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2 1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堕邪见。】
. D2 v/ r8 C# E X' ^. E" T! i1 n 可见得这三个问题,对一个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r! ]5 F: \: D ~
经 【大悲世尊。】! F6 k/ f# N/ n, E0 R7 b# j
这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大悲』就是大慈大悲,这一句是称赞如来,前面那一段是礼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有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按照这个顺序决定不乱。
8 _6 @$ I* W5 X" K3 A. h& Q 经 【愿为此会。】
5 ^/ o7 e& N/ U' m, p 『愿』是祈求。『此会』是讲当会,圆觉法会。
1 x8 Z2 S/ Z3 D* _ 经 【诸来法众。】
$ _8 C& C& }1 ^+ K, f9 c 『诸』是众多,『来』是来到此地,『法众』就是求法的这些大众们。* x, B) u6 T' d( \: i4 Z
经 【说於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1 ^4 y9 Z% d0 z' ]3 N* l ~/ b8 C 这就是他提出第一个问题。『如来』就是成佛的果地,是究竟的佛果。这个意思就是说,过去已经 证得究竟果位的这些人,像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你们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是什么?「本」是根本,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学大乘菩萨的人,最初根本是依据什么样的理论方法来修行,他就成佛。这个问题问得很重要,如果我们得到这样的理论方法来修,我们岂不是很快就成佛了吗?所以学佛一定要以佛为学习的模范,我们才能成得了佛。拿菩萨来做模范,我们学来学去学得最好也不过是菩萨而已。你要是拿一个人来做模范,我学得再好也不过跟他一样,这是一定的道理。至於诸佛如来,是佛佛道同,我们就学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很谦虚,不叫人「你们都学我」。实际上他可以这样说的,但是我们一般凡夫的概念,如果释迦牟尼佛说「你们都学我」,我们一般人讲你叫我们学你,不准我们学别人,你还不是自私自利,你还不是有分别心?佛教给我们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所以佛本身就示现这个样子给我们看,他教给我们学阿弥陀佛,不叫我们学他。我们学阿弥陀佛就是学他,刚才讲了,佛佛道同,无二无别。没有自私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到。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决定不会称赞他自己。你们诸位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看到的,哪一个菩萨与善知识不是自己非常谦虚推崇别人?
' x! p# T( W' @8 r9 i 这样一个好的善知识,怎样叫大家来跟他学?旁边的人就有责任,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那些诸佛有责任。所以世尊他的弟子当中,无论是常随弟子或者是在家弟子,许许多多都是古佛大菩萨再来的,这些人负责什么?推崇。「释迦牟尼佛智慧第一,你们要好好的跟他学」,别人推崇。佛不能自己在外头宣扬,「我就是第一,你们都跟我学」,没有这个道理,这个话说不出口的。古来祖师大德,你要去问他,他都说:我不行。你问他:有修有证吗?他说「我没有证果,我也没有学问,我样样都不如人」,他谦虚,他说的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真有道理。你不要以为他样样不如人,那是他客气话,假的,客气是客气,也是事实。你仔细想想,祖师位上要是比起那些证果的诸大菩萨,那他是不如人,比起十方诸佛是不如人,比起凡夫,有些凡夫有很多技能,他没有学过,他也没有。哪一个人都有他的特长,每一个人也有他的缺点,就长处来说我们不如人,就缺点来说我们自己缺点太多,所以有什么值得骄傲?总得要谦虚。
% ]5 d* c9 x+ Y0 s$ X$ H% \ 所以学佛,我们要有一个模样,依照这个模样来修学,古德常讲「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学佛里面最上的是佛,经 典里面最上的是一乘了义的经 论,我们可以取这个。大家晓得,《华严》是一乘了义大经 ,《法华》也是,《圆觉》也是,《楞严》也是,都是一乘了义的大经 。般若经 里头《金刚经 》也是,像这样的大经 我们行吗?不行,你看晒蜡烛的法师,他念《法华经 》他就行。他的方法你们要记住,连经 带注解统统念背过。古人所谓「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你有毅力、决心、耐心,假以时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晒蜡烛的法师也是二十多岁才开始,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功夫,他成就了,这就是人家的长处。我们今天的人希望赶快成就,欲速则不达,没有耐心,给你说这个东西要学十年就害怕不敢学了。最好十天就毕业,像我们大专讲座,这是最欢喜的,一来来了很多人,为什么?七天就毕业,十天就毕业,大家都愿意来。你说我这个教育要办七年,要办十年,就没有人来了。他没有耐心,他怎么能开悟,怎么能成功!还有一点就是禁不起社会的诱惑,心不定,这不能成就,一个是没有耐心,一个是没有主见,这是我们现代人的大病。8 d9 X" `) b( F3 v/ z7 @
讲义【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者。】6 [) \2 U$ u' U+ K# P9 n
底下解释这句话。( f1 w* @0 I( [. ^/ Y l
讲义【即如来在凡夫位。】! i) S$ \# \, m' f/ M' V
就是我们现在的地位。
5 V& [( I! C9 H8 V 讲义【最初根本,所起之因地心,及所修无漏法行。】
0 A' q3 f$ a! G7 w- o# I0 C 『法』是方法,『行』是生活行为。他在生活行为上,用什么方法成为无漏行?『无漏』是什么?没有烦恼。我们的生活行为一天到晚是烦恼不断,他们修行一开头就是生活行为里头不生烦恼,这个高明,这叫真修行!不生烦恼,用心不一样。我们为什么从早到晚心行会生烦恼,会变成有漏的?有漏就是烦恼,我们错用了心,我们用的是分别心、执著心、贪心、瞋心、傲慢心、嫉妒心,用这个,你怎么不生烦恼!你一天到晚当然是增长烦恼,增长无明、增长邪见、起惑造业,将来要堕三恶道,你修的是这个道,修三恶道。人家用的是什么心?人家用的是清净心,清净心是觉心。' }& S7 q1 t9 a1 s
讲义【因心而曰清净者,即自性清净。】
' n9 Y9 F* ^1 H" J& m) ^+ U 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差等的,也不是说我要修多少时候才可以用这个心,不是的,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是各个都具足的,人人具足。《楞严经 》里面所讲的六根根性就是自性清净心,六根根性你有,在眼就是见性,在耳就是闻性。眼识是依见性而生起的,耳识是依闻性而生起的,生起的这个识是有生有灭的。你的见性闻性是不生不灭,那是真心;你用这个心,你就没有烦恼,你这个生活就自在,无论处在顺境或者在逆境都不生烦恼。你一天到晚快快乐乐,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那是真正的欢喜。为什么?这个不是苦乐忧喜舍的喜,苦乐忧喜舍的喜是相对的,那是有漏的,法喜充满这个法喜是无漏的。从来没有闻过佛法,今天头一天入佛门就可以用它了。, H2 p( |7 B$ m: K9 X
当然这样说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