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8|回复: 3

[净土社区]佛法——心灵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8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摘自《妙音新闻网怀旧站文章集锦》
3 r; F) c/ W1 ~  p: O, ?
  s5 p! }) [- A: X6 Z- |1 D+ o+ J1 \9 n0 G* r' I- a4 B: U$ b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6365.html
; J$ n8 P5 ?9 ?0 _/ r3 p 佛法——心灵之路
) n' ]# K8 D+ a                            圣凯法师
& ?- M8 x) C5 B7 g- J0 O
5 k. @- E1 A+ R6 _- N    我们都知道佛法是解脱人类痛苦的方法,它要从哪里下手呢? 是从心下手,就是说佛法的落脚处是心。佛经上说:“一念迷则是众生,一念觉则是佛。”一念迷和一念觉,这一念都是在心上,所以说佛法是以心为下手处。
7 L4 |' R# W; P, v) m& M" \; o    如果我们从现代的心理学来看佛法,佛法可以说是最高的心理学,它从心理的分析到心理的改造都有一系列的方法。比如唯识宗对心理的分析说有八识,有五十一心所,对善的、恶的、无记的种种心理状态的分析非常细致、深刻。现代心理学采取的是一种现象的分析,从现象入手,通过现象的变化来分析你的心理。而佛法对心理的分析主要是采用禅定,由禅定而进行内省的方法,这就有很大的差别。尽管曾有学者对佛教的唯识学和德国胡赛尔的现象学做比较研究。还有西方的心理学家荣格结合西藏的密宗进行心理分析,美国的弗洛姆、马斯洛等精神分析家对禅宗也感兴趣,利用禅宗的方法来加强精神分析的深度,但是佛教的心理学现在应用的还不是很广泛。我今天探讨的题目比较笼统,比较浅显,主要想通过探讨佛法对心的分析,从而对众生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f% M8 Z3 ~7 h: ]; {8 e
一、心的特性8 l! J$ d5 j( K( x! V7 Y$ g5 L
1、心具有秘密性
3 M8 R# c8 z5 c; h) U& y    我们经常感慨:“相识满天下,知已无几人”。但我们都有一个朝夕相处的朋友,那就是我们的心。它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可是我们对它一点都不了解,从来都没有研究过我的心到底是怎么样的,我现在到底在想什么。我们很少去了解、去关注这颗心。5 N3 y: t1 m' P2 V% o
    心为什么这样难以了解呢? 因为心的本身有秘密性,就是说这个心很难找到,很难表达。语言似乎是很丰富的,但在表达人类的感情上,语言有时又是很苍白无力的。这就是心的秘密性,很难表达出来。比如说我现在很痛苦,却无法确切表达我怎么痛苦。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心事,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M) O/ N( g- o
    二祖慧可大师去见初祖达摩祖师的时候说:我心难安。为什么我心难安呢? 就是我们心中有很多难言之隐,很多秘密,不可说出口,像蚕一样一点一点啃着,让我们很痛苦。有一个小偷, 20年前偷了别人200块钱,20年来小偷一直因此在良心上自责。有一天,他就鼓起勇气到那人家去,结果那人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在主持家务。他就向那儿子说:20年前我偷了你们家200块钱,我现在连利息共1万块钱一起还给你们。那儿子听了很奇怪,说父亲已过世,不再计较了。就这样一个人坚持不要,一个人非给不可。最后小偷急了说:这20年来我都很痛苦,为了这个污点而坐立不安,你要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从心的牢狱里面走出来,给我一个自由的心。这也是心的秘密性。
1 I7 R* v5 [5 x# x% q: i3 K2、心具有无常性
' D! ^# j0 l7 O5 j7 w3 W# T! }; g   《楞伽经》说:“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就是指我们这个心变化无常。大家这几天坐禅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心很乱,一下想东,一下又想西,要静下来简直是太困难了。( f4 D0 n3 V) c( O4 @! i7 T" G
3、心具有缘起性4 ?, o# b4 G% V/ N& R' J
