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同成佛道

当代问题座谈纪实--星云大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4: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与生物之间,原本是和谐共存的,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的方便,物质的富裕,这种和谐美好的关系,已逐渐荡然破坏。全球环境的变迁,如气候暖化、空气水质污染、海平面上升、地层下陷、生态系统改变等等,对我们的生存与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威胁。
    人类对地球的摧残戕害,也自食恶果,引来了地球的反扑!
    或许有些人不知道,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环保的宗教。自古以来,寺院建筑常与山林融和,僧侣植树造林,不只美化环境,更具水土保持之功;佛门里「同体共生」、「慈悲护生」、「勤俭惜福」的观念,应用在生活里,就是最具体的环保行为。
    星云大师认为,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与「人」有关,人类可说是问题的制造者,要处理环保的问题,有赖于每一个人的自我觉醒。因此,除了珍惜大地资源,更应做好个人身心的环保,如拒绝垃圾知识、思想不被污染,就是思想的环保;观念正确,凡事正面思考,就是观念的环保;口业清净,不讲脏话,不两舌、不恶口,就是语言的环保;心中无烦恼、嫉妒、不平、愤恨等情绪,就是心灵的环保。
    爱护地球,必须「开源节流」,大师更言:「开源」,应开佛法之源,开发自己的惭愧心、感恩心、欢喜心、感动心;「节流」是节省金钱用度,节制自己的贪欲瞋心。为了净化心灵,净化社会,多年来,在大师倡导之下,佛光会更陆续发起「把心找回来」、「七诫运动」、「慈悲爱心列车」、「三好运动」等心灵环保的活动。
    二○○五年十月,大师在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学员提问许多环保相关问题,大师一一作独特精彩的开示。接下来,一年一度分别于十一、十二月,在香港、台北举行的〈佛学讲座〉,也从「环保十问」中,论述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以下是三场讲演的综合纪录。
    时  间:二○○五年十月七日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
    地  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 持 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光法师
    对  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旧金山、佛立门、
    圣地牙哥、台湾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网际网路同步上课

% g5 k. b( u. Z( L" P ]' _% M K


    一、「环保」是近代人类关注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出来呼吁和讨论。请问大师,什么是「环保」的真正定义,「环保」的重要性为何?
    答:近代人类有个大进步,就是环保意识的提升。所谓「环保」,从居住环境的保护到自然生态、整个地球的保护,都属于环保范围。广义而言,更包含了我们的语言、身体、观念、思想等的心灵环保。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世界,它是虚空中的一个大宇宙,其中自然界的大地山河、森林草原,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我们的生存都有重要的关系。我们的身体,则是一个小宇宙,所以讲到环保问题,不仅地球需要环保,身体也要环保。因为地球不加以保护,它会生病;我们的身体不注重保健,也会生病。
    一般人对自己这个小宇宙的身体比较重视,比较勤于保护,例如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要刷牙、盥洗,甚至妇女要化妆、美容养颜,都是注重身体的环保。进而对家居、周围环境的维护,也会注意,但对于生态、宇宙的环保,总觉得与自己的关系遥远,而忽视不在意。
    其实这个世界,大宇宙与小宇宙是息息相关的。讲一句话,透过电波可以传遍整个地球;吐一口气,可能成为地球上的一个风暴。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人,在世界上能拥有多少?地球那么大,虚空那么大,自己哪能关心那么多?目前世界最惊慌恐惧的就是禽流感,禽流感原本只是小动物的一个小感冒,因为我们人体没有抵抗力,就会受到感染,甚至死亡。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现在的世界是没有国界的,因此,怎么可以说世界的环保对我们不重要呢?
    佛教认为宇宙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如果没有大地的普载,我们要安住在哪里?没有雨水,我们怎么生活?没有阳光的温度,我们又怎么活下去呢?风,就是空气,对我们的生存更是重要。
    我们的身体也是靠四大和合来维持生命,人体的毛、发、爪、齿、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涕、唾、脓、血、痰、泪、津,便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所以佛门里有时见到人会问候:你四大调和否?同样的,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也应该关心它的地水火风四大是否调和?因为不管大宇宙的地球,或小宇宙的身体,如果四大不调,就很麻烦了。
    除了有形的、看得见的环保,我们的思想、身体、观念、心灵,也都要重视环保。有一些人被垃圾的知识,不正确的观念所影响,而误入歧途。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奉行「八正道」,八正道的第一条就是「正见」。正见是远离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正见好比我们照像,如果光圈、焦距没有调好,照出来的相片就不会清晰好看,所以正见就是思想的环保。我们常常保持微笑,维持良好风度,讲话得体,不恶口、不两舌,即是做到语言和身体的环保。
    心中没有烦恼,没有怨恨、嫉妒等情绪,便是良好的心灵环保。每个人都可能影响社会大众,如有些人语言不清净,行为不正派,常常欺骗别人,让人吃亏上当;由于个人没有重视自己身心的环保,使得家庭、社会都不环保。
    地球是我们的大地,大地是我们的母亲,能让万物生存、成长。在中国社会里,一般人对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都觉得很亲切,地藏王菩萨如同大地,地有「能藏」、「能载」、「能生」的功能。《菩萨睒子经》说睒子菩萨「履地常恐地痛」,他每走一步路,都不敢用力,怕踩痛了大地;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大声,怕吵醒了熟睡的大地;他不敢乱丢一点东西在地上,怕污染了大地。睒子菩萨那么爱护大地,也可以启示佛弟子要懂得重视环保。
    为什么要重视环保、爱护大地呢?因为世间的一切都和我们有关。自私的人只关心自己,如果把爱心稍微扩大,会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甚至关心普世的大众与地球。所以,环保应从「心灵」做起,心灵健全,有慈悲的环保意识,世界就得救了。

' g4 a2 F" x1 b- r( {, a4 B& v

    二、近年来国际间灾难频传,各种天灾不断,诸如地震、海啸、飓风等,造成无数的财产损失与人命伤亡。有人说,这是人类不重视环保,不懂得善待地球,长期过度开发、使用,以致引起大自然反扑的结果。请问大师,您觉得现在举世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环保问题呢?
    答: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的循环;气候有春、夏、秋、冬的循环;一切事物也有成、住、坏、空的循环。循环是一个自然的现象,所谓环保出了问题,就是宇宙大自然的循环发生问题。虽然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自然必然的定律,但是妥善保养、照顾,就能延长其寿命。
    从佛教的观点视之,凡是能动的、活的、有用的,都有其生命与存在的价值。山有生命,水有生命,天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万物都有生命。像衣服、桌子、椅子,我们爱护它,可以使用十年、二十年,不爱护它,可能二、三个月就会破坏了。同样的,自然生态也要靠我们的爱护,它的生命力才会久长。
    由于我们的贪婪和不重视环保,违反自然循环的准则,使得地球千疮百孔,严重生病。如几十年来,台湾许多山坡地由于休闲需求及茶叶、果树等种植而滥建、滥垦、滥伐,导致土石流,造成水库及河川淤积大量泥沙。其他如现代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毫无节制的滥捕滥杀,使得许多珍奇动物面临绝种的危机,间接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还有滥采沙石,造成桥断路危;滥抽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任意燃烧有毒废料,以及废弃物、工业废水、核废料、商业肥料等处理不当,造成空气、水质、大地的污染。
    而森林的滥伐、焚烧,和燃烧木炭、柴油、天然气、汽油等所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促成温室效应。这些年全球大幅的持续干旱、水灾、热浪、超级飓风之自然灾害,都是因为温室气体增生,全球温暖化而导致的。根据统计,从上世纪以来,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平均约七十亿吨,地球温度升高了○?六度,预测到了二一○○年,地球温度将升高五?八度,是五千万年以来地球的最高温。
    除此,汽机车、工厂排放的废气,不只污染空气,更上升大气层,破坏臭氧层,也随着气流、风向四处溢散,一旦遇雨便成酸雨。酸雨会污染土壤和水质,伤害植物和动物,腐蚀建筑物,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居住安全。
    另外,热带雨林是地球珍贵生态系之一,它虽然只占全球百分之二的面积,但却是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息地。雨林能消耗大量二氧化碳,生产氧气,调节全球的气温及空气,可说对全人类的生存关系重大。过去亚马逊雨林提供了全球四○%的氧气,因遭滥伐,也使得全球增加一○%-三○%的二氧化碳。因此,现在联合国出面保护南美洲的巴西热带雨林,甚至出钱补助,希望人们不要砍伐,但悲哀的是,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也已逐渐消失中。
    台湾前几年,由于大家种槟榔,滥垦滥伐,于是在九二一地震中,整个南投县走山严重,造成无数人命的伤亡。前不久美国的纽奥良受到卡翠纳飓风横扫,也死了几十万人,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沼泽地过分开发的结果。所以现在环保问题,已经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普世的、全人类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华德(Peter D. Ward)、布朗李(Donald Brownlee)两位教授所着的《珍稀地球》一书中,探讨地球能让生命生存的独特性与珍贵性。从过去地球十次大灭绝的历史中,他们归纳出地球灭绝的原因:「太热或太冷,食物或养分不足,水、氧或二氧化碳太少(或太多),过量的辐射,不适当的环境酸度,环境毒素以及其他生物。在这些因素之一出现或有数项结合时,行星上多数的动植物就会灭亡,大灭绝因而发生。」从造成生物死亡的原因里,我们应该警觉:「地球是不是已病入膏肓?」平时我们的身体有病就要找医生;我们的地球生病了,也要关心它、挽救它,要为地球医疗,这是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责任。

3 \, P1 |) D6 k5 ~ _3 N: r% F2 P

    三、针对刚才大师所讲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亡羊补牢」?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和加强环保教育呢?请大师开示。
    答:前面提到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危机,已经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存亡。所以,一九九二年六月初,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地球高峰会议。这个被视为「抢救地球」的会议,主要目标就是要达成保护植物、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协议。
    谈到环保,首重爱护地球,地球能活得长久,我们的子子孙孙才能在地球上安居乐业。过去有人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它保护我们的生命,提供我们生存的一切条件,我们怎能不尊敬它、爱护它呢?世间上的问题都是人制造出来的,因此,提倡环保要靠人类自我觉醒。
    世间万物互相之间都存有因果关系,用怎样的方法对待万物,万物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我们。就像我们面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啊──」对面的山也会回我们一声:「啊──」这是相对的概念。大自然的资源虽然能为我们所用,但是一旦过度消耗,自然也会反扑。我们看似渺小,但每一个行动都影响着全人类与宇宙间的互动。所以,如果我们要求得生存,就先要让万物求得生存。
    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呢?我想首先大家要能「惜福」。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里,一直有着惜福的环保意识。例如我们小时候,父母常跟我们说:「一个人,一天只能用七斤四两水。」超过了,福报就透支了!福报犹如银行存款,有储蓄才能支出。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种资源,资源不虞匮乏,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继续存活。
    有一位东方的学生到德国念书,他向一位老先生租了一间房子,房子里设备齐全,除了床铺、桌椅、电灯之外,还有冷气。这个学生每次外出,电灯、冷气常常没关。房东告诉他:「年轻人,你要节约能源,电灯不用时要把它关起来。」这位年轻学生认为自己付钱租的房子,里面的设备自己有主权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因此很不以为然的说:「干你何事?」老先生说:「年轻人,这是我们国家的能源,每一位住在德国的人都应该爱护国家的能源,如果大家都不节约能源,你也浪费,他也浪费,我们国家的能源少了,国家会穷,大家的日子会难过。」
    另外,一位美国老太太看到一个少年喝完汽水,罐子随便朝地下一丢,老太太就说:「年轻人,罐子捡起来,不可以随便乱丢东西。」少年回答:「这是大马路,又不是你家,关你何事,要你多管闲事,我就是不捡起来。」老太太说:「怎么不关我的事?这是我们居住的环境,你乱丢东西,垃圾到处留,让我们的环境受到污染,让我们的地价降低,怎么不关我的事呢?」
    所以,环境保护需要大家一起来。世间凡事都要靠各种因缘才能成就,平时我们的生活要靠士农工商共同成就,没有农夫种田,我们哪里有米饭可以吃?没有工人织布,我们哪有衣服可穿?世界万物都在供应我们生活之所需,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除了要惜福、惜缘、惜物、惜时以外,尤其要惜生,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我们不能只是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惜他人的生命。这个世界没有其他人的存在,就没有各种成就我们的因缘,「我」也就难以生存了,所以为了让自己能生存,我们要多多爱惜成就我们生命的各种因缘关系。
    这些环保观念必须从教育做起。首先大人要以身作则,做儿童的示范。如父母要教导子女尊重生命、惜福爱物;老师要教导学生尊敬长上、待人有礼等。尤其道德观念的提升,公共环境的维护,都需要从教育上加强宣导。

9 x# W7 j. I$ ]) {, E1 P

    四、诚如大师所说,世间上的问题,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尤其人的「贪心」是伤害社会环保的最大根源,因为「贪」而使得社会充斥着暴力、贪污、绑票等乱象,以致现在整个生存环境日益衰败。请问大师,如何才能净化社会呢?
    答:刚才讲到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同样的,社会风气的好坏,生活品质的优劣,也与人脱离不了干系。我们常说要美化家庭、美化环境、净化社会,其实如前面所言,最重要的是净化每一个人的心。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所以,净化社会要先净化语言,有的人口中尽说些不好听的话,甚至说脏话骂人,像厕所、粪桶一样污秽、骯脏不堪。我们每天所说的话,要让人生起欢喜心,《诸法集要经》说:「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又说:「常以柔软语,爱念于群生。」对他人要慈悲多说好话,不要吝于赞美,所言须能发人深省,提升道德,增加知识,这就是语言的净化。
    有句偈语说:「面上无瞋是供养。」世间最美的就是笑容,我们要多给别人笑容,时时以微笑来净化面容。另外,现在社会上流行进修美姿、美仪等课程,以培养行仪举止的优美。除肢体动作的美感之外,更要美化自己的行为,如不乱杀生、不窃盗、不邪淫,都是行为的净化。
    除此,食衣住行、举手投足,乃至处事做人,都必须做自我的净化。如饮食三餐,美味可口,为人之所欲,但粗茶淡饭,也能觉得别有滋味;衣服穿著,固然需要庄严整齐,但是即使老旧不光鲜,只要清洁淡雅,也无不好;居住深宅大院的房屋,固然很好,窝在简陋小屋,也能如天堂;出门有汽车代步,快速敏捷,若无车无船,也能安步当车。还有,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交往情真意切,接物至诚恳切。凡此,都是生活上的身心净化。
    世间的罪恶,人生的祸患,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出曜经》也说:「天雨七宝,犹欲无厌,乐少苦多,觉之为贤。」科技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令人少欲知足,欲望多,痛苦自然也多。能知足感恩的人才是世间上最富贵的人。能够知足,不忮不求,就是至上的幸福。
    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于无影。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也会觉得这个社会很可爱、很富有。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着「缘」来维持,因此,我们必须懂得结缘。结缘的方法很多,可以用财物结缘,用言语结缘,用力量结缘,用智慧结缘……。身为团体中的一份子,不但应该随众随喜,慈悲助人,广结善缘,还须有智慧,能明理,并且互相尊重。
    人类和大自然要和谐才能生存,家庭里的老、中、青、男、女、老、少,要和谐才能美满幸福;社会上各个机关及士、农、工、商,大家要和谐才能共生。和谐就像唱歌,虽然是二部合唱、四部合唱,声音的高低强弱,乐器的节拍快慢,一定要互相配合,才能演唱出优美的乐声。我们国际佛光会倡导「三好运动」,身要做好事,口要说好话,心要存好念,每个人身、口、意都善美、净化,就能与宇宙万物和谐。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理能够净化,社会自然就能美化,而呈现一片清净、祥和的风气了。

2 I% c) x1 S& C$ ~# `

    五、除了「贪」以外,现代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毫无节制的滥捕滥杀,使得许多珍奇动物面临绝种的危机,间接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甚至根据一项报告指出,以目前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来测算,再过五十年可能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这项警讯意味着,我们已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请问大师,如何宣导戒杀护生、节约能源等观念,以挽救人类未来的危机呢?
    答:刚刚提到,再过五十年,这个地球的资源就会被我们用完。想一想,现在出生的孩子,到了五十岁就没东西可用,需要第二个地球了;第二个地球在哪里?继续耗费下去,第三个地球又在哪里呢?我觉得美国执政当局很爱护自己的国家,他们现在到国外买汽油、石油,自己国家的石油则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或将来能源匮乏时才用。当然最终还是会取用完。
    我觉得人类实在辜负宇宙万物,对地球的剥削更是过分,例如一头牛活着时,为我们耕田犁地,负重载物,又提供牛奶给大家喝,到最后年老力衰,没奶了,我们又吃它的肉,还用它的皮做皮鞋、皮带,总之,对它榨取得一点也不剩。有时想想人类真的很自私!所以环保首先要尊重生命,环保是对地球的爱护,护生是对生命的重视。我们总自认人类是万物之灵,其他动物都是应该给我们吃的,假如现在有一只老虎、狮子吃了人,或许他也会说这个人应该给我们老虎、狮子吃的,这个道理是相通的,不是吗?
    曾经有人说:「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大自然的寿命越来越短。」因为人的保健有方,加上欲望无尽,大自然的资源却有限有量。根据台湾大学「全球变迁研究中心」的研究统计,地球承载六十五亿的人口,在人类无节制的挥霍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每年增加一个ppm(用来评估水或空气中物质含量的单位),森林面积每年少一个南韩,地球生物每年绝灭两万七千个种,每秒钟消耗一千桶原油……。
    过去曾发生过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当时大家都很恐慌,但是侥幸度过之后,难保以后就不会再有能源危机吗?一般家庭、企业公司都会有经济开销,都有所谓的财务预算,也懂得「开源节流」的重要。所谓「开源节流」,不一定只限于金钱、物资,其实人心之贪瞋痴,才是造成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开源节流应该「开佛法之源」。佛法就是我们的源头,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会变得充实、富有,也要开发我们的惭愧心、感恩心、欢喜心、感动的心,和勤劳、诚实等美德。如果人人都有佛法,都能点亮信仰的灯,开启心中的真如佛性,就不会盲目挖掘外在资源,做出损人损物又不利己的事了。
    节流,节什么流?要节省我们的用钱,节制我们的贪心。我一生自觉自己不要钱,也不好买;因为我不要钱,不好买,所以才有钱建设佛光山,建设世界。我「以无为有」,淡泊是我的节流,爱惜时间是我的节流,每一个信徒的发心,我都珍惜它、宝贵它,这就是我的节流。
    很微妙的,世界上注重环保、注重心灵修行的,大多是一些贫苦大众,他们总是节约能源,不敢轻易浪费,而最浪费能源的人大都是一些富有的人,他们用钱不在乎,既不惜福也不环保。
    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常提醒我们要爱惜光阴,因为珍惜时间,就是爱惜生命。虽然我们永恒的生命不会死,但是,这一期的生命死了以后,下一期的生命究竟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不用多妄想、多计较,将这一期的生命好好爱惜,好好运用,才是最重要!
    爱护地球,除了建立节约能源的观念,也要爱惜其他的生命。据说在加拿大,钓鱼的人如果钓到的鱼没有一尺以上,要把它再放回去,让它继续活命、生长;在澳洲,规定每天只准钓几条鱼,多了就要受罚,这也是环保的观念。反观台湾,常常钓鱼不够,还要赶尽杀绝的电鱼。
    即使像放生这种好事,实行到后来也往往成为不当的行为。例如为了自己过生日,特地叫商人去捕鱼、抓鸟来放生,结果在一抓、一放之间,动物已死去不少;有的动物放生之后适应不良,也会陆续死去。甚至有人到南美洲,带了很多食人鱼到台湾放生,也有人到佛光山放毒蛇、乌龟、流浪猫、流浪狗等,都是放生却致死,且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其实最好的放生就是「放人」,能给人因缘、帮助别人,让许多人得到幸福,以及孝顺父母、敦睦邻里、对人尊敬等等,都是「戒杀护生」最究竟的环保护生。

: e8 d; o3 }) I V

    六、确实,每一个人都须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接着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随手做好环保,以期让我们的地球逐渐恢复原来完整的面貌,让大家都能保有优良、健康的生活品质呢?请大师为我们开示。
    答:环保应该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做起,我觉得过去的佛教丛林非常重视环保,出家人的生活也很简单,所谓「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即是指学道者所拥有的衣物,加起来只能有二斤半重;洗脸所使用的水,刚好可以弄湿两次脸,可说极尽俭朴;吃饭前要合掌念四句偈,并且要食存五观,不贪口味,不拣择食物的好坏粗细,只是为办道修业才接受供养。
    佛门的观念认为东西越少越好,出门、搬家才不麻烦;饮食吃得少,肠胃没负担,身体才会健康。如清末民初的高僧弘一大师,他的生活就非常俭朴,一条毛巾用了三、五年,已破烂了,他还说可以再用一段时期;中国大陆寒冷,他一顶帽子戴了二十、三十年,仍舍不得替换。另外,唐代法常禅师,在大梅山下,筑有一间简陋茅蓬,四周翠松环抱,宁静安详。他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他于深山无人居住处,以荷叶为美衣,以松子为佳肴,以云岩为居处,以糜鹿为伴侣,不求名闻利养,只恬淡度日,随缘度众;这不就是简单的环保生活吗?
    一个人用得太多,不一定很好。例如,几十年前我们看报纸,一份报纸只有两张半,后来增加到三张,觉得满快乐的,但是到现在暴增到一份有十几张,就觉得很苦恼,因为看不完那么多啊!过去电视只有三台可看,现在有超过一百多家电视台,转到最后,干脆不看。我们平日使用的东西,如果少一点,思想也会变得清明单纯,例如不花太多时间看电视,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在读书、思考或亲近大自然,我觉得这不但对万物是环保爱护,对自己也是一种「心灵环保」。
    常有信众夸我很聪明,我认为我的聪明是从「惜字纸」而来。记得在丛林受教时,一张纸不仅两面都会利用,连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也会挤上几个字,有时还会用色笔在纸上再写上一遍,除非到真没有办法分辨时,才会不舍的丢弃,我确信自己是积了此福报才开智慧变聪明的。所以说,惜福可从「回收废纸」开始。
    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揉,都是在浪费大地资源,在不可避免的消耗下,积极配合「废纸回收」,让可用的资源再生,即是一件功德。根据统计,种一棵树要花十年的时间,砍一棵树却只要几分钟;婴儿从出生到二岁,所用的纸尿布,必须用掉二十棵树;每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高八公尺、直径十四公分的原木二十棵;印刷品采用再生纸,每月可以少砍约四十万棵原木。因此,回收废纸制成再生纸,以循环利用,除了可以减少砍树量,亦可间接救水源。
    除了资源回收,其他在生活中能落实环保的,例如:
    吃的、用的适度即可,多买不用便成垃圾。
    多用瓷杯、环保碗,少用纸杯及免洗餐具。
    洗澡不用盆浴,采淋浴方式。
    不随手乱扔东西,减少制造垃圾。
    家中照明设备改换成省电灯泡,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调高冷暖气的自动开启温度。
    回收看过的报纸及机油。
    买菜或买杂货时,带自己的背袋或购物袋,并选择较少包装的物品。
    把车子保养好,不让它冒黑烟。
    经常检查车胎,因为充气不足的车胎容易坏又耗油。
    开车时,尽量少开冷气。汽车冷气是大气层里氟氯碳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多走路、多骑脚踏车。
    少开车,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推行「高乘载」运动。
    购买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器材和文具。
    减少肉食,因为生产谷类、蔬菜、水果所需的资源,是生产肉类的五%;为了资源保育,尽可能多吃素食。
    最近日本有位环保大臣,提议男性上班不要穿西装,因为穿了西装,到哪里都要吹冷气,很浪费能源。可见大家都警觉到能源有限,不能再任意浪费。如果每个人都具备环保意识,并如前面所言于生活中确切落实,我想地球会逐渐养息,逐渐恢复原貌,我们也可以拥有优良健康的生活品质。
   

& z6 `$ c& N7 Z7 W1 I- Z4 J$ X9 m4 o p: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4: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8 }2 p+ D' B% T f

    七、我们知道,大师创办的佛光大学,除了发起「百万人兴学」,还有不少信徒以「资源回收」所得来建大学。这件事情很有教育意义,也很令人感动,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能否请大师开示?
    答:佛光山开山四十年了,记得过去许多人来佛光山参观,离开后常常留下不少垃圾、废物,因为垃圾不能随便丢弃,我们请乡公所来处理,乡公所说一个月要收一百多万元。我心想游客来佛光山留下的这些垃圾丢弃品,竟然要花费一百多万的处理费!实在划不来。于是我叫两位职事发心做垃圾分类,然后卖给有关的机构作废物再利用,一直到现在,我们不但不用给乡公所一百多万元,「资源回收」所得,一个月平均约有三十万元左右呢!
    说到佛光大学,刚开始我们发起「百万人兴学运动」,就是一个人一百元,如此集合一百万人的发心和力量,一年就能有几千万,大家一起来办大学。实在很感谢台湾社会大众的支持,当然这些钱是不够的,创建大学不容易,硬体、软体各方面的开支都是非常庞大的。
    为了筹募佛光大学建校基金,很多人省吃俭用,开着资源回收车,去回收一卡车破旧的坏东西(整车可能卖不到多少钱),但是他们就这样慢慢地累积。我记得有位太太每天作义工,参与资源回收,花费了时间、体力,衣服也弄得脏兮兮的。她那身分地位很高的先生心中非常不满,问她每天出去像一条龙,回来就像一条虫,到底在做些什么?这位太太就叫先生一起来参加,刚开始先生很勉强,跟着做了几次资源回收之后,他明白这是很有意义的事,也做出兴趣来了。现在夫妻两人都成了佛光大学资源回收最得力的干部。
    另外,佛光山在台湾中部有一间道场,名为「福山寺」,这是信徒们整整花了十年累积资源回收的款项盖成的。当初任职当地的法师带着信徒,在大街小巷设置回收点,不眠不休地从事回收工作。虽然资源回收所得不多,但是聚沙成塔,也一点一滴累积成建寺经费。这是我们善用环保建起来的寺院,原本打算取名为「环保寺」,后来想想寺院的名称要有久远性,还是叫「福山寺」,也符合环保是有「福报如山」之意。
    日本有位禅师,他盛了一桶水给师父洗脚。师父没用完,他就把水随意一倒,师父呵斥他:「你怎么如此糟蹋万物的价值!一滴水,可以救活生命;一滴水,可以滋润枯渴;一滴水,可以成为海洋;一滴水,可以流于无限。你怎么可以轻易浪费掉呢?」听了师父的训诲,禅师汗流浃背;为了记取师父的教诲,他改名为「滴水」,以志不忘。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世间上,点滴都是因缘,怎能不珍惜呢?
  「资源回收」本身就是一种惜福、环保的行为;以资源回收所得用来建寺院、建大学,更具修福修慧的双重意义。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环保,都必须从教育下手、从观念上改变,然后自己身体力行,不断地倡导环保运动;环保是一个长期的运动,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勉励。

