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诸兄,如事兄”也是如此,我们的孝悌之心养成之后,就是无分别的、平等地对待社会一切大众,正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对待自己家里老人那颗心来对待社会上的一切老人,让他们都能够过上愉快安定的生活,对待社会上的小孩都是用对待自己家小孩的那颗心,这就是爱心,所以爱心的原点就在于孝心,孝悌养成以后,他就能够广泛地仁爱社会大众。真正成圣成贤之道也是爱心的成就,所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能够对父母尽孝,在家里行孝悌之道的,他也能够对社会大众、对百姓有一种仁爱之心,再进而言之,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对一切的众生他都会爱,无所不爱,这就是佛法里讲的慈悲一切,我们看到孟子说的:“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就是圣贤人,圣贤人的存心就是孝悌,孝悌做到圆满,这就成圣成贤了,也如同佛法里讲的,成佛成菩萨了。     / a" Q% g0 V! c5 U- W
    ; [* p0 n+ e! f
        第三章 谨     
$ g! Q- v5 J7 B6 d* g% E8 U   
0 S* `& w0 f0 U5 T( X8 T9 {2 n        这一章总共有二十四则,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衣食住行,生活的小事。圣人就是从日常生活中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中庸》里提倡的诚和明,印祖把圣贤之道归纳为这两个字。一个人的真诚心,一个人的明,就是觉悟心,都要从这些日常小事中来养成。我们看这一章讲的衣食住行,穿衣要“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饮食要“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居住包括“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等等。行为就讲得更多了,“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这些都是生活的点滴,让我们来一条一条看,如何在这些生活点滴中来养我们的诚敬之心。     
- I( O% g3 x5 o- t   
4 P# t0 V$ A5 {, f) I7 q5 O4 g        这些小事古人都是从小开始教起,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都没有学过,所以现在我们来补课,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要知道学最基础的,它就是通圆满的大德。就是《华严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德之人圆满了大智慧,他表现出来的就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把《弟子规》上讲的全部都落实而已。     
% v, G1 s3 Y0 S& l" g4 T# y   
) g4 d, s* i9 t" f' B  C/ a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7 e2 d0 z* m' s' }
    / t! p: k& v& E3 T2 Q  |
        这是讲一个人的作息要有规律,还要勤奋。我们知道人的光阴有限,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假如浪费时间,把大好的青春错过了,该有的品德、学问都没有学到,没有成就。那么真的就是“老大徒伤悲”了。为人子,要懂得抓住机会来孝顺父母。父母比我们年长几十年,他终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哪一天离开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有一天的光阴,就要竭尽全力来侍奉父母一天,这样就不会给将来留下遗憾。     0 K" z5 M& }2 s( a
   
8 z  q( y" o2 d" L& S3 O6 N9 e( B$ V        为人子,早上起床,也应该比父母要早,最好起来做早餐,让父母起来之后就可以用。晚上睡觉也比父母睡得迟,听候于父母,父母有需要,我们也能够满足。     . _8 }. Q& `+ T& n6 ^- u, b
    8 m1 i( L* T+ A4 E0 k8 I
        求学的人更是要早起,晚上也不能睡得太早,应该尽一切的能力,抓住所有的时间来进德修业。当然这里主要是讲勤奋,所以说“老易至,惜此时”。提醒我们在青春的时候,要加紧用功。     
4 `. \5 _  J" @2 l1 [8 t4 a    5 o7 k- @0 v4 G% `! y% N
        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了,更应该珍惜这千载难逢、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努力用功来成就道业。因为人的生命很短暂,佛在世的时候,跟子弟们就讨论过。佛问弟子,你们说说,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呢?有一个弟子就说了:“人的生命在一昼夜之间。”佛听了摇头,看来不太对。有一个弟子又说了:“人的寿命在一饭食之间,”饭食之间很短暂,吃一顿饭的工夫可能生命就失去了。结果佛听了还是不赞成。最后有一个弟子就说了:“人的寿命在呼吸之间!”这时候佛才点头。所以说,一口气上不来,这人的生命就结束了,那就到了来世,来世还能不能遇到佛法呢?真是太难太难了。所以真的要懂得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进德修业。       r* s# H8 B' f! x& Q
   
: [2 O9 r. B, R* `# B" l0 T6 P        这里讲的是勉励我们勤奋,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条解释偏了,看到第一条“朝起早,夜眠迟”。不能够“朝起早”,但是他能够晚上睡得很晚,然后他就说“夜眠迟”。看香港有很多人,作息都非常晚,晚上一两点睡觉的人很多,甚至两三点,三四点才睡觉,那不是《弟子规》所讲的“夜眠迟”。古时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是入夜了,晚上九、十点钟睡觉,这也就可以称得上是“夜眠迟”了,所以不能睡得太晚。睡得太晚的话,对身体不好,特别是孩子,如果睡得太晚,熬夜了,对身体亏损是很大的。     9 W" U/ L* ~2 u# ]
   
' x8 Q  c' v) _: d        晚上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九到十一点钟之间睡觉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在恢复,在排毒的时间,你这时候就安静下来,人在睡眠状态下排毒是最好的。根据医学的报告,晚上十一点前睡觉这是最有利健康的。因为这时候我们的五脏开始排毒了,胆囊是在晚上十一点钟到凌晨一点钟排毒,我们称这个时间叫子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排毒,三点到五点是肺排毒,假如这个时候我们不休息的话,身体里的毒就排不掉,毒素积在身体里,对身体就是很大的亏损。所以熬夜的人,我们看他的脸色,都是面黄肌瘦,一脸的灰色,是因为他的夜生活太多,作息不正常。一个人如果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早,早起早睡,这个人就有朝气,脸色就非常好,正所谓跟天同步。晚上如果不睡觉,早上又不起床,那就是夜猫子,我们看看他脸上就没有阳气,全都是阴气了。这样的坏习惯对身体没有利,对修行也不利。对一个家庭也是不利的,因为一个起早的家庭,这个家庭是有朝气的。古人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你能够早睡就能够早起,早起了之后,很多事情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就能把它规划好。清朝的曾国藩,他给自己的子弟写的信函中,就特别勉励子弟早起。所以这是一种良好的家风。     9 H+ B5 k5 T) U8 |1 o) L
   
