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21 2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念佛就对了,不必到处去宣扬。到处宣扬,你已经著魔。这是一类。
. d' l% A" N8 p) M& ?* L6 B) \% G& P" e* ~5 C/ E2 A; D
r. b, m! h T5 h/ l: h7 s, N0 e. S+ e& g# N* U) w/ y
第二类,佛的形像就是光明。我们供养阿弥陀佛,供养观音菩萨,无论是铸造的像,雕刻的像,彩画的像,也都是光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五经,乃至于古德对于净宗经典阐扬的文字,也是佛光。像现在录音带、录影带的流通,也不例外。这些都是西方世界依正光明彻照十方。众生有缘,遇到佛像,遇到经典,遇到讲席(像讲经,你听了之后心里能生欢喜),都是佛光彻照。接触之后,‘生希有心’。
1 D* }% @ P/ f t7 S# c) `3 h3 q$ G
2 w" W; K; [1 `- e1 |+ s" V 5 b/ j4 r8 Z1 H
: V. U- |& j2 I* `
要不读《华严》,很难体会西方净土,因为它确确实实是不可思议境界,与《华严经》上所说的‘大小相容,广狭自在,一毛一尘(‘毛’是正报最小的,譬如身上寒毛;微尘是依报最小的),悉皆彻照十方’,是一样的不思议境界。所以,众生真正见到了,善恶业缘无不消除。
- j4 ^; ^# u9 T) }3 G, J
& {2 c8 _; U9 k7 j
5 S4 ~3 {/ z9 s4 C3 B7 V
( L7 }, j$ e" l3 k: x# @3 X+ A过去灌顶法师说,众生的业习障重,所有一切法门消不了的重罪,念这句‘阿弥陀佛’能消。我们相不相信?你要把《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莲池、蕅益大师的注疏,细细去念念,就相信了。因为‘一念相应一念佛’,佛心那里还会有业障?‘一念相应一念生’,净土里没有业障,没有染污,关键是要念得相应。我们就要问,什么是相应?这也讲得很多,最简单的是与清净心相应,与清净愿相应,与清净行相应。自己的心,就是信心,信愿行都清净,也就是说,信、愿、行里都没有夹杂,没有疑惑。这是跟大家讲得最简单,最扼要。这样念佛,这样修行,功夫就得力了,这才是‘生希有心’。心里就包括了愿行。4 `8 q+ D- a4 D2 C# ?: D" w
. j4 ?. E4 |9 Z: T. Q ! t& z' v- V# Z! A: V3 V% i v
& |, {& `* j0 I7 D: S. J2 p- k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这一愿也圆满实现了。
r- q9 @& v" P# C/ d
% D$ [& F5 l( }3 W1 f" G 4 K8 Z9 N! X3 v$ @$ K$ F; r
. x4 `: S2 V3 X
【经】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X6 |# @! Z( g7 r6 P$ y
8 n( \' }: S' E) ?7 J1 s
8 t3 T3 ] W' e9 _1 l: W: P- Q5 F: \
这是四十三‘宝香普熏愿’。合上面的一愿,就是香光普摄十方众生,跟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念佛圆通章》上讲的完全相同,所以念佛人居住的精舍,常常用‘香光庄严’。你看到‘香光庄严’,就知道一定是念佛修净土的。香光是从这一愿说,也是从《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来的。前面说‘光摄’十方众生,这里是‘香摄’。在佛门,我们供佛决定少不了香、光。$ T7 R3 b5 A% ]/ F9 t9 Z. S
) O9 }! } Q5 s' K9 e
! t& y3 Y& w0 ~: |
$ v1 F8 C8 T/ J8 }9 K' @; B% m9 t7 @我们供养佛像,供养灯烛,这是光;燃香是香。说实在话,‘念佛法门’确实古德讲得没错,无量法门殊途同归,最后都归净土。因为香光天天在摄受一切众生。浅而言之,‘光’代表心地正大光明,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能牺牲自己,令别人得到帮助。特别像油灯、蜡烛,放光照别人,烧到最后,自身就烧尽了。这是教我们学习舍己为人,表这个意思。现在用电灯,当然电还在消耗,不太容易看见。最容易看见的是蜡烛,因为它烧的时间短。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学佛的人应该如此,要能牺牲自己。" F2 X) D# @: d, s+ K3 H
5 x7 V5 Y5 Z# E 6 D( R$ J( ~+ v% p7 g8 M1 s/ P
0 ~# l% {% G$ S- y光代表慧,香代表信,代表戒,所以是戒定真香。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五分法身香’,香代表戒、代表定、代表慧、代表解脱、代表解脱知见。它表这么多法。) k# Z3 L2 l# K/ A/ i0 l
