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李炳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2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则就不如法,不如法就不会成功。
) V$ I* z' ?$ K% ^4 g- S
/ c/ v' |5 O+ l486.为什么观音菩萨继位以后,极乐世界会更加庄严?
% b3 U  O* @9 Z
" D3 S8 s  _6 Q* G9 U因为精进和契机所致。对于常寂光净土来说则无所谓胜劣,这是针对后三土来说的。) j" C6 U6 L$ V: {$ a" t

% C, O2 ]; p6 s9 n5 \7 Z: P+ E487.临终念佛时盼望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不是妄念呢?  y2 l1 k& e& G

, G& z" {, z' s) H念佛想佛,目的一致,不是妄念。念佛本来就是为了见佛,盼望佛来接引当然是正念。
/ N8 g7 H9 ?, V0 k6 Q7 Q2 a ! B* o4 q! b% \. o# Z4 r
488.临终时,心念佛号,如果阿弥陀佛来接引,是否不为所动,只管继续念下去?
( n8 U+ ]: K5 G, G6 z6 q
8 t1 g8 A3 P6 g3 F7 H% O% ?如佛来接引,是已感应道交,当然要继续念下去,一失去念头,往生就无分了。既然来接,就应当恳切求去,如果念佛不动,是否不想去呢?以持名为结果,就是其他宗的办法,不是净宗的意义。
% L" m' N0 M/ L' Q! ?6 r/ l$ x , G  {  Y0 Y. T" P: X
481.往生西方,是死了后去的吗?* g7 J1 k/ _. C# q2 R

7 f4 \8 d3 W' `( a+ P! U自然是肉体死了后神识往生,但功夫却在生前。, V) v" h% g* `, k

7 m) ^2 W, _3 v6 \# Z% s2 Y( q4 `5 u482.往生极乐就已经不再有轮回了,为什么经上说极乐世界也有人天?
1 w- f) O2 p" P$ F) h 8 V+ l- j, X! `9 s* E- ]
往生西方后已了分段生死,但还有变易。在此身没有证得果位以前,以他的化身的高下,假名为人天,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所说的人天。( s* m! w! n: V' |8 i

8 _$ p. ?6 z6 w- r2 P  I, a483.出莲胎以后是否同样享受八功德水呢?
% f+ y3 S# {6 }- h
3 L7 _$ ^  D( \出莲胎后直接享用八功德水,在莲胎里不能和水接触,只不过莲花为水长养,受水气的滋润。, z8 n% r$ h9 N( J0 r/ f6 Q" R

, B" B! {# M! i8 G485.往生西方一定要经过莲花化生吗?是不是可以直接见佛呢?
$ w0 @2 c) g( ?" f$ x1 h " U5 \9 @/ M1 T7 w3 S, q, Y/ r
说法必须依经典,西方叫做莲邦,难道是乱说的吗?即使是断惑的上品,也要经过莲花化生,接引有莲花,化生也由莲花。其他净土,一定要断惑才能往生,所以不必再在莲花里修养。唯独极乐净土,不要断惑可以往生,所以要经过莲花以养圣胎。
6 L; l( R, U  N
) ^& N1 S2 p( v9 T' c9 ]! e0 |486.佛法常说:‘有生即有灭。’那么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的形体是否也有生灭?
7 N: H8 ^) j) J' v9 _1 f
; W& q1 P4 |2 S四土三身,惟独寂光与法身不生不灭,其余都有权变。但没有权宜,就不能普度。有一分惑未断,则仍不了生死,莲宗竟有九品高低,品品成就。化身有相,虽有生灭,也是变易境界,生灭一次上一次境界,并不像凡夫的随业流转。$ ^/ G) ]- u, v' z& h3 c
  J7 p1 K! P% I& P
487.念佛和唱佛有什么区别?
# T0 b1 H: \: @# w( o/ R% t + A2 o& `, j) h0 m; w; S1 X
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当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乱,叫它归于佛号。唱佛唱赞之类,有板有眼,有韵有调,多人合作功课,可使整齐划一。佛法要点在于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远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课,不必唱佛。4 v# @( `7 o$ J+ O. k! b
* c; S4 q. [0 D7 v/ W/ P
488.用有佛像的念珠念佛,数到珠头不可越过,以珠头为界限,反回继续数珠,为什么这样做呢?
$ a' p3 L, ?( ?% d& T, c6 Y
: a6 T$ h3 v4 ^! i0 C掐珠从佛头起到佛头止,应掉转过来,因为到佛头处,珠绳一定会有多余空闲,掉转过来,刚好再掐。如果越过佛头,没有剩余的绳子,不好再掐珠。
( w: |/ p9 u2 f: b5 m$ b
) X* L* G8 ^* v( e0 |489.往生净土都会回入娑婆度生吗?. r! O$ S$ g' g' @
+ [% _# r+ M- D9 {* h
净土宗是大乘法门,要发大菩提心,凡是上品往生的人,早就发愿回来度生,没有不来的道理。0 H' f1 ^) t& e5 w9 o8 F, W