# v5 ^, c/ Q8 I6 J+ J; T2 ?/ P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 N( q# z; Q1 Y& d8 p
    % a; k, K/ V; S4 a9 G/ S0 `5 U
        这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当早上起床了,必定是先洗脸、刷牙、漱口,上完洗手间也必定要洗手,这就是卫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健康就非常有益。身体健康了,就能够更好地侍奉父母,更好地工作,为社会做贡献。     * `1 r2 T/ J- W1 B' a+ v1 @
   
5 {4 l; u1 N% D7 M1 a& Q; o$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些小事里,我们常常要悟人生的哲理。比如说“晨必盥”,就是早上起来盥洗,懂得学道之人,做每一样生活的小事,他都会悟其中的理。《华严经》上讲,浅深相即,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很浅,可是里面都含有很深刻的道理。     $ k& f' `5 E5 S, w. z
    0 O& M( c' x; k, H) |  m' U2 H
        《华严经》里有一篇《净行品》。这《净行品》里讲的都是菩萨生活中的小事,有早上起来盥洗的,有刷牙漱口的,也有上洗手间的。早上起来是盥洗:“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所以真正会用心的人,他洗脸的时候就想到众生,包括自己在内,都能够得清净的法门,能够脱离尘垢,能够脱离污染。所以洗脸也是洗心,把烦恼能够放下,这个人洗脸都能够开悟。漱口:“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古人用杨枝来当刷牙的物品,杨枝能够清洁口腔,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刷牙漱口,用心做事情就能想到众生,众生怎么样呢?心能够调净。当你净牙齿的时候,就是净自己的心,能够把自己的烦恼放下,把心恢复到清净。     
" I9 N: X4 Z  e' [. E7 D# }# A( S   
% d7 j  z! _9 X) Q: j. o        《净行品》里还讲到:“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所以有几个人大小便的时候,能想到这样?一般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在很急的时候去洗手间,解完之后就觉得很放松。当我们完事的时候洗洗手,有没有想到:大小便的时候你放下了,还是得到了?好像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想过,大小便放下的是污秽,得到的是轻松自在!所以从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人身体如此,心也是如此。当我们放下贪嗔痴这些污染和臭秽的时候,心就得到轻松自在了。所以当我们的心不住在这些五欲六尘中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尝到法味,就能够得到那些自在解脱的感受。所以我们体会到,假如说学习《弟子规》像学习《华严经·净行品》一样,《弟子规》也能让人开悟。正如恩师讲的,《弟子规》与《华严经》是一不是二,你这样去学习,当然就得到《华严经》的利益,所以学什么东西都好,完全是所学的人用心不同。     5 o; H7 o) n+ Z
   
3 R* {$ H, w" \1 \  V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8 p) x" _+ Z8 u; \) Q" F! C$ [    " N* u1 E' ~" x& ]
        这是讲我们要注重仪容,我们戴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不要上下对不齐,自己的袜子、鞋子都要穿得整齐,鞋带要系上。这都是基本的仪容。从一个人的仪容,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如果他的仪容都邋邋遢遢,扭扭歪歪,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需要修正。因为一切法是心想生,我们的身体、仪容、包括衣着,那也是心想而生的。当我们的心是正的,存着恭敬,存着真诚,自然我们的衣着、仪容就会正。反过来,会修行的人,也必定是从这些仪容、衣着来修自己的恭敬之心,这些都是谨的范畴。在生活中都要谨慎,养成一种恭敬、真诚,自然表现出来的就是端庄大方。     
/ I+ e" O! Q( X# H    6 S' Q% B- C9 Q% [8 E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 q# {5 T/ ?7 e9 p4 j# t9 v0 ?
    - s9 ?; V9 Z2 Q. E
        这是讲我们在家里生活起居都要讲求整洁,衣服、帽子都放在该放的地方。衣物、鞋袜如果脏了,必定要拿去洗,不能够堆成一堆,否则时间一长,就会长毛,不卫生,就污秽了。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古人讲,对自己的房间能够整理得很好,才能够去治理国家。所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自己家里的房间都没有打理好,你怎么可以去治理天下、国家。换句话说要治理天下国家,必须在整理自己和房间这些生活小事上面来养成。我们现在看很多学生住校的时候,袜子脱了随手一扔,就很不整齐了。要知道,当我们把袜子扔出去的时候,同时扔出去的也是我们的恭敬之心,谨慎之心。所以我们很好地把袜子放在该放的地方,这就是培养恭敬、谨慎之心。     , B- G% ~3 v2 Y+ ^  p- ?
    2 K& R, h. s9 n2 L
        恩师真是处处为我们做好样子,我到恩师的房间里,看到他的房间样样东西都摆得整整齐齐,笔墨纸砚、衣服物品都放得很整齐,很端正。当恩师在办公室里,如果看到有一些摆得不正的东西,就把它扶正,这是他自然的行为,养成的习惯。像他洗手间里的洗脸盆,是陶瓷的,如果有一些水溅出来了,他总是拿块布把水池边擦干净,而且擦得很亮。他还告诉我说,这样去保养水池,用十年都像新的一样,这些都是在教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要从日常生活小节中养成恭谨的态度。     ( t3 C; I+ ^' t+ D* h
   
