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生出来这无量的烦恼。为什么你做了这么多的糊涂事?就因为这一点的无明;这么多的糊涂事、这么多的业、这么多的烦恼,都是从这个“一”上生出来的。所以你若想修道,就要把这个“一”字返本还源,叫它变成一个“○”字。变成“○”以后,你就可以返回如来藏性上,返回真空妙有上。
; I7 T/ w( b0 M2 n0 l( r; b: Q
' W$ j6 i) O+ P( p“首”字上面这两个点,代表一阴一阳。《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一阴一阳是个道,若是纯阴就变鬼,纯阳就变神,这叫“偏阴偏阳之谓疾”。这两点也是从这个“一”字又分开的,由这个无明就生出见惑和思惑了,这两点也就是一个见惑、一个思惑。方才讲这个断这个见惑和思惑?这两点就是见惑、思惑。那么,有了这个见惑、思惑,就生出无量、无边那么多的惑。这么多的烦恼,都由这个“一”字生出来的。
$ Y5 f% ^$ o2 u" H
9 u0 x1 Y3 y4 j$ I8 ~: P你若想返本还源,就是要把这个“一”字变成“○”字。怎么变法?并不困难,你只要天天肯用功修道,去参禅打坐,就可以返本还源,变回这一个“○”字,得到你的本性大光明藏。有人说:“这种的境界,我不相信!”所以你才黑暗。因为你不相信这个法门,所以无明烦恼一天到晚也离不开你;无明烦恼离不开你,你那儿就变成一个黑气筒,禅宗讲黑气筒。这一个竹筒子里边尽是一股黑气。你若相信这个法门,就可以恢复你本有的智慧,返本还源,得到大光明藏,也就得到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T/ u! {2 [+ R9 ~

. I8 j) }1 q0 s5 `* @% O# ^你看!就这一个“道”字的意思,我现在只讲了一点点,连万分万分万分之中的一分都还不到,若是详细地讲,恐怕再久的时间也讲不完。为什么呢?因为它太妙了。因为它妙,所以讲也讲不完。智者大师讲“妙”字讲了九旬,九十天,那么讲这个“道”字,若往清楚了讲,不但九十天,就九十年恐怕都讲不完。你看!我这一生的生命恐怕也没这么长,所以只可以讲一点点。4 z$ Y7 G6 I. d

, V7 ?# U* ]; c+ r+ m" @  D这一个“道”字,再把它讲一点点。“道”字上边这两点,方才说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就是个“人”字;也就是说,这个道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地狱,也不是在畜生里边,也不是在恶鬼里边,是在人这个地方呢!。每一个人都可以修这个道,每一个人都可以成这个道,每一个人本来就有这个道,不是从外边得来的。你修成这个道就是成佛道,你现在没修成这个道,这个道是不是丢了呢?没有丢。每一个人都具足这个道。所以,这两点若是往天上讲,就可以说是日月,一个点是日、一个点是月;往人身上讲,就是两个眼目。6 f/ O) u) h0 G1 q% V# J
% z( h# m, ]) y& I1 @; ?
那么究竟这个道,要用你的智慧眼来修这个道,要有智慧。愚痴的人是不能修这个道的,必须要有智慧;有智慧,你修这个道,把这个“一”字令它返本还源,变成这一个“零”字。这一个“○”字就是如来藏性,就是大光明藏,就是你我共同具足的那个佛性。你能恢复这个佛性,你就即生成佛,不要再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不要等那么长的时间,即刻你就可以成佛。你为什么没成呢?就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道,你没有修这个道,也没有人教你这个道,所以你到现在还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死、死了生;在六道轮回里头转来转去,也跑到这个“○”里头去了。跑到哪一个“○”字去呢?跑到六道轮回这个“○”字里头去了。在六道轮回转来转去,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恶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天堂,忽然而地狱;忽然而阿修罗,忽然又做人了,在这个里头轮来轮去,跳不出去这个轮回。你跳出去这个轮回,你打破那个“一”字,返本还源,再回到如来大光明藏,那就是你本地风光、本有的家乡,你自己本有的家乡就在那个地方。6 f3 t0 f- X4 `
) n+ r- W) Z: i) @# E2 K1 {) B+ F
三转四谛法轮运。“三转四谛”,前面已经讲过,就是三转四谛法轮。“法轮运”,就是来回转来转去,转四谛法门。) n6 h( d4 G! m6 j" @/ j! G0 f
8 |. F0 L1 L, V- I
七觉八正意念勤。“七觉”就是七觉支,也就是七菩提分;“八正”,就是八正道分。再加上五根、五力、四如意足、四念处、四正勤,合起来叫三十七助道品。4 `" ^$ |6 U! _3 E- b7 ^

( \+ m( R9 f" E7 A; S七菩提分就是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念觉分、定觉分。修行就要依照这七种的方法去修。6 u' y7 V" w( N
# J; o2 L2 ?! y
一、择法觉分。怎么叫“择法觉分”?“择”就是选择;“法”就是方法;“觉”就是明白,也就是觉悟。对于修行的方法,你应该要有正确的选择,要有择法眼。有了择法眼,你就知道什么是是法、非法、善法、恶法、黑法、白法,有一种选择的力量。你不能以是为非、以黑为白、以善为恶,你若是这样子,就是没有择法觉分,你选择法就选择错误了。  O  }' {( S) a
5 p8 k- A3 u& S. G5 o
二、精进觉分。你选择了法之后,必须要依法修行去;依法修行,就要精进,所以要有“精进觉分”。你精进,要有正精进,不要有邪精进。正精进,就是无论你是坐禅,或者持咒,或者学教,或者持戒律,或者修忍辱,都要有一种精进来帮著你,不懈怠。你若没有精进,今天坐禅,明天又不坐了;今天持戒,明天又不持了;今天修忍辱,明天又不修了;这就没有精进觉分。有精进觉分,就是昼夜六时恒精进,昼三时、夜三时,常常都是精进不休息的。; A/ d' ~4 a% ]; J