; B1 ^$ @! w" e0 p E1 C

    八、佛教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师也曾开示指出,我们的心有如工厂,工厂的设备好,则运作正常,产品优良;设备不好,不但产品劣质,连带破坏空气、水源,造成环境污染。请问大师,为了美化身心,我们应当如何做好心灵的环保呢?
    答:一个人要活出高尚的生活品质,首先必须做好「心灵环保」,也就是要「净化心灵」。《维摩经?佛国品》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即是说国土的清净,主要取决于心的清净。因此,除了注重地球上的环保工作外,内心的环保净化更为重要。平常贪欲、瞋恨、嫉妒、邪见等盘踞我们的内心,污浊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要把心内的贪欲心改成喜舍心、瞋恨心改成慈悲心、嫉妒心改成包容心、怀恨心改成尊重心,只要能将内心的恶念一改,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立刻就不一样了。
    如何才能把心中的垢秽清理干净呢?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时我们扫地要有扫把,洗衣服要有清洁剂,甚至打仗也要有精良的武器,同样的,要做好心灵环保,也要有工具、武器。如正见、正信、慈悲、智慧、忍耐、勤劳、友爱、奉献、牺牲、惭愧、忏悔等,有了这些工具,心灵就能清朗干净,就能打败心中的烦恼魔军,而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了。
    一九九二年,佛光山为提倡环保,在一年一度的信徒香会中,特别举办「佛光山信徒身心环保净化法会」,让大家共同响应身心环保净化运动,希望从内心的清净,来影响心外世界,使之净化。在活动中,我提出力行身心环保的十二大德目:
   (一)口中轻声,不制造噪音。 
   (二)地上清洁,不乱丢垃圾。
   (三)手里禁烟,不污染空气。  
   (四)身心庄严,不行动粗暴。
   (五)行动礼让,不侵犯他人。  
   (六)面上微笑,不出现凶相。
   (七)口中软语,不出现恶言。  
   (八)大家守法,不要求特权。
   (九)人人守纪,不违犯纲常。  
   (十)开支节俭,不任意浪费。
   (十一)生活踏实,不空荡虚浮。 
   (十二)凡事善心,不孳生歹意。
    每个人做好心灵环保,从自己「身心净化」中建设「净土」,之后再把净土落实在人间,才是最好的社会环保,诸如:
    实践眼耳鼻舌身的净土:眼露慈光、诚恳倾听、常说爱语、对人关怀、鼓励慰勉、随手帮助等,就是六根的净土。
    实践行住坐卧的净土:举止端庄、行仪稳重、起居有时、进退有据,一切合乎律仪,就是行住坐卧的净土。
    实践人际间和谐的净土:与人交往,热忱主动,讲话幽默,待人有礼,常存体谅,心怀感恩,人际和谐,当下净土就在人我之间。
    实践居家环境的净土:居家环境,保持宁静、整洁,懂得布置、美化,就是居家的净土。
    实践思想见解上的净土:积极乐观,凡事往好处想,不偏激、不消极、不悲观,具正知正见,常想真善美的好人、好事,如此自能从思想上建立净土。
    总之,只要人人心中有佛,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那么,即使生长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也能做好心灵环保,并进而营建一个清净的国土。

7 M N' C+ F; p

    九、大师曾说,佛教是个重视环保的宗教,可否请大师为我们开示,佛教在经典、教理上,对于环境维护、生态保育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念?
    答:佛教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佛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佛教的环保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对「缘起」的觉悟,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众缘和合所生,都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资源,《毗尼母经》卷五中,佛陀就明示:「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在《杂阿含经》里,佛陀也说:「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种植华果树木,除了美化环境,更能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大地,是利人利物的大功德。
    阿弥陀佛是佛教有名的环保专家,他在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大愿,为建设清净安乐的世界,历经久远时日,成就了零污染的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的建设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八功德水,房屋、树木、花草、公共设施都非常美好。净土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尤其在净土世界里,没有三恶道的众生,都是持守净戒的善人,没有空气、水源、噪音、暴力、毒气、核能等各种的污染,气候清爽宜人,人人身心健全,寿命无量,是彻底推行环境保护的最佳典范。其他如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弥勒佛的兜率净土,以及三世诸佛的清净国土,无不是规画完善的美好居处。
    当前环保的问题有内在的心灵环保及外在的生态环保,心灵环保要靠大家净化自己的贪、瞋、痴三毒;生态的环保,比方自然界的保育、空气的净化、水源的清洁、噪音的防止、垃圾的处理及辐射的防止等,则须靠大众的力量来共同维护。在此方面,佛教主张:
   (一)护生:护生,可以长养慈悲心。现代的人,不论是天上飞禽、地下走兽,或海洋生物,无一不食。任意杀生,不但污染心灵,增加暴戾之气,也会破坏自然生态。佛教提倡不杀生而积极护生,戒杀护生,就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的戒律对于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慈悲思想。《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制定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杀;阿育王广植树林,庇荫众生,设立动物医院,规定宫廷御厨不得杀生,凡此都是佛教对于「野生动物保育法」的示范。
    护生就是保护自然生态,不单是动物的保护,即使是一株草、一棵树,都必须加以培植、爱护,因为他们对空气的净化和水源的保护,都有不可忽视的功用。甚至护生不只限于动物与植物,大自山河大地,小至日常生活的用品,无一不是我们爱护的对象。
   (二)惜福: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物质丰裕,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饮食日用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有位节俭的出家人,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捡起来晒干,并加以储存。后来遇到饥荒,富翁沦为乞丐,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富翁知道后,觉得非常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当得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佛门中,一切日常所需都是檀越所供养。《僧祇律》说:「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因此,古来祖师大德总是提醒弟子,应当心存感恩与惜福的心。
    有道是「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滴水如金,丝缕似银。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来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乃至金钱、时间、感情,都要爱惜。生活中能减少一点浪费,减少过度消耗,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更进一步,我觉得不论与我有关、无关的事物,也要爱惜它、祝福它。像南美洲那么远的地方,如果地动山摇、经济恐慌,必定也会影响到我们;巴西的森林,如果遭砍伐破坏,也会波及全地球的人类,所以万事万物都要珍惜。
    佛教认为环保观念的建立,应从人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因此,国际佛光会一直积极投入净化人心、教化社会的工作,如过去宣导「七诫运动」,呼吁大家一起「把心找回来」,同时透过环保认知与实际参与,举办植树救水源、保护野生动物、赈灾送温暖、友爱服务、云水义诊等,这些都是有益世道人心,达到环保功效的事业、活动。

! e7 \. L* a/ D: q1 d! b6 z

    十、原来佛教的阿弥陀佛等都是伟大的环保专家!请问大师,除了诸佛以外,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对于环保护生是否也有什么具体的贡献呢?
    答:过去一般人认为佛教只会教人念经、吃素,对社会没有贡献,更遑论有先进的环保思想。其实在世界各国尚未实践环保计画前,佛教早已领先实践环保工作;自古佛教对生态环境,就极为重视和保护,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古「深山藏古寺」,佛教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胼手胝足开山建寺同时,也把荒山秃岭植上各种树木,成为绿荫蔽天,青翠蓊郁的森林,对水土保持的贡献很大。除了维护山林,也常整治河川、修桥铺路、珍惜资源,并于讲经说法时,劝导大众护生放生,提倡素食,培养大众惜福的观念,所以每位僧侣都可说是环保专家。如泗州开元寺明远法师,种植松、杉、楠、桧等数万株,免除了淮水与泗水的泛滥。又如东都洛阳道遇法师,劝化善款,消除黄河龙门天险的水患。
    唐代百丈禅师在江西百丈山垦山辟田,自立禅院,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弟子,开创黄檗山的希运禅师也是植树栽松,勤于作务;后唐象山县寿圣禅院住持永净法师,曾经开田三百亩,植松十万余株,对地方的水土保持贡献很大。唐代南岳玄泰上座,曾因衡山多被山民斩木烧山种田,危害甚钜,于是作〈畬山谣〉,远近传播,上达于朝廷,而使皇帝下诏禁止烧山。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长沙山,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坏,作了一首〈诫人斫松竹偈〉,以保护山林。
    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禅僧、云水僧,到处游方,与大自然为伍,见山地行路困难,就自持铁器,开辟山坡道路,方便路人行走,默默实践利他的菩萨行。自古以来,僧侣植树、护林的善举实在不胜枚举。
    另外,《梵网经》菩萨戒云:「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佛教的戒律思想,对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的、平等的慈悲救济观念。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出家前,曾于猎人群中隐居十五年,他时常伺机将猎人捕获的动物放生。永明延寿禅师任华亭镇将时,不时买鱼虾等物放生,有一次因手边无钱,先暂借公款,事发后,被判处死刑,他坦然表示动用库钱纯为护生,自己并未私用一文,而获无罪释放。
    莲池大师居云栖山时,山里猛虎为患,他广为村民诵经祈福,施食回向,由于至诚所感,长年虎患竟然得以平息,从此村民将莲池奉为圣灵。他也在云栖山中设立放生处所,专门救赎飞禽走兽,并命众僧减省口粮以蓄养它们,每年约需米粟二百石,并定期为它们宣说警策法语。莲池极力禁戒杀生,提倡放生,着有〈戒杀放生文〉警诫世人莫滥杀无辜,隋朝智者大师曾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他每天看着渔民撒网数百余里,滥捕无数鱼虾,心中不忍,便以信徒供养的功德款,购买海曲之地辟为放生池。其他,像惠意法师以钵中食物惠养群鼠;晋朝僧群禅师「宁渴而死,不赶挡道的折翅鸭子」;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收养许多流浪狗,以及智舜的「割耳救雉」等,都是让人尊敬的护生行为。另外,近现代的佛教居士丰子恺着有《护生画集》,内容除戒杀、护生、善行之外,并彰显因果报应,互助互爱的精神。他把佛教的慈悲具体表现出来,让许多人因看了护生画而弃荤茹素。
    当初佛陀唯恐雨季期间外出,会踩杀地面虫类及草树新芽,所以订立结夏安居的制度;佛教寺院为鸟兽缔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滥砍树木,不乱摘花果,凡此均与今日护生团体的宗旨、措施不谋而合。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于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滥觞。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生态均衡受到严重破坏。近几十年来,有心之士纷纷奋起,疾呼环保的重要性。「环保」这个名词,在古时候虽未曾有,但是从僧侣们的所言所行,可以说都是在实践环保的工作。

$ n, r# M- y$ y+ i/ o P! l

    十一、过去常听到「以自然为师」、「与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观念。大师在国际佛光会的主题演说中,也曾谈过「自然与生命」、「同体与共生」,可见大师对大地万物、宇宙一切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能否请大师开示,我们应该如何与大自然同体共生?
    答:「同体共生」是现在这个时代,也是这个世界最开明、最美好的思想。所谓「同体共生」,就是要大家「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就如人体的五官,要相互共生,才能共存。好比耳朵和眼睛,一个负责看,一个负责听,彼此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如果耳朵嫉妒眼睛,没有眼睛看,走路就会有跌入山谷的危险;眼睛如果讨厌鼻子,没有鼻子来呼吸,可能就会一命呜呼。
    因此,佛教讲众缘和合,缘起是宇宙人生不变的真理,是因果的普遍法则,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缘而起的。《中论》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这是说明宇宙万有,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包括现象界的有情与无情,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业报差别经》即言:「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由此可知,我们如果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等十恶业,不但危害自己和别人的身心世界,也危害器世间的国土世界。相反地,行十善业,则可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共业。因此,从人类与动植物的互动关系来看,不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矿植物等,莫不息息相关,这就是所谓「同体与共生」的理念。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林林总总,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的「色、心」二法。从小至一麻一麦、一微尘一心念,大至山河大地、须弥法界,总不出色心的范围。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所构成的,其存在的理则也是相互关系条件的配合,例如飓风、雷电、火山爆发、地震和冰川等自然力量,会造成许多伤害,但是在其他方面,它们也为大地和人类增加许多养分。
    以闪电为例,雷电会造成人类、动物伤亡及财物损失,并引起森林大火。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闪电,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氮是植物的主要食粮,但是地球大气中的氮不能溶解于水,对植物毫无用处,必须经过某种变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闪电能触发这种氮元素的化学变化,使气体状态的氮溶于水,变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假如没有闪电,就没有水溶性的氮,紧接着树木的生长就受到阻碍,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绿色植物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食物,并且补充空气中的氧,而提供给我们人类的。
    虽然这只是大自然界中的一个例子,但也充分说明大地万物都是同体共生,都是相依相待,相互关系的生存。如《增一阿含经》所言:「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会合,然后有火。」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与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及条件,没有永恒固定不变的自体。缘起的理则甚深,譬如因陀罗网交错反映,重重影现,微妙而错综复杂。
    惠能大师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真如自性是万有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本体。僧肇大师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凡人总是以见闻觉知来看大自然,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自性能与大自然界互相感应。
    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纲常。唐朝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李翱找到正在禅坐的药山禅师,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睬都不睬,李翱等了许久,终于忍不住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说完,正要离开,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贵耳贱目呢!」李翱一听,颇为窘迫,于是问禅师何为「道」,药山禅师就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的水,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当场疑团尽释,写了一首偈:「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一般人之所以有种种痛苦的产生,是由于与大自然界的人、事、物、境处于对立、不能调和的状态。大自然,一以言之就是「道」,如云在青天,卷舒自如;如水在瓶中,恬静澄澈。世间事也是一样,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能成长;合乎自然,就会形成;合乎自然,就是善美。
    如果我们能奉行佛法,藉大自然的景物而认识自家的真实面目;或因我们真如自性的本体,而赋予山河大地真实永恒的生命,体悟自他不二、凡圣一如、物我一体、心境合一的道理,就会细心守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共存,而时时有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好情境了!

2 A q5 z9 G' |. D9 @

    十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举世面临严重的环保问题,其实并非一夕造成,许多科学家早有预警,可惜大家置若罔闻。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环保的重要,不少环保人士也一再奔走、呼吁。最后再请问大师,在此时刻,我们应该如何具体的来共同参与、响应环保运动呢?
    答:每年到了四月二十二日,总见全球各地展开「地球日」的各种庆祝活动。环保团体大声疾呼「保护地球」,政治人物、企业界则虚应故事的回应几声,一日过后就消声匿迹;难道我们对地球就只是「一日环保」?
    要具体响应、参与环保运动,首先每个人必须具有环保的观念,养成环保的习惯,平时讲说环保的语言,例如多说好话,促进社会和谐等。此外,举办环保会议,举行环保讲座,撰写环保文章,奖励环保人士等,都能唤醒和激励人们的环保意识。尤其要如前面提到的像「美国欧巴桑」、「德国老公公」那般「多管闲事」,将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国家、地球,都视为「生命共同体」来爱惜,能如此,必定绩效显著。
    总之,环保要靠大家一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人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力行环保生活,例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有规律,吃的、用的要适可而止,多了不用就是浪费。平时多到郊外去接受自然的空气,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吹冷气、看电视,不但费电,而且无益身体健康。
    再者,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必须减低污染,避免使用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如塑胶袋、保丽龙和含铅的汽油等,其中尤以塑胶造成的公害最大。塑胶本身是一种化学合成物,使用时即潜藏危机,用来装盛食物,在高温时,聚合剂的析出,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导致肝癌和昏睡等病症;使用过后,因其已非大自然的一份子,无法自然分解、腐化,以火焚烧,还会产生致癌的氯化氢毒,用土掩埋则万年不腐。因此,有识之士选用家庭器具用品时,应当少用塑胶制品,尽量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制品。
    其他具体响应环保运动,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力行的,除了前面所言的家庭用水、用电要节约;不浪费消耗性的物品,如卫生纸等。我们购物时,要购买耐久而非随手可丢弃的物品,如陶制茶杯、餐具,可换刀片的刮胡刀;家庭用品可以到批发商大批购买,或买大箱的洗衣粉、浓缩可稀释的洗洁精,尽量减少包装的浪费;优先选用可回收的玻璃和金属容器;组织请愿团,要求当地商店、超级市场减少包装及塑胶品的使用等等。
    工作上,尽可能回收办公室的丢弃物,如信件、便条纸、影印纸、报纸、纸箱、铝罐、玻璃瓶罐、塑胶、X光片、电池、铁丝、铅、铁、铜器……。利用电子邮递以取代信纸,公告或便笺尽可能采传阅方式,减少复印数量,文件尽量两面复印,以及捐赠废弃的家具、办公设备给需要的机构等,都是一种实际的环保行动。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养分,但是饮用水的安全性已是全球严重的问题。其实,地下水的污染大都来自于人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垃圾掩埋、农作及草地维护、化粪池、地下水池、意外外泄等。除了工业界,家庭的许多清洁剂如:水槽、浴厕之清洁剂,去污剂、除油剂、去漆剂等,也都含有污染性的化学品。有些化学残留物进入地下水,流入饮用水井、厨房水龙头;有些化学残留物连同泥砂被冲蚀到河川,为河流中的幼虫、鱼类食用,鱼类再被其他动物和人类果腹。于是,我们人类制造污染,也自食恶果,接受食物链的残害。所以,关心水资源,我们应尽量减少清洁剂、杀虫剂的使用。
    虽然在一九九六年全世界就已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但是,大概要等到一百年,大气层中的氟氯碳化物才会消失。为了拯救臭氧层,不让它继续恶化,我们要避免购买含氟氯碳化物的物品,如保丽龙餐具及其他制品;汽车、冰箱、冷气也都含有氟氯碳化物,要时常检查是否有泄漏。
    现今,全世界环保团体无不致力于环境维护与生态平衡,凡为「地球村」的成员,都有责任关心「地球村」的永续生存。我们人类使用地球,但并不是拥有整个地球,在一百五十年前,美国一位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就说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地球不属于我们,我们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只是蜘蛛网中的一丝一缕罢了。」佛法也明示情与无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同体共生关系。在迁流不息的转变中,即使极小的尘埃都与环境有微妙的关系,我们对于内心的尘垢,固然要努力消除、转化,对于外在的污染,也应唤起群体意识,力行环保,才能重新再建一个身心、内外都清净美好的世界。

: C4 o+ v- c/ [4 ?+ }( d& A& ~# u 6 f$ k9 _: U1 z5 R8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4: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5 J+ T! f' Z+ O3 @0 S1 [
) p& B! a: d4 V7 ]: ]9 y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会发展迅速,天天如同过年,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在饮食上,不再以饱足为目的,更多时候是以自然、健康、营养为取向,所以也造就了素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新潮流。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应美国洛杉矶西来大学邀请,自2005年十月五日起为期五天,主持「当代社会问题探讨」座谈会。顺应素食风的兴起,大师于十月八日,特别以「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作为主题探讨。座谈会一开始,大师开宗明义说:「『素食』在中国是荤食的对称;在日本,称为『精进料理』;在西方国家,叫做『健康食物』,从不同国家对『素食』名称的诠释,即可看得出素食对现代人来说,是有利身心的饮食观念。」
    一般人经常会将佛教与素食画上等号。对于学佛是否一定要吃素的疑问,大师开示:「学佛不一定要吃素,但是吃素确实比较接近道德,也可增加慈悲心、柔软心、耐力。」并表示:「素食是一种生活习惯,吃素的重点并不在于吃菜或吃肉,拥有『素心』,心能清净、慈悲才是最重要。」
    很多人对素食及素食者充满好奇,也很想尝试吃素,但是不知如何入门,大师特别针对一般人对素食的疑问作了详尽的解答。内容包括:为什么要吃素?为何素食者不能吃动物,却可以吃植物?素食者可以食用五辛、鸡蛋、牛奶吗?何谓清净素食?素食有什么好处?对素鸡、素鸭的看法?佛教对杀生如何取其轻重?何谓杀业?吃素应该注意哪些观念与习惯?……
    最后,大师并将几十年来素食烹饪的经验与大众分享,让听众惊讶大师不但能说法,对如何作素菜更有深入研究和独到的作法。以下是当天的座谈实况纪录。
    时  间:二○○五年十月八日
    地  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 持 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光法师
    对  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旧 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巴西、台湾人间大学等十余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网际网路同步上课
    一、近年来由于大师积极弘扬「人间佛教」,现在信仰佛教的人口不断增加。谈到「信仰佛教」,很多人会联想到「吃素」的问题,请问大师,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吗?佛教提倡「素食」的意义为何?请大师开示。
    答:许多人把素食视为信仰佛教的指标。其实,佛教最早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并没有规定僧人不许食肉。《大般涅槃经》里,佛陀言:「食肉者,断大慈种。」于是后人为了实践慈悲精神,而倡导吃素。一直到了南朝,梁武帝出于悲心,制定《断酒肉文》,提倡僧伽全面食素,并鼓励在家信众学习,自此,佛教与素食的关系才更加密切。
    素食之所以能流传是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主张仁爱、提倡孝道,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远庖厨。」此外,父母过世服丧期间,子女布衣蔬食,禁断酒肉;甚至遇上重大祭典时,人们也要斋戒沐浴,以示对神祇的敬畏。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戒杀放生」的观念与儒家「仁爱」思想结合,也使得素食风气更加兴盛。
    佛陀时代,出家弟子过的是托钵乞食的生活,不拣别托钵的对象,也没有饮食上的禁忌。现在的南亚、中南半岛一带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仍恪守原始佛教托钵乞食的制度,信徒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岂能选择吃荤或吃素?西藏地区由于地处严寒,蔬菜无法生长,喇嘛们平日也都以牛羊做为主食,更不可能选择素食,否则生命无法维持,又如何修行学道呢?现在的日本,佛教虽然很普遍,但是寺庙并不崇尚素食;禅门里有名的六祖惠能大师在猎人群里,吃的也是肉边菜。所以,学佛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吃素,真正的学佛,「吃」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心意清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满口的慈悲、仁爱,心里却充满着贪、瞋、邪见,就是终日吃素也违背良心啊!
    记得三十多年前,素食并不普遍,在近十个钟头的南北交通往返途中,用餐成了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在台湾彰化建了福山寺,方便往来的信徒吃饭。如今素食已逐渐成为趋势,就全世界来说,不仅中国佛教徒吃素,有许多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师也吃素。尤其近年来西方社会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不一定都与宗教信仰有关,大部分是基于卫生、健康习惯的理由而选择吃素。在印度,所有铁路餐厅都有提供素食;在美国,披萨、汉堡原本以肉馅为主材料,现在也有素食材料;台湾更是到处都可以见到素食餐馆。为了回馈十方大众的成就,佛光山在全球各道场设立「滴水坊」(取「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之意),并与美术馆、书局结合,除了提供素食餐点,更充实信众的心灵世界,也获得广大回响。举凡这些现象,都可以说明素食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吃荤、吃素是个人的生活习惯,有的人以荤食为主,有的人以素食为主,有的人荤、素不计,但是基于「不断大悲种」的理念,佛教劝人不要杀生,即是为实践佛陀的慈悲精神。明朝陶周望有首诗说:「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生命很可贵,「山珍海味」是多少生命的牺牲,如果让它们安全地生存下去,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我们何必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让动物受苦呢?更何况吃饭,也不一定要珍馐美味,所谓「一杯清和茶,胜喝琼玉浆;一口菜根香,胜嚼酒肉饭」,即使是青菜萝卜也能饱腹啊!
    学佛之后若能吃素当然最好,倘若因为家庭、工作环境等等因素不能吃素,可以选择初一、十五或六斋日吃素,或是选择肉边菜、三净肉。无论是荤食或是素食,最重要的是要带着一种感恩心、惭愧心来吃。想想,牛一生辛苦地为人类耕田、拉车,甚至死了之后,它的皮、肉还被拿来利用,它如此的把一生都奉献给人类,难道我们连一点惭愧、感恩的心都没有吗?为了自己的贪欲而拆散别人的骨肉已经很残忍,有的人还说我要吃猴脑、活鱼二十吃、三十吃,不断在吃的方法上面研究,似乎有些过分。
    有很多人顾忌皈依之后是不是就要吃素,其实,皈依三宝是信仰的问题,素食是生活的习惯、生活的观念,是道德上的问题。佛教提倡素食,用意是让发心信佛、学佛的人都能够拥有「素心」;心地清净、善良、简朴才是最重要。

3 k: h0 I8 W+ ~) w

    二、生物学家为生命所下的定义是:凡经历生长、繁殖、死亡过程的,都是生命。在此定义下,无论动物或是植物,都有生命。既然植物也是生命,为何素食者不吃动物,却吃五谷、蔬果等植物呢?请大师开示。
    答: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为了长养慈悲心,然而在生物学的定义:「凡是会繁殖、死亡、生长的就是生命。」于是有人问:「猪、马、牛、羊会繁殖、生长、死亡,青菜、萝卜也一样会繁殖、生长、死亡,为什么你们不吃动物,只吃植物呢?这样就是慈悲吗?」这个问题也是我年轻时曾经产生的疑问:「吃素!吃素!青菜、萝卜也有生命,它也要活命,我怎么可以吃它呢?不吃猪马牛羊,却吃青菜、萝卜,实在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吃素还是不究竟啊!」又有人说,蔬菜之所以能吃,是因为它不会流血,而动物会流血,所以不能吃它。试问虾、鱼、螃蟹不会流血就可以吃吗?
    其实,植物的生长、繁殖、死亡是物理现象,不是心理现象。佛教徒对「生命」的定义,不在于表相上是动物、是植物的区别,而在于有无心识反应。例如鸡、鸭,你要杀它,它会有心识反应,会恐惧害怕;你吃青菜、萝卜,它只有物理的反应,没有心识反应。就以一般人都会有的同情心来说,摘取一片植物的叶子和杀死一只动物的心情,毕竟还是不同。
    此外,杀害动物是断其命根,一旦死亡就没有再生的能力,而植物只要再播撒种子,就可以延续生命,甚至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平时如果不去采收、修剪枝叶,明年就无法长得好。所以,佛教里认为吃植物比较没有所谓慈悲与否的问题,但是吃动物就有所顾忌了。
    佛教徒在吃饭时要作五种观想,称为「五观想」: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视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所谓「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无论素食与否,人们每天能有饭菜吃,是经过农夫种植、工人碾制、商人贩售,乃至阳光、空气、水份等因缘所成就。因此,吃饭时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一颗感恩心来受食。

% |: Q+ q& T& M

    三、在素食者当中,有人认为可以食用鸡蛋,有人不以为然;有人认为牛奶是素的,有人判定为荤的。请问大师,素食者可以食用鸡蛋和牛奶吗?还有,葱蒜等五辛也是植物,为何也在禁食之列?
    答:素食者吃蔬菜不成问题,那么吃鸡蛋可以吗?其实,想吃的人,总是会为自己找理由;说不可以吃的人,认为鸡蛋可能有生命,为了不断众生命,所以不吃。有的人喜欢吃鸡蛋,就说:「现在的蛋都是饲料鸡所生,没有生命,所以可以吃。」甚至有些出家人好吃鸡蛋,也自嘲地说:「内无骨头外无毛,有无生命谁知道,老僧带你西方去,免在人间受一刀。」似乎这么一想,也就比较能吃得心安理得。
    佛教的戒律里,有一条叫做「讥嫌戒」,就是要避免遭人讥讽、嫌疑。偶尔会有人好意地对我们说:「现在的菜很贵,吃鸡蛋很便宜,吃啦!不要紧啦!现在都是饲料鸡生的蛋,没有生命的。」话虽没错,但是一个出家人如果坐飞机、坐火车的时候吃鸡蛋,逢人就要解释:「这鸡蛋没有受过精,是没有生命的。」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所以,修行人为了免于世间的讥嫌,自己应该要有原则。
    另外,有人会问:「青菜、萝卜都可以吃了,为何葱、蒜、韭菜也是植物,却不能吃呢?」佛教《楞严经》里说:「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食。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中医也说:「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佛教讲究清心寡欲,虽然葱、蒜、韭菜也是植物,但是吃了会助长心志的混浊、情绪的亢奋,对修行会有阻碍。再者,寺庙丛林是一个清净的道场,大众齐聚共修,老葱、韭菜、青蒜在锅里一炒,浊气遍满十方,闻了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为了避免用味道侵犯别人、为了避讥嫌,因此佛教徒对于鸡蛋、青蒜、老葱、韭菜干脆就不吃了。
    至于牛奶、乳酪可以吃吗?乳酪、牛奶没有五辛的味道,也没有杀害生命的行为;因为不是杀生,所以牛奶、乳酪是准许吃的。
    刚才也提过,有些地方,如西藏、日本、泰国的佛教徒,因为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等关系,谈不上所谓吃素的问题,只有中国佛教徒受儒家影响,或受根本佛教慈悲观念影响,觉得应该要素食。其实,「吃」不是很重要,「修心」才是最重要,心能清净,吃什么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再说,荤食者具有慈悲心肠的很多,素食者也有心地不好的,所以不能以素食、荤食来断定慈悲与否。