! ~5 C3 d( a# n  R4 X, x6 p, x0 [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3 K" ~  P$ X0 b7 L7 o# p0 D   
6 |, B) y$ z8 b* B8 x        这是讲穿衣服,不能追求时髦,赶潮流,追求一些华丽的、妖艳的服装,这样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无益。穿衣服贵在整洁,并且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家境。比如说家里比较贫寒的人,衣服就没有必要穿得很华美,因为跟自己的家境不相称,如果是身份高的,就可以穿一些比较庄严的衣服,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是一般的学生,还没有走进社会,我们穿得朴素大方就很好了。所以处处讲究符合身份。当然了,一个人的身份比较重要,出席不同的场合,就可能穿不同的衣服,这就显得有教养。符合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为自己家里比较贫穷,穿的衣服很朴素,走出去会很丢人,有这种想法就是跟道德相违背了。古时候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出身很贫寒,他穿衣服虽然并不华美,很朴素,但是非常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家境,他绝对不会因为穿得很朴素,甚至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站在别人面前,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追求服装的华美,穿的都是名牌,好像不穿名牌的话,跟人在一起,就会低一等,没有把真正该追求的东西放在心里,反而追求外在的、表面浮华的东西。     
1 a, K$ \2 G) }$ p7 L   
4 f, ?7 J' |8 @; ?! y"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符合身份有一个引申的意思就是教导我们处处要懂得尽自己本分。印祖劝学佛的人要敦伦尽分。我们在家里,做父亲的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孩子的要像个孩子,当老师的要像个老师,当弟子的要像个弟子,这都是尽我们的本分。如果家里的本分大家都不尽,这样家庭就不能和谐。比如说做先生的不像先生,做太太的不像太太,父不父,子不子,这样的家庭怎么能够和谐呢?所以真正修养我们的品德要从穿衣吃饭中,想到如何修养圣贤人的品德。往往圣贤人的品德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而成,所以老子所说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些德行慢慢地累积久了,就成为大德了。     
6 ~4 F/ q0 K3 W: f# z    7 y6 W+ H' o3 d# F% X; K! r. I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q; n! k  K; @. }$ \* x
   
, k) }( F* H- P6 j        吃饭时,特别是孩子,注意不要挑食。挑食的结果,一个可能营养不能均衡,第二个会养成自己傲慢、浮华的态度,所以对身体不利,对心更不利。做父母要懂得这一条,在吃饭桌上千万不可以怂恿孩子挑食的坏毛病。应该有什么就吃什么。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往往溺爱,他们在一些生活小节上面,没有注意到,结果无形中就培养起了小孩子骄横的态度。     
6 m2 [4 t# H" ]+ B, w   
- k& i" m/ D- z        我也是独生子,但是我父母从不会娇惯我。他们有智慧,懂得这一点,所以从来都是小饭桌上摆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我们看到,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这个你喜欢不喜欢吃啊?那个喜欢不喜欢吃啊?”还要问孩子。我妈妈就说:“这些还用问孩子?你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不吃,那就饿着!”这样久久养成一种什么都好,不挑剔的心态以后,可以说在任何的境缘中,都过得很好。他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好而影响到自己,因为他从小就已经不挑剔了,可以说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这种心态养成之后,终身受用。     + z; r1 Q! {: U7 ^8 K! z; {
    # U  X8 P- ]+ q
        学佛的人更要懂得随缘。弘一大师到寺院里讲经的时候,别人把他当作上宾来接待,可是弘一大师绝对禁止寺院里的人对他,跟对大众不一样地接待,给大众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假如说给他吃很好的,跟大众吃的不一样,那么弘一大师就不吃,这就看出祖师的风范。     ! z: ]" G( b9 I# a
    5 t3 S! c( x- q
        “食适可,勿过则”,就是说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得过饱,吃饭最好是吃到七八分饱,不可以吃得饱胀饱胀的,这样对肠胃不好。如果是吃得很饱,就马上工作,这更加影响身体。我舅父有一条人生经验,跟我们讲,因为年轻时经济并不宽裕,吃都不能吃饱,所以他现在到老了,身体都很好,眼不花,耳不聋,走路也很轻快,将近七十岁的人了,身体都还很好,得益于什么呢?这一辈子就没吃饱过!所以他的身体反而好,吃得饱胀饱胀,反而会多病。所以我们看到,外面那些野生的动物,它们都没有办法吃得很饱,反而它的身体很好,就没见它们生病;家里饲养的宠物,那些什么狗儿、猫儿的,你把它喂得很饱,反而会多病,常常要去宠物医院看病。可见,吃得过饱对身体并不好。     ! d. w4 V8 p: }- e. y
    ! G# `# e( j/ e" Z! ~
        从这一条我们可以引申到,做事情也应该这样,不能够过分,凡事懂得留有余地,这样才能长久。但凡看到那些偏激的人,他做事做得绝的,说话说得很过分的,不能够给人留有情面,不能留余地的,往往都不能长久。所以吃饭要懂得这些养生的学问。     ( s- ~4 q! d* F
   
8 t) F" `4 w$ a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 B" L: [& i" ]0 D/ S
   
! i( I) N4 B; h0 E        这里讲做孩子的就不能饮酒,因为从小正在发育的时候,一饮酒就会刺激身体,对于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会带来不良影响。酒精会伤脑,正在发育的时候,喝酒往往会造成发育不良,影响到将来。     
2 V" x7 {2 t4 b+ k4 h- D2 c) l    / Q8 a: u/ P0 b$ A) V& c- p8 S2 s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避免饮酒,比如说开车的时候是不能饮酒的,如果饮酒的话,往往会发生很多危险。孕妇也不能饮酒,对胎儿不好。吃饭的时候,朋友之间好像必须饮酒才有很多话说,才有那种热情,其实大可不必,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一定要通过酒来增加友谊,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酒肉的基础上,建立在酒肉基础上的朋友叫“酒肉朋友”,那怎么能够长久呢?     + y$ O- R; f, Z0 A
   
