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群书治要菁华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考虑他们的安乐,就会知道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了(耕耘劳作 是农夫最艰辛的事情,要先深入了解这些,再为他们谋求安乐之道,就知道天下百姓所依赖、仰仗的究竟是什么了)。# }# _5 Q1 m& }/ a6 j* j+ R' b
  
% \# i- g+ w5 K  【原文】自殷王中宗,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言此四人皆蹈 智明德以临下也。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其有告之,言小人怨詈者,则大自敬德,增修善政也。8 p% J3 y* N. X9 J" ^
  【注释】迪哲:蹈智。谓蹈行圣明之道。明德:光明之德,美德。或: 有人。詈:骂,责备。皇:大。其:如果,假如。1 {( t0 e; O5 o
  【译文】从殷王中宗、高宗、祖甲到我们周文王,这四人都蹈行圣明之道(谓这四个人都是以他们圣明的智慧与德行来面对天下人民的啊)。 有人告诉他们说:「老百姓埋怨你、咒骂你。」他们就更加谨慎其德行(倘若有人告诉他们,说民众中有人在怨恨责骂,他们就会加倍的小心谨慎,检查反省自己的德行,更加勤勉于仁政)。, s* C+ ?% }' L2 J% `
     c4 `8 }0 r. q8 Z( O/ b
  【原文】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此其不听中正之君,有人诳惑之,言小人怨憾诅詈汝,则信受之也。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信谗含怒,罚杀无 罪,则天下同怨雠之,丛聚于其身也。! y+ d; f1 M0 z  k+ |1 M
  【注释】乃:始,刚刚。诪张为幻:指欺诳诈惑。诪,音周,欺诳。张,夸大。中正:得当,不偏不倚。诅詈:诅咒,咒骂。信受:相信并接受。丛:集 中。谗:说别人的坏话,说陷害人的话。怨雠:仇敌。9 {3 F. Y) x1 M* O; b8 d
  【译文】有人刚刚造谣惑众,说百姓埋怨你咒骂你,你便相信其言(这就是那些不肯接受中肯之言的君王,一旦有人用巧诈之言迷惑他, 说民间有人怨你骂你,他就会立即相信并接受),从而乱罚无罪、滥杀无辜,民怨就会共同一致,这就等于把民怨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来(听信谗言,心怀怒气,以致动用刑罚,滥杀无罪之人,那么天下 人就会都把你当成他们的仇敌,将怨恨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
2 H5 L5 f5 H, _6 ^4 w  r: X  
8 m2 i. ]3 u+ T4 o/ {% J' `  【原文】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之于人,无有亲疏,惟有德者,则辅佐之。民心于上,无有常 主,惟爱己者,则归往之。为善弗同,同归于治;为恶弗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6 u( I9 k8 d7 }5 ~
  【注释】亲:指偏爱。无常:不固定。惠:仁爱,宽厚。归:归趋,趋于。治:治理得好,安定太平。其: 副词,表示祈使。犹当,可。9 z# E9 \. U7 x+ {6 Y/ Z; ]7 S
  【译文】上天从来不会偏爱谁,只佑助贤德之人;民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归顺那些仁慈宽厚的君主。(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别,谁有德它就保佑谁。在百姓的 心中,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君主,谁爱护他们,他们就归向谁。)行善政的方法不同,但结局都是天下大治;做坏事的方式不同,但结局都是国家动乱。你可要当心呀!
3 \: f4 M# }- ?# C8 L" P6 w) g  
$ P/ z- Q5 k! V  D+ D; [. h  【原文】圣罔念 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惟圣人无念于善,则为狂人;惟狂人能念善,则为圣人。言桀纣非实狂愚,以不念善故灭亡也。
; u% a. `+ g" g6 Y3 l4 {( Z+ M  【注释】念:思考,考虑。这里指的是思虑善法。克:能。+ N9 ?! R) I# }, ^3 v9 i% t
  【译 文】圣人如果失去正念就会变成狂人,狂妄之人一旦树立起正念也会变成圣人。(圣人一旦不再思虑善法,就会变成狂妄之人;狂妄之人如果常常思考为善之道,也会变成圣人。就是说,夏桀和商纣并 非一定就是狂愚之人,只是因为他们心中不再存有善念,所以才会招致灭亡的啊。)  I3 Q1 N' f, Z: m/ Z+ z
  
6 @! X6 W- ^9 @$ E4 }9 k, ]  【原文】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弗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大小众官,自 为不和,汝有方多士,当和之哉。汝亲近室家不睦,汝亦当和之。汝邑中能明,是汝惟能勤职事也。
% r& n8 I5 v- N8 r5 O2 q2 U$ \, y& A  【注释】自作: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惟:表示希望、祈求的语气。宜,应。室:家庭。邑 :领地。克:能。明:明白,清楚。惟:介词。相当于「以」「由于」。有方:四方,各方。有,词头。多士: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
6 Q5 a* X" c* x- X: W  【译文】人们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 一切问题,所以才会造成对立冲突的局面。你们要各自放下自己的私念和偏见,舍己从人;你们家庭中有人不和睦,你们要帮助他们消除隔阂,使全家人都能彼此互爱。你们在自己的领地把这些事都搞 明白了,那就是你们勤于职事的证明啊。(大小官员之间,经常会各执己见而不能和睦相处,你们这些各方的贤能之士啊,应当以你们的德行去感召他们,帮助他们团结起来。你们的家人中间有了矛盾 ,你们也要尽快去化解。你们把自己国邑中的这些事都能搞明白,这就说明你们真的是在勤于职事。)
6 `6 Q. I4 V* Y* h. n# W  
4 y1 N( g' @: F6 O& [% r  【原文】周公戒于王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文王 无所兼知于毁誉众言,及众刑狱,众所当慎之事,惟慎择有司牧夫而已。劳于求才,逸于任贤。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是万民顺法。用违法,众狱众慎之事,文王一无敢自知于此,委 任贤能而已也。1 [* q% Y8 D& b! @6 |1 t( j. v