5 R* F. S# V( o. I' t5 t

    四、素食者也有好多的分别,如吃早斋、六斋日、肉边菜、三净肉等,怎样才叫清净的素食呢?
    答: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而想要活命,最要紧的就是「吃」。一般人对于「吃」,谈不上吃荤、吃素,总是有什么就吃什么,但是也有一些人,基于信仰、环保、护生意识或健康理由等,不吃荤而吃素。
    从古至今,东、西方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不但选择吃素,更极力推崇素食。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中国至圣先师孔子、孙中山先生、印度圣哲甘地、英国诗人雪莱、哲学家边沁、科学家牛顿、剧作家萧伯纳、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俄国小说家托尔斯泰、美国诗人梭罗、义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文西、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史怀哲医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等,都曾经留下推崇素食的名言。
    素食者也有不同的类别,有吃全素、奶蛋素或方便素等等。其实,吃素主要在吃「心」,重要的是心里能清净。不过也有人向往素食生活,想要藉由吃素增长慈悲心。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虽然不是立刻可以完全吃素,但是可以循序渐进。慈悲心也是有等级的,刚开始或许对认识的人慈悲,慢慢再扩展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从减少吃荤食开始,逐渐增加慈悲心,自然能培福增德。
    有人讲究吃素的时间,例如有的人习惯吃「早斋」。早上吃素,中午、晚上吃荤,这也不究竟;一般人早上本来就吃得比较清淡,吃个豆浆、烧饼、油条或是面包、牛奶,一餐就解决了,很少有大鱼大肉的吃法。不过尽管只有在早上吃素,也是一种慈悲善心的表现。乃至有的人选在「六斋日」吃素,「六斋日」是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以及月底的最后两天。能有几天素食,心境上似乎更能与道德贴近。这种想法也很难得,虽然不能吃全斋,能六斋也不错了。
    如果碍于现实条件让我们无法素食,佛教有所谓吃「三净肉」及「肉边菜」的记载。《五分律》中所提:「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见为己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虽然不能吃素,吃三净肉也会吃得比较安心。
    也有的素食者,由于饮食环境不方便,所以只能吃「肉边菜」。好比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避难于猎人群中时,每到吃饭时间,就把菜寄煮在肉锅里。有人问起,他就说:「我只吃肉边菜。」虽然不方便吃素,但是能想到要素食,这颗心还是非常宝贵的!
    在记忆里,我四岁就开始吃素,但是在七十几年的素食生活中,免不了还是会吃到含有荤食成份的东西。例如有一次,应宜兰高中温麟校长邀请,到他家里作客,校长亲自下厨,煮了一大盘的水饺款待我们,吃下一口之后,发现饺子的馅是韭菜、鸡蛋做成,虽然心里知道还是隐忍不说,以免失礼,甚至最后还把一盘饺子统统都吃完了。
    又有一次,一行人代表中国佛教会到日本访问,日本佛教会招待大家用餐,当服务生端出面时,腥膻四溢,才知道日本人喜欢用鱼虾熬汤。为了避免大家难堪,我们只有囫囵吞下面条了事。
    过去战争的时候,有一个霸道的军人来到寺庙里,恐吓住持大和尚,说道:「你们都很慈悲,都是素食者,我这里有一碗肉,你如果能把这碗肉吃下去,我就不杀你们;如果你不吃,我就把你们杀了。」住持大和尚一听,毫不犹豫地拿起那碗肉吃下去了。他为了救人,不是为了贪心而吃肉,这算开荤吗?在我看来那是慈悲心的体现,是一种很伟大的精神。
  《七佛通偈》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法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奉行戒律应当圆融通达,否则为教条所束缚,反而失去了佛法的精神。

* y6 g X0 e; R, m* h9 W

    五、诚如大师所说,不论取决于信仰、健康、道德或习惯的素食者,必然是认定素食能利益身心。请问大师,素食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答: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的生理结构介于素食动物与肉食动物之间,但是更接近于素食动物。肉食动物消化道较短,因为肉类食物腐败极快,不宜在身体里停留太久,免得对身体造成伤害,而素食动物肠道较长,曲折环绕,为的是慢慢消化蔬菜、水果。所以,人类的生理结构确实比较适合素食。有的人认为吃素营养不够,会体力不足,无益于健康。各位看我的样子,自幼吃素还不是长得又高又壮。再看历代的高僧大德,他们在佛门里几十年的岁月都是素食,虽然七、八十岁了,依旧鹤发童颜、身体矫健。
    素食的好处很多。一般说来,肉食者长相较浑浊,素食者面貌较清秀。佛教说「相由心生」,根据科学证明,人类吃多了动物性蛋白质,会变得具有侵略性、有暴力倾向,而素食者,态度则较温和、宽容。因此,平日所吃的食物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和气质。此外,近年来肠病毒、狂牛病、SARS、口蹄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爆发,造成全世界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担心会不会吃到染病的肉食,而吃素则能避免吃到有传染病之虞的牲畜。
    世界上的动物可以分为二种,素食动物如大象、骆驼、马、牛,它们虽然吃草,但是都很有耐力,好比马日行千里,牛拉车耕田,鸽子一飞千里。肉食动物如豺、狼、虎、豹、狮等,虽然凶猛,但是缺乏耐力,所谓「老虎三扑,后继乏力」。
    世界三项持久冠军的美国运动员Sixto Linares是一位素食者,曾创下游泳、自行车、长跑世界记录,他曾说:「当我高中开始吃素时,父母曾因为我不吃肉,感到非常烦恼。十四年后的今天,他们总算接受吃素对我是好的。」
    过去美国训练太空人,也藉用佛教的两个修行方法,第一是练习素食,以培养耐力;第二是学习禅定,培养定力。因为太空舱空间小,倘若没有耐力与定力,太空人在里面的时间那么长,寂寞的日子实在是不容易度过。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吃全素,在他生前曾有一群医生一再建议他要吃肉,否则会饿死,但是他却健康地活到九十几岁。到了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界也极力提倡减少肉食,因为肉类食品脂肪和胆固醇高,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和阻塞,对人体不利;而素食则有助于清除体内毒素,被视为血液的净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联军设下路障,导致丹麦物资进口受到波及。封锁期间,丹麦政府担心粮食短缺,于是进行全国食物配给计画。由于肉类缺乏进口,丹麦人只能靠谷物、蔬果和乳制品维生,结果丹麦人的健康情况反而得到很大改善,死亡率大幅降低。到了战后,恢复肉食,死亡率很快地又恢复到战前的数字。这样的结果,至少可以证明人类不需要肉食也能活得健康。
    几年前,媒体报导美国一名年仅十三岁的神童葛雷格利·史密斯,将从大学毕业,并计画在十八岁前完成四个博士学位。和别的神童不同的是,他是一名素食主义者,他认为食素能保持头脑清晰,身体也能获得健康。由于致力儿童福利工作,也使得小小年纪的他,曾获得两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佛教虽然没有要求学佛者一定要吃素,但是吃素的好处还是很多,例如增加耐力、调适情绪、助于修行。佛光山有很多年轻的沙弥,经常和附近的成功大学、师范学院、陆军官校学生进行篮球友谊赛。篮球场上,只见对方的球员,上场一下子就气喘嘘嘘、汗流浃背,向教练要求换人。反倒是我们的沙弥,奔驰全场,要换他下来,他说:「干嘛换?我还有力气啊!」另外,佛光山一千多位出家众,为了弘法利生,从早到晚努力不懈,除了六个小时的睡眠,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不叫苦也不喊累,究竟原因何在?原本我对这些问题没办法了解,后来发觉到与素食应该有很大关系;素食能增加耐力。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的初一、十五吃素习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情绪在十五月圆日比平常容易激动;到了初一,人们的情绪又比平常低落。所以,藉由吃素可以调适身心,以达平静。
    另外,吃素有助于打坐,能长养慈悲心,吃素的人清心寡欲,性格比较柔软、和平,寿命比较长,甚至素食能维护生态环境,减少世间的互相斗争、残杀;世间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战争?所谓「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啊!
    吃素也有缺点,就是容易饿,不过,容易饿表示容易消化,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帮助的。尤其吃素已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尽管每个人吃素的出发点不同,只要观念正确、烹调得当,对身心都有益处。
    吃素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是勉强而来的。过去弘一大师和丰子恺先生合编了一本《护生画集》,在台湾也曾经再版流通,许多人看了以后,基于「护生」的理由,心中生起吃素的想法。因此,不要勉强别人一定要吃素,否则对方不但不敢信仰佛教,对素食也会产生反感;有了信仰之后,透过修行,慢慢地了解到素食的利益,自然就会想要吃素了。

# C @6 }% b7 F3 Y

    六、大师提到,吃素在「心」,然而对于市面上曾有「黑心素食」流通,如果不知者吃了以后有罪过吗?乃至现代的素食产品中充斥着素鸡、素鸭、素鹅、素鱼等豆类制品,难免给人「不清净」之感,请问大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吃素的好处很多,但是前一阵子市面上曾经出现不肖商人在素料里掺入荤食,这种「黑心素食」,不但会危害人体,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吃的人没有罪过,制造的人有罪过。
    现在豆皮制作的素鸡、素鸭、素鹅、素鱼,不但形状与荤食没有两样,味道更是逼近。对吃素的人来说,即使做得像鸡、像鸭,也不会就把它视为鸡、鸭,只晓得自己吃的是素菜,不会去分别。但是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既然要吃素,就应该清净地吃,为什么还要将素菜做成荤菜的样子?是不是吃素的人还是有想吃肉的念头,藉此聊以解馋呢?所谓「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我想,制作的人应该不是为了吃素的人而做,是为了鼓励社会大众吃素,是为了引导大家学习吃素而做。尤其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每逢祭祀,讲究祭品丰盛,以素鸡、素鸭代替荤食,不但减少杀业,也满足民众祭品必求丰盛的心态。
    现代人技术实在高明,有一次我应信徒的邀请,在一家素菜馆吃饭,那素鸡实在做得太过逼真,连我看了也不免起心动念,当下就觉得素菜做成荤菜的样子,确实有改良的必要。多少年来,我也在思考如何让素鸡、素鸭、素鹅有个更适当的名字,不但要让大家一看就懂,还要让人觉得素菜很好吃。
    我一生性格随和,不大执着表相,因此不太愿意改变大家的饮食习惯。例如几十年来,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煮菜的人都会为我准备一盘素乌鱼子,虽然味道不好闻,我从来不吃,但每当我吃饱饭,掉头一走,素乌鱼子马上就被旁边的人吃完了,也因此留下不好的名声──师父很喜欢吃素乌鱼子。但是,我一生都没声明过我不喜欢吃素乌鱼子,为什么?别人喜欢吃,就让他们吃。
    佛教说:「心净则国土净。」本着清净的胸襟,随缘度日,人间何处不是净土?所以,素食者应该用什么心情与人相处是很重要的。很多人说素食者出外很不方便,但是多年来,我四处云游,吃素不但没有为我带来困扰,反而能让大家皆大欢喜。

& l, p, v4 t+ ?6 d

    七、佛教准许杀生吗?例如:用小动物做实验,也是杀生吗?农夫可以使用农药除虫吗?渔夫可以学佛吗?
    答:佛教徒吃素的原因大多是为了避免杀生。佛教要人不杀生,但是要完全「不杀生」却不容易。例如,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一针打下去,会杀死很多细菌,这不就是杀生吗?此外,「佛观一杯水,八万四千虫」,一杯水里有很多生命,你喝了它,不也是杀生吗?亲人往生火化,人虽然是死了,身体里却还有很多细胞、微生物,你把他烧了,不也是杀生吗?平常用木柴烧火,木柴里有很多寄生虫,不也是杀生吗?
    如果这许多杀生都有罪过,那么人的罪过可就多了。以我的了解,喝水、打针、烧木柴不算杀生。为什么?因为我没有杀心,一点杀生的念头都没有。一切法都是由心所创造,所以关于「杀生」,有杀心和没有杀心,结果是不一样的。
    有一次我到澎湖,当地居民看到我们出家人,就说:「我们都是捕渔的,从事杀生的行业,你们出家人来,对我们有帮助吗?」当时我心里想,佛教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这里的人虽然以捕渔为业,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帮助,那么,佛教不就舍弃他们了吗?
    为了生计而捕渔,纵使有杀生的行为,没有杀生的瞋恨心,还是很好啊!人间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人总要生存,好比有时候老虎吃羚羊、狮子吃斑马,那也是为了生存。所以,要求人间完全像天堂、佛国净土,恐怕很难,只能要求少杀,尽量仁慈。
    佛教当然不准许杀生,但是杀生的情况也有不同,有的人赶尽杀绝,用恨心杀生;有的人为了救人救世,慈心而杀。例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是一位商人,有一次出海经商,船上遇到一个坏人谋财害命,为了救船上的五百名商人,只好将恶人给杀了。
    对于杀生,可杀、不可杀是很复杂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生命都很可贵,不容许受到伤害,但是站在人道的立场,有时候杀生要看生命所处时间、空间的价值为何。瞋恨的杀固然不好,有时为了慈悲、正义而牺牲其他生命,也是被允许的。
    我出生在北伐抗战时期(一九二七),十岁的时候(一九三七)正值中日战争爆发,当时大雪飘飘,我一个小孩子扛了两条被单,随着人潮逃亡,那种骨肉离散的景象,真是凄惨无比。八年抗战之后,接着又遇上国共内战,战火连绵,不知多少家园毁于一旦,多少无辜的生命就此丧生了。战争是残忍的,因此若是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为了维护正义公理而发动战争,还情有可原,如果另有企图,为了侵占国土、种族歧视等等而发动战争,致使生灵涂炭,就罪过重大了。
    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卫道人士,积极提倡废除死刑,甚至有些国家的法律早已废除死刑。废止死刑到底妥当不妥当呢?我个人以为,犯了其他罪过,都能给予谅解或是将功折罪,如果是杀了人,所谓「杀人不偿命」,这是违反因果的,就值得再研究了。
    总之,杀生是有罪过的,不过有的杀生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甚至有的是超过一般理性范围的杀生,罪业的轻重也就有所不同了。
    关于杀生,世间上有很多现象是矛盾的。有的人说我只吃鱼肉,不吃鸡肉,难道鱼就注定要被人杀吗?站在利益他人的立场,其实佛教也没有什么绝对可以或绝对不可以的事。有人问:用小动物做实验是杀生吗?这样的行为可以吗?记得二○○一年时,我应邀到新加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毕业执牌医生及在学的准医生举行座谈时,他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当时我告诉他们,医学上以动物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救天下苍生,所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死的价值不一样,医生从事医学研究,目标远大,有时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小节。
    所谓「牺牲少数,成就多数」,只要不是滥杀,不是心存恨意,不是以杀之而后快的心杀生,虽然功过还是存在,但是这种行为是为了救普世人类,也是功不唐捐。不过,做实验不得已要杀生时,如果能带着「对不起」、「感恩」的心态,并将实验功德回向给被牺牲者,就比较圆满了。
    也有人问:「农夫种田,为了收成好,必须喷洒农药,驱除害虫,这样做有罪过吗?」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其实必要时驱除蚊虫,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是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当然,如果能事先预防或驱逐,比杀生要好些,倘若不行,为了生存而驱除,也不是很大的罪过。
    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间伤害的小生灵更多,这种无意中杀害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属轻微。佛教重视的是动机、存心,怀着瞋心而故意杀生,那必定是要受苦报的。关于杀生的问题,如果探究得太过仔细,容易钻牛角尖。因此,以人为本的佛教,对于许多小细节的事情,可以不必太过坚持。

/ P7 y5 s5 N8 V% e0 v( Z5 i; z/ ?. u+ C) B1 q6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1: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懂好象不太懂,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17: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杀生有程度、种类的不同,甚至杀生者的心态也有差别。请问大师,佛教对杀生的定义,怎样取其轻重?
    答:佛教以「人」为本,所以不杀生戒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罪在佛教戒律里叫做犯「波罗夷」(极重罪),是不容许忏悔的根本大戒。打死老鼠、蟑螂等,叫做犯「突吉罗」(轻垢罪),是行为上的错误,罪过较轻微,透过忏悔可以消除罪业,透过行善也能将功折罪。好比将一把盐放在茶杯里,水的味道奇咸无比;若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就转淡了。同样的,人有大慈悲、大愿力,就能抵过微细的罪业。
    杀生又因程度、种类的不同,自杀、杀他、唆使杀、见杀随喜、方便杀、故意杀、过失杀等等,罪过也有轻重的差别。好比有的人不只杀生,还给予种种凌迟,罪过就比较重;有的人是过失杀,罪过也就比较轻。例如家里请客,婆婆要媳妇杀鸡;不是叫媳妇杀鸡自己就没事了,这是唆使杀生,婆婆一样犯罪。还有,见别人被杀,在旁边拍手:「杀得好、杀得好!」这种见杀随喜也是有罪。甚至咀咒人家:「哎!早一点死吧!」「老天爷开眼,让那个坏人赶快死吧!」这也是犯了杀心。
    在各种杀生当中,自杀的罪过也很重。世界上自杀的人越来越多,年龄层也越来越低,尤其是青少年,情绪一激动,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其实,自杀是很自私的行为,不但伤害自己的生命,还把痛苦留给别人,这怎能安心、怎能解脱呢?再说,一个人既然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不提起勇气去做好事呢?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不要轻易伤害自己。要知道,自杀后的痛苦是更加不堪的啊!
    奉劝世间上不如意的人、想要自杀的人,应该多想想别人,及时悬崖勒马。对于人生,不必想得太过悲哀,世间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有果,坏的因果也能转变成好的因果。人间千万条道路,何必只选择自杀一途呢?
    心里一念瞋心、一念慈心,功过还是有差别的。例如:十几年前,台湾轰动一时的健康幼稚园火烧车事件,林靖娟老师为了抢救孩童而牺牲;去年小琉球火烧船事件,东港到小琉球民营交通船联营处张乾坤主任为了救人,不惜将自己的救生衣给别人穿而不幸溺毙。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在心态上和自杀是不同的。
    佛陀过去生中曾经是一位仁王,有一次国中闹旱灾,据预测将持续十二年之久。一年一年地过去,库存的资粮早已用尽,国王焦急万分,决定舍身以保人民性命。于是他发愿:「为了人民的生存,我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更愿来生作大鱼,以我身上的肉,救济人民的饥饿。让他们在我身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血肉。」祈祷后,国王就此舍命。国王死后随着愿力化作大鱼,并出人语说道:「你们尽量吃,但是吃饱后,要把我的肉带回城里分给别人吃。」真是不可思议,虽有无数的人吃鱼肉,却永远有割不完的肉。就这样经过十二年,国中没有一个人饿死。佛陀为了救拔苦难众生而舍身,又岂能以「杀生」来抹煞他的大慈大悲呢?
    生命是很宝贵的,能不杀生尽量不杀生。平时要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避免滋生蟑螂、老鼠等,纵然有时候不得不伤害它们,也不能带着「打死你、杀死你」的心态,应该心存歉意,如此罪过也会比较轻。
    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都有生存的权利,广义的杀生,如一朵花原本可以开一个月、两个月,你不好好照顾,它很快就萎谢,这也是杀生;衣服原本可以穿三年、五年,你不爱惜它,三个月、五个月就坏了,这也是杀生。总之,天下最大的功德莫如护生,天下最大的罪过莫如杀生。现在是重视民权、生权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

+ M" h- R; P8 X5 W4 k- a% U2 M% G) ?

    九、佛教讲因果报应,有人说我们吃猪、马、牛、羊,将来会有成为猪、马、牛、羊的因果报应;我们打死苍蝇、蚂蚁,也会成为苍蝇、蚂蚁,甚至有「如果我们杀人,便能再成为人」的说法。这样的知见正确吗?一般人对杀业还有哪些谬解?请大师开示。
    答:有人说:「动物天生就是要给人吃的。」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世间上的生命,没有绝对的大欺小、强欺弱,好比狮子虽然凶猛,是百兽之王,但是只要被一根牙签树枝刺伤,就无法走路觅食而饿死。中国有句俗话说:「淹死会水的,打死卖拳的。」强中更有强中手,不能自以为强势。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杀生,也应该心怀歉意。
    在佛教有所谓「破戒」与「破见」的不同,杀生是行为上的错误,尽管有罪,只要懂得忏悔,罪过很小。可是有的人觉得杀生是应该的,这是见解上的错误,不通忏悔,就如一个人病入膏肓,是很难得救的。因此,尽管你吃荤,但不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鸡鸭牛羊都是应该给人吃的;假如老虎、狮子来吃我们,也说人本来就应该给它们吃的,不知道人类又作何感想?
    有个故事说,有一只猫准备吃掉一只老鼠,老鼠说:「你残害我们的生命,你大欺小,太不平等了!」猫回答:「老鼠,你要我平等,好,现在我就让你吃好了!」老鼠一听,「哎!你是猫,我怎么敢吃你呢?」于是猫又说:「你不吃我,那我就吃你,这不是很平等吗?」话虽如此,但是这叫做强权下的平等,不是真平等。
    另外,有人说:「只要心好,吃什么不都是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素食呢?」自认「心好」,「好」的程度如何?既然「心好」,又何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命」的痛苦上呢?再说,如果「心好」又不造杀业,不是更好吗?
    也有人说,我们吃猪、马、牛、羊,将来会有成为猪、马、牛、羊的因果报应,杀死老鼠将来会变成老鼠,杀死蚊虫将来会变成蚊虫。如果是这样,那么,杀人不就变人了?我们把饭吃到肚子里,排泄出来的还会是米饭吗?学生犯了错,老师处罚他面壁,甚至罚站、罚跪,难道学生也可以罚老师面壁,要老师罚站、罚跪吗?所以,这样的理论是不合乎因果的,是一种可怕的邪见。
    有个老祖父为了教训调皮捣蛋的小孙子,一气之下赏了他一个耳光。老祖父的儿子,也就是小孩子的父亲看见了,也给自己赏了一个耳光。老祖父一看,觉得奇怪,问道:「儿子,你为什么自己打自己呢?」儿子说:「爸爸!你打我的儿子,我就打你的儿子啊!」从现象上看,儿子的行为似乎也说得通,但是从因果上看却是一种愚痴的行为。所以,不是吃什么就变什么;举心动念如何,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例如倒债了,虽然没有钱还,但是可以用服劳役来代替;你打了人,想忏悔,不一定要被人家再打回来,只要道个歉,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还有人说:「吃肝补肝,吃脑补脑。」吃肝补肝?我觉得不见得,一般人说猪很笨,吃了猪肝以后,会不会变成笨猪呢?至于「吃脑补脑」,活生生地把猴脑打开,何其残忍!再说许多人说猴子很狡猾,吃了猴子的脑,变得很狡猾,该怎么办呢?
  「吃什么补什么」的理论很不恰当。有一次感冒,我对医生说:「我感冒了,需要吃药。」但是他却说:「感冒是不容易看好的,不用吃药!」我心想:「你做一个医生,怎么可以这样说,感冒不都是要看病,医生都得开药的吗?」他说:「那都是安慰药啦!当然感冒可以治疗,但是几百种的感冒,要能对症下药是不容易的。感冒最好还是多休息、多喝开水、保暖、流汗,那就是治疗了。」
    昆虫里有一种螟蛉子,它与蝴蝶有因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蝴蝶。一亩田地里,同时播下的种子,长出来的禾苗,也有高矮不同。所以,「因缘果报」的关系,从「因」到「果」,其中「缘」的关系轻重,不能不注意。
    众生在六道里历经百千万劫的轮回,真是难以细数。愿云禅师《戒杀诗》中说:「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又说: 「人生真是苦,孙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有人说:「怎么办?三世因果实在太可怕了,过去吃了那么多肉,将来哪里还得了?真是罪过啊!」
    这就好比有人问:「释迦牟尼佛过去所造的罪业,成佛之后是否还会受报呢?」业报还是要受。但是,这一生的业报如果全部都要报尽,那也实在太复杂了。因而佛教有句话说:「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减。」在《法华经》里提到「性具」思想,我人善恶业报夹杂,虽然如此,只要多培植善业,小小过失也就不具有大影响了。例如,一块田里,虽然杂草和禾苗生长在一起,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地去除蔓草,等到稻禾长大了,杂草被压在下面,也就不会影响收成了。
    这个世界已经从神权演变到君权,进而到了民权时代,但是这还不究竟,应该积极提倡「生权」,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当生权的时代来临,一切虐待动物的行为,例如让牛马超载、把鸡鸭倒过头来吊挂都要受到处分;唯有提倡慈悲、仁道,才能更彰显这个社会的光明。无论如何,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能以平等心看待动物,才是人类文明的极致表现。

; b2 k6 I& I& Z" x2 l" E P

    十、原始佛教「托钵乞食」有什么规矩?中国可以实施「托钵乞食」吗?为什么要「过午不食」?有此必要吗?
    答:二千多年前佛世时代,印度社会人民的宗教情操浓厚,对于修道沙门都有供养的习惯。因此,比丘在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前就得出去托钵。
    说到托钵乞食的规矩,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每次外出托钵,都专找贫穷人家乞食,为的是让他们有机会种植福田,以度脱贫穷。须菩提则刚好相反,为了不增加穷人的负担,会到有钱人家乞食,让富者能够继续广种福田,未来才不会穷苦。佛陀知道这样的事情之后,有一天特地召集大众开示:「佛法应该建立在平等上,托钵乞食应当不分贫富,不计贵贱,不分精粗,次第乞食。」所以,托钵乞食要依照次第,不能因为这户人家比较贫穷,没有好东西吃,就不去托钵;那户人家吃的比较好,就到那家去托钵。另外,在所得食物上,也没有荤素的忌讳,只强调遵守「三净肉」的规范。
    当然,托钵也不是像叫化子讨饭一样,挨家挨户到人家门口去要,而是正好哪个信徒家里有喜丧婚庆,他会预计好当天供养的人数,把饭菜摆到门口,当比丘经过时,就一份一份地分送给他们。如果有比丘迟一点出来托钵,供养结束就托不到东西吃了。
    目前南传佛教国家仍实践托钵乞食制度,而且是全国人民奉行,但是在台湾、美国等地,信仰自由,人民不完全是信仰佛教,若要托钵乞食就不方便了。因为每个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托钵乞食的制度不容易实行。所以,中国丛林便采集中修行的方式,让出家人一起到斋堂吃饭,称为「过堂」;如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到斋堂里吃饭,只是经过一下,不贪心、不好吃,也不计较饮食的好坏。所谓「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吃饭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能吃饱就好。所以,在佛门里,「过堂」也是一门修行功课。
    无论托钵或是过堂,都是「借假修真」,人总要吃饭才能存在。五十多年前,我刚开始弘法的时候,有个医生跟别人说:「我才不相信星云法师!有一次我看到他还吃饭呢!」这也奇怪了!难道做医生的人不懂得人都要吃饭吗?所以,有时候佛教会被社会大众误解,都是由于对佛教的认识不够。
    另外,「过午不食」也是佛制生活的规范之一。佛世时代,迦留陀夷比丘于傍晚时分入城乞食,由于光线不足,一位孕妇误以为是鬼魅,受到惊吓而流产,因为这样的因缘,佛陀才制定了「过午不食」的戒律。所以,并非如某些人以为的是修行高深的象征。
    现代社会由于大家工作忙碌,也不必坚持要过午不食,倒是能「过午少食」,少吃一些,晚上的睡眠将更舒服。不过,现代人反倒是有「遇早不食」的习惯,早上不习惯吃早餐;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吃得饱,对于一天的精神力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想修行并不在「吃」的上面计较,当吃则吃,不当吃则不吃,身心平衡才是修行之道。

