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62|回复: 27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7 19: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I( x7 c" {! k6 f/ K2 U% j
* _8 P- p+ ?- p
* b; C' k: L5 i7 L
     第一章   绪 论     
  m$ b* s3 D! N& `1 z( _3 V. x# J   
8 y* F( L6 ?9 @5 `        《弟子规》是一部讲如何落实德行教育的教材。人人都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学佛的人,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学习《弟子规》便是实现这一切的入门根基。     
- F# [3 y) H" M    " w  [9 q; x1 i: I. ]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还会有一点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成人、父母更应该学。不仅是普通人学,念佛的人这一生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学佛有所成就,更要扎好这个根基。     : x- g3 G1 p" F7 o9 r
      U3 ~+ [6 I" v' Y9 {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从成人的角度来学习《弟子规》,从一个学佛人如何来落实佛法的根基这个角度来探讨《弟子规》。     ) j" x7 O: z( L) ^2 u4 N
    ) w) y# `. `1 O* F/ J% l) W+ g
        我们今天的讨论就以修德立业的根基为题。     
+ G0 J* d" {0 h$ e* N    + }& D4 C' H4 r2 \
        “修德”,这一生我们想成就正人君子的品德,想要学佛,成就佛菩萨的大德,必须从《弟子规》入手。“立业”也是如此,世间人希望得到成功事业、幸福人生,没有《弟子规》的落实,也是达不到的。学佛的人想成就道业,也要从《弟子规》入手。     
) q" f: l! ^! R5 E% K2 t   
7 r6 p$ p  f5 m, u5 ]4 S        恩师目前在香港讲《华严经》,他说绝对不能小看《弟子规》,它是入《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量寿经》都是无二无别的,这证明学习《弟子规》非常重要。     
# X: c6 G" W- c: J   
) p( ^0 G( D# T  D; m        可能你听了这句话会想:《弟子规》孩子学尚可,所谓童蒙养正。小孩子用《弟子规》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学问的根基,这能说得过去。《华严经》是佛教里高级的佛法,是一乘法门,等于是佛法里的最高峰,怎么能跟《弟子规》同日而语呢?恩师讲话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也是从华严境界里谈的,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修为,可是同样含有《华严经》深奥的学问。只是我们学者不懂得去深入,不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悟这个理,不懂得善用其心,所以才会轻视《弟子规》。     
: ]5 ]/ F1 e3 a4 S. H   
2 J3 X- ?4 g; E  _% t' K( {        《华严经》里讲的有十玄门,十玄门里有个叫同时具足相应门,换句话说,《弟子规》所讲的义理同时也具足一乘佛法。比如说,《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代表谁呢?他是代表一切众生的。佛法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一切众生的呼唤我们都要“应勿缓”,这谁能做到呢?等觉菩萨才能做到。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众生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立即现身,令众生得到解脱,这才是“应勿缓”。     ; Q  T$ A! f( A- a  q9 a4 n
   
# v! w0 I2 g8 _: g& }7 i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弟子规》与《华严经》的理是相通的。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哪一法不是华严呢?更何况《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义理,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自性是人人都具足的,性德也是人人都本有的,所以《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道德品行,人人本来都有,因为迷惑颠倒才迷失了。所以,必须通过修持性德,把性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这样才能够恢复自性。     
! Q* r1 J. X" V/ [$ p+ r- U   
; w& w. P- x% w5 U9 a- c4 @        今天讨论、学习《弟子规》,和一般的学习讨论方式有所不同,我们作为成人,作为父母,作为修道之人,作为在世间想立大业,甚至想在出世法上能够得到道业成就的人,从这些角度来探讨《弟子规》。     : E1 n; M; L, G2 f) S2 F7 T4 E7 X
    $ F, |7 O( j- h# I4 V# S7 J/ I# ]
        既然《弟子规》与《华严经》无二无别,那么为了大家理解这句话,我们一起学习、讨论,看看《弟子规》是否具有《华严经》的大格局。末学不揣冒昧,虽然学问道德很浅,但是也愿意把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指正。     
0 k6 Z: o1 H' M- D1 \( M  G9 w   
! M6 A; n8 b! M4 l        所以,我们今天用华严宗法,来诠释《弟子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恩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经》无二无别,同时,能够令大家对《弟子规》产生足够的重视。如果《弟子规》没有落实,学《华严经》也是很难入境界。     0 v2 u" q( t/ G" `' u% k
   
% R: O% k' A! [1 P        莲池大师曾经注释《阿弥陀经》,他所用的注释方法就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近代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也是用华严十门开启的方法。这十门开启也就是用十个方面来诠释这部经典,所以古来大德所说的《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从两位大德——莲池大师和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具有《华严经》的架势。     
  X5 Z# A+ E! H. h, Z    1 E1 V7 E3 A, l1 w9 |1 I% b7 S
        恩师今天说,《弟子规》是《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二无别,现在我们效法古来大德,用华严十门开启来学习《弟子规》。     
: y! V( Q% M& C- |* g3 [8 \    8 Z$ W2 \/ w! b  E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是哪十门开启:     3 T; j0 }' E4 J7 B( s, U% e
    0 s) R; L- e8 O
        第一,教起因缘;第二,本文体性;第三,本文宗趣;第四,方便力用;第五,所被根器;第六,藏教所摄;第七,部类差别;第八,传会讲释;第九,总释名题;第十,正释文义。那么我们就试着从这十个方面来开解《弟子规》。     4 j; p7 O3 [- X1 r
   
1 ?8 `6 }) v" b) W; c2 x!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门开启第一: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都能够背得烂熟,可是在生活中却时时会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背诵《弟子规》的“入则孝”,但是对父母却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们学了《弟子规》,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父母做出了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够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就能做到。所以孔老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身正,所说的自己都能做到,比如说“孝顺父母”,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孝顺老人家的”,那么孩子看到好的榜样,他就能理解,也能够做到“入则孝”,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呢!这是大人先要学《弟子规》的道理。首先得让大人学,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地做给孩子看,孩子是这么学最有效,身教胜于言教。     
6 u' w' H) W' X2 t    + P4 e+ E1 O' z* d; p. r
        《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被人所尊敬。所以,不管你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想有所成就,都得要修学《弟子规》。当年孔老夫子教学生,孔门四科里有四门教育:第一个先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就是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     
, F% s$ L6 L0 Z    ( A! j1 h5 v  j2 ~  R+ k
        所以,有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首先是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通过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明白,《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了。     
- I* G4 U: ]8 t* E* z8 L, a    : x; x" t! m2 A0 L
        那么对于学佛的人来讲,希望功夫能够迅速地得力,那么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正如恩师常说的,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家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了。所以恩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课程,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 x7 ]; {- A5 r
   