4 m2 l4 ~( h1 f2 G) _$ e7 T$ k8 d4 e三、喜觉分。你有精进了,然后就会有一种禅悦。这个禅悦就是“喜觉分”。你譬如坐禅坐得有一点工夫了,就觉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在、非常舒服,比吃鸦片烟还舒服,甚至比任何事情都觉得快乐,这就叫“喜觉分”。也就是,在这个坐禅得到轻安的境界,是非常快乐的,但是这种境界,有的时候是正确的,有的时候也容易走火入魔。怎么会走火入魔呢?这时候,你若生出一种执著心,生出一种追忆的心,追忆:“我头先那个境界是什么样子的?”总想这个是不错的,就执著了,这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怎么叫“走火”?走火,就是你一执著,那个魔王就入窍了,就有一种境界现前;。你若没有执著,魔王他就没有办法。
9 D! h2 t! k" {! o1 C, A
) S$ C* ~8 ^5 N四、除觉分。那么境界现前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要用这个“除觉分”。“除”就是审查,审查诸恶觉观,就是不对的要把它除去,对的当然要保存。不对的就是有所执著,要把执著除去。
  v' g+ I  x5 |9 ]; B* L/ m. l" @# h
五、舍觉分。你除了执著,这个时候又有一种“舍觉分”。舍,就是叫你舍去妄想、执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果不舍去妄想、执著,也就不能得到这个三昧了,不能得到这七菩提分。) n; h" G: d9 E3 X
- Y1 P+ o& v: j
六、念觉分。舍去这个妄想执著以后,要保存一种念念精进的念,不要忘了精进,总要念玆在玆的,念念不忘地修精进,这就是“念觉分”。
' L- x& t. f: d1 c1 o
4 }, B, |" e5 _1 q. r, N2 ^七、定觉分。修精进,然后就得到一种定,也就是“定觉分”。这是七菩提分,又叫七觉分。
3 r3 C, Q) E" r* J& }  y+ j* N7 q) e& e  Y9 y0 v
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这个“见”是意见的见,还没有发诸于外,只是在你的意念里边有这么一个见解,这个见就是见解。你的见解要正确,要正当,如果不正当就容易走入邪途,见解正当就走到正当的途径上。怎么叫正见?譬如佛法是正当的,我应该去学去,这是正见。什么叫邪见?譬如去学习赌钱、学习游手好闲、学习懒惰、学习害人,这都叫邪见,所以正见是很要紧的。1 _. o# g8 c7 q3 s- M
+ V/ I6 w2 D4 |' r" r% m. u3 v
第二是正思惟。“见”是意见刚发现,有了见了,然后就要有正思惟。有了见解,然后就要想一想,这是对呢?是不对?譬如:“我想学佛法是人生最正确的一件事,没有错。”这是正思惟。邪思惟呢?“我想学佛法这件事情,恐怕没有什么用处。现在都科学时代,这佛法讲来讲去的,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现在哪一个人是好人呢?没有什么人做好人的,都是做坏人。他做的事情也不好,然而他又有钱用、又有酒喝,什么他都有了。”这一想学佛法没有那么好,于是乎就跟著走上邪路去了。若有正思惟就不会这样了。; r3 R4 E1 S9 V7 Y/ }) Y8 V

" J6 y& M" j& Z, O0 O第三是正语。有正思惟然后才能说“正语”。正语就是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不会引人入邪途,入那不正当途。说出的话都很正确,也不讲一些好像醉话似的,或者好像那个疯癫的话似的,就讲很正确的这种语言,令一切的人听见,都很欢喜听,很愿意依照著去做去。
9 o( J  ?7 O4 C
2 w% e9 Z3 f" f7 M) i' M第四是正业。“业”是指身口意三业所造出来的业力,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行为,不但要正语,而且身和意也要清净。身口意三业都清净,业也就正了。
1 i) R$ Q9 p0 A% n3 P" p  O4 e3 ]) z- u
2 d5 M  Z( Q+ a( K9 z4 u& i第五是正命。正命是指正当的活命职业。正当的职业就是一般正常人都适合的职业,不是那一些个犯法的职业。你有了正当的职业,生命也就正了。
: Q3 x4 s1 z! F. y9 b0 p# B8 l" V& H) h2 @& w4 _
第六是正精进。你做正当的事才应该精进,做不正当的事就不应该精进。. l# r7 r+ s. _# f
7 b7 x* [% H! o, x: n/ N3 A
第七是正念。第八是正定。这是八正道。8 w+ l1 _" s" S9 g2 U- W9 L; i
9 K9 Q3 `7 V. e
四如意足就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9 K" C# Z3 ]* o2 k/ c! h: A
6 F7 ~6 T2 T& C
四念处就是:念身、受、心、法这四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 w/ K2 O3 c& P
) M% s  N/ K! W2 S3 B# e四正勤就是:还没有生的善根令它生,已生的善根令它增长,这是从善的方面来讲;从恶的方面来讲,还没有生的恶要令它不生,已经生出来的恶念令断,要令它断了。
5 T! y: U" a  Z; r) a( c# o; D2 C
: B" g; u% ?( f8 s+ n! A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之根,也就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种的根生出来了,就会产生五种的力量,信有个信力,进就有个进力,念有个念力,定有个定力,慧有个慧力,这就叫五力。五根、五力合起来是十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这是十二个;再加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十五个;共成三十七道品。% k  j) k! N$ ?0 R0 M$ @8 o5 |  A( Q
) N  F9 d, }0 Z3 d
一旦贯通成圣果。你修三十七道品,有一天就会豁然贯通,忽然间你就明白了,明白就证得圣果了。
6 ~2 w( @; Q5 o' t1 Y  J, f) ?$ j
偏真有余乃化城。你可不要住到偏真有余的涅槃上,因为偏真有余涅槃是化城,是变化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城。偏真有余的涅槃不是究竟的涅槃,所以你还要往前去修行。9 F$ w; B$ r  @0 H* |# t

: C9 }* {! q# b: v/ Y* a7 I8 E( k无智亦无得, p& o/ |. k9 T5 N$ d
7 F: ?% N( b8 E6 ?6 x: W
藏教菩萨事六度 圆修妙觉理顿明 无智破执空诸相 不得非证了法融( U! d0 q" H5 K$ M) V- C' }

- X- r  V6 _0 _* T; U: D于一毫端现宝刹 坐微尘里转法轮 此语说出鲜诚信 未悉知音有几人
9 t# q- e; `2 x: ~* b4 X3 q  W$ M4 l- D1 o( v% s
“智”就是智慧;“得”就是证得的果位。那么到这种的境界,智慧也不要了,所证得的果位也没有了,什么希望也没有。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想要学智慧,有了智慧,就证得佛果。现在这个般若智也没有了,所想要得的佛果也没有了,无所得了,这是空了。但这不是没有智,也不是没有得,就是没有这种执著这个智慧,也不执著我要有所得了。
5 F+ ^5 `) m, R) s! r; N* H
# I" A; ]- A. X0 G7 P, c藏教菩萨事六度。这一个阶段,是说的这个藏教菩萨,藏教菩萨就是三藏教的菩萨。藏教菩萨所修的,是有智、有得的法门,这叫事六度。有事六度,有理六度。理六度,就只有一个理,没有事相,没有执著了。事六度,就还有所执著,执著什么呢?执著有众生可度,执著有佛道可成。执著有众生可度,这是有智;执著有佛道可成,这是有所得。那么现在是无智,没有执著这个事六度了。
) ^( X1 ]0 {! n0 z) q% o0 o% G$ A0 w" H8 }& R$ U, M% X: |9 s' O
什么叫“事六度”呢?事六度就是:+ ?% d! J$ |) w7 W% G6 j

