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普贤行愿品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有变化。变易生死的苦比我们现在轻得多了,我们现在轮回,这个太苦太苦了,他没有轮回了。怎么个变易法呢?譬如菩萨,我们讲真正断了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按照圆教来讲七信的菩萨,华严经里面讲总共是五十一个位次,前面十信位,十信位从初信到第六信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还是有分段生死,到第七信位超越了;所以七信位的菩萨等于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他断证的功夫跟他相等,但是智慧比小乘人高得太多了。那么从七信位以上一直到等觉统统叫变易生死,因为他这个菩萨地位提升一级,他要有一个阶段的修行,修行很苦啊!不是随随便便,他要努力精进。到一个层次,他有个变易,就是一次变易,他的菩萨地位就升等一级;就好比你们在学校念书,你们一年级念完了,下个学期要升二年级了,那一年级就死了,二年级就生了,这叫变易,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真的有生死。, A' u! F6 n% l$ h, d
6 `% L; N( k' w2 M

. h7 v; [5 f- P. Z+ _, V% X% h* s, f! A5 {5 P& }% O
这个生死是比喻苦,你吃过一番苦头,经过一段时间你晋级了,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叫变易生死。那么两种生死都要尽了,那就是圆教成佛了,因为等觉还没有尽,等觉还要经过一次变易才能到妙觉位。下面给我们解释涅槃,涅槃有三种,这三种通说的,一般经论里头都是这样讲法,第一种叫‘性净涅槃’,性是真如本性,净是清净,真如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这种是从理上讲的,人人具足,所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统统具有性净涅槃。那么‘义翻圆寂’,它的意思就翻作圆寂,‘法尔无缺曰圆,体自真常称寂’。法尔有自然的意思,有本来的意思,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修成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原原本本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一句讲法尔无缺这四个字,就跟六祖大师在悟道的时候他老人家所讲的,何其自性,本来具足,就是这个意思;本来具足,不是外面来的,具足就是一点欠缺都没有,这叫圆。无论是智慧、无论是德相,统统都具足,一样也不缺少,这叫圆。
& |: D( ?# U% A+ a) P
  O. J! A; t1 T& [0 w4 u; S
$ L: n; }+ K# l% e; D6 v. ]/ M* m. o2 p8 X0 _$ j
体是讲本体,心性之本体,也是原来就是真、原来就是常。真就是决定不假,不是虚妄的,它是真的,常是永远就是那个样子的,从来没有变易过;在佛不变,在菩萨他也不变,在我们人乃至于堕到地狱还是不变,从来没有变过,这叫寂。所以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为你的性净涅槃是从来没有失掉过嘛!而我们众生所谓是迷失了、迷了,这是不是真的失掉了?没有,虽迷不失。不失为什么说失呢?迷了的时候不起作用了,所以从作用上不能够发挥作用就等于是失掉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真的失掉。所以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他对你很尊重,为什么?你跟他没有两样,他是佛,你也是佛;不过现在是你不知道你是佛,很可惜就是这一点你不晓得你是佛,你要晓得你是佛,跟他有什么两样呢!所以这叫性净涅槃,从体上说的。3 Y' r6 I+ k# J

' K$ k" z8 N+ D
$ @7 F  a* `; w
3 c# f% n( f" y( ?2 u* ]再看第二个意思,‘方便净涅槃’,涅槃都有圆寂的意思,但它说法就不相同了,‘谓万德成满曰圆,众累永息称寂。’前面性净可以说是法身、本体,是心性的本体;那么方便净这讲报身,是我们自受用身。报身是万德成满,满是圆满,成是成就,就是你修行证果了,这叫圆。那么证什么样的果呢?当然有大乘、小乘,有四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譬如说小乘要证到阿罗汉果才叫涅槃,有圆寂的意思,小乘法里面他的功德圆满了,得清净寂灭了。大乘法里面,四教有藏通别圆,那么就藏教,藏教有佛,通教有佛,别教也有佛,都叫做圆寂。但是真正讲到涅槃,讲到最高最圆满的,那是圆教佛,所以圆教佛通常也讲入大涅槃,加一个大字,加一个大字一定是大乘圆教的涅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他真是万德成满,众累永息。累就是烦恼、生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都断尽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了了,所以这时候称方便净涅槃。" [; e. H# b5 |) b! l) q7 u# e- r
2 B' e7 e% X! f/ {5 e% o2 f7 d

7 f; e! R# ]5 ^0 m) c# i9 j! U9 L2 H: y$ Z/ U$ w0 q9 |
方便净跟性净是完全相应了、相契了,从性净上讲本具的,方便上讲是修得的。第三种讲‘应化涅槃’,这就是我们通常讲佛菩萨入涅槃都是讲这个意思,这就是示现,前面那个不是示现,这个是示现,示现是说什么呢?‘化用周遍曰圆’化是教化。所以佛法里头用的这些词句,诸位要注意它有很深的意义,普通我们讲教学,教学没有讲到成绩;教化是有成绩了,化是结果,变化气质,化凡为圣,学了之后他就变化了,这学了就有成绩了。所以佛法用的字有因有果,教是因,化是果,因缘果满,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化用周遍就是教化众生这个大用是周遍虚空法界,这叫圆;佛菩萨教化众生不限定在一个地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的道场,这是圆的意思。) i& p/ a7 v6 U) q, a3 r7 z

/ h3 c# V1 i- q+ u4 q- w+ t7 \
. E% r3 |0 q# D. }: C9 R* v
1 L+ R# E2 W/ @5 ~‘用息归体称寂’,所以圆是佛菩萨那一边的事情,是他的事情,他教化的确是圆圆满满的,没有欠缺的;寂是众生机感这一边的事情,众生肯接受佛菩萨教化,他就来了;你很讨厌他,不喜欢学了,他就走了,走了这就是寂,所以永息,他那个作用息了,没有人肯学了他就不教了,暂时就中止了,这叫寂。‘今指笫三’,一切诸佛菩萨他们示现般涅槃都是这第三种。应化的涅槃,不是讲前面两种,这是讲应化的,示现的;我们今天没有人学,他就走了,纵然有人学,不是真学,他也走了,那要真学他才会来,真正发心学他来,不是真正发心学不能与佛菩萨感应。那么什么叫真学?简单地讲,你能够具足普贤十愿,愿愿你都能做到,真学!那一点不假!你说佛菩萨不化身来帮助你,我不相信。不具足这十愿,哎呀!我很想学,我真学,那是假的;就是说什么是真学,什么是假学,你都搞不清楚,把假学当作真学,自己本身就搞错了。真学是信解行证依教奉行,这是真学,一定要真正把它做到。
2 {( c0 s) n3 b9 n+ n. J0 D' I* z- K0 {* b3 o

7 o1 C0 P5 |! _- R" n7 k" W  `* b8 k. {# r) z9 N
下面又介绍出唯识论里面讲的四涅槃,这是法相唯识宗所说的,这四种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第一种叫‘自性清净涅槃’,跟前面性净涅槃是一样的意思,都是从本体上说的,注子里面有‘谓真如之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虽有客尘而不能染,故曰性净。’所以跟前面性净涅槃意思相同,不必说了。那么跟前面不一样的就是后面这三种,第一种叫‘有余涅槃,谓三乘圣人,虽断尽见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犹有无明余在。由证择灭无为,离诸嚣动,故号涅槃。’三乘是讲声闻、缘觉、菩萨,这就是大小乘,刚才跟诸位说过的,他们确确实实断了烦恼了,见思烦恼断了。小乘阿罗汉有涅槃、辟支佛有涅槃;菩萨里面这是说藏通别,藏通别这三教的佛都是菩萨,藏教的佛实际上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信位的菩萨,通教的佛是十住位的菩萨,别教的佛是十行位的菩萨,都还没有登地。% V5 ~7 z# r! K. m6 h! e3 o" M0 y

" A& T9 c, g+ I. K3 I, { % W7 c9 H2 d9 i  }: k

- T3 [# t0 S! }: Q  ^$ `5 C那么换一句话说他们无明,就算是别教佛吧!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那么十地等觉妙觉位这是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后面还有许多还没破的,他还有余啊!还有余的那么多他还没破。如果藏教佛那就更多了,四十一品无明,一品都没破,所以这叫有余,这是讲这个意思。底下这一种讲‘无余涅槃’,无余依有两种,一种是‘谓钝根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泯智,余迹既寂,故称无余。’其实证得涅槃,诸位要晓得,身体都在呀!所以涅槃在活的时候证的,不是说死了才叫涅槃。但是此地讲无余涅槃,真的,他身不要了,而他是证得涅槃之后不要这个身体了,叫灰身泯智。灰身是把这个身烧掉,泯智,智是分别心,所有一切分别执著通通断尽,这个心清净,他喜欢这个境界,这是一种定性阿罗汉,他们很乐意住在这个境界里,这个境界有很高的享受,是这一类的人,这称为无余依。9 f! R/ |" _& ~3 n
& d8 I/ s/ F0 L9 O" ]2 Y3 `
: o/ E' V; e9 l

