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4: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自己的福都折尽了,子孙的福也折尽了,所以子孙变成余殃,受灾殃。
! S' e; z6 \! i: z, j* i$ p
7 W( Y2 ]( z7 s' i 《感应篇》上就有几条讲他的那种恶行,譬如说「减人自益」,把人家的钱财减掉,自己从中渔利,损人利己。又有「包贮险心」,心里包藏着那种险恶,阴险刻薄害人的心。还有「口是心非」,这是嘴里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嘴里说「我不想买」,其实他自己心地里就想谋取。「贪冒于财」,贪财,这是根本的原因。还有「取非义之财」,取的不义之财,所以到最后就是自己遭了殃。还有「以伪杂真」,用色银、用米谷来凑足那些银两。「采取奸利」、「贪婪无厌」,这都是《感应篇》上讲的。又说到「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这是横取人财,用种种的手段把人家的财物谋取来,谋取来的时候实际上自己的家人、福报给折掉了。渐至死丧,真的,你看他的两个儿子,死的死、流落的流落,即使是「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这肯定的,所以何必起这些歹念?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作善必定得福,作恶必定得祸。我们再看下面,下面这一大段的文字就是从《了凡四训》里面第一篇「立命之学」选取的。《了凡四训》是一篇非常好的因果教材,过去我们师父上人讲过二十个小时,我也讲过十个小时,我是非常简略的跟大家学了一遍。四篇当中最精彩的就是第一篇「立命之学」,这是告诉我们「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们这里也重新来学一遍,也非常的好。
0 Z5 S ?5 I2 p! A
6 ]1 J( }4 O* k 【明袁了凡自作立命篇云。余童年丧父。母命弃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4 {2 [' P1 H1 y
% j' a3 s E& d7 Q6 j( ^
这是讲明朝『袁了凡』先生,他是江苏苏州吴江人,他过去在世的时候作了家训,第一篇就是『立命篇』,立命之学,给他儿子的,教他儿子怎么改造命运。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把他这个改造命运的心得写出来,非常精彩,流传千古好文章。这是记录他的一生,等于是他自己的一个自传一样,现身说法。
1 J9 [( J+ k4 X9 ?8 x4 R/ ]
, W8 }% w% Q& T0 G- ^- H6 A 他说『余』,就是我,『童年丧父』,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跟母亲在一起相依为命。母亲命我『弃业学医』,这里汇编者稍微在文字上作了一点点删节,原文这里是「命弃举业学医」,把这个举字给删掉了,意思没有改,弃业就是放弃学业,不要想着去考功名了,学医术。『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因为做官不容易,而且还未必一定有做官的命,倒不如学医,学医自己可以懂得养生,也可以帮助别人治病救人。『且习一艺以成名』,你能够专精在一门上,这个「一艺」就是讲医术(因为儒家讲六艺,就是你的一门技术),你能够专精在一门上,你在这一门上也能成名,贵在专精。所以他母亲希望他放弃考功名当官的念头来学医。你能够认真的学,学一门你能成为一个专家、成为一个名家,也能立身扬名,这是古人都希望能够光耀门楣。『尔父夙心也』,这是你父亲的夙愿,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希望将来你能够成人成名,「夙心」就是很久以来的愿望。下面说:6 a) @: p5 |- G& O
/ u$ c/ z. b8 l Z! ?8 X" F4 E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4 }9 \( p9 l# Q
. {& H$ i* t! ?8 Y1 S& y( s, {# g* m, _ 后来了凡先生在『慈云寺』,慈云寺在苏州,就是在他的家乡有这么一所寺院。在那里遇到一位老者、一位老人家,气宇非凡。你看『修髯伟貌』,「修」是修长,「髯」就是两颊的长须,古人的须都很长,看起来也很有风度,「伟貌」,伟是很高大、庄严,相貌堂堂。一看不是一般人,『飘飘若仙』,像神仙一样的一位道人,肯定是一个高人。所以了凡先生见到这位老人就肃然起敬,『敬礼之』,跟他作礼,很恭敬。于是这老人就开始对他开示了,『语余曰』,这个「语」念去声,第四声,就是当动词讲,对他说。就是对我说,「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仕路」就是官场,你属于官场中人,意思说你命中是有官的,有官运的,可以当个官的。『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你明年就能够去当童生,就是你能够去考秀才了,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古人所谓「学而优则仕」,读书都是读四书五经,儒家的经典。书读得好,考试能考上,就能够当官,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要去读书,就是为了能够当官。当了官他的奉禄由国家来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当公务员,待遇就很不错,而且受人尊重,还能够做好事。因为当官有权力,做好事容易,所以读书人都想能够当官。下面:
* _8 B# Y6 w1 O+ I m6 d! B. A P+ e5 F* Y: s7 h9 h
【余告以故。】6 a" e9 q4 t1 I6 z' b
) W' p, f# s; W2 r' I, Y
了凡先生就把原委告诉这位老人家说,「我自己父亲早逝,母亲不希望我去考功名,希望我学医,所以我就没去读世间的考功名的书」。下面老者就继续对他说:4 Z" [# K4 x. b
3 W6 r. n9 F7 C/ Q8 J6 a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正传。数该传汝。】' b2 ~; @: s( ?6 l8 W
+ p. b% ^: Z3 ~" @4 q3 d8 W( e
这位老人家就跟他做自我介绍说,「我姓孔,是云南人」。孔先生说,「我得了『邵子皇极正传』」,「邵子」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大家,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道德的贤者,他着了《皇极经世》这本着作,就是这里讲的「皇极正传」,可以说是能够预卜吉凶祸福。人有吉凶祸福,国家也有国家的命运,都能够算得出来。这是邵康节,很有名的一位大家。他说,「按这个数来讲应该传给你」。这孔先生很会算,就算到今天会遇到一个袁了凡,就应该把邵康节的《皇极经世》这本书传给他。结果了凡先生听了就很高兴,因为是很年轻,也不敢马上答应,所以:
1 z8 Z" l: k, o# I. p( Q# g& m& b( Q' d# z& x! I; b# `2 Z- s
【余即引之归。】
. g+ x7 y0 R% N, ]) C% Z
6 ]5 E# A+ E- k0 B# T8 P 把他请到家里。
" Z: U" _& d( o6 X: p$ R/ _4 V3 W2 K1 k0 o# r
【告母。】
3 t- @6 h( z4 J Q% t
0 r9 t7 x c. G 把这个事情跟母亲报告,这很孝顺的一个孩子。* {. w' P. Y4 R- `, `! ]
7 S) R6 P" z, |+ ]$ E" G. m
【试其数。纤悉皆验。】
) p0 |2 @) C7 D' v
6 |5 G* A2 U( X 母亲就让这位孔先生先试一试,给他们算算,算算家里的情况,因为她不认识,也不知道这个人说自己得了邵子皇极正传到底是真是假?试一试,结果很准。『纤悉皆验』,「纤」就是很微细的,「悉」就是都,很微细的那些细节都能算得很应验,这不能不相信,确实是个高人。
6 ^% c9 @4 p: T7 C
; [* ~5 _# b8 ~* F3 u6 ~5 ^ 【余遂起读书之念。】. l9 i: F! {: K# z9 W) j: w2 y. ^; F
, h4 K4 q5 p0 w0 n+ W
所以了凡先生说,我于是就相信了孔先生的话,就起了读书的念头。这是他是仕路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