( X' z3 W/ \+ x4 x; ?: {' ?6 k* A        “饮酒醉,最为丑”,喝醉了,他往往会迷失智慧,他昏沉,在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往往会做错事情,做错事情了,比如说错话了,或者是仪容不整,甚至造罪业,这都是一种丑态。哪怕是平时有操持的人,喝醉了也常常不能把持自己。所以你看佛制定五戒,前面四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叫性戒,人必须要遵守,哪怕你不学佛也要遵守这个戒,你要是违反了,那就有很重的因果。最后一条不饮酒叫遮戒,就是帮助防止不违反前面四条。因为人喝了酒之后,头脑不清醒,他就容易造前面的四种罪业。我们不仅不能沉迷于酒,其它的包括吸烟、玩游戏机,这也都是要戒除的,尤其现在街边有很多的游戏机厅,都会让青年人沉迷其中,玩物丧志。更严重的还有吸毒、赌博,一些不健康的色情娱乐都是要戒除掉的。     
% C/ G% i$ A, A/ ]2 V    0 P) J# J8 W6 V1 P1 ~; _# G
        【步从容,立端正。】     1 R$ j& O  A# y/ i6 @) M. F+ K% W
   
; X: f: [- Q$ u8 E  i7 y) O3 b        这是讲一个人的威仪,迈步不慌不忙,从容大方,走路就显得很有信心,就是我们说的潇洒自如。站立的时候要端端正正,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挺胸抬头,精神饱满,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如果弯腰驼背,看起来年纪不大,却老气横秋,这就不太好。佛门讲究的四威仪,所谓“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这是讲人的一种威仪,站就像一棵松树那样挺拔;坐就坐得像钟一样,给人以稳重的印象;走路就像一阵风一样,轻快自在;睡觉右侧卧,身体稍微弯曲,像弓的样子,这种叫吉祥卧。这些都是一种仪表,从修持身体仪表的庄严来帮助修自己心的庄严。大家可能都会有这种经历,当我们穿得很庄严的时候,自然心里就会整齐庄严,有一种正气。如果自己身上衣服穿得不整洁,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吊儿郎当的样子,心里就不端正、会懈怠,就不能够诚敬。     
+ V. E6 K: O1 ~4 N" r9 o   
. X" y9 J9 t8 U        【揖深圆,拜恭敬。】     
0 h: p" \. m0 B% M    # G/ b# n# G3 T& m1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讲对人行礼,古代一般是作揖,或者是拜,像学佛的人拜佛,拜老师,不管礼节是什么样的形式,关键在于有一颗恭敬之心。人有恭敬心的时候,形体自然就有一种恭敬的样子。作揖要深圆,深深一鞠躬,动作比较圆,比较缓,不要太急促,急促会给人一种棱角的感觉。拜的时候也是恭恭敬敬,不慌不乱,体现一种诚敬。     ) H$ f$ q. |2 G7 u$ W$ J
    + M$ N" K7 H- F5 K& x
        《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所以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从哪里来看呢?往往这个念头就是吉凶祸福初起的地方。当一个人念头一起的时候,他的身体自然就会表现出来,四肢所表现的往往是心里的所想所念。所以古人看人,真正有学问的,不用你讲话,看你的行为举止,他就知道你是厚道的,还是浅薄的。一个人心存恭敬,动作举止,自然表现出一种恭敬的仪表。我们知道厚道的人,恭敬的人就有福,浅薄的人自然表现得轻狂,这种人就没有福,不但没福,严重的可能祸患就要来临了。我们要懂得通过学这些理,来修自己一颗心。孔老夫子都说过,礼是敬而已矣,为什么呢?为了恭敬。所以礼不可废,废了礼,恭敬心就修不成了。     
1 t, d: u- G* E   
# s7 r' G8 X  c0 f) ?3 S& d$ K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 v0 [# T; c, K! `5 h
    * y) ~- z) N/ ^' z; c9 x' P6 R
        这也是讲人的一种举止威仪,践阈是指踩在门槛上。古人家里,一进门,门口地上有一个横木,那个就是门槛。你要跨过去,不能踩在门槛上跳下去,这显得不庄重。俗话说,门槛不能踩,你踩着人家的门槛就好像踩在人家的头上一样,对人是极度的不恭敬。现在寺院的传统建筑都建有很大的门槛,过的时候要跨过去。寺院的门槛比家里的门槛要高,这说明什么呢?佛门的门槛很高,你要进佛门那不是容易的事。进到佛门里头,必须有恭敬之心,所以要跨过门槛,不能踩在门槛上面,好像踩到了佛祖头上,这就很不恭敬了。     
7 Z  Q* H" P+ ?6 x! O   
! H7 _: {& j- a, q' d( s        这个“勿跛倚”就是说站立的时候不能东歪西倒,身体也不能倚靠在墙上,否则身体就不正,有时候甚至独脚站着,这些都很不庄重。“勿箕踞”就是说坐的时候要有样子,坐要有坐相,这个箕就是簸箕,坐的时候两脚岔开,就像簸箕一样,就很难看了。特别是女孩子,坐的时候两腿要并拢,显示一种庄重。坐的时候也不能把腿摇摇晃晃,这个髀就是大腿,摇着大腿,显得这个人很浮躁,心不安定,大家看到这样的人,心里一定感受不到恭敬。所以我们懂得从这些威仪中修持自己,养好自己的恭敬心。     6 D' R4 ?7 H. P
   
