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86|回复: 21

净公上人: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 2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1 g) d. U' @$ k

6 G# k" [& S1 s: `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第一集)  2002/10/26  日本高野山本觉院  档名:21-144-0001' G2 @  F3 ^" R7 p
8 S. {% }% \! _4 Z* V
  我们尊敬的稻叶长老,以及这个道场的住持,诸位大德、法师,诸位来自台湾、香港的同学们:
+ J0 l# C$ S! b
+ r5 ?) i& l8 W) b( H. G  我们有缘来到日本国高野山这个世界闻名的道场,在这个地方我们在一起学习佛法,这个因缘非常殊胜,我们要特别感激老法师、感激这边常住对我们优厚的接待。来到这个小城,看到这边的风光,尤其这两天气候非常之好,看到这边古老的建筑,彷佛我们回到古大德修学的道场;能够居住在这个宝剎修行,都是非常有福报的大德们。诸位虽然到这边来参学,时间很短,我们深深相信过去生中都修积着有福德;如果没有福德善根,这个机缘是很难遇得到的。4 n/ G, S/ ~: H1 ~( J
: m! ?  \/ ^, ~2 C8 S
  回想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一定对他要有很深的认知。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所做所行的,都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范。佛陀是一位具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也具足圆满福报的人。他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跟他没有两样。在《华严经》上,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句话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都说出来了。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会变成众生?就是因为他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变成众生;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那你就本来成佛。所以佛跟众生,实在说,这是一念之间,一念觉,众生就成佛了。觉,就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这是真正觉悟。不觉呢?不觉就是凡夫,凡夫才搞六道轮回,才造业受报。佛在一切经典里面,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1 v4 i! N1 c( y
$ B: N. R. C4 `" R
  我们知道佛陀确实是全知全能,这是自性性德圆满的表现。佛没有一定的形相,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都是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楞严经》上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因此,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佛随着这些众生现种种不同的形相,说种种不同的道理与方法。形相虽然多,法门虽然多,它的目标、方向永远是不变的,那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这是永恒不变的目标。
$ S; D: N6 E/ [4 `
+ X) T2 ?, O: S/ j  在两千年前,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正式的传入中国。这是汉明帝帕特使到西域,就是现在的新疆西面,迎请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到中国,这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备受中国朝野的欢迎,这个原因是:它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跟中国儒家、道家许许多多地方都相应,而且比儒、道讲得更清楚、更透彻。中国历代的帝王非常尊重,而且都皈依三宝,护持佛法,弘扬佛法,这在中国历史上有很详细的记载。" g: o8 ^) T3 c( V. y

0 w2 k3 V4 L0 Y6 ?4 t  在隋唐的时候,佛教在中国形成十个宗派;十个宗派里面,有两个宗派是小乘,就是成实宗与俱舍宗,现在这两宗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大乘有八个宗派,除了贤首,这是华严宗,天台宗是专修《法华》的,也称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这四个宗派通常我们称为「教下」,都是根据经典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来修学。除这四个宗之外,再有律宗。律宗是无论哪一个宗派,或者是小乘,或者是显教、密教,不能够不学戒律的。所以律宗可以说是共同科目,无论修学哪个宗派都要持戒。净土宗也可以说是共同科目,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宗派到最后都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P* l# @* G% `, @: _- \: n9 E, u, M% A, D6 V# m) q) {
  另外两个宗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密宗。禅跟密,特别是密宗,是佛法里面高级的课程,就像一个大学里面,它是属于研究所;禅是属于研究所,密也是属于研究所,密比禅还要高。密法的承传,禅跟密的承传,它是不分在某一个阶段。五个阶段,佛法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是世尊说法五个阶段,五个阶段里面都有特殊的天才。禅跟密的确它的对象是特殊的、天才的学生,不是对普通学生的。普通学生要学这个课程,得要慢慢的。像我们一般程度的,我们念小学、中学、大学,再念研究所,研究所念硕士班才能念到博士班,要循序渐进。所以这两宗比较特殊。这两宗的修学(我们佛法里面称为菩萨,在一般称为学生),都是有大根器的众生,不是普通人能够修学的。; n' L; }8 M3 [: l5 m$ t. g9 J
6 b9 R( N) S- T
  法门虽然多,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也就是修行的方法,门是门径,入门的门径。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的方法就不一样。但是修到最后,到最后我们讲成佛,到成佛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有三个门,就是所有的门到最后只有三门;这三门就是觉门、正门、净门。我们学佛的同学,一进佛门,首先求受三皈依,三皈依的传授,就是把佛教成佛的法门传授给你。「皈依佛」,佛就是觉门,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门,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净门,代表清净,净而不染。到最后,归到三门。虽然是三门,没有进来的时候是三门,进来的时候是一而三、三而一。就像这个讲堂一样,没有进来,外面有三个门,进来之后都一样的。所以《般若经》上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晓得,教下走的是正门,像天台、贤首、三论、法相唯识都是走的正门,依照经典修正知正见。禅宗走的是觉门,觉而不迷,那是上上根人修的。净土宗跟密宗非常接近,因为这两个宗派都是修的净门,就是修清净心,从这个门进。这个常识一定要懂得。但是密比净土还要高,高在哪里?净土宗这个清净心是远离染污,染污我们不敢接近,我们远离它,得清净心。密宗,它不离染污,不离染污而得清净心,比远离染污得清净心要高明很多。这个一定要懂,要明白这个道理。
) j# V' C6 o% j+ `- l% e/ d; q- i/ ~5 F" |+ }- T
  但是无论是哪一宗的学习,都不能离开戒律,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今天,这一次我们在高野山这一会,我跟诸位要说什么?我选的是「净宗同学修行守则」。正好这一次悟道法师在台湾印了小册子过来,这个小册子里面的东西,我没有看过,趁这个机会我把它做一个修订,以后再版就可以流通了。无论是禅、是密,还是教、还是律,无论是显教是密教,是宗门教下,大乘小乘,都不能够离开这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佛法修行的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无论盖什么样的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盖高也好、低也好,盖各种不同式样都好,这个教材是打地基,所以地基是相同的。地基坚固,高楼大厦才能够建成。
0 t, x( t/ S0 R4 F/ Q4 \6 ]% C, T
  我们讲到修行的根本,一定要去读《观无量寿佛经》佛所讲的三福,「净业三福」。这个因缘非常殊胜,特别是在我们现代这个社会的众生读这一段经文。因为韦提希夫人在当时遭到家庭、国家的变故,就是现在所讲的政变。这个政变不是别人发动的,是她的儿子跟提婆达多结合,把他父亲的政权夺取过来。阿阇世王他要作皇帝,提婆达多想作新佛,希望能把释迦牟尼佛害死。遭遇到这样的一个变故,她对于这个世间就看得非常的冷淡,备受痛苦。她向释迦牟尼佛请求,有没有更适合于修学的环境,她不想在这个世界住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想移民到其它的诸佛国土,在佛法里面讲往生,现在就是讲移民。* E4 [  R! S( o/ C# H4 y5 u
. v! {% `- H, J0 A" v3 |
  释迦牟尼佛很有智慧,并不主动介绍她到哪个地方去。他将十方诸佛的剎土,用神力(就是今天讲的神通)变现出来,在韦提希夫人的面前,让她都看见,让她自己去选择。她看了许许多多诸佛剎土里面的状况,她选择西方极乐世界,选择弥陀净土,这是非常聪明的选择。希望能够生到弥陀净土,弥陀净土一片祥和,要求释迦牟尼佛告诉她怎样才能够往生,才能够到弥陀净土去。佛在没有讲方法之前,先跟她讲修行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净业三福,基本条件。因为弥陀净土,我们知道那个地方的人都是有大福报、大智慧。《弥陀经》上讲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因缘没有问题,遇到释迦牟尼佛这么好的老师指导,这是因缘具足了。但是善根福德,那是要靠自己,佛没有办法帮助你。所以教她先具备善根福德,加上因缘,这个条件就具足,你才真正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今天处在有史以来的乱世,居住在这个世间的众生,无论贫富贵贱都没有安全感,备受种种的苦难。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天灾人祸,频率一天比一天多,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超过韦提希夫人的苦难。她有智慧求生佛国,我们应当觉悟,应当跟进才对。5 {( T0 U/ i0 ~" ~% ^/ l