) R( [2 i& G; m        很多事情,都是浅深相通的,《弟子规》上所讲的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给孩子学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有很深的道理。古人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出自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这个大海水里。所以,从这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义。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一样能体会到《华严经》的味道。     
& z  g( k1 s% N5 J   
, N3 Q- \6 {: d        很多深的理从哪里领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黻,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然后就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去找无际大师。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啊,你要去哪里呢?”杨黻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了,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啊。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往回走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啊。”杨黻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在哪里啊?”这位老和尚就说:“你现在就回去,注意有一位披着一条毯子,脚上倒穿着拖鞋的人,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黻一听,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这个时候,杨黻就敲门。都到家了,一路上还没有见到这样一个披着毛毯、倒穿着拖鞋的人,心里正在纳闷。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的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赶紧去开门,但是她已经躺下了,又马上起床,随手就抓起了一条毛毯披在身上,因为匆忙的缘故,把鞋穿反了,倒穿着拖鞋,急急忙忙地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黻一看,哎呀!他马上就醒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呢?就是这堂中的老母亲啊。从此以后杨黻就觉悟了,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了,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的悟处就是:深妙的道,全在日常生活和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中。所以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当他把墨汁用完了以后,去水池里挑一点水磨墨,结果池水里就自然地涌起墨汁来给他用,池水里墨汁都是现成的。     
2 I+ G6 E+ m5 I( {; h) N5 A; G! ]4 I   
3 z1 D$ G7 R3 K7 _        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尽的义务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常生活就是道,会学的就学成,不会学的你出外找什么样的道,也是很难成就的。     
: g8 d, u. Y2 K% E, o   
+ f6 b, w: ]! C* R* q+ }7 M3 _( |        孔老夫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近的这些事情中,去学习仁的方法。他把仁作为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呢?就在日常生活中学。     
2 N7 P! r' b. G2 Q  H$ t& X! \   
' g/ X+ R- G6 t# h5 }+ s        对于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从小就去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那么他长大以后,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非常重视孩子的童蒙养正教育。恩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地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3 I1 I( d1 b; f   
5 S! J" v0 m; ^/ R) @/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是依从《论语·学而》第六条编成的,它以孔老夫子的教导为纲目。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显然,《弟子规》就是以这一条作为纲目加以开解的。所以,从这一条可以看到,《弟子规》的规是规矩,《弟子规》是谁的规矩呢?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孔老夫子当年教导学生,就是用这条规矩来要求自己的弟子。     
" f5 Q: Y9 |, y( {. M* u   
& N* Z2 M- v# g& |; V8 R        孔门弟子以此能够成就世间圣贤。那么佛门弟子呢?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做佛做菩萨,这本《弟子规》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恩师要求我们大家从《弟子规》入手来学习的原因。     6 K# U+ v9 _( Z4 q
   
( L& ]4 s0 \8 c! t3 F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的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训蒙文》,训导童蒙的。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后,改名为《弟子规》。整篇文章不长,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以三个字作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     & i" M. ^; D2 w2 r
   
7 Y7 X+ h, D, Z, w% y9 v  ]2 [        佛门里也有《弟子规》,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的人,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就说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你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9 V; P/ B2 F) h4 [$ f& I
   
+ V: S3 \3 l2 h3 h  q' F        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小乘声闻缘觉要修的,第三福是大乘菩萨要修的。《弟子规》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德目,不正是第一福的头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     
/ f9 [# Y5 r$ R! m  g   
1 n$ y. }' o9 p! H) d" u$ }% X! t        那么“慈心不杀”,具体落实在道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门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这是第一福。第一福做到了,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9 k! i! a2 g+ x) M0 G+ ?6 N- _
    " R4 R( h+ L( P! Y$ b
        所以,为什么恩师这么强调《弟子规》,原来真正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要好好地落实,这一条不落实,哪怕是一天能念十万声佛号,但是心行跟《弟子规》不相应,那也是很难往生的。     + A- @8 v8 M7 j) a
   
; Y. u. h  F! o9 I" c  \1 f4 E5 s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弟子规》的教起因缘。所以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因为它对我们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都非常的重要。     
" N' y. y6 O! a7 r$ J    ( ?& P. T  B: [' q2 Q6 Y& \
        十门开启第二:本文体性。所谓体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原理原则。《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弟子规》所讲的这些条目,每一条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德行。儒家也讲“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具体体现就是《弟子规》讲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所以,《弟子规》不是孔老夫子非得让我们遵守他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是!他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本性具有的性德。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3 X) t) E- c! s: J- {( Q6 d5 Z   
: O: K3 t0 l* _6 N  ]8 q# j4 t$ a4 U- L        具体的说,性德体现在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可以说是五伦的关系,就是每个人必须有的这种人群之间的关系。人呱呱坠地以后,就离不开人群了,他就具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关系。这五伦的关系也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它是自然就具备的。比如说哪个人没有父母?父母不是人规定的,一生出来就一定有父母。所以既然有这种关系,人就必须要在这些关系中去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就叫做十义,五伦十义。具体讲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十种义务。那么道德呢?具体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讲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普遍的说法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这个一归纳,去除相同的,可以说有十二个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这些都属于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品行。     ( g2 P, }0 w9 o  U( a" e" {% F
    2 V& t2 Z  H) G1 o9 S+ v
        心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相同,它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通常,我们讲心性,也称它为实相,即宇宙真实的面目,这种自性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是有,但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可以接触得到的。老子也知道有个自性,他把自性称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说不出来,无法去名状的,没有办法讲得出来。不仅讲不出来,连我们的思想、意识都想不出来。但是,它又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个道,虽然很难理解,但是孔老夫子说“志于道”,就是要立志证这个道。佛也讲,这是我们的自性,也叫佛性,每个人本来具足,只要证到了这个佛性,我们就成佛了。     
: j. N# ]% l$ `   
# ?) h5 Y9 n! R        “道”或者说“佛性”如何去证得呢?我们首先要了解,“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按照这些表现的形象去修,就有一天能够证“道”,虽然“道”说不出来,但是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德”。所以“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我们虽然不能够用我们的六根接触“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德”。我们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忠,什么是礼,什么是义,一个证道的人自然就会表现出这些德。我们没证道,叫做凡夫。凡夫没有成佛,没有见性,如何见性成佛呢?就要通过修这些德。凡是顺着性德的我们就做,凡是违背性德的我们就不做,这样才能证入自性。我们也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证自性,一定能恢复自性,为什么呢?自性是本来就有的。我们现在有了这些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这些烦恼习性,我们本来没有,没有的我们当然能够去除掉,本来有的,当然能够恢复了。     
! o% R+ g: |: u  e( t8 l    : R8 j( Y. c( h6 |: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老夫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一定要在道上。而怎样去证道呢?要“据于德”。据就是以德为依靠,依靠德来修养自己,就能入道。从这里我们看到,《弟子规》是帮助我们修性德、证道的一门学问。从体性来看,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不能够小看它。《中庸》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想要证道,学君子,成圣贤,那就得一步一步来。我们要远行,就要从近处开始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下去,最终有一天会达到目的。你要登高爬山,万丈的高山,也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爬的,自己先要谦卑下来,慢慢地爬。《弟子规》就是我们要远行的第一步,登高的第一步,我们要相信,一直这么走下去,一定能达到终点。达到终点了,我们就能恢复自性,圆满的恢复,跟佛一样,就成佛了,成就我们本来具有的圆满的德行、佛性。     - f( j( u6 g. F8 T5 L
    5 B. s" C' v8 ^" U4 j7 R5 O
        《弟子规》教导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你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我们就不用学了,那么你不学它,你就没有办法真正打好恢复性德的根基,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你明明可以恢复性德,恢复本性,你不去恢复,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所以,立志要成圣成贤,就得从低的开始,而低的必定通高的,浅的一定达深的,浅深不二,高低平等,无有高下,这样才是《华严经》所说的境界。     
! |  d; Y5 j8 p5 e  c# ~   
" J; Z( o- T, j* [        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大家学习《弟子规》的信心,不能够忽视这一门德行学问。     ' Q% X" u; c# b. a& z, }; c
    0 O3 E- p- ^' A8 g- t" X6 y% U
        十门开启第三:本文宗趣。如果大家真正明了《弟子规》的体性,是讲自性性德。谈到宗趣,就比较好讲了。宗就是宗旨,趣就是趣向。《弟子规》以什么为宗旨呢?它是以“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论语》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六个部分就是讲的修行、力行。后面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我们能够理解,就是学习圣贤之道,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更帮助我们力行。这个学文并不完全指学一般的文学、才艺,更重要的是指圣贤的学问。为什么要学圣贤的学问呢?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力行!所谓学文和力行要合一并重。佛法也讲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整条纲目就是我们的宗旨。进德和学文,进德就是指力行,再学文,进德是行,学文是知,知行要合一,处处都知行合一,成圣成贤就快了。     
& L  k2 [4 Y- E0 j* z0 R8 y    * o8 l& T# J% k
        那以什么为趣呢?宗和趣就有因果关系了。如果我们能够进德修业,学习圣贤,最后我们达到什么果报呢?必定能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我们都能够达到。所以我们说以幸福人生、成圣成贤为趣。     & T8 f, I8 c% f# k# a9 e
   
