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4 10: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多好!但是录音机要用钱买,可是想买录音机而没有钱,于是就打了妄想,我去偷,去打劫。打劫为什么呢?就为了买个录音机。那么这就是迷了,对境起贪爱,起出一种贪心和爱心。对物质是这样子,对其他一切也都是这样子,都是见著境界来了,就生出一种贪心和爱心,生出一种情感来,这样对境起贪爱,就叫见惑。. v' L: d; ~. ]
6 ]: B0 f8 [/ o, G9 `% p4 s9 U& R/ i. t" `- f4 g; M1 H
3 S: [. B/ ~. \" A
什么叫思惑呢?思惑,就是思想的迷惑,思想的不明白。思想不明白,就迷理起分别,对理论不明白,于是在理论上生出种种的分别来,这是这样吗?不一定。这是那样吗?或者又不对。在心里头想来想去,总是有个分别心,这就叫思惑,迷理起分别。& M9 S0 d% M+ h# D2 \/ {
, N# g0 B. O9 M% g1 u
1 Y% e( Y, `/ c. O: g6 L1 J0 [( e2 |( K4 j
初果断了见惑,见惑有多少品呢?有八十八品那么多。思惑呢?有的说九品,又有的在教理下说有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另外还有尘沙惑,尘沙惑就像虚空中的尘和沙那么多,这太多了,细得没有法子计算。在我们的一念之中就有九百个生灭,有九百个生死,所以尘沙惑是计算不出来的,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有微尘那么多。这尘沙惑,也就是我们心里的妄想、念头。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想得不知多少,在那个微细微细的地方,你还觉察不到时,那妄想就生出来了。等证得四果阿罗汉,见惑、思惑、尘沙惑都断了,但他只是断了粗的,那个微细微细的还没有完全断。所以这叫‘所作已办’,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他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所以生死了了,了生死了。‘已渡苦海者’:已经超越生死的苦海,到了涅槃的彼岸。‘但作是念’:但是这个四果的阿罗汉,他们还有一种念头,就作这一种的想法,‘世尊灭度’:世尊为什么这么快就入涅槃?这太快了,这么快就入涅槃。若凡夫呢?就痛哭流涕。二乘人呢?也就是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他们还有点舍不得佛入涅槃。而四果阿罗汉,就只说佛为什么这么快入涅槃,他们就不是那样悲哀,也不是那样的著急,他们真正是有点定力了。所以只说‘一何疾哉’:怎么佛这么快就入涅槃了呢?就这么说一说。这一段经文是阿冕楼驮对著大众说的。) m) L# f s3 v Y8 T' q
, k U, ^1 j# |2 n+ f7 P- F
3 z4 l, W7 i1 Q. I4 I; V2 N
) l7 ~0 P8 _8 V$ [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最大的法,你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总是由有生以来到老死,迷迷糊糊的,也不懂得真理,也不懂因果,不承认自己在往昔做得不好。不要怨天,不要尤人,不管谁呀!都要认命。以前我对你们说过:‘认命要知足,烦恼一概除,声色也不好,名利更不图,瞪我没看见,骂我把理服,打我忙跪倒,光笑不会哭。’你光笑就可以啦!‘人间也未有,世上找不出,西方真衲子,怀揣摩尼珠。’你看,这多好!
j* b" o6 h o: P/ X% {" t4 H5 y' d8 K; r ^2 d* P( y; u! v
: {/ ~ K* E8 z: x4 A
$ R2 B, t/ e! ^3 u' p, b9 K
2、为断彼之疑+ T, D" h9 R, t' A* q6 k
3 n0 w$ o4 c4 e3 Z2 o8 J' u
+ g( G0 G1 N! i @9 ~ o
: D' p! B: ^: v# g0 `0 k阿冕楼驮虽说此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5 n$ s: W" G# g: S0 S2 N( A
- q# S" D: |8 v! E: t
5 y4 Y7 A+ {3 }$ U" S* K
3 w" X: e$ [" o
‘为断彼之疑’,就是断所有人的疑惑。- E) [( O! B2 L( ]9 A
; \4 N0 a7 m* s5 Q' o$ Q0 E3 _" W: q
2 j R8 p C1 T' \3 y9 e‘阿冕楼驮’,你们各位都知道,就是欢喜睡觉的那位尊者,因为欢喜睡觉,被佛骂了,骂得他七天七夜不睡觉,所以眼睛就瞎了。眼睛瞎了之后,就得到天眼通,成为天眼第一。他看三千大千世界,好像看掌上一个庵摩罗果一样,所以这位尊者是天眼第一。前面这一段经文就是他说的。‘虽说此语’:他虽然说了前面那么多的话,而在大众里边,也‘皆悉了达四圣谛义’:他们这些法会的大众,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尼等等,都明白了四圣谛的道理。‘世尊欲令此诸大众’:但佛想要令在法会的大众。‘皆得坚固’:皆得坚固的信心,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明白这四圣谛法,真正明白世间的因果—苦、集二谛,和出世的因果—道、灭二谛;明白了世间和出世的因果。‘以大悲心’:佛又用平等大慈悲的心。‘复为众说’:又为他们大家来说这个法。‘汝等比丘’:说你们各位修道的人,用功修行的人。‘勿怀悲恼’:我现在要入涅槃了,这是最后为你们说法,可是你们不要悲泣,不要生出一种烦恼。‘若我住世一劫’:假设我在世间住世一个大劫那么长的时间。‘会亦当灭’:会,就是等一等。等一等还是一样要灭度的。‘会而不离’:我们聚会在一起,要是不离开,不散这个会。‘终不可得’:这是没有办法做得到的。一定是有聚就有散,我们现在聚会到一起,到时候也就要散的,所谓‘没有不散的宴席’。‘自利利他’:你要对自己有利益,也要利益其他人。, K, J; \8 F+ f* o
7 O- [; L+ P6 M" J8 x( c& t" O
9 I. L/ v1 U( @* s% g8 i' L4 E8 E a S
我们修道的人,要这样想,只要能利益其他人的,我们尽量去做;至于自己有没有利益,那不要想它。你自利利他,就是行菩萨道;你若专利他而不自利,这就是佛道。佛是只知道有其他人,不知道有自己,所以他才成佛的。我们学习佛法,要学佛的精神,所以要先利益其他的人。自己有没有利益呢?不要打算,这样子才是真正修道的人。好像某某,天天在万佛圣城利益其他的人,他把自己都忘了,但是他还是一样要往好地做,谁买一点果汁给他,教他喝一点果汁、可口可乐啊!他说:‘你要教我犯戒啊!’他就是不喝,他这个样子坚持戒律,就是修行,一点一点的上路。这都是我骂出来的,骂得他愿意守戒律了,若不骂,还不会这么坚固,所以还是多骂几次好一点,他若说:‘我受不了!’要跑,没有地方可跑的,跑不出三千大千世界。3 O0 [# h/ g6 t4 ~: y
& W' L1 }3 S- I( e) T
3 U7 e9 c- a6 I9 s8 D. z
# p. b+ e `5 n3 x' Q# X/ H‘法皆具足’:你若能自利利他,把自己忘了,那不管什么法都会明白,都会成就了。你若尽想自己,一天到晚自私自利,就一天比一天愚痴,一天比一天不明白道理。所以法皆具足,就是要自利利他。‘若我久住’:佛说,假设我久住在世间,‘更无所益’:对人更没有益处。‘应可度者’:我所应度的众生,已经都度了,我所要教化的人,也已经都教化了。‘若天上人间’:或者是天上的天人,或者是世间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