏菩萨是从阿罗汉缘觉道开始修行的呢?」十地就是(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证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 b9 n! o; j* k

0 r7 X0 Q- v& P3 I# b( _. P【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7 T8 u2 j  e2 W5 e8 o+ w6 {% N
) K! S6 [. t+ m- r/ p( A
  佛告诉文殊师利说:「这位地藏菩萨的威神力和他誓愿的力量,都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假使未来世时,有善信的男子,及善信的女人,听说地藏菩萨的名字,或者称赞,或者瞻仰礼拜,或者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的名字,或者请到王宫里或家里去礼拜供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用颜色来彩画地藏菩萨的形像,或者用木头来雕刻地藏菩萨的形像,或者用金铸或泥塑,或用油漆来饰其形像。这个人必当能往生三十三天,一百次以上,享受天乐,而永远不会堕在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里。」! G/ ?  v5 \4 @  D3 }3 X

' n! F* B5 W2 S0 y0 o8 z4 o1 D【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C2 j7 ]2 d6 O, X' G# x) x0 o% Z

5 E  c8 c! Z/ P* @  佛又向文殊师利说:「这位地藏大菩萨,在过去很久以前,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劫数以前,他是一位很富裕而又有势力的大长者的儿子,那时他就发大菩提心。在当时有一位佛,名号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那时这位长者子看到佛的相好庄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千种福业所庄严的。乃问师子奋迅具足万行佛说:「您以前做过什么功德?发什么誓愿,而能得到这么样圆满福德的庄严相呢?」这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便告诉长者子说:「你想要得到这种庄严相好具足的身体,就应该在久远的大劫里,来救脱一切受苦众生,令他们离苦得乐。」
- P2 r+ |* `; @8 a: x' F, S' G8 m  l6 ]+ E9 M( D1 ^8 J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 L9 A( Z8 q* m& s0 K0 o# o, }1 X2 C; O) s" ?+ I& l: H
  佛叫一声文殊师利!你要知道这位长者子在那时候就发誓愿说:「我从现在开始,尽未来际不可计算那么多的大劫里,为受苦的天道、人道、阿修罗(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这六道轮回里造罪业、受苦报的众生,广设种种方便方法,使令他们全部都能离苦解脱,不再被罪障所牵,业力所缠,能得安定快乐。而我自己本身,才成佛道。如果我不先度脱这六道里受苦的众生,我誓不成佛。」" I# T  q( t1 Q* m- w
  因此,他就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面前,发这样的大愿。什么大愿呢?「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到现在已经过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的劫数,仍旧为菩萨,还没有证得佛果。这是地藏菩萨往昔还未成佛的一段因缘。
+ L2 d, Q6 E* N6 h; X  不可思议即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阿僧祇是梵语,翻译为无量数。又在过去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这无数量劫以前,又有一位佛出现于世,这位佛的名字叫觉华定自在王佛。那尊佛的寿命,有四百千万亿的无数量劫,那么长的寿命。: h3 |/ V9 q* r1 w! u