- B* s/ u  d$ D  G- m2 V5 d  我们先看看这段经文,这个经文在八十四面倒数第四行,我把它念一遍,这是《观经》上讲的三福:
! w& m& A3 S* D, m5 m! Q+ L  Z& `) B3 V4 o" X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f4 f4 J7 J4 p! ~: Q
8 e0 Q+ g2 P8 v
  诸位再翻到一百二十四面,看第七行:  F6 S6 U* w0 B8 A/ P
* t' L/ k- n7 ^+ P; [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P& o# M* g3 Q5 u- x5 j% q

9 F# `0 h% v4 Q& b& |# c  这就是《观经》上讲的这一段经文。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修学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要从这个地方扎根。如果这三条十一句,我们要是没有真正去做到,换句话说,你在佛法上修学就没有基础,没有基础,无论怎样精进用功努力,都很难收到效果。
/ p1 x, R7 q  r) U& ]
/ Y( W& e& Z4 i- C& d$ x  我们现在先看第一条。这三条,第一条是人天福报,四句;第二条是二乘的福报,就是声闻、缘觉;第三条是大乘菩萨的福报。我们知道人天是基础的基础,人都做不好了,你怎么能成佛,怎么能成阿罗汉?我们要想成就,首先要做一个好人。佛讲的这四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话语重心长,这里面的道理、境界深广,没有边际。
0 n4 O: i% g' t
( R( x# H. |7 U: a( P' C5 n( T  翻到八十六面,我们从第二行看起。佛非常慈悲,不但韦提希夫人请法得到利益,由于她的请法,特别是末法一切凡夫想修净业,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依照这个理论和方法来修学也都能成就。于是佛说出这三桩事情,这就是三个前提。佛讲:0 P+ W7 k) {: a5 I5 J$ N% k* i
% q( J& s! ]6 ^2 `6 A/ q& d% [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 W' F8 H3 G# W$ g
; f/ \9 a  F  M9 ]: F  佛是二足尊。二足尊,从前外国人翻译,把它意思翻错了;二是两个,足是脚,尊是尊贵,他翻的是「两只脚尊贵」,他翻成这个意思,这是完全误会了。这个「足」是满足的意思,是圆满的意思,就是两种圆满,两种圆满里面最尊贵的。哪两种圆满?一个是智慧圆满,一个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福德圆满的人很多,很多福智圆满人当中最尊贵的,这是佛。换句话说,智慧跟福德的圆满,世出世间没有能够超过佛的,称为「二足尊」。所以足是满足、圆满的意思,指佛的智慧和福德圆满。
9 _% j' a9 |# [8 H! x% O0 [& U7 @0 K3 y6 q% @! G9 b
  西方极乐世界是佛国,一真法界是诸佛国土,我们要是没有智慧与福报,就没有办法进入他们的净土,不能到达他们修学的环境,所以佛首先教我们修福。佛家常讲「福慧双修」,诸位要留意这个文字,它福在先,慧在后,也就是说先修福再修慧,这个很有道理。中国谚语常讲「福至心灵」,一个人修福,福报现前,他就突然聪明有智慧了。由此可知,福报与智慧有密切的关联。一个人没有福报,常常就做出很愚蠢的事情,就没有智慧了,所以福报确实非常重要。世尊在此地教导我们要先修三福,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条是声闻缘觉的福报,小乘人所修的;第三条是大乘菩萨的福报。- J) F5 H/ L! X3 a2 F3 o

; h1 o7 t- D- g- G3 r2 |  我们接着看第一条,这是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是根本,是福德的根基,确实是根本的根本。释迦牟尼佛这样教我们,孔老夫子也是这样教我们。《大学》第一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孔孟教学毕生不离此。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佛法根本的教义,与儒家教育相通。什么叫「明德」?孝敬就是明德,孝敬是本性的德能。
' c7 Z. x7 o  s
* M+ }1 k4 N; }6 i* L' B, t  「孝养父母」,这个「孝」字意思深广无尽。「孝」这个字,在中国六书里面属于会意,就是让你看到这个符号,你体会里面的意思。这个字上半部是个「老」,下半部是个「子」,表示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如果分开了,孝就没有了。所以外国人有代沟,中国文化里头没有代沟,上一辈还有上一辈,下一辈还有下一辈,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一个生命体,这是「孝」的含义。" _5 T4 s3 ]: U9 D( c
' t0 N/ S/ L* u! X
  佛家讲真如、本性、真心、理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讲跟儒家讲这个「孝」意思相通。所以「孝」是真正佛法讲的本性,孝是真心,孝是理体。它的范围有多大?就是佛家常讲的「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它确实是没有边际的。在中国这个文字里面,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大总持法门。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孝」代表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本来如是,就是佛法常讲的「法尔如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孝」这个字的含义,不认识这个字表法的义趣,孝的德行、孝的理念没有办法生出来。所以一定首先要懂得这个字的真正的含义。
5 t* J8 Z, I# ]6 _  P
1 y' W/ Q7 w6 Q" o  佛法的修学,大乘经教里头常常教导我们,起心动念,不要说是言语造作,心里头刚刚动一个念头,念一定要跟法性相应,这个念是正念,觉正净里面的正念;如果违背法性,这个念头是邪念。邪与正的标准是从这个地方分。正,与法性相应,就是确确实实能够认知宇宙、佛法里头常讲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是自己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谁的识?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识;自己的真心,真心起作用叫做识。所以它是一体,一体才是大乘教里头常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用现在的话讲是条件,无缘大慈,没有条件的慈爱;悲是悲悯,为什么悲悯?他跟我是一体。; e/ z9 I/ m4 H* q5 l
+ c. ^/ n) w' A5 O
  所以我们这一个念头起来,与这个事实真相、与这个道理不相应,我们就错了、就迷了、就邪了、就污染了。佛菩萨跟众生不一样的,他永远能保持觉正净,他知道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万物是自己,所以绝对没有一念伤害众生;只有成就众生,而没有伤害众生。后面讲的要落实在「十善业」,修十善业。我们对一切众生,杀生是伤害。杀生是举的一个例子,里面包括一切伤害,言语的伤害、行为的伤害、起心动念念头的伤害,都在这一条里头。凡是对一切众生不利的,这事不能做,念头不能生,你是随顺性德、随顺孝道。所以这个字里头的含义,确确实实深广无有边际。! d' U7 x5 l2 h2 V1 V! u4 v; c  F8 j