" V  z5 [0 y. {: N4 A$ ]5 S( K- X那么另外一类虽然证得阿罗汉了,他的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还能够帮助别人,教化众生,那么他身体还在,这也叫做有余依涅槃,加个依字,他没有灰身泯智,他的身体还留在世间,所以这个也叫做有余涅槃。那么第四种叫‘无住涅槃’,这个多半是大菩萨,佛与大菩萨,他们真的证得涅槃了,他不住涅槃;对我们凡夫来讲他不住生死,他没有生死;对圣者来讲他不住涅槃,他生死涅槃两边都不住,这叫做无住涅槃,这是最值得赞叹的,在佛门里面佛与大菩萨统统都是这个境界。‘谓出障真如’,这个障就是烦恼障、无明障,这两种障他都破了,都超出了,所以‘大悲般若时常辅翼’,大悲是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悲心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怜悯一切众生。又有大智慧,般若智慧也现前了。‘由大悲故,不住涅槃’,因为他要像小乘一住涅槃的时候就不能利益众生,所以他不住涅槃。他可以走他不走,不是他没有能力走,像我们尘世娑婆污秽的世界,他有能力离开,他不离开,这是慈悲。4 S; q3 M) o6 O- S2 s' _

- r1 ]" ^' }4 y7 J' V3 ~( t : C5 _9 S3 Y1 m7 [1 G8 P

/ t# f) o$ {7 ]7 O6 Z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了帮助这些苦离的众生,要帮助他们,要接引他们,所以他不入涅槃。因为他又有智慧,所以他也不住生死,那么由此可知生死从那里来?迷惑颠倒才有生死,智慧现前没有生死;因为迷的时候你造业,造业才有生死轮回的果报,般若智慧现前不造业。不但不造业,所有那些罪业,前面讲过般若智慧都把它照空了,般若智慧要生起来的时候,所有一切罪业统统没有了,全都消除了。所以他没有业习,因此他没有生死,这就是涅槃生死两边都不住。‘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即用即寂,故称无住。今所请者指第四也。’+ e2 O, s. [) ^% j
7 p* A( O  c' M7 e: y. }/ G- z- e
# O4 W/ t  C+ k  p
+ [0 F  e/ ]/ F/ `+ F* K
我们现在要请佛、菩萨、善知识,莫入涅槃,就是要请这种人,这是我们所请的对象。底下及诸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这一段文是‘兼请余圣’,不但我们要请佛,菩萨、声闻、缘觉、善知识,统统要请;在家出家只要是有修有学的,有证的当然更好,有证的找不到,有修有学的统统要请。末后注解里头有几句很重要,‘佛灭度后,末法时中,亲善知识,为第一大事。’这几句各位同学要特别地注意,要牢牢地记住,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末法时候,你能够真正亲近一个善知识,你就得度了。底下说明理由,‘何以故,善知识为得道全因缘故,虽是凡夫,可为巨夜明灯,苦海良导。’这几句话不能不留意,应当多读几遍,牢牢地记住。遇到一个真善知识决定不放松,自己没有成就决定不能离开,离开了就可惜了,离开之后必定要迷失方向。所以古人亲近善知识最低限度要得法眼净,他才可以离开,什么叫法眼净?自己有能力独立,能够辨别是非邪正,有这个能力,这个时候可以离开老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不能离开老师。
* e# ]* W/ C5 \$ Y5 B/ {, I! y9 e' w; [& o2 {( T

; q; R. i( @+ i* w: v2 r/ u
* J. [* r0 p6 t# H7 D7 a有这个能力将来在菩提道上你自己眼睛亮了,路认识了,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掉到坑陷里面去了;你连这种能力都没有,那一定跟定老师,老师在前面走,你跟他走,不能离开善知识。到自己真正有能力的时候可以,有能力的时候,你想不离开也不行,善知识也会把你赶走,为什么呢?你有能力,你应该帮助别人,你既然可以带路了,你带路何必跟我走,你再带一批人嘛!他有这个意思在。所以这是真正有这个能力,那个老师再把你留在身边是老师的过失,因为他可以教化一方,要让他去度众生去,帮助别人去。他没有这个能力,老师不能让他离开,离开他必定会迷失道路;如果他去教化众生,那就是以盲引盲,那个罪过更大,是自误误人,更不得了,所以亲近老师是非常非常地重要,那么这是注子里面的意思。& @" Y+ P# y: p! x7 V* E2 q6 [- f

  l, J6 S. A- K5 M! ]3 h2 \4 O
3 f: J& p, e  K7 W7 Q8 U
: u& g& j6 ^: W9 P4 w1 |) Q除注子之外还有一点意思我说出来,诸佛如来可以说他的示现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换句话说,诸佛如来本来就住世。但是这种境界,一般说来法身大士才能够体会得到,像我们初学的人没有办法。所以此地讲劝请,里面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依智立师,依智不依识,诸佛常现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智,我们简单讲理智,要有理智,识是感情;我们能够时时处处都能用理智而不动感情,与佛就接近了,就相应了。因为你心地清净,智慧明朗,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诸佛常现前的样子。如果我们心里迷,知见不正,染而不净,与佛就没有感应,那么这就叫不见佛,这就叫做佛灭度了。
7 H6 _# m5 l* |6 H& a2 r7 J9 _' C, l" D" v* y% N
' ~7 J- ]& _# ]# V9 |

. f  t+ ~, K9 g0 T* o, |底下一段我们把它念完,‘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9 @! H% Y! J  p( O# Z% z

% C; P5 ~  ~7 e5 o
8 t2 V; |/ U* N& g6 [: _普贤行愿品讲记# ^6 _! b* c6 h$ `/ p
0 w9 R; k. ?; u2 g" C
(第二十卷)
' W1 I8 o/ a$ |% O, G4 L( l' z% c9 h1 G* j1 V5 J9 `
2 l3 u0 D2 h! u- ^4 a& z- F
3 m9 d! y: h  O* R9 U0 F- O" N, T
净空法师讲述
$ u7 E; [6 I  U" q! o3 O- t" |% w5 }0 E( `
华藏图书馆
1 [" s' j7 `  V0 z* j7 p) n
2 b/ ?; J" \' v9 d1 j 9 p4 k0 o. I1 W% {5 i

" i7 u# o* s. |" U7 f) s6 G+ h9 H5 q请掀开四十三页最后一行,这是第八段常随佛学愿,‘复次善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常随佛学者。’实际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说愿只有七条,前面从第一到七是七种大愿,那么后面这三条都是属于回向,注子交代得很明白,‘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这是第八第九第十,这三愿都是属于回向。‘前二是别义’,是回向当中的别义,就是这一条以及底下一条的恒顺众生,这两愿是回向的别义。‘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颂中,颂第七愿竟,便颂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属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别义也。’那么这就本经在后面偈颂里面能够很明显地看得出来,后面偈颂是属于重颂,就是重复说十大愿,这是佛经很好的教学方式。# z/ L, ^& q5 f. x) E

/ D: {9 I) u, c6 Y/ G: i
% j9 q% s1 k# l) S" N% T0 |8 ~0 M1 b1 G8 G4 \
长行文属散文,便于疏理,能够把这个事情理论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讲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让大家能够明白。可是这些事理境界,说老实话,一定要记住;如果你要记不住的话,试问你怎么个修行法呢?你没有法子修啊!你要把它变成日常生活,那你条条都要记住,记不住你就没法子做到。那么要记诵的话,长行文就不方便了,要把它背起来很困离,文字太多太长也不好背,所以经文后面有偈颂,偈颂就是便利于你背诵。偈颂可以入谱,等于都是歌词一样,可以谱成曲来唱,而且多半都是押韵的,这就很容易记诵了,不要硬记,唱唱就唱会了,你就会记住了。所以偈颂全都是歌词,意思都是前面所说的,所以叫重颂。
# G" P+ Z, E4 q0 Q8 a* ]; W8 e* F" |- [) E/ W0 f
  i0 z. u$ S: ]3 t# ?