  【注释】罔攸:无所。兼:兼知。庶言:群言,舆论。庶狱:诸凡刑狱诉讼之事。庶慎:众所当慎之事,即各种敕戒。《广雅·释诂》:「慎,敕也。」有司:官吏。古代设官 分职,各有专司,故称。牧夫: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是:概括之词。凡是,任何。训:顺。用:施行,实行。敢:副词,表示尊敬。 " G/ R. Y1 v  p  O
  【译文】周公劝诫成王说:「文王在位时并没有兼管 社会舆论、各种狱讼案件及各种敕戒之事,均由有关部门的主管官员裁决。(文王并没有一一去听那些各种各样或褒或贬的议论,以及各种狱案及敕戒之事,只是慎重选择好有关部门的主管官员而已。 文王只把精力放在寻访人才上,一旦贤能的人得到任用,自己就可以放手了。)一切合法还是违法,以及各种狱讼及敕戒之事,文王不敢过问这些(但凡有关百姓是否遵循法度,还是违反了刑法,以及 种种涉及狱讼、敕戒之事,文王一概不敢亲自过问,自己只是负责委任贤能的官员而已)。」
% }+ C. h2 \6 z: B2 g$ x  & x4 e! F9 K6 c! c+ E  e2 O
  【原文】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言当顺古大道,制治安国,必于未乱未危之前,思患 豫防之。- M7 \( I' F* S1 E. p) \+ P
  【注释】豫防:谓事先防备。豫,预备,先事准备。
2 @2 K- z) E/ E3 Y- [; s$ |6 n8 `  【译文】在国家尚未出现动乱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制定平治之策,在国家没有出现危机时就解决好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谓应当依循古 人的大道,安邦定国,必须在国家还未乱未危之前,防患于未然)。2 o" x3 s( L+ w; {/ `/ c; ^
  【原文】明王立政,弗惟其官,惟其人。言圣帝明王立政修教也,不惟多其官,惟在得其人也。
& @# f6 r3 x$ x6 n8 w; m9 [0 M  【注释】惟:考虑 。人:人才,贤人。
6 ]1 j% j: @9 w) k# H2 E6 t  【译文】英明的君王成就其政事,不以官员的数目为重,只注重所用之官是否称职(这里说的是圣明的帝王,建立国家的政治体系,重在便于施行教化,官不在多,而在于 一定要让贤能的人处在官位上)。  |7 R7 b" n. x2 Z
  $ M6 {/ x  i( O# S( W
  【原文】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也。此惟三公之任,佐王 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也。官弗必备,唯其人。三公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也。! Z2 b: K# u* h: z  z" m" X1 ~! h
  【注释】太师、太傅、太保:三种辅助天子的大官,称「三公」。论道经邦:论,述说,讲 述。经,治理。燮理:协和治理。燮,和顺,协和,调和。燮理:协和治理。备:齐备。
1 N/ g- n  ~2 f% {0 q  【译文】设立太师、太傅、太保,此为「三公」。三公的职责是为君王讲解自然大道,帮助经纬国家大 事,调理阴阳的和谐。(师,天子的老师、榜样。傅,就是教导和佑助天子。保,就是保护天子之心永远安住于道德仁义之中。由此可见三公的职责,就是辅佐君王,讲述大道,用以经纬国家大事,化 解冲突,让社会日益和谐。)人员不必齐备,所用必须是德高之人(三公的官位,不必人员齐备,一定要是具备了极高道德修养的人才可以担任这样的职务啊)。8 B: z. N4 n' d1 e8 z- `! _
  
+ j! ~1 |. m4 L' w& q  【原文】少师、少傅 、少保,曰三孤。孤,特也。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人也。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副贰三公弘大道化,敬信天地之教,辅我一人之治。* k; E+ F- n# [  |$ }/ R4 b! S4 y
  【注释】曰:叫做,称为。贰:副职,协 助。弘化:弘扬德化。寅亮:恭敬信奉。寅,恭敬。亮,相信,信任。弼:辅助。
/ u; c5 m" X* T* S  【译文】设立少师、少傅,少保,称作「三孤」(孤,特别的意思。因其地位在公卿之间,比公稍下,比卿稍 上,特地设置了这三个职务)。其职责是协助三公弘扬教化,敬祀天地神明,共同来辅助我一人治理天下(协助三公,广泛弘扬道德的教化,恭敬信奉天地神明的启示,齐心协力帮助我一个人)。
/ w$ i& \" i& g& r9 d  
2 ?4 ]! w8 i& ]3 M" S) T+ T  【原文】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地官卿,主国教化,布五常之教,安和天下众民,使小大协睦也。" D, j: X- I7 k" S- l
  【注释】司徒:周官名。为六卿之地官卿,掌管对国民的教化。敷:传 布,施行。五典: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沈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扰:安抚,和顺。
5 ?+ b9 M- z9 N7 g7 ?& V5 H2 n  【译文】司徒掌管对国民教化、传布「五常」之教,使天下百姓安定和谐(作为仅次于天官卿的地官卿,司徒掌管的是对国民的教化,专门弘扬、传布五种伦常大道的教育 ,使天下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
  p; W& y6 P: g3 r. a& v6 P  
2 O* M# X5 N, w# w- j  J  【原文】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有官君子,大夫以上也。叹而戒之,使敬所司,慎出令, 从政之本也。令出必惟行之,不惟反改。二三其令,乱之道也。+ A5 s, B5 C  J+ Q+ \  @! O3 h3 M
  【注释】钦:敬。惟:思。二三:指反复无常。
9 K' J) q& u! y5 N+ [* Q  【译文】凡我朝在位的官员,你们一定要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你们所承 担的职责。你们在颁布每一个政令之前,都要慎之又慎。号令一出,就一心只想着如何去落实,不要再想着是否改变它。(所说在位的官员,都是大夫以上的。成王在此感叹地告诫他们,要他们敬奉自 己的职守,慎重地对待所颁布的每一个政令,因为这是为政的根本。令出必行,不得中途废除或更改。如果执政者不断改变政令,反复无常,那正是一条乱国之道啊。)
' d' \# l+ g8 l# Z4 u; c2 A" H  