3 f: g. k7 q" G" |第一、以布施度悭贪。你若布施人,行这个布施度,你就不能悭贪,你若悭贪就不能布施了,所以你这一布施,把悭贪心就度去了。6 {3 u* \) w9 H! Y5 ~
3 I9 Y1 W3 N. |! }
第二、以持戒度毁犯。你受持戒律,就没有染污,非常清净,好像宝珠那么样光明。你若不持戒就染污,染污就是肮脏,也就是不洁净、不干净了。你不持戒,就好像一张白纸染上黑墨,越染越黑;你持戒,那白纸本来就是白的,是清净的。所以持戒就度染污,染污就没有了。
% T0 I/ n) h% C2 h6 f
0 `9 [2 X0 l* d8 U: d$ ]第三、以忍辱度嗔恚。你修忍辱就没有脾气,你若有脾气就没有忍辱,所以修忍辱嗔恚就没有了。
3 [  B1 \, b7 W9 s; m4 O, ^3 o' x6 |, \2 l+ r' ^
第四、以精进度懈怠。为什么我们天天要精进、精进、勇猛精进、勇猛精进,因为你这一精进就不懈怠、不懒惰了。不精进就是懒惰,精进就把懒惰给度过去了。
! S/ X/ S* K5 ^/ F, N) J9 _
$ W4 B4 W0 x, g, R) h/ L* k第五、以禅定度散乱。修禅定修的时间久了,有工夫就会定住了,有了定力,就不散乱了。
: Y4 U+ S/ r$ t6 g( V& y2 y% I1 w' d  O4 [7 G' `) v
第六、以般若度愚痴。般若把愚痴就给度过去了。这是事六度。
7 h: u8 _" T* v) _
6 V3 T9 X! c6 _8 K2 N( L5 k4 s事六度就是有事相可见,有形象可表现的。譬如你布施就不悭贪了,但还有一个执著,“我这回做布施,我就没有悭贪了。”你若是行理六度,根本就施而未施,布施也就像没有布施似的,无所执著了。这理六度也就是圆教修的“无作六度”,一点执著也没有,作了等于没有做一样。所以叫“无作”。施而未施是可以,但是不能说未施而施,不能说没有布施也就是布施了,不能这么样子讲的。你布施了然后像没有布施可以,不能说没有布施就是布施了。这事六度,是藏教菩萨所修的,所以说“藏教菩萨事六度”。  q# Y/ e! I8 L( s/ o- w. g& c- F: E
3 [& J1 y7 l" R* q" o* ?' {. Z
圆修妙觉理顿明。圆教菩萨修理六度,圆教菩萨也就是妙觉菩萨,和别教菩萨都是修的理六度,所以能“理顿明”,他即刻就明白这是施而未施、度而未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无智亦无得”,根本就没有事六度的执著了。
* f$ o& u2 v; b* e6 \
7 P8 |( t$ l4 {3 i$ j/ j无智破执空诸相。“破执”,无智就是破还有般若这个执著。“空诸相”,一切相都空了,所以说“无智亦无得”了。
# I& y( g6 r  p% [4 q# T( n" x& o- g0 |4 u4 y* r
不得非证了法融。“不得”,就是无所得;无所得,也就是不执著证得佛果,就是“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这不是说没有众生可度,只是度而未度,虽然灭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没有一个众生是他所度的,这就是没有执著。“无智亦无得”,就是不要执著这种的智和得。这个“无”就是一个大圆镜智。在大圆镜智里没有一切执著,这就叫“了法融”。
2 f3 y7 X; U3 |( p; v9 c6 D. d3 P4 x, ?
于一毫端现宝刹。证得这个境界,就可以在一个毫毛的梢上现出来一个宝王的刹,这是小中现大。0 ^$ ]9 Q! D" Z* Q
, j% k9 Y; ~6 z9 a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坐在一粒微尘里,可以转大法轮,这是《楞严经》上的道理
  a$ X4 U$ L4 h: {* E6 n1 s) B
1 X9 B4 ?# w( y1 J此语说出鲜诚信。这种话说出来,很少人能相信的。5 n5 p% w6 ~4 @9 \

+ t2 u' k5 M: }& G- l未悉知音有几人。既然很少人相信,可不知道有多少个是知音人,也就是说明白这个道理的,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虚老说:“走遍天涯寻知己,未知若个是知音。”“天涯”就是天的边,走到天边去找知己。知己,就是知道自己的朋友。“未知若个是知音”,不知道哪一个是知音的。怎么叫知音呢?就是知道我说的这个话的意思,这叫知音。我说出的话没有人懂,这就没有知音;有人明白这个话的意思、道理,这就有知音了。有人说:“法师!你这一讲呀,我明白你说什么了。”那你就是我的知音。若说:“我不明白!”那你就不是知音了。或说:“我也明白,也没有明白。”那你也是知音,也不是知音。知音、不知音,在什么上看呢?我说偈颂,讲道理,谁依照这个道理去修行,谁就是知音;谁不依照这个道理去修行,谁就不知音。知音、不知音,就是你信不信,你信我所说的道理,就是知音;不信我所说的道理,就不是知音。我所说的是什么道理?是“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在一个毫毛的头上现出一个诸佛国度。宝王刹就是佛说法教化众生的一个国度。“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坐到一粒微尘里边,在那里边说法教化众生。这些境界都是小中现大的境界。你明白这些境界,就是知音;若不明白,就要学佛法,等你也可以坐到微尘里转大法轮的时候,就明白了。8 k) Z7 A4 }& Q
" ~' _$ ]7 x+ ?4 D* C5 i* ^* a0 b* m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9 |; Z  S/ n* K6 K+ [% w8 P5 b1 n6 Q) G# b
无修无证无所得 有相有为有尽时 菩提萨埵悟斯理 依据般若彼岸齐( Q2 l  m# S) ^0 K# T

7 o* h* H% x# V! a心无挂碍离报障 性具真空泯言思 寄语来贤求诸己 头上安头最愚痴; L$ T, j0 ?0 S+ w5 K9 w% h! R

/ A$ B1 O- p2 `5 r, f- D前边讲了无智亦无得,“无智”,没有这个藏教菩萨事六度的智慧;“无得”,无得二乘有余的涅槃。
' n# J" ~; D, ^$ Z2 U
9 ^* W: T; F4 i1 G7 l+ z“以无所得故”,“无所得”是本经的宗趣,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什么宗旨呢?就是破去你的执著,令你没有执著有所得的心,没有执著证果的心,要证而无证、无证而证。怎么叫“证而无证”?你证得这个果,不要有得果的这种执著;没有这种执著,这才是真正的得到究竟涅槃。所以“无所得”是本经的宗旨。
4 F/ e* u% V7 W; Q7 i/ _( c& w* t7 \3 F& U0 m8 c; I) q
“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就是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他依照般若波罗蜜多这种深智慧的法去修行。修行得到什么呢?得到“心无挂碍”。我们人所以不能自在,就因为有所挂碍;有所挂碍就不能自在;无挂碍就得到自在。无挂碍就能破除报障。现在讲到本经的宗趣和力用了,“无所得”是本经的宗趣,“破除三障”是它的力用。本经的宗旨就是以实相无所得为宗。现在因为“无所得”的缘故,“菩提萨埵”,就是菩萨他依照深般若这个法门来修,就破除报障了。障有三种:报障、业障、烦恼障。“心无挂碍”就能破报障;你有所挂碍,这个报障就破不了。无挂碍就是怎么呢?就是得到人空、法空,证得人、法二空这种境界。
$ d  `+ X% \2 M9 Q7 A. ^
0 {! w. o1 v5 |6 U% Y无修无证无所得。到这种程度就无修了,为什么?修完了。也无所证了,为什么?已经证得了。他已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他所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大事已毕,所以叫无证、无所得。那么无修、无证是不是能有一个所得呢?也无所得。你若有一个所得,就有所执著。9 x! [& p0 F+ Z: P- E
2 j" H& z; w/ ^/ T
有相有为有尽时。你若是著到相上,或著到有为法上,都会有穷尽的时候,不会永远无尽的。你若想无尽就要无修、无证、无所得。你什么也无所得了,这时候就是无挂碍了。( S" z7 @' B7 o; v2 D5 Y- I# E