* T9 j+ `0 x) K: N; V) g        【缓揭帘,勿有声。】     
0 M* v& O+ m5 c7 z& K! B3 H   
. t$ q: j: N4 W        这是指在家里,门帘、窗帘要轻轻地揭起来,不要有很大声音。比如百叶窗你要把它拉起来,动作要慢,不要拉出声音来,你拉得急了,可能窗帘的绳子就断了,那生活上就有很多不便了,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宜缓不宜急,动作要安定有序。如果你的心很急,那么你做事就急,做事急躁,往往就不容易做成功。所以古人提醒我们事缓则圆,做事缓一步往往能够做得圆满。急于求成那往往容易败事,这都是我们从揭帘悟到的人生学问。看一个人能不能做大事,首先看他的心是不是安定,往往从动作,生活中就能看得出来。慌慌张张,忙忙乱乱地怎么可能担负起大业呢?所以古人讲“每临大事有静气”,安定的人,越是大事来的时候,他心越静,这样子就能成功。     : ~7 w2 ^( L* {4 K) C+ N& O
    ' R0 b( y/ K7 |$ w0 |3 |
        宋朝有一个大将叫宗泽。他出兵的时候,心总是放得很宁静,行军时他一言不发。宗泽写了一首诗叫《早发》:“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这是讲他行军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走,看到这些山势、水势,听到马踏沙的声音,胸中已经有了计策,这样的将领出征就必胜,因为他的心是安定的。     
  T; N' i7 u' O" L6 B3 S3 e. w    / j' U4 W% H3 b. f( E
        佛法里也讲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智慧从哪里生的呢?从一个人的定,就是清净心产生的。而清净心怎么养成的呢?是从这些生活小事中养成,这是守戒,包括“缓揭帘,勿有声”,这都是持戒。从持戒而能得定,做事就能够有条不紊,定力就能产生。产生定力了,他就有智慧。比如说我们讲课的人也是,讲课要慢慢讲,吐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吐,千万不能着急。我们讲课往往会有这样一种经验,一开腔就急着讲,往往讲不好。所以你看恩师讲课、讲经都是慢慢讲出来的,先缓,然后速度才慢慢加快。一开腔速度就很快的话,讲到最后很容易混乱。     
$ s) Q5 a* u# c4 z- d    6 K' K1 [) U8 z$ `7 \4 T8 q
        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学佛的人要懂得,学佛是大事,这种大事让我们这一生了生脱死,跳出六道轮回。可能生生世世都没有办成的事情,这一生要努力办成,这要引起重视!所以我们懂得了道理,对学佛这件事情一定要看重,纵然不能把它看成唯一的一桩事情,也得把它看成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那么心里有了这种主宰,做事情就懂得分主次先后,心里就有了定力。所以在所有的事情中,要选择最重要的事情。     & E& i- Z! ?$ m/ `
   
/ A% J- C  ]3 u        【宽转弯,勿触棱。】     % @! C2 L) ]& h; x7 j  X. o
    + O9 s6 @% X7 q  }/ k
        虽然看起来是一件生活小事:桌子有个棱角,转弯的时候怕撞到棱角上了,就得宽着转,你转得太急,靠得太近,就碰到身体上了,往往就会撞伤。有时候我们会有这种经验,比如说在厨房炒菜的时候,可能动作太快了,一下子,头就碰到了油烟机的角上,或者是一转身碰到门上,把身体撞得很痛,甚至受伤。我们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所以爱护身体就是尊重父母。对小孩来讲,要从这些小事上养成爱惜身体的态度。     
. T; X  B3 Q/ n6 u- [; F0 w    + d* b& C" u2 a$ r4 B#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棱”,我们引申之后,也可以解释为痛处,是非之地,人家的痛处不要碰,你碰了之后,触了“棱”,往往就会产生很多不愉快。所以要“宽宽地转弯”,特别是当讲话讲得激烈的时候,要稍缓一点。我们学佛的人总有一种热心去弘法,弘法的时候,跟人家讲佛法,也要懂得不要刺伤人家的心。当年佛的弟子出去弘法,也有不顺利的时候,回来就跟佛说,我今天弘法不顺利,别人都不理我,都不欢迎我。佛就问弟子:“是不是你今天讲到人家痛的地方了?所以别人见你不能够欢喜啊。”我们学佛的人,确实有时候学佛了,看到人家就说:“你不能杀生!吃海鲜造杀业啊!”到处批评,看到家里人做了不如法的事情,也训斥家人。这都是触了“棱”,那怎么能让人生欢喜心呢?所以我们要懂得,对人要宽一点,这样就避免产生不愉快。学佛的人要懂得处处都不跟人家结怨,这都属于“勿触棱”的意思。     4 S$ X* s0 H7 s) K
   
" k( `" W( L& r3 e. f- @        【执虚器,如执盈。】     
- V4 H* B) [. U8 @3 w0 R" K    / G5 c: q' w7 L) I$ f4 |' D
        字面上的意思是我们教导小孩子:拿东西的时候要怎么拿呢,要恭恭敬敬的拿。哪怕是你拿一个空杯子,一个空碗,也要好像里面装着水一样,这个盈就是满的意思,它装满了水,你拿起来自然会小心翼翼,不会莽撞,以免这个水会流出来。从这里我们要知道,执虚器的时候都能够恭恭敬敬,小心翼翼,那么当他拿着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或者碗,自然就会更加小心谨慎了。所以真正“谨”的功夫,都是在平常拿空杯子的时候,已经练就了拿满水杯子的功夫。     
+ m9 u7 _0 ]* p/ M  [$ z; G   
+ H' Z/ I" J2 C4 D; C        就好像军人打仗一样,所谓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练兵的时候,就好像真的在打仗。有一位元帅曾经讲过,在打仗的时候,要当作平时来看;平时的时候却要当作打仗来看。这种功夫练就出来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认真谨慎地去对待。古人存养自己的品德,也是懂得在这种日常生活中去练功,要知道,惊天动地的品格从哪里练出来的?就是在平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情况下练出来的。     
# f" t6 L1 I; ?* I. t   
  W& M( J! E: K& ]( O+ u        这句话我们可以再引申一下,这里执虚器就是拿着空的碗,和拿着装满水的碗,假如让你去拿,你是喜欢拿空的碗,还是喜欢拿装满水的碗,哪个比较容易拿?大家肯定会说,空的碗当然比较好拿了,装满水的碗即使很小心,水也会溅出来。这么一个小小的道理,我们可以知道,人都是喜欢拿空心的,拿虚的这些器物。在《易经》上,就有一段这样的话:“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以《易经》中告诉我们,在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这一卦有六爻,每一爻都是吉的。其它卦的六爻都是有吉有凶的。从这种自然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如果能够谦虚,这样的人就有福了。正如刚才问大家,你喜欢拿虚器,还是喜欢拿盈器,那么大家自然就会喜欢拿虚器。这就是人道恶盈而好谦。大家都喜欢谦虚的人,讨厌那些傲慢的人、骄横的人,天地鬼神也都是这样。很明显,从一个月的周期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月亮到了满月的时候,我们说是盈月,明天开始月就要亏损了。所以当一个人达到盛极的时候,我们知道他亏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大地上的道理也是如此,江河湖海,假如一个湖满了,水就要溢出来,就要流到其他地方去。而水呢,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流到那些谦虚卑下的地方。所以懂得这个道理的话,就知道谦敬的人就是有福的人了。     + j  f1 Y! h- x4 ~. O% E
    . k( o$ |) ?' q! m$ e/ S  C2 m
        【入虚室,如有人。】     ( }( n- [5 G* y1 u9 J: R1 @+ f
   
