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7 Q5 n' k1 X* v+ c! \1 k
《佛说阿弥陀经》(节选):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ge),盛(cheng)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v+ T- \2 o2 K( X
( ^8 ]4 y; x/ D3 S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b7 d; J- H3 U: u* m4 _: k1 a7 C
0 \7 X9 D# r W# n) V; e$ D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V, ?2 ]3 Y, \& L- ~* l+ d. K6 \$ [- I2 o* f: w(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 ]7 X3 ~& J0 m8 c6 t1 u5 d+ k" z4 p7 m+ I: L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8 C1 r. ^0 o2 P9 x$ {: x6 F3 B
- s1 a/ k6 d+ Q, I# G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1 c2 i% S! e, U& C, R9 x$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 s7 z6 ^7 H" Q; e- O; ~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t5 k8 ?8 Z/ A/ _# e9 J: W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
* \" r. j% n0 W& O2 r* |+ D0 d( c: J' l; x" U" o* ?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 @' }/ _8 N! p0 R& ~- E
: O. W5 h; W' y(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8 v+ c, \/ H% Z/ ]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 O7 d. M' h. w# Q
3 u4 U: t% y0 b1 j5 R& S: a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