. K1 b$ g+ ^  v- N1 Z9 v1 Y你由此可知佛门教学比儒家还要重视音乐,应当在经讲到后面偈颂的时候,大家都来唱,就不是讲了,都是来唱,一面唱一面讲著,这的确是很好的教学方式,非常之理想。那么重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讲经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都得要来了;那么讲经毕竟不同学校,所以听众有先来后到的,有讲了一半他才来的,一半来的前面没有听到,那怎么辨呢?后面偈颂重复再略说一说,所以后来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听到,便利于后来的,顾及他们。所以讲经的方法确实是为听众设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长行文后面都有偈颂;如果长行文很重要的话,立刻后头就有偈颂,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的许多不同种的体裁,要晓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 W5 S/ Z# v+ W  P# i; n' ~/ X, b) x% Q
) W! J" j% {. ^4 T
. _# N3 x$ F# ^
那么在本经偈颂里面,这偈颂相当之长,重颂前面十愿只颂到第七愿,第八就回向了,所以此地没有明说回向,偈子当中很明白地把它都归纳在回向里面。所以我们晓得这十愿前七是愿,后三是回向,那么后三,末后一条普皆回向,那个没有话说,那个意思太明显了,所以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是回向当中的别义,这两条也是非常重要的。注解里面也说得很明白,‘即是所修二利之行体’,完全讲修行、行门,行门之体就是这两条,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你们把这两句多念几遍,看看能不能体会到里头意思。我们今天道业不能成就,第一个不肯随佛学,跟佛所学的背道而驰。第二个绝对不肯恒顺众生,顺自己就好了,不肯随顺别人,所以完全相违背。你要想道业成就,不能随顺自己,要随顺众生,随顺众生是真修行。随顺众生里头学什么呢?学佛,佛不离开众生,菩萨不离开众生;离开一切众生,菩萨道不能成就。& W$ @* {7 R6 o, E$ z' t+ Q

5 t3 z- v0 |6 Z3 P" A4 Z
" X" m  M/ D3 v0 Q( V- u5 y+ C( T* y; s! l. \% ~1 [& s
这在此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了,‘此科属自利’,就是常随佛学属于自利,‘第九’恒顺众生‘属利他’。‘至第十,将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愿之福,尽皆回向三处也。’第十愿是总回向。这两愿是自利利他,二行之体,不能恒顺众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随佛学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设施是为众生的,不是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设施是因时因地因一切众生机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样的;原理是一样的,决定修觉正净,这是一样的,但是形式上来讲,就是仪式上不一样。我们在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一个国家的佛教不一样,在仪式上不一样;每一个地区不一样,乃至于每一个寺庙有每一个寺庙的修行作风,也不一样,的确它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怎么晓得它的原则原理是相同的呢?譬如说所依的经论,理论依据不一样,各人有各人依据的经论,经论这么多,但都是佛说的,没有话说。方法呢?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修什么诸位要晓得,修三皈依啊!
2 t# Z9 d; P6 q6 ]8 L" `( a, A, P9 D; _2 ]6 W3 t
+ d& O9 @3 l3 d$ p6 W& h) A
( q' Q) g6 }5 r: M+ b9 J$ _6 c( Y
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它统统不一样,你问问他早晚课诵里头有没有三皈依?统统都有,只有这个是一样的,三皈依是一样的,古今中外学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样的。那么你就晓得八万四千法门修的什么东西?修的是觉正净。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净,净而不染,决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尽管不相同,仪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他修觉正净相同的,这个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离开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门从三皈依开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诉你,你这一生就是学这个东要,千经万论也是说的这个东西,这三宝,三宝是讲自性三宝。那么这讲回向三处,这三处就是菩提、众生、实际,就是这三处,后面会讲到的。
) d' Q, Q7 e  p( \& P. [1 z" M1 d# v

/ g& J* r" u! m6 F' U! s! f  Q) `* z1 o/ f
此地解释‘言常随佛学者’,这个意思是说,‘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为我所缘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随而学之。’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垂诫我们的见贤思齐,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们供养佛菩萨这个意思不能疏忽。我们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们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养菩萨,他是菩萨,我也是菩萨,我也跟他一样,这叫真供养。有一些人很谦虚,他是菩萨,我一身罪业,我怎么敢跟他比呀!这糟糕了!菩萨要是知道了要摇头,没有法子,这不叫供养。真供养是拿他来作榜样,我要学他,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供养,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千万不能谦虚。佛菩萨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萨,并不希望你老当众生去伺候他,做他的徒弟,没有这个道理。这个托就是以他作一个榜样,看看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无上道,他怎么修的;这个中间他所经历的些事,所造作的些事,在事相里如何来修行,这些统统是我们的榜样。" K3 @% j# ]; ^5 \5 f4 O. j+ S

5 r9 F" n% v6 i9 f+ h
: K6 b+ t, ?/ _/ |* x0 l7 T
, t$ R, ]! r3 t) S7 Y7 @: ?. G! c尤其在这一部华严经,善财童子做了一个很具体的表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财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从初发心,这要在四十华严里头从要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讲善财童子出生的情形,一直到以后遇到文殊菩萨跟他求学,从文殊菩萨毕业出来之后,在社会上服务,服务就是参学,五十三参,你看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如何运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里面完成自己圆满的智慧,无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各种不同的人、物、环境,诸位要晓得这是一部真正的生活教育。这五十三个人代表社会里面有出家修行人、有菩萨、有声闻,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坏人都有,各种职业都有,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都有,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是说善财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遇不到,那你大错特错了。你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一天遇到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类呀!善财他会呀!他在这些境界处处成就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定功。
9 }- i) X2 L3 {6 W9 m" \
. F# v0 i1 R1 h+ w ! x, t, W! }/ d2 q! b: [

9 v& B$ Z- d" x/ k/ a6 G我们不会呀!处处惹烦恼,处处生是非,这糟糕不糟糕!华严经是妙绝了,你学会了之后,真的你就会做人会办事了,样样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真正替大家服务,对于社会是造福人群,对于自己是成就定慧,这书是好得不得了啊!方东美先生赞叹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这赞叹备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没有念不知道,虽然念,他依文解义,他不懂。全经从头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体会,这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说到这一层,意思是那一边,你要能够体会得到,你才晓得妙处啊!那么这是以佛、以菩萨他们行持启发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智就是启发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学佛,随而学之。‘乃以观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于六尘五欲颠倒境也。’这几句话很重要,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他在随喜恒顺的时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里面他心不颠倒,随顺五欲六尘而不染五欲六尘,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
1 V1 B% Q/ O! L. t8 v0 U  F% T
6 [4 e% M5 G4 V$ g8 ^5 r1 H
4 V& J, |% R' w7 N0 V! ?7 u6 P5 y3 H+ Y* o% h- w! w8 m$ P3 K
如果不染那么他的心就愈练愈清净,这两条实在讲就是古人所讲历事练心,你在不在事上经历过,你说你心清净,不能算真实的清净,要练过,你说是我嗔恨心没有了,如果不经过歌利王割截身体的锻练,你说你嗔恚心没有了,这个不可以说,你自己以为没有了,到那个境界嗔恚心生了,你才晓得嗔恚心并没有断,一定要经历,不经历不行啊!你说我不贪财,真的金银财宝堆满时,确实不动心了,那才叫真不贪;你没有看到的时候,我不贪,到时候一样起贪心,不行啊!范仲淹那个时候,我们讲他不贪财,这可以说真的,他那么样穷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点不要,把它埋起来,这真叫不贪。你没有经历这个境界不能说,所以菩萨一定要经历,什么样境界他都要经历,在这里面去练自己的清净心,历事练心这叫修行,不经历这个境界,那怎么叫修行,那不叫修行。
* C' {: Z0 Q1 n2 w$ X+ E
+ T$ [/ f* h# u5 B* {, s
$ g0 ?. N. N8 `: f, R" l) A9 [+ Q/ ?" }) {% M/ T4 M4 p( h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现前的时候,马上要逃避,这不行。这即使修行,修小乘,绝对不是修普贤行愿,不是修大乘。修大乘一定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定慧。定慧实际上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样样经历,不著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善财童子这五十三参,每一次参访就是练这个功夫,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所以金刚经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但是一部经也只有几句话是最高指导原则,这是释迦牟尼佛给须菩提尊者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练这个,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就是练这两句话。不管什么境界里头都是不著相、不动心,这是你自己里头练功。外面怎么样?外面要随顺、要欢喜,要恒顺众生。里面要不著相、不动心,这是菩萨修行法,修证无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o( V( u# E9 [8 J7 _