: c/ h& l0 q6 _

    十一、素食是为了长养慈悲心,但是有的人因为执着自己吃素,因而造成别人的不便,可否请大师针对吃素应该注意哪些观念与习惯,再给我们一些开示?
    答:吃素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应该提倡,但是吃素不能吃得古怪,否则就为人所诟病了。
    有的素食者不肯到别人家里作客,因为他认为别人家的锅子炒过肉,不清净。如果是这样,六祖惠能大师吃肉边菜也不可以啰?常常有信徒好意跟我说:「师父,请到我家里来接受我的供养吧!我特地为你买了新的锅碗。」或者说:「师父,我把锅子刷洗得很干净,你放心到我家里来吃饭。」我说:「不用这么麻烦,你煮过肉的锅子,随便冲洗一下,再煮东西给我吃,也不会怎么样。我是去吃菜的,又不是吃锅子!」
    有时候坐飞机,点心时间一到,空中小姐依序供应面包、糖果,但是看到出家人,她就说:「这面包是荤的,你不能吃;这糖果是荤的,你不能吃。」奇怪!面包、糖果又不是肉,为什么说是荤的?原来是含有动物性油脂。当然,不彻底的素食者不会忌讳这些,即使是完全的素食者也不用过于顾忌;素食者最忌做怪,老是这样不可以、那样不能,会令人反感。
    有的人不肯和吃荤的人同桌吃饭,大可不必如此矫情。吃素的人要有随缘的性格,只要自己吃素吃得开心,何必在乎别人吃荤?甚至有的人见到你吃素,也会很好奇,这时候如果分一点素菜给他试试,或许他也很欢喜呢!
    吃素不要吃得古怪,但是也不能因为开方便而变得随便。比如有的人喜欢吃肉,他就说:「吃荤?吃素?方便就好了啦!」或者有素菜吃而不吃,却说:「方便就好。」这些都是不合理而暧昧的。
    有一段趣谭,有个先生中午下班回家吃饭,太太煮了一道「清蒸板鸭」。先生才刚拿起筷子就发现「鸭子怎么只有一条腿呢?」太太说:「我们家的鸭子都是一条腿啊!不信你到我们家花园的池塘去看。」先生半信半疑地走到池塘边,恰巧鸭子们在休息,都盘起了另外一条腿。太太就说:「你看!鸭子不都是一条腿吗?」先生双手击掌「啪!啪!啪!」掌声一响,所有鸭子都使命地游走了。先生得意地说:「太太,你看!我们家的鸭子现在不都是两条腿吗?」太太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是因为有掌声,所以才有两条腿的吗?」意思是,我每天煮饭给你吃,你却一点赞美、一点掌声都没有,因此,你只能吃到鸭子的一条腿啰!
    所以,做先生的要经常赞美太太:「你好漂亮、好能干,好会做菜。」做太太的也要关心先生:「先生,你辛苦了,家里亏得有你,我们才能住得好、吃得好。」如此,夫妻之间感情一定甜蜜。
    讲这个故事的意思,主要是说明,「吃」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只是用口吃;所谓「秀色可餐」,看美丽的东西,眼睛也能饱;听好话,耳朵也能饱;说好话,嘴巴也能饱;做好事,身体也能饱。所以,吃荤、吃素不重要,眼、耳、鼻、舌、身、意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多存好心才重要。

_ ?8 X" X# T. I3 O/ Q: a- i$ G

    十二、「民以食为天」,大师一向很重视素斋度众的功能,自己本身也很精于素食的烹调。可否请大师指导我们如何做素菜,如何才能吃得欢喜,吃得健康?
    答:说到素食比荤食更好,当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吃,人家才肯吃素。因此,我鼓励佛光山辖下道场要把素食煮好,让前来参访礼佛的人都可以欢喜地吃素。我一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长处,倒是觉得自己能煮好一手素菜。但是人生不一定事事都能如意,虽然我欢喜做素菜给人吃,却一直没有机会做。不过,对于如何做素菜,我还是可以传授几招。
    在佛光山,我也传授做素菜的方法给不少人,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得到真传,为什么?因为人的观念很难改变,你告诉他方法,他就说:「我过去……」、「我从前……」、「什么人跟我讲……」,心里有了成见,再好的方法他也不能接受。就像一只茶杯,里面放了酱油,再把茶水倒进去,就失去茶味了。所以,想作好素菜,应当先空掉心中的成见,全盘接受。
    人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艺术,做菜也是一门艺术,所谓色、香、味,一样都不能少。素食的材料,一般是青菜、萝卜、花菜、各种瓜类。素食比较清淡,不像荤食本身有味道,所以要将味道煮出来就需要靠本领了。
    素菜要炒得好吃,应视菜性的软脆而炒,该脆的要脆,该烂的就烂。尤其中国人作菜讲究火候,应该脆的菜,火候要猛,炒的速度要快;应该烂的菜,要温火慢炒,而且不能先放盐,否则炒不烂。
    需要煮得熟烂的食物,费时较长,为了省时,有个善巧方便。例如萝卜、大黄瓜、花菜要煮得烂,可以先放进锅里油炸,炸过之后,菜的纤维支撑不住油的力量,内部就会松软。从油锅里捞起来之后,如果你不喜欢油腻,可以稍微过水,之后再另起一锅,加入酱油、盐等调味料,约略卤过,就能入味了。
    又如花生、黄豆不容易煮熟,可以提早半天将它泡水,等到软了,再放进锅里煮,很快就熟了。甚至可以在前天晚上就用小火慢慢炖煮,隔天熟烂之后,再加上油、盐炒一炒,便能上菜了。
    有时候家里忙,来不及做饭,煮个面也很方便,五分钟不到就可以上桌了。煮面的诀窍就是水要滚,以防面条下锅后,因为煮的时间太长而膨胀过烂。另外,面捞起来之后最好留有一些汤汁。吃面不需要有菜,倘若吃面的人还要吃菜,那就是不懂得吃面;煮面的人在面里放了很多菜,也是不会煮面,顶多只能放一样东西,例如:
    第一、蕃茄面:煮蕃茄面要先把蕃茄烫过,然后把皮剥了,甚至蕃茄子也掏出来,剁得很碎,然后放进油里熬烂,熬得如同蕃茄酱一样,再加入一点酱油,接着放水、下面。煮蕃茄面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煮得太糊。
    第二,豆浆面:倘若没有蕃茄,豆浆也可以派上用场。原味豆浆加入一点水,滚过之后,再下面,最后放一点盐,就可以吃了。
    第三,胡椒面:若说没有蕃茄也没有豆浆,家里总会储备一点胡椒盐吧!面下锅之后,再放一点酱油、一点胡椒盐就以,而且必定美味无比。
    第四,皇帝豆面:台湾有一种豆子体型很大,叫做「皇帝豆」。首先把皇帝豆放到果汁机里打碎,然后放入锅内,加水,一滚再滚,滚到找不到皇帝豆了,再放盐、放面。有时候时间紧凑,皇帝豆比较费时,改用嫩豆皮也可以,先把它熬成汤,之后再下面,也会很好吃。
    再如四道简单的菜:
    第一、芹菜炒豆干:最重要的是把芹菜炒得很脆,豆干炒得很入味、很香。
    第二、炒四季豆:四季豆是很常见的菜,首先把它折成大约一吋半大小,放进油锅里炸,捞起来后,放进水里洗一下,免得油腻,然后再另起锅来炒。
    第三、炒绿豆芽:将绿豆芽拣干净后,放入锅里用大火炒,很快就能上桌了。
    第四、榨菜:把榨菜切成丝,再加一点豆干切片或是少许的香菇丝下去炒。豆干、香菇丝要少,不宜喧宾夺主。
    炒菜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假如需要费时的,也尽量不超过二十分钟。
    另外,半个小时可以做一道红烧菜。例如:
    第一、长年菜:长年菜是四川菜,也是过年的应景菜,有的人煮得很好吃,有的人煮得令人不敢恭维。长年菜很苦,要先在水里煮一下,苦水不要留下来。长年菜捞起来之后,切成适当大小,再放多一点油、生姜在锅里炒,之后放酱油,不放盐,否则太咸不好吃。
    第二、红烧萝卜:冬天的萝卜很甜、很美、很容易煮烂。首先将萝卜用水煮一下,起锅之后,切成三角形,之后加入油豆腐一起煮,红烧个十分钟就熟了。
    第三、红烧豆腐:豆腐到处都有,但是嫩豆腐、老豆腐的煮法不一样。红烧豆腐要先把嫩豆腐放在油里稍微炸一下,再加入香菇、配料一起煮。
    除此之外,还可以煮面筋泡,台湾话叫做「面泡仔」。面筋泡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马铃薯、香菇、黄豆或花生,但是这些配料要提早准备,因为不容易煮烂。
    再介绍一道点心──烧饼。家里冰箱可以摆几个烧饼,要吃的时候放进烤箱里稍微烤一下就脆了,那也很美味。
    人生要懂得如何预算,做菜也要有计画。上等的厨师,一人可以照顾六个锅子;中等的厨师,一人可以照顾四个锅子;下等的厨师,只能照顾一个锅子,而且还手忙脚乱,这样的厨师就没有价值了。
  「吃」是人生里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的家庭主妇为了一家五、六口人吃饭,几个小时前就开始准备,手忙脚乱还煮不出来,甚至吃了早饭就开始忙中饭,吃了中饭就开始忙晚餐。所以,我把家庭主妇的手艺分为上等、中等、下等、劣等。宴客时,上等的主妇能和客人同时用餐;中等的主妇,来不及和客人一起用餐,拜托大家先用,表明还有一道汤还没煮好、一道水果还要切;下等的主妇,让客人老是呼唤吃饭,却仍不得办法出来吃;劣等的主妇,客人喊到最后,饭都吃饱了,还来不及出来。
    一个会做菜的人,煮个四菜一汤供应给一桌的人使用,时间最好控制在二十分到半小时。所以,事前的计画就很重要。比方进了厨房,就先烧热水,接着再洗米、煮饭,热水一滚就可以用来烧菜、做汤。做菜不一定是一样完成才能做下一样,可以三、四道菜同时进行。
    做素食要简单、保持原味,不要花太多时间,而且刀功、火功、配料、调味都不可忽视。除此,拥有一颗供养心,让大家吃得欢喜更是重要。

, b8 Q, s) U* J; T: [8 M6 ` 0 G6 i; i: l2 M; _& U3 W0 h,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C1 x; |( H0 V' f! I3 I

  「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都能和它沾上边,如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情绪管理等等。其实只要生活在团体里,小至家庭、公司,大至学校、国家,都脱离不了管理。
    早期管理者把人(被管理者)视为生产工具,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质量;进而能了解、关心人的经济需求,以加薪、奖金作为工作动力;到后来更体认和尊重人的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在整体发展中,又能兼顾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于是,这些年来,许多领导人和管理学专家,纷纷投注员工的潜能开发,重视员工的道德观念、忠诚度、稳定性、抗压性,和群我关系等等。在这方面,无疑的,宗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就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学,佛陀所建立的僧团,也有健全的组织和完整的制度。佛门的管理,以自我发心、自我约束、自我觉察为原则,管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僧团能和合发展,俾令正法得以久住。除了僧团的管理,佛陀也对世俗社会提供许多管理法,例如他曾指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君王治国的方法,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也告诉世人如何管理金钱……可以说具「世间解」的佛陀,本身就是一个高明、一流的管理专家!
    二○○五年十月,星云大师在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学生提问了许多有关管理的问题,像如何当个让属下心悦诚服的领导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和情绪?如何运用管理学,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空间?另外,佛光山在全世界,有近两百个道场和各种事业单位,他们也好奇:大师是如何领导这么庞大的团体?其他如经典的管理理念、传统寺院的管理、因果的管理等等,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所谓「理以事显,事以理成」,大师理事圆融,无碍说法,为学员上了一堂精彩又精辟的课程。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实。
    时 间:二○○五年十月五日,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
    地 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持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光法师
    对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旧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台湾人间大学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网际网路同步上课
    一、「管理学」是现代最时髦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乃至学校管理、医院管理、饭店管理等。首先可否请大师针对「管理」的定义与要领,为我们做一些说明?
    答:「管理学」是因应时代进步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标的运作方式。国际企管学者哥夏尔曾说,优秀企业与不良企业的差别,其产业本身的因素只占6%至10%,其他差别全在于管理。一个企业团体,有良好的管理,必然发展迅速,兴隆长久;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管理,必然民富国强,安和乐利;一个家庭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父慈子孝,幸福美满,而一个人如果懂得自我管理,也必定能身心健康,生活平顺。
    管理是一种艺术,有其灵活巧妙之处。一位大将军在战场上,他的一个口号、一个命令,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士兵不顾生死的冲锋陷阵,但是,战场上的管理大将回到家里,可能连一个太太也管不了。
    曾经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说她的小女儿因为学芭蕾舞,有机会到世界各国表演。她看到美国教练在教导时,都采取鼓励的方式,学生跳得不好,也说:「很好!我们再来一次。」没有责备,而是一次一次的赞美和鼓励。相反的,上海的教练就不一样,嘴里说的总是:「你这么丑,站到前面干什么!」「跳得不好,往后面站!」
    每个人资质不一,各有妙用,只要善于带领,败卒残兵也能成为骁将勇士,最重要的是,要能看出他们的优点长处,给予适当的鼓励;看出他们犯错的症结,给予确切的辅导。尤其,不能伤害他们的尊严,要让他的人生得到正面的成长。像盘珪禅师以慈悲爱心,感动恶习不改的惯窃;仙崖禅师以不说破的方式,教导顽皮捣蛋的沙弥,都可看出历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丛林,接引各类僧众的善巧智慧。
    大约是三十多年前开始,西方诸多管理大师的学说、理论,在全球掀起风潮,市面上出现许多管理书刊,也常有各种管理学讲座、管理人员培训班等等。最近几年,管理学又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趋势,不少东西方学者发现儒、释、道诸家学说中,蕴含微妙的管理哲学,于是,出现了如「古代帝王学」、「从三国演义看管理」、「企业禅」、「庄子与经营管理」、「心经与现代管理」等论题与书籍。不论是向西方取经,或是探索东方的智慧,这种种理论、方法,只能作为借镜和参考,如何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为属下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来测度他情,以授权来代替干涉。
    我觉得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指示、不是权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而且,管理者不能总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要常常深入群众,和大众建立「生死与共」的观念及感情,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
    古今中外,善于管理的良臣名将,都是因为拥有这种体贴、承担的美德,所以能够克敌致胜。像战国时的吴起将军,不但平时嘘寒问暖,与兵士同甘共苦,同榻而眠,同桌而食,还亲自为患「疽」的士卒吸吮脓血,所以官兵们都肯为他赴汤蹈火,即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李广带兵,在饥乏之际,发现泉水,不待士卒尽饮,必不近水;不待士卒尽餐,必不尝食,所以大家都乐于为他效劳卖命,出生入死。
    总之,说到「管理」,其实就是在考验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与智慧。管理的妙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先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带人,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二、针对刚才大师所说,不管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所以管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把人管理好?
    答:世间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较容易,因为物品既不会表达意见,也不会和我们对立抗争,怎么安排,它就如何发挥功用;事情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原则,如果能将事情的轻重缓急拿捏妥当,把事情的好坏得失权衡清楚,管理起来也不觉为难。
    管理学中最难管理的是「人」,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尤其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看法、学历、资历,不同的地域、籍贯、年龄……,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要将他们统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有一段民间的绕口令说:「有一个城隍庙,东边坐了一个管判官,西边坐了一个潘判官,西边的潘判官要管东边的管判官,东边的管判官要管西边的潘判官,究竟是要东边的管判官来管西边的潘判官,还是西边的潘判官来管东边的管判官。」你看,连判官也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可见有了管理对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别对立,反而更难管理呢!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已于二○○五年十一月辞世),他曾为「人的管理」重新定义,认为在新时代,以资讯为导向的企业组织里,主管和有专业能力的员工之间,已不似传统的上下关系;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组织则如同交响乐团,身为指挥的,只是「带领」各有所长的团员,演奏出完美的乐曲。我觉得这样的团体颇类似我们僧团,僧团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是同参法友,有着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标,平时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时则团结合作,集体创作。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什么是佛法?慈悲、智慧、权巧方便、六度、四摄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时,可以运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学好,自己必须具备「以众为我」的菩萨精神,例如要能为人着想,能给人利益,肯帮助别人,让每个人「皆大欢喜」,就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态度,不要一味的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过份讲究规矩,往往难于管理和成事。所谓「订法要严,执法要宽」,真正擅长管理的人不强迫要求,却在「无为而治」中,让属下「心甘情愿」的奉行,也从宽容、尊重里,得到进步成长和发挥的空间。
    曾经有位泰国工厂的老板,他告诉我,他的六百名员工,每天上班前会有半小时的打坐、诵经。他的用意是希望从思惟法义、从打坐沉淀中,培养他们的慈悲、热忱和因果观念。长期下来,他发现对工厂的管理和营运,助益不少!
    在台湾,也有不少企业团体成立佛学社、禅修班等,希望藉由佛法的净化,让员工情绪稳定,配合度高,进而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升工作效率。如电信局很早就成立「学佛会」,台塑有「福慧社」、「中道社」的佛学社团;长庚、荣总、台大等各大医院都设立佛堂,固定举行念佛共修;中钢、中油、中船等公司常举办佛学讲座;高雄炼油厂有「光照念佛会」、「禅坐研究班」,常与佛光会联合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还有,巨东建设集团不但认同我「发扬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更以「六波罗蜜」作为企业经营的大目标。
    佛教一向重视人的管理,《禅林宝训》言:「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人事管理上,必须注意几点原则,如要顾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协调、要用心策画、要全力推动、要向上报告、要知道承担、要追查成果。此外,主管与属下之间,必须能上下坦诚交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动勤奋,能自我厘订计划,平时处事多沟通协调。
    我认为身为现代领导人、管理者,应该具备几个条件:
    笑在脸上,赞在口上,怪在心里,气在肚里。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功归大众,过自承担。
    不计得失,不可畏缩,不能颓丧,不会顽执。
    顾全大局,倡导人和,上下交流,意见一致。
    发心服务,遵守诺言,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调和,照顾大众,善用机会,把握人生。
    处事幽默,聆听报告,细心研究,双手合十。

# n# n" l- F- M& o1 w. x+ d

    做一个领导人,如何用人也是一门学问。身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属下只有批评,没有指教,所以对于人才,要能吸收、包容和培养。另一方面,身为主管或高级领导干部,也要随时自我检讨,并与属下沟通,才能做到「将相和」,让团体健全巩固地发展。
    在管理时,我们常会跟对方说:「你都不听我的话!」「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见!」其实,想一想,我们又何尝听自己的话?往往自己承诺的事情却做不到,所以与其说管人难,有时候管自己更困难。我们在管理别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口说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8 e' w" m6 X d* ~

    三、懂得管理学,甚至善于管理别人,并不必然就懂得管理自己。有的人可以管理数家公司,可以统领数千员工,但不见得能管理好自己的「心」。请问大师,如何做好「心」的管理?
    答:前面说「人难管,自己更难管」,其实比人、比自己更难管的,就是我们这颗「心」!如《五苦章句经》所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每天早上醒来,我们的心就这里、那里的到处走来走去,忽而欢天喜地,忽而痛哭流涕,在十法界里流转不停。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当我们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便表现出如魔鬼罗剎一般的狰狞模样。在佛经里,有许多对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难控制、心如电光剎那间、心如野鹿逐声色、心如盗贼劫功德……此外,佛陀也说我们的身体好比一个村庄,村庄里面住了六个盗贼,他们的首领就是「心」。心是身体这个村庄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想治理身体,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体就能听我们的话。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作为眼耳鼻舌身的领导呢?何能让眼耳鼻舌身成为善良之辈呢?当一个人连自己的身心都无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
  「心」是万物之本,没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当然不会圆满。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心善则一切皆善,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学。因此,佛陀设教,就是倡导「心」的管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没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么有「天下为公」的观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没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么能以诚信待人呢?此外,诸如成见、执着、愚痴、谄曲、悭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让心中藏污纳垢、百病丛生,又怎能调和人际,服务大众,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呢?
    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可怜,也很伟大。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心」而生活,这颗心给我们制造很多的妄想、烦恼,让我们不得安宁。因此,儒家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非礼勿动」来规范我们的心。
    佛教更有许多对治法门,如「五停心观」就是五个治心的方法:贪心重的人,可以用「不净观」来对治,观想身体是个不清净的臭皮囊,贪求就会少一点;瞋心重,喜欢发脾气、骂人、怪人、冤枉人的,用「慈悲观」来对治;对世间的道理,常常颠倒妄想,不能明白来龙去脉,凡事一知半解,愚痴无明的,用「缘起观」来对治;自觉业障深重,又执着、计较,有诸多烦恼者,可用「念佛观」对治;平常容易散乱、妄想,心意不能集中,精神容易恍惚的人,可以采取「数息观」,数自己的呼吸,一进一出,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一, 如此心意集中,就容易专注,不会散乱,烦恼妄想也会慢慢的像水一样平静下来,心一平静,自然就容易看清自己、认识自己;能如此,则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乱,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动了。
  《佛遗教经》说,只要我们「制心一处」,就能「无事不办」。修学「心的管理」这门学科,不能完全依靠别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呈现出来,并且以这些善心、好心,来管理自己、管理环境、管理事物、管理团体。平日我们参禅念佛、早晚反省、喜舍行善、克己利他,都是为了把心管好,也是为了修满「心的管理」这门学科的学分呀!

; d6 v, Y/ n& v( @+ F2 H

    四、管理学其实就是一门领导学,请问大师,身为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让属下心悦诚服的接受领导?
    答:近代管理学从崛起到现在,大约将近九十年。由其发展过程,可看出一些趋向,如从「物性」管理,进展到「人性」管理;早先将被管理者视为生产工具,只求工作效率,增加产能,后来渐渐重视被管理者的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人性问题。以及从「个体」到「整体」,建立员工的团队认同观念,创造企业形象,关注社会公益等,都是因应时代而自然演变的管理趋势。
    我想唯有「人性化」,能关怀属下的需要,能尊重、提携属下,并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管理者,才能让属下心悦诚服的接受领导。另外,「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十六个字,不只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也是领导者必须谨记在心的。能「给」,代表心中有无尽的能源宝藏;肯「给」,才是一种宽宏无私的度量。不过,许多主管喜欢部属言听计从,毕恭毕敬,甚至以磨人为乐,藉此展现自己的权威。其实,领导者能融入大众,「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四十年前,我初创佛教学院,即使像「出坡」这么一件例行的事情,我都亲自说明意义,并且身先表率,挑砖担水。到现在,想要为我做事情的徒众何止万千,但我不仅未曾以命令的口吻叫人做事,还经常主动地为徒众解决问题。听到某个徒众在北部事情忙碌,我便为他主持南部的会议;知道哪个徒众正在主持会报,一时无法结束,我就为他代课教书。我觉得能和属下培养出「同甘共苦」的情谊,不只可以发挥团队精神,更能让属下心甘情愿的跟随。
    有的人是天生的领袖人物,有的人则是后天培育而成。美国的华伦·班尼斯(Warren Bannis),曾经担任甘乃迪、雷根等四任总统的顾问,他出版了二十几本有关领导的书。班尼斯认为领导方式很多,每个人都各有不同的领导风格,但是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四种特质或能力,即(一)注意力管理:给部属明确的目标或愿景,以凝聚共同的心力。(二)意义管理:让部属认同愿景之意义。(三)信任管理:言行一致,诚恳正直,能让部属信赖。(四)自我管理: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能虚心改进,坚固所长。班尼斯还认为只要领导者愿意努力和自省,就能拥有这四种管理能力,成为一流的领导者。
    除了这些条件,在统理大众上,我觉得「知人、育人、用人、留人」,也是身为领导者要具备的识能。知人首重了解各人长短,育人要懂得教导部属,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在这方面,《徂徕训》里,也有很好的意见,如:不能一开始就想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必须等用人之后,优点才会自然呈现;用人时,只须取其优点,不要过分在乎他的缺点;不可只任用投其所好的人;不要计较小过,而应重视对方的工作表现;用之则无疑,务必给予充分权限;在上位者,不可与在下者争功;人才者,必有乖癖,因为有「器用」,自然不能舍癖;只要能善用人,必定可获得适事、应时的人才。
    明朝刘伯温的《郁离子》里记载这么一则故事:有位赵国百姓因为家中老鼠为患,到中山国讨了一只猫回来。这只猫很会捉老鼠,却也爱咬小鸡。一段时间之后,这户人家不再有鼠患,但是小鸡也被咬死不少。有人劝他将猫赶走,他回答:「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老鼠,不在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墙壁,毁损家具,可说祸害无穷!没有鸡,顶多不吃鸡肉;赶走猫,老鼠再来就不得了!」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管理者不能只是盯着属下的缺点,能舍其短,用其所长,才是最重要的!
    汉代政治家贾谊也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所以能成就大事业。」因此,大原则不放松,小细节不计较,用人之道在各得其位而已矣!身为主管者要能授权,要有宽阔的度量,让属下发挥所长,在「提拔后学」的原则下给予机会,但也不能一直留在身边,不让其离开。另外,领导者本身不能太忙,太忙容易顾此失彼,而无法作长远性、全面性的整体规画。
    关于用人之道,我提供几点原则:取人之直,疏其谄曲;取人之朴,疏其奢侈;取人之宽,疏其狭隘;取人之敏,疏其懒惰;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懂得用人之道,优秀的人才就会甘于为其所用。
    如何当个称职的主管?在《佛光菜根谭》里,我将主管分成四等:「一等主管:关怀员工,尊重专业;二等主管:信任授权,人性管理;三等主管:官僚作风,气势凌人;劣等主管:疑心猜忌,不通人情。」身为领导者,能有知人之明,且能推心置腹的信赖、尊重,凡事多体恤、多包容,部属就会因为受到赏识、重用,而心悦诚服,甚至萌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呢!