- h3 h3 [9 P2 q& E490.念佛号是多好,还是少而求得专一为好?$ U9 j, g4 a; A  \7 L) U' Q

+ g, y& M$ |" x: E3 T, Z% F专一从多念而来,初学者不能持久,宜从小开始,渐渐增多,最后做到饮食睡眠全是佛号,就无所谓多少了。  e* u, W8 z9 f; n

! V) Z2 y$ r  V# X491.如何处理念佛和工作的矛盾?* ]+ L- i" X9 E4 j! B$ ?: j
! C0 B1 r, H7 N: K+ W# Q! ^4 ^
念佛是大乘法门,是自度度他的菩萨道。在家有经济负担,教书有功课钟点,如果能够善于利用,都没有妨碍,所谓搬柴运水都是道啊!念佛作自度想,家庭经济、一切公务,尽职尽责,作度他想。为求往生而自度,为求往生而度他,为求度他往生而负担家庭经济,为求度他往生而有工作。推而广之,万法归一,一即是一心,行住坐卧都不离这个,这个就是信愿行啊!3 M( ^: Y( o3 A$ X$ t
& i$ W; o5 C) j9 ]% n$ U- N8 T  g
492.弘一大师劝人老实念佛,是什么意思?  R5 Z5 W* x5 ^7 [' O6 @

3 a6 U3 o, ^  G! R2 W, f! @真信不疑,发愿往生,苦乐顺逆,概不退转,再听他法,也不改修,奇异境界,心不贪求,佛说一心,功到自成。
+ _# H) z) @& Y( z/ z# u 0 x& A, q: [* ]
493.往生净土都有神通,可以看见自己的亲属吗?0 a% p4 S& y! j6 Q: {
. Y/ j6 G7 l6 n2 z; w& X% \5 W' \" ~
一旦往生,即有无量神通,不但能够看见一生的亲属,而且能够看见多生的亲属。
& f2 k! _) S4 n% a& `3 }: C, y 4 T2 `( K% M; r, H
494.如何快使业尽,早日往生?
7 k- s( V2 L6 C' y9 z 5 o1 e, P% E8 r
往生只讲寿尽,未必业尽,两者不可相混。寿指一生应得的果报,业指多劫所造的因缘,寿到一定时期自然会尽,业必多劫修持才断。往生只论寿尽,不必业尽。寿命应听其自然,不能促使短命,如果非常厌恶娑婆,就只有精进持名。5 z6 E" h2 v: r9 U3 E7 G

- V9 |+ W6 _- ?5 C3 k" m495.人人念佛往生,阿弥陀佛一个人怎么忙得来呢?% ?% [" G* K* @9 W- C' U! s

3 Z& D' k/ N) j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 _3 m; h( |3 h, y6 F
/ W* ~$ I! T2 }: I496.念佛时可观想佛像吗?2 t, ~. i, _) @" J8 u

0 W2 B8 N0 X* {, S$ v3 ^念佛能够观像当然很好,不能观,单念单听也可得力。念《阿弥陀经》可以随念随观经中境界,诵毕念佛就不要作观了。+ X! _  r6 o/ R
/ z( J9 Z9 B4 G% X* ?- Z( e
497.佛像各有不同,如果观想时采用印象最深的可以吗?
9 T  s* ?6 |. e0 X 1 I" P* Q" b4 V" M
当然可以采用自己最喜爱的佛像,应使印象越来越深刻,做到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一想起佛像,就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5 @5 |- \: ?6 E# m) d- C: o