( x5 G1 h  X/ w( Q8 m" B+ f: {6 F  这个字不但是佛法的根,也是儒家的根,也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大根大本。不但是这个世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都是以这个为基础,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如果对这个字认识不清楚而不能做到,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想成就就非常困难。" P8 u) Y  m% T6 n2 R
# `! Y! z' M6 z/ F  B3 t9 e' [
  孝落实在「养」,所以叫孝养,用父母来做一个代表。如果我们看到只是孝养父母,那你把佛的意思就解错了。佛是要我们将对父母的孝养扩展到对一切众生,这才是佛法里面真正的意思。为什么?《戒经》里面佛讲得很好,大乘《菩萨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就晓得「父母」这两个字,包括着所有一切众生。一切男人、一切女人,诸位要知道,包括动物,包括植物,包括一切鬼神,包括天地万物,对于一切万事万物都要像孝养父母一样的来孝顺。孝就是顺自己的性德,这个一定要懂得。随顺性德,那个人就是觉悟的人,那个人就是正知正见的人,那个人就是清净的人,就是觉正净,那个人我们就叫他做佛菩萨;违背性德,就是不孝。所以这个字含义好深,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9 ?5 `5 Q$ S6 c9 ~4 S- r2 C/ `6 g- X$ n  o. u
  我常常讲,能够把孝道做的圆满,一点缺陷都没有的,只有一个人,佛陀;等觉菩萨都做不圆满,为什么?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不能做到圆满。所以我们要发心认真努力来学习,要全心全力来学习。这个学习,在总的纲领上就是要修纯净纯善。我们的心要清净、要纯净,就像《十善业道经》上佛所说的,不容毫分不净夹杂。什么叫不净?念头就不净,起心动念就不清净。真心没有念,无念才清净,有念就不清净,特别是不能有邪念。所以最好的念头是什么?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好。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我们用这个方法来修净念,要修纯净纯善。
/ G5 `% q' }# E, z, R$ l! Z
' y2 ^! w% r8 j, s3 R- s# i  纯善从哪里修?纯善从十善业修,念念都不违背十善。如果有一念违背十善,我们就跟性德远离了。你起了个念头,伤害众生的念头,占有的念头,占有是属于偷盗,控制的念头,控制也是属于杀生跟偷盗,想控制、想占有,错了!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自己,你如何去占有它?它本来就是自己,本来是的,再加一个控制、占有的念头,就错了;头上加头,这个错了,画蛇添足。违背了自性,违反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违反了自然的法则,过失从这个地方产生的。我们不能不知道!说实在话,没有佛陀的教诲,我们在一生当中,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所想的与事实真相都完全相违背。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的恩德之大,在世出世间没有能够超过的。8 v: ^; D* l, v
! v6 u$ J) p3 p9 i4 g) z
  第二句是「奉事师长」。什么叫奉事?奉事绝对不是我们世间人理念当中的把老师照顾好,像孝顺父母那样的,这个意思都不是佛的意思。我们在前面看到,诸佛如来他的福德是圆满的,我们怎么能去照顾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奉事真正的意思就是依教奉行。佛教导我们的,我们能够百分之百把它做到,这就叫「奉事师长」。
, T& M) G1 u' Q# g9 c* S
4 t) A" H" m, p/ V' ~# j7 n  佛在此地最基本的教导我们,你要懂得孝道,孝道就是你真正懂得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是能现能变,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是所现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跟世间的哲学不一样,哲学能所是对立的,佛法讲能所,但是能所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欧阳竟无先生讲「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佛法到底是什么?佛法就是佛法。我们今天的认知,佛法是教育,佛法是宇宙之间究竟圆满的教育,是一切众生必须要修学的。
9 n# T* j1 S" {  o6 l6 f
$ S* n. B' i# a2 R1 L  老师是释迦牟尼佛,不是别人,别人哪有资格称老师?所以我们的老师只有一个,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在此地教导我们这个大根大本,这四句话,我们果然能够做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八个字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纯善,那就是奉事师长,就是孝顺父母。如果这八个字做不到,我们不孝不敬,对老师对不起,对父母对不起。不仅是在行为上,起心动念就错了。行为上纵然没有过失,心里面还有一点错误的念头,都违背了性德,那就不是父母的孝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老师的好学生。
. P  w5 j: p0 D% T, _8 s9 ^
/ q: O, X/ A- K8 h5 A! i  [  B  学佛要明了,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每天朝暮课诵里面,一定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就是恭敬的意思,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本师」是我们根本的老师,这个一定要认知,他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教导我们,教什么?教导我们要孝养父母。实在讲,九法界众生不知道孝养父母,老师教导之后,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所以你要说佛教教的是什么?教孝道而已。佛道是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师道完成孝道,师道圆满孝道,这是佛法。「佛」的意思是觉悟,真正觉悟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清楚明白,实实在在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X( B6 D0 w0 K$ Q; g

# r! G+ A) u+ Q; B% B* ?  谁能够知道虚空法界剎土众生是一体的,谁能知道?只有诸佛如来知道,只有法身菩萨知道,所以他们行的叫菩萨道。我们所走的,实在讲叫三恶道。我们走的是贪瞋痴这个道路,所感得的果报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家行的是菩萨道,菩萨道感得的果报是一真法界、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我们要清楚、要明了,自己要知道走哪一条道路,将来得什么样的结果。离开老师,我们就迷惑了。每天诵经是亲近老师,是提醒自己一定要依教奉行,我们才能够对得起老师、对得起父母。对得起一切众生,就是对得起老师、对得起父母,一切众生跟父母、老师是一体的,决定不能够分割的。
4 U& U" L! H4 v  }' i0 d- Q' v; S4 N- L% R; [
  「三福」,第一条是人天福报。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成佛道的大根大本。绝对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说这三条十一句,是所有一切诸佛,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尊佛是例外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1 ?5 Y+ I4 o- n0 ~

) L1 x5 A1 d6 x) Q  众生学佛所以不能成就,原因虽然很多,最重要的是疏忽了「净业三福」的修学。所以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修学了几年、几十年,甚至于一生,不但不能成就,连消息都得不到,我们一般人讲功夫不得力。学了一生都不得力,原因在哪里?就是把这一桩事情疏忽了,特别就是这第一条,所以第一条是根本的根本。如果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要说别的,就是我们净土法门,想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真的能去,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也是不可思议的成就。真想去,这三条十一句,一定要非常认真努力来修学。: }4 S+ _* V( h4 b0 W! P

" M+ M# C- m! X0 J' f1 X) h7 ^5 ]  佛法,也就是佛菩萨所作所为所说的,点点滴滴、字字句句都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我们平常在讲席里面教学,劝勉同学们,真正发心学佛就一定要随顺性德,一定要放下烦恼习气,决定不可以随顺烦恼习气;随顺烦恼习气是六道众生。如果能够把烦恼习气放下,我们通常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决定不随顺。随顺性德,什么是性德?佛菩萨所作所为的是性德,佛菩萨所说字字句句是性德。尤其是最重要的纲领、总的纲领,佛经里面称为「陀罗尼」,抓住这个纲领,我们没有不成就的。$ T+ n1 D: ~, m) i# \" v  H3 x; G1 j
6 Q( ]3 H& s& u7 f: ~
  净宗学会的成立,我们提出了修学纲领五个科目,科目少,好记!第一个科目就是「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三学」,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十愿」,我想我们一般同学都能够很清楚的记住。修行功夫,就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不能与这五个科目相应。与这五个科目相应,我们是随顺佛陀教诲,就是奉事师长;如果与这五个科目相违背,那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继续搞六道三途,这不能不知道。真正修行在哪里?古大德常讲「从根本修」,根本就是才动念头,念头一动,立刻就觉悟,我是与性德相应,还是与烦恼相应?要从这个地方回头,真的是回头是岸,这一回头就转凡成圣。
, B6 p9 t, T8 q  I/ i* D! A9 P7 T' F: U7 Q6 `
  学佛不仅是净宗法门,实在讲,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是例外的,都是建立在「信、愿、行」的基础上。「信」,就非常非常困难!我在讲席里头跟诸位重复说过很多遍,我学佛发心出家,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受完戒到台中去拜老师。老师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说:你要信佛!那个时候我学佛九年,教佛学院也教了两年,为什么老师还特别强调「你要信佛」,连着说了好几句。让我坐下来,跟我说明,「信」这个字不容易,有许多老和尚到死都不相信。什么叫信佛?佛在经上讲的字字句句,你都做到了叫信佛,你没有做到,不信!我这才明白过来。佛教一切众生的基础是十善业道,我们想想,我们做到没有?不杀生,做到没有?我确实从受戒之后,不杀害一切众生。有没有恨众生?虽然没有杀牠,有没有伤害众生?全都包括在这一条里头。不容易,真正不容易,十善业道圆满就成佛了。
1 W9 Z* [" z5 B; n" k, ^: Q6 e8 S0 q6 s- F' W' P: U: d
  我们常常看到佛像,画的佛像,在台湾、在香港很多。画的佛像后面都画圆光,画圆光,光顶上有三个字,大多数是用梵文写的,也有用中文,还有少数用藏文写的,这三个字是「唵阿吽」。我这一念,你们大家都有印象,你们都看过。「唵阿吽」是什么意思?十善业道圆满了。「唵」是身三业,「阿」是口四业,「吽」是意三业,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十条做圆满了,是如来果地!你看看,圣人教人不一样,把最高的法,你一进们就教给你。教给你,你生生世世就把这个法做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就是十善业的圆满,就是圆成佛道。由此可知,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是从十善业道里头演变出来的,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菩萨自行化他的总持法门,总纲领、总原则,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 G5 ]( v' k; f* }; \" Q) r
& P; J8 P5 M  ?* s  「慈心不杀」,慈心就是孝心,慈心就是净心,所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就是在仁慈。仁慈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慈悲心要是失掉,就是你迷失了真心,迷失了自性。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要跟别人讲「仁慈博爱」,念念为别人着想,这个世间人说你头脑有问题,说你是个大傻瓜,你在这个社会上必定是处处都吃亏,事事你都会上当。有多少学佛的人,听到许多人这样说法,说得很有道理,不敢学佛了。这些话有没有道理?跟诸位说,完全没有道理。为什么?这些思想、见解是轮回心,轮回的见解。我说他的话说得不错,是真的,那是什么?真搞六道轮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没有办法脱离。佛陀的教诲与这个恰恰是相反的,佛教我们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不再去搞六道轮回了。你要跟六道轮回一百八十度的相背,你才能容易超越。佛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佛的话是成佛之道、是永脱轮回之道。世间人有没有道理?有道理,那是轮回之道、是三途之道。问题就是你要走哪一条道?我们如果走佛菩萨的道,永脱轮回,永脱十法界,就决定不能随顺世间的思想观念,我们要超越。
* W% c: L# b) N& m5 C, g* C5 a! |2 y6 W8 Z1 j
  世间人都为自己!连香港亚视记者何守信访问我都曾经说过,他说:世间人常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时我跟他解释,我说:这句话错了,这句话误导了许许多多众生,脱离不了六道轮回。释迦牟尼佛没有为自己,诸菩萨也没有为自己,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们很多都是没有自己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他活得比什么人都好,福慧具足!这是事实证明。我学佛了,我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弃掉,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想,我活得很好,比你们都自在,天没有诛我,地没有灭我。0 k) @( x' r; b% k* s