! m; E( m& v/ k9 r
. F' x  e) ]  r+ k4 J) M1 z! }# c4 m: e
' m0 a: j, x- l+ q% {( G‘行者苟能以佛所历苦行之境,常作心观。设遇苦事,乃称本愿,不生怨恼。逢诸乐事,自无耽染,以非常时心观之所愿故。有志于学者,勉旃。’真正有志于学大乘佛法的应当要以此自勉,遇到些苦难、折磨,那是自己的本愿。你不经过这个折磨,头一个要把自己嗔恚心去掉,把它断除掉。嗔恚堕地狱,所以先从逆境当中修,你看一切经论里头,逆境里面嗔恚心没有了,再从顺境里面断贪心,贪爱的心,嗔恚与贪爱是一切烦恼的大根大本。为什么先从逆境呢?因为逆境果报是最惨的,嗔恚是堕地狱的,所以从逆境里头转过头来,先不堕地狱;顺境里头没有贪爱不堕饿鬼,地狱饿鬼不堕,可以说这个人也不堕畜生,超越了三恶道,纵然在六道里头没有超越,三恶道不去了,所以多么重要。所以凡是修行人,从古到今最初学佛都是修苦行,都是从逆境里头反过来,从逆境开始学,先要吃苦头啊!怕苦、畏苦、不愿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晓得吃苦对自己有利益,消自己业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业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罗密,给自己修定打基础。因为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等于是预备工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禅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乱,什么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 v0 p* N" W! N! O

, q3 {9 |  U, j/ v1 ^
4 H' _. B0 A) a) B, M$ u  d
( x$ @1 v& `0 t5 z) |$ e4 e所以遇到这种境界现前,决定不能舍弃、不能逃避,好机会来了,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到那里去找啊!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论与方法。你要难开这个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确确实实在一切逆境里头怨恨心不生,你己经磨练到这个程度了,这个可以了。如果嗔恚心还没有断就得要找机会去锻炼,要找几个真正善知识,那善知识是恶人,天天瞧你就不顺眼的,找这种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头的火慢慢地把它消灭掉,你才能够成就道业。所以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他看学生有这个习气,心里面很爱这个学生,成就这个学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气,看了就讨厌,那是装样子磨练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
4 ?1 r6 B9 j+ ~. f  K5 D# ~. H5 Z/ |' e* `: H' l

: z) }" c2 ?$ b* P
/ f# w" K5 H7 i/ @$ f- s% t; v! k, e再看底下一段,这是‘释行愿相’,‘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这个聚落就是像我们现在讲的小镇、村庄,是许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那么在古时候多半是一族,一个族都住在一起,从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块,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这一段先讲学本师,怎么个学法,此地给我们举例说出来了。这一段文里面最重要的是讲到如来的初发心。从初发心精进不退,这一句最重要。注解里面我们可以看看,‘娑婆’这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堪忍’。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如来,卢舍那是报身如来,释迦牟尼佛是应身如来,应化身,这是讲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毗卢遮那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我们讲释迦牟尼佛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应身,应化身,一而三,三而一。
  v% o( d8 S! W0 J( }* L* H" p6 m5 a. f- m2 V
! M1 T" P3 }0 l, D$ A
+ i- [) {8 ]. o) e
在华严,因为它讲华藏世界,所以说佛都是讲毗卢遮那,你看这里称的是本师,他是我们的本师。注解里面讲‘乃我本师所王大千之世界’,王念去声,念王,当动词讲,就是统治,那么在此地他虽然不是一个政治领袖,用这个字来形容他的教化区,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华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这个在此地不必多说,这是华严里面讲华藏世界的组织概略的情形,在大经华藏世界品里面说得很详细。那么二十重华藏,华严用十表法,十代表圆满,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以十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圆满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 p. k, e% ]1 a3 W

0 }, n" {3 V7 X3 I& V/ M; X: G: a " ]! Y7 o. k% y2 K; a6 B' e' A
* P7 ~9 _) }6 M2 y
那么讲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意思就显示出本师如来利他心切,利他超过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四重;他超过了,他第十三重,所以利他心切,取这个意思。‘意取即此秽土众生,可以起观造修也。’诸佛如来在因地发愿不相同,那么在本省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得非常广泛,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你们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在因地作国王,跟邻国一个小国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众生。他们两个人发愿就不一愿,两个好朋友,两个都学佛,两个人愿不相同,一个是发愿赶快成佛度众生,一个是要行菩萨道,众生  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愿不相同嘛!因此十方诸佛如来虽然都成佛了,他们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因此成佛之后在果地上教化众生也不相同。如果讲他自己的果证,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决定没有差别;他教化众生的方法、手段会不相同的。$ P& E' M! c2 g# l5 n

+ E7 J( K5 n! E$ n- j/ O+ p% Q5 y2 J7 t" r $ c( @" a$ ]  E1 w  G' h7 A% K

4 H4 T% p  W1 S3 Q! Y; b6 O那么讲初发心,‘言初发心者,毗卢即是释迦’,这是一不是二,‘以华严真应不二故,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经言应身,故曰释迦。’这个地方如果还是不太容易懂,我们作比喻,但是比喻诸位要记住,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很恰当,只能比个仿佛,比到恰当不可能的事情,没法子。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应身就是用什么身分去教化。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学问,学问道德都圆满了,今天有个小学要是请你去做个老师,菩萨很慈悲,他绝不推辞,他就去了,到那边是小学老师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人,到小学里做小学老师这个身分就是应身。另外一个中学也请他去做老师,他到那里是中学老师的身分,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到那一个世界,那些众生机感必定要与他相应,相应就是应身,用应身。到人间来一定现相的时候要跟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他世寿也是八十岁,释迦牟尼佛是八十岁入涅的,那么也有父母,在家的时候也有太太,也有儿子,出家之后他有六年的苦行,到处去寻师访道,三十岁示现成佛。成佛之后就开始教学,一生从事于教学工作,从三十岁到八十岁,所以我们讲说法四十九年,连头带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这叫做应身。3 k3 P3 `) J( w+ E4 O/ C8 M  @
! X* ~$ n+ k$ O" S/ a

3 o' [# \6 n+ Y! n! W& X& ]+ v, l! \6 }1 ~3 R3 X3 K! T/ p/ c
那么如果释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给天人说法,他要示现天身,那个身形、寿命,与天也是一样的。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说要教一群猪,他一定要变个猪身,也跟那些猪一样;我们肉眼凡夫不晓得,那些畜生道里有不少佛菩萨在教化,你看那个猪圈里说不定就有个猪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听不懂,猪可以听懂。所以佛是六道都去,所以地狱道也去,在本行经里面讲了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地狱里面,他也示现堕了地狱了,在一个叫火车地狱,在经上有;那个车是铁的,火烧得红红的,去拉这个车,用什么拉呢?把自己身上筋抽出来当作绳索去拉,非常之苦啊!几个人拉一个车,他老人家发了慈悲心了,另外看到旁边同伴好可怜,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那个监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条筋代他来拉,看到他太可怜了,我自己宁愿牺牲,我多抽一条筋。那个小鬼一听气死了,一棒就打死他,你们想想怎么样?打死就超生了,地狱里面就超生了,一念慈悲就离开地狱了。* G- U( H# C* \7 e
- J% R5 o: i% k0 v
- h: p# ?' o$ g# W8 X

& w/ T; G0 O) O+ A+ ^所以在地狱里头迷得很重啊,地狱里面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个苦的环境生一念善心代别人受苦,不容易啊!真正是难啊!所以这种情形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自己要学,常常要学,看到有苦难的人,宁愿我们苦一点,帮助别人一点,你常常有这种心,你真的将来堕地狱,你也会发这个心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一下就超越了,就离开地狱了。所以人真是在苦难的时候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苦难的时候还能替别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顺境里面帮助别人,那个不算,自己在苦难当中还能想到别人,这是难能可贵呀!那么这讲应身,真是诸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 R) C- @1 \" U* D; _) ]) M7 p2 n, k' n' ~. W" }0 v  X6 T