       什么叫缘起呢? 缘起是指每一个事物的生起都由各种条件的因缘汇合而成,比如这朵花很漂亮,但它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等,所以花是缘起的。佛法有一种很特殊的教法,就是缘起法,这是佛法的核心。那么心同样是缘起法。
" W( N: z: c  H6 T       《八识规矩颂》中说“九缘八七好相邻。”九缘就是眼识生起的九种条件。比如这朵花很漂亮,这个认识的生起需要九种条件:第一是光线,天黑了面前有花也看不到;第二是距离,花放在很远的地方就看不到了,可放得太近了也看不到;第三是空间,把花放在隔壁的房间就看不到;第四是眼根,就是指眼睛这个器官;第五是种子,这是唯识法的分析,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能够认识事物的内在因素;第六是作意,就是注意的意思,花放在面前,如果不注意仍然看不到;第七是意识,眼睛认识能力的生起需要意识与它同时生起,在唯识宗里叫“五聚意识”;还有第八末那识,第九阿赖耶识,都是非常微细的认识。耳识需要八个条件,除掉前面九个条件中的光线。鼻识、舌识、身识都需要七个条件,除去光线和空间。所以说认识的生起是一种缘起法。
$ H1 c2 f$ s; u) @! ^       宋代佛印禅师有一首禅诗:“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这首禅诗背后有个故事。苏东坡和秦少游有一天在酒店喝酒,看到一个满身污垢的人从他们窗下走过,苏东坡就说: “此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里都长出了跳蚤。”秦少游反驳说:“是他衣服的棉絮里长出了跳蚤。”两个人争执不下,只好请佛印禅师来评议这件事,跳蚤到底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并约定谁输了就要请对方吃饭。苏东坡马上到佛印禅师那里说:“禅师啊,你一定要帮我,我赢了请你吃饭。”秦少游也偷偷到禅师那里求他帮忙。佛印都答应了,两个人都认为自己会赢。到了判决的时候,禅师就对他们讲:“跳蚤的头部是从污垢里面长出来的,而它的脚部是从棉絮里面长出来的。你们俩都输了,都应该请我吃饭。”禅师对此事很感概,于是写下了这首禅诗。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缘起法,我们心的产生也是缘起法。我们平常总是把心同外界事物分开,不能把心和物合在一起,所以就有很多烦恼。禅师认为,跳蚤的产生是很多因缘的结果,既是污垢的结果,也是棉絮的结果,是种种条件汇合的,不单单因为污垢或是棉絮一种条件。  r3 m" Z  r  F4 Z) u( X" |& Y
4.从心的比喻来看心的特性' d9 N" z& W, f& y9 V
    现在科技很发达,可我们还是很难概括表示我们的心。佛经对心也没有采取正面的说法,都是运用比喻。有说“心如猿猴”,成语中也有说“心猿意马”,是说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浮躁,整天在五欲六尘里跳来跳去。也有说“心如电光”,这是比喻我们的心变化很快,一个念头维持不了儿秒钟,有“数息法”大家数一数自己的念头能够维持多久。我曾经问一些人:“什么速度最快”,他们说是光的速度最快。其实是心的速度最快,《阿弥陀经》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2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么远,我们怎么去? 佛经里就讲:“一念清净,即得往生。”可见这“一念”不得了,心的速度是很快的。再有“心如野鹿”,野鹿在原野上跑着,渴了到处去寻找水,我们的心就像野鹿一样,受外界种种欲望的诱惑,在声色犬马中忙碌。
- e' P5 Q& ~- z) s$ Y5 e    还有“心如盗贼”。佛经里面把我们的身体比喻做一个村庄,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就是五个门户,而我们的心就像盗贼一样专门在我们的村庄里盗取功德、法财。比如我们要修行,可是起了一念懒情的心:“算了吧,脚很痛,休息休息“—这一念就把我们的功德给盗走了。宋明理学家王阳明也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还有“心如冤家”,就是说心专门跟我们作对。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突然来了一个人,他们就停下来,这原是为了尊重人家,可是来人也许就怀疑:他们刚才一定是在讲我的坏话。明明没有那回事,可是心偏偏要和你作对,起了怀疑心。佛经里面讲:“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空”,罪的产生也是缘起法,“罪若有形,虚空难纳”,罪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忏悔,罪也可以灭。要通过心的努力,在心上下功夫才能灭罪。还有“心如僮仆”,是说我们的心受外界的干扰不能自主。还有“心如国王”,心也能发生作用,能够统帅、指挥我们。( g4 {! U  w4 `2 u- m7 [3 g. A5 l