5 ~/ h5 `6 J- r" ?  U  我们不能够随顺世俗,世俗许许多多观念是错误的。纵然我们受害了,自己想想看,哪些地方受害?还不是名闻利养上受了害。名闻利养,佛教我们要放下,既然统统放下,你还受什么害?细心想想,没有一样我们受损失。果然能放下,果然能承受一切众生无故的毁谤、侮辱、陷害,我常常讲这是好事,只有觉悟的人才会教你逆来顺受。为什么?消业障!这个时候考验你的功夫,真有功夫决定不受影响。像歌利王割截身体,真有功夫!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不起,忍辱波罗蜜圆满;一丝毫报复的念头不起,持戒波罗蜜圆满。歌利王割截身体,帮助菩萨六个波罗蜜圆满两个波罗蜜。所以菩萨对歌利王感恩戴德,一丝毫怨恨心没有,菩萨发愿将来自己成佛先度他,报恩!永远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那是诸佛如来、是法身菩萨,不是凡人。凡人生活在什么地方?生活在冤冤相报的世界,苦不堪言。冤冤相报是很凄惨的,彼此双方都痛苦。这是六道里面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学菩萨,我们绝不冤冤相报。任何受了冤枉,我们甘心情愿,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增福增慧!如果有一念瞋恚、一念报复,那就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轮回三途,你还有得受的。
" ^! _) z; R# W0 D/ G9 v
% O! m7 C3 A$ F$ l/ \+ ]* u  所追求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个在佛法里面是属于附带的,绝对不是一个觉悟人所希求的。真正觉悟的人,谚语常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不带来包括什么?包括我们这个身体。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没有带这个身体来,身体是藉父母的一分的身分,自己并没有带来;死的时候,这个身体带不去,这才叫真正觉悟了。连这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会放下,才会彻底放下。我们来,是什么来的?佛法里面所讲的「神识」,中国世间所说的灵魂,藉父精母血变成一个身体。确确实实我们来去都不附带任何一物,为什么对于附属的这些东西这样的贪恋?为这些东西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是胡涂到所以然,迷惑到所以然。
! {3 A( O1 q. T; X% M# n7 C' r. J" C4 @7 h# C
  佛法教学,它的宗旨、目标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之后,你才真正离苦得乐。苦是从迷惑、造业,苦是果报、受报,这把苦的根源找出来了。乐是从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佛法里面常讲宇宙万有的性相、理事、因果,彻底明白通达,这个人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萨。明了、通达,绝对不会做一桩错事情,不会有丝毫迷惑,那你怎么会不快乐!这个「乐」,不是世间苦乐的乐。世间苦乐,乐还是苦,乐是坏苦!苦乐两边都没有,那才叫真乐,那才叫究竟乐。所以这个乐,离苦得乐的乐,也很不好懂,很多人误会,以为是苦乐的乐,那搞错了,跟佛讲的本意相差距离很大。所以一定要觉悟,觉悟才是真正的一条生路。
1 q# ^6 f5 P" v9 L" _+ r! s* k$ N; _/ N! d  _4 \4 z4 m( ~5 M: D6 @
  你所得的身,大乘经上讲的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没有生灭;这个肉身有生灭,清净法身没有生灭。佛在大乘经上用海做比喻,大海是清净法身。我们肉身是什么?是大海里头一个水泡;水泡有生灭,大海没有生灭。我们的真身、我们的本来身,没有生灭的,是不生不灭的;这个肉身不是我们的真身,不是我们原本的身体,这一定要知道,这是个假东西。佛门常讲「借假修真」,这个假的也不要糟蹋,好好的利用它。短短数十年寒暑,如果你运气很好,你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走的路子正确,这几十年当中可以成无上道。如果你把方向、目标走错了,那真是无量劫也没有办法找到正路。
; r  Z8 |, _! j. ~$ k- p: k
5 N$ Y$ O4 e, a+ }1 `  清净心、真诚心落实在生活上就是十善业,所以十善业是性德,是自性圆满的流露。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应化在九法界,现身说法,做出榜样、模范来感化众生,这是大慈大悲的具体展示。一切众生在迷,当然这个迷不是容易破除的,要慢慢来,要很长的时间。甚至于迷得很重的人,要帮助他觉悟,要多长的时间?无量劫!我们在这里看出佛的慈悲,无量劫他都不舍弃,生生世世都在照顾、都在帮助。让他一点一点慢慢来觉悟,非常有耐心,这里面没有一丝毫的怨恨,没有一丝毫的厌弃。所以佛菩萨的恩德,凡夫不知道,凡夫粗心大意,他怎么会觉察得到?
1 ]( o3 f) U/ v# p
& v5 A$ |$ Q! b# d& f% N- B' c- V7 n  菩萨示现不杀生,不伤害一切众生,得的果报是什么?健康长寿!凡夫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天天杀害一切众生,你想想看,你那个果报能得健康长寿吗?不错,世间确确实实有杀害一切众生,天天吃众生肉的,还活到九十几岁、一百多岁的。如果这个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要是大发慈悲心,他要是断杀业、不吃众生肉,他的寿命可能活到两百岁、三百岁!因为他做错了,所以他的寿命也打了对折,本来活到两、三百岁的,只能够活到一百多岁他就死了。这是什么原因?这就讲到业因果报,过去世造的业因好,这一生当中迷惑,所以打对折了。我们今天学了佛之后,才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这相当不容易,改造自己的命运。
+ K  f% T1 j: z1 S' z( {  T1 _) C: A" c
  不偷盗,果报是得大富。偷盗,包括的范围非常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最细密的就是占便宜;能够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掉,你这才能修大富贵。希望占别人便宜的那个念头,那个念头是盗心,这个心不善!不但对一切众生不能够有欺负别人的念头、占别人便宜的念头,对国家亦复如是。我们看到许多同修,虽然学了佛、受了菩萨戒,还是想什么?占国家一点便宜。怎么占法?想方法可以少缴一点税,一般人讲走法律的漏洞。少缴一点税,占国家的便宜,还是一个盗心。
- v5 t% U3 ~* d  U5 s% n& [. Q  o6 ^# r
  我在澳洲,准备在那边每年多住一段时间,那个地方的会计师就来找我。他说:法师,我们可以帮忙你少缴一点税。我说:不可以,这个念头不好,这个念头是盗心。我说: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是帮助别人,国家也需要帮助,帮助国家是好事情,让这个国家富强,人民生活能够安乐,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个念头,国家吃亏大了。国家有了损害,那是全民的伤害。你想想看,你这个偷盗的业可造大了,这不是对一个人、两个人。所以国家的这些财物决定不能偷盗,偷盗结罪很麻烦。我偷盗一个人的,将来都要还债,还一个人容易办。如果这个财产是国家的、是政府的,你要是偷盗,国家这个财富是全国人民纳税来建立的、来设施的,你要是偷盗它,不管偷盗多少,你的债主是这一国的人民,你能吃得消吗?你那个还债要到哪一辈子才能还得清!6 b0 q+ w  _. X+ D2 T: S5 A
; C: z9 n/ q+ A" d. Z- W
  但是更可怕的,是佛门里面的三宝物。国家还有界限,中国再大也不过是十三亿人,你的债主有十三亿,还是有数字。如果盗三宝物,那个麻烦就大了!因为三宝没有边际,它通虚空法界、通十方三世。你要是毁坏道场,这个罪,这是佛在经上讲的,佛菩萨不能救!《地藏经》上都有。你造五逆十恶罪,佛菩萨能救你。你破坏三宝物,佛菩萨不能救你。为什么?你债主太多了,你的债主是尽虚空遍法界,还通十方三世,你这个麻烦大了。然后你才晓得对三宝的供养福有多大,不可思议!谁会干这个事情?迷惑颠倒的人,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胆大妄为,他敢造!造这个业,你看看《地藏经》,看看过去我们讲过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你看看《戒经》,果报都在阿鼻地狱。那个进去容易出来难,出来不是万岁万万岁,是无量劫又无量劫。为什么在这一生当中要干这种事情?3 k/ b  x. ^: Y/ y, }3 B