- c. k( ]# F; d8 t) E0 k" {6 V$ Z8 ^' n0 b4 V9 M: \* P
底下接著讲‘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经尚未施权,故释迦称遮那。法华已经显实,故遮那称释迦。’这两部经都是属于一乘圆教,一个是在最先讲的,一个是在最后讲,所以在这两部经上,一个是称毗卢遮那,一个称释迦,都是说的本师一个人。‘他经已施权,未显实。故遮那是遮那,释迦自释迦,以真应未相即故。’这我们不必加以多说。‘璎珞本业经云’,这底下几句话很重要,‘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果,乃于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从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菩提心,起一念信,尔时便名,信相菩萨。故云从初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解释初发心,所以我们现在是真正发了心了,就是信相菩萨,你们现在诸位在这个地方几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信相菩萨。可是我们一结业出去之后就不晓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萨了,你是一退转就没有了,如果不退转能保持住,这是信相菩萨。
$ ]; j- l1 h( c9 \
. H3 k+ i( ^1 G0 g; j
+ a$ s8 }( d( s/ a- c  `* a' g
3 t4 S0 p% F6 V这一段文前面讲的是一般的众生,在佛法里头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呀!常言说得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而当面错过,你说这可惜不可惜!得人身遇不到佛法,这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事情。遇到佛法当面错过实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难,的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得有一次你能够碰到佛法,这个机会不容易。所以不晓得事实真相,不知道珍惜,实实在在是可惜。所以佛门里面讲的师恩第一大,介绍我们接触佛法的这个人,我们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绍我们闻佛法的这个人,我们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们今天得到这种殊胜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么能得到,得不到啊!所以真的是师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师之恩关系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但愿我们也能够像经上所说的,从此以后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起菩提心,于正法起清净信心,你就可以当信相菩萨这个称呼了,你就是信相菩萨了,这是真正讲到初发心。& D5 X: p( f+ Y! g. Y. j

' |6 _! E  l6 \
9 T6 `7 I, o1 N2 H3 [5 }4 _; f) t+ L' _: y
可是从初发心最重要的是精进不退,以前李老师早年在台中办大专讲座,我也常常参加,同学们来参加讲座很精进,的确一两个星期之后,气质都变了,所以老师很欢喜。可是一结业了,同学们到电影院看个两种钟点电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所以李老师摇头,我们这一个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学,抵不得电影院两小时,又搞乱了,难啊!真正是难啊!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染污的习气存在,外头一勾引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么呢?退转了。什么人成就了呢?精进不退的人成就了,退转的人那就是堕落了。那么讲到精进注解里面也有,‘言精进不退者,简非懒惰懈怠。’这还有一个区别,精进不是讲懒惰的人,懈怠的人,懒惰懈怠当然是不精进,我不懒惰、不懈怠,算不算精进呢?不算精进。什么样才是精进呢?‘谓勇悍无退曰进’,勇猛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这才叫进,往前进。‘万行无杂称精’,精就是一门,一门勇猛地向前,这叫精进。
9 S8 D& y. m8 y% h. Q
1 Y$ J# J2 h+ u; w( w5 t" i- i 2 E/ P7 e2 k0 m0 G4 M% B

: |2 f" ?# h* T- i, M5 j像我这几天跟诸位说的,我们经以一部,我们行门选一种,这就是精进;经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杂了,虽然有进,不叫精进,叫杂进,杂进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了心杂了。所以一方面进,又一方面要专,这是专精,这才是佛法精进的意思。尤其诸位要对于其他法门经论要肯放下,不能起贪心,别的人说这个说那个,不要去羡慕他。人家讲这个经那个经,哎呀!这个我没有看好可惜呀!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动摇了,又被他牵著走了。应当老老实实地只学一门,我这一门不通决定不学第二门,要这样才行。其实你一门通了,那些门不要学,用不著学,一听就会了。像六祖是个例子,他一门通了,一切经他都可以不必学,无论什么经人家念给他听听,他里头完全明了,你有什么疑难,他马上给你解决,这个本事多高啊!太高明了!一经通一切经通。
- j& Q, B3 n; b$ v
8 n6 A2 |* K8 @% y) W
! G( E( z9 k3 M- y) T- S' O. u+ u, {* x0 F/ ^, V0 a/ z& h1 V
你搞杂了,搞了一生一样都不通,那亏就吃大了,所以决定不能够贪多。我们看古来的大德许许多多人一生专攻一部经,专讲一部经,他不是其他的不会,他都会,他一部通一切都通了,为什么还专讲一部经呢?给后人作个榜样,以身摄教,作一个样子给后人看,一门深入的利益,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现在人学东西就是贪多,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师讲各各都想做大通家,结果是一样也不通,那可惜了!佛法的修学是希望你做专家,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们在华严上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各各都是专家。善财童子去参访的时候,善知识告诉他,我在无量法门里头只知道一个,只会一个,各各人都是这么说的,各各都是专家,所以一定要发心专攻才符合佛所讲的精进不退的意思。, s1 k! {4 a6 r  F3 I

" n  {1 c. J. r4 J( i) T. [* d 5 G! h+ `. I: ]) j( F

. D  F2 O" w( c7 T下面讲‘精进有三。一披甲精进’,这是比喻,披甲精进底下有个注解,‘无恶不断也’。我们的恶太多太多了,说不尽,这诸位自己一定要晓得,那是恶那是善要能够辨别。披甲就好像古时候战争冲锋陷阵,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御,现在战争第一线冲锋陷阵的用战车,也是披甲,取这个意思,取勇猛无畏的意思;往前进,绝不退缩,决定没有恐怖,一定要断恶。第二种是‘善法精进’,这是修善,‘无善不修也’,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学。那么善恶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诸位把它记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恶,凡是利益众生的就是善,你能够常常这样想,大致上就不会错了。念念要想为利益一切众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说这一些人我喜欢他,我要替他多想一想,给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怨家对头,我不作恶不找他麻烦,算好的了,我还要给他修善?那这就不行了,这就是不精进了,一定要以平等心,纵然是怨家对头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这是你真正的修善。( m3 |8 X! K5 d% ?9 t/ M2 F

: R9 }) Q' U6 y1 q" I/ u1 t+ { 0 _8 |3 P7 C1 m% d' t+ A, F

( I; Z/ M+ |- J" q1 w第三种‘利乐精进’,这是特别对于有情众生,‘无有情不度也’,只要是有情众生都要能够利益他,都要叫他离苦得乐,所以精进有三种。那么不退有两种,第一个是‘不退堕’,第二个是‘不退转’,底下有举例子,‘十信为不退堕,不退堕于四恶道故。登住为不退转。’那么这个在弥陀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讲三种不退。十信位,你看初信了,这个地方讲的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比刚才讲的信相菩萨要高,信相菩萨会退,初信位的菩萨就不退了,他是不退到三恶道,换句话就是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堕三恶道呢?他三恶道的业因断掉了,就是见惑断了,三恶道的缘断了;因虽然没断,缘断了,没有缘,虽有种子它不会结果,它没有缘。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是圆教初信菩萨,所以绝对不堕三恶道。它这里讲四恶道,四恶道加上阿修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也不会做阿修罗。那么换句话说他虽然没有出三界,他是人天两道受福报,在人天两道修行,他不堕三恶道的。  O# e4 r0 W! J9 b4 m7 n
) ?9 h' w) h. J" P) o1 y
7 J: }" A* b/ u1 @% j8 D

1 Y0 U9 Q4 F4 B, R- K( ?/ J9 n初住也是讲圆教的初住,他不会再退转到二乘,就是声闻、缘觉;这个地方讲登住位不退转,‘谓有漏业尽’,就是见思烦惰断尽了,没有业力牵引,他不会再退到六道轮回。除非他乘愿再来,那是示现,那不叫退转,那是以应化身来教化众生的,‘唯有乘愿度生耳’;他乘愿再来的时候不算的,乘愿再来,他到地狱、到饿鬼、到畜生,那都不叫退堕,那是以乘愿去度众生,他是自在的,他是愿力生的,不是业力生的,他不是有这个业,那么这是说的从初发心精进不退。底下讲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那么这讲到布施里面,意思就是教给我们常随佛学第一个学什么呢?学佛的布施,学佛实在讲要从这里下手,你看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十波罗密里面第一个也是布施,四摄法里头第一个还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万行之首,而且也包括万行。
. q5 ]) T2 Y6 F1 G% n3 b% U/ W7 a8 x/ P. }- d: v
, n$ |+ _/ {. ^# O. N" R% L

  Q3 b- p# o* D" C诸位要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说得很清楚,布施里头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仔细去一观察,十波罗密、六波罗密,可以统统归纳在布施波罗密里面。所以你要问佛法修什么?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舍。佛为什么要重视放下,重视舍呢?因为你要晓得你能够舍才与你的法性相应,与你的心性相应。因为你心性清净,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这是心性的实相,本来无一物;你要有一样东西不肯舍,你的真性里面就有染污。你为什么不能成佛?为什么不能开智慧?为什么不能得清净心?你放不下嘛!你那些垃圾,那些垃圾,你不肯舍掉那有什么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们没有两样,就他把这些垃圾统统倒干净了,一点也不存了,他恢复了明净;我们这些拉拉杂杂东西一样都舍不得丢掉。所以没有法子,所以菩萨道里头修行就是一个布施。$ u: _& n& f" E# s
/ L3 s  J, a" j/ ?5 A6 f