: v2 }5 Z% o; {2 n498.观想的佛像越大越好吗?% R, B( k; I0 I0 r# o% I. [

9 O8 z3 Q7 b+ J& B- }对。八尺、丈六、五须弥、四大海,越大越好,先观八尺是从小的观起,渐渐增大。" A/ M3 p: I4 y
3 D  Y! ?) E# C2 G1 |8 j! d- Y) O& M
499.什么叫做西方四土?* c( U, r4 B8 b
4 R  l2 j" [! ~3 j4 F
修净业的人,惑业丝毫未断,往生只相当于人天,但所出生的地方,有佛菩萨声闻一起聚会,这就叫做凡圣同居土。断了见思惑的声闻所居的土叫做方便有余土。分断尘沙惑的菩萨所居的土叫做实报庄严土。圆满佛果所居的土叫做常寂光土。1 v" z  L# c1 m3 K6 ^

9 r! r1 K% e6 R1 c( A6 M) Y500.‘初发心时,即位同正觉。’应该怎么理解?8 S" ^) ]3 _. ^) b1 j2 h
2 _2 Y0 R- U0 G' I' z- E) x# U
这句话着重在‘同’字,就是说初发心时真诚恳切,勇猛无伪,便是真心显现,同于证果之心,并非就是正觉了。
) `2 S* s/ w* U  Y# g ( I8 a: F- s1 S* p! D/ t! ~3 {5 d
501.印光祖师说:‘追顶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持,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致受病乎?随息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什么叫做追顶、随息、静听?2 q3 r! t2 m/ U* |# {! F

5 q& @' S6 P' S. P追顶前面已讲。随息就是随从自己的呼吸念佛,有的呼吸一次,念佛一句,有的呼时念,吸时不念,有的一呼一吸念一个字。静听就是口念耳听,或者心念心听。3 @4 X7 A3 t. P0 h1 h6 T

) C& g: f2 Q0 @% Z502.请问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钟世贤居士在十几岁读中学时便懂得念佛,并且能度大人进佛门,结婚后教妻子念佛,他前世是否有善根呢?
$ x5 H' H8 i5 f' @ 2 z) G7 ?5 f& Q, U. H5 W, c
既能自动念佛,又能度他念佛,并且佛化家庭,看这种种现象,不但前世有善根,也许还是精进修持的人,未能证果,仍入轮回。3 u# P+ ^; z" m" S* F
. a3 h6 b) \# z% ?. O4 z
503.钟世贤居士今年四十四岁,身体强健,但检查竟得不治之症。他临终前早晨二点钟时忽然大喊:‘呜,天上亮金金!’就双手合掌大喊‘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兄和妻一直在旁边助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2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他的声音太大,惊醒了同病房的十几个病人,兄告诉他小声点,以免影响人家安眠,他点头说好,但声音并没有变小,由于家人念佛声小,他突然说:‘你们怎么不念佛助我往西方极乐国!’接着又对兄和妻说:‘我先去了!’兄问去哪里,他说:‘去极乐国,我先去等你们!’兄说:‘我奉送。’他说:‘好!’以后又大声念佛,妻子哀痛地说:‘你去了留下五个年幼的子女怎么办?’他就大声回答说:‘你怕什么?有妈妈和大兄在。’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更大,更急,念得整个病床都震动,医生想要打强心剂时,他说:‘不要耽误我,我要去西方极乐国!’拒绝了。妻子又哭诉:‘你要保佑孩子啊!’他回答说:‘我到极乐国当然会保佑孩子!’并说:‘简单,一律用素菜。’从早晨二时到四时四十分,不停地大声念佛,到最后一个佛字终于断了气。请问这种情形是否往生了极乐?
0 Z( M, n- u# R5 s. b! n( n+ u7 s
: I& z. W5 X. `3 }看见金光即是阿弥陀佛的佛光,自动念佛不停就是正念分明,嘱咐眷属助念,可见求生恳切,拒绝打强心剂,更是正知正见,遗嘱丧事简单用素,足证心不颠倒。这些现象都很难得,一定往生无疑了。当时也有极大障碍,幸而度过。就是妻子不懂净宗,临终哭叫干扰,又说许多儿女俗情,这是大忌大错,几乎害了大事。如果不是世贤愿力深厚,就会被眷属扯回,万幸!万幸!
1 A% ^( Z% `5 c0 M! p# [. `
4 D/ L# |) o7 c# O* B1 R4 I504.佛经说临终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钟世贤居士念了近三千多句计二时四十分才往生?7 k  _6 k( O( s  `) z+ T