( L! |1 V4 r8 n( E' _; v  【原文】以公 灭私,民其允怀。从政以公平灭私情,则民其信归之。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凡制事必以古义议度终始,政乃不迷错也。其尔典常作师,无以利口乱厥官。其 汝为政,当以旧典常故事为师法,无以利口辩佞乱其官也。弗学墙面,莅事惟烦。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临政事必烦矣。* {8 _% r  K4 X6 j9 O0 X% C
  【注释】允怀:犹归顺。古:古训。制事:谓处理政治、军事等 重大事件。典常:常道,常法。利口:能言善辩。辩佞:能说会道,花言巧语。墙面: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莅:到,临。0 k" Z6 w' N# {+ \
  【译文】以公心取代私心,老百姓才会 诚心归向(为官者以公平代替私情,民众就会信任并归顺他);先学习古训,然后再进入仕途,朝中议事必以先人的典章制度为依据,面对各种复杂的军政事务才不会迷失方向。(谓为政者必先学习古 圣先贤的教诲,然后再去为官执政。讨论决策重大事件必依据古人的义理,反复权衡,贯彻始终,这样政事才不会出现迷错。)你们要以古人的常道为师,不要以利口巧辩扰乱官风(你们为政,当以古 人的典常旧例作为学习的榜样,不要逞口舌之利,以巧言善辩来混淆视听)。人不学习古训,如面壁而立,一无所知,遇到政事必会无所适从(人而不学,如面墙而立,临政必生烦恼)。
6 P: T0 I; G) j# C9 E  【原 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此戒凡有官位。但言卿士,举其掌事者也。功高由志,业广由勤也。
' C( v0 m  {6 m' H  【注释】崇:高。广:大。
2 R# P# Q* b1 _  【译文】功高在于立志,业广源于勤勉(这番话是用来告诫 所有的为官者。此处只对卿士说,是以这些掌管要务的人为例,以见「功高由志,业广由勤」并非虚言)。6 c" F- R7 `7 r
  
- P& l! {$ \5 W; [; M% \  【原文】位弗期骄,禄弗期侈;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 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也。恭俭惟德,无载尔伪。言当恭俭,惟以立德,无行奸伪也。! V5 F. m6 v, Y
  【注释】期:希望,企求。期:邀约,相约。惟: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载 :行。伪:不诚实,诡诈。6 x1 E' N# X. d$ E
  【译文】位贵者不知不觉就容易变得骄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禄厚者不知不觉就容易变得奢侈。(身居高位的人即使不刻意去想着骄纵,往往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骄态;富有的人纵然不 想着奢侈,往往无形中就染上了奢侈的习气。骄奢之风一起,就是自己迅速走向败亡的时候了。)恭敬勤俭才是美德,不要有那些伪诈的行为(意思是说应当从恭敬节俭做起,来树立自己的德行,不要 做奸巧伪饰之事)。
1 {/ b& Z9 Z* t9 H4 G; V7 U' a3 f  
( {" U, l0 S4 g% L4 k% l# _& }  【原文】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为德,直道而行,于心逸豫,而名日美。为伪,饰巧百端,于心劳苦,而事日拙,不可为之也。
& u8 B+ C( |' c- D6 R  【注释】休 :美好。拙:指困窘。; a' |/ P0 e% m1 M; R2 P  w, J
  【译文】为善修德,就会心中安宁,日见美善;弄虚作假,就会心中烦劳,日益困窘。(为善修德的人像走在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样,心中安逸舒畅,他的名声也一天比 一天好。弄虚作假的人百般巧饰,内心劳苦,而事情总是越办越糟,这种傻事情不能干啊。)
/ T: g' h" A& v  
2 d0 I9 `) ?! s& a/ I  【原文】居宠思危,罔弗惟畏,弗畏入畏。言虽居贵宠,当常思危惧,无所不畏,若乃不 畏,则入不可畏之刑。
; t+ d6 `8 M) a9 e$ o+ \  【注释】危:凶险。弗畏入畏:不畏就会进入可畏的困境。刑:惩罚,处罚。
7 T- m# a- [: {. E6 S* t  g  s  【译文】处贵宠之位,要想到危惧,要凡事无所不畏。如果不知敬畏,就会坠入可 畏之境。(谓一个人纵然处在贵宠的位置,也要时时想到背后的凶险而有所畏惧,对一切都常怀敬畏之心。如果你什么都不怕,最终必将遭到可怕的惩罚。)
7 U3 v9 f: v3 b  ?/ Y  【原文】推贤让能,庶官乃和。贤 能相让,俊乂在官,所以和谐也。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弗任。所举能修其官,惟亦汝之功能也。举非其人,惟亦汝之不胜其任也。
" {- w/ @/ F8 g( U* O8 \  【注释】庶:众。乃:于是。俊乂:亦作「 俊艾」。德才出众的人。举:推举。能:贤能。称:举荐。匪:不,不是。任:胜任。修:整饬,有条不紊。《南史·张齐传》:「齐手不知书,目不识字,在郡清整,吏事甚修。」/ D3 T0 `( S# C. s, _& Z  s+ L* {
  【译文】 互相推贤让能,百官就会和谐(相互推让贤能的人,让德才出众的人都处在官位上,社会自然就和谐了)。你推荐了贤能的人来担任官职,这便是你的贤能;你若举用了不能胜任其官职的人,这也就是 你的不称职(你所举荐的人能够整饬吏事,把事情都办得有条有理,这也是你的功劳和能力的体现。你若举荐了不该举荐的人,那也是你不能胜任你的职责的表现啊)。
0 t, u; h$ e4 T& {: b  U, V  
9 s9 X# o% Z% `6 u* Z( k% P  【原文】我闻 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所闻上古圣贤之言也。政治之至者,芬芳馨气,动于神明。所谓芬芳,非黍稷之气,乃明德之馨,厉之以德也。/ h- H" S, c- L; Y9 P  K8 i1 W/ N
  【注释】至治:完美的政 治。馨香:香气远闻。明德:光明之德,美德。厉:「励」的古字。劝勉。
& I8 P6 Z6 p4 q4 ?! @! ?7 D  【译文】我曾听说:「完美的政治如同芳香之气,可以感通神明。黍稷的芳香还算不得馨香,只有美好的德行才是久 远的馨香。(成王所听到的是上古的圣贤之言啊。政治到了完美的境界,芬芳馨香之气,可以感动神明。所谓芬芳,并非黍稷之香气,而是美好的德行所散发出来的馨香啊。说这些话,目的是用德行来 勉励君陈。」)+ u5 W5 ]  I/ |' O' g4 O! g
  
3 G/ K3 W9 D$ E6 K$ k4 A) T2 F  【原文】凡人未见圣,若弗克见;既见圣,亦弗克由圣。此言凡人有初无终也。未见圣道,如不能得见。已见圣道,亦不能用之,所以无成也。尔其戒哉!! s  @7 W  o# w
  【 注释】由:听从。戒:警惕。
& E9 m, j7 V2 h* \: o3 ]  【译文】大凡人未曾见过圣人时,觉得圣人好像不能见到;及至见到圣人,却又不能听从圣人之言(这里说的是平常人往往有始无终,未遇见圣道,如不能得见, 时时盼望见到,遇见圣道之后,又不能遵循圣人的教诲,所以还是一事无成)。你要以此为诫啊!