1 g% S) T; M/ ^% A% a
, O- T- B- w% @8 c那么在此地举出一个例子,举出以身命布施,这个是最难舍的了,难舍能舍;一但举这个例子说明难舍能舍,同时更显示出来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于我们自己的身命,这是佛菩萨的见解。我们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紧要关头还是这个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不能舍啊!其实讲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舍,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法重要,生命不重要;等到我们境界再向上提升了,清净心重要,法不重要,因为清净心能生万法。有了一法,清净心就不生万法了,那个麻烦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够执著。我们且看这一段,这一段讲布施,注解里面也说三种布施,‘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今是财施’,这是经文举的是财施,‘财施有二,一内财,二外财’,这属于内财,‘内财舍身命,外财舍宝物’。换一句话说外财舍你所有的,我所有的,这属于外财,我所有的财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这都属于外财,就是身外之物,是属于我所有的,这个舍容易。头目脑髓这是内财,这是要命的,这个舍难,这个舍不容易。所以刚刚修学的时候,修布施的时候,先从外财舍起,先从容易舍的舍起。
$ F! B  U* i! h2 P5 p" \6 e8 ~1 s1 H1 k5 `

7 Q6 R7 O8 o, d# _8 Z3 @7 O; p9 K' S  o9 C! b7 S
学嘛!练习嘛!我当年学佛也是老师教我从这里下手。我接触佛法的时候,指导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我头一天见面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胜,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一下就入进去了,希望能快一点得到。我们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著急;我这一句话提出来的时候,他眼睛看到我的眼睛,几乎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那个老人很有趣味。这么长的时间看些什么,叫你心定下来了,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这是教学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这种印象给你太深刻了,他然后说出一句话,你一生不会忘记,实在了不起。看了半个钟点慢吞吞地说了一个字,有,又停了好几分钟,不马上出来。你跟他在一块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样,给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提出一个问题,半个多小时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边我想想应该怎么答覆你,不是的。完全叫我心情不要那么浮躁,定下来,就是要你定下来,这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说话简单明了。
+ U  ~, x) c% m5 }  O
7 c$ i% T6 I' X: u; e  | : g, ]! A4 J. i4 i
8 V' o3 A% i2 ^* |2 f/ a
头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两个小时只说了几句话,几乎都是眼睛对眼睛,都是入定,很有味道啊!跟他人家相处,别有风味,跟方东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绝跟你说,说的太多了,他老人家说话只有几句,但是那个几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会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圆满的效果。毕竟我们没有他那个定功,我们听他人家说看得破、放得下,马上接著第二个问题来了,从那里下手?我的问题提出来,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钟之后答覆我两个字,布施,从布施下手。那一天头一天跟他见面,印象特别地深,我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的时候嘱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诉你六个字,好好地去做六年。我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应,这个力量不可思议。
2 g8 f: I: h7 G! L% G9 N# ^  E0 q% h

' }1 A5 k9 P7 t8 G) l3 Q- J
+ k5 x9 k* o2 N  q8 g1 ^" H, L六年干什么呢?布施。原来也很吝啬啊!不肯布施啊!我们好辛苦一个月一点点薪水攒积起来,怎么肯随便就给人家了!不肯干!那么我是从小喜欢念书,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费,统统都在书架上,一年到头多少钱都能看得出来,在那些那些都看得出来,很爱书,喜欢书。所以布施就送人家书吧!先送那些破烂的,自己不要的;以前就是破烂的、不喜欢的也不肯布施。所以学先把自己不喜欢、用旧了的、不要的了,可以送人了,逐渐逐渐进步了,自己喜欢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这是很大的进步,能够把新的东西、好的东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但是重要的东西还是不送人,还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学的。到最后再进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东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宁愿自己不学,让别人先学,这就很大的进步。所以我出家的时候,我收藏有很多的好书,线装书,缮本书我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问我要,我说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有两个条件,就这么白白地送给你,不行。为什么?送给你保存,不如我保存比你好,我不愿意送人保存。0 s% h/ e( d# ]5 f. U) C
4 f1 z4 O0 l  F* R% u# h# J

  e$ z; M/ W! y& @& v3 s& o; V, I# ~- `! [. X' ?3 G
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发心讲这部经,我马上送给你,我能够割爱,你发心弘法,这我应当要供养的。第二个你发心印经,我供养你,虽然不讲,你印了流通,我供养你。所以我现在还有不少好版本的书,你们要发心我都可以供养你们,两个条件,一个发心讲经,一个发心印经布施,我可以供给你这个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课了。8 }" \: j* V6 X

7 _4 d$ M+ J# i! V: n! L$ p3 L& |
7 w% ~  p5 d5 A0 {3 i: r$ P: W  E2 z0 v, K# l
普贤行愿品讲记& _! l1 D" S- y

: x; @$ h+ i5 F6 h(第二十一卷)
0 }; x: f5 C. t! }  r( [
3 H0 h% F7 M' }
! W3 k5 v! w7 g- u7 s! x4 W2 X# k! v5 I, T- ~, n
净空法师讲述3 X+ p! C( U- q% S- y8 k( E+ m

2 f6 P2 ~' b3 J9 @) \华藏图书馆+ i4 g- d) c* F7 `: X

# ~3 i5 n8 X7 `" w, {; A) [
, K, U2 v/ ~7 }% ]: b7 b: [. W6 C/ e# @' k& P" ]8 J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四面。我们将经文念一遍。‘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度。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昨天呢?我们将注解也念了一大段,今天我们继续看这个注子里面,我们看这个布施。在四十五页倒数第三行,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经上举的以生命布施,这是内财;以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这属于外财。这三种布施得三种福报,财布施是得财富,果报是财富,我们今天世间有许多拥有资财的人都是前生修财布施所得到的果报。( P' b& L$ g. d, `% W

# h/ T/ V. w5 c& i8 `* @
3 ?7 T4 Y: L! X6 a9 L
; F! x# Y8 b5 \6 F法布施是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确实有非常高的智慧,智慧虽高,有的他没有财富,他的生活很艰苦,这一类就是前生当中他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有很多发大财的,大公司的老板、董事长,小学都没有毕业,他发了大财,亿万的豪富,那他就是前生专修财布施,没修法布施;所以他没有聪明,没有念过什么书,福报大,底下办事可能都是些博士替他做事,因为这些人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财富。
. X7 y$ ]0 }* d4 m( U- _0 O3 b! x: |# H9 e% H  c
( Y/ P# `( I9 M, V6 R8 m, U

: J/ `/ U8 g! r# Z* g那么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因此我们懂得因与果,实在说这三种布施都要修,这福报才算是圆满。底下这么长讲了一段因缘,这因缘是经里面所说的它引用最胜仙人的一段故事,来说明内财的布施难行能行,这个故事诸位自己去看,我们不耽误时间。; r" ^# f7 D5 q3 d

1 {, u9 ]) G' ?$ B. E6 P ( @$ c( t/ r$ ^) x

5 s( o) i7 g, ~7 m' R9 M翻开四十六面倒数第三行,‘是故当知,若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见佛,得闻正法。’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把前面这段因缘读了之后,这几句话的意义你就明了了。在第二行讲观心的解释,这解释是两层解释,前面是因缘释,下面是观心释,‘谓观察此身’,这是用智慧去观照,‘若皮若骨,都无定实。’为什么?是因缘所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它没有自性,也就是没有自体,正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当体即空。‘无我我所’,在五蕴法里面,觅我了不可得,既然我都没有了,那里有我所有呢?当然我所有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我与我所,实在讲是一种虚妄的情执,绝对不是个真实的,可是世间人以为是真实的,这个可以说是根本的过失,就是在这个虚妄的执著。1 E* S7 x3 e% F( u9 A: O