; a. d. O1 @8 D菩提萨埵悟斯理。Bodhisattva、菩提萨埵是一样的,什么叫“Bodhisattva”呢?在中国人叫菩萨,具足就叫Bodhisattva,这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Bodhi”翻成觉,“sattva”就翻译成有情,Bodhisattva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有情。什么是有情呢?这个“有情”不是单单指人说的,凡是有血、有气、有生命的都叫有情,没有生命的就叫无情。菩萨觉悟一切有情,是要令一切有情都得到和他一样的觉悟;也就是他自己会念〈楞严咒〉,也愿意其他人念〈楞严咒〉,不是说单单我自己会念就好,不欢喜其他人念,表示自己和其他人不同,不是这样子。也就是自己得到什么利益,也欢喜其他的人得到什么利益;我自己听经得到听经的好处,我明白做人学佛的道理,我也劝我的亲戚朋友都来听佛法、学佛法,都得到同样的好处,这也叫觉悟有情。
3 B8 I) e9 F0 [; \% @" h0 V6 s+ e4 o% k4 F
“菩萨”又有另外一个讲法,是有情中的一个觉悟者。这个菩萨他原来是什么来的呢?原来也是一个有情的众生,不过他觉悟了,成为众生之中的一个觉悟者。因为他在众生之中得到觉悟,所以现在他也要觉悟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的意思。- S, _$ Z+ }, w7 Z

% }' B5 a7 Z# |9 o  k+ @# g6 v. Z! b. c菩萨又有通教菩萨、别教菩萨、圆教菩萨、藏教菩萨,藏、通、别、圆四教都有菩萨。你心量小,就是藏教的菩萨;你心量再大一点,就是通教的菩萨;你心量再发得广大一点,像普贤菩萨或者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这就是圆教的菩萨;你若比圆教差一点,就是别教的菩萨。又有十地菩萨: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四地菩萨、五地,乃至十地菩萨。菩萨也有很多种,不是只是一种菩萨;菩萨里边又有千差万别,就好像我们人有很多的阶级一样。总而言之,菩萨觉悟前边所说“无所得”的这个道理,他明白“心无挂碍”这种的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他“心无挂碍”了。
" e' f; x$ r  d+ y1 d; k: E; c$ `  r5 L
依据般若彼岸齐。他依照这个深般若,登到彼岸。“彼岸齐”,就是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了。5 D1 }1 ?- O2 {0 }  \
( z+ Z5 y' a& L. P, \9 g" X
心无挂碍离报障。你这个心没有挂碍,就离开你这个报障了。什么叫报障呢?我们这个身体就叫报障。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因为有所挂碍。你若无挂碍了,也就是苦乐一如,也无苦、也无乐;也就生死一如,也没有生、也没有死,生也就是死、死也就是生,生死都无动于衷了。苦乐一如也就是顺逆一如,在顺的境界是这样子,逆的境界也是这样子。总而言之,没有什么可以把他的心给摇动的。为什么不能摇动他的心呢?因为他无挂碍了。有所挂才有所碍,无所挂就无所碍。
( E/ G3 S9 M- x# }: @$ w$ p+ ~' ?, w6 ~, Y7 ?% i* d1 j/ X7 d' j: W. e
这“挂”是怎么样呢?就是吊上,在这儿挂著。“碍”,就是有所障碍。你若无所挂,根本就没有一个挂,又怎么会有个碍呢?你能无挂就无碍,所以说“无所挂碍”。无挂碍,也就是了生死了,这时候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二乘人在他没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就告诉他:“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他就慌上来了,就要跑了,说:“我从来没听见这个法,怎么‘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个我不相信!”二乘人不相信这种道理,所以现在说的是菩萨。/ \' u0 @! a: p* J8 L! H

' ?% Y6 K$ I8 U9 z' k5 @菩萨悟得“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只要你能回头转身,能以一回头就是了;就是你一转、一转身也就是了。为什么我们不明白菩提?就因为我们背觉合尘,你再能背尘就合觉了。心无挂碍这个时候对一切生死、苦乐、顺逆的境界都无动于衷,这就无挂碍。这个时候就离报障了,这个身体的障碍就会离开了。我们为什么离不开这个身体?因为我们把身体看得很重。所有的人求名、求利,日夜奔波忙碌,为的什么?就为了这个身体。想法子给这个身体做个好好的奴隶,做个好好的马牛,不愿意对不起这个身体。可是这个身体对你毫不客气,为什么呢?你对它再好,啊!好像那个波斯匿王在孩孺的时候,肤腠也润泽,气血也充满;等到老的时候,就“发白面皱,逮将不久”了,发也白了、面也生了水波浪了。面上的皱纹就好像大海的波浪似的,在这脸上一层一层的走。“逮将不久”,很快就会死了。这都是因为有挂碍,挂著这个身体就有报障。你若无挂碍了,不执著这个业报的身,就是无我了,无我就没有报障了,所以才说“心无挂碍离报障”。" N3 ?( P; i+ S, _6 m6 ?

! H' `* R8 M0 V, J性具真空泯言思。你这个自性,你这个佛性,具足真空实相这个道理,但是你若达到自性的真如本体,那就没有什么话可讲了,也没有思想可思了,这叫“泯言思”。
, Y8 b( T/ P0 [( I1 `8 K' U: l% i- I/ R# P/ Q
寄语来贤求诸己。“寄语”,我有一句话要告诉将来的贤人、将来的修道人。怎么样呢?“求诸己”,你若想要无所得、无挂碍,就要求诸己,不是向外驰求,不是到外边去找这个道理。“无修、无证、无所得”这个道理,是要你自己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才能得到的。
! C9 w! I4 Q' W  d0 Y: \3 g9 G  U) m6 j
头上安头最愚痴。如果你向外去找,到外边去找这个道,那你就是一个最愚痴的人。就好像在这个头上又安一个头,这是不是最愚痴呢?这是最愚痴一等人。不要头上安头再向外驰求,要回光返照,回头转身。回头,就回过头来;转身,你就把身转过来,就得到了。你若转不过身来,那你就得不到。, ?! g% ~' N' `1 f2 J
% ]* M9 h2 C- O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1 l( t1 s5 Q8 n, b: l

