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9 2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得很宽。如挖一个坑,要挖深,底下要挖这么深,要挖五尺,上头就只是这么大(比着样子),你这铁锹下不去,你必须上面大一点,你才能挖五尺深。这广学就是为了深入。还有,你要普赞、平等。法门没有一个不是好的,我们都赞叹,不是说你搞那个就是错了,我们要普赞。但是,最后你还是要一门深入啊!你总不能脚踩两只船啊,脚踩两只船就两门俱脱了啊! (《净修捷要报恩谈》)
+ u' M. l) w/ R
$ ^/ B5 b- a# k' W5 W(2)起死妙药; t, j& C4 `" U1 `& R! s
苏州有一老居士,自谓已开悟,实则尚未。夏师曾问伊平日如何修持?伊曰:“我只是浑浑沌沌。”“夏师曰:“你还有什么浑,你早已是日凿一穴而浑沌死。”夏老之当头一棒,打得正好。惜伊不识,当面错过。事后弟(注:念公自称)曾请问夏师:“似此浑沌已死者,当如何办?”夏师曰:“继续凿,直到通身凿透为止。”妙哉!妙哉!此真起死回生之妙药。知识分子不能如愚夫愚妇之老实修行,正因为浑沌已死,故唯有广读大乘,深参实究,凿之不已,直到通体透脱,方到休歇之地。 (《谷响集》)
% C$ Q6 M. K/ }- B% N/ \5 ~
8 O4 g/ g% v6 U( _ 在世间自在王如来宏法利生的时期,有一个大国王,名叫“世饶王”。这个国王,就是阿弥陀佛多劫以来的前身,听到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内心欢喜踊跃,十分庆幸,并且顿然心开,理解了如来的真实义。对于学教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叫做大开圆解。要开解,而且是大开圆解,这是在深入书本之后,突然从中跳出,开解了超越文字的实义。 (《无量寿经白话解》)
/ z% D6 u; |. o2 q1 C" J, C4 n! z' Y$ j6 N) n |& L" U; O$ [
(3)行解并重
) x9 j; m2 T8 e" p# e+ P8 J 我们修行,就是要行和解并重。这个“解而不行”,是“增长邪见”哪!你只是研究,看了很多书,懂得很多,到处给人讲,讲了很多,而并没有按佛所说的去做,这叫做解而不行。解而不行,你所进步,你所增长的是什么?只是一些邪见哪,并不是正见哪。“行而不解”,有的人只知道念,什么也不懂,这个什么也不懂是很危险哪!有很多人,他念佛,他说念一句佛,死后多个元宝,他的愿就是死后多元宝,因此他不能往生啊!将来满他的愿,就是元宝多一些。佛不勉强你嘛,那是你的心愿嘛。……这种人很多啊!所以说,行而不解是“增长无明”啊。我们要破无明,但你如果只是修,不理解,你长的是无明。所以,我们要行解相资,是很重要的啊! (《净修捷要报恩谈》), S8 ]1 Z& ?( o* H
# |3 `; P0 `( F
故《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者,皆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必备条件。“一向专念”正是X老所谓“一门深入”之真义也。但“一门深入”不宜理解为除此一句莲师咒外,一切修行皆不能要。是经于《往生正因品》,首明“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乃正因中首要之因,此经即指《无量寿经》。且《观经》,亦以“读诵大乘”为往生极乐国土之净业正因。可见读诵《无量寿经》及一切大乘经典,皆为往生极乐之正因。且知识分子欲习佛乘,最好是行解相资,尤其是仁者于无上道尚属初机,故首须广读大乘,端正知见。如人行路,先须方向正确也。 (《谷响集》)( ^5 y+ L( H2 s# L" x
" |8 J J6 _0 {, I
