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9 15: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诬,欺也〕。天道不谄〔谄,疑也〕,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翼翼,恭也。聿,惟也。回,违也。言文王德不违天人,故四方之国归往之〕。’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悦,乃止。(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 J' v. O4 ?* C
【译文】鲁昭公二十六年,齐国上空有彗星出现,齐景公想要请巫师祭祷消灾。晏婴说:“这没有什么用,只能招来欺骗。天道不会接受巴结奉承,也不会背离其原有的意志,为什么要去祭祷?况且天上有彗星,是用来扫除污秽的。君主没有污秽的德行,又何必祭祷呢?如果德行有污秽,即使祭祷,又能减轻什么呢?《诗经》说:‘惟有这位周文王,小心翼翼。光明正大地事奉天帝,招来福禄无量。他的德行没有邪恶,以致四方之国都来归附。’君王只要没有违背道德,四方诸侯都会来归附,又何必恐惧彗星呢?《诗经》说:‘我没有所借鉴的,要有就是夏后和商。由于政事邪恶混乱的缘故,民众终于流亡。’如果德行邪恶混乱,人民将要流亡,祝史的祷告,也是不能弥补的。”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话后很高兴,就中止了祭祀消灾的念头。
0 [: [& ]$ q! h7 a) }( \2 o& {5 U
, ~7 m* v* A7 `! p: ]. d昭王除灾/ G1 y+ V: D) r! k
【原文】六年,楚有云如众赤鸟,夹日而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太史,周太史曰:“其当王身乎〔曰为人君,妖气守之,故为当王身〕!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禜,禳祭〕。”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不禜。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
0 ^5 I+ T9 k6 J$ u% ?【译文】鲁哀公六年,楚国上空连续三天出现像一群红鸟似的云彩,在太阳两边飘飞。楚昭王派人去询问周太史,周太史回答说:“这是一种凶兆,可能应验在大王您身上。不过,假如举行祭祀消灾,可以把灾祸转移到令尹或司马身上。”楚昭王说:“把腹心的疾病除掉,却转移至大腿胳膊,有什么益处?我如果没有大的过错,上天能让我灭亡吗?如果因有罪而受到惩罚,又怎能转移呢?”于是楚昭王取消了祭祀消灾。孔子赞美说:“楚昭王懂得大道了。他不丧失国家,是当然的!”+ a; E. o3 c/ ~2 G+ e
% s+ |3 Y$ [$ a) A; b7 ~
景公荧惑
7 P# l! l$ ?& @7 e# |* E( {& s【原文】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之,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宋之太史〕”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分野也,祸当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必饿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已下旧有乎字,删之),子无复言矣。”子韦再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命,今昔荧惑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是昔也,荧惑果徙三舍。(群书治要·吕氏春秋)
4 {! C% e$ A" i7 P, I7 h【译文】宋景公在位时,荧惑星(火星)出现在心星的位置,景公害怕,召来太史子韦询问,说:“荧惑星在心星的位置,是怎么回事?”子韦说:“荧惑星,是天上主管处罚的;心星的位置,正是宋国的天空领域。此祸要降到国君身上。即使这样,可(通过祈祷)把灾祸转移给宰相。”景公说:“宰相是帮助我治理国家的人,却把死转移给他,不吉祥。”子韦说:“可转移给百姓。”景公说:“百姓死了,寡人将做谁的国君呢?”子韦说:“可转移给(庄稼的)收成。”景公说:“收成不好,百姓必定饿死,作为国君而杀死他的百姓来使自己活命,谁还会拿我当作国君呢?这是寡人的命本来要完结了,你不要再说了。”子韦拜了两拜说:“我冒昧地祝贺您!上天在高处会听到地上的一切。国君您说了三句具有最高品德的话,上天必定三次赏您性命。今晚荧惑星一定会迁移到三舍之外,您将延年二十一岁。”这一夜,荧惑星果然迁移到三舍之外。9 O7 g2 b2 p6 I( Q! ]% F
% v Y; c, G7 s9 _" p! L) h康王见瑞
* k7 ]3 t9 d7 p2 ?# }【原文】宋康王之时,有雀生鹯于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康王大喜。于是灭滕,伐诸侯,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亟成,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之,骂国老之谏者,为无头之冠,以示有勇,国人大骇。齐王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逃而死。故见祥而为不可,祥必为祸!(群书治要·贾子)6 C: A0 u S, ~$ U
【译文】宋康王时,有只麻雀在城角生出了一只类似鹞子的晨风鸟。康王便让令史占卜,令史占后说:“小鸟生大鸟,必定要雄霸天下。”宋康王听后特别喜欢。于是他消灭了滕国,讨伐诸侯,并夺取了淮北地区。于是康王越发自信,想要霸业快点成就,向天上射箭,对地神进行鞭笞,断绝对土神、谷神之祭且焚烧其庙,责骂朝廷老臣中谏诤之人,制做无头人戴的帽子,以显示自己的勇敢。宋国人为之大惧。齐王听说后讨伐宋国,百姓离城而去,不予防守,康王只好逃跑而死。所以见到祥瑞而去做不应做之事,祥瑞必会变成祸患。2 t2 D/ r4 i2 j5 }, @: a% l
) k, T) T1 c2 R. h0 s7 Y* B L, d, ]- y
卷五 用人
& y! L) @. B. }5 \ a知人第一5 D1 }$ h' u9 D3 t4 H. u
管鲍之交
& s3 k7 i7 ]$ n! R3 R, t【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常为名大夫。世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群书治要·史记)
5 M% F" _! W l2 I【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县人。年轻时经常和鲍叔牙在一起,鲍叔牙知道他有才德。管仲贫困,常占鲍叔牙便宜,鲍叔牙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久,鲍叔牙服侍齐公子小白,管仲服侍齐公子纠。等到小白登位,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这时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管仲被任用,在齐国当政,齐桓公因此称霸天下。九次会盟诸侯,扶持王室,稳定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