3 H5 `$ r# o' \9 n( X5 c3 J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进到某个房间里,即使那个房间是空的,你知道里面没有人,但是你走进去,也要像有人在房间里一样。进去之前必定是先敲敲门,万一有人的话,也不至于让人家吓一跳,弄得很尴尬。在房间里,我们知道哪怕是独处的时候,都不可以放肆,都好像有人在旁边。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慎独”的功夫。     7 }# D: R8 A- [. q% }3 V, c
    7 ?/ D, [# t* a* Y, h
        在《中庸》里讲,君子哪怕是独处的时候,没人见到他,他也会戒慎恐惧,不敢放肆,依然是恭恭敬敬,所以“君子慎其独也”。而这个慎独的功夫是最养自己的诚敬之心了。在人前一套,自己独处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套,那这个心就不诚了。因为真诚的人,他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人家看没看到他,也不管人家知不知道他,他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慎独的功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真诚心就是从这里养成的。《菜根谭》里就讲到“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所以在暗室屋漏,就是黑暗的房间里,没人看见你,正是修养自己青天白日节义的时候,不可以造次的。     
- d  T1 w: ?1 ]  ^   
6 @# k7 B" y/ c  a        【事勿忙,忙多错。】     $ ?8 F( |8 p9 s3 |# \* ?
    ! w6 c$ Z0 Q/ A- F( z
        现代人都很忙,天天忙来忙去,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事情不需要这么忙。为什么忙呢?其实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于自己没有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没有预先筹划好,所以临急临忙,就不知所措。《大学》里告诉我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一个开头结尾,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当你懂得先后顺序的时候,什么事现在做,什么事将来做,自然就有条不紊了。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领导人,或者是商业巨子,他们的生活往往并不很忙,还有时间打高尔夫球,有时间做一些娱乐活动,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忙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智慧,懂得做事的先后,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临事自然能够从容不迫。当我们很忙的时候,往往会做错事情。我自己曾经有这样的体会,在大学里做研究的时候,每一个研究项目,都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做一些运算,搞一些统计的检验,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临急临忙上阵,往往都会出错,一出错就要从头开始,所以时间就浪费了。越错就越忙,越忙就越错,简直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 @; s# Y; r) C! c3 N
   