- b: n4 r$ ]7 J/ b1 f/ N6 Y'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b( D5 D" \$ d* [$ }0 ~+ A5 m$ G
8 o" M+ {9 O' e4 l8 m( W
  佛法有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正法时代,人多开悟,参禅打坐的多,证果的也多。像法时代,广修庙宇,建塔造像,佛的形像流布于世,但参禅证果者减少。末法时代时,法跑到树梢上,即是舍本逐末,不再研究根本了,这叫末法。在我们这娑婆世界,正法是一千年,像法是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现在我们在末法时代。可是正法时代里,也有很多众生,还没有听到佛法,那就等于末法一样。在像法时代之中,也有开悟证果者,那就等于正法;著相不修行者,就与末法无异。末法时代也是同样的道理。末法时代里也有像法,也有正法。所以这都是不一定的,每一法里又分出了正法、像法、末法。故云:「人能弘法,非法弘人。」- z, y& O: d) T% {. p" U/ L/ W  n% l
  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女。婆罗门,译为净裔,修清净行者。这位婆罗门的少女,虽然是外道,但是她在往昔修行经过很久的时间,所以种植极深厚的善根。人一见到她,都对她起钦慕恭敬心。她无论行住坐卧,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常有诸天神来保护。可是她的母亲,不信正法,而深信邪魔外道之法,对真正的佛、法、僧三宝,不但不信,反而常生轻慢。这时,这位婆罗门女,广泛地施设种种方便法门,来劝令诱导她的母亲,盼其生起正知正见来信佛。可是这位母亲还没有完全相信,而是将信将疑,想不到天不假年,不久之后,她的母亲就死去,而其鬼魂堕到无间地狱里了。- Q& _4 D0 z* T( F( {; m6 u
; L; z7 d$ y7 l2 p% p# u( L' p
【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
7 y9 E, Y0 z; @, I$ O. d9 r" e+ K5 O% |
  在这个时候,这位婆罗门女,知道她母亲在世时,不相信「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因为她母亲肆无忌惮,恣情任性地造种种的罪业,不信因果报应。婆罗门女计算她的母亲,当随其罪业,必堕落到地狱、饿鬼或畜生道去。为了挽救其母,婆罗门女乃不惜一切财产,甚至拍卖她的房屋,到处筹买最上等最值钱的香花,以及最上等的供具,然后在觉华定自在王佛塔寺内,大举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在一所佛寺,她瞻仰这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形像,这尊佛像塑画得相好庄严,所谓金容焕目,神彩异光,眩神夺目,真正「相好光明无等伦」。5 e9 {3 ?# o% _# z
  这个时候,婆罗门女,瞻仰这尊佛像,倍加恭敬,更加仰慕了,她自己心里就说:「佛的名号是大觉者,是具足一切圆满的智慧,假如佛在世的时候,我妈妈死去,当可以来请问于佛,他一定会知道母亲往生到什么地方去的。」
- `$ H9 Z: @- \- u6 z4 m4 ]) a9 F. I8 ?) m, ~. C3 W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已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
" d8 W" t/ w$ l' P0 {
- [* `3 p4 W' p( F, L* a8 F$ i  此时,婆罗门女瞻仰佛相之后,心里无限的感触,自忖:「可惜佛已入涅槃了,不然在我母亲死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可向佛请示。但现在我也不知到何处询问,家母死后投生到什么地方去?」于是低头唏嘘哭泣很久,又仰观佛像,痛惜不已。忽然间,她听到空中有人说话的声音:「圣女!你不要太悲哀了!我现在告诉你母亲的去处。」婆罗门女一听之后,就合掌向空中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大恩德之神灵来安慰我呢?来解除我的忧虑?我自从失去母亲以后,到现在无论白天晚上,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我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问一问,才能知道母亲究竟是堕落到三恶道去,或是生到三善界去呢?」& `0 r0 V: h- y3 A. k
  当她正在恳切祈求,空中又传来声音,告诉这位圣女说:「我就是你所瞻仰顶礼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我看到你想念你的母亲,比一般人想念父母更加倍忧戚,所以来告诉你,指示你知道。」婆罗门女听了这声音之后,高兴得情不自禁,乃举身向空跳跃,真欲见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但是这一跳,却把自己的肢节跌损了,在其左右的人,赶忙把她扶起,而她好久才苏醒过来。* b# F% q% D: A
) U4 I- s' E: U1 S3 e& J
【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
) d/ L0 x  n/ W9 L& ~' L. q" z
' I* E, K; [* ]- c0 J  婆罗门女苏醒之后,乃对空中说:「愿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请您大发慈悲愍念我,赶快告诉我家母生到什么地方去呢?投生那一界呢?我现在这个身体不久将快要死了。」+ \" J( A2 K' N3 T/ v" G+ U
  此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就告诉圣女说:「你供养完之后,早点回家,专心打坐,想念我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就能够知道你母亲所生的地方。」当时这婆罗门女赶快拜完了佛就回家去。因为她怀念她母亲的缘故,所以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经过一日一夜,廿四小时的时间。
0 x0 |: q" l3 |5 ^, Z
$ Q6 F( o& l9 W+ F【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t, n- C& X' h" o, H5 [) M- y

6 E) s  F" \2 F2 ?+ W8 j  忽然间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到一个大海岸边,那海里的水是滚烫的,很多种凶恶的兽类,非常壮硕,很是威猛,好像铁身一样,在海上飞来飞去,由东到西,由西到东,奔跑追逐。看见这么多的男子女人,百千万的数目,出入海内,被那些凶恶鬼兽互相食啖。又看见夜叉鬼,其形状各个不同。或者一个夜叉有很多的手、很多的眼、很多的腿或好多的头,每个夜叉的牙齿都生到口的外面来,其齿锋利如剑,追赶著那些罪人,靠近凶恶的猛兽。或者见这些夜叉鬼自己互相残杀,彼此摧折,头脚相交,他们的形状百千万种,令人不敢久看,真是一看心寒,毛骨悚然!' f: e$ J. {0 a/ b  \  f0 q