    还有“心如画师”,这是《华严经》的一个比喻,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一个人的气质就反映他的内心世界。过去欧洲有个画家想画耶稣,必须画得相好庄严,他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一个满意的模特,终于画成了千古杰作,为此他给了这位模特很多钱。多年以后,有人提议说:“光画耶稣不够,还应有魔鬼撒旦来作陪衬” 。魔鬼撒旦是很凶恶的,他就去监狱里找了个模特。当画家作画的时候,模特突然哭起来了,画家很奇怪。模特说,我就是过去你画耶稣时的那个模特。画家就问:“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模特说:“你当时给了我一笔钱,我就挥金如土,贪得无厌,干了许多坏事,所以沦落至此。”
2 H3 S1 I3 D- y    还有“心如泉水”,我们的心有无穷无尽的能源,我们只是不知道怎样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外界的能源有枯竭的时候,可我们心的能源永远不会枯竭,所以如何开发我们内在的能源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课题,而佛法的修行其实就是开发生命的潜能。9 ^8 ]5 f5 |& S% |, T
    再有“心如虚空”,这是从心的本体上说,心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虚空能够成就万物、容纳万物,但它不会执着于万物。佛教里说:“若人欲识佛境界,但净其心如虚空”,就是说要了解佛的境界,必须把心净化得像虚空一样能够容纳一切事物。
" C  L2 @$ W3 T+ ?9 r* V二、心的住处
, n: N% k) z) L5 l( X2 k4 F    我们这个心很容易跑,我们人住在柏林寺,可是心有时候没在柏林寺,跑得很远很远。那么我们的心到底住在哪里呢? 天台宗有一个核心理论是“一念三千”。“一念”是指我们人的意识活动的最短时间,也叫“一念心”或“一心”。首先我们对这个心解释一下。心的梵文有三种,一个叫“质多(Citta)心”,中文意思是认知心或者虑知心,就是分别心。另一个叫“汗栗驮心(Hrdaya)”,是指草木之心,树心、草心;还有一个叫“矣栗驮心(easuda)”,中文意思是精要、核心、中心,《心经)的心就是这个意思。天台宗说:一念心,是分别心的意思,是说我们众生的一念分别心具备三千法界,我们平常都很小看这一念心,认为不过是一念妄想而已。可是天台宗的祖师智剀大师认为我们这一念心能够记住一切、染尽善恶,称为“一念无明法性心”,是说这一念虽是无明产生的,但它具备法性。就像我们面前的这朵花,我们认为不过是现象而已,可这朵花同样具备一切事物的本性或者说法性,花也属于缘起法,这就具备了法性。再比如说竹子,竹子可以燃烧,本身包含着可燃性。那么点燃竹子,所烧的是竹子的本身,表现出来的是可燃性。
% m& q1 g% ~" |3 ]' T' }, _3 Y  F, O   “一念三千”中的“三千”是什么呢?第一是“十界互具”,第二是“百界千如”,第三是“三千法界”。《华严经》把我们的世界分为“六凡四圣”十法界。六凡是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智剀大师提出我们这每一界都能互相具备其它的九界。以人来说,人虽然为人,但同样也具备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特性。佛法是以人为中心,一切教法都是为人而设立的,因为人最具有塑造性。我们可以成佛,也可以成为畜生。日本曾有一位很著名的白银禅师,一位将军慕名去拜见他,将军问禅师:“天堂、地狱在哪里?”禅师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将军又问:“请问天堂、地狱在哪里?”禅师瞪眼骂他:“你哪有资格问这个问题!”将军被惹怒了,一生气拔出剑来对着禅师,禅师说:“这就是地狱之门。”将军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忙向禅师道歉、忏悔。禅师说:“这就是天堂之路。”所以说我们每一念心都可能由此升入天堂,也可能由此堕入地狱,因为我们的心念变化幅度很大。《华严经》里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从法性上说我们的心和佛、众生三无差别,本性上是平等的。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没有觉悟的佛。但有一点不好理解,就是佛已经解脱了,他怎么还具有地狱性、畜生性呢?我问过我的师父,他告诉我,从本性上当然是平等的,但佛菩萨有时要度化地狱、畜生道的众生,他就会变化成地狱和畜生道里的众生,像观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说每一界都具备其它九界。