0 [8 S. B* Q5 M - p  _  T7 q4 R6 a
1 x9 y) C- o3 X6 s# r: N( D
‘虽见似有’,这个有是假有,佛经里也称为妙有,不是真的有。‘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佛经上有许多的比喻,金刚经上把它比作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说明有没有这个相呢?有这个相。是不是真有呢?不是真有,是幻有。‘既无自体,原同法界’,我们要追究它的确没有自体,一一法都没有自体,那么它体是什么呢?体就是一真法界,体就是真如本性,的确一切法同一个根源里面发生的,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万法同一个根源。‘如是一一推征,三谛具足’,即空、即假、即中。‘依而修之,即成三观。诠此义时,闻已生解,契圆理机,便是写经,经是诠表生解义故。如其不观不推,迷心取相,写亦奚益哉?’,写经又有什么利益呢!那么这个解释完全是从理上来观察,可以说是最为深入,真正能够得佛法的精髓,比因缘解释要透彻得太多了。6 q& _" @* m/ H- `8 c. r( r% K
. s" u: t4 {4 A. C, q
+ N8 O- H5 Z5 r: u
7 _5 E" t- t! g
但是这不是一般初学人能够达得到的,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佛经里面真正的意趣是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一段经文是讲写经,主要提的是写经,用生命布施写经,那么这就讲到发心的相状。在大智度论里头说,如果有人发愿,愿自己将来作佛要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人就是发了菩提心了。可是发了菩提心,他心既然不一样了,他的言行也就变了;我们晓得我们的言语、行为都是受心的指挥,所以心清净,我们的身口都清净,心是个佛菩萨的心,他的言语行为没有一样不像佛菩萨,会改变的。如果说心发了,言行还没有改变,那不是真发心,真正发心一定改变,他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行动里面,能看得出来。
: W5 T) b% {; v; I1 N. E$ Z* `6 U$ Y) o$ K: X% A

( U/ O  h. q# Q& [9 D. y$ I8 M9 O* B$ R) c) R# M/ z
大智度论里面给我们举了十个例子就是说明发菩提心之后,他的态度就不相同了,我们今天所谓是风度、仪表,他自自然然就起了变化;现在也所谓是气质不一样了,变了,不是凡夫的气质了,是佛菩萨的气质了,不相同了。那十种呢?第一种亲近善友,他所交往的都是真正的善知识,都是身心清净、正知正见,他跟这些人往来。当然与这些善知识往来,常常受善知识的熏陶,气质那有不变的道理,一定会变的。第二,他知道供养诸佛,供养诸佛不必多说,我们十大愿王第三愿就是供养佛。) h4 U1 F: B; K
# e, N0 L9 V5 n

9 p- E7 Q) h, ~: J
- p% W" b4 Z$ y5 Y6 J. J第三,修习善根,这在前面都说过了,三善根是无贪、无嗔、无痴,再加上大乘的善根精进,他认真地修学。第四,他有非常殊胜的志向,他要求最殊胜的法门,这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在一切法里面那一个法门最殊胜,这是不言可喻,在华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得非常地清楚明了,那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这是最殊胜的法门,真正发了菩提心,没有不求生西方净土的。第五,在待人接物当中,心地清净、慈悲、柔和,不会有暴躁的行为。第六,遇到苦难能忍,决定不会怨天尤人。第七,慈悲深厚,待人接物真正的慈悲。第八,深信平等,平等是佛给我们讲的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万法平等。如果你能够深信佛所讲的平等的理,你在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会起贡高我慢的心,谦虚恭敬的心才能够生得起来。第九,爱好大乘佛法,能够以大乘佛法帮助一切众生。第十,求佛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是求如来果地上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讲发心的十个样子,十种相,我们也应当要知道的。这些在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里面都引用的有,大疏里面是更详细。( i7 j6 ?; V- C$ j/ |+ S

( [- z' v) Z# M" t 6 Q/ [+ q2 Y/ C; r1 F+ `$ n% @, g
9 Y8 i3 O, g# J6 u* {  M% {
我们接著看下面经文,在四十七面,‘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虚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这一段经文当中有省略,看一个头,看一个后面;头呢?是成菩提树下示现正道,末后呢?是讲入于涅槃,这是讲佛一生八相成道,是他一生示现弘化利生的事业。
# Z3 j* b% I8 O' r# }( o
& U! m! ^1 w* j; Y4 t, H1 \: u
$ W) t' `, [! T; f( ]3 {* I" F8 q" `# [! a2 d- q
而文里头特别把弘化的事业说得多,那就是法会,法会就是讲经说法,以种种不同身分,或者是对菩萨说法,对声闻、辟支佛,乃至于对人非人等,这些小注里都有,我们不要细说。那么从这一段文里面,我们能够体会到佛也像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人;孔老夫子教的是人,人里头有教无类,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佛的范围大,他是九法界的众生都包括在其中了,上面到菩萨,下面到三恶道,人非人等;这是比孔老夫子教学的范围要广大得太多了,也是有教无类。那么须要提一提就是此地是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这叫圆音说法,经上常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不可思议的本领,我们人做不到的,佛在那里讲经说法,大众是很多不同类人在那里听,他都听得懂,用不著翻译。9 |/ Q" U  {' n& H5 k& T# q8 V' ^

, i% B/ i. {7 n+ R3 O
6 K5 q3 {+ U1 I' Y7 K% u0 \  M
9 h9 S0 o5 e/ S) L6 z( j* h* X) P: ^譬如说佛在这里说法,听众里头各国人都有,他们每一个人听的时候,都佛说他自己本国的言语,这个妙极了,用不著翻译的,佛用神变把他的音声都能变成他自己的语言,六道鬼神来听亦复如是,这不可思议,这种音才叫圆满音。其实诸位要晓得这个能力是我们自己的本能,而我们本能今天把它丧失掉了,我们今天去学外国语言的时候,学得好辛苦。本能不需要学的,真正得大自在,大自在里头,这个里头有障碍,诸位想想看跟华严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语言里面就有障碍,怎么说无碍呢?必须要到这个时候身心清净一切无碍,一切语言不需要学全都通达,所以我们一定要信,要深深地相信,我们自性清净心实在是万德万能,一切无碍,要相信,这些能力都是本来具足的。
7 S4 c  _, @+ D7 _! p" i
  ~2 ~% ^  X  e5 S: z # ~) w1 i. V, r  ]' a

4 |% A4 a2 H1 k如大雷震,这是比喻佛说法能够震动人心。随其乐欲,乐是乐好,他欢喜的、他爱好的;欲是希望,他所期望得到的,他喜欢的,那么佛所说的话正是他爱好的,正是他欢喜的,所以他能够接受,他能够闻法欢喜,这样才能够成熟众生。那么这一段我只跟诸位说这一句,其余的你们在注解里去看,这一段注得很详细。再看下面经文,‘如是一切我皆随学’,佛是凡夫修成的,我们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我们也能成佛,一定要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大师注解里面有两句话勉励我们非常之好,‘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轻而退屈。’这两句话希望我们多念几句,要把它记住。( v; h6 k, g0 W5 \9 S
+ p& ?* ?! W; E( a0 _6 L
! F2 @) ?+ y' x5 k- T% R. h
0 G* b6 `- p3 x; N3 J" r
丈夫,在此地这个丈夫不是专指男人,是指真正能够做到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主,这叫大丈夫,女子做到也叫大丈夫,要明白这个意思。那么也叫做大英雄,你看释迦牟尼佛,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大殿,匾额上大雄宝殿,雄就是英雄。什么人称为英雄呢?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办到,这称为英雄。了生死、断烦恼、证菩提,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做得到,所以我们称他为大英雄,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随学就是效法。- G- P0 p6 n+ v4 x
5 q5 ?6 v' A, G9 c9 \3 R6 w+ X
4 F8 f4 F% H$ v% ~

! f; d6 B( S' W  j0 \# }再看下面一段‘随诸佛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注解里‘首句,承前结指。意谓我所以云皆随学者,如今本师世尊毗卢遮那是也。’毗卢遮那佛是我们的本师,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因为前面是讲学本师,这是我们随学第一个对象,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学他。下文的老师一样嘛!这样的大善知识在十方世界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个,太多太多了,这都是诸佛世尊;我们要学本师,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我们统统要学,就像学本师一样地学,一样地来随喜。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呢?要这样地学习呢?你不发这个愿,不这样地随喜,你的心胸没有办法开拓,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样子你随喜的功德不能圆满,所以菩严的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这个心胸多么地开阔,敬本师毗卢遮那佛也一样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才能与普贤行愿相契合。( v5 }  P2 |5 n" C; r- G
1 ~4 @3 `: b$ `( k, q2 h

# Q8 L2 y( e* e4 x* J' C; F5 y, [9 `( F% F2 T3 @- O( L5 s& T0 w
如果只学本师,不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不是普贤行愿,为什么呢?不普嘛!虽有行愿,不普,这成就就不圆满。那么在理上讲呢?注解解释于念念中,‘言于念念中者,须知吾人自心,念念有佛成正觉也。’须知就是必须要知道,我们自己心性当中,念念都有佛成正觉,就是示现成佛,那么你相不相信呢?我不相信,我的心里那有什么佛?心里胡思乱想有什么佛?其实你搞错了,你胡思乱想是你的妄心,是你的分别心,不是你的真心;真心里头念念有佛示现成等正觉,真心变现出来的是法界,十方三世无量无边刹土,是我们自己真心所现之物。心太大太大了,心比太虚空大,太虚空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什么时候没有菩萨示现成佛呢!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真正的事实。
) g; {) W6 k4 R* x% O! o0 L! v( T3 h) g' ]; K9 |