+ b, i7 g. P2 n! Q' _        十门开启第四:方便力用。方便,便是指便宜,就是合适,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弟子规》教导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圣贤呢?它讲的都是日常的生活小事,所以正是在平常生活里,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与性德相应,这是《弟子规》所教导的方法。你不用向外求道,就在当下,在自己的角色里,在自己的生活里,学习圣贤的克己功夫,这方不方便?合不合适?很合适很方便,谁都能做!     ( |" {8 h1 |9 }* p; F- l
   
% |: U* G1 J; b        那么它的力用是什么?就是我们学《弟子规》有什么用呢?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就能够从这些生活小事上面去悟圣贤之理。我们说《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这个体怎么悟入呢?就是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去悟,就像《华严经》里的净行品,讲的就是菩萨的生活小事,从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穿衣吃饭,讲的都是生活小事,但是华严菩萨就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发大菩提心,就证入佛性。能够从这些小事中达圣贤之理,这是它的用途。     
5 T0 U/ g' c, q8 E    2 A, p, C: W6 b
        圣贤之道,印祖讲的就是两个字:“明”与“诚”。“明”就是觉悟,“诚”就是你达到的真诚心,真诚心确实不容易学,有的人天生就真诚,有的人非得靠学习,他明白道理了,才能真正有真诚心。恩师讲了,真诚心就是菩提心。往生净土也得发菩提心,加上一向专念才能成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诚心、这种圣贤之心呢?先得学,才能“明”。所以学《弟子规》就是要明白这些圣贤之理,然后才能达到真诚心,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有没有用呢?太有用了!所以要从这个角度学《弟子规》,不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只给孩子学。我们是从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高度来学《弟子规》。我们在学习中,着重在每一条要从哪些方面来落实,不是就学这条死死板板的文字义理,它是多方面的,可以引申的。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理是什么?我们着重这样去学习,达到知行合一,做起来真的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 c' f0 x) {  K% V/ R5 M& R1 F   
" x1 a. ~) m: t5 t, I*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门开启第五:所被根器。也就是说哪些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适合学《弟子规》呢?所谓根性,有上中下三种,孔老夫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中根的人,学而知之,次也;下根的人,困而知之。你天生就懂得,叫一闻千悟,这种叫上根,一般人很难达到。像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了,这个真不容易,我们学不来。大部分人属于中下根人,怎么办?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才能够知圣贤之道。再下根是困而知之,我学佛也学了十多年了,功夫就是不得力,就是困,受困了以后才去学,困而学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属于中下根人。要知道,《弟子规》上中下三根都得学,上根的人学《弟子规》,叫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他就马上彻悟,连佛菩萨也是“父母呼,应勿缓”。刚才我们讲了观世音菩萨,“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做到了“应勿缓”吗?看众生犹如父母,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他所修行的,观世音菩萨是上根人,他来学这个,马上就悟透了。上根人是什么呢?证悟自性,然后性德启用,成为了修德,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到了,这是上根人。我们中根人没证入自性,就要通过学习,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以恢复性德,这叫修德,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证入自性。所以中根得学。下根就更得学了,基础都没有,那怎么能够成就呢?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弟子规》也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     - X7 A: W4 E3 O
   
$ o" s% {1 }4 [- y1 E        恩师经常提到,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修学小乘的,直接入大乘,那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呢?因为这叫空中楼阁,没有基础。而中国没有流传小乘,不是因为中国的修行人不要小乘,是中国有儒和道的基础。儒和道是古人都在修学的,他学了儒和道之后,可以直接入大乘,因此《弟子规》作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可以说是小乘的修学根基,真正做圆满了,直接进入修学大乘就有基础了。     " n1 `* a9 X: @" u
    6 j, E" R7 Q# V0 l6 i- R; e' f
        所以,恩师现在讲《华严经》,已经契入华严境界了,他也带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一共四十个小时的讲解,恩师就听了十遍,用四百个小时来学习。难道恩师还没有做到《弟子规》吗?都做到了!为什么还要学呢?证明了上中下根都得学,哪怕你是证入华严境界。他是学什么呢?是把《弟子规》作为表演的教材、演戏的剧本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示现,叫我们这些中下根人更应该努力学习。     
1 K: p* G/ I. E: D% r' P   
# f( l4 B8 w4 J        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一般的经典属于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直接讲出来的就为经;律是指生活规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论就是那些祖师大德读经,有一些心得体会了,写出的论著。经、律、论通常就是作为分别是佛经或者是佛论所用的大致分法。那么《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呢?“藏教所摄”就是指在经论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于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的经律论,但是如果说它有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是可以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规范,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6 y' L& N5 R; A( G* b) P
    - k! X) y& i  t; X
        佛制定戒律,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佛的自性。所以,戒律是一个证入佛性的人自然做出来的。没有证入佛性的人,用戒律来修学,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的生活规范,所以我们凡人通过修持《弟子规》,也有一天能成为圣人。       r0 L* y* q  L7 o
    1 g9 x4 @' P3 q+ Z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使、终、顿、圆”。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是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经》、《法华经》是属于圆教。“圆”就是一生圆成佛道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于圆教。如果把《弟子规》放到这五教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那必须要以《弟子规》作为基础规范,阿罗汉证果了,一定是把《弟子规》做好了,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菩萨、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了,他们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百分之百落实了,所以,把修学《弟子规》作为修学佛道的入门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在经教里应居什么地位呢?它属于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五教的,既是基础,又通五教,所以,是入佛门的必修课程。     1 Q% S2 I9 S* S: I5 H* b5 q
    9 g4 P$ g6 q0 g4 \  B" A9 Y  g6 ]: ~
        十门开启第七:部类差别。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恩师讲经常常提到,真实希望求生净土,一生能够圆成佛道的人,就必须要把儒释道三家的基础奠定好,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德行。     0 O; F. l. H$ l! q3 q7 J, a, F
   