8 q c/ s9 Y* l1 t: R

    五、目前佛光山的寺院道场遍布五大洲,每日所从事的弘法事业又多,却都能井然有序的进行,请问大师平时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和事?
    答:过去也常有人问我,说我门下徒众一千多人,寺院近两百所,又有各种文教事业单位,如此庞大的团体,不知我是如何管理?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管理技巧,我只是为佛光山建立各种制度,以制度来管理,以组织来领导而已。例如在开山之初,我即根据六和敬、戒律和丛林清规,着手为佛光山订定各项组织章程,建立各种制度,以及「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运作准则。
    在人事管理上,有几个基本方针,如:「徒众不私有」,佛光山所有的徒众,没有一个是个人的徒弟,所有的弟子都是佛教的、公家的,只有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为序。因为不私收徒弟,徒众之间就不会为了徒弟而产生纷争。「金钱不私蓄」,佛光山所有徒众除了常住发放的「单银」之外,涓滴归常住所有,个人不私置财产。徒众没有金钱,并不代表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反而他们的衣、食、住、行、疾病、留学、游学、参访,甚至剃度以后,回家探望父母的礼品,常住都会为他准备。在佛光山健全的制度下,大众享有最完善的福利。
    还有「人事要调动」,秉持「滚石不生苔,流水才是活水」的原则,佛光山的人事有轮值调动。每一座别院、分院、布教所、事业单位,都不是个人所有。或许今年在这里做住持,明年可能调派到另一个寺院去。调职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方学习,多方结缘,增加不同的经验。以及「序级有制度」,佛光山依每一位徒众在道业、事业、学业上的努力而评核序级,由清净士、学士、修士到开士,逐级升等。
    因为有这些健全的体制,所以佛光山能够和谐顺利的发展。此外,佛光山依徒众的性向、能力,分别训练,再依个人专长担任各项职务,如:住持、当家、知客、文教、策画、法务、典座等等,总希望每个人都能各尽所长,为佛教奉献心力,也为自己的生命留下光辉。
    在寺院管理方面,佛光山的各个殿堂,像大雄宝殿、大悲殿、会议室、客堂、教室……都是全日开放,以便让大众随时都能进去瞻仰、使用。在物品管理方面,我不喜欢建仓库,我觉得物品是给大家用的,最好能物尽其用,东西一旦堆在仓库里,往往一放多年,等到要用时已经发霉生锈,岂不可惜!我管理金钱,也不喜欢放在秘密的地方,三、四十年前,在寿山寺的时候,我常将金钱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学生、徒众各取所需;我认为这才是公平之道。我管理人,倡导法治、人治,甚至无为而治,我觉得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内心的管理;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
    有鉴于「人和为贵」,所以我一向主张「集体创作」,我觉得最上乘的管理方式,应该是让大家自动自发,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奋发突破。我也大力提倡「同体共生」的精神,我觉得最高明的管理原则,应该是让整个团体能够产生共识,而上下一条心。不过,在「以和为贵」的前题下,我亦提倡「和而不同」的运作模式。
  《资治通鉴》里,任延对东汉帝刘秀说:「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一个团体如果形成只有一个声音的「一言堂」,将会缺乏活力,不再进步成长。因此,虽然我一手创建佛光山,但我都以召开会议来代替下达命令;尽管我是多少人的师父、师公,但我宁愿大家商讨研究,也不愿断然否决别人的意见。当然,其中也曾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扰,例如有些议案必须赶紧实行,因为主事者的保守、延误时机,可能日后得付出多倍的努力及代价,但是为了尊重他人的看法,也只有孤注一掷。四十年来,为了斡旋各个单位的意见,为了调和各个主管不同的看法,总有开不完的会议,但想到能给人多少利益,给人多少方便,给人多少学习,一切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总之,佛光山那么多人相处在一起,之所以能和谐无诤,一个最大的妙诀就是相互尊重,再者就是大家有共识。佛光山不是一个痴聚的团体,大家有相同的理想、方向与愿景,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僧众,都毕业于佛光山丛林学院,所以在思想、理念上,大体一致,大家以弘扬「人间佛教」为目标,从弘法利生中,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所以能安住身心,共创一个六和敬的僧团;这就是佛光山最好的管理之道。

: V! E& J) u) `4 x

    六、从刚才大师谈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事,可以看出大师很有现代管理学的理念与长才,不知大师这些理念是否有受到佛教经典的启发,能否举一些实例说明?
    答:四十年多前我到日本访问时,见到许多工商企业团体,为了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理念及生活习惯,在正式工作之前,会将他们送到寺院,接受佛教的「管理」课程;以此作为「职前训练」。当时日本寺院负责行政的出家法师,也无不以佛门对人事、对工作的管理方式倾囊相授。那时我就认为佛教在社会管理方面,应该可以提出一些贡献。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有关管理的方法,可以说俯拾皆是。如《阿弥陀经》就是阿弥陀佛的管理学,阿弥陀佛是善于营造管理的建筑师。他所建造的极乐世界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楼阁,有七宝池和八功德水,街道皆以金银琉璃铺成,花草树木香洁微妙,重重叠叠的景观,非常庄严美丽。更重要的是,极乐净土没有空气、水源、毒气、核能等各种污染,没有吵杂的噪音;气候清爽宜人,没有生态失衡的问题,也没有水火风灾及地震、海啸之害,是一个庄严安乐的清净国土。
    而且,在西方极乐世界里,交通管理顺畅,没有交通事故;人事管理健全,没有男女纠纷;经济管理完善,没有经济占有;治安管理良好,没有恶人陷害。也没有政治的迫害,衣食的扰人,老病的罣碍,种族的界限,怨家的敌对。极乐世界的居民注重品德,相互尊重,他们在道业上,已达不退转的阿鞞跋致境界,因此没有暴力伤害,更没有贪赃枉法,人人友爱合群,互敬互重,是个有德贤者共同居住的佛国。
    阿弥陀佛将极乐世界的居民,全都「管理」成「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不论在自然环境、建筑规画,或社会、人际的管理上,可以说阿弥陀佛就是最高明的管理专家,因为他能够给人安全、给人安乐、给人安心、给人安适。
    一卷《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最好的「管理学」。观世音菩萨具足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大无畏、大力量,寻声救苦,以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如:风灾、水患、火难等,菩萨无不伸以援手,主动帮忙他人解决困难,救脱困境,让众生得以无忧无惧。另外,观世音菩萨能观世间音声而随缘度化,圆满众生所愿。贪欲者,他以布施喜舍来帮助;瞋恨者,他以慈悲来教化;愚痴者,他用智慧来引导;疑嫉者,他赐信心来摄受;求生儿子的人,助其生下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儿的人,助其获得端正有相之女。
    观世音菩萨善于随类应化,观机说法,如果是军人,观世音就为他说军人法;对工商人士,就讲工商管理法;对童男或童女,也会给予童男童女的教育。这种「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的随机应现,即是「同事摄」的体现。
    除此,《普门品》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管理,就是「一心称名」。在人间,不论是上司与部属,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或是朋友同侪之间,若想获得对方的尊重与爱护,达到人际关系的圆融,首先应该学习爱语布施。人与人之间唯有至诚赞叹,「口中有你,心意诚敬」,双方才能心意相通,圆满融和。
    再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也是非常好的管理学。此十大愿是菩萨为了度众生,精进勇猛,长期不断修行的愿力,应用于世间的人事管理,更是微妙高超。我以现代语言来诠释:礼敬诸佛,是人格的尊重;称赞如来,是语言的赞美;广修供养,是心意的布施;忏悔业障,是行为的改进;随喜功德,是善事的资助;请转法 轮,是真理的传播;请佛住世,是圣贤的护持;常随佛学,是智者的追随;恒顺众生,是民意的重视;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圆满。身为主管的在身、口、意上,若能依此十点待人处事,相信定能成为让部属真心爱戴的领导者。
    佛陀是最早的管理专家,他讲说的教理义涵,可以说无一不是管理法。例如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来形容每个人法身、自性的永恒、无始无终、无穷无际,用之于管理,不也是要做到纵的上下连系,横的各方关照,才能圆满周全吗?其他如「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八正道」等等,也都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管理法门。

& I* L6 o; J. h1 y, {

    七、原来佛教经典里,有那么多的管理法宝!我们从大师的传记知道,大师从小就在大陆接受完整的丛林教育,可否请大师再谈谈传统佛教寺院道场的管理学?
    答:佛教寺院的管理,从佛陀成立僧团时,即已有健全的系统。佛陀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制度,他常说:「我亦僧数。」也说:「我不摄受众,我以法摄众。」佛陀不以领导者自居,而是以真理来摄受统理僧团大众。因此,凡是进入僧团的每一成员,都必须舍弃过去的阶级、财富、名誉、地位,仅有内在修证境界的差别,而无外在身分阶级的画分,以人格尊重、长幼有序、互敬互爱,作为僧团建立的基础。
    佛陀住世时,以其制定的戒律及所说的教法为领导中心,僧团生活采取托钵行乞,和合共住的形式。在共住规约上,僧侣除个人使用的衣?等物外,其他物品、用具、床具,乃至房舍、园林等,均属僧团共有,不得据为私有。对僧团器物的维护,则有工作上的分配;于每一住处僧团中,推选一位有德长老,领导僧侣的生活作息,及担任平时的教诫。
    在日常生活上,僧侣以戒律和「六和敬」,作为共住的法则。「六和敬」是:
  (一)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是思想的统一。
  (二)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三)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是经济的均衡。
  (四)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开展。
  (五)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是语言的亲切。
  (六)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是相处的和乐。
    在身口意、见解、利益各方面,有这些共识和依循的准则,所以能维持清净和谐的僧团。
    佛陀也会于每月八日、十四或十五日与僧众共集一处,布萨说戒,期使散布于各处的僧侣能定期集会。若有违犯戒律者,即于此时对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审议、判决、处置。这些都是佛陀为让僧团和合久住,所订定的身心净化的管理制度。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除了延续佛陀的教法,在僧团管理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古今丛林接纳十方参学的衲子,因此,住持亦须经由十方大德共同推举。同时,寺院重要纲领政策,或领导大众,维系纲纪的职务,也多是经由僧众议决、选举投票而产生。这种「选贤与能」,重视大众意见的民主管理,加强了寺院行政的公信力。
    丛林事务统分四十八单,在两序的人事组织下,职务有文有武,有内务、有外务,有执纲纪、有执众劳,有任教育、有任幕僚。如《缁门警训》说:「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为众僧主典翰墨,故有书状;为众僧守护圣教,故有藏主;为众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各单职务由常住依职事发心、能力、德行、才学的不同而派任,大众皆是基于服务的立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彼此互尊互重,使寺务正常运转。
    丛林寺院的一切净财、物品来自十方,因此概归常住所有,由常住为大众储蓄道粮、维护寺产、规画福利,使僧众得以安心办道,这种「公有公用」的管理法,也就是六和敬中「利和同均」的经济理念,可以结合个人的力量,为团体创造更大的利益。
    僧团除了以戒律为规范外,并制定有一套完整的生活规范,使大众生活有一定的制度可循。例如东晋道安大师为其领导的僧团,制定有三项僧尼轨范:
  (一)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
  (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
  (三)布萨、差使悔过法。
    而中国禅宗丛林,由于注重劳动生产的农禅生活,则施行「普请法」,就是集体出坡作务,无论上下,一律平等,均需参与生产劳动;这种平等普请之法,有助于凝聚大众的向心力。
    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禅苑清规》,或其他日用清规,以及戒律仪制中的「布萨举过」、「僧事僧决」、「灭诤法」等,都能看出佛教丛林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特质。
    佛教很重视群我的关系,丛林寺院管理的原则,从启发心灵及服务大众着眼,而且主张自动自发、自我约束。两千多年来,佛教以佛、法、僧三宝作为信仰的依归,以经、律、论三藏为管理的法则,令僧众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最佳的修行指南。其实,这个管理方法亦可用之于国家、社会、各行各业,乃至个人的身心管理呢!
 

* E& T( f9 B$ K5 [' t( [ 6 I) ], N* T8 Z$ _,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1: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7 t$ r" ]! U& F/ f' S

    八、情绪化是立身处世的障碍,用情绪做事不容易成功立业,所以现在社会很流行「EQ管理」,也就是情绪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
    答:一个人想把自己管理好,必须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心念、威仪、语言等等的管理,尤其自己的情绪更要管理好!情绪管理不好,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无谓的灾殃,所以,现代人很重视「EQ」情绪的管理。
    有的人情绪变化很大,如天气般「晴时多云偶阵雨」,让人捉摸不定。我曾将人分成四种:「一是很能干,也没有脾气;二是很能干,但脾气很大;三是不能干,也没有脾气;四是不能干,但脾气很大。」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绝不能情绪用事;用情绪做事不容易让人信任,当然也就不容易成功立业。过份情绪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情绪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历代暴虐无道的帝王将领,大都是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结果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克曼,是一位情绪解析专家。他认为我们的脸部表情,是情绪的直接窗口。为了侦测情绪,他用电流刺激脸部肌肉,研究肌肉运动与情绪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我们脸部肌肉,有大约七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可变化出七千张不同的脸孔,有着七千种不同的情绪。艾克曼以科学方式提出基本情绪有十大类:愤怒、恐惧、悲伤、嫌恶、轻视、惊讶、愉悦、尴尬、罪恶、羞惭;而每一项都代表一大类相关的情绪。
    这些基本情绪和佛教的分类颇为相似,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即已建构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唯识学也将人的心理反应,分析成五十一种,其中属于负面情绪的,就有贪、瞋、痴、慢、疑、恶见六种「根本烦恼」,以及随根本烦恼而生起二十种大、中、小「随烦恼」,如忿怒、嫉妒、骄慢、悭吝、谄曲、昏沉、散乱、懈怠、无惭、无愧……这些情绪表现在外的,便是粗暴、蛮横、乖张、无理、喜怒无常的言行。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阴晴不定、激动忧惧的心理状态中,久而久之,会影响生理变化,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医学研究报告中提到:「当一个人不快乐、发怒或紧张受压力时,脑内会分泌具有毒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毒性的激素,不只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会妨碍人际之间的相处,让自己陷入忧郁、躁郁、自闭的困境里。
    情绪之害如此大,我们要如何做好情绪管理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对治我们八万四千个烦恼。除了前面提到的「五停心观」,可用来对治贪瞋痴等根本烦恼,在情绪管理上,还有几个方法,如藉由禅坐可以调身、调息、调心,置心于一处,不散乱惛沉,在行住坐卧间,就能将粗犷的身心调柔,将浮躁的情绪稳定;从礼佛拜忏中,可以消除我慢、我执,减轻身体的业障,洗净内心的尘垢;念佛持咒,也可以止息妄想,拋开烦恼,而使心志清醒,保持心情的平静。
    再如以喜舍对治贪心、以慈悲对治愤恨、以明理对治愚痴、以乐观对治沮丧、以知足对治嫉妒、以信心对治猜疑、以真心对治虚妄、以谦卑对治骄慢、以感动对治不满、以发心对治懒惰、以反省对治不平、以惭愧对治蛮横、以包容对治狭隘,都是很好的情绪管理妙方。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常说:「我的压力太重了!」父母师长教训,是压力;课业太多,是压力;工作负荷重,是压力;赚钱养家,是压力……这些承受不了压力,不堪一击的人,被称为「草莓族」。其实从古到今,历代的人物,不管圣贤或普通人,哪一个不需要经过这许多压力来成长呢?就是青菜萝卜,也要经过风雨日晒的孕育,才能成熟;山谷岩壁隙缝间的小草,也是突破艰难的环境,才能绽放成长。我童年时,也都是在老师打、骂、冤枉的教育中,慢慢成长。回顾我的一生,正如陈诚所言:「为做事,必须忍耐;为求全,必须委屈。」在忍耐、委屈中,不也成就了许多佛教事业吗?
    我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得忧郁症、躁郁症,大都是太过清闲、胡思乱想,没有压力,才会造成这许多疾病。有人做过试验,把黄豆、绿豆摆到水盆子里,上面没有压力,长出来的豆芽,都是瘦瘦的。相反的,如果上面覆盖一层棉花或纸网,施以一些压力,长出来的豆芽,不但肥胖,而且甜美、营养。
    另外,日本人欢喜吃生鱼片,当日本本土的生鱼不够吃的时候,就从苏联进口。但是,将活鱼从苏联运送到日本,因为路程遥远,常常到了日本,鱼已经死去一半以上。后来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在鱼箱里放进几只螃蟹,螃蟹会咬鱼,是鱼的天敌,只要螃蟹稍微动一下,这些鱼就紧张的动起来;它们时时承受这些螃蟹的攻击压力,反而增强生命的动力。结果后来运送到日本的鱼,有百分之八、九十存活,可见经由压力更能生存。
    有压力才会激发潜力,有压力才会成长,才有前途,好比篮球,打他一下,它就跳得很高。我们要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凡事随来随遣,如果尽是把事情摆在心里,会像水沟阻塞不通般的发臭;唯有懂得疏通排解和调适,生活才会过得欢喜自在。
    在《杂阿含经》卷十七里记载,有一次佛陀问弟子,凡夫和圣贤,对于苦、乐的感受有何不同?佛陀告诉他们,凡夫身体受苦,忧恼狂乱,连带内心也跟着痛苦;贤圣之人身体受苦时,不会忧愁烦恼,所以只有身受,没有心受。二者的差别即在于凡夫为五欲所染着,而产生贪瞋痴三毒,圣贤则无。
    因此,我们平时要凭着正念、正勤、正道来做人处事;透过般若观照,培养自己的耐心、虚心、诚心、赤子心、清净心、慈悲心、宽恕心、欢喜心、平等心、忍辱心、惭愧心、感恩心……就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唯有把情绪管理好,我们才能找回心灵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 ]' M9 Q+ x( N3 f$ u5 d/ e

    九、每个人一生的岁月有限,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让生命发挥更大的意义,做到如大师的「人生三百岁」,这就需要时间管理的智慧。请问大师,您平时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呢?
    答:我们在世间上生活,与我们最有关系的,第一个就是「时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分分秒秒在减少,可以说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再来就是「空间」的问题,从小我们就知道要争取一个座位、一个床铺,长大进入社会,要争土地、争房屋、争车位。为了争取空间,有时候还和人吵架、打架,甚至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也常为了领土空间而战争。
    常听到有人说:「我时间不够用!」读书的人时间不够用,要赶夜车;上班的人时间不够用,要加班。很多人到了中年、老年,更是苦恼自己「岁月无多、去日不远」。
    记得我二十岁从佛教学院毕业,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大众之后,一生就没有放过年假,也没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还比别人更忙碌。从早到晚没有休息,不但在殿堂教室里讲说弘法,在走路、下课的空档,甚至在汽车、火车、飞机上,我都精进地办公、阅稿。几乎每一天都在分秒必争、精打细算中度过。如果以一天能做五个人的工作来计算,到了八十岁,就有六十年的寿命在工作,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三百岁吗?这就是我主张的「人生三百岁」;这三百岁不是等待来的,也不是投机取巧来的,是我自己辛勤努力创造出来的。
    唐伯虎有一首打油诗,写道:「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除了夜晚睡觉,人的一生,即使能活到百岁高龄,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也不得不将时间分割成零碎片断,如果将每天吃饭、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还剩下多少时间呢?真正能够发挥智慧,奉献社会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学会善用零碎的时间,在等车子、等客人、等上课、等开会、等吃饭时,订计划、想办法,或思考文章的内容铺排、佛学上难懂的名相,或回忆读过的名著佳作等,如此,不但培养我集中意志的习惯,也增进我从「闻、思、修」进入三摩地的能力。
    由于我懂得利用「零碎时间」,所以,无论是坐火车、坐汽车、坐飞机、坐轮船,无论要花费多少时间,路程多么曲折辗转,我不但从未感到时间难捱,反而觉得是席不暇暖的弘法生涯中最大的享受。我常说:「公路、天空是我的床铺,汽车、飞机是我的餐厅,一本书和膝盖是我的书桌,一只笔是我所有的动力。」过去几十年,我南来北往,乃至国内外来回,一点都不觉得浪费时间;局限的空间里,正是我思考、写作、用功的最好时光!
    另外,我经常在客人要来的前一刻,站在门口迎接,让对方惊喜不已,有人问我是不是有神通?其实这是因为我从小就训练自己要有时间观念,五分钟、十分钟,有多久?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时辰?做一件事情要花费多少时间?我的心中都了了分明,当然一切事物也就能「管理」得恰到好处。
    一位信徒问赵州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禅师回答:「你是被十二小时支使得团团转的人,我是使用十二小时恰恰当当的人,你问的是哪一种时间?」
    的确,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是心灵的时间,因为能够纵心自由,达古通今,所以他的生命展现了泱泱宇宙的全体大用;不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只是钟表刻度的时间,由于受到钟表指针的支配,一小时不会多,一分钟不会少,因此他的生命浑浑噩噩而渺小有限。
    韶光易逝,岁月荏苒,人生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光中,扩大生命的价值。因此,时间的管理,要有正当性、建设性和成就感。我们平时为人处世,说话要说有「三百年」功用的话,做事要做「三百年」长久的事业,如此,人生的岁月虽然老去,但时间却能带来成就、历史与功德,此即所谓的「精神不死」。如佛陀的说法、孔子的传道、玄奘的西行、马祖的丛林,以及许多伟大的寺院,伟大的雕刻、艺术、文学作品等,都是以其光辉照耀千古世间;这才是一流的时间管理。
    时间之外,也有人感叹自己在宇宙之间,所拥有的房屋太少、办公室太小,空间不够,东西放不下。其实,时间要靠自己懂得运用、处理,空间也是一样,大大小小,总有空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量要大,所谓「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只要自己放开心胸,心里的世界一大,有限的空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宽广。
    记得接办南华大学时,曾将一座大楼的设计方位改变,事后许多人说改得真好,他们问我是不是会看地理风水?其实心有心理,人有人理,情有情理,物有物理,地当然也有地理。过去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每次一上殿,我就知道要站到哪个位置,因为我喜欢敲法器,即使没有开我的牌,也总希望有递补的机会;每次一到斋堂,我也知道应该往哪里坐,因为我的食量大,要找一个行堂容易看到的地方,好为我添饭;每次一到教室,我知道该选择哪个位置,因为过去寺院没有钱点油灯,只有靠自己选择光线最好的地方;每次和师长谈话,我也知道该往哪里站,因为我要引起他的注意,好让我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后来举凡队伍的排列形式、建筑的远近高低、事情的快慢程序,我都能拿捏得准确,这是因为我能用心将自己的「空间」管理得当的缘故。
  「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意谓超越了时间,无量光意谓超越了空间,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人,才能与真理相契合。古德所言「立德、立功、立言」,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具体表现。虽然我们生命的时间有限,安身的空间不大,仍应将小我的生命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造福无量无边的众生,让一己的意志流入整个世间,与虚空万物同在,那才是生命的真谛。

, W# T* y% w* }' k2 D1 n

    十、现在的社会人际往来频繁,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不仅代表做人成功,对于自创事业或者职场升迁也会获得较多的助缘与机会。请问大师,如何运用管理学的原理,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答: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上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之所以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人际疏离,沟通障碍,有的是拙于言辞,有的因表达不当,有的则因为自己预设立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然无法沟通,也有的人态度冷漠,令人不愿碰触。但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贡高我慢,对于自己的主张,要别人奉若圣旨,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如此之人,人际关系怎会良好?
    人生无绝对的大小、高低、好坏、贵贱。自古以来,愈是礼贤下士的帝王,愈是以贤名流芳;愈是不耻下问的老师,愈能以学问传世。所以,人际之间,要能做到「老做小」、「小敬老」。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谦虚,他不会不懂强装懂,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不如老农,不如老圃。
    可见「谦虚」是人际相处的重要秘诀。一个人的学识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谦虚,难受主管的青睐;一个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负、不知含蓄,难受他人的赞美;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忍让,难得他人的友谊。而且,沟通或管理,都是为了取得彼此的共识,而非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要能设身处地的替对方着想;能令别人欢喜接受,才是有效而成功的管理。
    另外,人我之间也常有「见不得人好」的劣根性。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学识、比自己有能力,或看到别人升官发财,就嫉妒他、打击他、障碍他,如此的损人又不利己,人际当然不会和谐。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密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管理,其实就是要「帮助你」。就像洗衣服一样,必须搓揉洗涤才会干净。自己无法改正的坏毛病,就需要别人适时的帮助。如何做好管理,有三个原则:
    一是用「情」管理:父母管儿女要有爱,老师管学生要能保护他,长官管部下也要给予关心。人心是肉做的,用爱、用情来管理,才能赢得人心;没有爱心,对方不服气,就难以管理了。
    二是用「理」管理:有时太重情爱的管理,无法折服对方,这时就必须讲究「理」了。家庭有伦理,则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慈下爱,职场有伦理,则上下和谐,做事有条理、计划,被管理的人,也会心甘情愿地服从。
    三是用「法」管理:如果道理行不通,只得仰仗于「法」了。所以国家订有法律,甚至军有军法、商有商法、教育有教育法;只有法才能公平、平等的把人、事都管理好。
    领导人在实行中,要把握前面所言「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门管理学,在待人处事,要做到在时间上「竖穷三际」,在空间上「横遍十方」,懂得沟通、协调、合作的做事态度,才能圆满人际关系,也才是真正会管理的人。
    再者,人之所以会有纷争、不平,往往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知如何修持「我」,甚至还强立分别你和我,因此产生「爷爷打孙子,自己打自己」,以表示「你打我儿子,我也要打你儿子」的愚痴行为。与人相处,要把「你」当作「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如果能常常将心比心,互换立场,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此外,和人相处共事,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要生起恭敬心,当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更要心存恭敬,欢喜赞叹。有些人因为「卑慢」,而处处自我防卫,甚至摆起架子,凡事都拒绝,凡事说「NO」。会拒绝人情,拒绝因缘,主要是由于能力、慈悲、道德不够,一个人如果经常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一切。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绝,也会提供取代的方案。
    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每个人在满足生理、安全、社交三种需求之后,会进一步希望「被尊重」与「自我实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尊严的人,就会更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以期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华。所以,在管理学上,非常重视人的教育。教育,要有方法。在人事的交往上,不论亲子、朋友,乃至主管与部属之间,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减少自己的过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进人间的喜悦。
  《菜根谭》说:「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克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因此,平时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如有摩擦,要能以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来要求自己;如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也才是一个善于教诲的人。
    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当创业初期,员工只有一百人时,他总是身先示众,坐在他们面前,走在他们面前;员工增加至千人时,他采取分层负责的管理方式;员工上万人之后,他只是站在他们旁边,合掌感谢他们为公司效命。松下幸之助明白事业是靠人来创造和完成的,所以,他非常珍惜和重视人才,他让员工们知道松下公司是「制造人的地位,也制造电器用品。」在一个有尊严的环境里,人人得以发挥所长,欢喜奉献;我想他应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与管理专家。
    有道是想「多管人」,必须先「少管人」;想「多办成事」,必须先「少管点事」。我觉得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没有管理,所谓「没有管理的管理」,并非取消管理,而是能放手、能分权,使管理进入更高层次与境界。如我提倡的「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说好话,则时时耳根清净;大家都做好事,你帮我,我助你,则彼此相亲相爱;大家都存好心,则处处都有春风、有和平。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进入「无为而治」的管理了。

4 p$ s' a5 ]7 @1 ?7 [4 V4 c. ~! c

    十一、有句话说「英雄只怕病来磨」,人在身体状况良好时或许还有方法掌握自己的情绪,一旦病痛来时,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煎熬,实在令人意志消沉。对于身体自古多少帝王炼丹冶金、派人寻求不老之药;现代更充斥着健康食品、营养补给品、生机饮食等等,为了这六尺之躯衍生出许多名堂。大师您年届八十,多少经历过身体所带来的问题,对于身体的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在这个新时代,有的人好吃美食,吃出病来;有的人游手好闲,闲出病来;有的人资讯太多,多出病来;有的人工作压力太重,压出病来;有的人是非太多,气出病来。许多人看我终日忙碌,却能从容应付,不见疲态,纷纷问我保健之道,其实四大五蕴假合之身,孰能无病?老病过程,谁能免除?只不过我从不刻意趋逸避苦,我觉得养生之道无他,疾病本身就是一帖良药。
    回顾自己这一生的「病历」,以香港脚与口腔破皮而言,人皆畏之,然而两者不仅长久与我为伍,而且时时交相为患。多年来,我非但不以为苦,反而深感庆幸,因为我认为这是身体排除瘴气的征兆。十七岁时,罹患疟疾,忽冷忽热,全身无力,心想应是回天乏术了。家师志开上人,派人送来半碗咸菜,令我感动不已,当下发愿尽形寿将身心奉献给佛教。没多久,居然不药而愈。
    二十八岁那年,我患了恶性风湿,两膝关节剧烈疼痛,医师诊断必须锯断双腿,以免殃及五脏六腑。当时我一点也不惊惶恐惧,反而觉得行动不便,正好可以掩关阅藏,专心写作,一样可以尽棉薄之力,弘法利生。只是由于法务繁忙,开刀时间一拖再拖,或许因为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后来竟然痊愈了。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清晨,我在浴室滑跤,将腿骨跌断,虽说真正尝到「寸步难行」的苦头,但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既不用会客开示,也没有一大堆的计划公文让我伤脑筋,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尤其我的糖尿病已经跟着我四十多年了,这些年又导致视力模糊,多次接受镭射治疗,也动过心脏手术,医生一再叮咛我要多休息,但是在勉强能识物、能行走的情况下,我依然四处弘法。我学会了「与病为友」,我不讨厌它,跟它好好相处,自觉也有无穷的妙趣。
    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病痛,但我从不以为意,不曾因死之将至,而烦忧懊恼,也未曾因生之复得,而庆幸欢喜。我认为不管是天赋异禀也好,是诸佛护佑也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世寿的长短,色身的强弱,而在于利用有限的生命,为众生谋取福利,为世间留下贡献。
    佛教讲「因缘」,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如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季节的春、夏、秋、冬一般。对于身体的管理,应该是「当闲,要让他闲;当忙,要让他忙;当老,要让他老;当病,要让他病。」我们要求「长生不老」、「永远没病」,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求「东西不坏」,也是不可能,因此不必太过介意自己的身体,即使病了,有时还能「久病成良医」呢!
    所以有病不要紧,只要我们能正视疾病,对症下药,就能迅速恢复健康,最怕的是逃避现实,讳疾忌医,如此,则纵使华陀再世,佛祖降临,也难有治好之时。佛陀是大医王,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有关身体保健、医疗方面的记载,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痔病经》、《治禅病秘要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更能「识病」、「知病因」。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有颇多相似之处。例如《佛医经》中说,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一者、久坐不卧;二者、食无贷(饮食无度);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呼吸);十者、制下风。」《摩诃止观》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藉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
    身体有病,要找医生治疗;心灵生病,除了靠善知识劝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来医治。我曾仿效石头希迁禅师的「心药方」,开了一帖药方:
    慈悲心肠一条,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点,感恩三分,言行实在,守德空间一块,惭愧果一个,勤劳节俭十分,因缘果报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结缘多多益善,信愿行通通用上。
    此药用「包容锅」来炒,用「宽心炉」来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要柔和一点),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作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浊、损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舌语、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纵、自我约束、心性有道来对治。
    除此,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运动的习惯,多动脑筋,让自己有活力、有动力;饮食上少肉多菜、少盐多淡、少食多嚼、少细多粗,也是生活保健之道。
    人生的种种病痛,大都是对外来事物牵挂太多,以致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瞋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种种都是因未淡未空所致。若能以般若空慧观照,不执着有病、无病,健康、不健康,一切随顺因缘,随顺自然,相信就能生活欢喜,身心皆自在了。

( k+ |, K7 d8 X) H3 g9 j

    十二、大师常常提到,佛教最高管理学是因果,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因果会成为最高的管理学?请大师开示。
    答: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事实上,法律仍有漏洞,有时还会受到人情左右,未必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唯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谁也逃不了;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学。
    过去经常有人问我:「佛光山的财务如何管理?佛光山的钱怎么个用法?佛光山又是如何记帐?」记得在一九九一年兴建如来殿时,我特地在四楼大会堂的外墙,把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全部鑴刻在高温烧成的艺术陶壁上。当时我就说:「功德芳名墙就是佛光山的帐簿,而替佛光山管帐的则是『因果』。」
    信徒捐给佛光山的钱财,如果指定用来出版书籍的,不会被挪用来购买香烛;指定用来买水果供佛的,不会被挪用购买日用品;指定用来作为僧众道粮的,不会被挪用作为建筑款项;指定用来添置车辆的,不会被挪用裁制僧服僧鞋。佛光山的大众,对于信徒的每一分钱都能俯仰无愧,不会错置「因果」。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譬如肚子饿了,吃饭就能解饥,吃饭是因,腹饱就是果;一个人勤勉不懈的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是因,赚钱就是果。凡事有因有缘才有结果,有的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发生困难,遭遇挫折,不去检讨原因,只在果报上计较,于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般凡人只能认识「果」,不能认识「因」。殊不知「以果推因」,必定是「因」地不正,才会遭此结「果」。例如有的人责怪父母不慈的「结果」,却不知父母不慈是缘于儿女顽劣的「原因」;有的人责怪儿女不孝的「结果」,但不知道「因为」父母失德,才会造成儿女的不孝。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寻因」,怎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怎能有公平、公正的管理呢?
    此外,也有人对因果认识错误,而对信仰产生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后天助。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那就错乱了因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果。
    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三世因果经》言:「有吃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造庵起凉亭;福禄俱足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门;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所以,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华的都市里,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穷乡僻壤营生,日月穷劳,这不是命运不公平,而是因缘果报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来到乡下,正是又热又渴时,一位农夫盛情的奉上一杯茶水,明太祖如饮琼浆,回京后,马上差人到农夫家,封了一个官衔给他。一位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于是在庙前题字道:「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数年后,朱元璋再度出巡该地,见到此句,知道原委,于是在旁边加了两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人世间很多事,乍看是不公平的,如强弱、贵贱、贫富、智愚、美丑……很难有一定的准则;这也是有漏世间的现象之一。《因果十来偈》写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由此偈语可以知道,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有因有果,并非凭空碰运气而来,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行为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懂得「因果」法则,明白行为能决定自己的幸与不幸,就会谨言慎行,行善积德,广结善缘,而对于过去的不幸,也会不断的努力改进,使它转变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吗?