& W( W; S8 w) p+ M( s6 M3 s8 R2 u* a6 Y十念往生指最后一刻,落气时最后一刻能一心不乱,一念也能往生。
) d: z* F0 b* Z* S0 x. R5 m6 j ' w" O  \- r% ^. N
505.只注重早晚十念,能否往生?0 a# L( c% m6 @: H
, T/ D: z* F' T2 k
十念法是对极忙的人来说的,坚持早晚十念,其他时间也要养成心中有佛的习惯。如果能够挤出时间,还是多念为好,临终才有充分把握。- e- q, I; i( L

. l" d1 u& j% T506.佛说西方极乐,是不是也是善巧方便?
' R: M4 X( h) i7 T7 H+ i4 v3 b
- ^+ {3 s8 R# Y4 Y+ i) R既是真实,又是方便。! g$ _! D& w/ a0 ?. M* n8 k

6 t! w+ y7 ?# \' n- f  g5 v% X! I507.我在大陆信佛时,兄弟姊妹等等都归依印光大师,现在到台湾有没有必要再归依另一位法师?
, S6 Q4 n" W$ d1 l1 K$ P, w! L" j$ T / I* Y/ D& i# E  ]* c# z0 A6 }
归依三宝,不同于世间拜师,世间拜甲为师,就是甲的弟子,拜乙为师就是乙的弟子,因此,拜甲与乙无关,拜乙与甲无关。佛教归依,是归依三世十方的平等意义。简单来说,无论归依任何比丘为师,就是十方三世僧众都为我师了,如果你要亲近某位比丘,尽礼结缘,也未尝不可。
( Z2 t# }8 j# o- M, U
" R9 A! @9 o/ Y508.带领大家做早晚功课,可不可以用唱片或录音带代替人唱?0 V: q' Q) l; @8 `. q1 @8 x# \
* N- e2 p/ X0 d- g4 O
不很适宜。作课是修德的一种,唱片、音带是他物发声,声音佛事不是发自我心和自己的性德,修力自少。带领人做功课,不止声音,还有威仪,大家知道是机器,就会降低尊重之心。录音只适宜助念,因临终时不知道声音是人是器,无分别心,就能生效。录音与极乐世界鸟树演法也不同,那里的众生早知有相五尘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故好像是佛在身边。
( f5 F5 U5 w1 b9 Q 2 z. ~5 R0 y# Q) @: E
509.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对吗?- f3 `3 `) `# x4 |- t

% E8 j# }, j) Z5 M; `这仅仅是念法的一种,大声自然有利益,但其他方法也各有优点。
1 D, A0 b& b% v, n  o - E7 Z9 X: m, M% |9 i
510.念佛念到一片空寂,连佛号也提不起来了,是什么境界?  L* m$ N+ n! H, g* h4 o  S( k! t

6 ^) N6 r4 N" n" u无作无愿,是至上境界,提不起来,是失念的烦恼。$ z4 b5 a; `6 C

1 e/ b& K6 a" {511.归依三宝就是正式佛弟子了,假如在偏僻处,只有信仰念佛而无归依,将来往生有障碍没有?# o4 V1 X6 d2 w3 f# N2 i

0 _7 a- o0 ^2 X3 Y& Q0 u" n归依自有其功德力量,如果地方偏僻而无法师,只要是出自真心,书信请求归依也可以。如果不诚心,当面归依,也是形式,要重心而不重形式啊!往生西方,全在念佛功夫,临终是否有障碍,全在是否招魔,魔就是自己造的惑业,所以念佛的人,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啊!归依三宝,遵守三宝的教训,善莫大焉!如果归依而不遵其教,仅仅种种善根罢了。) f) ^5 w8 L$ H4 C  N+ u