& \) G8 A5 k0 D) H8 i0 `* \) @- J8 L        儒家的基础德行是《弟子规》,道家的基础德行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出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是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当然《弟子规》是基础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晋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 H& ?0 J9 |& e9 _' w    & n1 s; Q4 s; B' H)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儒家的经典里,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的著作,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有五部分,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部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部分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还有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是我们大人都没有做到,所以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于部类差别。     ' |# l$ ]1 T, W  A3 a. E2 Z
    % e7 F& l' M9 E& Y: b
        十门开启第八: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是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因为经典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中国本有的,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就是传,不是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谁传的呢?从《论语》中我们看到的是孔老夫子的训示,所以是孔老夫子的心传,是圣人的训导。     0 t% F  J+ v0 B% L1 K# j3 ~
    * z- I5 E0 |$ c" T. ^  C) Y- j
        那么会集方面,是由清朝李毓秀夫子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恩师把《弟子规》列入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进行了分段,大分七则: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类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恩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作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恩师把它编成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弟子规节要七十句》,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很好资料。     * p0 O, U- P; q% X: y2 I1 y
    . I0 V, W/ V1 R- R
        在讲释方面,蔡礼旭老师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部《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了《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是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的,主要是对我们学佛人讲的,在香港讲的是对一切社会大众所讲的。     
, |3 L5 f/ E& J! o) N   
  e. P; }1 K1 D7 s! y        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另外台湾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注解,题目叫做《幸福人生之经营》,他在序文里写道,他是汇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参考。     
; Z; A, f" S. b- E    ; r) u) O. r+ O" `+ Y; ]
        十门开启第九: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了。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呢?从狭义上讲,是孔门弟子,跟孔老夫子学习圣贤之道的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偏颇了。《弟子规》原本是孔老夫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了,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老夫子要求的。     & P: o' n; T& O* C: G- m
   
/ P) f0 Z' p3 {* _1 _9 K        广义的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我们学佛,也是学圣贤之道,佛是圣,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从《弟子规》开始学习。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人品、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 P5 T" n3 J, t7 u    4 w5 t3 u) g6 C- G( r1 _# [( j' }
        十门开启第十:正释文义。就是讲解经文,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总叙,后面有一个结劝,所以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七大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结劝,劝导大家要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是一百一十三则事情,我们认真地一句一句来学习,并立志效法圣贤弟子,扎好修德立业的根基,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为和谐世界略尽绵薄。     9 E4 d' J7 L9 ^9 g
    . M* x! g5 T+ D: g; R1 j
        ——钟茂森敬述     6 N) ~) G& R, Q$ |+ o
    + k, u9 l) K4 J% Y: G: O6 X
  第一章   弟子规     * G* g% M) Q% ]
   
9 |0 t7 }' i# x% i4 E0 r! V( V        (清) 李毓秀     
, y; n% H+ d$ m6 A  _4 x! u   
" X  c  m. Q  V2 |6 R        【总 叙】     3 q) l4 m3 c+ ?; S& n; I+ C* \1 E
   
  ]8 Y+ Z- S- e$ B+ d, w8 \) ^) w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 T* G- V5 O0 m    , H7 a' c3 |+ `5 C1 r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 e* Q; Z# b% j   
3 U  q6 a3 R: i7 T5 [9 e8 \$ V        【入则孝】     
* u" P! ^* Q2 E6 S& @, P    ; L8 w! l' ^1 V) L  }/ r" @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c, A% X% W5 T# i    6 j# I7 x$ v& V' ^% }. T% i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8 {- e" s8 R# A6 W% m9 U" @0 D
    0 K" w- I  g# O! ?! R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 n5 Y, R6 p: e6 V& m/ t   
( h( c$ a+ M, c( _& L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 N* i( Z; I! E' V9 L& a
    8 n$ |" A: i: H" M& W) J/ J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5 ^! o" q: D0 f5 t4 `6 x& P   
0 R% _3 y) e6 @) N8 q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7 o  ^. {( m) G0 m5 o0 ~* B    ! p" y, u' h6 i2 e1 z: J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 z" E* \7 I0 Q, F3 L' D   
0 c- t' z/ S2 Y# `* q5 K2 E) a. h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_$ X( s% [, [3 g6 R+ B
   
: @0 k- U+ a. H2 O! ~& P3 a+ l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3 ~) i( j% Z4 r. M. V    7 V( x" }+ z" h9 Q$ ^9 T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3 ^* t4 O& G* g" C   
4 [( u* w: R$ i3 ?6 \& f1 B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8 u+ D# S3 ~# U9 s0 E& D; ^
    , L: a" }2 W# o% F) o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5 [. _. q8 i/ C8 ]    $ ]4 X. m) N, M0 h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 L. N: \* L2 a7 n" Q# o( S1 U, s3 P
    " |3 I$ O5 t/ @) g2 x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 ?3 L% T3 i, f7 i* ^% J; o
    4 j- I0 i& x" @5 H
        【出则弟】     
! q5 S- s" A* {0 ^   
0 Z- M% m" H. X7 B4 P5 X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 c7 a& L* P3 Z  x    1 `' Z7 ]& g( r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8 F2 n3 Y! }7 z7 K; G   
9 y4 f8 u3 {1 y" o. m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 z! N9 }( s, E* }- W& P
   
$ N! h: U+ e5 S% N: [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 O0 v9 X6 l; ^/ v# s
    5 Z0 a. s- }8 H% M: V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7 Z0 s3 x% W) {* `0 Z/ e+ ^
   