! A: n0 w+ `5 I, ]( r* t. G  【原文】尔惟风,下民惟草。汝戒勿为凡人之行也。民从上教而变,犹草应风而偃,不可不慎 也。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无乘势位,作威民上,无倚法制,以行刻削之政。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宽不失制,动不失和,德教之治也。" t: q# X" [+ H
  【注释】惟:是。削:侵削,剥削。法制:法令制 度。制:度。/ c+ j8 {* t/ p5 V; `
  【译文】你好比是风,百姓好比是草(草随风向而动)。(你要当心,不能以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百姓会随着官长的教化而改变,如同小草随风而伏,你不可以不谨慎对待 啊。)不要依仗权势作威,不要打着法律的旗号施行苛政(不要仗着自己的势力权位,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不要借着法律制度的名义,去做侵害人民的事情),应当宽容而有节制,举止从容不失中 和(宽不失度,动不失和,就是用道德的教化来治理国家和人民啊)。
; ]- Q  I% x0 y+ K# ~% Y  
4 L6 I+ ]3 _7 H# q' l- |( m, A  【原文】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人。人有顽嚣不喻,汝当训之,无忿怒疾之。使人当器之,无责备于一夫也 。8 ?& @! o) X  X5 I  h4 u
  【注释】忿疾:忿怒憎恶。顽:愚顽的人。求备:求全责备。顽嚣:愚妄奸诈。喻:明白。器:谓量才使用。
. U( j- |' [% i9 ]  【译文】对于愚顽之人,你不要愤怒、厌恶;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求 全责备。(有些人愚妄顽劣,不明事理,你应当耐心开导他,不要忿怒、嫌恶这些人。用人要用其所长,不要求全责备于哪一个人。)( B: `. h; M7 O; N' t
  
( r5 k, X: }% G( V  【原文】政贵有恒,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政以 仁义为常,辞以体实为要,故贵尚之。若异于先王,君子不好也。4 [! w) \. M+ F4 ]
  【注释】体要:切实而简要。体实:切合实际。7 G0 H8 w2 f$ V* M  T9 w6 O
  【译文】为政贵有恒常之法,言辞崇尚切实简要,不要喜好标新立异 。(为政以仁义为常道,措辞以求实为要务,才会受到尊崇。如果与先王之道不合,君子是不会喜欢的。)
) `: a2 x0 L4 D7 f1 o- Y7 W  
& R5 i: s& ?9 e: o$ B# U  【原文】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世有禄 位而无礼教,少不以放荡陵邈有德者,如此,实乱天道也。7 n7 Z: b7 G/ j/ X! M$ Z+ T  y+ d
  【注释】鲜:少。由:遵循。荡:放荡。陵:轻视。悖:违背,违反。陵邈:傲不为礼,轻慢。
- i7 w& n1 m) F4 ^8 P) {  【译文】我听说:「世代享 受俸禄的人家,很少能够遵循礼法。」他们以放荡的行为欺凌守德之人,实在有悖于天道。(世代享有禄位但却没有继承先人的礼教,很少不是以放荡无礼的言行轻慢那些有德之人的。这样做,其实就 是在扰乱天道啊。)
. ]& P; i* S7 z: K  
5 |2 ?9 E$ q6 }) Z& r( l* @  【原文】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惟尔之中。言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女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之道。
" b, ~/ j, N7 h# i2 L9 \  `$ Z  【注释】中:中 正之道,标准。女:汝。
9 E6 g& |0 J" x5 I8 b; L0 b  【译文】如果你自己能够立身中正,便没有谁敢不中正;百姓不明白什么叫中正,只有你才能为他们做出中正的榜样。(谓你的身能正,那么下面的老百姓就不敢不正 。百姓的心中本没有中正的标准,需要从你那里获得到中正的标准。所以你必须端正自身,让天下百姓都能从你的身上看到真正的中正之道。)3 U6 q0 O1 l. M- ?$ v8 q. y
  【原文】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 忠良。聪明,听视远也。齐通,无滞碍也。臣虽官有尊卑,无不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给侍进御,仆从从官,官虽微,无不用中正之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弗钦;小臣皆良,仆 从皆正,以旦夕承辅其君,故君出入起居,无有不敬。发号施令,罔有弗臧。
/ `6 q6 n2 z  G- `( T5 k5 f  【注释】齐圣:合于圣道。匪:同「非」。不,不是。弼:辅助。辟:君。钦:敬,敬重。承辅:辅佐。臧:善, 好。
. w2 Y4 Q+ w4 F; M; _4 V& C5 k  【译文】昔日的文王、武王,聪明睿智合于圣道,大小臣子都忠心耿耿、诚实善良。(聪明,视听都能达到很远的意思。齐,通达无滞碍的意思。众臣虽官位有高下尊卑之别,但无不忠诚 良善。)那些侍奉左右者、驾驶车马者及仆役等,也没有一个不是行端品正之人。(从负责日常生活起居的近侍人员,到陪护外出的随从人员,官职虽微,无不选用秉性中正之人。)以这样的人朝夕侍 奉、辅助其君主,故君主出入起居,没有不恭敬整肃的(小臣及仆役随从人员都能个个良善中正,大家齐心协力,不分昼夜地辅佐自己的君主,所以君王的出入起居都能敬守礼法,从无失礼不恭之处) ;发号施令,没有不合于仁义的。2 J8 Q& e6 v0 Z$ j# W  p
  4 T2 h: o  A8 L9 P0 o7 T" i+ _
  【原文】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言仆臣皆正,则其君乃能正;仆臣诏谀,则其君乃自谓圣。后德惟臣,弗德惟臣。君之有德,惟臣 成之;君之无德,惟误之。言君所行善恶,专在左右也。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汝无亲近憸利小子之人,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导君上以非先王之法也。
( M. D: z* t1 _" p5 }2 w# l2 o% Q0 Z  【注释】 厥:其,他们的。后:君。自:自以为。憸人:小人,奸佞的人。憸,音先。充:充当。迪:导,引导。上:君上。非:违背。憸利:奸邪利口。小子:犹言小人,特指无德的人。充备:参预,充当。 ) p; a0 ?/ k% v; C
  【译文】仆从近臣都是中正之士,其君主也会保持中正;仆从近臣谄媚,君主就会自居圣明(谓仆从近臣身正,他们的君主也会身正;仆从近臣阿谀奉承,他们的君主便会自以为圣明)。君主 有德在于臣下,君主失德也在于臣下(君主有德,那是因为群臣的辅佐成就了他的德行;君主无德,也是臣子没能尽职而误导了君主。谓君主所作所为是善是恶,都取决于身边的近臣)。你不要亲近奸 佞小人,不要让他们担任这些充当君王耳目的要职,以免诱导君王违背先王的典制(你不要亲近那些奸邪利口的小人,让他们占了侍从的位置,充当代替君王视听的官员,从而导致君王违背先王的成法 )。
) z- J0 M4 B, |% s# ?  