5 E6 O/ d! _; L: `& k# k0 T
, g, Q: e6 W, x Y, Q: ^; }$ n4 q
8 ?" M' p; s% p, W' W9 _( o我们燃香或者闻到香,就要想到我们修行人修什么?修五分法身,就是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因此你要知道,燃灯、烧香不是照佛菩萨的,也不是给他们闻的,是提醒我们自己修学,就怕忘掉。中断了,你的功夫就不能相续。时时刻刻用种种方法来提醒自己。因此佛门里所有一切设施,就是一个单纯的目标,提醒自己不要迷、不要邪、不要染污。作用在此。1 ~7 s$ t6 r# d' S
& z7 b- ?" K+ F! @6 F: G$ T& \ + c3 g) g" D+ k. X3 [. f
/ g0 U, k8 f: s# b& d9 T+ m这段是讲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所有一切物质都放光,因为它是性德,它还有香气。我们这个世间的珍宝,金、银、おか、玛瑙,宝物有光彩,但是光彩不是自己发的,是由光照到它反射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众宝,本身放光。我们这边的宝没有香气;西方极乐世界的宝放香气,真正不可思议。光是性德,香也是性德。
3 u& D- T, \$ y0 O- D. W
1 T" @& R0 c. |$ E8 S& p1 U % [# B/ m, c$ u, K/ G0 a
" Q3 m7 d8 J2 Q3 @) A8 y我们自己三天不洗澡,身上放臭气。臭气怎么来的?臭气是业障,是贪、嗔、痴的味道。你们都不晓得贪、嗔、痴、慢、疑是烦恼。烦恼是什么味道?你有几天不洗澡,闻闻,烦恼的味道就闻到了。所以,香气是本性觉悟所放的。臭气是本性迷了以后,香的变成臭气。其实香臭不二,怎么转变的?就是迷悟转变的。那么极乐世界的环境,我们就能理解。, d! Z# W- q4 z9 b3 U q# A( X
/ T$ |/ [4 J* u$ N7 i+ {
; H' {; y- ` l' n
0 X# R9 y2 R, s( J“下从地际”是从地层的里面,不是地面。这就说得很深,因为西方世界,地是透明的琉璃之地,地下面都看得清清楚楚。
1 B: w0 R2 Q& u* T% r
9 _4 Y1 S' B- L9 b9 f* s% n
1 b2 i6 M1 o$ t! I4 O$ h1 s% G" J% V/ _ @" Y! a" R' t
“上至虚空、宫殿”。宫殿有在地面上的,有在虚空中的,《观经》像这些事讲得很详细,讲得很多。“楼观、池流”,七宝池、八功德水,“华树”更不必说,这是列举几种。
; j6 ?# d$ a e4 h! o1 x) H: \8 R. ]% ^5 l6 p$ G4 s, f
2 \, a, s0 r' I& t
% T6 g. I/ { f2 o“国土所有一切万物”,这一句总括所有的依报物象。
; a. w7 b/ D3 e; `. }& k) a& ~
1 q" c. U+ T2 {2 Y9 T+ A6 U
$ Q# G7 y. M& g5 H: s6 v* ]
4 Z" d/ \* k. x% x“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刚才说过了,这是性德宝香,“其香普熏十方世界”。如同前面光明一样,光明彻照,宝香也普熏,这是弥陀本愿所现的。本愿在那里?就是这一愿。他发愿,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取正觉。他现在成佛,这一愿兑现、圆满了。虽然是愿,实在讲,只是个缘而已,他的正因是真如本性的性德,藉弥陀之愿显现出来。这种香有没有人闻过?在我想像当中,我们在座的同修,一定就有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特别是在初学,你对这个法门似信未信,常常会有一些奇怪的香气闻到。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
( i) j9 T# v! w, }4 q0 |2 e- C3 P" r! e, I
1 c0 O+ M. R. k
4 @3 E! A8 v% c0 I: w
那时候刚刚接触佛教,看佛经。民国四十二年的台湾社会跟现在不一样,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多房子。我居住的房子,距离一般人家至少一里路以外。人家家里烧香,一里之外会闻到,不太可能。我在读经的时候,会闻到异香,有的时候闻到檀香。我自己没有烧香,附近没有人烧香。在最初两年中,这样的现象至少有十次以上,不是偶然的,而且时间都很长,有好几分钟。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就觉得很奇怪,怎么看佛经有这事情发生,看别的东西都没有这事。以后跟忏云法师,忏云法师问我,‘你学佛这么久,有没有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我一想,这事情很奇怪,就告诉他。他告诉我,一般的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