( M7 q1 b! T) x( `, m3 K% S7 r512.念佛的人在西方都孕育了一朵莲花,念佛增多则莲花长大,念佛减小则莲花变小。我现在工作忙,连规定的数目都不能念完,只好一面工作一面默念来补充,将来往生有障碍吗?
* N- s* R4 _/ B' \! g0 d" ~8 ^- U + j/ X+ d5 {$ e! Y7 E& M
如果因为事忙,不能作完定课,但能在心中默念,这是内不断,不得自责为退转,莲花仍然在滋长。如果担心临终生障碍,必须依赖平时修养。只要做到‘饶他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并且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作俗事,过去就了,使心中有佛无他,临终一定没有障碍。
8 m# S, f; V: q1 K2 N 9 D# {0 S% ]* E  ?
513.定数念完佛后,再接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地藏王菩萨,如此是否符合净修方法?7 f2 g+ h0 V0 H6 \
( c! T0 l$ Y8 L: W9 i3 _& g- j
课目为古德所订,不宜更改。敬信地藏菩萨,也是应当,因为世尊已去,弥勒未来,地藏受世尊之嘱救度我土众生。但最好在定课作完后,专念地藏圣号数声,不耽误时间,两全齐美。
  a9 ~7 F' m# g# z) _" N 8 u& `# N: H& B4 D5 ~
514.常听说往生者预先知道去的日子,敬请解释。
3 y' E# D7 S8 M
. y  D6 G2 @5 P8 c# N( `功夫成熟,惑断心开,自然开发神通,可以知道自己往生的日子。修行人直心无伪,便是道器。直心就是心正,无伪就是意诚。圣贤之书说:‘至诚之道,可以先知。’又何况修到一心不乱的净宗呢?
: E& i8 a9 x" X9 o% g0 E: [. y  a
) m0 S* R3 V4 R% y- N# |3 _0 c515.怎么对待梦中瑞相?
7 N6 H3 v  E* N: n: \9 q 2 T: _& p. m3 H; Z" e+ e! Z
梦见三宝都是瑞相,但不要对人夸耀,一有执着,就会着魔。
3 _4 h! w/ y% K0 |5 Y + m2 _6 z! J* i; @  M+ x
516.佛说七天念佛到一心不乱即能往生,如果这时没有命终,能往生吗?
: b' z1 o6 T8 w7 }1 |5 m" I( ]
1 h6 ?- p5 U9 S8 P& D. p经上说临命终时,佛才来接引,并不是一心不乱,立即往生。( g; d0 l1 y9 c2 W( N2 r

) w- B- I, j3 S) n: [0 ^6 Q517.念佛需要韵调吗?/ H0 a  v- `9 p* m
6 ~4 \- f5 e( ]# j0 ^8 X
自己念佛不必研究用什么韵调,只要匀称就行。如果随众念佛,只有随顺维那之调,自己不得单独乱板。怎么才能做到一心,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我的念法,一向不出声,属于金刚念。
) k" q5 p5 A, L , I2 [, o+ H9 R# j; m/ M
518.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 F7 l4 m- c6 i; m7 |
9 F' `1 i! G! R; c) C: |
以出家法师最好,而且在寺庙精舍为宜,因为打七要有时间、地点、主人、道友、经费、说法等等缘分,出家法师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处请不到法师,也可请一个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请出家人,还是请在家人,一定要以有经验为标准,因为七中有许多事务,都要如法,不注意就会出现过失。
! c$ a8 Q  h8 x$ Z. a
$ o& v- ]( \* p8 M519.真正打佛七,是否要请一位已得一心不乱的大德来主持?4 ]' H5 o0 m+ A4 R3 t' S- K
" e1 ?9 r, j7 J- l& D6 H# u
能请到当然很好,但要请到真正的大德却是非常困难的。不得已只好请其次的,只要专修净土,深解仪规的人就行了。
2 D. m: d+ W. ?  z' [
, G" ]" I( ]) j7 n  b7 _9 T& e520.能预知时至而往生,是否都已做到一心不乱了呢?
" b- m' h" Z5 x  m3 \; Q. B, a- {1 w 7 v7 h, R" W1 k
不一定,一心不乱是净念定功,预知时至是诚敬所感,曾见外教所修,也有预知时至的事。* a, T- f7 t) b7 ?) z7 _* Z5 P