% ?: I7 d/ v) h6 w    十界互具,十乘以十是一百,就成为“百界”。《法华经》把十界的每一界又分为十个方面,称为“十如是”,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相”,相是相状,指外在的形状,比如我是圣凯,圣凯肯定和你们长得不一样。人有人相,其它类众生有其它类众生的相。“如是性”,性是不变的意思,指内在的本性。比如人能思维,这就与其它类的众生有了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2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思维就是人的本性。“如是体”是指人的主体。“如是力”是指体所具有的潜力、能力。“如是作”是指能够显现、动作。人能思维,如果把思维的结果显现出来,就是“如是作”。“如是因”是指直接原因。“如是缘”是指间接原因。“如是果”是因和缘结合所产生的结果。“如是报”是指果报,因为因、缘、果对现世、后世都能产生果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本是开始的相状,末是最后的果报,等是平等的意思,指以上各“如是”都归于实相平等,十个方面都归于实相,在实相上是平等的。这就是“十如是”。“百界”中每一界都有这十个方面,就成为“百界千如”。 5 b* d0 c' P% l3 O
   “千如”又与《大智度论》所说的“三世间”配合,这样就有了“三千法界”,代表宇宙的全体。“三世间”包括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众生世间”指我们众生自己,“国土世间”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五蕴世间”是指构成我们众生的五个要素—色、受、想、行、识,天台宗分析我们一念心中就具备“三千法界”,所以不能小看这一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因为一念之差而毁了一生,因此禅宗祖师说要照顾我们的念头,迷和悟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是一念,一念悟也是一念,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就指出了这一念中的种种内涵。
( z0 l# @1 S' I& s0 [1 K三、心病与心药/ |% V% G, x+ b8 p" {5 u: G. T& O
    现在医药很发达,进口药也很多。药越多,其实也说明我们的病也越多、越怪。身体有病需要打针、吃药,不过,中国有句老话:“药是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是说打针、吃药医的都是假病,真病却并不能医治。这个真病指的就是心病,真正的病来自我们的内心世界,心理上有病是大问题。现代医学也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身心医学”,通过身理和心理的结合来对治疾病。% _" W: {/ \. u8 a# {9 L
    众生有什么病呢? 众生有三种大病。第一是“贪”,第二是“嗔”,第三是“痴”,这在佛法里称为“三毒”,又称为“三不善根”。“贪”是指贪求、渴求,我们内心总是向外追求,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贪”是烦恼的表现,第一是渴望,第二是追求,第三是执着。比如看到别人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就渴望得到它,然后就去追求,去执着。别人把你的衣服弄脏了就会很生气,为什么生气? 因为你执着这件衣服。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贪心,因为贪心有时会不顾情义,父子都会翻脸,朋友也不要了,这都是贪心在作怪。“嗔”是生气、怨恨,有些人口蜜腹剑,是内在的嗔心;有些人面目狰狞、五官变形,是外现的嗔心。夫妻吵架,摔东西,都是因为当时的一念嗔心,尽管过后很后悔。“痴”是愚痴,对事理不了解。痴与傻不同,就某个人我们可以说他很傻,但我们每个人都很痴。见解错误了也叫痴,比如有些人认为, 我们死了还会做人,所以即便是作恶也无所谓;有些人认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行善没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愚痴的见解。' k  x% o/ R8 v8 u3 Q, S' h9 o