+ N2 i) l- I8 u2 p$ r5 m        我们要懂得,做事情先要把心静下来,看好了该怎么做,然后再动手,古人所说的三思而后行,往往出错的机率会小,当然效率就会高了。     
0 e/ C: t) D# ?, o0 t3 \$ c5 _  K    2 ~# x  H3 `( G: i2 J# w2 }; C&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会听到很多人抱怨,很无奈地说:我这一生都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小的时候,看到别人长大了,自己心里就很羡慕,老是急着想赶快长大,长大了,上了中学,又看着别人都上大学了,很羡慕,于是就一天到晚想着上大学,结果上了大学,又想着赶快毕业,然后找个好工作,大学一毕业,找到工作了,于是就想着赶快要结婚,看到别人都娶妻生子了,心里也很羡慕,然后就又急着成家,成了家又想着要孩子,结果有了孩子之后,觉得孩子又很难养,很难带,就想着孩子赶快长大,长大了我好轻松一点,孩子长大以后,就难教了,也很难对付,反而更烦恼,就想着,工作又劳累,家务又多,希望赶快退休,能够过几天清闲生活,那么退休之后,想着现在没有事做了,又觉得很无奈,经常还会有一些病痛,就想着什么时候会死,有一天突然真的要死了的时候,就又想,我这一生到底急着干什么呢?     % I, V# O/ T( V  p
    1 F2 O+ `# R: @9 h
        所以人生也不可以太忙,当我们忙着手上的一些俗务的时候,往往心里就变得茫然了。茫然了之后,对生活的目标就变得盲目了,不知道人生真正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所以像《无量寿经》讲的,“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他所忙的真的叫不急之务。该忙的没有忙,不该忙的拼命地忙,忙到最后就真的茫然了。所以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这一生只是一个过渡,每一生每一世都这样过,其实是很苦的。假如不了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就在这一种忙忙乱乱中度过,真的是可怜。佛叹息地告诉我们,这是生死疲劳啊。所以我们要真正从这些“不急之务”中觉悟,懂得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生真正了脱生死轮回,才算有意义。     % j" \* e) Q! q( c2 l! h
    & }" V( q, |. P+ v
        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净土,还是搞六道轮回,有什么意义呢?你赚再多的钱,有再高的地位,哪怕你的家庭再如意,最后还是一场空啊。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思维,然后才能真正发起往生净土的真实信愿。     : ?) f; W& S9 c8 V
    1 q+ L7 u; l; u' i; |+ R
        【勿畏难,勿轻略。】     
' y. A3 M$ Q% a( ?* n    1 ~! r$ Q$ ^4 d. R
        我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修道也好,不管做什么,只要立定目标,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在坚持不懈中,又要懂得小心谨慎,不可以轻忽,不可以轻视。所以往往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有两个大障碍。一个是畏难,一个是轻略。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孩子现在上学,天天背着大书包,从小学开始就很辛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将来可能要读研究生,读博士,起码二十年就花在了念书上,我本人就读了二十年,还算读得快,确实是不容易。求学的路也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是不可以把它想得太难。我以前在美国留学,我母亲在中国,她写信告诉我:“书你就慢慢读吧,反正读书也是这么过,做事、工作也是这么过。”清清静静地读书,反而没有做事、工作那么烦恼。所以不能把读书这件事情看得太难,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它。慢慢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完成你的学业。     
1 E: ~, A" U( V" s7 f   
: _; _0 k; _/ {" D        当然做事、工作也是如此。其实事情本身并不是很难,问题在于什么呢?自己觉得难,就自设障碍了。我们学佛也要知道,常常看到经上讲,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好难啊,这是漫长岁月,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这个我们也不要去想太多,因为成佛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为什么呢?成佛在一念之间。问题在于我们在这三大阿僧祇劫里头,一念都没有修成,所以难就难在我们自己不肯修,不是说成佛之道有多难,就难在我们自设障碍。像《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要往生成佛也不难,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所以你能够念一天一夜,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你就往生成佛了。《无量寿经》里也告诉我们,往生成佛的条件在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出真实的、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来,深信切愿求生净土。再加上一向专念,就是每天念,天天别间断,这就成就了。所以不要想得太难,你想得太难,反而心里就不清净了,成为念佛的一个障碍。     : `# V" l. s- U$ [5 T( e7 f/ g' K8 m
    3 L( {. K! Y& K
        学经教,弘法利生的人,也应该知道弘法利生的道路难,但是不能够畏难。恩师常常提醒我们,他把李老师当年对他说的话讲出来告诫我们,说真正弘法的人,是世法、出世法都通达的人,是明心见性的人,这样的人才真正有弘法的资格。我们现在还早着呢,那是不是就不干了呢?不干也不行,我们不干,这世间就没有人干了。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上。那怎么做呢?既然不能够通达世出世法,恩师告诉我们,就要用自己的真诚心,至诚感通,用我们的至诚去感通。上台了,就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佛菩萨,等于佛菩萨用我们的身体来讲圣贤之道,这样也能够达到弘法的效果。所以难就难在我们不能发出这种至诚心,心里还有很多的顾虑,有很多的牵挂,还有畏难的情绪,这些都障碍我们的至诚之心。     
( G5 ]% t2 g' v2 j   
* P6 b8 e! L7 ]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好好地想想,做任何事情,包括道场里护法的,做义工的,什么事情都好,我们要耐心去做,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去做就好了,千万不要畏难而退缩。     
( y; C/ G% h" l) r   
. E3 g( l, v9 K! b+ ~0 y, T        “勿轻略”也是很重要的,你要忽视它,掉以轻心也不行。像念佛的人,如果掉以轻心,“反正我临终的时候念上十句,《无量寿经》讲的,临终时能念十句佛号,就能往生了”,因此他平时不肯用功,这种轻略的态度是不能往生的。为什么?他有投机取巧的心,把《无量寿经》所讲的至诚心用来作为偷懒的一个借口,这样就没有真诚心,心就不清净了,当然念佛就不能感应道交。     
; R: M2 H. c* R3 A  U. m8 Q, {) q    7 n; I8 p. ?$ `$ Q) q( |: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法利生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说有至诚心,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上台了,这个身体不是我的,是佛菩萨的了,代佛宣法,但是在台下还得努力去准备,稿子一沓一沓还得写。如果不认真努力准备自己的讲稿,想着上了台有佛加持就行了,这种心又是投机取巧的心,这就没办法跟佛有感应,因为没有至诚心。所以至诚心表现在哪儿呢?平时在台下用功努力,上了台哪怕你讲的都不是你准备的东西,那是佛力加持你,准备工作还是必须要做。假如你不肯准备,是没有诚心,上了台佛就不会加持你了。所以至诚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     
8 J! G8 R8 t* |* R# [4 |( t   
% w% w; R+ G" D& G' S7 R7 M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灶神爷就提醒俞净意公,做事要做善事,要怎么做呢?“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时时处处,耐心行去”。这样是真正做到了真诚。所以“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我们断恶行善的功夫下去之后,不久就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跟圣贤越来越近了。念佛也是如此,我们耐心地去念,每天功课做好,老老实实,也不要问什么时候佛来接引我,也不要问什么时候念到一心不乱?那些都放下,不图名,不图报,也不管大小难易,耐心行去。念久了,不知不觉地就念到功夫成片了。这样的话修行就算成功了。这些都是我们从《弟子规》、圣贤教诲中,得到的对事业、道业的启示。     ; L! b* t# T. u' j
    6 x- |  B7 ]# u+ J  B4 ?  `) d/ W6 ~
        【斗闹场,绝勿近。】     
  N9 D! M; z# C& z    ; e# H- h9 w( N
        这是讲如果是一个小孩,要注意不能让他到那些不好的地方,不健康的场所,包括现在的赌博场所、吸毒的场所、色情场所,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都叫斗闹场。斗闹场也包括打架斗殴的地方。你要是接近斗闹场了,可能就会把你连累进去,所以看到这些不应该去的地方,赶紧要远避,不要让这些场所的东西污染了自己纯善纯净的心,这都是自己维护心地清净的一些做法。当我们常常这么做,把它当作戒律来做,时间久了,自然就与善相应。凡是善的地方,我们自然就跟它感应到一起,那些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善的地方比如说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可以说是一片净土,在这样的一个功利社会中,居然有这么一块地方,大家能够共同听经闻法,研讨、学习圣贤之道,此地就是善地,就是净土。我们能够靠近这些地方,亲近这些好的地方,自然对自己的身心、品德学问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斗闹场等,我们自然就不愿意进入,不知不觉就成善人了。就像古人讲的“入芝兰之室”,进入一个充满兰花的房间里头,“久而不闻其香”。久了之后自己好像都闻不到花香了,但实际上你自己身上都带有香气了。“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果常常在那些不好的地方,比如斗闹场,就像在一个市场里头,那些卖鱼的,鱼腥的味道很难闻,他在那儿呆久了,身上都有臭气了,他自己却闻不出来。所以要懂得,自己所去的地方都要谨慎选择。     * ?5 t- R1 D5 M( e* |: i! y
   