+ c2 L( A( s3 i. s- o' J  所以佛弟子一定有一个善心,护持佛法。这个地方佛法衰微,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它,帮助它兴起来,不要把它毁掉。实在没有办法帮助它,我们也要把它的法脉能够延续下去。道场没有了,法不能够在世间消失,真正有发心修学这个法门的人,我们全心全力照顾他。古人说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有真正修行人在,建立道场不是难事。最怕的是没有真正发心修行人,那才是众生的灾难!法脉断掉的时候,众生以后没有这种机缘了。所以续佛慧命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好事,我们一定要懂得。
) \% [. @: {7 C
! N4 p0 D: z+ o/ h8 ]  B# Q1 @  我们讲经常年不断,为什么这一次到日本来讲经?到这边来讲经,听众,诸位看到的,还都是我们熟面孔。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定律师在接洽的时候,在促发这个因缘的时候,水谷先生原先提议我们到学校里面去讲,或者是在外面租借场地来讲。我一定要坚持在寺院。他说:寺院很少人会来听。没有关系,没有人听,有鬼神听!你看这个寺庙里面供了多少牌位、多少鬼神,我们都把他请来了,请到这边来,他都在这儿听!现在鬼神学佛比人学得认真,他们知道轮回苦,知道世间有灾难,他们的警觉性比人高很多倍!他要求我到这边来跟大家讲讲经,我相信一定有道理。所以我们选定、要求在寺院,目的是希望把寺院讲经的活动能够带动起来。" b( p- K, {5 i. j

$ i( [6 T$ f; K( Y  佛法是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四十九年天天跟大家上课,天天在教学,没有一天休息。我们从释迦牟尼佛事迹来观察,他老人家是从教学起家的,只要你有人教,他就有学生来学。我早年学佛,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到台中,最初给同学们讲经说法是在居士家里,人家家里面的客厅,听众三、五个人,七、八个人。以后慢慢听的人愈来愈多,有一百多人,人家家里没有那么大的客厅,容纳不下了。好,大家想办法凑一点钱,买个讲堂,买一栋民房,把里面房间拆掉做一个讲堂,这样子人就愈来愈多。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台中已经讲了十年。听众有多少人?他老人家告诉我有二十万人,十年有二十万人。我跟他十年,我离开他的时候,台中的莲友超过三十万人。所以我的估计,他老人家到往生的时候,台中莲友应该有五十万到六十万人。这些人都是听经闻法,懂得佛法道理,不是迷信,跟一般寺庙信徒不相同。所以道场要兴旺,唯一的方法,讲经说法就兴旺了。
$ `& l. s. G6 v  J5 n# e" p3 j% q+ S) b) [/ ?
  你们有很多同学曾经去过新加坡,我们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天天在那里讲经说法,新加坡道场兴旺起来了,很明显的事实。要兴旺一定要教学,认真的教学,学校办得好,学生自然来求学,一个道理!道场就是学校,如果里头不讲经、不上课、不教学,学生就散掉,这是自自然然的道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走释迦牟尼佛的路子,天天讲经,天天教学。现在可以用因特网、用卫星电视做远程的教学,虽然在摄影棚里面讲经,学生遍及全世界!凡是在网络、在电视机面前跟我们一起共修的,都是我们志同道合的同参道友,不一定天天在一起聚会,我们的精神永远结合在一起。
1 G. I- \7 _2 M8 Q# k6 a7 s1 ~9 L- m' }* {; V- I: p
  我们认真努力依照经典教诲去做,不是说我要记住、背得很熟,要讲得天花乱坠,不是。一定要把它做出来,自自然然就影响社会,就教化众生,这样才能够消除冲突,才能够促进世界和平,帮助这个世界繁荣兴旺,人民安乐幸福。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了,做样子给人看。最好的样子,不杀生得健康长寿,不偷盗得富贵,不邪淫得端正庄严,用不着去化妆,用不着去搞美容,那是假的。在佛法里头,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个相好都有因缘的。我们要修、去做,做出来,展示这个相好给世间人看。长寿、富贵、相好是世间人所求的,佛法里头一样都不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样样都可以得到自在圆满。- S, q# W' u& i/ ?& o; e

5 z. b4 K) E# O( y  十善业前面三条是身业,当中四条是口业,末后三条是意业。身、口、意的造作,可以说从早到晚,念念都不间断。每天所造的业都没有法子计算,何况一年,何况这一生?但是把它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这个十条,所以这十条是纲领。佛能够转恶为善,我们为什么不能?9 d; l# G" @3 N8 v+ n9 W0 X! p$ L# }

5 a: W9 S+ m- y, Z$ M* R( X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应当想想,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到底是为什么来的?为什么要来?来干什么的?这一桩事情在这个世间想到的人不多,但是确实是有。而佛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让我们听了心服口服。佛说:到这个世间来的,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凡夫,凡夫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来酬业的,过去生中造的业,这一生是来受果报的。过去生中造善业,你这一生来享福;过去生中造恶业,你这一生来受苦报。人生酬业!可是酬业,他又不老实;他老实,那问题容易解决。老实像什么样的人?像袁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什么妄念都没有了,真的是照着命运过日子,那的的确确是来酬业的。为什么?他也没有什么善,也没有什么恶,是来酬业的。这样的人在现代,我们还发现了不少,特别是在美国;其它地区我相信有,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讯息。# q5 w) a4 N' F9 g! X