& f' N$ x% p# z9 m9 J* v/ K) D【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 K# A1 R2 ^0 H& b) I+ W
) p3 Y5 A6 z8 F% [8 i( V  C" G" I+ Q  此时婆罗门女,因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的名号,自然没有恐惧。有一位鬼王,名字叫无毒鬼王,因为他没有毒害人的心。他走过来向婆罗门女问讯,对婆罗门女说:「啊!欢迎你这位菩萨,是什么原因会到这儿来的呢?」这位婆罗门女问鬼王说:「这是什么地方?」无毒答道:「这是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 D5 A# v- B3 T$ X

- B4 g8 f! b" y2 e9 x&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
! `1 n; ~) I' _: g, f5 e, E. c
$ K( P6 H  H: N6 P2 a  圣女又问:「我听说在铁围的内面,地狱在其中,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呢?」无毒答道:「实有地狱。」婆罗门女又问:「我为什么现在会到这地狱来呢?」无毒鬼王回答说:「如果不是有大威神的力量,就是有业障的力量,才能到这个地方来。你若不是有威神力或者业力这两种因缘,再怎样也不能到这个地方来。」
5 U+ N1 s) M" o$ a  婆罗门女又问道。「此水为何原因,竟不断地滚沸著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罪人和凶恶的猛兽呢?」无毒答道:「这是在阎浮提世界造了恶业的一切众生,在初死时,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没有人为他营斋造福,令他灭恶生善,救度提拔他,使其离开苦难,那么这些人必堕落来苦难地狱。而死者在生时,也没有修一点善行的因缘,则要根据其本身在生时所做的恶业来受报。若招感堕地狱者,必定到地狱去,途中先要渡过这个大苦海。(阎浮提:在须弥山南部有天下名阎浮提,即是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世界。这个国土南狭北纵,广七千由甸,有大树王名阎浮提。), C' f9 |0 _+ k% \/ J" z

; o2 ?. O$ q9 y# u) b0 \0 l2 ~3 Y【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h) o, e8 C! b% z% g6 G; ?7 t& N% H. z" {1 L
  这个业海的东面有十万由旬——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数目,每由旬有三十、四十、五十、六十里的四种说法,但多数以四十里为一小由旬者。这数目是形容极远的意思。这是说先渡过这个大苦海。复次还有一个大海,它的苦处更是加倍的。以上那一海的东面还有一个大海,其中的苦处,比以前那个大海更加痛苦一倍。这都是由三业的恶因所自招自感的果报,而堕在这地狱苦海里受苦报。三业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共十恶业。这三重海总共叫业海,就是这个地方!
0 S: f( D% ~6 z  H* Q" y& |' r* U9 D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 ]: v6 y7 y7 |0 V  `# t
; g( w$ P# M# E  以上是无毒鬼王告诉圣女有关业海的因缘。圣女听了又问鬼王无毒说:「那么地狱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无毒答覆说:「在这三重海的里面,就是大地狱。在每个地狱里,又有百千的小地狱。每个地狱各有不同,受罪也不一样,果报也不一律的。所说的大地狱,完整的有十八层地狱,其次有五百的小地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每一个地狱所受的苦楚都是无量无边。再其次又有千百的小地狱,也有无量无边的苦楚,没有一处是安乐的地方。」
% R8 o5 k+ T, Y! E2 \; F
) s1 i$ {% \' V" j【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 b0 g1 D/ P' k9 t9 _
' g4 U3 K& x7 G9 c) `  这位婆罗门女又问鬼王无毒说:「我的母亲才死不久,我不知道她的魂魄,现在投到那一道里去?是在地狱?或转饿鬼?或是投胎做人?或者是生天去呢?请你告诉我。」无毒鬼王就问婆罗门女说:「你的母亲在生的时候,她曾做过什么呢?」婆罗门女答道:「我母亲生时具有一种邪知邪见,不愿到庙上来,好讥笑毁谤佛法僧三宝。即使遇到有感应时,或者暂时能相信,但没有恒心信仰,过后又不恭敬三宝。她死去虽然时间不是很久,可是以她生前所造的业来推测,不知道她是生往那一道去呢?」无毒鬼王又问婆罗门女说:「菩萨!你的母亲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呢?」婆罗门女答道:「我的父母他们都是婆罗门种族,姓婆罗门。(婆罗门是古印度四种阶级中具有最高权威的王族,是大种姓)。我父亲名叫尸罗善现,母亲名叫悦帝利。」
' d8 [6 C1 b+ Y8 O( R; G  T8 q2 W9 z, E; P  V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f3 a: V, p' }1 l2 S

