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8-29 19: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阿难说‘罪深更逮冥’。! n& o, O& ~) g6 f" t
* j4 O3 D, H. f# e0 t) f9 e. O8 W3 ]# [ 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头上戴铁轮。
& c7 \7 o& B2 Y% c5 a( J
( R7 w6 g6 p. s* ]8 ~/ i4 k 这一首是讲破坏佛教的弘扬,障碍他人修学,所感召的果报。无论是在家出家,四众弟子应当时时检点自己身心,是不是有此心行?有没有蒙蔽自己良心,毁坏了自己的佛知见。关于这一点,确实是修行关键,必须像江味农居士所说,对于教义必求深解、圆解,而后才能悟入佛之知见,不然,如此过失,总是难免的。下三句说果报。+ T- P, ]7 T+ o+ {9 v
3 l% X9 u6 T8 S: E+ O) u$ N5 D
障蔽圣教,毁灭人天正觉眼目,断他法身慧命,是最极深重罪业,果报在无间地狱。‘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头上戴铁轮。’堕人地狱中的是自己的神识,神识就是世俗说的灵魂,头上还要戴一个火烧燃的大铁轮,这是他所感的果报。佛子应知,幻身无常,不过数十寒暑,何必五欲是求,六尘留恋,造诸罪业,感受无边恶报,智者不为也。佛陀常戒弟子,少欲知足,乐善好施,必以真正解脱大道予人,方尽弘扬普度之事,是决不敢以一己之私欲,而障碍圣教,获如此之重罪恶报也。下一偈是说地狱恶报的苦况。, `# I3 K6 E$ o6 }4 `) G1 ?
: G: P+ b& I+ w( l4 F
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矛戟相毒刺,躯体恒残截。( [8 g$ H: S& X/ e' q
5 y5 v) q* w' I1 n: s9 j2 f% f6 p2 H+ V+ n
第一句是指无间地狱中的命无间,二句说身形无间,三句说受苦无间,末后一句说时无间。于此四句偈中,就把地狱里面的苦况都说出来了,诸位如果想详细了解地狱的因缘果报,可以参考地藏本愿经,或楞严经,都有明细的讲解。1 N5 S( ?. k( ?, ] I' O( @* S
/ }3 `# G5 _9 y2 p( q6 j$ y$ ?
请看经文,下面六首,讲世间意的恶报,佛子不可不知。第一首是:
9 L( e0 Z) h7 Q, q
0 b4 h8 r8 S6 g4 M5 j 六、世意恶报
7 Z( K* `7 S4 o$ i8 m1 ~) c j5 N i4 T }, w, P# W
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问,祭祀伤不仁。8 s" u, D7 t" D0 g
; o6 B% u2 ^: O R4 ]9 w* n
这一首是说世间意为诸恶业的原因。‘奈何’,是阿难尊者感叹之辞,为什么这个世间会是这样呢?众生皆违背正觉,邪知邪见,反而迷信鬼神,佛陀告诉我们,鬼神大约可分为四王天及鬼狱三道,皆不出六道轮回,知见不正,能力有限,见解多有错误,只可以加以恭敬,不可以信仰。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 S5 ~. [9 H$ b8 _) ]6 M
/ h( v9 J5 t0 q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也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3 m' r7 N( V6 e8 a$ O4 h# N