7 E, q+ {, j8 W  在美国,我们有一个同参道友锺茂森居士,在那边教书。我请他搜集美国对于因果轮回研究的报告,听说他们出了很多书,那都是真真实实的例子。他替我选购了三十几本,现在书都寄到澳洲学会了。发现到:这里许多人,他们是心理医生跟一些教授用催眠的方法,说他的过去世。居然有一个人说出过去生中八十多世,生生世世,八十多世他都在人间轮回。死了之后,来生还到人道来,时间推到四千多年前,他能够说得出来他每一生每一世生活的状况。有人就问我,他说:法师,这很奇怪,六道轮回他都没有到别道去,他生生世世都作人?我说:没错!生生世世像袁了凡那样子,那就生生世世在人道。果然没有错,这个人是很平凡的人,生活过得很清苦,生生世世都是这样子。没有大善,没有大恶,老实人,都是乡下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生生世世就作人。人生酬业!* O1 q% n( _8 R3 r  }; N1 X, B
) o- L& P+ I& D  q9 P4 i
  我们拿这些例子来印证佛在经典上所说的,我们一点疑惑都没有了。凡是大善大恶,它就把业因转变了,人在这一生修大善,那就往上面升,他生到天道去了,欲界天、色界天,就升上去了;他要是造大恶,他就会到饿鬼、地狱、畜生,他就堕落了。所以说没有大善大恶,他能够在人道里面轮回,轮回到八十多次,四千多年,这是我们从前还没有听说过的。中国历史上没有看见过,但是我们相信肯定有。所以这是一种人。第二种人,是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应化的。到世间来作人,就是这两大类,一类就是受果报,一类就是来度众生的,所谓「乘愿再来」。! ^4 ?' h* I" H* m5 O; ]7 S
: C3 H* |+ L; {: B
  我们到底是什么原因到这个世间来的?自己要多想想。我在年轻的时候,十几岁,我记得我十四岁的时候常常想这些问题:我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的?我为什么来的?常常会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是凡夫,我们还是业力受生,不是乘愿再来的。但是总算很幸运,在佛经里面讲有善根福德因缘,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就是你遇到觉悟的机会,你要是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认真努力学习,可以把业力转变成愿力。不一定是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乘愿再来,现在我们能把业力消除掉,愿力加强,愿力超过业力,就乘愿再来了!
( o0 A; c" t7 n* Z* X; U5 z8 W7 L3 l+ n7 E" ^' b
  佛法说的这个道理,我们认真努力学习,确确实实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把怨天尤人的念头放下。在从前,稍稍受一点小小的委屈,心里头都不平,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自己也是一样。遇到佛法之后,我自己的经历,我很认真努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在这个境界里头磨炼,我自己的经验是三十年,自己才做得了主,才不被外面境界转。能做得了主,转过来,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现在不再是业力做主,愿力做主了。8 R/ W) N' C7 \' Z. t9 X

; i7 \+ Y2 G5 Y: R; s  F% K  所以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能够把它化解。顺境里面决定不生贪恋的念头,逆境里头决定没有瞋恚的念头。无论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我能够保持平常心,《维摩经》上说平常心就是道。保持平等心、清净心,「常」是永远能够保持,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个人对我好,我感他的恩德;那个人对我不好,我也感他的恩德。人家说:不好的人对你有什么恩德?他消我的业障!要没有这些人来毁谤、来侮辱、来伤害,业障怎么消得掉?这些,佛法里叫「重罪轻报」,报掉了。他把我这些业障罪业报掉了,我感他的恩德。我感恩,对他也有好处,这叫自利才能够利他,害他决定是自害,这个道理不能不懂。0 x4 n) I% v( ^

* Z7 i1 w* `1 d+ ?" |  u7 Z  特别是学佛的人,尤其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的人,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一定要转境界。伤害我的人,如果我有怨恨心,我要报复他,那么我这一生能不能往生?决定不能。因为往生就不能报复了,你一定还留在这个世间,还找这个仇人,念念都不舍。你们看悟达国师,你看那个冤家对头,找了十世跟着他,找机会来报仇、来报复。冤冤相报,彼此两边都受害,这是错误,这是无量劫都没有办法脱离恶道,非常痛苦!我们如果念头一转,他来伤害我,我没有瞋恚心,我没有报复心,我自己随顺性德,我立刻就超生了。我这个超生是他帮助我的,我怎么能不感激他!将来他要不要堕恶道?他要堕恶道;他堕恶道,他在恶道里头受的痛苦很轻。
% o: z( n0 V# B9 C2 G2 p# n6 K' x- F/ {
( [8 }: E& q2 ]  你们读经应当晓得,提婆达多害释迦牟尼佛,生生堕阿鼻地狱。佛告诉我们,他在阿鼻地狱里头不受苦,阿鼻地狱里的享受如同忉利天一样。你说为什么?成就释迦牟尼佛圆满的大德。这样的人是舍己为人,我宁愿造罪业把你捧上去,我自己堕地狱。所以他虽堕,受的罪很轻。这个就是什么?菩萨帮助他。对他没有一丝毫的怨恨心,没有一丝毫的报复心。他堕落是一定要堕落;如果不堕落,因果律被破坏了,所以他肯定是堕落。他堕落的时候不会受苦,将来离开恶道之后,他一定会遇到好的因缘。所以冤冤相报的这个念头,决定不可以有。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现在社会烦恼迷惑非常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了往往就会让大众产生误会。为什么?凡夫总是喜欢分别执着,他没有办法离开分别执着,着相!听说「皈依佛」,就着了佛的相,就会想到佛菩萨形相;听到「皈依法」,就想到经典;听说「皈依僧」,就会想到出家人,着相!着相,错了。佛教给我们的三宝是自性三宝,不是外面的这些现相。所以禅宗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传授三皈,他就不用佛法僧三宝。诸位在《坛经》上能看到,他传授三皈依,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不用佛法这个名词,他用它的意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样一说,就不至于去着相,不至于把皈依的方向搞错了,这个方法好。
0 _, r, s1 E5 I9 \! ?; C$ @
/ W  j; h1 ]4 p* Y7 E: [  能大师在那个时代,佛法传到中国来差不多有七百年了。七百年,他这样的说法,我们会联想到,一般人接受三皈已经着相了,着相可能相当严重,所以能大师有智慧,真正是开悟、觉悟的人,他用这个方法把三皈这个概念纠正过来。我们现在距离惠能大师一千三百年,佛法愈传愈讹,学佛都学错了。他没有真正学到佛法,把佛法歪曲、扭曲,所以我们学佛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受用,原因在此地。原因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要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才能学到真正的佛法,真正佛法是性德自然的流露。
5 U0 L. A. p" M0 G
4 ~7 g3 o; @. E& h' m3 V  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真实教诲,「真实」两个字怎么讲法?凡是称性才叫真实,不称性的都是虚妄,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佛菩萨的言语,字字句句都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佛菩萨的行持,他示现在世间,一切的造作点点滴滴都是性德自然的表现,这是真实,跟九法界的凡夫不一样。九法界的众生,言语是从意识心里面流出来的,从阿赖耶识里面习气种子流露出来的,这个不真实,这是虚伪的,我们不能够不清楚。我们自己这个形相,表现的点点滴滴是什么东西?是阿赖耶识里面习气种子现行;阿赖耶是虚妄的,习气种子也是虚妄的。你从这个地方来仔细观察,佛、法身菩萨他们明心见性,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叫真实。九法界的凡夫,包括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还没有明心见性,都不真实,都是虚伪的。《八大人觉经》讲「虚伪无主」,一点都不错。
$ k1 O4 i- f2 b$ x- a7 E$ }
# e5 m3 k8 A  ?' \& n1 _  只有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知道放弃虚伪,随顺真实之可贵,你才会真正发心学佛。你对于这个事实真相、这个道理不了解,发心,很想发,发不出来!起心动念还是阿赖耶识里面种子习气起现行,还是它做主,跟佛、跟法身菩萨那个真实永远隔离。换句话说,虽然接触到佛法,有这个缘分,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德,依旧还是要搞生死轮回,还是要造业,还是要受报。什么时候我们真正学佛?什么时候你回头,什么时候你觉悟,决定放弃烦恼习气,决定不随顺阿赖耶识里面的习气种子,随顺性德。随顺性德,一定要明心见性的人才能做到,我们常讲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那才真正能做到;我们是凡夫,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学佛菩萨,因为佛菩萨所说的、所表现的,就是真性的流露。
. \) A- ?6 Y4 k" O$ ?
9 U$ x3 N) `+ J. x" O; b3 B1 M  真性,凡夫跟佛是一不是二,所以佛经里面常讲贵在「当人自性」,当人是我自己,我承当,我接受。诸佛菩萨的示现,一切经教的教诲,就是我自己性德的流露。诸位在典籍里面,我相信你也读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不是外面的,是我自性变现的;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教不是外来的,是我自性里头流露的,这叫自性三宝。我们真正的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我们变成外道了。「当人」,我接受,我随顺自性;你接受,你随顺自性;他接受,他随顺自性。我、你、他虽然有差别,性德没有差别,自性是一不是三。我们要不懂这个道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三皈。
& b6 X$ V) Q4 ^4 R" S/ N0 D3 R  u6 X! S+ Y* p) ?7 E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三皈,佛是教导我们回归自性,这是佛菩萨了不起的地方。为什么?从这个地方,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诸佛菩萨,这是法身菩萨,一丝毫控制念头没有,一丝毫占有的念头没有。我们讲对于一切诸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只有真正觉悟的人,没有控制、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真正觉悟,这个念头有,六道凡夫都有,九法界众生都有,九法界包括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为什么?他没见性,他还是烦恼习气当家,哪有说没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没有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肯定有。只是有多少不一样,分量上有差别。愈是高层次的,程度弱;愈是往下面去的,愈严重,只有在这里分。真正断掉、没有的,是开悟的人、明心见性的人。所以我们随顺诸佛菩萨的教诲,就是随顺自己性德的流露,随顺自己性德的示现。这是佛法跟其它宗教不一样的地方,佛法之尊贵就尊贵在这个地方。我们首先要明了、要清楚,然后你才真正能够得到三皈的真传。
4 F) ~5 D% p4 {( H7 O  J% }
  S. A0 w) D- u! a& v  「三」是说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三德,这个三德就是自性本觉、自性本正(本来是正知正见)、自性本净(本来清净),这是自性三德。不是皈依外面。释迦牟尼佛是自性释迦牟尼佛,自性阿弥陀佛,自性观音,自性大势至,自性地藏,自性文殊,自性普贤,全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自性外面一法也没有,这个要懂得。现在许多人认为一切佛菩萨是外面的,我皈依他,这错了;甚至还皈依某个法师,这更糟糕了。要懂得完全是皈依自性。
9 @/ y1 t8 N8 V. D$ ?: M3 [" U: ]0 ?- J7 e* j
  诸佛菩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一切众生是自性迷了,变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阿赖耶变现九法界众生,自性变现一真法界的佛菩萨,性跟识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要是搞不清楚、搞不明白,我们的三皈准是错了方向,错了目标。你的修学怎么会有成就?怎么会没有偏差?怎么会没有过失?这是首先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的。换句话说,总而言之,佛跟我们讲的皈依,就是皈依我们的真心,皈依我们的本性。我们现在还是用的妄心,不知道自己的真心,不知道自己的本性,诸佛菩萨示现表演给我们看,我们依照他的形相,依照他的方法来学习,就是皈依自性三宝。5 n5 K5 S  N, t: q& p1 m3 M' J9 f- [+ {