! ?$ d5 P9 w. X9 E
) T6 X/ c8 C# s4 b8 R8 M8 z注解接下就说,‘何以故’,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征释,‘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此心就是自己一念的心性。‘自心即尔,一切众生心亦然’,一切众生心跟自己的心是一不是二。‘佛者,觉也。一念觉即一佛出世,念念觉即诸佛出世。我念念思惟觉,即念念皆随佛学也。’这个意思不可不知,这是讲到真正的随喜功德,随喜诸佛,随喜诸佛里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念念觉,觉而不迷。可是诸位自己一定要记住,刚才我讲的那十种相,那是觉的相,如果我们没有前面十种相,那你是不觉,是迷。" e- g. a( u" \& `

/ P/ h" i* i, q- x2 g' A  M! p 4 D6 T$ S; K3 q4 A; n9 O$ w
* E5 }0 j, e; [) {, c" J3 ]) r
再看下面经文,‘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3: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文跟前面是一个意思,我们也把它省略掉。再看第九愿,第九愿是‘恒顺众生愿’。那么对上常讲所谓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叫菩萨,前面一愿就是上求佛道,这是常随佛学。这一愿就是下化众生,你要不恒顺众生就谈不上下化了,所以一定要修恒顺众生。‘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那么大师此段的注子注得相当地精要,注得很好。‘言恒顺者。恒,常也。顺是随顺。’可见得不但要求随顺,而且要求恒常随顺,这也是人之所难,所以菩萨道难行能行;尤其是在逆境、逆缘当中,我们暂时地随顺,还勉强忍一忍还能过得去,长时期的随顺不容易,这个长时期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 N3 R4 C% [0 T1 s
2 y- Y5 u  K1 [& L0 b5 K  A; d
6 a2 l$ S) m, [: O3 M# m  Y1 z

: a* l4 Y" \, K! n9 I3 c& [3 B/ w' S我们读法华经,读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叙说他与提婆达多的关系,生生世世的怨家对头,不是怨家不聚头;换一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要生生世世恒顺提婆达多,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他才能够成佛,他才能够提前成佛,为什么呢?他肯恒顺众生。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因地,他们两个是同学,而且弥勒菩萨是学长,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学弟,应当按照成佛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弥勒菩萨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后成佛,这个才对的。结果释迦牟尼佛提前了,在弥勒之先成佛,弥勒反而降下来做他的后补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精进,真正能够随顺众生、恒顺众生,所以他超越了,他提前了,那么这些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f* T1 k, Q0 p& v8 U) {4 q

. b6 Q5 e2 O1 `5 ?$ C
* o' ~  v; J9 i9 F* @1 c
# B, _7 G( D- w5 A. W/ o' D5 \1 P& n‘众生种类万别’,真是千差万别,太多太多了,‘根性千差’,每一个众生根性都不相同,‘若言恒常随顺,不几难乎。’这太难了,真的不是个容易事情。‘前科’就是前面一段,对‘于佛’来说,‘言随学’,对佛我们要随学,我们要学佛,为什么呢?‘谓诸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顺于真理,故须连心仿学。’就是应当要效法。所以对于学佛、学菩萨,这没有问题,他们是至善之人,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效法的。可是讲到众生就不然了,众生固然有善的,但是恶的毕竟是占多数。‘今于众生言恒顺者,众生善恶之行’,纵然是善,他也是迷,造恶固然是迷,众生修善修福还是迷,‘不离迷心。粗犷乖道’,乖是违背,‘非可轨持’,他不足以做我们的模范,换一句话说,不足以效法。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不说学,不说是常随众生学,不是这个说法,只叫你恒顺。
' L2 m/ T: A9 A: i
) T* n& n$ N' @- _2 i9 E, v2 F - n% |" \$ l% s; C6 I& P/ _

0 D0 s0 l. I# J7 a9 f% R‘然不坏假名,不灭假相,法无自性,一切皆如。常以同体大悲,融通物我,故云恒顺。’这就把为什么要恒顺众生的所以然的道理说出来了,你要不明了这个道理,你顺众生的时候会感觉到很痛苦,会感觉到很冤枉,不值得,这都是凡夫的情见,凡夫的执著。真正透彻这个道理了,你才晓得恒顺里头有无量的功德,成就自己,决定是叫自己定慧增长。那么这就是显露自己的同体大悲,真正能够达到平等法界,物我一如,所以恒顺众生是修这个,真正是修自己的性德,显发自己的性德,你明白这个道理那怎么能不修呢!这个太重要了!因此恒顺众生跟常随佛学,我们应当平等地重视,这个功德、这种成就绝对不在常随佛学之下,要明白这个道理,甚至于还有过之。怎么晓得它有过之呢?这十大愿王愈是在后,后面能包括前面,前不包括后,它这一愿是在常随佛学之后面。换一句话就是功德比常随佛学还要超胜,这是我们很多众生疏忽掉了,不晓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纵然是学佛都学不好,学佛也没有成就,也没有效果,原因在那里?不肯恒顺众生,如果肯恒顺众生,你常随佛学才能真正学得到,不肯恒顺众生,学佛也学不成,那是个大障碍。6 E" K' W7 @0 S5 B/ }

: L2 K& s  @; N. j4 A# U 4 S! h6 Y8 B2 g8 `3 l, M! g

5 j* A& ]* Z. ~- G: U为什么?你心不清净,你心不平等。正如昨天有个同学问我,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为什么不开悟?他就是心不平等,他对佛是很尊敬,常随佛学,他不恒顺众生,所以他三千遍也枉然,不要说三千遍,三万遍也不行,也不能开悟。由此可知我们要想读经开悟、念佛开悟,恒顺众生千万不能疏忽啊!比常随佛学还要重要啊!几个人能透彻这个道理?不管修那个法门,不管你如何精进用功,你不能在这一方面下功夫都不能成就。那么在这一节经文,这节经文讲得很透彻,有说话、有比喻,真正是普贤菩萨的苦口婆心教诫我们,点醒我们。. u, }' Y# Q: S, O
0 x0 b- x; o8 f( }5 R6 a8 N

$ B% h* p: H3 Y$ w
/ S0 n7 _* B! s& K我们再看注子,‘在迷执行者’,这就是我们凡夫,迷惑、执著,‘我心过坚者,固为难事’,我们今天恒顺众生难,难在那里呢?难在我执、迷惑。这个坚简单讲就是有很深的成见,有很坚固的成见,自以为是,这就很难很难了。‘在悟心大士,见解融通者,诚易易也’,真正开悟的人,真正觉悟的人,他不难,他真能恒顺;像金刚经上举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那别人太难太难了,可是在忍辱仙人他不难,他若无其事,在他很容易的事情。在我们看起来太难了,难行苦行,他没有觉得难,他也没觉得苦,他要觉得难,要觉得苦,他忍辱波罗密功夫还没到家。由此可知难易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苦乐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随著自己的境界,标准就有变化,凡夫与菩萨的标准是迥然不同,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
. e) V* t8 K! k! c1 ?* J0 |3 q& O6 o: H' a+ l

& p" }$ O. X& P6 t- m, Q3 T& {" b% o: F; U6 z
‘自先以旷荡虚心,物我无二’,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要能够容忍,要能够容物,要能够像诸佛如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样容不下的。‘自觉真性,凡圣不差’,佛能容,菩萨能容,为什么我不能容?‘上合十方如来,下同六道含识’,是一不是二。上合十方如来就是前面一科所讲常随佛学,下同六道含识就是这一科所讲的恒顺众生。在楞严经上我们也念到观世音菩萨自己说,他讲他的成就的时候,他说上合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此理,也就是我们前一科的意思,常随佛学的意思。5 @& A/ j4 I. Z  U! _: K3 z

% {; |* w% z, F5 q( U6 `5 H% B& B
* s, d. _( w: W" ]* j: P
$ |' T6 ^0 j0 `& g+ n1 o他又说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就是恒顺众生的意思。你看看那一个菩萨,那一个佛,他修成的时候舍弃了众生?他没有修恒顺众生,换一句话他就成就不了。那么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提醒诸位同修,这是华严经上说的,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你要修成一个声闻、缘觉,修成一个天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14:27 , Processed in 0.0867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