4 |/ D' |+ |* O, k1 \8 x. [* r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 l8 D9 c) o$ h
    * m4 [# ~2 {6 c; W. k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8 B9 B" |7 k0 K( _1 a; _
    8 i. N' L! b2 Q  M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 ^$ F/ M$ p; G* n* S; S( ~    1 d* U( L/ ?( r, k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 P/ p" w" P/ P3 T    8 N+ g& c! |* p( V, i5 l. p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 a+ Y0 p5 u2 Y& }) k$ u1 m) w! h   
$ A8 o- N% z; Y; J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 g8 M8 B4 O: z5 L4 {# @& `    ( a7 G  u2 x0 f2 b! V" p
        【谨】       I2 ~& p8 [# P, j2 Y) D
    - |" L2 _) N. Y6 D" c0 }5 X$ r3 s- G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3 \  A# c6 [& X5 ^( _   
; S% A" L+ r# m  w7 L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7 R+ o) @# W2 f" q/ {
   
3 @0 U2 y- d+ N. J. p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 {4 {! y% {; \2 {% x/ x+ I
   
8 P! k7 `) B2 F: D; s7 Y* Z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 Y, G3 Z0 r3 ?
    6 }. K4 u5 `5 A& K  t2 i5 o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 n0 P" h8 U) f) h   
" Q, }) E: z) C( Y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3 i0 J0 f4 X5 P2 G8 c) y   
8 _! m+ j8 K" G$ |2 Z' N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为丑     
4 r. Y1 v9 A- O* U   
0 n% H- y' F5 i# y$ }6 e- a2 l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 Q# p# Q5 h+ c: K, ?7 Y9 X. a   
+ P- K: o5 s& K3 O1 c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6 D0 h) d2 f2 `: X
   
0 G& t  P6 L% h$ a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1 `1 n: P$ T- {  g" x9 R- H3 z) K   
$ t: [5 y* y- z0 Y, u  h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 Y- E+ ^. I5 P; }  k
    ; b( N( F6 @7 i8 j; x! W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 P8 \" Z; E2 ~9 |, q/ K    % ~# d: M& q! F- R/ t7 i3 M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0 {+ Z! r! R+ V8 R- r4 H- |
   
) {+ C$ f/ U2 h! c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2 o) J$ i  {6 W: ^
   
, R; B) G6 f% _' k6 l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 l' u5 w1 k$ @' G$ ]   
% m+ I) ]3 B5 ^3 Y0 _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 ]( Z' Z- J  z0 P4 [# D1 \* `6 C
    7 D1 X; L8 \0 W3 O+ B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 }! [7 z: ^$ W   
7 G6 w9 B' [. @* b; \        【信】     1 j9 K4 A. v, }" Y
    4 `8 _' C8 M3 z) @1 {6 B% K" Z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 h4 a1 @, G7 z6 f' g+ `' H+ \/ U
    0 E* q2 ]) F, v8 X# W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 Y: H9 `0 A1 m5 h) y& D2 u
    $ i( T% v7 C% \# f2 M6 I1 w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 @2 T0 e6 [1 V/ Z. e
   
9 a0 l, A+ B4 I+ ^" s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4 I. o+ R4 R" N- n
    1 o3 P. m% q- |8 l% q3 R+ C" Z8 t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 b: d: t' G- l/ k/ e' ]" Y
   
# p9 `6 v; Z2 b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 b- h, B: N0 S) A    . D, U% \2 E' G4 e5 M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 F5 F+ ^: G; k- X8 y2 U! }3 X
   
  g# I* I% S$ q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8 e0 y* I. F* {! A' W5 q   
" M9 n4 T: x' `  ]7 T, c! z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 ]; b( Q$ R- C4 }0 K$ y: a    + }; C" e- L3 \# O) T8 w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 M4 c" R0 |: X: ^( b) Z    , \, L5 e* p$ S2 g3 B5 z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 m: f" H3 e/ C2 {9 c, p3 s
    / C; a$ o; q2 C# S( W+ b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 T9 j' }# [7 j
    ! i+ I+ D. J% v. d" |3 x' ~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 {  P0 `; m, A/ }1 i  d& R    2 M. n: H; `1 ], @6 A) J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5 c5 A! e( N+ I; G5 `. _# ^0 X
    # R% O8 U0 m) O8 e; `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5 M9 {; u- B- {; ]0 E
    3 U5 _3 K* Y5 ~) N
        【泛爱众】     
4 Q" h$ j! \3 Q% d0 d* Z    , J! B0 C1 W: g! Q1 h( j& _/ n2 O8 o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 R* E8 |1 Z1 e; Q/ K
    2 n- [) d# V: |) b2 f; \9 H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 s  o( G( k# y6 K; E+ U
   
8 |) x7 D' K/ `3 H* u* j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 Z7 |, a3 l2 ~5 j" a9 h% g1 b    , E% P( T! f% K9 P  M9 D/ }5 q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 r& y+ }2 U- r) K/ w- D& G    " q- E6 P0 ~  h$ z$ }* z" ]4 U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 O& ]" }9 k) P; i6 A) m: }
   
. V* e3 s1 Y* q0 q8 {6 y+ W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 X* o7 J1 Y* T    ' w( R, P+ {( L4 i) A8 F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5 Z; d2 K$ u# w   
# b5 g- v2 G* J8 x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 s4 b6 j' ~" U  E) R6 x
   
* q+ d1 j8 w6 C0 A& @# E/ o8 a8 A. m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7 @! U9 p# Y$ n& g. f: V   
& M3 D/ J8 p% r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 J' J* H' ]! r. U1 e( H. L    , r& p3 P4 t1 p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 k* ^- l' A9 r; |* o, ]) m+ P    & F  {3 p7 Y: U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4 y  z8 U1 O- Z0 a6 h; h$ U    & Y- J2 o4 V1 Q# C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 Y6 n0 g9 t) `5 C" z    9 t9 V* {5 \7 N& x, T3 \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6 T  ]! A! N: b- q* \+ i
   
- j5 }: d! T# {0 u5 E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7 E  M( X8 Q& V0 ]    ; K" Q! F8 z* Q9 {+ S
        【亲 仁】     9 Z9 C8 s% c2 w3 j9 ]: J
    0 h( Z4 B: g+ z3 V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 q1 E$ [( Z& ?    * Y: _0 M5 |) x8 E. {+ Y1 w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 i$ }6 [. z7 P( y0 _% C
   
" S* L2 b3 m3 k* i2 Q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q! e- t# r2 J
   
$ N% q1 V; r& \8 b1 M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5 {6 y+ z% {1 ?) a) [9 M% w   
9 N6 G" l) u+ V3 \        【余力学文】     
" Y& d. J1 I) h8 y8 r8 a# A    % ~: [, T  r* P  [7 k  t- }* D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 }1 E4 C4 E" D' c5 \    $ u% \! R' x9 C9 @$ A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 c2 a9 u! T" d5 [, k$ z; ]& i+ T. n
    - k' O0 B& U/ _: Z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 A4 y( a6 e) D8 u) U! ?
   