" M6 @( n& O; H. F# j8 Y$ N' g1 ~  皈依的大意,我们简单的跟诸位介绍过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归自性,要回归性德。换句话说,要回归真心,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再用妄心,这是真正皈依。真心,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佛法里头常讲的大菩提心。我用这十个字来解释大菩提心,大家好懂,这是真心,这就是自性,就是性德。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看破、放下」。看破、放下,看破是觉、正觉,放下是正知正见;「自在、随缘」是清净不染。这个三皈依真正落实了,三宝、三学、三慧圆圆满满的都在其中。最后,接受一切诸佛的教诲,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在这一生当中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议。
8 J9 M- V" f6 x0 R5 y0 x: U+ z# j( |  ]. ~: |
  佛在《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因缘非常具足,现在问题就在个人的善根福德。什么是善根?能信、能解,你真正懂得了,这是善根;能行,依教奉行是福德。如果我们对佛讲的道理,了解不够透彻,信心不坚固,依旧还是随顺烦恼习气,你没有善根;你不能认真依教奉行,你没有福德。因缘是我们真的遇到善知识,遇到正法,遇到修学的道场。同参道友,这些因缘我们具足了。关键在我们能不能真信?能不能透彻理解?能不能依教奉行?果然都能的话,你这一生肯定成就。  P7 n; L" t0 U+ w$ f: [! l/ I
: {9 l. r0 W1 g  ^9 ?
  自度就是度他,自度跟度他是一不是二,自己做好了,做好的形象给别人看,这才能感化人。自己不能得度,而想度别人,佛在经上常说「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要帮助佛教化众生,先要自己认真的依教奉行。这里头的意思很深很广,我们得细心去体会。实实在在讲,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真正做到,你才体会得到;你没有做到,没有契入境界,你体会不到。你听,你也听不懂。不能够契入境界,依旧凭自己的想象,想象就有偏差,就有错误。所以这个事情,不能用自己思惟想象来学佛。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我们,教得很好,「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才能真正听懂佛法,真正能够信受佛法,真正能够奉行佛法,佛法是自性三宝的流露。
0 U/ G6 [2 A6 |# [9 t% X3 b5 u- u! D! K% i" x
  三皈,经文里面的三条,「皈依佛」,意思是觉而不迷。佛现在不在世了,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形像,无论是雕塑或者是彩绘的,见到佛像就提醒自己,要像佛菩萨一样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所以用经典来做代表,经典里面所说的都是纯正的见解,纯正的知识、智能。见到出家人,不问他是持戒、破戒,这与我们不相干;他是个好出家人、不好出家人,与我也不相干。我见到这个形像,就要想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他来提醒我的,提醒我六和敬。僧代表和敬,跟一切众生能和睦相处,对一切众生真诚恭敬心,见到这个形像提醒自己,与外境不相干,回光返照,自己就得到真正的依靠,真正回头了。如果说这个出家人破戒,这个人不好,我们就没有回头,心往外面跑,错了!0 {: ?2 D" \1 h3 ~$ A+ d

4 }! N0 J! ]# M6 G! V% G( m; r  所以觉正净是三宝,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是自性的三宝。觉正净反过来就是自己的烦恼习气,觉的反面是迷,正的反面是邪,净的反面是染污。佛在经上常讲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迷,分别是邪,执着是染。你看看,我们如果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就是迷邪染。现在如何从迷邪染、从妄想分别执着反过来,依觉正净,依佛法僧,我们自己得度了。自己得度这个形相,就是教化九法界还没有觉悟的众生。用什么教化?用我们自己的形相,用我们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落实在这个形相上,「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二十个字,在这两年当中,我们遇到许许多多的灵媒,从灵媒那里得到的讯息,九法界的众生、一切神灵都在学习,都依这二十个字来做。我们得到这个讯息非常感动,他们非常认真努力在学习,我们总不能够落在他们后面,要急起直追,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三皈的弟子。
* v" k$ S) d( [" }  [0 Z$ v4 Z0 G
& s# ~; {0 ?- ?( Y  今天我在这个地方把这个三皈的解说,比过去几次说的意思要深,说的意思要广,可以跟从前所讲的合起来看。从前所说的多半着重在事相上,今天所讲的是在理论上,理跟事是一不是二,理透彻,事你才真正肯奉行。事为什么做不到?理不透彻,不清楚。所以希望与诸位同学共同来努力,认真的来学习。
2 B* J( k% n( e+ c
) o! c* i9 I6 C. v; q& g  q  「受持」这两个字的意思,受是接受,持是保持。我们以真诚的心来接受佛陀的教诲,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要保持不舍,成佛之后还要保持。为什么?做给那些还没有觉悟的众生看。所以三皈、众戒、威仪是永恒的,决定没有一天轻易放过的。自己成就要帮助别人,要给别人做样子。成佛之后并不是就休息了,没事情做了;成佛之后事情更多,要处处示现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
2 ^, ~- N% H* s/ e
- }) T% g5 Z- c4 Z  Q5 v% A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前面将「三皈」介绍过了。现在接着看经文:; \* C3 u. w& P& v% m4 p

6 }% j7 E4 [' L$ G! r  【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_5 j' F, V* T  P% M0 s