2 r/ J1 D" m& K) Y2 d% ]6 y6 K % n# s% j1 `" H% 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S) J6 q9 q. v' I7 g7 z

    政治,一直是敏感的话题。有的人认为政治是龌龊、丑陋的,一提及便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有的人则趋之若鹜,争相追逐,如蚁聚膻,如蝇竞血一般。为何对「政治」有着如此两极化的评价?
    曾经有人将政治形容为「高明的骗术」,在权谋诈术的操弄下,多少国家沉沦灭亡?多少贤能志士牺牲?孔子当年因「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此周游列国;楚国的屈原,因为被奸臣陷害而含冤投江。许多文人「学而优则仕」,原本怀抱「济苍生」、「安社稷」,以身报国的雄心抱负,却因受到压迫排挤,壮志难酬,一个个退隐田园,如西晋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杜甫、陈子昂,宋朝的苏东坡、陆游、辛弃疾……他们的文学作品里,也留下了诸多政治黑暗、官场险恶的见证。
    其实,政治的黑暗、丑恶,是现象,并非本质!
    本质上,政治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包含政府治理国家的权力,也包含人民管理政府的权力。「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所以,政治应是全民为国家兴隆、百姓福祉,而齐心协力的责任与行为。而且,越是清明的民主国家,就越重视人民的权利和权力,人权也更能伸展和受重视。
    古代希腊的柏拉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理想国》,被公认是西方第一部政治理论经典。柏拉图认为「城邦」(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有什么样的个人,就构成什么样的「城邦」(国家),所以书中将政治、伦理、哲学、教育视为彼此相互依存,有着缺一不可的关连性、重要性。
    过去,讲求仁义、伦理道德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一直居于主导的地位。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即宣称:「我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打天下,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治天下。」他认为《论语》里有丰富的治国思想与方法,每次一遇到治国难题,就回府闭门攻读此书,从里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不过,人性之贪瞋痴,要根本去除,并非易事;在这方面,佛教则具有净化心灵的教化作用,也有过不少具体的贡献。佛陀在世时,常对国王大臣说法,指引「治国之道」历代许多高僧秉持弘法济世的悲愿,关心国事,福利百姓。佛教不仅对政治有精辟的主张,尤其能辅助政治的不足,鼓舞人心向上、向善,具有积极、平等与包容、互摄、圆融的特质。从历史的记载里,可以看到佛教对于历朝政治的许多建设成果。而藉由政治的护持,佛教也得以弘传发展。政治与宗教,如同人身五官四肢的互用,具有相辅相成的功能。
    星云大师本着度众的慈悲愿力,关心政治,关怀社会,他将人间佛教弘扬至全球五大洲,衷心祈愿的即是借着佛法的力量,能让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平安幸福。二○○五年十月,大师再次应西来大学之邀,前往美国为远距教学的学生授课。从学生的提问中,大师阐述政治运作所产生的各种利弊,说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佛教对政治的贡献;谈到对「人权」、「自由民主」的看法,对于敏感的两岸问题,大师也提出恳切中肯的箴言。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实。
   时 间:二○○五年十月八日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
    地 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持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光法师
    对 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旧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台湾人间大学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网际网路同步上课。

% H7 @: C# B" [- M; p& N& p


    一、有人说「政治」是最现实的,政治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听起来好象政治是没有原则,只讲利害,是很反复、无情的。请问大师,「政治」的定义是什么?在一个宗教人士看来,政治的运作会有一些什么利弊、得失呢?
    答:说到政治的定义,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中国的孙中山先生则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具体而言,凡行政上所施行的一切治国之事,概称为「政治」。
    政治是社会组织重要的一环,世间上所有一切都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也没有一个人能离开政治而生存。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既然无法离开群众,自是不能远离政治而生活。然而过去一般人每一提到政治,总是将之与权术、谋略、党派、斗争画上等号,因此强调和合无诤的佛教徒,往往避谈政治,甚至在社会人士高唱「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口号之下,更以远离政治为无求。
    事实上,参与政治是国民的权利,除非是触犯国家刑法,被褫夺公权,否则即使出家众都须善尽纳税、服兵役的义务,也有选举、罢免等权利。也就是说,政府有治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也有管理政府的权力;尤其人生存在世间上,需要很多的自由,譬如人有居住的自由、信仰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参政的自由等,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派区克?亨利(Patrick Henry)所说:「不自由,毋宁死。」
    在各种不自由当中,以政治的不自由对人迫害最大。台湾之所以为人所称道,就是因为台湾人民有政治上的完全享有权,以及从政的自由权。台湾下至邻、里、乡长,中至县市议员、县市长,上至立、监委、国大代表甚至总统,大家依法都有选举或被选举权,这是民主国家的特征,也是民主政治的可贵。
    政治最大的功能,乃在于能解决、保障人民、家庭、社会、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但是政治也有王道与霸道、仁政与暴政之不同,所以一个国家国祚的昌隆衰弱,人民的安危苦乐,和掌权者的施政态度有绝对的关系。国家领导者若实行仁政、王道,爱民重民,就能政通人和,赢得全民的拥戴;反之,倒行逆施,暴戾自私者,最后必定为人民所唾弃,终而走上灭亡之路。此即「得民者昌,失民者亡」,这个道理证之于古今中外历史,历历如绘。例如《史记》记载,周厉王暴虐,常大肆残杀无辜,虽然「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之后,仍被百姓群起放逐。再如秦始皇父子因肆虐百姓,大失民心,很快就失去天下。
    反之,楚汉之争时,刘邦因得秦民支持,于是转弱为强,转败为胜,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兴盛,内外升平,从《贞观政要》中可看出其「君道重在安民」等政治观,他曾对臣子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并举出隋炀帝由于荒淫残暴,征敛无度,导致「民不堪命,率土分崩」来与侍臣互相警惕。
    所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的殷鉴不远,可是放眼现代,独裁、极权政府对人民控制压迫之例,也是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代表是纳粹的盖世太保、法西斯的黑衫军、苏联的格别乌(KGB),以及许多国家的特务,都是用残酷的手段、严密的监控来统治人民。
    此外,政治上的弊端,再如苛捐杂税、严刑峻罚、贪污腐化、强征勒索等。也有所谓白色恐怖、屈打成招,或司法迫害、法律不公,致使人民冤屈无法伸张而怨声载道。乃至执政者朝令夕改,翻云覆雨,无信无义;或与黑道挂勾,道德沦丧;或借着政商合流,谋取私利,而罔顾人民权益,危及公共安全;或垄断媒体,致使舆论不彰……。甚至如恐怖分子的袭击,屡屡挑起人类的仇恨,引发死伤惨烈的事件和战争。
    其他如日本企图掩灭其残暴的侵略史实而篡改教科书,乃至历年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不肯认错之举都是负面的政治态度。这些政治人物虽然一时显赫,为所欲为,但是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当其下台或逝世后,往往「人亡政息」,个人所建立的政治体制也随之瓦解。
    政治是一时的,道德、人格才是永久的。因此,孔子在《论语》里提到最理想的政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说:「政者,正也。」在上位者有道德,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此,「政治道德」所展现的便是一种「政治力量」了!
    好的政府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他们会为百姓谋取福利,如减轻税捐、加强建设、发展经济,让人民生活富足;提升教育、文化水准,尊重宗教,融和种族,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培植山林,整治水利,重视环保,营造清净、健康的生活环境等等。
    除了前面所言的唐太宗,三国时,以远见卓识辅佐刘备安邦治国的诸葛亮;宋朝时,为富国强兵而推行新法的王安石,以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都是忠心为国家社稷,以大公无私,宽宏气度来实现政治抱负的典范。
    在佛教里,极乐世界是人所向往的佛国净土,在极乐世界里,「诸善上人聚会一处」,是一个政治永远清明的世界,不同于娑婆世界是个有好人、有坏人、有光明、有黑暗的五浊恶世,尤其只要一沾上政治,人性丑陋的一面便越发突显。明朝唐甄曾激烈发表「帝王皆贼论」,他认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此乃人有私心,有权力欲之故,因此不论东西方,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党派与党派之间,因政治权力引发的争战,可谓连年迭起,少有止息。尤其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只有九年没有打仗,所以谈到政治人权,我们要呼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大家修身正己,以诚心、正义、尊重、包容,慢慢影响世界政治人物,用舆论和各种方法,让从事政治的人知道和平的重要,从而提升政治道德,善尽政治责任。

. f* d' @# x- P/ l: F/ D; w- }

    二、政治确实和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想请问大师,一般人常说「政治的归政治,宗教的归宗教」,宗教与政治真能完全划清界线吗?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是否与「政治」有过什么样的接触吗?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请大师开示。
    答: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宗教信仰,因为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水,人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因此人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不能没有宗教信仰。
    宗教与政治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二者自然难以划清关系,只是过去一般人总秉持「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认为彼此应该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政教分离」这是举世都能认同的思想,但是政治与宗教彼此又能相辅相成,互补互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佛教能影响帝王的施政理念,辅助帝王修身、治国、平天下;相对的,佛教的弘扬,也要靠帝王的护持,才能普遍推广。因此自古以来佛教非但未与政治分离,而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例如佛陀成道后,游化诸国,经常出入王宫说法,开示仁王的治国之道,许多印度大国的君王如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波斯匿王、优填王等,都受到佛陀的感化,皈依佛教,进而成为佛教的护法,他们将佛法的真理应用于治国安邦,福利百姓。
    佛陀涅槃之后,印度的阿育王,原本凶恶残暴,皈依佛教之后,成为仁慈爱民的君王。他觉悟到以武力来统治国家,只能服人之口,唯有以佛法真理来度化世间,才能服人之心。因此,在他治理国政期间,每五年会派一批大臣,到全国各地去考察佛法传播的情况,并且在街衢要道设立许多石柱,上面篆刻佛教的经文,他认为佛法愈弘扬,国家就愈兴盛。后来的迦腻色迦王、戒日王、弥兰陀王等,也都遵循佛陀教法,以法治国,建立清明的政治,在印度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到了中国,历代的僧侣与帝王也常有密切的合作往来,当中有辅弼朝廷被尊为国师者,有出仕朝中为宰相者,如宋文帝礼请慧琳为宰相,日理万机,时人称为「黑衣宰相」;唐太宗向明瞻法师请教安邦定国之道,明瞻陈述以慈救为宗;明朝的道衍禅师,永乐皇帝爱其英才,敕令还俗辅佐朝纲,对明初的清明政风贡献很大。
    佛教对国家社会的影响与贡献,除了和谐政治,再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文化建设、安住军民、兴办教育、医疗救济、财务运转、科技文学等。乃至佛教可帮助政治化导边远、消除怨恨、感化顽强,发挥慈悲教化的功效。尤其佛教的五戒,对安邦治国的贡献,正如《传戒正范》云:「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能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王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
    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是彼此相辅相成的,政治在使一个国家人民走向繁荣、安定的大道;宗教则是政治前面的引导者。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说,由于政治本身为了因应人事的变化,有时思想难免受限于「权」的制衡,而导致狭隘的自我主义,所以一个政治领导者,如果不能把施政的理念建立在道德上,不以佛教的慈悲心、缘起观为施政的准则,政治就会流于权术的运作,从政者便会被权欲所支配,而谋权夺利、互相斗争。甚至整个社会若不借助佛教的因果业报来教化人民,也难以安定人心,因为法律只能防止恶行,恶的根本则必须靠佛法的修行才能去除,所以有时政治力量达不到的地方,佛教可以弥补不足。
    然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其与政治之间有时候是政治希望借助佛教的辅助,所以帝王莫不尊崇有德高僧为国师,例如姚兴尊鸠摩罗什为国师;有的朝代是帝王采高姿态,希望佛教臣服在政治之下,遂与佛教产生敌对状态,故而有东晋慧远大师提出「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主张,认为「袈裟非朝廷之服,钵盂岂庙堂之器」。有的时候宗教与政治相辅相成和谐共存,但有时候也有民间宗教如白莲教,乃至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窃用基督教之名,利用邪教摧倒政治的,也是时有所闻。有的时候政治逼迫宗教隐遁到山林里,如明太祖朱元璋对佛教的政策,不但禁止俗人进入寺院,同时也禁止僧侣与世俗生活接触;有的则是摆明了藉助佛教的帮忙,如唐朝神会大师帮助政府卖度牒,现在政府每遇有重大灾害,也总要佛教出面救灾。
    总之,佛教与政治有如唇齿相依,关系密切。佛教教义与僧侣行仪可以影响帝王的政治理念,建立祥和社会;帝王的权势则能帮助佛教普遍弘传,净化世道人心。所谓「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一个宗教的发展,如果有上位者加以弘传,则普遍而快;如果由下而上,要想普及于全国,若无一两百年,则不易竟其功,这就是佛陀临涅槃前将护法之责付与王公大臣的原因,有了帝王的护持,佛教才得以弘化天下,畅行无碍,此可证之于近代日本的圣德太子订定十七条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世世代代为笃信三宝的佛教国家,所以日本的佛教直到现在依然非常兴盛。
    甚至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之所以能枝繁叶茂,并且产生「佛教中国化,中国佛教化」的现象,除了高僧的弘传、译经的展开、大藏经的刊行、宗派的创立、教义信仰的普及,乃至僧团制度的不断革新等诸多原因之外,历代多位帝王对佛法的鼎力护持,也是一大助缘。
    其他如泰国国王即位之前,必须接受短期的出家生活训练,等到出家人的威仪具足,佛教的慈悲精神具备,才能掌理政治;西藏一直实行「政教合一」,其他中南半岛的国家,如锡兰、缅甸、尼泊尔也都是「佛教领导政治,政治尊重佛教」;韩国亦曾以佛教为国教,并雕刻大藏经以救国。凡此都说明佛教与政治之关系密切,政治需要佛教的辅助教化,才能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佛教也需要政治的护持弘传,才能源远流长。

3 h; L" u( Y2 j4 K: g6 V

    三、刚才大师谈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就经常周旋在国王大臣之间,为他们开示为政之道。能否请大师进一步说明,当初佛陀对政治有一些什么样的理念与教化?
    答:谈到佛陀的政治理念与教化,令人感慨的是,翻开人类的历史,从古至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少有清明的时候,大都处在变乱动荡之中,原因是各阶级、各国家、各民族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对内自相残杀,争取领导;对外侵占掠夺,谋取扩张,在在处处显露人性自私贪婪的弱点!
    佛教是个崇尚和平的宗教,佛教没有阶级和种族的歧视与斗争,佛陀当初打破四姓阶级制度,明白揭示民族的平等观,即是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应一律平等视之。因此一如佛教的传说,如果悉达多太子当初不出家修道而接掌王位,便是一位英明仁慈的转轮圣王。所谓转轮圣王的政治,就是一种自由民主的政治,也就是行五戒十善的德化政治。
    佛陀出身王族,对国家政治有透彻的了解,在《般泥洹经》里,他说:「天下多道,王道为大,佛道如是,最为其上。」佛陀的政治理想和宗教理想,是彼此圆融互利的,他认为唯有依循正法,政治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换句话说,一个理想的政府,必须在国家、法律的秩序上,加上宗教、道德的规范,才能发挥仁王政治的理想。
    佛陀对仁王政治的教化,普见于佛教的诸多经典中,例如:在《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里,佛陀开示:民心不安,是国家之危,所以领导者应常挂念百姓,如心系自己的幼子一般。在《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中,佛陀告诉身为国王者:对于国内所有众生、僮仆、大臣,都应以「四摄法」来看顾摄受。在《长阿含经》里,佛陀说:「君臣和顺,上下相敬……若能尔者……其国久安。」在《佛说孛经抄》里,佛陀指出:「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在《法句譬喻经》中,佛陀提出为王之道当行五事:一、统理万民,须公正公平,不能有冤屈之事;二、储备人才,要用心并给予教育;三、勤政爱民,广修福德;四、不听信谗言,而能察纳正直的谏言;五、节身自爱,不贪图享乐。在《金光明最胜王经》里,佛陀则说:「于亲及非亲,平等观一切,若为正法王,国内无偏党,法王有名称,普闻三界中。」
    佛陀综观当时社会的状况,认为一国的兴衰与君主的道德有关:「君主贤能德政,则国运必昌,人民幸福;君主失德,则国运必堕,人民痛苦。」因此,佛陀为帝王订下应守的德目,如:清廉宽容,能接受群臣的谏言;肯布施,能与人民共甘苦;租税必依法征收;勤政爱民,谨持威严;审判必依法律,无私曲于其间;与群臣和睦,不与彼等竞争等。
    除了国家最高领导者应具备慈悲、能力、公正、守法等条件以外,在《增一阿含?细禁品》里,佛陀也举出执行政令的官员必须具有:不贪污、不暴怒、不诿过、不怪僻、不悭吝、不犯法、不磨人、不重税、不嗜酒、不好色、不自私等内涵品德,才能行法不悖,利益众生。
    此外,《中阿含?雨势经》中也记载了佛陀对政治的看法。有一次,阿阇世王要发兵攻打跋祇国,特地派遣雨势大臣向佛陀请教战略。佛陀知道雨势大臣的来意,故意对站在身后的阿难开示跋祇国所以富强的治国七法:(一)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二)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三)奉法晓忌,不违礼度。(四)孝事父母,顺敬师长。(五)恭于宗庙,致敬鬼神。(六)闺门真正,言不及邪。(七)宗事沙门,敬持戒者。
    佛陀主张以议会制度,推行民主法治来决定全民的利益,一如今日立法院、监察院等也经常召开会议,只是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有灼灼先见之明了,所以英国政治名著《印度的遗产》一书中提到:「现代民主国家的会议制度,便是从佛教的思想中继承来的。」
    其实,一个良好的政府不必然是全能的,但是必须导民以正。从以上诸多佛教经典中,可知佛陀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转轮圣王的仁王之治,他认为一个国家不可扩张武力去侵略他国,但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自由、平等、安全、幸福,必要的施政是可行的。
    佛陀对于政府治国之道的精辟看法与理念,当今政治人物如果都能谨记在心,并且依之而行,应用于治国济民,那真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了。

9 @+ W. P$ H: f5 O9 L; a

    四、既然佛教徒关心政治已有佛陀身先表率,那么历代以来的高僧大德对政治的看法又是如何呢?他们是否也曾立下什么样的典范?请大师为我们说明。
    答:前面提到,佛教的弘扬要靠帝王的护持,才能普遍推广;相对的,佛教则能影响帝王施政理念,辅助帝王修身、治国、平天下,所以佛教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在中国,不但历朝设有僧正、僧统、僧录司等僧官制度,更有礼请僧人为国师而辅佐施政者,譬如禅宗的南阳慧忠禅师,唐肃宗、代宗都曾封立他为国师。华严宗三祖法藏贤首,唐高宗曾随他求受五戒,武则天请他至宫中宣讲华严要义,法藏为了让武则天明了「体相用一如」的道理,就近取譬宫门一对金狮,成就《华严金狮子章》的伟大著作,使华严宗在唐朝大放异彩。而四祖清凉澄观更是受到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等皇帝的崇敬,被尊为七帝国师。
    唐朝的悟达国师深受唐文宗敬仰,宣宗即位后,更颁赐紫袈裟,并且敕封为三教首座,他曾襄助宣宗复兴佛教,功绩炳然。隋唐时的玄琬法师受朝廷礼请为太子太傅,以「行慈、减杀、顺名、奉道」四事,教导东宫太子未来掌政爱民之方。其他如宝志禅师为梁武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为清顺治皇帝的师父、天台智者大师受到隋唐两代帝王的尊敬等。以上这些大师都是抱持方外之士的超然胸怀,以佛法智慧,为国家的安乐、人民的幸福贡献宝贵针言。
    此外,历代对国家政治深具影响力的僧侣,诸如西晋末的佛图澄,他度化残暴杀人的石虎、石勒,解救生灵无数,二石尊之为师,时常请教社稷大事。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大师,是姚秦苻坚以十万大军征讨襄阳时希望求得之人。当时有位博学广闻的习凿齿,以文名著称,其辩才早已名满天下。在道安抵达襄阳之前,习凿齿已久闻道安之名,特意修书通好并前往拜访,他自我介绍:「四海习凿齿。」意思是四海之内多闻我名,道安应声回答:「弥天释道安。」即普天之下,相信佛法、有道就能平安。两人机锋相对,可谓禅意盎然。
    道安大师后来劝谏苻坚休战,让众生免于涂炭。再如唐朝玄奘大师,他在主持译经大业的同时,并经常随驾高宗左右,接受谘询国事。玄奘大师圆寂的时候,唐高宗罢朝三日,悲恸地对大臣说:「朕失去了一件国宝!」玄奘大师受到朝野仰崇之深可见一斑。
    皇帝是政治上的国王,影响于一时;出家人是真理上的法王,影响于万世。隋文帝曾经赞叹灵藏律师:「朕是世俗凡人的天子,律师你是求道学法者的天子;律师你能以佛法度人为善,而朕只能以法令禁人为恶。」南宋高宗曾礼请法道禅师入朝共谋国事,贡献计策,稳定军机;曾经一度为禅僧的刘秉忠,元帝入主中原后,特别征召他出仕为相,刘秉忠为了保全汉人的生命财产,免受无辜的杀戮,乃挺身而出,立朝仪,订制度,推行汉化,延续了汉民族的生存;元代至温禅师,由于赞助王化有功,世祖敕封他为佛国普安大禅师。
    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不像帝王将相直接掌政,但是爱国之心和一般人是相同的,他们以佛教的高超教理来净化人心,改善风气,为社会提供心理建设、精神武装,给予社会大众苦难时的安慰,失望时的鼓励。只是长久以来许多人对于僧侣关怀政治总是抱持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出家人不可以问政,不能关心政治,其实政治既是众人之事,佛教徒关怀社会,岂能不关心政治?因此即使佛陀也曾说过自己是「众中之数」,乃至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其中即有国王、宰官、大将军身,以其政治身分,为众生创造富足安乐、无有怖畏的人间净土。所以佛教徒参与政治,本着爱国爱家及关怀一切众生的悲心,怀抱淑世济人的圣贤之心,从事政治的事业,又有何不可呢?
    是故针对常有人问:佛教徒可以从事政治吗?答案是「可以」!因为从佛陀为国王们讲说转轮圣王的理想政治,以及历代国师们以佛法的智慧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在在都证明佛教徒可以参政,但不必直接干治的中道思想。佛教徒如果能本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从事政治的事业,更能扩大心胸,为众谋利,这是不容置疑的。

) s5 }9 c z9 \# Z( U' c

    五、大师,您提倡人间佛教,一向都很积极地走入人群,主动关怀社会与时事,但大师对政治又一贯保持超然和超越的态度,是否这就是所谓「问政而不干治」呢?请大师开示。
    答:人在社会上谁也脱离不了政治,佛教徒虽不介入政治,但关心社会,关心政治,「问政不干治」是佛教徒对政治的态度。也就是说,佛教基本上是超越政治的,但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仍不失其热心,只是不直接接触行政工作,这也是佛门一向主张的「问政不干治」。
    我对政治与宗教的看法,一向主张「政治权力方面,宗教徒不沾边;宗教灵修领域,政治也不要干涉」。例如我开创佛光山,或在全世界建设一、两百座道场,十方善施协助之外,从来没跟政府申请过一毛钱来补助设施。我认同太虚大师的「问政不干治」。「政治」两个字,「政」是众人的事,「治」是执行、管理之意。问政就是可以担任议员,关心国事,给予建议,但是不要当警察局长或乡镇长等,直接参与政治。目前台湾社会混乱,是非、法律不张,我也不赞成出家人参选民意代表,但可推荐正信的佛教徒参选,因为总要有人来关心国事,改革政局。
    像现任西来大学的教务长古鲁格,他是斯里兰卡人,过去曾是代表斯里兰卡国家政府驻联合国的大使。刚才上课前我问他:「目前斯里兰卡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如何?」他说:「斯里兰卡有两百多个国会议员,其中有九个是出家人,都是很优秀的议员。」我开玩笑说:「你们南传佛教比我们北传佛教进步,我们在台湾的立法院还没有九个议员呢。」宗教不能离开国家,不能离开政治,出家人可以不做官,不管理政治,但是不能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民众,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管什么身分,每个人民对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出家人虽然出家了,但是并不意味出国,并没有远离自己的国家邦梓。爱国不分你我自他、方内方外,为政不必高官厚禄,权力在握,我想爱国没有错误,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才是罪过。国家需要广大的佛教徒投入问政行列,以佛教的高超教理来净化人心,改善风气,维持社会秩序。何况佛门广大,如阳光普照、天雨润泽,不会拣择是大树或小草。贩夫走卒、贫苦困顿者,我们都会心生悲悯,希望他们能得到佛法的滋润,重拾生命的力量和喜悦,何况政治人物?佛教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人。而且,如前面所言,在上位者如果有宗教信仰,明因果、知取舍,对国家、对百姓更有正面且巨大的影响!
    这几十年来,和我接触的政治人物不少。一九九六年五月,美国前副总统高尔访问西来寺,晤谈中,这位和善的政治家表现出对宗教和移民的高度支持与关切,他赞许佛教的合掌,认为此动作代表了合作、团结、互助与包容。一九九八年五月,我到马来西亚弘法时,与他们的首相马哈迪会晤,他认同佛教的慈悲心、平等观,并提出人类也应有相互关怀友爱的情操。
    二○○一年八月,当时任高雄市长的谢长廷先生,因看到《仁王护国经》里「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的句子,深感净化心灵的重要,于是率同一级主管到佛光山进行「净心论政之旅」。那时,我提供「以众为我,就能解决问题;以退为进,世界将更宽广;以无为有的胸怀,拥有更多;以空为乐,更能自由自在」的观念,作为他问政管理的参考。
    另外,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曾说,从我身上学到「老二哲学」,他要效法出家人,以众生为念。陈水扁总统曾三度访问佛光山,他说我勉励他「有佛法就有办法」、「国内政局要安定」,有助于「九二一」灾后重建及两岸问题的处理;也表示全民应推行和实践我提倡的「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三好运动。还有,二○○一年,我应邀至总统府演讲,也提出:「对经济的复苏,企业要大小共存;对社会的治安,全民要同心协力;对族群的融和,大众要互相尊重;对国家的未来,眼光要瞭望全球」四点意见,作为大家未来努力的方向。
  〈龙舒增广净土文〉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生存世间所承受的四种恩德,其中之一便是「国家恩」。每个人都需要国家政府来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平时有力量者帮助生产,有技能者提升科技建设,有智慧者建言国是,有财力者广结善缘……,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以报答国家覆护之恩。
    佛教与政治之间有如唇齿相依,彼此脱离不了关系。证诸历史,佛教愈弘扬的时代,国运就愈昌隆;同样的,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佛教才能兴盛。因此,身为国民,大家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身为宗教家,更应为全人类福祉尽心尽力,不但不能置身事外,而且应该积极关心,直下承担,这才是人间佛教菩萨道的实践。