    对众生所得的这些病,佛提出了许多药方。因为佛是大医王,专门给我们众生看病,对治贪心。第一用的是“知足”,就是对现前的事物有一种满足感。大家都知道弘一法师,是律宗高僧,持戒精严。有一次夏丐尊居士去看他的时候,法师正在吃饭,吃的只是一些咸菜,就问为什么这么清苦。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味道。”然后饭后喝水,也就一杯开水,夏居士不忍,说:“法师你怎么不喝点茶呀?”法师说:“淡有淡的味道。”这就是知足,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常乐,知足可以对治贪心。7 l9 {' F0 p, f
    对治贪心第二用的是“舍”,就是布施。把自己的利益和快乐布施给别人,贪心就会减少。越舍不得,贪心就越大,就更加烦恼。自己很高兴,并把自己的高兴和利益布施给别人,你就会更加高兴。为什么有些慈善家越做越喜欢做? 因为布施能增长快乐。+ n! `% j( ~7 A! v
    第三是“戒”。贪心大的人不知道事物的界限,这盆花很好看,是不是我就应该得到它呢? 这就是戒的问题,这盆花不是我的,我就不能搬走,这就是戒的约束。如果不知道是谁的,就想要,这就没有一种戒的观念。我认为“戒”实际是一种劝导,是善意的劝导。比如说偷盗,告诉你这样做不好,你不要做,这就是戒。受戒、持戒如果是发自内心,就会从内心里接受佛的劝导,不会去偷盗,也就持戒了。/ S& ]. p$ t5 X2 y% [
    那么对治“嗔”,也有三个药方。第一是“慈悲”。我们往往站在主观立场上看待事物,不符合我们的观点就会生气。同学们一起交谈,观点不同,就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就是一念的嗔心,而有慈悲心的人就不这么看。我认为在人文科学领域里应当同情、理解别人,要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允许别人见解的存在,这样对不同观点的存在就不会起嗔心,不会乱生气.
) }2 g+ N; h  `# x, h' X    第二是“忍”。佛在《法句经》里讲:“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如果你想把怨恨息下用,不是怨恨的方法来止息这怨恨,就是“忍”的方法,这是所有古来圣人用的方法。这个世界战争这么多,就是因为大家互不相让,同学有时会吵架,也是因为互不相让。忍做起来很困难,与慈悲一样,不是讲讲就能做到的。
, E2 _- G1 s4 n" B    再说说苏东坡,有一天坐禅非常有心得,就写了一首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很是得意,觉得境界很高,就派书童过江把偈子送到金山寺佛印禅师那里,心想禅师一定会赞叹他几句。禅师看了,批了两个字让书童再拿回去。苏东坡打开一看,气坏了—上面写的两个字是:“放屁!”苏东坡忍不住了,过江找禅师论理。佛印禅师早就在江边等他了,见到苏东坡气急败坏的样子,佛印禅师乐了:“你不是八风吹不动,怎么两个字就吹动啦?”这就是后来说的,“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所以境界是假装不出来的,慈悲和忍还真需要我们有些真实的功夫才行,不是突然有了感想,写个偈子就能解决同题的。7 l( B' x- y9 h' _+ b) M7 F
    第三是“定”,指禅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抽一定的时间来打坐,或者其它的方式来修炼我们的心,使心处于比较平和的状态,这样才能减少烦恼、嗔心。
) V6 p, j& K6 W  c7 q    再说说“痴”的对治方法,就是用“慧”。我们见解上出现错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20: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需要引导我们的见解走向正道。现在世界上热门话题是核战争,人类用自己的知识、财力、物力去制造核武器,这是一种见解。如果我们能利用核能去发电,造福于人类,这是另一种见解。两个事业因为见解上的不同,结果完全不同。所以建立正确的见解是很重要的,就是佛法中说的:要有智慧。佛法的修行就是要得到智慧,所以用智慧来对治愚痴。