1 `# P/ @' T. _0 P  看这两句。佛门里面常讲:禅是佛心,教是佛的言语,戒律是佛身,我们常讲身、语、意三业。如何能转凡夫的三业为佛菩萨的三业,这个道理、方法都在这几句经文之中。戒律,戒是指一切的禁戒,多半是指不善的思想、言行,应该要禁止的。不但老师教导我们,世间国家的法律,一般社会的风俗习惯,也有许许多多是属于这一类性质的。8 v  p9 R* H; J9 l4 t

4 W1 x0 y& c6 N5 d' Q/ E  佛陀当年在世,差不多是中国周朝的时代,印度这个国家没统一,中国也没统一。所以有许许多多的部落,我们讲小国,所谓百里侯,方圆一百里就是一个国家,实在讲是现在的一个村镇、一个县城。因此,每一个小国,它们的法律不一样。佛是游化在人间,佛弟子更是分布的非常之广,到处教化众生。于是佛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到哪一个地方,一定要遵守这个地方的法令规章,遵守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决定不能违背,决定不能破坏。就跟中国人教后学一样,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到哪个地方,一定要守哪个地方的规矩。我们今天到日本,一定要遵守日本的宪法,遵守日本地方的法律规章,遵守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这是我们对它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所以经上讲『具足众戒』,这个「众戒」的意思是在此地。/ M0 B# ^& W2 q

: @9 e4 E' n! ]7 a9 e( a- ?  我们是初学,诸位一定要知道,真正是初学。初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学佛这些教训,佛教导我们的戒律是从五戒学起,前面在第一条我们学了十善业道。五戒统统都能做到,就叫做「具足」。五戒如果只能做到两条,一条、两条那叫「少分」,三条、四条叫「多分」,五条都做到叫「具足」。一定要从这个地方下手。如果五戒都不能具足,其余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那你统统做不到!所以学佛要从最基础的地方着手,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
6 {; H& {: X( \  h6 N$ H# }8 [( h3 U" `
  「严持戒律」,这句话说得容易,真正能做到,实实在在不容易。世尊在《大集经》里面说过,「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由此可知,末法时期不但持戒做不到,就是修禅也很不容易得禅定。佛这些话我们仔细去思惟观察,就肯定众生的根性,实实在在讲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我们今天生活在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了。现在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戒律」这两个字?听都不愿意听了,他怎么能做到?所以祖师大德应化在末法时代,他了解。像蕅益大师,清朝初年时候的人,在他著作里面我们就读到,他老人家非常感慨的说,在中国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出家人虽然受了比丘戒,比丘戒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是比丘没有了。天台大师「六即」的说法,这个世间只有名字比丘,连观行比丘、相似比丘都没有了,哪来的真比丘?所以只落得一个有名无实。
& z% @' S5 K9 e
, g+ u# Y/ ^$ V7 j( X. }2 S2 W* D  因此,蕅益大师自己本人为我们示现,做样子给我们看。他受了比丘戒之后,退戒,一生受持沙弥戒。沙弥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蕅益大师做到了,所以他自称菩萨戒沙弥,他不敢称比丘。这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他的学生,就是他的徒弟,成时法师也是了不起的人,一生亲近蕅益大师,是蕅益大师的侍者。蕅益大师圆寂之后,他老人家的著作流传到今天,都是成时大师替他整理流通的。所以对于他的老师,真的是功不可没。成时看到自己的师父称菩萨戒沙弥,他就不敢称沙弥了。我们在一些整理的著作里面,看到他老人家的署名,他署名是菩萨戒出家优婆塞,不敢称沙弥。出家优婆塞就是出家的居士,是出家人,五戒十善他做到了,出家优婆塞!
6 m6 w! q% f" [, H
  j0 M7 h! R' B9 D* w/ R6 v# o) w, _  如果我们今天五戒十善都做不到,我们算什么?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思惟,有没有认真去想想?我们在这个世间,形相是个出家人,到底像不像是个出家人。在家同学也一样,形相上是个居士,是个佛弟子,实际上是不是?到底做到几成?心里要明了。如果不明了,就迷惑颠倒,不能回头了。如果真正的明了,你还有回头的希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r" e$ `* p3 d1 f3 _6 [% |+ P. j! y
  今天在这个地方,我们读这一句经文,我们也把它特别约束在五戒上,希望对于五戒要有比较深层的认识。五戒是佛法的根本大戒,前面四条「杀、盗、淫、妄」是性罪,性罪是你不受戒也犯罪,决定不是好事情;末后一条叫遮罪,遮罪它本身没有罪,它是属于防御的性质,就是不饮酒。为什么?酒醉之后乱性,不能控制自己,往往犯杀、盗、淫、妄。这种情形我们在现代信息、报章杂志里面常常看到,许许多多犯罪的,大概都与饮酒离不开。确确实实酒是帮助犯罪的增上缘,所以佛法特别把它列入在重戒,这个很有道理。
0 G6 ~( a( ^# a! e: M8 k- e8 h) g* f% c9 F# x% ]# j* ]
  戒跟善有差别,前面我们讲了十善,五戒前面四条,在十善业道里头都讲过:不杀生、不偷盗,十善里面讲不邪淫,五戒对在家同修来讲也是讲不邪淫,对出家的是讲不淫欲。不妄语,十善里头也有。戒跟善,差别在哪里?差别在用意不相同,希求的果报不一样。修善的目的是要得人天福报,目的在此地。像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不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不偷盗得大富大贵的果报,不邪淫得相貌端庄的果报,所以它是求世间果报。戒律的目的就不一样,佛法的教学,实在讲就是教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的目的是要得清净心,目标不一样。决定不求人天福报,求清净心、平等心,这是属于定;因定开慧,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就发慧,智慧就开了。所以戒定慧是性德圆满的流露,而十善则是性德里面的一分,不是圆满的,是一分。善跟戒,我们要有能力把它清楚的辨别,因为在形相上是非常接近,用心、果报不相同。
* ]* o& {& q" g9 P! P" U& w3 n7 Y0 U
! Q4 R' u. z5 c* I  |  m( [  五戒前面的四条,「不杀生」,我们晓得九法界有情众生,即使蚊虫蚂蚁、蜎飞蠕动,哪一个众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些众生,尤其是六道,没有觉悟,执着这个身就是我,杀害牠,不但前面讲是性罪,什么叫性罪?违背了性德。性德是什么?性德是大慈大悲,违背性德称为性罪。你杀害一切众生,你伤害了你自己本性里面的慈悲心,同时还要引发这个执着的众生,牠报复,跟牠结下这个怨恨,牠不会放过你的。
! X+ R$ z4 p  `' O# @0 E) G5 r0 m0 o
  佛门的同学,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读过《三昧水忏》,你看看悟达国师他的冤亲债主,居然跟他十世;这在世间轮回转世十次,还是跟着他,找机会来报复他。悟达国师不错,十世都出家、都修行,出家修行有护法神保佑,这个冤亲债主没有办法报复。到第十世,他修行的功德愈来愈殊胜,做了皇帝的老师,国师。皇上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他接受之后心里很欢喜,生了一点点傲慢心,就是感觉得非常荣耀,感觉得有一点骄傲。这个念头一生,护法神离开了,冤家债主找上门来,害了个人面疮,几乎把命送掉了。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要知道警觉,跟人家结的这个冤仇,生生世世他都不饶过你,他都在等待机会报复,这个事情麻烦!一个是损害自己性德,一个是招惹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 _$ l0 n5 e6 }0 J5 X6 F
$ N# B) `* l* D+ ]+ V! ^  所以真正觉悟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无论我们受人家的毁谤、侮辱、陷害,乃至于杀害,我们晓得是过去生中的冤业。如果没有这个冤业,他为什么不害别人,他来害我?肯定过去生中有过节,现在果报现前了,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很明白,怡然承受,一丝毫怨恨心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没有,这个帐了了。纵然这个身被杀害,这个帐也了了,决定没有报复,决定没有瞋恚。身虽然被人害死,被人杀掉,神识上升了,如果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得生。3 j! D; [, `4 y( Q* _7 o

% W" a) t9 a! S2 M9 y  对于一切冤亲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5-3 23:06 , Processed in 0.0943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