  j; L, \  j7 ~1 V+ H9 X* {& y4 o无挂碍名真放下 再无恐怖业障除 远离颠倒生相破 梦想粗细沙惑如
$ f% I/ k" z% Y( a
: p, Q# O. [6 z; H8 [! _3 I8 U3 t# `三障消融圆三德 六根互用证六通 会此妙理亲受用 知者易悟昧难途2 R# A/ z+ t- v- S
3 v3 \# T: D3 R/ U& I9 F8 c$ Z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是说你若是无所挂碍,就没有恐怖,就不怕了。没有恐怖,就能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颠倒、梦想都没有了。没有恐怖就破除你的业障,没有颠倒梦想就破除你的烦恼障。/ @3 C/ J& ]2 p/ d* `, K: b8 d3 i
/ `2 a$ O4 Y" y! O7 u9 R: D
这个“无挂碍”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好像说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我的父亲、母亲,不错这是孝道,虽然是孝道但这也是挂碍。或者说我什么都不想了,我就想著我的儿子和女儿,这是一种慈悲心,虽然是慈悲心也是一种挂碍,这是好的挂碍。又或者说我有个朋友,很久没有见面了,我朝思暮想,早晨也想、晚间也想,虽然这么想,但是就见不著面,这也是挂碍。总而言之,你放不下的就是挂碍,你能放下就是无挂碍了,所以说“无挂碍名真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 p. N7 I; {' T# C3 H; v# a
  D3 d  E& A9 K: ~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起我在中国的时候,在苏州灵岩山遇到一个真正放下的和尚。我在去年暑假的时候讲过一次,不过有很多人没有听过,所以再讲一次。这个和尚是参禅的,一天到晚参禅打坐,他的名字叫大休。这个大休禅师,他专门参禅打坐,以后他真放下了。怎么放下呢?我告诉你,他写了一幅对联,他说:“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无大,也没有大;无小,也没有小;无内外,也没有内、也没有外,你说这是个什么?“自休自了自安排”,我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安排什么事情呢?很奇怪的,他在那个石壁上凿出个窟窿来,这窟窿正能坐下一个人。他又用石头做了一块石门,这个石门又用铁凿上,可以开、可以关的。他就自己坐进那石壁里,把石头门关上,就圆寂了、入涅槃了,就了了!你说这多简单。
$ V' W* O/ s/ V! t4 }# }; C
8 R  u! a8 ?8 L' V- K' l$ C; v- [无挂碍名真放下。什么都不执著了。( q4 q9 [) X+ r/ h: p
6 d; X. i/ m7 l8 S  n0 P0 p
再无恐怖业障除。为什么恐怖?就因为有业障;你没有恐怖,业障也没有了。' M+ b; n3 C& P1 D

" j8 D1 }  u8 K/ N( @/ r! _远离颠倒生相破。我们众生就是颠倒;若能离开颠倒,就是生相无明也破了。. o( Q) W% g7 V( l  v
" m$ c3 s0 a' q; \$ {8 i
梦想粗细沙惑如。你若没有颠倒,就没有梦想了;没有梦想,也就没有粗惑、细惑,也没有尘沙惑了,都是合真如的妙理了。% n( r" I0 W  ~6 @3 H6 e9 t
( e3 l# l0 B7 Y3 E- N! `( Z  @. A
三障消融圆三德。这时候你的业障、报障、烦恼障都消融了。“圆三德”,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这三德也圆满了、圆融了。
  b4 Y+ j7 v4 i+ }
7 R" d/ g9 n7 H2 A六根互用证六通。你能以六根互用,每一根有六根的这个妙用,这你就能得到六通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有每一根的妙用,但是现在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妙用。“证六通”,你这时候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都会证得了。
7 g( a5 h5 ]" Q9 d7 X, s4 i
: n$ p0 A& ?7 _& `; N  F会此妙理亲受用。你明白这种微妙的道理,你自己就会得到真正的受用。- Y  s* _1 j' j5 S

8 G5 E0 A! ?& I/ y知者易悟昧难途。你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容易觉悟这个道理;你若不明白,就会误入歧途,就会走错路。4 Q3 T( |' K! ^# |) m2 I6 M
4 ~1 r5 E0 i  x- ~5 U$ u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u9 l1 O6 Y# w! }8 H; M( I3 o

% u- f& E3 f4 {& g! z+ J$ Q德无不备诸障蠲 究竟圆寂号涅槃 过去未来及现在 三世诸佛本同源/ s  d$ a1 C  p( ]* M9 l

, Z9 P% A6 r9 b7 @依此般若波罗蜜 至正等觉无上仙 行人但能勤精进 何愁不获法性田) Z9 Z9 U. S* \6 v5 _5 D; B  N* v
7 l; v, |& G. H* a/ `
“究竟涅槃”,因为你把这个报障破了,业障破了,烦恼障也破了,就会远离这个颠倒梦想。这个梦啊,梦想由《心经》这句话来研究,我们所有的九法界众生都在作梦呢!菩萨作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梦;他要成佛道、要度众生,这都是在作梦。缘觉所作的梦,就作什么梦呢?作独善其身的梦。他住到深山穹谷里边去,做一个自了汉,这叫独善其身,没能兼善天下,这也是作梦。声闻呢,就作偏空的梦,作偏真有余涅槃的梦。天人呢,就作一种安乐的梦,他在那地方受胜妙乐,觉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在,非常安乐。人就作名利梦,求名、求利,发财、升官,在这一生之中颠颠倒倒、以苦为乐,天天这么忙碌,无非是作的这个名利梦。阿修罗作什么梦呢?阿修罗作斗争的梦,好像现在某一个党和某一个党去斗争,这都是阿修罗的境界。阿修罗就是好斗争,所以就作斗争的梦。地狱就作受苦刑的梦,饿鬼就作饥饿的梦,畜生就作愚痴的梦。所以九法界里,每一个法界都有它的梦,唯独佛没有梦,所以才说究竟涅槃。
& n3 \# v; b( t# i3 M( ~: X( N" N+ p/ y+ Z' `; t
“涅槃”,涅者是不生,槃者是不灭。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涅槃就是死了。这个“死”和死不同,怎么说呢?这个“死”是你愿意死,这个“死”是你知道死,这个“死”是你明白死。怎么叫愿意死呢?因为你“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你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清净的行已经立出来了,不受后有,你就愿意入涅槃,到不生不灭这个境界去。这个入涅槃是预知时至,你预先会知道:“喔!我预备在什么时候入涅槃了,我去圆寂了。”所以这是知道你的死。
* J, ]6 t+ \1 g2 j
* {! E: N$ U- h8 |怎么明白死呢?你在将要入涅槃的时候,是明明了了,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身也没有病、也没有痛苦,心不贪恋,这个心对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不贪了。心不颠倒,一般人将要死的时候,意念就颠倒了,神智就不清了。有修行的人将要入涅槃的时候,是自己明白,“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我要入涅槃了。”向大家讲得清清楚楚的,这个就叫明白。涅槃并不是死,涅槃是没有生,也没有死了。为什么你会死?就因为你有生。你若没有生,就没有死了。/ w8 H, m6 \* j, U5 V4 O3 h+ o

% F8 a  m1 C# ~" V* L德无不备诸障蠲。怎么叫“究竟涅槃”呢?德行圆满了,一切障碍也都没有了,这就叫圆寂,也叫涅槃。7 N( V! _3 I. ?+ r& M$ X9 f