* A$ |2 h3 r0 t6 V  P: g' |' {; x- V    下面再说说对治其它的心病。(1)以好心对坏心。我们的心有时很崇高,能生起圣贤心,有时又像恶魔一样,会不断地生起恶念。修行就是要护持正念,以好心对治坏心,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2) 以大心对小心。中国古人有句话:“亦涨亦退山渠水,亦反亦复小人心”。我们的心缺少一种包容,心量不够大,不能包容别人,都是小人心、山渠水,不是大海,大海的心就是能包容一切,汇集百川。因此要以大心对治小心。(3)以无心对有心。无心是指无所用心,不是没有心。我们平常对任何事物总是分别对待,而佛法的修行要求是无所对待,要绝待,从相待到绝待。永嘉大师就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四句话讲了一个逻辑:你在用心的时候恰恰是无所用心,在无所用心的时候恰恰是用心的时候,只有无所用心了才能够有所用心,才能自在、无所不在。唐代有北方神秀和南方慧能两种不同的禅风。有个德山禅师,对《金刚经》研究很深入,著了《青龙抄》来弘扬北方的禅法,破斥南方的禅法。有一天,他挑着《青龙抄》,路过一家点心店,他肚子饿了,进店就喊:“老婆子,来碗点心。”店里这位老居士听了就不满意,觉得这师父太没礼貌,就问:“师父你挑的是什么?” 德山说:“我挑的是《金刚经》的注释。”老居士就说:“我就拿《金刚经》里的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我就供养你点心吃,如果回答不出来,就什么也别想吃。”德山禅师认为自己对《金刚经》很有研究,还能有什么问题难得住自己。痛快地答应了。老居士就问:《金刚经》里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师父要点哪个心呢? 德山禅师回答不上来。过去的心已经过去,未来的心还没有来,现在的心也在念念相续、念念生灭,同样不可得。德山禅师惭愧之下烧了自己的《青龙抄》。我们只能以无所用心来对待世间的假有和虚妄,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用。(4) 以平常心对好奇心。好奇心每个人都有,奇是神奇、怪异、偶合,偶尔实行可以。佛法不同,不是用来点缀的,它24小时都要有用,在我们日用生活里面都要贯穿。所以说“平常心是道”,就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的生活里面都要与道相适应,这样才能真正算是学道、修道。今天大家在柏林寺表现的很好,过几天回去了,应当同样保持这样的心态,这才是真正地学佛。(5) 以恒心对一时心。我们当年出家时老和尚总说:“你们发心容易,可长久心困难。”有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心间,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心很容易退转,受外界六尘的干扰于是产生很多的妄念,善心就很难发起来。《华严经》里讲:“初发心即成正觉”,就是要保持当初那一份心,就能走上正觉的道路。, N8 K' B# e- B- G/ N4 ]5 L3 G
四、现代青年佛教徒应有的心态( i) w" M1 D$ c; N
    现代的青年佛教徒所面临的问题比古人更多,因为我们现在的环境跟过去大不相同。有些人觉得很困难,又想做人,又想学佛,总是觉得这两件事是对立的。下面提出几点想法。% t, Y' D6 k% g) Y- H) v
    (一) 对感情不执不舍。人都是有感情的,佛称我们是“有情众生”,我们有父母感情、朋友感情、夫妻感情等等。佛教徒如何处理这些感情,我提出来叫“不执不舍”,用理智引导感情,以慈悲来净化感情。感情太热了不好,太冷冰冰也不正常,学佛人应学会用中道的态度处理感情问题,对感情不执着,但也不舍弃。因为都在世间生活,所以不能舍弃感情,但也不能执着这份感情。2 u+ d- H; H0 D
    (二) 对五欲不拒不贪。我们以前没学佛的时候对世间的追求很多,后来学佛了有些人对世间就采取排斥的态度,在别人眼中成为怪物。五欲指财、色、名、食、睡,学佛人要引导五欲、净化五欲,并不是要拒绝五欲或贪着五欲。3 X, s6 F- w6 K7 V
    (三) 对世间不厌不求。佛经上说“有求皆苦”,只要有所追求就会痛苦。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追求金钱而得不到金钱的时候就很痛苦,炒股票总希望股票上升,当股票下跌的时候很痛苦。再如高考,希望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会很痛苦,这都是“有求皆苦”。学佛人对这个世间要有正当的追求,不厌离,也不强求。因为世间的事有时无法拒绝,所以要采取不厌不求的态度.
* f  `( m2 C9 n5 k! K    上面是我与大家一起探讨的一些问题,当烦恼生起的时候,我们对照一下,看看是什么烦恼,然后采取一些对治的方法,这样学佛才有利益。
$ {( b  Y0 \0 H& N% @( u+ V# Z, K4 n5 S9 c$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08:05 , Processed in 0.0679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