$ T) W1 J4 e: T5 l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 r! y9 C, ]' a% ^
   
' x, B/ I. Y$ `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4 g' q5 U- c- X   
' s/ R  m" r, `( g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3 o1 D, c- J8 _0 Z8 |; |7 j
    - D" c  l+ a5 E; a2 W; A3 ?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 [  `. K( H6 R+ ]! w3 j: b* T3 c   
! }' T& E, \' q1 Y' g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 R( ~* I6 I" B, h6 t& l- o6 [
    % V; X* E; ?9 Y2 C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 d) i% q8 C6 r" C! d
   
' S- |& _. q+ A  _+ q& I0 n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8 z6 v6 g$ _2 ]5 `3 w
    8 o. d/ ?- r/ N" i% D5 D& E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7 a. R/ j6 `2 _! L9 i   
) B8 V- G: M  H. @9 K9 z' Q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 Q- F$ a# ]3 `   
$ ]6 [" h: z8 a* e5 o" `  L    第一章    总 叙     
' w% }7 \; g. I- L2 ?: \/ j# l    & ]: G3 u# g* |  @0 Z# J- O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b8 W- C1 _$ J    7 @/ A* B' E: s' b0 L4 ^, |- U
        这个总叙出自《论语·学而》第六条,孔老夫子教导弟子的科目。《论语》是孔老夫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老夫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所以《弟子规》是圣人训,是孔老夫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弟子规》不是规定这些我们必须得做,它是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把它说出来。     ! R% l3 I$ l, v# _3 ^9 B+ o0 H
    6 ]6 S1 j7 V( W9 O3 R; x& k  ~- |
        佛在《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意思就是佛没有说什么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为什么佛却说自己没有说法呢?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说了《弟子规》,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就应该有信心了,相信自己,《弟子规》所说的每一条都能做到,因为是本有的,所以当然就能做到。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说起来可是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     + A& @- o' b; v. Y
    # h4 ~& [5 M" B. w1 Q
        “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的起点。所以,《弟子规》就得先说孝。     
3 u2 Q! w& h/ ]" N) m    3 {3 H, v  y' O/ t$ T/ @) |" t
        孝是一种什么观念呢?就是父母跟我一体,父子有亲。有了这种孝的观念,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了,这个孝要扩而展之,不仅父母跟儿女是一体,老师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一样看待。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的,他认为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所以,恩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那么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这个孝非常重要。     . S) ~, u6 I! C( ~
   
# l+ ^) d3 h' k6 C0 @; B        悌就是恭敬的观念。由于孝心表现出来就是恭敬,首先对父母恭敬,扩展出来,一切长辈我们也要恭敬,一切众生我们也要恭敬。所以悌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这是悌的本意,这也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所以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是从孝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弟子规》所说的,其实可以通华严境界了。     ; a' s9 Y! T( s2 i+ A1 ~" r
    1 o- i4 k9 S) V8 j!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恭谨、谨慎。那么事事物物我们都小心谨慎,从谨慎中蓄养自己这种圣贤的品德。因为人有谨慎才能够留心自己的毛病习气有没有起现行,如果妄失或迷失了这种圣贤的品德,自己的烦恼起现行了,起现行迷而不知,这就不谨了。所以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一定是在细节上,哪怕是动一个念头,都非常的谨慎,如果是一个恶念,就不能让它继续,要当下把它化解,把它去除,所以要谨到这样的地步。这都是圣贤的克己功夫,克念作圣,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成就圣贤的品格。     7 V9 r1 i. x, [4 @7 y6 z/ C: T& [+ w
    - i8 }& [/ h" `
        信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了信用,那谁都不相信你,你就不能立于社会。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信用度,信用一破坏,这一辈子就不容易成功。信也包括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志向,一个目标,以什么为目标呢?就是以成圣成贤为目标。假如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即使吃得饱,穿得暖,那跟没有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7 I# ~8 ]/ X' S   
1 [. F4 r/ q+ Z& i        有一天,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讨论,子贡问孔老夫子,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不败呢?孔老夫子说,具备三个方面:第一,要兵,兵器的兵,就是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第二,要食,就是粮食,让人们能够生存;第三是信,就是人的信念。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信念了,那怎么行?结果子贡就问,假如这三者必须去其一,去哪一条?孔老夫子说先去其兵,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警察,但是如果大家有食,衣食温饱,民族有信念,也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子贡继续问,假如再去除一条是什么呢?孔老夫子说再去除一条就是食。人可以没有防卫的工具,可以没有粮食,但是不能没有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要灭亡。所以孔老夫子说“人无信,则不立”,没有信念,就立不起来了,人如是,民族、国家亦复如是,所以信是很重要的。     
  L% P- ~1 y7 j, c( v  v    2 v9 }$ p  D) r7 o& A" O( O
        “泛爱众,而亲仁”。泛就是广泛,爱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泛爱众的意思。爱心从哪里出来的?还是从孝悌出来的。孔老夫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爱,那怎么会爱别人呢?你去爱别人,看外表好像你很有爱心,其实你不是真正有爱心。为什么?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你只是装个样子,其中必有所图,不是真心的爱。     
$ H4 n: L3 K5 b+ @4 y. Y  S$ d5 u   
! l: l3 J% q! z. L7 P# `1 b3 E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父母亲要孝敬,然后才能谈到仁民,对于一切民众才有仁爱之心,这是有顺序的。所以泛爱众这种广大的爱心,也是我们孝心的拓展,也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k1 E5 Q" D0 d: f6 M" b
   
0 F7 J" B+ O4 \# L# Y, w) x        亲仁就是对于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这六条,都是我们作为弟子的,不管孔门弟子还是佛门弟子都应该修学的,而且我们还应该用这些德行教导我们的后代子孙。     , \# J' D. u' W
   
& b  p; ?; B, e  }3 Z. A        这六条做好了,力行的功夫我们就做到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是就的意思。做好了这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学文也很重要,你行有力了,就非得学文不可,不学文,你的修行想要提升就比较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补注》,就讲到这条,他说不是让你先做前面六条,然后才学文,不是指这个意思,应该怎么解释呢?应该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文不可忽视,学文是什么意思呢?学习圣贤之教,用这些经典的教训来导引我们的行为。     
1 n3 \% S  X( r1 l8 v    2 ]: Q2 W; w& \( Y+ P* K; v
        《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你只有力行,而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育,那就变得自以为是了,用自己的见解去力行,行到最后,南辕北辙了都不知道。所以“昧理真”,真理都违背了。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这样进步才快,才相应。     2 l* `% J# ?4 y6 f/ {. E! [
   