+ p6 q! @3 f" s# }6 |0 ]究竟圆寂号涅槃。这个“圆寂”是涅槃的翻译。涅槃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圆寂,意思是道无不圆,德无不寂。修道已经圆满了,德已经到寂静处了,也就是到那个至极处,和常乐我净的涅槃德相契合了,所以就得到寂静的乐了。“号涅槃”,这就是个涅槃。( c5 _1 J. v$ u  P7 }9 @0 Q
+ w' b" K# _8 [: T# e1 \) Z
过去未来及现在。不单菩萨依照这个法门来修行,就是过去世诸佛、现在世诸佛、未来世诸佛,这三世诸佛也都是这样修行的。
) @" U% ~) ?" F( Z( m' z; I: ?$ \3 K4 e
三世诸佛本同源。三世诸佛都是依照这个深般若、妙智慧来修行,才得到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无上”,没有再比它高上的了,是什么呢?就是佛。“正等”,这是菩萨。“正觉”,这是二乘。正觉就和凡夫不同,凡夫因为不觉,所以做错了他也不知道是错,或做错了不知道改悔,这叫不觉。正觉就是二乘,二乘是声闻、缘觉,他因为得到正觉,正当的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但是他没有能正等,没有得到菩萨六度万行,不能行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这种的菩萨道。他是一个自了汉,只管自己,不管其他人,所以没有能正等。菩萨得到正等了,正等就是正等于佛,就叫等觉菩萨。这等觉菩萨和二乘又不同了,二乘是自了汉,菩萨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虽然正等,可是没能无上,唯有佛是无上,叫无上士、调御丈夫,所以他的果位叫无上正等正觉。
% b7 k2 y/ ~* f, Q% }
$ X$ o& t" s+ h) L# G6 \. @依此般若波罗蜜。三世诸佛都依这种的妙智慧、深般若才到彼岸。
6 f8 U7 a' b, [# A4 i" n5 J8 F) `. p2 Z: g! N9 C8 ^
至正等觉无上仙。“至”当个“到”字讲。“无上仙”,就是佛,佛也叫大觉金仙。
" V* R$ \! Y. D( i2 j) R* d
% |8 h' O& ~% G+ B# k行人但能勤精进。修行的人只能向前勇猛精进,不可以向后退,不可以“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晒一天太阳,就放到雪柜里去冰冻十天。修道要年年修、月月修、日日修、时时修、刻刻修,刻刻精进、时时精进、日日精进、月月精进、年年精进,所有一切时、一切处都要精进。不是今天精进,明天就往后退了;也不是向前走一步,向后退四步。不要这样子,这样子就不是精进了) U/ E) [( U# ]7 H$ U5 a
) x/ f& N5 J3 A4 H
何愁不获法性田。你若是能精进,就能得到这个“法性田”。用田来譬喻法性,这个田只要你勤耕耘就会收获的。法性田,就是你自己修这个法身,自性圆满就成佛了,也就好像法性的田长出来,有结果了。好像有一个人行精进,他一晚间没有睡觉就修道。修了一晚间怎么样呢?他白天睡觉,这也等于不修行一样的,也谈不上精进。不是说:“你们都睡觉,我不睡觉,我来修道。”然后白天人家不睡觉你睡觉,这就不是精进了。你晚间不睡白天睡,一样的。) Q& A7 K: p1 \. _. a( j; ^9 @

: t1 H, }) {  Z% w3 ~9 r! J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2 w! a% t2 C6 _* ]& g
, \6 q( S6 H2 g% S6 X是大神咒难穷测 是大明咒照三千 是无上咒臻觉果 无等等咒至极巅" t# m' \0 l  m5 U4 Y5 s4 k6 u8 A

! X% G) `0 }2 X6 i% L' q+ q% ]除一切苦轮回息 真实不虚各向前 以上显说深般若 略解东西祖师禅
/ N$ B8 }* ~! j. D8 `  A  r; B5 Q( ]/ W1 n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故知”,因为上边所说这种种的道理,所以就知道这个般若波罗蜜多,这个妙智慧到彼岸这个法,这就是大神咒。什么叫大呢?大,是对小而言大。这个大是大而无外的大,再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大的外边,若有东西在这个大的外边的,这个大就不算大,它是小。因为它是大而无外,就没有再比它大的了。“神”,怎么叫神呢?神就是不可思议。这个“神”字和“妙”字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妙”是个不动的意思,“神”是个动的意思,有一种动。“妙”是在那儿不动而洞了一切、明了一切,所以它不用动。这个“神”呢,不动它就不神了。所谓“神通神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就是通过去了,这个“通”也就是动的意思。* j! a: Z  v) b: f7 y

( B5 ^9 _" m8 L8 f- }5 r佛在他方国度教化众生、成道、入涅槃,这个“妙”在这儿不用动就知道了;这个“神”呢要到那个地方才知道。好像火箭要到月宫里去,才知道月宫的泥是什么样、土是什么样、月球是什么构造的,怎么一回事他知道了,这是有一点“神”。这个“妙”是不用到那地方,就已经知道月球是怎么回事,也不必用算术来算,也不必用科学的理论来推论就知道了,这就是“不动道场,而觉了一切”。“神”就要动道场,要到那个地方才知道。
/ z3 W* J$ I( D% X9 s8 D
; H, ?+ }0 D4 P' g! [/ |  ^1 J究竟“神”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它有形相没有?这大神咒是没有形相的,所以说“难穷测”。“咒”,什么叫咒?英文叫什么?mantra.什么叫 mantra?mantra,叫你慢慢的念?不是的。这个咒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它有四个意思。
) O$ X8 S& N& {% y. R
7 m$ u5 }; M* Z8 L+ ~; e& Y8 F第一个意思,所有的咒都有鬼神王的名字,好像毗舍遮、鸠槃荼,这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你一念这些鬼神王的名字,那些小鬼、小神、就都老实了。为什么?他会想:“喔!你怎么认识我们这个鬼王?你怎么认识我们这个神的王?”所以这些小鬼和小神就不敢不守规矩了,就要老老实实的。
2 r9 w; k$ @% x5 z* ~1 J/ k0 A. g
' i. r( D1 _- u9 u. Q( O4 A第二个意思,咒就好像军中的密号似的,军中的密号就是军中的口令。在军队里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口令,这口令只有自己人才知道,外边的人就不知道。譬如今天的口令是“胜利” victory,整个军队都知道这是今天的口令。如果我见到一个不认识的军人,就问:“口令?”他说:“胜利。”这就对了,大家知道这是自己人了。如果我问他:“口令?”他答:“吉祥。”这就不是了,就要开枪、就要打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是自己人。这个咒就和这口令一样的。我们在这儿念咒,那鬼神一听:“这是我们的口令,是这样子。”它们就都老实了,就都守规矩了。如果不是,它们就要和你来斗一斗了。2 t2 \& ^- D' d6 X1 Q
+ A/ w6 E: h+ R5 ^- l# p( r
第三个意思,咒是一种秘语,秘密的语,其他人不知道,只有这个人他才知道。知道怎么样呢?就好像有一个本来很穷、很微贱的人,跑到外国去了,外国人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就说:“我就是某某国的国王,因为国家政变,军人倒戈,所以我偷著跑出来,跑到这里来逃难。”这个国王以为他是真的,就把公主嫁给他做太太了。和国王的女儿结婚以后,这个穷贱的人就自以为:“我这是国王的身分了。”就装模作样的,一天到晚的发脾气,too much temper。有一个认识他的人,知道他原来只是一个穷贱的人,就来对这个公主说:“他再要发脾气,你只要说‘本来是一个贫贱人,远游至他国,何必这么多嗔呢?’他就不敢再发脾气了。”公主这么一讲,这个人想:“喔,她知道我的根底了。”真的就再也不敢发脾气了。咒也就好像这个意思似的,你一念咒,鬼神以为你知道它的根底,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也就不敢对你不守规矩了。
  A$ y1 ^7 V! x8 t4 }, m( g
! O$ J; ^: _* ~第四个意思,咒是诸佛的心印、密语,唯佛与佛才能知道,其余的众生都不知道,所以咒语不翻。虽然不翻,但是一句咒语念出来,也是“一音演说咒,众生随类各遵守”,众生听到这个咒也都明白。我们人虽然不明白,可是鬼明白、神也明白,畜生、阿修罗、妖魔鬼怪都明白,所以你一诵咒,它们就都老实了。就好像有一个国王,向他的臣下要“先陀婆”。这“先陀婆”是梵语,有四种东西都叫这个名字。这四种东西是什么呢?盐也叫先陀婆,水也叫先陀婆,大小便那个东西也叫先陀婆,还有马也叫先陀婆。所以这国王说:“我要先陀婆。”所有的臣子都不知道他是要盐、是要水、是要大小便那个东西,还是要马。这有智慧的人,一听他在什么时候要,就知道他在要什么。譬如他吃饭的时候要先陀婆,当然他就不会要大小便那个东西了,一定是要盐了;他走路的时候要先陀婆,一定就要马了;看他渴了的时候要先陀婆,一定就是要水了;那么看他也不渴、也不是吃饭、也不是走路的时候要先陀婆,当然就要大小便那个东西了,所以这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知道了。咒虽然也有很多的意思,但你一念出来,有智慧的鬼神听见,它就懂了;其余不懂的,也就要跟著那个懂的去做了。
6 _2 V; E8 [" P: _3 a  x% h7 Z3 V2 d: P" m$ j+ ^8 {  k
是大神咒难穷测。“难”,就是很困难、很不容易的;“穷”,就是穷尽了;“测”,就是推测。言其这个大神咒,你没有法子想像它,没有法子能知道它,也就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以前我讲过这个“妙”字和“神”字。这个“神”也是一种不可思议,但它是属于动的;“妙”也是不可思议,但它是属于静的,动静都不可思议的。动中的不可思议就是神,静中的不可思议就是妙,所以神也就是妙,妙也就是神,若不神也就不会妙,若不妙也就不会神,所以这“大神咒难穷测”,是没有法子知道。所以我现在讲,也没有法子把它讲得明白,因为它太神了、太妙了。如果不是神妙就可以讲得出来,神妙是讲不出来的。5 v% N! ?. c6 h. ], ~
) X: P$ k8 H# |3 z, q, \. ]
是大明咒照三千。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大明咒。这个“大明”就是如来大光明藏,大光明藏的大明咒能照破所有一切的黑暗,你念这部《心经》,就能把你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那种黑暗的烦恼无明都照破了。照破了你自己的烦恼无明,这是向内来说;若向外来说,就是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你一念这个大明咒就会放光,这一放光就照遍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是大明咒照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外边的世界,我们自己自性的烦恼能照破了,这是内里头的世界,就是内而外、外而内,内外都光明了;内外光明,这就是你的智慧现前了,这种光明就是你的智慧的本体,所以念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本有的智慧现前了,就是照遍三千大千世界。
0 |6 R' S  `; O& V2 v) u+ e5 j, ?; i. Z2 Q
是无上咒臻觉果。“无上咒”,没有再比它高上的,就是到佛的果位上,佛的果位上叫“无上”。你一念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会由凡夫地一步、一步地走到佛地去,走到觉果上去,所以叫“臻觉果”。“臻”就是到了,到那个觉果的地方。( j) T& b. D% d! w
, o- H& s/ p3 T( Q& D. g0 D
无等等咒至极巅。“无等等咒”,无等就是没有再可以和这个等了,这也就是到最终的那个佛果,最终的那个究竟觉,所以说“至极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山似的到那峰顶上了。$ ?* c; l% q  `  E

