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6 13: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连系了。因为他善于自我调适,分别正确与错误的因,同时,明察诸法实相,他已经是阿拉汉了,所以就不再执著于过去的老师了。」佛陀如是向他们解释。
! j! g; y( y7 l& s* p4 k$ J6 @, {- q p! u M6 d, t
备注:
h' j3 e# n+ j+ ^1 y& t R" l, p此处的老师指的是卑卢提卡的旧衣服和乞讨的钵,它们使他具有深刻的羞耻感,因此使他努力修行,所以可称之为他的老师。* @2 f8 p4 c8 }3 l$ L
4 w& E4 i2 y0 K, u# }% y
& a- N$ q! y4 Z; y殊卡沙马内拉0 l. _; [1 b$ o- M7 N
灌溉的人引导水,制作弓箭的人矫直弓箭,1 e2 d, A9 J* [4 N! g, z( y
木匠弯曲木材,德行具足的人调御自己。 (偈 145)
- n# ^8 J! Q Y l
, r8 ^2 n3 Y" j h# G殊卡沙马内拉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接受沙利子尊者的剃度而出家为沙马内拉。有一天,他随从沙利子尊者外出化缘。路上,他看见几位农夫正在引水灌溉,几位制作弓箭的人正在矫直弓箭,另外有些木匠则正在制作车轮。3 M" ?7 R( ~7 \2 W! ]" e
% [8 ]: Z6 \9 |- }* c1 X他请教沙利子尊者,是否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水)都可以任意由人引导或制作成想要的形式(箭和车轮)?
q+ f- T$ r8 A6 b6 w3 G- i1 d1 Y: ]
沙利子回答说,只要具备足够的技术,当然可以。
4 g1 t" r& `/ P5 [; r/ F8 P) D* `7 x* O1 f( R* ?
殊卡心想,既然没有生命的东西都可以加以调御,那麽毫无理由说具有心识的人无法调御内心,修习清淨和止观。 4 M+ M- O; l8 x2 V3 h% I
7 v# ]* r; s* @7 S
他当下向沙利子请求回精舍自己的房间去禅修。诸天神也护持他,使精舍保持安静。当天他就证得阿拉汉果。
- p: u z8 F0 U( i* U$ I
8 I3 C6 G0 h5 G7 K5 @佛陀因此向比库们说:「一个人精进修行时,天神都会来护持。我也阻止沙利子进入殊卡的房间,使他免于受到干扰。当他看见农夫引水灌溉,弓箭师矫直弓,木匠制作车轮时,就调御自己的内心,此刻他已经是阿拉汉了。」$ \4 Y1 w' N2 Q
" _& ^* y" k1 ?) M: u o6 v4 ]
(请参考故事「年轻沙马内拉的修行成就 」)
, a% I7 o- J; v" ~" A7 v2 [ c" D) V U) g0 c8 H' t5 e$ j
& P1 A/ U' w/ u$ U' j7 P4 x$ x) {第十一品 老品
( N6 T6 |# e/ h4 n% v维沙卡和喝醉酒的同伴
- q! J' f7 p* u* t- K1 ?2 T贪爱与无明充塞世间,如同陷入火焰燃烧之中,有什麽值得欢笑,值得高兴呢?世间为黑暗所遮蔽,人为什麽不追求光明呢? (偈 146)
8 Z3 q, J+ m& X+ S
2 }7 }" Y1 u/ A9 d5 Z C从前,一群沙瓦提城的男子请维沙卡照顾他们任性的妻子们,希望在她的指导之下,她们能有宗教信仰和德行。
$ C! o6 {" |4 L, `" w
+ d5 M9 d: k- K9 a( P0 j2 E有一次,维沙卡在她们的请求之下,带她们到一处花园去,但他们却瞒著维沙卡,带酒去,更喝醉了,维沙卡就谴责她们,说她们的先生会很生气。0 i; d) }# f. s$ X$ g6 `1 N
5 c. f* Z; m7 w. v& V
后来,她们要求再去花园,但维沙卡鉴于上一次的经验,加以拒绝,她们转而要求到揭达林给孤独园向佛陀顶礼问讯,维沙卡也就答应了。到达给孤独园时,她们再次啜饮私自带来的酒。维沙卡就请佛陀向她们说法,但这时候她们都醉了,魔波旬也趁机怂恿她们纵情一番,她们果真就在园中大声喧闹,唱歌、跳舞、鼓掌雀跃不已,佛陀明白她们受到魔波旬的影响才会如此放肆,便在心里想著:「绝不能让魔波旬有机可乘。」+ v6 b1 ~& V* R7 K8 w0 h
: J4 q( M$ L! h. t+ D佛陀于是从眉间放出暗蓝色的光,使整个屋子暗下来,他们因此受到惊吓,慢慢安静下来,佛陀接著从位子上消失,然后化身在须弥山上,放出千个月亮般的白光。
& W9 C0 o! x% V& h3 }7 Q7 y5 Y3 h# y9 [ e
佛陀告诫她们:「你们不该在园里如此不恭敬。由于你们的疏忽,魔波旬才有机会使你们不知羞耻地放浪形骇,现在开始扑灭心中的欲望和其它邪恶的激情吧!」
* Y b5 f7 F4 X% P9 `5 f
8 m+ F, ]- k7 T e佛陀确定她们都对佛法建立起无可动摇的信心后,才返回揭达林给孤独园。维沙卡也趁机请教佛陀有关饮酒的问题,佛陀就向她们解释饮酒的害处,并且说明无数众生因为饮酒而受到痛苦的折磨,甚至失去幸福。