1 F. l+ u# h0 `. R        第一章 入则孝     
% m8 p; d" T5 f- s6 P1 c   
3 J+ t! [, q; [/ x2 z9 o        根据恩师的分类,“入则孝”可以分为二十四则。顾名思义,第一章是讲孝道的,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也是圣人德行的根本,为什么呢?因为佛法讲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事实真相,一体的观念,就是孝道,当我们真正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看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我们怎样去入佛知见呢?从哪里入手呢?“入”我们可以解释为入手。从哪里入手?从孝道入手,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从这里入手。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有一体的观念,你才能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爱他们就像爱自己一样,爱心的原点在哪里呢?恩师讲过,爱心的原点在父子有亲。就是父母跟子女的亲爱,是爱心的原点,因为这让我们最容易体会一体是什么观念。我们跟父母是一体,这谁都晓得,我们从哪来的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父母那里得来的。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细胞原点,渐渐长大慢慢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们跟父母本来就是一体,这比较容易体会。然后再慢慢扩展,一体的观念涵盖宇宙万物,这就是圣人的心量。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要证入圣人的知见,要看到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是圣人的知见。从哪里入手呢?就是从每一件生活小事慢慢去做、去落实,然后悟出这里心性的道理,这些事情是什么呢?     " I9 @# y9 @& m) G# o
    0 |. E1 v4 n; `; B( z' l  l
        【父母呼,应勿缓。】     
) {# q  s# S' b0 p0 Y9 e   
9 D7 u/ H  w# M4 h% G        直接的字面解释就是,作为一个小孩,父母一叫,他马上就得答应,这是字面的意思。为什么要“应勿缓”呢?“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了,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腾腾,这样的话,就没有恭敬心了。而孝一定要体现在敬字上,“孝敬孝敬”,没有敬父母的这种心,怎么能说有孝心呢?所以“应勿缓”是一种孝敬。     
2 u) z- M+ a- W  A6 I   
. a; ]; k" c" C& M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广义的来看,对待老人、对待长辈也应该像对父母那样来对待他们。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对我们自己家的老人,自己家的父母这种心扩展到对一切父母,一切老人,所以,所有长辈呼,我们也得“应勿缓”,长辈有需要的,我们马上要帮助。“呼”不一定是语言上呼唤这种呼,心灵的呼声也得“应勿缓”。老人家心里有需要的,不待他说出来,我们就要去帮忙,就要去照顾,这就是“应勿缓”。     3 z. S4 C' n; _% c1 T8 k1 ]
   
6 ]7 D$ s9 u* G5 k- j& G        佛法里讲的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哪怕是蚊虫蚂蚁,哪怕是这些看不见的生灵,过去生中就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们,他们有需要,我们也得“应勿缓”。正如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观世音菩萨所落实的不正是《弟子规》这一条吗?就是等觉菩萨,做的还是《弟子规》!从这里可以看到,《弟子规》如果要做的圆满,可以成佛道。     / q+ T  [! m0 b! m8 R4 h* D& N" b
   
- J# u2 Y7 C1 q        “父母”可以引申。在世间,“父母”可以引申为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呼,我们也“应勿缓”。那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呼声是什么呢?他们希望我们做什么呢?希望我们修德立业,做一个正人君子。所以《孝经》上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三个层次,就是奉侍双亲为第一层;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这是第二层,为人民服务;第三层,立身行道,成就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孝道的落实。     
, u8 f5 v: b) |3 @   
( V9 ^  g# W7 x, l8 h! T        老师教我们也是这样,他们的要求我们有没有切实地去做呢?如果没有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弟子规》第一条就没做好。所以你从这些角度来思维,就知道这一条涵盖了无量无边的义理。所以《弟子规》里也体现了《华严经》的精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父母呼,应勿缓”这一条,就涵盖了《弟子规》的全部,也可以说涵盖了一切圣贤之道,这一条没做到,其他都没做到,其他都做到了,这一条才能做圆满,你看这不是一即一切吗!在具体的生活小事上面,父母叫我们,我们马上跑到跟前,给父母应答,修养自己的礼敬之心。     1 p( W& L. S- q' s. c! y
    + i4 C' P6 K. }; a9 |" j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求于我的,我马上尽力地去帮助他们,这就是“应勿缓”。学教、学文关键是有悟性,虽然不能像菩萨一闻千悟,也得学举一反三。这样我们学圣教,运用起来才能够灵活自如,不至于死死板板。“父母呼,应勿缓”,只限于父母叫我的时候,我才“应勿缓”,那就学呆了,局限的范围就太小了。     3 F- n4 o6 W7 _3 ~
    7 ]" Z- O& e  i! K
        【父母命,行勿懒。】     
/ \* Q% A* _! O8 h5 k   
0 G$ Y6 O2 h9 N0 b# l        这是讲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希望我们做什么事,命令我们,我们马上得做,不能懒惰。这一条的意思当然也可以用前面所说的原理来进行延伸,父母指的是涵盖一切众生的,他们希望我们做到的我们不能懒惰,必须赶紧去做到,心心念念为利益一切众生。从哪里做起呢?也得从自己家里的父母开始做起,父母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我们报恩必须从报父母恩开始。现在很多人,父母让他做的事情,推辞很多,借口很多,连父母让他吃一顿饭,他也总是会千推托、万推托,总是以忙为借口,把忙作为懒的借口,这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那他到底在忙什么呢?     
# z" o9 d' X' o3 h   
! B6 V% u  c1 ]- G        在二〇〇六年五月份母亲节的时候,《广州日报》的记者对一些儿女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谈谈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如何尽孝。结果儿女们都说:“我现在希望赚大钱,赚多多的钱可以让父母花,买洋房,买汽车,让他们享受生活。”然后记者又去采访这些儿女的母亲,“您希望儿女如何来孝顺?”这些母亲没有人说“我希望我儿女给我买洋房、买名车”,真没有,倒是很多母亲说,希望自己的儿女别太忙,能在母亲节一起吃顿饭。父母对我们的希望我们能不能去体恤?我们能不能做到“行勿懒”、“应勿缓”?所以,常常把忙作为懒的借口,这就是没有把父母放在首位,是把赚钱放在首位了。这些虽然是生活小事,却往往表现出我们有没有真实孝心,在这些方面应常常检讨自己。     
* m. X( I; n8 [   
0 i* |9 c9 Y0 j2 C  r! C+ T$ j$ W        【父母教,须敬听。】     
8 z' s3 W8 k7 z% p. _    8 y6 a+ t8 w0 C8 @
        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的教诲我们要恭恭敬敬地听取。父母都是年长我们几十年的人,有一句俗话说,“父母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他们的教诲一定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虚心恭敬地去听取,这样往往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俗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建议,一定有好处。     4 u! B9 S6 T1 {  |$ ~
    1 t( M7 k; d. n5 q9 x
        所以“父母教”,需要恭恭敬敬地去接受,养自己的谦虚之德。对的,我们应该听取,不对的,我们也得听,还得恭恭敬敬地听,这是养自己的谦德,然后观察机缘,慢慢劝谏。     
( g+ I) o& W9 M2 _    & N% R- Q1 c# h* I* H* H
        扩而展之,一切人,他对我们哪怕是提一点点意见,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都要很欢喜地去学习听取,这样就养成自己虚怀若谷的圣贤品格。     9 y. K9 x& ?- Y  ~( u
   