' |6 q+ e: O4 ]( M0 }2 H  【原文】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先戒以劳谦之德,次教以惟敬五刑,所以成刚柔正直之三德也。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2 n: a! h/ h/ M& r2 n
  【注释】五刑:野刑、军 刑、乡刑、官刑、国刑五种治理百姓的法律。《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二曰军刑,上命纠守;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 暴。」五刑,一说指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墨、劓、剕(刖)、宫、大辟(杀)等。三德:三种品德。随文而异。《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孔颖达疏:「此三德者, 人君之德,张弛有三也。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二曰刚克,言刚强而能立事;三曰柔克,言和柔而能治。」《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 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庆:善。赖:得益,受益。劳谦:勤劳谦恭。
/ B6 m2 _2 K5 l" w, O. ^" Q0 @  【译文】要像普通百姓一样敬畏国家的刑罚,常常以『五刑』来警示自己,养成三种美德。」由此可见,天子有了善 行,万民都将赖以受惠(首先告诫家人努力修善,树立谦恭之德;再教导大家要以一颗敬慎之心对待五刑之法,以成就自己刚、柔、正直这三种品德。这正是天子的善行,天子一人有善,全天下人民都 赖以受益)。
$ U- W' Q, O6 r! C6 u2 s8 Z  【原文】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在今汝安百官兆民之道,当何所择,非惟吉人乎?当何所敬,非惟五刑乎?5 f% \0 ?2 |/ U) S6 v5 S* d/ l' }
  【译文】如今你们要使百姓安定,应当一心寻 求、选择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贤人吗?应当时时警惕、戒慎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刑罚吗?(现在你们要安定你那里的百官和人民的根本问题,就是要选用什么样的人才,不就是要选用贤能的人吗?再就 是要慎重些什么,不就是要慎重地对待五刑吗?)
) t4 F9 E9 ]* a  【原文】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两,谓囚证也。造,至也。两至具备,则众狱官共听其入五刑之辞也。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辞简核,信有 罪验,则正之于五刑也。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当出金赎罪也。五罚弗服,正于五过。不服,不应罚也。正于五过,从赦免也。
+ U8 ~! ?. ~) j6 J  【注释】两造:指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 告。师:士师,司法官。听:理。五辞:谓诉讼时原告被告双方的述词,因与五刑相关,故称「五辞」。亦作「五词」。简:核实,符合事实。孚:相应,符合。简孚:犹核实。正:定罪。五罚:对罪 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弗服:指不当。五过:古代刑法规定可以宽恕的五种罪过。
0 D) H0 O3 \2 U" X' E+ i  m  【译文】审判时,双方证据齐备,法官依据五刑的标准审理相关述词。(两,指的是囚 、证双方;造,至的意思。原告、被告各方证据齐备后,众法官共同判断其符合「五刑」的那些条款)述词无误,合于五刑,按五刑定罪。(罪证经核实可信,便按「五刑」的有关规定治罪。)以「五 刑」治罪的罪证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则按「五罚」的有关规定处置。(经核查与事实情况不符,即不应当执行五刑,那就用出钱赎罪的办法处置。)按「五罚」处置仍不适合的,就按照「五过」来处理。(不服,就 是不当罚的意思。按照五过的标准来处理,就是给予赦免。)
+ P% a$ f, I2 |! C/ w- g; O  ( n/ R! ]$ t2 Y' x# l  z- P; ]
  【原文】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非口才可以断狱,惟平良可以断狱,无非在中正也。哀敬折狱,咸庶中正。当 矜下民之犯法,敬断狱之害人,皆庶几必得中正之道也。
2 B1 T$ V% F, m: I3 M3 u6 t# N' L  【注释】佞:佞人,善于言辞的人。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哀:怜悯。敬:谨慎。庶:庶几。将近,差不多。# q) R4 }' `6 P) t" Y8 P. E
  【译文】并非巧 言善辩之人才能断案,而是贤明良善之人才适宜断案。无非是要存心公正而已。(不是靠口才方能断案,只有靠公平良善才可以断案,无非在于端心正念执守中正不偏之道啊。)以怜悯之心、谨慎之心 判决案件,就会基本做到公正适当。(应当同情百姓触犯法律的缘由,谨防断案失误给这些人带来更大的灾难,都应力求合于中正之道。)( }$ w" a: B- }; a, _1 O2 T6 H: d
卷  三   毛诗治要
  k8 e5 g$ M+ a8 y8 k' s5 w* p: _2 t9 D  z( \, y, c
  
& \: o% R1 P' _' u1 i  【 原文】《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u% m0 \* [7 n" V0 w
  【注释】后妃:指皇后妃嫔。《礼记·昏仪 》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古代政治制度中一种很特殊的建制,这些后妃名为帝王的妻妾,实际上都是宫廷里掌管各级内政的女官。选拔这些后妃 要求品格纯正、温润贞良,目的是为了彰显女德,仪范天下。后世之君,以之满足贪欲,故多致亡国败家。风:同「讽」,婉言劝谏。正夫妇:端正夫妇之道。动:谓思想受影响而动摇、改变。化:改 变人心风俗;教化,教育。7 R- x/ t$ R0 i$ k) C- ~
  【译文】《关雎》一诗,歌咏后妃的美德,是《国风》的第一篇,用以教化天下,使夫妇之道端正。所以,《关雎》对引导乡野民众、改善国家风气都有功用。风, 是婉言劝谏、教育感化的意思。用劝谏来转变人的观念,用教化来改善人心风俗。* r9 N, e' M* U# O  ^
  
+ J; e4 E& Z6 Q* e, ^  【原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 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 R/ w) S, ~1 `! G  S. Z  【注释】志之所之:人的心志之所趋向。之,往,去。衷:内心。嗟叹:叹息,感叹。嗟、叹,同义复词。