" v. j! w, V7 q$ B+ } G c
8 s0 G) P" _% {& X佛陀说法后,她们终于明白佛法,从此走向戒律和正念的修行大道上。 T7 ^4 B- \; w% k! M
' R5 d( F0 h( b3 r2 g$ {
9 c9 X* J0 S5 F m+ Y佛陀拍卖丝蕊玛的尸首
! B3 @- S1 Z l" V请好好观察这外表美丽的色身,实际上是一身的伤痛,
/ T5 U* c" m8 ]3 b4 ]一堆的骨头,疾病、贪念不断,一切皆无常。------147偈4 Q B( m/ [# f% U
, W3 _) p1 |0 J& q! T+ O. y 王舍城中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妓女,名字叫做丝蕊玛。她每天都供养食物给比库们。有一天,一位比库向其他比库提及她的美貌和供养的美味食物。一位年轻比库听说有这麽一位美丽的女子后,虽然从来也没见过她,却暗恋上她。第二天,这年轻比库和其他比库一起到丝蕊玛家去。这一天,她身体不适,但仍然想要亲自向比库们致敬,就要人把她抬到比库们的面前。这年轻的比库终于看到她了,这时候他内心想著:“尽管生病,她仍然那麽美丽。”因此更加迷恋她。
& G5 J$ k, V- b3 W
T# _9 j1 c% i5 X, P 当天晚上丝蕊玛就去世了。国王频婆娑罗王拜访佛陀时,向佛陀提及丝蕊玛去世一事。佛陀建议国王先不要埋葬她,相反地保留三天。第四天,丝蕊玛的身子不複美豔,不再讨人喜爱了,反而发胀,蛆虫也从身上跑出来。这一天,佛陀就带领著众多弟子到墓园去观看她的身子。那位深深迷恋丝蕊玛的年轻比库一直不知道丝蕊玛已经去世的消息,所以当他听说佛陀要带领其他比库去见丝蕊玛时,也满心欢喜地一齐前去。
X( [% A B! z+ S" M$ i
) b, V( S- Y; f6 k 佛陀也请国王宣告,只要付一千铢,丝蕊玛就可以陪出资的人一夜,但尽管一再调降金额,最后甚至免费,也没有人愿意。佛陀就告诉比库们说:“比库们!当丝蕊玛还活著的时候,多少人愿意花千铢的钱,只希望与她共渡一晚,但现在即使完全免费,也没人有兴趣,人身无法幸免于生老病死啊!”8 \# L% S2 F6 i* X. R+ b3 y9 K! J% H
! d& A# K1 w, f* h! r% U ]5 r+ ` 听完佛陀的说法后,这年轻的比库终于领悟了生命的真相。$ Z% Q9 b0 _6 }" y
/ q3 o4 }; q1 ], f- f
8 n/ L& `$ V) d5 [. p$ R
佛陀安慰年老的比库尼, U9 S6 M. z$ k V y1 r! C" Z
色身实在是疾病的渊薮,容易损坏,终究会衰老不堪,
; {. v, e! Z' M8 Z( I' ]2 S这腐朽的色身终必毁灭,有生就有死。 (偈 148)
" M" X# [" b0 |7 t4 N4 \; D( B. w x# N& @! W3 V y
优塔萝比库尼高龄一百二十岁。有一天,在化缘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位比库,她就请该比库接受她的供养。比库同意后,她于是把化缘得来的所有食物都给他,一点也没留给自己。接连三天,她都如此做。
9 {" n7 ^! v7 H: B o
7 a: B1 X! y# |+ V9 {3 ^6 Q, U# G第四天,她正在化缘时,在狭窄的路上遇见佛陀,她恭谨的向佛陀问讯,然后退后,却不小心踩到袈裟而跌倒了。
- u) O& A2 D& X
" }$ p+ a& N2 G# W( ?% T. e% I( K# N佛陀赶紧上前去安慰她:「你一定要了解,你的身子日渐衰老孱弱,随时都可能碎散掉。」: y. c; u ?0 ]( N
( a) A$ e, y4 {
优塔萝比库尼专心思考佛陀的教诲,终于证得初果。7 b3 a8 M2 X: `; z6 |5 a6 A
* b, [0 x, {4 j0 j
9 z/ C& v, T/ D5 u: n+ u }
( d5 c9 P% k( p8 \3 r5 {0 Z过度自信的比库% P. \# A( x0 Q9 `
鸽色的人身骸骨就像秋天散弃在地的葫芦瓜,所以,何必贪恋色身呢?------149偈
' |1 H @0 n* p* U7 K4 s' P$ l, I- R5 F6 x3 [8 g) x
一群比库到林子里去禅修,不久之后就进入禅定。这时候,他们认为已经脱离一切感官欲望,而证得阿拉汉果了,就想回去向佛陀报告。但事实上,他们高估自己了。: \/ J2 V5 Q( H5 b8 w% N
3 h( ?0 w- U& A 当他们抵达精舍的外门时,佛陀告诉阿难:“这些比库这时候来看我,得不到多大的法益,叫他们先去墓园,再回来吧。”阿难向他们转告佛陀的话,他们认为佛陀一切智具足,一定有充分的理由要他们如此做,就出发去墓园。
, g: }6 A6 h5 u# T/ E% _7 {$ r6 V/ D4 F6 a d
在墓园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