& c. w$ i9 \! _. c/ N9 s  n除一切苦轮回息。你看!最要紧的是这个“除一切苦”。如果它不能除一切苦,那就是没有什么大用处;“能除一切苦”,什么苦都可以除。无论是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或者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还有最难降伏的五阴炽盛苦,都能除去。这五阴炽盛苦是最不容易除,可是它也能除去。“轮回息”,脱出轮回才能轮回息,如果不脱出轮回,这轮回不会息的。这就是要了生死、出轮回,所以说轮回息。并不是把这三苦、八苦没有了,就可以了生死、出轮回,要怎么样子呢?要把见爱苦了了、欲爱苦了了、色爱苦了了、无色爱苦了了、无明爱苦了了,这五住要究竟,二死永亡,才能了生死。
7 c- f1 ?/ Z& _" ~) Y  d6 g. O7 a6 V
五住,就是方才说的,也有的叫见爱住,就是见爱的烦恼;欲爱住,欲爱的烦恼;色爱住,色爱的烦恼;无色爱住,无色爱的烦恼;无明的烦恼,这是五住。怎么叫“住”呢?“住”就是坚牢、坚固的意思,在这儿不动了。譬如这个“见”,你一见到这个境界,就对境起贪爱,对著这个境界生出一种贪爱心。没有看见的时候,没有这种贪爱,一看见了生出一种贪爱,这叫“见爱住的烦恼”。欲爱住这是欲界天,色爱住这是色界天,无色爱住这是无色界天。这无色界天虽然它寿命长,但是烦恼还没有断,无明也没有断。无明爱住是无明烦恼。这五住也叫无明苦、无色爱苦、色爱苦、欲爱苦、见爱苦。我们一般人都著住到这上面,著住得非常坚牢,所以叫五住。这五住的烦恼若详细讲,很久也讲不完的,现在就讲讲这个名字。# t- R7 P& G# e
7 }" c6 m: E* G/ z
二死永亡,“二死”,有的没有听过经的人就说:“喔!二死,要死两次?”这个是两种的死,不是死两次。人有两种的生死,不是一种的生死。两种的生死是什么呢?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什么是“分段生死”?就是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这叫分;你有你的身段,我有我的身段,这叫段。我五尺八寸高,他就六尺多,比我更高,所以我叫他将来作一个高僧,现在还不是高僧,等将来。由生那一天到死那一天,这也是一段;由你脚下边到你头上边,这都是段,这叫“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四果阿罗汉断了分段生死,但还没了变易生死,这变易生死要菩萨才能了。
7 `& v6 G- Q+ ]3 e2 S( E
0 h% V! L6 i! b( E/ e- T“菩萨”,说起这菩萨的名是很神圣的,中国人说菩萨,这是一个简称,具足就叫Bodhisattva(菩提萨埵)。有的人不是菩提萨埵,他却自认他是菩提萨埵;有的人是菩提萨埵,他却不承认他是菩提萨埵。你看!这很奇怪的,不是菩提萨埵,他说是菩提萨埵,是菩提萨埵,他说不是菩提萨埵,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的,他又说是;是的,他又说不是。不是的就不是,是的就是,不用说。那菩提萨埵不是自己卖招牌,自己卖报纸说:“你认识我不认识我呀?我是菩提萨埵呀!”不是这样的,是怎么呢?
9 n- V+ K. _' w; {' W( ^$ Y+ @, I7 v- s2 v/ V
这个菩提萨埵,要存菩萨心肠、行菩萨行,做菩萨事,不是口头上说:“我是菩提萨埵。”就是菩提萨埵了。在口头上说“我是菩提萨埵”的,那就是魔障鬼、业障鬼。为什么呢?就好像有一些个邪神外道扶銮的,他就冒充“我是关帝公,关帝公来了!”其实怎么样?其实他只是个小鬼,甚至于连小鬼都不是,他就是一个畜生变的,那种邪知邪见的黄皮子,就像《法华经》讲的那个鼬鼠,它去冒充这个神、那个神的。真正是菩提萨埵,不必说:“嘿!你看我是菩提萨埵。”好像美国总统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用自己介绍说:“嘿!我是美国总统,你认识我不认识我呀?”不用这么讲嘛!他不自我介绍大家也都知道,这尼克森美国总统来了。所以不必自我卖报纸,说:“我是菩提萨埵。”不必的。4 V& D% q: [4 k) W; m7 i