2 B; t4 i* s8 T) Z* d+ @8 ^ 因此,佛弟子之于鬼神,应该像周安士先生,发慈悲心而度化之。后二句,说民间迷信习尚,‘解奏’,是自作罪业,求他赦免,岂知鬼神也没有特赦人罪的权力;如果不忏以往,不修将来,与事终究无益。佛说:罪若起时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忏悔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孔子说:不二过。这样才能消灾免难,拜求鬼神是靠不住的。‘卜问’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想趋吉避凶,妄图儌幸免祸,非分得福,这些都是迷信,如果灾祸能够儌幸免除,福报能够非分得到,那世出世间的因果律就可以推翻了!‘祭祀伤不仁’,是指不是自己应当祭祀的鬼神,而去杀生拜拜,杀生供献邪神之类,你想想,流他之血,害他之命,已经造作极恶之因,怎么会有好报应呢?不但自家造了重罪,就是接受供献的鬼神,也同样的增添罪过,所以血食鬼神命终多数皆堕地狱,如是事理,不可不知。‘不仁’是没有慈悲心。
" g% N1 a7 i/ u% }
: j5 `2 B: m. j- Y" u6 j% |! z4 _ 死堕十八处,经历黑绳狱,八难为界首,得复人身难。
$ I3 @+ w3 H6 t1 @; S8 r% f4 }6 _
这一首是讲为世间意者,造诸恶业所感的地狱苦报。‘十八处’就是‘十八泥犁经’所说的十八重地狱,有刀山、沸沙、沸屎,以及寒冰、铁磨、烊铜等等,皆为根尘识不正之所现。这些还算是罪轻的报应,罪重的在根本无间、八寒、八热等大地狱中。经历黑绳狱,以黑绳量画其身,按量画寸寸刀锯之,就是所谓的凌迟处死的刑法,其惨痛是无法形容的,这是根本地狱刑罚的一种。‘八难为界首’,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的三途八难,意思是说,见佛闻法,有八种障碍,使人得不到见佛闻法的机缘。见佛闻法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良好机会。‘界首’界是差别的意思。全句意思就是讲,八难为种种差别因缘之首,使众生错过了见佛闻法,丧失一生解脱的机会,以致于堕落三途恶道,求出无期。人身之所以最贵者,便是容易解脱;如果一生之中,都遇不到解脱的机会,那又有什么可贵呢?因此,佛法中常叹人身难得,既得人身者,为什么不珍惜呢?
6 R7 Y$ b( c4 H2 L% A T: [
2 T0 @3 u4 t' t5 j+ S6 r 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痴骏无孔窍,跛躄哑不语,朦胧不达事,恶恶相牵拘。
+ m( G: |, v: G6 ?
, D1 B& ? w2 r% Q$ K8 R4 Z 这六句经文是讲,在地狱中罪报受满了以后,再转生到人道来,虽然是又再得人身,奈何恶习因缘多,所以常逢灾难。佛法中说,六道众生八识田中,善恶种子皆有,投生之时,力量强者先牵。我们一天之中,试问问自己,曾有几个念头作佛、作菩萨?有几念度众生?有几念利国利民、几念是非、几念贪嗔?是佛念强耶?善念强耶?恶念强耶?若一口气不来,往那里去?还不明白吗!习气可畏亦可爱,不可不慎!经文前二句是说,虽得人身,但是投生在文化落后,没有开化的边地蛮荒地方,在这种地方生活的人,没有好教育,不明人道义理。后四句说罪报灾难。‘痴騃无孔窍’,痴是愚痴,騃是痴呆,这个字应该是‘騃’字,经文中是‘骏’字,‘痴骏’讲不通,所以‘骏’字是个错字,应该是‘騃’字。‘騃’字是‘马’字边,右面一个语助词的‘矣’字。论语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的矣字。‘无孔窍’是说五官不全,天生残缺,或者解释作痴呆、麻木不仁,于义亦通。一只脚残废了叫做跛,双脚都残废的叫做躄;不能说话的叫哑不语。朦胧是糊涂的意思,迷迷糊糊不能通达一切事理,这样的人,心思迷惑颠倒,当然又会造业受报。所以说,恶恶相牵拘,恶因牵恶果,恶果又作恶因。当知愚痴是根本烦恼三毒之一,痴者必迷,迷者必定乱作妄为,胡作妄为之人,一定不喜欢善言善事,这就是不明是非道理,道理不明就无法劝他为善,他们一举一动,只知自私自利,所以既受恶报,复造恶因,如绳锁牵拘,不能解脱,实在可痛。
; H0 n6 d5 Q# I- r$ q3 ^
& K3 F* N& E" w) C9 |4 m 以上讲到阿难谏颂中的第六段,为世间意所感召得的恶报。经文有六首偈,分为五节:(一)一首,说明世间意是众恶之因。(二)一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