& E- [( s  p5 n" _& @. [0 X  无毒鬼王听后很庆幸,而又恭敬地合起掌来,对圣女说:「希望圣者你赶快回家去吧!可以不必忧愁悲哀,想念你的母亲。悦帝利罪女,她生天以来已经三天了,听说得到她孝顺的女儿,把所有的财产变卖了,来设斋修福为她的母亲做功德,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因为有这种功德,所以在三天以前已生天去了。不但是菩萨的母亲得解脱地狱之苦,在同时候,无间大地狱里的罪人,也在那一天全都得到菩萨孝行救亲施福的恩泽,一起都生天享乐去了。」鬼王说完这些话后,很恭敬的合掌而退下。(鬼王对婆罗门女的恭敬,是因为被她的孝行所感动。)
1 ?/ R# k' b0 @9 z; v% [" N6 S  g! E# M& x* g$ x% o+ F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H0 d, K8 [# j& k% ~) ~; z
& n" a* x0 x' D  |
  婆罗门女不久即从梦中醒来,她明白这事情是真实之后,就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及佛像前面,发起很大的誓愿说:「愿我穷尽未来际的劫数,从今天开始到将来际,与所有造罪受苦的众生,无论是怨是亲,我都发愿要广设种种方便,尽令他们都离苦得乐。」# @* g1 D6 _3 J, m) z6 E9 W6 z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当时那位无毒鬼王,就是现在的财首菩萨。那位孝顺的婆罗门圣女,就是这位地藏菩萨。」+ n3 T" o* g3 |& N! P

$ u3 h% u0 D  Q, Y【分身集会品第二】
. e& {' N2 J! l! \$ ?
6 ]3 r  y4 P# t$ `0 W7 k  凡是我们修道的人,修得证果有成就,就能分身,这种分身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分灵度化。有四十二分的无明,能破一分无明,就可以百劫做佛,八相成道。百劫,就是在一百个世界里,都去成佛。八相成道,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有降魔、无住胎。大乘有住胎、无降魔。这八种阶段叫八相成道。那么地藏菩萨虽然还未成佛,但是他也有分身,这分身是到每一个世界,去教化他所应教化的有缘众生。那么现在佛到忉利天宫去,这些分身地藏菩萨也都万殊还归一本,集合在一起。这是地藏菩萨经文第二品。0 Q7 l4 @) w5 I5 h

8 d5 J# u/ L! Z! ~" F【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 @9 a& o& \& Q7 W& t+ R
, k2 N/ Y/ J) G1 U  正在这个时候,有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不可测量,不可言说,无有限量的阿僧祇世界(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所有地狱处,那么多的分身地藏菩萨,都聚集在一起来到忉利天宫。佛用他的威神力的缘故,才能感召十方的菩萨都齐来了,他们携带著一些刚从地狱道得解脱的众生。(「那由他」是数目,等于现在的亿数。)他们从各方面来的,也有千万亿数不可尽的数目,大家都持著香花领众同来尊敬供养佛。! \- }  R, O& d; S' r% u$ v, }
  他们带领同来的这些众生,皆是蒙地藏菩萨的教化,永远不会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 M# a; S+ p- e

$ Z5 F& T2 g4 p+ E【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0 g/ J9 y, w8 M1 r' S2 v
! u1 c/ D+ i0 z, u
  就是这些众生,在久远劫以前到现在,都在生死海里,头出头没地颠沛流浪,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里受一切的痛苦,一点时间也没得休息。如今因为得到地藏菩萨广泛的无缘大慈大悲,宏深愿力所拯度的缘故,所以每位都达到所证的果位,诸如证到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既然来到这忉利天宫,心里是高兴极了,他们很恭敬的观望著佛,眼晴舍不得暂时瞬一瞬;这是因为他们深心对佛的感激与欣悦,故瞻视无厌。
1 t2 z$ _/ B+ \" U7 ~2 f! P+ ~2 d# l  }1 ]" A( J& e
【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 K2 \/ ]! r

$ g7 ^5 D. n# w3 J# a  在这个时候,佛伸出他紫磨金色的手臂,以威神之力,遍摩所集无量阿僧祇分身地藏菩萨大菩萨的头顶,(表示安慰众生,所谓摩顶付嘱。)而这么发言说:「我在这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浊恶世里,教化这么多刚强顽固的众生,使他们的心都能调伏柔顺,舍去邪道而走上正道,去恶行善。但十个之中有一两个还是恶习不改。」# V- ^% ]$ g2 Q! O  }

+ I6 v7 ?/ e9 Y! i6 Q9 s【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2-4 02:01 , Processed in 0.0809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