7 w% k1 G0 r/ \3 X; M- D& \

    六、请问大师,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既是如此密切,两者之间是否有一些什么样的异同或是主从的关系吗?
    答:说到佛教与政治的异同,早期我在各地讲演,后来结集出书的《讲演集》,里面有一篇〈佛教的政治观〉,谈到二者的不同,我曾列举数点,大意是:

3 J$ S, l' i6 w' b

    政治是管理众人,维护社会秩序的团体。
   佛教是教化众生,净化社会人心的力量。

1 }9 C+ M ~- ]* ]) u) h4 i

    政治希望人人能够安和乐利的生活。
   佛教要求人人能够慈悲喜舍的做人。

$ ~8 s0 L) S: s8 D) Y' s" Z% V

    政治是重视法纪,要人人守法。
   佛教是慈悲忏悔,要人人自律。

* n* G' Y0 `* G

    政治是维护治安,保卫国家。
   佛教是救苦救难,拥护国家。

( {# K8 w* ~( o8 W

    政治重视才干机变,以力服人。
   佛教重视戒律因果,以德服人。

4 z R( T1 q5 v0 P6 A- O& ]

    政治对于功和过,重在事后的赏罚。
   佛教对于善与恶,重在事前的认知。

7 e+ j: j: s( U

    政治是权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
   佛教是实法,因教、因法、因理而肯定。

9 Q7 n# r; C8 ^# `% x" V9 Z9 H( R

    政治是曲线的,曲而求远,人人平等。
   佛教是直线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 }6 E; E+ Q5 {) U' U

    政治重视实效通行,即日成办。
   佛教重视远益利济,普度现未。

/ b h* K4 G2 G9 a

    政治的世界和平,是理想目标。
   佛教的净土共生,是行愿完成。

' o9 D. o- V, X1 A7 S& s7 f

    政治以财力、军力、权力,治理国家。
   佛教以德力、法力、心力,辅助国家。

4 _9 r; G5 Y2 q5 j

    政治从外做起,要求人民修身守法。
   佛教从内做起,要求人民修心守道。

( V& L: g: A! x) R: }

    政治要求人人奉行四维八德,以家齐国治。
   佛教要求人人实践五戒六度,以自度度人。

, W, Y" R9 d/ R2 s

    这是从佛教与政治的定义、教化、目的,以及执行方式等来作比较。表面看来,两者有极大的差异,实则可以相辅相成,相互融通。例如佛教虽明诸法毕竟空寂,实相无相,但在教化时,会随着众生根机而有许多权巧方便的施设。如《杂阿含经》里记载,有位御马师问佛陀,身为「无上调御丈夫」的您,以几种方法来调伏众生?佛陀回答说如同调马一样,也是以柔软、刚强、刚柔并用三种方法来教化众生。
    所谓「爱的摄受」与「力的折服」,这种刚柔并用的教化方式,和政治上「宽猛相济」、「王霸兼综」的政策并无二致,同样是管理众人之事。只是不同的政治理论,不同的治国方法,当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政局。大体上,「四维八德」仍为治国修身之依循准则,在这方面,佛教所制订的「五戒」,更能作为修心养性的指引,不同于外在的规范。乃至佛教的一切教理都是「直指人心」,让人们发觉本自具有的清净善美的真心,进而以四摄六度等菩萨行法自度度人,共同营造美满和谐、富足安乐的国土。
    不论身为哪一国的国民,一定有行使政治的权力,都是「政治人」;如果接触佛教,成为信徒,就成为「佛教人」。两者重叠,会产生相加相乘的强大力量!
    至于主从关系,我想佛教与政治应无主从之分。不过「形为心使」,佛法即「心法」,在一切有为法中,「心」具有主动、主宰的支配力,如《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此心能上天入地,会行善造恶,我们若能明白自心而实践此「心法」,在待人处世,乃至齐家治国就非难事了。

( q) x8 R# q }3 F# u# @ ( _! @4 D8 _# t2 T; b( j# 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K0 o, O1 j, E& o% @

    七、有人说,一个国家如果能多几个「政治家」,少一些「政客」,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有福了。请问大师,「政治家」与「政客」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答:真是大哉问!一个国家如果政治家多一些,政客少一些,国家就能兴盛、清明、稳定。反之,如果尽是政客当道,要国泰民安也难矣。同样是以「政治」为业的人,二者有何不同?十九世纪美国一位牧师克拉克说:「政客与政治家的区别,就是政客看下一届的选举,政治家看下一代的福祉。」真是一针见血的诠释。
    综观古今政坛百态,我将政治家与政客之不同,归纳为:政治家一心做事,政客一心做官;政治家想到利人,政客想到利己;政治家公而忘私,政客私而忘公;政治家以福国利民为立场,政客以个己之私为立场;政治家为正义而服务,政客为利益而服务;政治家高瞻远瞩,政客短视近利;政治家有党派,和而不流,政客有党派,以党伐异;政治家上台容易、下台洒脱,政客上台不易,下台不肯;政治家有道德勇气,政客泯灭良知;政治家肯为理想牺牲,政客只有贪欲的企图。
    根据这些描述和比较,我们来检视历史上的政治人物。我想无疑的,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带领美国独立,并于一七八九年,全票当选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他极为厌恶专制独裁,除了竭力将松散的联邦建立成坚实的国家,更坚持推行民主政治,为现今美国的自由民主扎下深厚的基础。华盛顿就是那种对国家民族有强烈责任感,对政治有卓越远见的政治家。
    政治家多具有高尚的品格与高贵的政治理想,即使最后功败垂成,仍在历史上留下让人尊敬的英名。如春秋时,致力改革富国的管仲;为政清廉,正直无私的晏子;三国时善于审时度势,具统领智慧的诸葛亮;东晋时沉着冷静,稳定和谐政局的谢安;唐朝有见识才略,个性忠直,每每犯颜进谏的魏征;善于用人,恪守职责,不自居功的房玄龄,以及前面所言的宋朝王安石、范仲淹,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谭嗣同……,都是值得尊敬,名垂青史的政治家。
    政治家在取得政权之前,有时会因情势使然,身不由己而不择手段,运用权术计谋,等到取得政权,即调整脚步,回归忠心为国,全心为民的政治目标。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弒兄杀弟的手段,和历史上许多卑鄙的政客没有两样,但是当了皇帝之后,他励精图治,察纳谏言,严于律己,以诚招天下,唯才是用,将唐朝建设成当时世界最强的国家,也缔造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贞观盛世」。以其成就和贡献,应是一位「瑕不掩瑜」的政治家吧!
    另外,三国时的曹操,在戏剧里是花脸,被称为「一代奸雄」。不过,他结束长期战乱的局面,为全国打下统一的基础;他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北方大兴屯田,整顿吏治,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
    再来看看政客,他们常存心不良,为了个人私利,会绞尽脑汁玩弄权术,欺上瞒下的贪污、揽权、欺压。如秦始皇嬴政病死后,宦官赵高想夺取朝中大权,他用阴谋让年幼的胡亥登上皇位,即秦二世,自己则实际掌权,控制幼稚的傀儡皇帝。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有一天,赵高献一头鹿给秦二世,说:「这是我献给陛下的一匹马。」秦二世说:「你跟我开玩笑吧?这是一头鹿呀!」赵高严肃答道:「谁敢跟陛下开玩笑!这明明是一匹马。陛下不信,可以问问别人。」
    秦二世随即问左右的人,此时,畏惧或想讨好赵高的人,都说是马;正直的臣子,有的实说是鹿,有的默不做声。赵高暗地记下与他唱反调的人,后来陆续借故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强大的秦帝国,在他手中不到三年就土崩瓦解。由此可知,政客不喜欢英明的上司,又妒贤嫉能,会想尽办法铲除妨害他政途的人。
    清朝的和珅,以其谄媚和恭谨的身段,赢得干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后来,干隆驾崩才五天,继位的嘉庆皇帝就下昭宣布和珅的二十条罪状,将他罢官抄家。当时,抄出的家产折合白银有九亿两,相当于清帝国十二年的财政收入,如果再加上他挥霍掉的款项,及家人贪污的数目,合起来则为清朝二十年的财务收入总合;贪污之厉,莫此为甚!
    再如一心想当皇帝,葬送能使中国富强的「戊戌维新」,也让中国陷入几十年军阀混战的袁世凯,以及北宋祸国殃民的蔡京、明末反复无常的吴三桂等,都是丧尽天良,利欲熏心的政客。
    政客与政治家之行径南辕北辙,但是政客善于伪装,往往以巧言令色掩饰其野心和邪恶目的,所以,短时间要区分谁为政客?谁是政治家?不是容易的事,我们除了「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曾国藩家训言:「唯天下至诚能胜天下至伪,唯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在历史长河中,政治家终会流芳千古,政客唯有遗臭万年吧!

1 N, t5 {/ ~+ o9 j; \

    八、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一个国家的国民负有纳税、守法、效忠等义务,但相对的也应该享有国家保障的各种权利。请问大师,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人民可享有哪些权利?而当政者又应如何善用其权力来保障「民权」,使其不受侵犯呢?
    答:现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常常高喊「保障人权」、「人权至上」。所谓的「人权」观念,是近几世纪才形成的。最早人类民智未开,对宇宙大自然不了解,因而充满敬畏和恐惧感,且认为大自然一切现象都各有主宰的神明,如山神、雨神、雷神、河神、树神等等。当时的人类也相信有天神或天主凭其喜恶,掌控世间的一切。这种「天命论」,很自然的被运用在政治上面,如商汤起兵攻打夏桀时,即说他非敢作乱,实因「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借着宣扬「天命」、「神授」,来表示伐夏是「奉天行道」。「神权」时代里,这种泛神思想维系人伦纲常,统治者也以「天命」来维护其地位和权威。
    后来,演进到对帝王绝对服从的专制「君权」时代。现今则发展到民主社会的「民权」时代,大家不只提倡自由,也重视民权,强调人的生命有无比尊严。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联合国大会发布〈世界人权宣言〉,在第一条「主体思想」中,即开宗明义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接着在公民、政治、权利方面亦言:「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其他,举凡参政权、创作权、教育权、财产权、言论发表权、文化权、隐私权、迁徙居住权等,均是人民应享有并受到保障的。
    在十八、九世纪时,世界各国皆以「民权」来指「人权」,及至二十世纪,妇权意识提高,妇运掘起,许多人唯恐「民权」(The right of man)未包含妇女的权利,为使权利主体更明确、周延,才改为「人权」(Human Rights)。
    一般而言,近代人权可分为四个世代:第一代人权,从十六、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人民为反抗君主压迫,要求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生存、财产保护等权利,是为「公民及政治权利」世代。第二代人权,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争取的范围扩大至工作权、经济权、社会福利权、劳动人权、组织工会、医疗保健、教育训练,是为「经济及社会人权」世代。第三代人权,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族群、社会自决与宗教自由」为主的世代。第四代人权,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包括社会权、环境权、抵抗权、隐私权、资讯权等,除了这些,我国宪法中规定保障的新兴人权尚有:人格权、弱势族群权、和平及发展权等。
    从人权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争取人权的奋斗史!虽然现在世界各国皆高举「人权至上」的旗帜,有的国家也标榜「人权立国」,在宪法上罗列各种人权的保障。实际上,当与执政党或个人权力相冲突时,人权的享有和保障,都能落实吗?如媒体为民喉舌,应有「言论免责权」,却有因批评或揭发政府弊端而被恐吓,勒令关台;每逢选举期间,有些检察官展开「作秀式」的扫黑、扫黄或不当的监听;政党之间的谩骂、写匿名信、偷拍公布「非常光碟」,以毁损对方名誉来争取选票等等,这些漠视人权的行为,对民主国家而言,实为一大讽刺!甚至,人权的定义与行使,也常因人而异,如有地位的人,就有「特权」;有钱财的人,就有「方便权」;有势力的人,就有「威权」……也都是人权发展史上怪异又普遍的现象。
    政府如何保障人民的权利?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是位兼有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多重身分的传奇人物。他以和平方式推翻捷克共产主义制度,结束极权政体,全力捍卫人民的自由与尊严。他强调战争不能屠杀人民、不能将人民驱离家园、不能虐待人民、不能剥夺人民的财产……,他就是一个「将人权置于国家主权之上」的典范。
    在现实生活的保障方面,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学校的人权及法治教育,让小孩子从小养成尊重别人,且「知法、守法」的习惯,才不会长大后成为家庭的施暴者、社会的触法者。身为执法人员,如警察、调查员、检察官、法官等,更应具有保障人权、遵守法治的观念,以避免执法者反成为人权的侵害者。还有,现在整个大环境不佳,造成产业外移,失业人口众多,让百姓的生存权、经济权失去保障,以及漠视或歧视残障、老人、妇孺、原住民、外劳等弱势族群的权益,也都是社会亟需关注和处理的问题。
    除了各种人权,佛教更进一步提倡「生权」,主张「生、佛、众生等无差别」,一切众生不论男女老少、贤愚贫富,乃至畜生、鬼类等皆有佛性,也皆有生存的权利,不能轻易受到伤害。所以关怀众生,救度众生,为天下众生服务,是佛教徒维护「生权」的表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根本教义,就是佛教尊重众生,重视生权的最佳诠释。

8 S* W; }8 C( A+ `! ]

    九、刚才谈到的各种人权当中,第一个最需要受到保障的应该是「生存权」,因为如果生命没有办法维持,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故意致人于死的杀人罪,一般国家都会处以死刑。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国家主张废除死刑,请问大师,如果赦免一个因杀人而被判处死刑的人,站在佛教的立场,是否有违因果?
    答:两百多年来,「死刑」存废之争一直方兴未艾。由于世界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国家主张废除死刑,认为死刑是残忍、不人道的刑罚,与文明社会不相容。《管仲?牧民》里也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重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可见判处极刑不是究竟,不能根本的遏止犯罪。
    我们常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以慈悲为怀,慈心不杀是佛弟子应遵行的,如《大智度论》中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既然如此,是不是更应网开一面,赞成废除死刑?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日本早期有位楠正成将军,在受冤被判死刑后,留下「非、理、法、权、天」五个字,说明无理不能胜过有理,有理不能胜过法律,法律不能胜过权力,因为有权力的人可以改变法律,但是「权」却无法胜过「天」,「天」就是因果法则。而赦免死刑犯,以佛教的因果法则来看,是不合乎因果的,造恶因却不受果报,不公平也不合乎真理。因此,站在佛教的立场,希望可以减少死刑,尽量不用死刑,但不主张废除死刑。
    佛教根本大戒的五戒及菩萨十重戒,第一条都是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蟑螂、老鼠、蚊蚁等,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谓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忏悔的。如果杀死蟑螂、蚊蚁等,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在《佛说梵网经》里,佛陀也告诫佛子们:「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对所有众生都应「常住慈悲心」,方便救护,如果反而「恣心快意杀生者」,就犯了「波罗夷罪」。
    同样的杀人,社会的法律和佛教的惩处有何异同?故意杀人者与过失杀人者,其刑罚不一样。例如在台湾,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杀人者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事后自首、悔过者,刑法第五十七条列有科刑轻重的标准,并得酌情量刑。佛教戒律因犯罪型态不同,也有种种规定。佛门非常重视心意犯罪的轻重,每一条戒相之中皆有开、遮、持、犯的分别,犯同一条戒,因动机、方法、结果等的不同,导致犯罪的轻重与忏悔的方式也不同。
    如杀人时要具足:「是人」,所杀者是人,而非异类旁生;「人想」,蓄意杀人,而非想杀异类旁生;「杀心」,非无意、过失,而是有心蓄意;「兴方便」,亲自用各种方法杀人,或劝人自杀,或教唆或与人共同谋杀;「前人断命」,指被杀的人,断定已死。这五个条件皆具备,才构成不可悔罪,这与刑法因重视犯意和犯罪事实,而制定的犯罪构成要件、阻却违法要件的道理是相同的。但是佛教的心意戒,在要求个人自发性的观照身口意的起心动念,防范不法于念头起时,较世间法更为彻底。在杀人的后果上,则分三种:一是当时杀死,犯不可悔罪;二是当时没死,以后因此而死,亦犯不可悔罪;三是当时没死,以后也没因此而死,犯中可悔罪。(《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世间的法律,强调罪刑法定主义,只规范人们外在的行为,无法矫治心意的犯罪,根治行为的犯罪。佛教强调心为罪源,从心源导正偏差行为,达到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刑法上虽也规定「作为犯」、「不作为犯」,但只是狭义就犯罪行为的型态来区分,不如佛教戒律的止持、作持,能广摄一切善恶法。
    佛法与世法有时是不免相左的,有些行为从世俗法上看是恶事,可是从佛法上推敲却是善事。譬如杀生本来是犯罪的,但是为了救生而杀生,以杀生为救生,则是菩萨的慈悲方便权智。《佛说兴起行经》里记载,佛陀过去世因地修行时,有一世为贾主,带领五百人出海采办货物。有另一商主在水涨时前来争船,为了保护全船的五百人,在格斗中杀死了那位商主。以法律而言,为自卫而杀人,亦会酌量减刑。如佛陀兴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心,而杀一恶人,是不能以一般杀生的尺度来论断他的罪过。不过,如是因感如是果,善恶业报,终究不失,佛陀仍以成佛之身遭受「木枪刺脚」的果报。
    因此,我们在修行菩萨道,「杀一救百」时,除了动机要纯正,抱持大慈悲心之外,还要有心甘情愿接受因果制裁的胆识。日本的井上日昭禅师杀了一位奸臣,替万民除了百害。山本玄峰禅师说他「一杀多生通于禅」。意思是杀了一个人,因此而救活许多人,是通于佛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命,不杀生是佛教徒共守的戒律,杀生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如果本着大慈悲,救人救世的心去杀生,并没有违背戒律。
    佛教的因果报应,不是只看行为粗细,更重视「心意」;善心犯戒、无记心犯戒或不善心犯戒,当然会有不同程度的轻重果报。道宣律师言:「害心杀蚁,重于慈心杀人。由根本业重,决定受报。纵忏堕罪,业道不除。」(《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真正的佛教徒是不会心存恶念的,像佛教国家柬埔寨的前领袖波尔博,曾疯狂杀了两百万个柬埔寨人,是万劫难赦的杀人魔王,根本不是佛教徒!相反的,法官判人死刑,如果不掺杂个人的恩怨、利害,完全基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公理、正义,不得不如此做,虽然判决死刑杀人,佛教认为并不违反道德。而执行死刑的人,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与罪犯无冤无仇,无杀心,行为属无记性,也是没有罪过。

2 f! ^6 `& P* x5 n

    十、大师曾经说过:「自由民主诚可贵,和平与幸福安乐更重要。」请问大师,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人民必然会幸福安乐吗?大师对「自由民主」的看法如何?
    答:民主国家里,最可贵的便是人民享有自由自主的权利!在自由主义高涨初始,许多人礼赞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拋。」也说:「不自由,毋宁死!」但是,走过几个世纪,自由主义从盛行而至泛滥,又引来人们摇头叹息:「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为之!」自由,从凌驾生命、爱情之上,到藉自由而为非作歹,而让人诟病,其问题何在?
  「自由」本身是极美好的事,但是,自由不能妨害别人。这一点,各国在进入民主宪政时,皆有明确的界定,如法国的〈人权宣言〉写道:「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人的行为。因此,人的自然权利之行使,是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孙中山先生在其〈民权主义〉里也说:「侵犯他人的范围,便不是自由……自由不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之物,所以要定一个范围来限制它。」从这些引文可以看出,自由与法治二者不可分;须有法治的约束,才是真自由,才能建立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
    不过,法律终非究竟,无法完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及行使自由的权利,唯有奉行佛法,才能彻底改善世道人心,达致和平安乐的境地。连将中国推向民主宪政的孙中山先生都推崇:「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佛法可以补法律的不足。」又说:「法律防范犯罪于已然,佛法防范犯罪于未然。」
    我常鼓励佛教徒皈依三宝之后,要进一步发心受戒,因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好比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乃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在人生旅途上,如果不持戒,随时会有犯过招祸的可能。在监狱服刑,失去自由的人,不都是违法、犯戒的人吗?如:杀人、伤害、毁容、殴打等,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抢劫、绑票等,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妨害家庭等,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诈欺、背信、伪证、倒会等,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这些罪行都离不开五戒。「戒」的根本精神,就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能认识并受持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谨守五戒,也就不会有这许多让人忧心的乱象了。
    另外,我们个人能力、知识有限,也难免有偏差,一意孤行,未必能圆满解决问题。在民主政治里,不能独断独行,凡事应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截长补短,异中求同,融个人于团体中,方能达到共同的目标。所以,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业公司、民间团体,乃至学校、家庭,都应重视会议。
    前面提到佛陀开示「治国七法」,第一条就是「数相集会,讲议正事」。而且,僧团也经常举行会议,佛陀还为僧团制定会议的程序、制度;僧伽会议可以说就是今日民主会议的鼻祖。例如「羯磨」是用于授戒、说戒、忏悔、结界及各种僧事处理的会议法。有所谓的「单白羯磨」,如同「唱言」,是向大众宣告常行、惯行、应行的事,不必征求同意,唱说一遍即成。有如现代会议中的例行工作报告。「白二羯磨」,是宣告一遍,再说一遍,征求大家的同意。如同一般会议,凡有提案须交由大会讨论、接纳,才能生效。「白四羯磨」,是一遍宣告后,再作三读,每读一遍,即作一次征求同意,若一白三羯磨后,大众默然,便表示无异议,而宣布羯磨如法,一致通过议案。
    僧团的羯磨犹如现代议会的三读,以大众的意见和力量圆满解决僧团里的各种事情,成就大众过六和敬的生活,可说发挥高度的民主精神。除此,佛陀说法时,也常采取自由、民主的形式,有时以反问的方式,为弟子、听众晓以大义;有时透过当机众发问,应机解惑,也有闻法者现身证道,提供见解看法。说法会场俨如学术研讨会,透过活泼互动问答的方式,增长智慧,而佛陀就是一位最善于掌握会场气氛,善知与会者心念根器的主持人。
    佛陀入灭后的经典结集,也是先后召开四次会议,经过大众共同审核后才确定下来。这些都是佛教尊重个体,重视集体创作,且遵守法治的民主态度。今日的民主国家,事事讲求公开、公正、公平,因此,上承佛陀尊重民意的理念,佛光山也向来注重民主,在会议中,大家都能坦述己见,有时也不免有言辞相向,针锋相对的情形,但大家秉持「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态度,以及宗教涵养,一决议,即携手同心,合力完成会议讨论的提案,这就是民主风度的表现。我们也常举行各种会议,不分种族、地域、宗派,大家本着尊重包容、欢喜融和的心,让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代表,经过不断的交流研讨,建立共识。
    总之,自由民主的意义,是让人民幸福安乐。即使不能完全自由民主,但人民觉得很幸福、很安乐,那也无妨。如有人说新加坡不民主,也不自由,是一种专制的民主。但是新加坡的人走出来,都会有优越感:「我们是新加坡的人!」为什么?因为它是有法度的国家,他们的社会福利做得很好,百姓过得幸福安乐,这是最重要的。

8 D# H6 U/ V9 ]/ M& |6 r% E

    十一、大师出生在中国大陆,却在台湾弘法五十多年,对于海峡两岸长久以来因为政治因素阻隔,造成很多人的天伦梦断,想必大师一定比一般人有更深刻的感触。请问大师,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与期许?
    答:谈到这个问题,真让我不胜感慨!五、六十年前,我在中国大陆时,中国共产党曾经逮捕我,说我是国民党的间谍,要枪毙我。那时我才二十岁,我十二岁就出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国民党。到了台湾,国民党又说我是匪谍,也逮捕我,关了我二十三天,一样要枪毙我。还好佛祖保佑,才没被枪毙。我是中国江苏扬州人,但是二十出头就来台湾,在台湾住了将近六十年,现在却是「两岸都不是人」!我从台湾回到中国大陆,他们认为我是境外,是台湾来的和尚;在台湾,台湾人说我是大陆来的外省出家人;现在我到美国,美国也不认为我是美国人,因为头发没有黄,鼻子也没有高。所以,我自许为「地球人」,只要地球不舍弃我,我就做个同体共生的地球人。
    台湾中山大学,有位著名诗人余光中,他写了一首很感人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觉得这一首短短的诗,把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种种遭遇、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伤、悲哀又无奈,这是人间的悲剧呀!现在台湾的陈水扁先生、游锡?先生都说他们的家乡在福建、泉州等地方。中国大陆的一些领导人也说,我们海峡两岸都是同根同源、血肉相连的同胞。
    既然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兄弟,就应该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三国演义》一开始即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台湾、大陆分隔了几十年,从历史经验中,我们知道「家不和,被邻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阋墙,对彼此都不利。所以这些年来,海峡两岸已从剑拔弩张的对立、谩骂、抗争,走到谈判、沟通,寻求和平统一途径的阶段了。
    为了两岸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乃至两岸的领导人多次发表意见、声明,提供种种方案、办法。从叶剑英的「叶九条」、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江泽民的「江八点」,以及「海基会」与「海协会」于一九九二年在香港会谈中,达成的「九二共识」;二○○○年,陈水扁总统就职时表示的「四不一没有」;二○○五年,胡锦涛的「胡四点」等等,都可看出两岸对此问题所投注的高度关切。
    虽然政局诡谲,政策也常因主政者递换而摇摆多变,但是,随着时代演进,及百姓对安定生活的需求,现在,除了少数人仍有偏狭的台独思想,可以说两岸人民及全世界十多亿华人,都希望能和平统一;中国唯有和平统一,才能让十三亿华人在世界大舞台上扬眉吐气!
    在「平等共尊,和平共荣」的统一原则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我认为首先两岸在经济上要互助,这几年开放两岸观光、春节的包机直航,及大陆准许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登陆等,都是减少贸易障碍,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文化上也要多多交流,如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艺术的互相观摩等。二○○三年,我带领佛光山梵呗团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演出;二○○四年,更与大陆佛教音乐团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在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加拿大等各地巡回演出。在法音宣流中,不仅是两岸佛教梵呗的交流,更融和了两岸的文化,凝聚了两岸人民的情谊。
    不论是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的政策或执行,最重要的是,两岸彼此都应有开放的胸襟和宏远的视野。人际之间、国际之间,皆贵在真心诚意的沟通往来,而非交相猜疑顾忌。像大陆不要动辄发出军事武力恐吓的讯息;当大陆让水果免税进口或赠送熊猫时,台湾政府也不要凡事皆以「统战」二字来抹杀其善意。另外,台湾过去在经济、建设、科技、民主的努力,而成为「四小龙」之一的繁荣进步,可作为大陆建国富国的参考;大陆地大物博,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宝藏,是台湾承接享有,而足以傲人的资产,也是增广见闻,培育文明气度的取经之地。
    从历史、文化上来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全面掌权之后,首次发表对台湾的立场态度时,即说:「中国是包括二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二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二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十三亿人民共同决定。」他希望两岸人民一起努力维护中国的和平稳定,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胡先生释出善意,我们也殷切希望:海峡两岸问题不是由大国来统一小国,也不是由强大的力量来逼使对方屈服,应该是兄弟一条心,携手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得利,共创中国人的光辉世纪。