! H7 b: \! n; F" ]' K& r所以你是菩提萨埵,人也认识你;不是菩提萨埵,人也认识你。那么菩提萨埵是有什么证据呢?我告诉你,菩提萨埵了了二种生死,分段生死了了,变易生死也了了。什么是变易生死?一念生一念灭,没有在那个定中,这就是变易生死。“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常常在定里头,那就了生死了。了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这才是真真实实的菩提萨埵,但是你可不认识,妙也在这个地方。真菩提萨埵,你不会认识的,你若认识真菩提萨埵,你也是菩提萨埵了。分段生死了了,变易生死也了了,五住也究竟了,二死永亡了,这才真正叫除一切苦;轮回了了,这才是真正的菩提萨埵。! f# |5 s* Z  {+ M5 f

2 v& s* `5 P' x真实不虚各向前。“真实不虚”,绝对不是假的。“各向前”,你赶快向前去修行。你愿意做菩提萨埵吗?愿意做菩萨,就向前去修行、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学那个懒惰的沙弥、懒惰的比丘、懒惰的居士,一天到晚睡大觉,眼睛总睁不开。我踢他两脚,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说:“就快变蛇了,你赶快的醒来。”也不知道他看清楚没看清楚,就“呀呀呀”的,我看了就很好笑的。; V# c' a+ n+ G7 s( K% e
' W+ S; @) u* k' E9 d, B! j
以上显说深般若。以上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是显说,后边这几句就是密说了。
% W, ^- K' @+ F. F& N  }1 r/ n7 {/ t8 E: d( @
若解东西祖师禅。我前边所作的偈颂,这是略略的解释解释东方祖师和西方祖师坐禅的方法。坐禅的方法是什么呢?前边第一首就说:“回光返照观自在,觉悟有情即萨埵。”人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你想要得到如来智慧德相,必须要不执著。你能不执著,能回光返照,再把这一些个偈颂读熟一点,你就去参禅打坐,东方祖师的道理在这里边,西方祖师的道理也在这里边。5 W: `, `1 m' `

1 y8 S0 o. ~4 G. w" ~以前所说的东西,是指印度和中国,印度叫西方,中国叫东方。现在的东西不是印度也不是中国,是哪国呢?东是东方,西是西方,这个方向还没有变,可是境界是改了,东就是东方人,西就是西方人。东方的祖师很多了,现在就像流水似的,流到西方来了,西方现在也就要出祖师了。那么你们谁愿意做祖师,就不要尽挂著睡大觉,那就可以办得到了。
9 M, z/ K6 C1 w9 o! u( v7 J( ?  \) t/ t' G0 Q0 u+ }
现在这个东也不是东,西也不是西了,所谓“不是东西”,连南北也没有了。为什么呢?现在的人和月球拉拢上关系,所以我们这一边又不知道到哪一边去了,南北东西都没有了。现在我们都成了一元化,都成了一个中,中也没有个中,变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9: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没有大小,也没有内外了,就是我以前讲的“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的境界。你们若能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你看那有多妙呀!那真是一点麻烦也没有了。这“无大无小无内外”的境界,究竟是个什么?你若明白,不要我说你也明白了;你若不明白,我说出来你也不明白。  h$ J/ Y/ z2 x+ U' j8 n! L0 |
: c% n% M: S5 l" E- j. e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I4 G) y: i+ k9 q- s( m

+ H# A" G# ~( c/ u0 k, q咒乃密分匪思量 如王诏旨佥同遵 亦似军中秘密令 问答不符便执行
5 ]3 h' P: j/ P" y5 K* b0 w( y
6 {" }; |' K/ U8 k大乘妙理离分别 凡夫知见妄缘真 因指望月指非月 藉咒明心咒即心( ?4 _* c& k; p( A: i/ i

7 \5 P* I6 d6 z1 ^这个咒没有翻的,翻译不出来,这叫翻字不翻音,是五不翻之中的翻字不翻音,所以就不讲它了,讲了附会牵强,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现在讲这个偈颂。/ o0 ]1 @% A$ o% [
. a- S8 c- |) }" `+ y5 z, G4 s
咒乃密分匪思量。咒是属于密部的,既然是密,你就不能想它;不能用思想来想它是怎么一回事,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 _5 u+ a% u7 ~5 c  B
1 k2 {/ l- M3 K/ t6 n
如王诏旨佥同遵。这有个比喻,前几天我讲的四种比喻,有一个比喻就是如王诏旨。“佥同遵”,国王有一个诏书下来,下边一切臣民都要遵守它。
! z  g. c# Q+ `& ]/ R4 Q2 `! e. V6 @
8 F$ F- u% v! b% E! A1 }" D: j亦是军中秘密令。也好像军中秘密的口令似的。譬如说今天的口令是“胜利”,兵和兵一见著就问:“口令?”若是回答:“胜利。”他就知道是自己人,没有话讲了。如果他问你:“口令?”你说:“吉祥。”那就错了,对方就会开枪打你了。军中因为人太多,得有这么一个秘密的口令,每一天都不同,这才不至于拿外边人当自己人,这个咒也是这个意思。0 q( I6 s9 S3 t. [2 I8 }

) B2 r2 q) r% Q* K2 D! i6 u问答不符便执行。你答不上这个口令,他就要执行他的任务了。$ F% F8 A! u; `7 Z7 i
3 v7 {* c/ b" u# [7 e9 @3 a
大乘妙理离分别。般若属于大乘法,大乘这种不可思议的道理,是没有分别的。扫一切法,离一切相,随说随泯。这个般若法是随说随就了了的,没有的。
. a% q+ K! X5 Q2 T5 x
, C+ D. ]) L7 n, ~  a凡夫知见妄缘真。凡夫这种的知见、见解,以妄想来攀缘,执著一切有形有相的,执著这个影子,认为这是真实的,就是认贼做子了。+ G5 c( N* Y/ E3 B1 o1 i0 L

  ^4 U7 x. s$ t因指望月指非月。经典是指你一条修道的路,也就好像用指头指这个月亮。你用手指这个月亮,说:“月在那儿呢!”这个人不看月就光看这个指头,以为这个指头就是月亮。“指非月”,你不要误认这个指头就是月亮,经是教你修道的,你不要认为经就是道了。道是要你修去才能得道,你不修,以为经就是道,那又错了。
3 V! _6 q! x, ~3 K, u
. R) ?, ]: R# A( ~) [藉咒明心咒即心。藉著咒的力量可以明心,因为咒是不可思议的。你要离分别心、离攀缘心、离一切的妄想心来诵持咒语。持咒就是不明白,不明白这里头就会真明白,所以藉著咒能令你明心见性。“咒即心”,咒就是心,你明心见性了,咒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7 v% J. O+ Z5 J, `8 T& ?( A  P# B; T8 N5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5-6 05:21 , Processed in 0.07762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