$ Z) m" b( O9 W0 |        【父母责,须顺承。】     
1 i) d0 h; f( ~3 e8 l$ g7 w   
! N) O: K/ S3 Z/ `; a% F4 t- ^( {2 ~+ V        字面上的解释,父母对我们的责备,我们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地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备,那就是一种孝心的体现。     
& [3 i) H/ ]* i& H* S& d2 J    - ]0 }  J) i( ?0 _)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说,父母责备我们,但我们心里有不服,甚至还对父母有怨恨之心,这就跟孝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假如是对的,当然应该顺承,应该自己反省改过,因为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年,人生阅历非常多,他们的责备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虚心地接受。如果父母的责备有偏差,不正确,我们还是先要顺承。如果是父母讲的不对,我们知道父母讲错了,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后要注意防范,不能够犯这种过失;虽然我自己没有错误,也不能够对父母不服,甚至怨恨父母。我母亲常常跟我讲,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这样真心地对你批评指正,因为父母爱儿女,所以才会对我们严格的要求,我的母亲非常地有智慧,知道教导我不可以用溺爱,不仅她对我严格要求,而且大凡有老师,或者是外人对我有批评,有严格的要求,我母亲心里不会有任何的不服气,而且还会随顺,并赞成他们的意见。     ) v9 i5 A5 R8 y) l" j
    2 \/ O- d, x  c) ]- d' p
        母亲告诉我,小的时候上周托的幼儿园,每个周末她去幼儿园接我回家的时候,老师往往会跟我母亲抱怨说:“你这个小孩很调皮捣蛋,不守纪律。”因为我小时候爱玩、好动,所以老师们都非常伤脑筋。结果我妈妈就对这位老师说:“如果是茂森违反纪律,请您认真对待、严厉要求,甚至骂他、打他都没有关系。”我妈妈授予了老师这一份权力以后,老师对我严格的要求,我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后路已经给断绝了。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老师稍微批评一下,孩子回到家里跟父母一讲,父母会到学校去跟老师论理,甚至要告老师,我还听说过有威胁老师的。这样,老师怎么可能教好这个学生呢?所以,我母亲对我的这种教导就很有智慧,尽管我是独生子,但是她确实从来没有溺爱我。     
- z( R& @' {" h  e   
" ]; v0 k4 i+ m1 S  J        人受了冤枉,受了错误的批评,如果能够顺承,能够接受,能够心平气和,就能够消业障,能够增福报。我母亲常常告诉我一句话:“福是逆着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批评、责难,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人对我们非常严厉,很不客气,我们还能够逆来顺受的话,福报就能够增加。每一个人一生中难免会有一些磨难,不可能一生都会一帆风顺,妈妈经常提醒我:“你想想祖辈、前辈在这一生中经历的坎坷。”母亲也曾告诫我说:“你到现在三十多年来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常常想到你能不能够经历挫折?假如有困境坎坷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够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吗?”所以我们常常要反思,我们年轻的这一代,有很大的福报,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一切都好像一帆风顺。而且像我母亲说的,我们的努力都会有结果:你努力读书,就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你所追求的目标都能够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达到。但是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我们的前辈,即使是努力,也未必能够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要经常地反思,我们到底享的福多,还是修的福多。怎样修福呢?有人给我们逆境,给我们责备,给我们苦吃,这是我们修福的时候,因为“福是逆着来的”,顺着来的不是福。     # \1 A. a& c* Z3 E' W  ~
   
. q+ K7 [5 |  M        明朝的进士袁了凡,给他的儿子写了一篇训子文——《了凡四训》,他教导孩子说,“即命当荣显,常做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做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做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做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做浅陋想”。常常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即使你现在很荣显,很富贵,要想想,万一我贫困的时候怎么办?即使是今天做事,事事顺心如意,也要想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万一我不如意的时候,在不如意面前,我会不会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呢?会不会自暴自弃呢?即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也要想想,如果我遇到贫穷的时候,甚至吃不上饭的时候,还能够捱下去吗?即使是人家对我们尊敬、爱护、恭敬,要想到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德行值得人家恭敬,应该谦虚、卑下。     
8 a7 u4 n5 a6 f$ F9 l6 F    + M9 D! L0 g/ S& |( M$ B. v$ i4 G
        所以,常常这样想,就是修福,这种思维往往是在“父母责,须顺承”中养成的心态。所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被人家责备,甚至打骂,要知道吃亏是福,学会恒顺。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一切的境缘中都要懂得顺承。这种人就有福了,因为他有德,有德者就有福。     7 P' u# |: ]( K
    . G4 ~- v# n4 c. t  ~
        【冬则温,夏则凊。】     
+ D  K# @* B: y6 q    ; F9 Y4 S8 b6 i
        字面上的意思,子女对父母尽孝,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在古代,冬天没有暖气机,所以孝子会先用自己的体温把床铺温暖起来,然后再请父母入睡。夏天很热,父母睡觉的时候,小孩能够给父母扇扇子让父母安然入睡。这些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孝子的那种纯孝之心,纯孝之心处处表现在生活细节上对父母的关心,对父母的爱护,这样久而久之,这种纯孝的人自然就变成纯净纯善的人了。那么当他的纯净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他对一切的人都是那样地爱护,这种爱护绝对是无私无求的,不是求名,不是求利,也不是图报,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纯孝之心的流露。     , R1 l3 T7 `* o3 [. b3 r
   
+ g- x& Y# |' P0 U" H. L        汉代有一个小孩叫黄香,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所以他对父亲就非常地孝顺,九岁的时候,他就能做到“冬则温,夏则凊”,那真是纯孝之心的自然流露。     - q5 D/ B4 I7 \7 S% K" g
   
5 h& \4 V* W5 g# `2 w0 a5 B5 Y8 c; G        学这一句,我们要联想到,学孝顺父母关键是懂得活学活用,“冬则温,夏则凊”,现在的条件,我们大可不必冬天睡在父母的床上,用体温来温被了,夏天也不一定要扇扇子,但是这种心是什么呢?是对父母的照顾无微不至,冬天给父母买一台暖气机,或者是暖手炉,这就是“冬则温”;在家里买一个空调,夏天好过,这是“夏则凊”。尽我们所能,处处想到给父母一些照顾,让父母的生活能够多一些安稳。     ! q( D# f" u, y
   
+ o* B% m# R. n$ e; n9 S        像我的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家里住的祖屋已经年久失修。去年春节前夕,我给爷爷奶奶买了一套房子,让爷爷奶奶能在过年前入住新居,老人家很高兴。我还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让老人家能够在比较如意的环境下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这就是在生活上对爷爷奶奶的照顾。     5 k, J# ~7 ]. O9 s"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4-30 00:04 , Processed in 0.0939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