; A& |/ d1 \- _% l5 c, p( Z

    十二、有人说,权力会使人迷失自我,世间上的人大都热衷追逐权势名位。但是「上台」终必有「下台」的时候,权势再大,也终有失落的一天,这是必然的定律。请问大师,世间上到底有没有一个永远推不倒的东西呢?佛教所谓的「真理」是否就能免于这种起伏得失的循环呢?
    答: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五欲六尘的追逐里。生理的欲望还算单纯,容易解决;心理上的各种欲望,如对爱情、权势、名位等的追求,最能突显人性贪瞋痴三毒之害。尤其站上高位,掌握大权之后,那种呼风唤雨、号令天下的滋味,是大部分的人难以抗拒的!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说过一句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纵令被腐化,古今中外,还是有许多人争相追逐。曾看过一则对「权力」的形容:一个人坐上一张椅子,椅子突然变形,将他绑住,并逐渐生根似的牢牢抓住地面,再也松不开来,直到那人变成一副骷髅;他到死都不肯放开座椅的把手。
    一辈子被权力掌控,不得超脱的人,何其可悲!所幸民主政治里,有「上台」的机会,也有「下台」的期限。二○○四年五月,我写了一篇对「世代交替」的看法的文章,文中提到「世代交替」是世间发展的自然规律,如同老干修剪,长出新枝,才有盎然的新趣。同样的,国家的政治领袖或民间团体的负责人,如果也能「世代交替」,学习古代的「禅让」,才不会分裂、斗争,并让事业和平、兴盛的永续下去。不过,一般人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争取名位权力,一旦有了名位,又完全不顾大众的利益,不肯把名位、荣跃分享大众,甚至到了该退位时,又眷恋不舍,把持不放。
    世间什么是我们的?世间有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所谓「真理」,必须符合「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这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即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它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
    这种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无常」,就是永远推不倒的永恒定律!其实「无常」很好,它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所以会精进修行;生理细胞有新陈代谢的无常,因此能常保身体的无限活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事的新旧更递也是无常的变化,如此社会有机体才能常显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所谓「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没有能单一独立、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当然没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的事事物物,都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清朝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剧中之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就是无常、无我的最佳写照。
    能够明白宇宙人生的这些真理,就不会迷恋于权势地位所带来的虚荣心、优越感,终日汲汲营营,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强取豪夺,结果不但自己患得患失,形成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造作恶业,引起现世的不安与来世的苦果。
    因发现镭而闻名全球的居礼夫人,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作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颁给她的金质奖章,朋友大吃一惊,问道:「这枚英国皇家协会的奖章,可是代表极高的荣誉,你怎么拿给孩子玩呢?」居礼夫人笑着说:「我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是的,荣誉、财富、权势、名位……不都如玩具吗?随时可举,随时可放;权势名位是为了利益大众而拥有,权势名位也可以为了成就别人而舍下。
    真正有理想,纯粹想为国家、为人类造福的人,是在名利上,淡泊不计较;在责任上,认真不敷衍;在世法上,随缘不强求;在真理上,固守不放弃。因此,他们不会被名缰利锁、权力地位所束缚和设限,而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

; ^3 p* @ n2 ?% d$ E7 ?+ @5 z6 P0 T y4 u7 ]& H7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著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著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著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著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著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
  破碎的家庭,带著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著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没有一个家庭不受社会的影响,现在社会环境恶劣,人心疏离,为了下一代,我们该如何营建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
  佛教是重视家庭的,在《长阿含经》、《心地观经》、《大般泥洹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对家庭伦理的教诲。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来建设美满的家庭。星云大师在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如夫妻相处、婆媳之间、孩子教育、家庭暴力、老人安养、离婚再婚、家有残障儿等问题,提出他的看法及解决之道。如何建设幸福和乐的家庭?请看下面星云大师精辟而实用的论说。
 
    时 间:二○○五年三月五日 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
    地 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
    主持人:星云大师
    英文翻译:妙西法师
    对 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旧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台湾人间大学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互联网同步上课 : d; T/ Y& k2 @

    一、家,有很多的意义;有人认为家是天堂、是安乐窝;有人认为家是地狱、是冰窖。请问大师,每个人都要有“家”吗?“家”有什么功能?“家”的定义又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家”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冷暖百味!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家都是家人的共同目标;尽管怎么忙碌,到了晚上总要回家。不过,往往在他乡的游子一直思念家、想要回家,但是在家里的兄弟却吵著要分家。有的恩爱夫妻共同营筑可爱的家庭,但有的夫妻则吵著要离婚,要各自分家。
  《法华经》形容“三界如火宅”,《涅槃经》言:“居家迫窄,犹如牢狱。”即使有的家庭幸福快乐,但是“家”如“枷”,我们不也如囚犯般被牢牢束缚起来吗?
  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家庭”。“家”字,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周礼》一书言:“有夫有妇,然后为家。”《礼记》载:“昏礼,万世之始也。”从这些记载可以明白,男女结合并建立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
  不过,最早的远古社会,人们过著杂婚、群婚的生活,根本不知何谓婚姻、何谓家庭。婚姻、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形式。而随著历史演变,婚姻关系也从“多数配偶制”、“一夫多妻制”,到现在尊重人权与平等所建立的“一夫一妻制”。现代家庭的定义应该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共同生活的社会组合单位。”
  说到家庭的功能,《礼记》里认为婚姻的作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所以,传统的婚姻为的是传宗接代,家庭则是养儿育女的场所。不过,现代人际关系密切、紧绷,人我竞争激烈、复杂,不敢说是绝后,也是空前了!如此,家庭在生育、养护、教育、安全保障等功能之外,我们更得思考,如何培养子女良好的人格道德、传授文化知识、灌输正确价值观念,及加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家庭的分子,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双胞胎,面孔相同,心也不同。从有形上而言,家不只是让我们居住,延续我们的生命,维持我们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家庭中每一分子,应该共同护持家庭的需要,共同为家庭制造欢乐,如买一盆花、挂一幅画,营造居家品质;有幽默感,带给家庭欢乐的气氛。就无形上来说,家是由相互关爱、相互依赖所凝聚的。若要家庭幸福美满,成员相亲相爱,彼此之间,要有互相体贴、扶持,互相尊重、包容等良好的互动关系。
  曾经看过报导,近几年有自称国际公民、商业旅人的现代吉普赛人,他们打著「家即是心之所在”的口号,在不同国度、不同城市之间穿梭,或许是伦敦、纽约,或许是东京、雪梨,人一到,行李一放,心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觉得他们跟出家人倒有点相像,如顺治皇帝〈赞僧诗〉言:“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也似布袋和尚说的:“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僧人出家无家,但处处都是家;虽然割爱辞亲,但一切众生皆视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因此,不管有形上,是固定的家或移动的家;结构上,是大家庭、小家庭或双亲家庭、单亲家庭,我们的“心”可以决定“家”的意义。我们心里认为家是快乐的天堂、是人生的安乐窝、是安全的避风港,家就是很温馨且美丽的地方。反之,心里认为家是束缚的牢狱、是寒冷的冰窖,那么,家就是一处痛苦且不自由的地方。

- |9 V4 E! U0 w( `- A( Z

   二、大师谈到随著时代变迁,家庭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国家认为养儿是义务,儿女一旦可以独立,便搬离父母各自生活。反观中国人向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尤其过去农业社会,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比比皆是。请问大师,您认为理想的家庭,是父母与儿女共住好?还是分开各组小家庭好?
  答: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中国的孔子对社会的期许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此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界定与观念的不同。怎样才是理想的家庭?大家庭好还是小家庭好?我想应是各有优缺点吧!
  家庭的结构,和社会背景、时代变迁有密切关系,而这一切又根源于民族性与文化性;西方是注重矛盾与独立的个体文化,中国则注重和谐与统一的整体文化。所以,西方人的性格多为个人取向、自我取向,中国人的性格多为团体取向、他人取向;如此的社会性,从家庭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人一切以家为本位、为出发点,例如在称谓上,常将家里的人、事、物冠上“家”字,如自称家里的人为家父、家母、家兄、家弟、家姐、家嫂、家仆、家小等;对家中之物,称为家业、家产、家俱、家珍、家舍、家禽、家鸽、家狗等:对家中的事,称为家福、家祸、家喜、家丧、家信等。这些人、事、物,原本都独立存在,冠上了“家”字,显示中国人把家里的一切,看成家庭整体的一部分。
  家庭涵盖个人,个人属于家庭,家庭或家族的安危、成败、荣辱,也和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有所谓的“家声远播”、“家丑不可外扬”、“家和万事兴”的观念。甚至过去法律上,也有“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现象;在道义上,则存有“一人显赫,全族荣耀”、“一人有福,连及满屋”的心态。在佛教里,出家修道的沙门虽然削发离家,不营世间功名利禄之事,但其成道度众的功德,亦被认为能庇佑亲人,《弘明集》卷十二即写道:“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古德也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亲族之荫胜余荫”的说法。
  这种个人与亲属、家族的纽带关系,曾有人譬喻,中国人升迁后,前后左右尽是自家亲属,好比火车头后面拖著一大串车厢;西方人升迁,则前后左右无一私人,如同飞机起飞,是单独个体,周围没任何物体跟随。此喻含嘲讽之味,但也贴切说明中国人的家族文化。
  所谓“家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说:“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要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国家的“天下一家”之观念。
  中国人重视家庭,传统观念里,往往推崇多子多孙的大家庭,将之称为“义门”,而认为分家是可耻的行为。历代法律也明令规定禁民分居,《唐律 户婚》记载:“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大清律》里也有同样的规定。凡此,法律制度、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和重视血缘关系、和谐、统一之性格,以及农业社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地理环境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大家庭形成的因素。
  不过,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之后,随著现代化的生活和自由流动的工作形态,只有父母及其子女的核心小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潮流逆转的趋势。因为生活消费高,房价飙涨,许多年轻人结婚后,无力自行购屋,便继续赖在父母家。小孩出生后,夫妻俩还可以照常上班,将孩子留给父母亲照顾。如此可省下购屋费、孩子褓姆费、外出用餐费……,站在老一辈的立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帮忙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孙儿,一则排遣退休后的空洞寂寞时间,再则含饴弄孙,延续天伦之乐,也是美事一桩!
  这种缘于现实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三代同堂家庭已日渐增多,据“BBC 中文网”的报导,截至二○○四年底,在英国,亲、子、孙共住的家庭,已有七万多个,他们还预测二十年内,三代同堂的家庭将增加三倍之多。
  核心小家庭有自由、甜蜜的气氛,也有夫妻并肩携手建立家庭及抚育孩子的奋斗历程;个中酸甜苦辣,我想是每个当事人点滴在心头的。至于大家庭,无论是三代同堂,或兄弟不分家的大家庭,其中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情义,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般而言,传统大家庭里重视三纲五常、长幼秩序,婚姻也比较稳定。当然,大家庭里人口多,人际关系也较为复杂。
  有人将中国传统家庭形容为“社会小乾坤”,它具体而微的呈现社会一切现象,因此,大家庭的成员走入社会后,容易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忍让”是人际和谐必要条件之一,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他还认为这种忍让德行,是得自于最好的学校──大家庭训练出来的。
  总之,大家庭、小家庭各有优缺点,也各引发出一些问题,如大家庭的“兄弟阋墙”、“婆媳不合”,而小家庭一个个独立,造成独居老人增多,“钥匙儿童”四处蹓跶,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延续前面的问题,传统上父母年老,子女必须照顾他们,让他们好好的颐养天年。但现在社会环境变迁,很多人不但不跟父母同住,甚至连最起码的照顾都没有,使得许多“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只能由政府、慈善团体来负责。请问大师,您对独居老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答:我快八十岁了,应该就是独居老人了!但是我却不是独居老人,因为我们是一个僧团,我这一生,几乎身边总有很多人群围绕,从来没有孤独的感觉。我曾因动心脏手术,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那时看到儿童的病房,有许多父母来来去去,相反的,老人病房则很少有儿女来走动。现在的社会是孝顺的父母多,孝顺的儿女少了!甚至还有儿女探望父母时,不是带鲜花、奶粉,而是带录音机,把它摆到父亲口边:“爸爸!你讲,财产要交给谁?”所以过去“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的观念,已不适用于现代了。
  现在养儿不会防老了!当儿女长大,翅膀长成,就会飞走,自组小家庭,留下父母两人,或单独一人守著空洞的屋子。如果老人生活会自理,经济上不匮乏,会自我排遣日子倒也无妨,怕的是贫病交加、无人看顾的老来苍凉,才是人间悲惨之事!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当一个国家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人口,超过全体人口的百分之七,称之为“高龄化社会”;当比例超过百分之十四,则称之为“高龄社会”。在一九九三年,中国台湾地区已正式宣告进入“高龄化社会”,二○○四年之后,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数量和比例更不断攀升,快速走向“高龄社会”了。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趋势,据联合国资料统计,目前已进入高龄化的国家有意大利、德国、日本和西班牙,估计至二○五○年,老年人口比率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国家,除了前述四个国家之外,还将增加美国、中国、泰国、巴西、印度、印尼等国。
  “高龄社会”的形成,除了医疗保健进步、人类寿命延长,更大的原因是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以台湾为例,经建会在二○○四年研究发现,适龄妇女不生育率高达百分之二十。根据统计,由于出生人口减少,现在是每一百个工作人口扶养十三个老人,但是五十年后,将激增五倍,每百人扶养的老人增加为六十四人,平均每一点五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由此可看出台湾人口老化的速度之快。
  老人问题,已不只是老人本身及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许多先进国家能“未雨绸缪”,做好全民福利措施,如美国人民平时缴税给政府,年老之后,就由国家、政府来抚养。在这方面也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亲情的不同观念与态度。东方人期待儿女的孝顺、照顾,西方人觉得养儿是义务,弃养老人被视为理所当然;东方人将儿女视为父母的附属品,西方人视儿女为独立的个体,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东方人用道德、舆论维护家庭和谐,西方人用法律维系彼此关系。
  一个富强的国家,对于老中青妇幼的每一世代,都应周全关照。对于老人,除了经济、生活上的帮助照顾,规划完整的老人安养措施之外,老年人由于空巢或单身、或健康状况不良,常会引发孤僻、忧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所以也可以在社区组织“松柏联谊会”、“老人旅游社”、“老人公园”、“老人俱乐部”等,像佛光山各道场也有专为老人开办的“松鹤学苑”,这些都能让老人因参与活动、不断学习,而重拾生命的活力。
  近年来,台湾一些企业集团看好银发市场,竞相投入“老人养生村”的兴建,但是,市场反应不如预期那么好。如台塑集团兴建的“长庚养生文化村”,在二○○五年年初竣工,推出后“叫好不叫座”,入住率不到两成。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恍然发现,原来中国人还是习惯住在家里,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中国是重视孝道的民族,佛教也是重视孝道的宗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父母恩重难报经》则以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儿育女的艰辛,而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昊天罔极,当我们长大独立后,怎能不思报答,尽反哺之孝呢?因此,我认为如果无法三代同堂,至少让老人家和儿孙毗邻而居,如此,能方便照应,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应该是比较圆满的安排吧!
  《杂宝藏经 弃老国缘》里记载,弃老国有个规定:“若有老人,必须驱逐。”有位大臣在父亲年老后,不忍遗弃,就建了地窖将父亲藏在里面,依然孝顺奉养。有一天,天神以种种难题试问国王,国王无法回答,便询问朝中所有大臣,也没有人能破解。后来这位大臣以父亲的智慧,为国王解危。国王于是解除禁令,下令全国民众必须奉养年老父母,以尽孝道。可见老人累积一生的经验,往往有可提供参考和实用的智慧。
  能善尽孝道,抚养、关心父母,让他们能安享天年,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与责任。另一方面,老人本身也须建立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态度,如对人生的功名、感情、得失种种,要学会放下;保持开朗的心情,广结善缘;饮食清淡,养成运动的习惯等等,如此,晚年才能过得健康又自在。我觉得,老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老化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如果老年人在性格上,能随和、不固执,肯得“老做小”,并能适时的提供智慧和经验,相信不但不会令人讨厌,自己更能成为快乐而可爱的老人。
  
  四、前面提到因为生育率偏低,而寿命又普遍延长,形成人口快速老化,引发诸多“老人问题”。同样的,因为出生婴儿减少,从二十几年前的“两个孩子恰恰好”,到这些年的“一个孩子不嫌少”,如今很多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或因教育不当而令他们成长不健全,不懂得与人相处等等,当然,更有许多问题家庭形成所谓的“问题儿童”。请问大师,现代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答:人口恐慌已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日本就是低生育率国家,虽然日本将事业有成却未婚、无子的女强人形容为“败犬”,许多女性依然慨叹“宁为败犬”,也不愿走入婚姻、儿女的牢笼里。中国大陆为实施“一胎制”,造成“四二一”家庭(夫妻两人,抚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日益增多,对社会生活、家庭伦理都产生不少影响。
  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建立、身心的成长等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前面所言,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家庭结构产生许多变化,有单亲家庭,有由祖父母抚养孙子的隔代家庭,有父或母再婚,与继父(母)同住的家庭,有迎娶外籍新娘的家庭……。不能否认,这些不同于一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家庭,确实比较容易产生“问题儿童”。
  但也不是绝对的,如美国前总统柯林顿即是出身单身家庭;中国的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扶养长大,在母亲贤慧的教育下,留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美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三岁时就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他在贫困中刻苦自学,而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文学成就。
  佛教里有不少祖师大德,也是成长于不健全的家庭,如致力整顿僧制,改革佛教的民初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他二岁丧父,五岁时母亲改嫁,由外婆抚养长大;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禅师三岁丧父,八岁亡母,童年即体悟人世无常及人情冷暖,因而发心向道。所以,只要自己肯立志向上,发愤图强,依然能从贫瘠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出美好的前程。
  佛光山有一所专门收容孤儿的育幼院,我们很少对外传播或供人参观,我不愿“孤儿”两个字影响院童的幼小心灵;他们都是佛光山的公主、王子,我要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如一般家庭的儿童一样成长。我也常常告诉他们要奋斗、勤劳,立志做个有用的人,才能让社会接受,将来也才会有前途。很多早期的院童,现在都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呢!
  相反的,如“四二一”家庭中,被父母、祖父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独生子,所得到的关心、教育和投资必然最多,但是也造就出不少依赖性强、娇贵、蛮横、不知感恩、不懂礼貌的小孩。
  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有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让孩子自由发展,由电视节目、大量物质,填充孩子的时间与心灵需求;有的孩子由祖父母照顾,而祖父母大多采取“满足式”教育,对孙子有求必应;有的孩子由菲佣、印佣照顾,生活无虑,但易出现语言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的缺陷,以及情感寄托上的落差。或者交给托儿所,而托儿机构良莠不齐,又是一个褓姆照顾多个小孩,无法关注个别的需要。
  不论哪一种家庭背景,都不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绝对因素。小孩子观念错误、行为偏差,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的身教很重要,历史上,许多名人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要归功于良好的家教,例如美国的华盛顿砍了樱桃树,坦诚认错,父亲称赞他诚实。佛教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佛陀在《长阿含经》卷十一里,告诉父母教育儿女应该:“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因此,养育子女除了疼爱、抚养,还要教育他们去恶行善,方是为人父母之道。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必须养成他们正常的生活、处世的诚信、良好的习惯、接受的性格,及培养感恩、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的美德。尤其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以经常肆意的讽刺他、讥嘲他、责备他、歧视他,要用同事摄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人生观、价值观。

9 a a4 Q# G- [+ p2 v3 r

  五、“赡老抚幼”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美德,大师在此为我们作了精辟的分析,也提供很好的处理方式。接下来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比较少发生,对东方人而言,却是家庭重大的问题。中国人常说:“一个厨房容不下两个女人”,婆媳之间的纠葛,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大师您对这方面的看法如何?婆媳之间有何相处之道?
  答:自古以来,婆媳相处一直是社会、家庭的重要问题。有的婆媳亲如母女,相处得水乳交融;有的婆媳则势如水火,彼此互不相容。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对中国人而言,结婚不只是男女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因此,以前的男人娶妻会说娶“一房媳妇”,于是娶过来的媳妇除了负责家务、相夫教子,更须服侍公婆。唐朝诗人王建的〈新嫁娘〉绝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即传神道尽新妇小心翼翼侍候公婆的心情。不过,造成媳妇困扰、痛苦的,很少是来自异性的公公、伯叔,大多来自同性妯娌、小姑的排挤,及婆婆的挑剔、虐待,而等到“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自己又成为挑剔虐待别人女儿的婆婆了;一代一代如此轮回。
  这种女性姻亲的相斥情结极为复杂,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即是描述婆媳问题的典型例子。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娶刘兰芝为妻,夫妻感情深笃,但焦母不喜欢这个媳妇,百般刁难,虽然刘兰芝美丽聪慧,善良勤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且遵循礼教,“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最后还是被遣返娘家,造成了夫妻双双殉情的悲剧。还有,唐朝诗人陆游和唐婉的甜蜜婚姻,也是被母亲强行拆散,他著名的〈钗头凤〉一词中,有著对此婚姻下场的悲伤、幽怨和无奈、不满。
  从古至今,因婆媳不合而造成的家庭悲剧时有所闻。佛陀时代,有位大护法须达长者,他有七个儿子,前六个儿媳都很贤淑孝顺,唯有最小的媳妇玉耶虽然天资国色,却骄奢傲慢,嫁进门之后,对丈夫、公婆皆蛮横无礼、不孝敬,给家庭带来许多纷争。须达长者苦恼不已,只好请佛陀教化这位顽劣的媳妇。佛陀于是告诉玉耶,如何才是真正的美女,以及为人妻、为人媳应有之道。关于孝顺侍奉公婆方面,佛陀说为人媳妇要做到五点:“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进姑嫜夫主;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嗔;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玉耶女经》)
  听了佛陀的教诲,玉耶惭愧忏悔,从此成为贤慧的妻子、媳妇,整个家庭恢复过去的和乐美满。
  我觉得婆媳的关系,要如赵丽云博士所说的“跳探戈”: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如果两个人的脚步同时前进,就会踩到对方,如果两个人同时后退,这一支舞也跳不下去。所以婆媳之间要懂得互相礼让与赞美,才能和谐相处。
  对于婆媳之间的关系,据我了解有四种层次:
  第一等婆媳,如母女亲密:认为别人家的女儿成为自己的媳妇,便是一家人,而视她如亲生女儿一般,以体谅的心、关怀的情来对待她;做媳妇的,也视婆婆为母亲一般侍奉、体贴、关心,偶而对婆婆撒娇,时时找婆婆聊天,谈谈工作、谈谈心事。像这样如母女般亲密的婆媳关系,是第一等的。
  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婆媳之间如朋友般,以同理心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辛劳,互相尊重包容,并给予彼此生活的空间,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能适时做好沟通。如朋友般的婆媳,仍然能和谐相处。
  第三等婆媳,如宾主客气:婆媳好比主人与客人,彼此客气、有礼貌,既不斗气,也不会互相看不顺眼。只要有事出远门,能告知去处;从外地回家,能带个小礼物,也还可以和平相处。
  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这种婆媳关系是最差劲的,有的婆婆把媳妇当成冤家对头,认为是来抢儿子、抢家产、抢当家的;做媳妇的则不勤快,只会发号施令,整天跟婆婆计较、斗嘴,或是经常在先生面前,数落婆婆的不好,让身为丈夫、儿子的,夹在婆媳之间难以做人。曾国藩说:“骄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属于冤家对头的婆媳,要引以为戒。
  家庭是生命的延续,也是道德的传承,如果婆媳之间不能好好相处,如何发挥家庭的功用?婆媳之间,应该凡事往好处想,相互信赖,彼此尊重,共同来营建幸福美满的家庭。
 
  六、夫妻是构成家庭的基本成员,过去中国社会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现代工商社会,高喊两性平等,许多妇女纷纷走入职场。夫妻有时为了工作更得分居两地,日久对双方感情的维系是一大考验。请问大师,两性真能平等吗?面对家庭与事业两难的情况下,夫妻应该如何配合,才能维系幸福的婚姻?
  答:“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并不只限于过去的中国社会,据我所知,在美国,女性就业的普遍化,也是这二十年来的事。事实上,人类最早的社会是属于“母权制社会”,《吕氏春秋》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描述的即是典型的社会图象,那时候,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从早期的姓氏,也可看出母系社会遗留的痕迹,如炎帝姓“姜”,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嬴”,都有女字旁。而且依《说文解字》的诠释,我们姓名的“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组合,表示“人所生也”。
  如此的“母权制社会”维持一两万年,约五千年前才进入父权的社会,并形成“女嫁男,从夫居”的婚姻家庭。后来更从儒家思想发展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以此建立封建阶级、礼仪制度。东汉?班固言“夫妇”是:“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白虎通义 三纲六纪》)即明确指出“夫”是可扶持、倚仗的人,“妇”则是应屈服顺从的人。也把“妻”解释为“齐”,意思是“贞齐与夫”,须终身不改。从这类的以音释义,也可看出夫妻之间不平等的地位,以及男尊女卑的现象。
  值得探讨的是,男性抑制女性,是一种专制、独尊、统治的霸权心态,传统女性也大都心甘情愿处于隶属地位,其言行举止往往和社会所认同的角色一致。从汉代班超著的《女诫》、唐太宗长孙王后著的《女则》、陈邈妻郑氏著的《女孝经》等,都可看出女性本身对女性角色的规范。尤其《女诫》中提出的“四德”和“夫者天也”的说法,更充分表现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不仅中国,美国六○年代时,有些州的法律也规定,已婚妇女若无丈夫的书面许可,是不能签订契约和获得贷款的,而且结婚仪式中,也要求妻子必须服从丈夫。
  如今,父系家庭的体制犹在,孟子所言“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的观念,仍是大部分男性的基本观念,不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点早已不盛行了!随著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程度提高,“贤妻良母”已不是女性一生唯一的事业。加上工商社会里,工作性质、形态都异于往日,许多工作已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承担的。而且,女性有著细心耐烦、温和谦逊的特质,行事比较圆融,容易化干戈为祥和。
  女性走入社会职场,不论是为了经济需要、社交往来,或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往往回到家,还要负担起大部分的家务;这种蜡烛两头烧的辛苦,是可以想见的。长久以来,“女治内”、“君子远庖厨”的习惯与观念,要改变可能须花一点时间。幸好现在有的丈夫很体贴,回到家也会帮忙做家事、照顾孩子,这是很好的现象。我认为夫妻可以真心沟通、协调,在家务、孩子照顾上,分工合作,达成共识,如你煮饭、我洗碗;你洗衣服、我拖地;你接送孩子,我帮孩子洗澡……到底家是夫妻两人共有的,有参与,就有责任;有参与,就有感情,自然就能拥有健康快乐的家庭。
  男女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女性体力比较不够,男性就多做一点费体力的事;男人的想法粗枝大叶,女人比较细心,在细腻的地方,女人就多用一点心。天地之间乾坤阴阳和合,万物就生长;不和合就会有缺陷。因此,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男女相互的赞美、认同,相互的尊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夫妻因为工作分居两地,如果是短期的,还无妨,如果是长时期,就不太妥当。既然结婚了,彼此应该履行夫妻的义务、尽家庭的责任。而且日子久了,对彼此的感情也是一大考验。
  

# b Y' V/ i$ J& y0 h @+ h7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5 15:43 , Processed in 0.17125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