* o# n  f2 H* L. @, H$ j  【译文】诗 ,是人的心境的寄托,存在于人的心中便是心境,以言辞表达出来就是诗。情志在内心涌动,就用言辞表达出来。言辞不足以表达人的情志,所以就发表感叹。感叹还不足以表达人的情志,所以就歌咏 。歌咏还不足以详尽表达人的心境,便手舞足蹈来抒发。
/ v6 K6 @) l' ]0 r- h7 @  
* F, w4 [1 [, B9 }8 O  【原文】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发,犹见也。声,谓宫商角徵羽。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也。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 Y5 [1 T/ t% g$ n
  【注释】成文:组成一定的旋律。宫 商角徵羽:古代之五声音律,或称五音。《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安以乐:安和而喜乐。以,而且。乖:违背;不合。民困:民众困厄危难。经:调理。, v; e' c9 V- C1 |3 o: @, E3 R& ]( [" \/ `
  【译文】情志流露在声音里,发声形成一定的旋律,则称为音乐(声音形成一定的旋律,就是宫、商、角、徵、羽五音互相应和的效果)。世道太平的音乐充满安适与欢乐,表明当时的政治平和; 乱世的音乐充满了怨恨与愤怒,表明当时的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灭亡或濒于灭亡的国家的音乐充满哀苦和愁思,表明当时的百姓困苦无望。所以说端正得失标准、感动天地鬼神,没有什么可与诗的作 用相比拟的。先王以诗调理夫妇关系,形成孝敬风气,使人伦淳厚,使教化美善,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t) I' l. E$ ]2 W. H( U
  【原文】《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G$ V0 \+ l2 V/ c# W; ?  【注释】六义:即后文之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诗经》的内容,有十五国风、二雅、三颂;赋、比、兴指《诗经》的写作手法,赋为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白描法,比为托物拟况 而以彼物状此物的比喻法,兴为先言他物而再兴起联想的象征法。
% j. o8 T) z" b- ~  【译文】诗有六义:一是风,二是赋,三是比,四是兴,五是雅,六是颂。3 z0 T$ [4 p! z3 p+ i& s2 {$ I
  
; R2 O3 ?( h7 J3 W' a0 x  【原文】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 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故曰《风》。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 ,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吿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也。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 矣。
$ B3 h  t) Y" [, M! `  【注释】上:君主;皇帝。下:臣下;百姓。刺:以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过失,有指责之意。风:讽喻。宋代朱熹《诗集传》此处注为「风者,民俗民谣之诗也」,与西汉毛亨、毛苌的《 毛传》释注为「讽喻」者不同。系:连结。形四方之风:表现天下的风气。形容:盛德的表现、体现。成功:成就的功业,既成之功。神明:天地间一切神灵的总称。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等四 类之合称。始,开端。至:至大,完善。《变风》、《变雅》:皆为乱世的作品,世以为乱世之音。相对于正风、正雅代表的治世之音而言。
* e. d' O# ^! U! J5 ?( k9 y* K  【译文】君王以诗来劝勉教化臣民,臣民以诗来劝 谏讽喻君王。用《诗》的言辞劝谏的人不会获罪,听到的人能够引以为戒,所以称为讽喻。把一国的时事与国君修身治国的根本相连结,便称之为风类诗歌;谈论天下之事,表现天下的风气,便称之为 雅类诗歌。雅,就是端正之意,论说的是君主之政事衰败与兴旺的缘由。政事有大小,所以有小雅、大雅之分。颂是赞美表现君主高尚品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其成就的功业告知于天地间一切神灵的。风、小雅、大雅 、颂合称为「四始」,是诗的最高成就(称为始,是因为讲述了王道兴起或衰落的缘由)。到王道衰落、礼义废弃、政教违逆、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家风改变,因而《变风》、《变雅》等作品便随之产 生。
6 X! E6 E1 W4 B; M  
  K5 x+ ^9 L; w. |! q+ K, l( s4 g& k  【原文】《周南》、《邵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I7 i  ?- w* {( x' l3 Q  G
   【注释】进贤:进用贤能的人。不淫其色:不沉溺于美色。窈窕:幽静美好的样子。2 B% V# \' K, ^" e' L2 p9 s
  【译文】《周南》、《邵南》是端正初始治国方向的法则,是以王道转变人心风俗的根本。因此《关雎》一 诗是说后妃心里以得贤善之女以配君子为喜,以所推选的贤能之人不受重用为忧,不是只沉溺于自己的美色以求专宠而已。哀伤幽静贤良的女子未得以赏识推荐,一心渴望得到贤能的人才,而无丝毫妒 忌、抑制贤者之心,这是《关雎》一诗的意旨所在。
! p/ j2 @# H; b9 y+ F  
- D) l$ R6 f) n. i  w$ l5 O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后妃悦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 若雎鸠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也。窈窕淑女,君子好仇。窈窕,幽闲也。淑,善也。仇,逑也。后妃有关雎之 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仇逑也。+ U- F/ n; H/ g$ ^; I3 k# }- k
  【注释】关关雎鸠:关关,雄雌水鸟相和鸣叫之声。雎鸠,一种水鸟,这种鸟雄雌情意专一,不乱偶。洲:水中的陆地;干滩。鸟挚而有别:雎鸠的 情感特别诚挚专一,与常鸟有别,体现夫妇应循守礼法之意。窈窕:娴静貌;美好貌。淑女:贤惠善良的女子。君子:品德优秀的男子。好仇:美好理想的配偶。仇,同「逑」。今本《诗经》作「好逑 」。幽闲:娴静柔顺。( ~6 d5 i* n/ K6 o