粗浅说来,人们所看的大乘经论,以及所听的同类言论,这都属于文字般若。 (《心声录》)7 {! X" X2 N* L3 D; m
% T$ S+ i+ E4 u' ^
文字般若不同于一般文字,他是从实相般若所流现,而这个文字所告诉你的,是如何进行观照,证入实相。文字般若虽然可生起观照,而证入实相,但我们不可认为文字般若就是实相般若,更不可认为了达经文便已契悟实相。 (《心声录》)' R# |* i8 m7 K$ o- ~
5 d6 T. {% ^9 ?6 a
我们应知,如来一切言教都是指月的标,如来指出见月的方向。切不可不要如来这一指,这叫做弃指认月,那就更难见月了。更不可执指为月,把如来的手指认成月亮,那就三世诸佛都含冤了。所以,经教是指路牌,做一个箭头,上写“颐和园”,大家按箭头方向一定找到颐和园,但决不可认为指路牌就是颐和园。 (《无量寿经白话解》)
7 j7 Z: U$ M" p5 b* e% S- s, G+ s8 m2 n3 a5 s+ _+ Y
我用手一指,这个是月亮,你就误认我的手是月亮。你看到我的手,就以为看到月亮了,一般人多是这样。执着所看到的手,误认为就是所愿见的月了。这样的话,不但是看不到月亮了,并且还生出一个极大的错误,以为月亮是我手这个样子。所以学习般若,要从文字、经典之中得到方向,去观照、专精勤久,一旦相应,方能契入实相。仅在文字上得了一点理解,就以为是实相般若,那就错了,那就永远不能见实相。 (《心声录》)7 B2 D6 ]; f7 ?5 b
5 W; I3 _0 @( t( O- X8 g, f
一切经论无非因标指月,贵在见月,不必在“标”上苦苦大作文章。学者最忌认标为月,如是则成为迷中倍人,不但终身不能见月,而且以标为月,正所谓错认驴鞍桥为阿爷下巴颏者矣!故须行解相资,一方面参究,一方面单提一句佛号或真言,念兹在兹,才可望稍解如来真实之义。 (《谷响集》)8 M% w" d0 u, {7 y" `$ a) B
$ I6 o! V- T3 u& o% ]- G7 L 仁者近来研究《金刚经》,颇为勤苦,前进一步,甚以为慰。但应注意切不可流于一般治学方法。一般以求解多知为目的,此实背道而驰。知解门开,则悟门塞。六祖不识字,只听了约半卷经,即“自家日生智慧”,压倒神秀国师,这才是善读经者。 (《谷响集》)' D: |8 _. `, ~; m. J7 }1 x! y
& B% t0 N4 H7 I! M+ }' X* k
口谈玄而心实未明,语高妙而行为卑劣,纵然口若悬河,著作传世,唤得佛学大师光荣称号,于人于己有何实益?对生死大事一丝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这比烦恼等事障更难排遣。总之是作茧自缚,欲升反堕。 (《心声录》), U) t, D: X9 M4 c
2 v0 G) t! }5 b! L 未悟前,决不妄谈经论,更不可谈禅说密。古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焉有心肠与人喋喋!且大事未明,即是大法未明。既未明法,又要谈法,只是盲引众盲而已。不但无益于人,更是有害于己。因无知妄谈,难免轻师慢法之语,犯罪于趾高气扬之中,破戒在雄谈阔论之际,真是可怜悯者。 (《谷响集》)
; G3 C/ X7 p7 {% V! [& H9 G/ l+ Z/ u3 k2 v8 t
(4)应读经论, J# h' y. C y" M
《无量寿经》称为净土第一经,盖由于经中宣示:弥陀因地之殊胜大愿与精进行持,极乐依正之超逾十方,三辈往生之条件与正因,娑婆秽土之五恶痛烧,一乘愿海之不可思议,万德洪名之究竟方便。以一真法界为体,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为相用,广摄一切善法,普度九界众生。以十念必生,一念亦生,故称顿教。因最易、最稳、横出三界,而号易行。一切含灵依此度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