; h% B/ }: f2 a3 c521.念佛三昧是否一心不乱?  " c$ z8 w2 T5 X1 C4 R4 t

8 L# G/ r* {2 P7 ]* O8 y& E" D可以这样解释。" K, y  T1 |8 ]2 F4 N
: ~4 k9 J  I4 c, W- d
522.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2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他现在又成了菩萨呢?
6 w' ~( Z" E' E' ^# F 0 t+ D8 X) n% u7 _
度生愿深,所以化为菩萨,辅佐阿弥陀佛,接引娑婆众生往生极乐,实际上仍然是佛。0 }6 I1 L. c+ H: S

, D( P, m4 _' M4 R7 G, ~) ]; @523.往生后乘愿来娑婆度生,命终后又往什么地方?如果造了恶业,是否要堕落?
: I5 F! W- P1 J3 N5 d: H' a) \' G 8 Z3 |5 n* C# a5 Z9 W1 o
能得往生,就是候补佛位,断尽见思,才会再来,一来度生,就不会造恶业,一生命终,再生他处,如感力弱,可再往西方。& t4 U0 k6 [6 d

$ R0 j6 N8 J. c* @524.听说念满三十万遍往生咒就能往生,对吗?% L5 `/ {  \9 q5 h( Z$ r$ A4 S- O; w
* G, {6 o$ Y, l6 J" t4 _
三十万遍,必定往生,是古德的经验,怎么会欺骗人?但对具体的人来说,有诚有伪,心有定散,虽然都念三十万遍,效果就不一样了。念往生咒是求生西方净土,念佛也是求生西方净土,都要做到一心不乱。
0 K* N' o+ N! n& P1 b
, Y1 h% Q4 t4 q. M; @3 z0 I  S* o525.古德提倡参究念佛,并说可以上品上生,今人念佛,如果信愿坚固,是否可以参究?
) k. w; C% D' P; E5 H4 V $ V0 D/ P6 t" h, \* [' X. N
参究念佛叫做禅净双修,开悟往生,自然是上品。不只是参究,也重视研教。经上说上品上生必须读诵大乘经典。但这些都对上等根器的人来说的,不是中下根器所能做到的。净宗之妙就在于三根普被,要明白这个道理,才好量力而为。信愿坚固已经很好,如果参后反而退信愿,那就是求升反堕了。, z2 i8 D3 i0 @9 ^* \4 X, [

/ y* k0 p) d9 O! h) S526.病人不愿听佛号,可以强迫吗?, P/ b" p( B4 {+ y9 N! |
: i1 ]  j7 `9 F
不行。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他不愿听,你要强念,仅仅是增加他的烦恼,心好事错了。
. @9 O4 q$ d, \
2 z) n4 _; X* a6 m/ }! W527.助念怎么才能使病人得益呢?$ N% Z  w3 H2 e9 S
8 r- L- ^/ k! q7 e7 t# q
助念轮班,快慢高低要问病人,要使用病人平时喜欢的念法。如果只随自己喜好,恐怕难以帮助病人。
# }+ j, M% x9 v/ t8 I+ g7 O* j. u3 V+ w
1 d2 Z2 g3 i5 u( l" _( a& Y, p528.念佛静坐中偶然感觉有一道暖气自背脊而上直至顶门,应如何对待?, S( n6 W* D+ p3 Y+ b

1 `6 }. T( u: g; `. u0 P% v. V念佛目的在止妄入定,不希望有什么特殊现象。观想等法都要有师傅指导,以防出错。道家有小周天法,能却病健身,学的人很多,它的方法是运气调息。你念佛出现这种现象,是否平时习练了小周天。如果没有名师指导,应该停止。如果没有练习,不去注意,一心念佛,就会停止。
! j/ a9 F0 B7 \. g" L# W, U , F: ^' _( }( k* ?
529.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马鸣等各大菩萨都愿生安养,许多大禅师也力倡净土,这不是说净土是各法之王吗?与‘门门(法门)第一’是否抵触?1 y# S; V( v5 m8 S9 v/ q$ O# U

% |' g6 C8 z3 ^  D) \) A3 N诸法平等,是指普通法门,必须断尽惑业,才能解脱,独净土法门为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之法,能够带业往生,一旦往生,即能断惑。至此不是平等了吗?
+ w( r! T! D# d0 L7 w$ Y; `4 u) a 1 L2 A2 U2 W# S1 Y( ~  |7 n5 J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c2 [2 `+ `+ r# c, |7 j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 {/ B9 S4 F! E1 G/ `4 k4 y*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26 13:43 , Processed in 0.0672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