  【译文】小岛上双栖的雎鸠相对而唱,发出关关的和鸣。(这一句为起兴,意在引出下文。雎鸠鸟情感诚挚专一,与其他鸟不同。后妃喜爱君子的德行,没有不和谐的。 她不是沉湎于自己的美色,就像关雎鸟与常鸟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教化天下。夫妇各有本分,父子就能互相亲爱。父子互相亲爱,君臣就能互相恭敬。君臣互相恭敬,那就能使朝廷端正。朝廷端正,那 么君王就能成功地教化天下。)只有那娴静温婉的女子,才配得上君子那完美的德行(后妃具有雎鸠情义专一的美德,是幽静贤淑的好女子,适宜做君子理想的配偶)。9 H* O  C3 n$ L" c
  - j! O3 e7 B1 d5 z
  【原文】《卷 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谒,请也。# h- x0 E! M$ a3 G# n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忧者之兴也。采采,事采之也。卷 耳,苓耳也。倾筐,畚属也,易盈之器也。器之易盈而不盈者,志在辅佐君子,忧思深也。嗟我怀人,置寘周行。怀,思也。寘,置也。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之周之列位也。周之列位,谓朝廷 之臣也。2 z! |5 G/ g( e* x. F9 N
  【注释】卷耳:野菜名,又叫苍耳、枲耳,叶嫩可食。君子:指君王。审官:考察提拔官吏。进贤:进用贤能的人。险诐:亦作「险陂」。诐,偏颇、不公正。险诐,阴险邪僻。私谒 :私下进见。忧勤:忧劳勤奋。采采:采了又采,连续不断地采。盈:满。倾筐:浅斜而盛菜的竹筐。今本《诗经》作「顷筐」。畚属:畚箕。嗟我怀人:嗟,叹息。怀人,心中所怀念的人,喻指所思 得之贤人。寘彼周行:被置放在朝廷臣子的行列中。寘,放置。行,行列。
8 z* T- H) x9 L! D, J9 A; U% B  【译文】《卷耳》是写后妃志向的作品。后妃之志希望辅助君王,求取贤良,慎选官员。了解臣下的勤苦与功绩,心 里只有向君王选荐贤人的志愿,而没有丝毫偏颇、谋私的邪念。为此朝夕思虑,以至于整日忧劳不断。* h- U7 R* X1 ~: K
  我两手不停把卷耳采,总觉那罗筐没装满(这一句为起兴,器皿容易装满却总装不满,意 在说明希望辅佐君王的忧虑深远)。只因我心中把君王念,但愿那天下的君子,都做了君王座上贤(这一句说明后妃希望君王任人唯贤,让其成为周朝廷的官员)!
& Z! ^3 ^; S" h) h# Q5 S  
4 Z% j/ e# ]' u1 V  【原文】《相鼠》, 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
. m: w; ^$ d* ?: p. J6 k- r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居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也。人而无 仪,不死胡为。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体,支体也。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 I* t5 a: y+ E$ g% N  【注释】相:察看。正其群臣:端正其群臣。人而无仪 :人却没有礼仪。人而无仪:人如果没有礼仪。不死胡为:不死还能做什么呢?体:肢体。人而无礼:人却没有礼貌。人而无礼:人如果没有礼貌。遄:迅速。
% U6 {! P% V5 T1 c  L' c  【译文】《相鼠》是斥责丧失礼 仪之作。卫文公能够端正其群臣的作风,而责备那些身处在上位,承受着先君的风化,而不守礼仪之人。- n. H" J- x6 t7 L
  看那老鼠身上只有一张皮,就好比人类一旦没有了礼仪(看那老鼠还有皮,虽然处在高 耸突出的地方,但苟且偷生,不知廉耻,也与没有礼仪的人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礼仪,纵然不死,活着又有何意思(人以有礼仪为尊贵。现在却相反,伤风败俗,不如死去就没有危害了)?看那老 鼠只空有一副躯壳,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礼仪。人没了礼仪便如同行尸走肉,过这样的日子为何不赶快去死?# G1 h; q$ |& F2 k
  ) U- H% m* D! ~1 K. s; M2 \- ]
  【原文】人而无仪,不死胡为。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 如其死无所害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体,支体也。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z' m5 @8 O% s; \
  【注释】人而无仪:人如果没有礼仪。不死胡为:不死还能做什么呢?体:肢体。人而无礼:人却没有礼貌。人而 无礼:人如果没有礼貌。遄:迅速。
" z$ t. L" Y, a/ k$ U/ p  【译文】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礼仪,纵然不死,活着又有何意思?(人以有礼仪为尊贵。现在却相反,伤风败俗,不如死去就没有危害了。)看那老鼠只空有 一副躯壳,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礼仪。人没了礼仪便如同行尸走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2: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这样的日子为何不赶快去死?# O5 j/ N8 {! ~. B* N
  : F1 H, p1 _" u0 U: O
  【原文】《淇澳》,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 ,美而作是诗。- j- ?" P' S5 Y- s9 d* O0 C, }, x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兴也。猗猗,美貌也。武公质美德盛,有康叔之余烈也。有斐君子,如切如瑳,如琢如磨。斐,文章貌。治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 成也。听其规谏,以礼自修饰,如玉石之见琢磨。
) k' Y& A4 b6 _" ?$ Z( d- c/ A2 a9 h  【注释】淇澳:淇水弯曲处。今本《诗经》作「淇奥」。澳,同「隩」,水边弯曲处。美武公之德:赞美卫武公的美好德行。文章:文采。以 礼自防:以道德仪节的规范自我约束。猗猗:美盛的样子,用以喻指卫武公的质美德盛。康叔之余烈:康叔,姬姓,名封,又称康叔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被武王封于康国。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 在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商朝故墟朝歌建立卫国,封康叔于卫,故又称卫康叔。卫康叔治国有方,是卫的开国始祖。余烈,遗留下来的风范。斐:有文采的样子。如切如瑳,如琢如磨:切、瑳、琢、磨为古 代处理玉石器或骨器的不同工艺技术。此指学问品德的锻炼须反覆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自修饰:自我整理装饰。见:被。
4 [: j* y6 v2 b7 S$ L3 \. {9 E" ?  【译文】《淇澳》是称扬卫武公美好德行的诗,说他既有文采,又善 于听取不同意见,以道德仪节的规范自我约束,所以能够担任周朝的宰相,为表示对他的赞美而作此诗。1 G7 F5 U1 Y' @6 `: c( P- p$ [
  请看那弯弯的淇水河边,大片的绿竹秀美又茂盛(这一句为起兴,用淇水内侧绿竹长得 秀美茂盛比喻武公的美德,武公具有卫国开国始祖康叔的风范)。那文采斐然的君子啊,进德修身如雕琢美玉,人人都精益求精(善于听取他人的劝谏,用礼义自我修养,成就敬慎庄重的威仪,就像要 成就精美的玉器,必须经过切磋琢磨)。
% H/ b3 `5 O! b5 {$ X! [  - _4 ]6 j% [8 v4 ?3 K# F
  【原文】《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兴也。风且雨凄凄然,鸡犹守时而鸣喈喈然。兴者,喻君子 虽居乱世,不改其节度也。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夷,悦也。思而见之,云何不悦也。4 o2 s3 f: h4 ]8 Q" t+ O
  【注释】度: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即君子之节操。风雨凄凄:风雨交加,凄凉寒冷。喈喈:鸡叫的声音 。既见君子:终于见到德才出众的君子。既,终于。君子,泛指德能出众的人。云胡不夷:云,语气助词,无实义。胡,怎么。夷,喜悦。" z% H; x8 n3 w3 a+ @& Z; a% V
  【译文】《风雨》是思念君子的诗。时处乱世,人们 则思念君子。因为君子虽处乱世,却不改变其节操。任凭它风雨交加天气寒冷,那报晓的雄鸡总是守时而鸣(这一句为起兴,用风雨交加、凄凉寒冷,但雄鸡还守时鸣叫,比喻君子虽身处乱世却不改变 其气节和处事原则)。我仰慕那君子的品行坚贞有节,今日相见怎能不喜悦欢欣(久思君子终于见到,为什么不欢喜呢)!3 {% N" m* R4 ~9 G4 I9 D6 Z
  
! R" Y  ]9 @7 ^: j  【原文】《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5 l# X( m) T; K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青领。学子之所服,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己留彼去,故随而思之。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嗣,续也。汝曾不传声问我,我以恩责其忘己也。. [- G" J( C1 ]8 G- N5 J# [
  【注释】衿:衣 服的领子,同「襟」。刺学校废:指责学校教育荒废。学校不修:《毛诗正义》曰:「学校不修,学人散去。」修,整治、修理,使其恢复。青青子衿:这些身着青衿的学子,弃学而去。《毛诗正义》 曰:「父母在,衣纯以青。」「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青青之色者,是彼学子之衣衿也。此青衿之子,弃学而去。」。悠悠我心:悠悠乎我心思念而不能见。《毛诗正义》曰:「悠悠乎我心 思而不见,又从而责之。」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玄笺云:「嗣,续也。」《毛诗正义》曰:「纵使我不往彼见子,子宁得不来学习音乐乎?责其废业去学也。」嗣音,《毛诗正义》曰:「嗣,习 也。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
  ~7 E3 U5 n6 k' O# M1 F  z' M  【译文】《子衿》是斥责学校教育荒废的诗。遭逢乱世,学校教育往往得不到整治恢复。想那班身着青衣的学子啊,你们的离去令我日夜忧思(这 一句说明过去和学子们一起,都在学校中学习,现在他们都走了,而只有自己留下来,所以追思着他们)。纵然我不能一一去挨家探访,难道就从此都音信全无,全忘了师生的情义(老师的意思是你们 走后为何都不曾捎个音信来问候我?这是从师生恩义的角度责备学生不应该忘记了自己的老师)!: d/ _7 g4 U# Z7 |3 V
  
: Q  b( X; p1 v( @) ]& J, m  【原文】《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其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 ,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6 {8 `9 w  w1 Y, |  【注释】甫田:面积广大的田地。刺襄公:指责齐襄公。求诸侯:期求诸侯支持拥戴。. t- a$ r5 z" p2 W! I
  【译文】《甫田》是大夫讽喻齐襄公之诗。襄公不遵循礼义而一心期求获 取大的功绩,不修养自己的德行而只会一味要求诸侯支持拥戴他。他的志向虽大,却心劳日拙,是因为他期求的方法不正确。% l8 n( E* d7 y
  ' v* _2 i. |, u: B
  【原文】《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 修其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 Z* S/ \5 [; Y- g3 X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兴也。甫,大也。大田过度,而无人功,终不能获。兴者,喻人君欲立功致治,必勤身修德,积小以成高大也。无思远 人,劳心忉忉。忉忉,忧劳。此言无德而求诸侯,徒劳其心忉忉然。  b% b' P7 q8 ^$ Y% B
  【注释】甫田:面积广大的田地。刺襄公:指责齐襄公。求诸侯:期求诸侯支持拥戴。无田:没有力量耕种。田,古同「佃 」,耕种。维莠骄骄:田间的杂草。莠,狗尾巴草。骄骄,杂乱高盛的样子。忉忉:忧愁的样子。9 P. y7 S8 l) ^
  【译文】《甫田》是大夫讽喻齐襄公之诗。襄公不遵循礼义而一心期求获取大的功绩,不修养 自己的德行而只会一味要求诸侯支持拥戴他。他的志向虽大,却心劳日拙,是因为他期求的方法不正确。; X/ r2 K! S! V  T1 T8 f
  农夫无力耕种过大的田地,田地里就只会杂草丛生(这一句为起兴,田地面积太大,人 力不足,终究不会有收获。比喻君王想建立功勋使国家安定,一定要勤勉地修身养性,积累小的善行来成就大的功绩)。君王无德就别想着远人来归附,那只会白白地劳心费神(这一句说明自身没有高 尚的德行却要求诸侯拥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5-3 11:41 , Processed in 0.09087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