- f. l' R1 ^- t" D        【邪僻事,绝勿问。】     
5 |& v$ ?* f4 a6 y- r0 d6 A    / Y6 p# n. K7 |( O# _6 ?
        邪就是不正当的,僻就是怪僻、奇怪,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千万别去问,甚至听都不要听,不闻不问。这样才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养自己纯净纯善之心。孔老夫子,他从来都不讲那些怪力神变的事,那些奇奇怪怪的,什么装神弄鬼的事情,他都不讲,也不问。现在这种怪力乱神、妖魔鬼怪等等,引起好奇之心的事情特别多,新闻报道对这些也“情有独钟”,报道了很多。还有包括新闻里一些偏激的言论,这些都属于邪僻之事,我们采用什么态度呢?不闻不问。事实上说,现在媒体里所报道的,所播放的内容,说句不好听的,正当的,让人向善的少之又少。所以恩师就建议大家,真正要修清净心,至少不能看电视,故事片也不能看,甚至新闻都不看。我就不看了,报纸、杂志、网络和所有媒体上那些无聊的东西也都不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心地就清净。清净心生智慧,问题真正要来了,你就有解决的方法。虽然你不是懂得很多,因为你听的少,可能那些新闻你不一定知道,当别人跟你一讲,你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个来龙去脉你会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了然于胸,这就是智慧。     . l, ^, ]" L* x6 h% A5 E$ S
   
6 |0 H5 I+ T2 x9 {- Y, F: T        老子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学东西学得越多越好,每天增加,可是你修道,真正念佛的人希望得一心,则要日损,天天要减少,减少这些外缘,才能达到心地清净。恩师讲经为什么能够摄受人心?并不是他讲很多现在的新闻、案例,他的案例都重复讲,但是大家越听越有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恩师讲出来的完全是自性流露。他并不需要借助很多的新闻报道、案例这些内容,知道的多了,反而会污染自己的心。     . L6 a5 F, W; a8 F
   
8 Z" C" n2 f4 [7 R$ L& k9 y$ t        【将入门,问孰存。】     + I" @# A' m/ O' B% Q3 c7 K8 q  B5 C
    : N7 P9 j  v& ~% g& c
        这也是小孩子从小就应该学的礼节,当我们要进一个房间,那么通常应该先敲敲门,问一下里面的主人,说:“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说:“这里有人吗?”这都是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你到了那个人的房间敲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这是对他的尊重,如果他真的有事或者是不方便,他会请你等一等,如果你不敲门就进去,看到人家正在做一些事情,比如换衣服,那就很尴尬了。即使是到了一个空的房间,也要敲敲门再进,万一有人了,那也不至于你突然进去,把人家吓一跳,这些都是尊重人的表现。     
; g# @* Y; {: ^* r" s   
0 _) k- H6 ^. l        【将上堂,声必扬。】     
' f  i- p& ?8 K: ~7 i    * C, x6 p& B# ^
        这条跟上一条也是类似,你要登堂入室一定要出声,把声音抬高:“有人吗?”或者是说:“我来了。”先报个名,让人家有心理准备,不至于失礼。     
. r7 c' {; I" v! x+ D# S4 z   
+ n( O0 x- m# l% H! K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 \3 ^/ R. u0 S- w* d3 `& ^8 ~
   
* }& J$ v; t# B5 c. n9 F!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9: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讲人家问我们的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应该报出自己的名字,通常在电话里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况,比如你打一个人的电话,他会问:“你是哪一位啊?”如果说:“是我啊,难道你听不出来了?”对方真的听不出来就显得很尴尬,他怎么回答你呢?所以你就干脆把名字报上去,对方马上就知道你是谁了。“吾与我,不分明”,如果你说:“是我。”那么对方还是不知道你是谁。所以从说话中我们要样样都分明。应对需要分明,你讲话,讲课,或者报告事情都得分明,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让听者听得明明白白。     % W8 ]" ]4 C' D# t% |5 |/ ?
   
- g5 k5 |6 q. y) _& o: J! U5 B        对于讲课的人,像我们现在学习讲经,也是懂得要把课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目的是为了让听众能够听得明白,如果人家都听不明白,那何必要说呢。所以这都是一种尊重,一种爱心,给对方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 {6 y6 z) c7 y3 m8 y6 _9 L# C( p    + W$ o1 m" |: A/ e3 ?* i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1 z! a0 y& T9 \1 W5 Z+ a* g
   
! X, _% K( d) n6 k        这也是一条戒律,在佛门里称为“盗戒”。人家的东西你要用的话,必须明明白白地跟人家讲清楚,说借用一下,如果你没有讲明白跟人家借用,就拿来使用,那就等于是偷盗了。因为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你就取用,在佛门里叫“不予取”,属于偷盗。其实偷盗戒犯的人非常多,因为很容易犯。比如说我们在公司里,用公家的东西,办自己的私事,没有经过领导的同意,甚至打个电话讲的是私事,这都是犯了盗戒。恩师的老师雪庐老人,过去也在政府做过公务员,当他用一些公家的纸张临时急着要写一些东西,如果写的这些东西是自己的私事,雪庐老人必定都要请示领导,说“我想借用一张公家的纸张,可不可以”,领导都同意,没什么不可以,一张纸嘛。那么说多了呢,领导都厌烦了,说不用问了,你用就好了。但是雪庐老人说:“不行啊,我们学佛持五戒,这偷盗戒不能犯,假如您不同意我就用了,这就属于犯盗戒了。”所以真正的大德,在这么细微的地方都非常谨慎小心,不会犯戒。     
2 E) L& c# |9 I  K) b; S   
) [! Y2 L; m3 t; S7 F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 E1 h, J0 f) O' F' f0 k5 ?/ Y    + ^: _1 B' l) M! W
        这是指向人家借东西,借钱,借物,要及时地归还,如果你没有及时归还,万一他要用,却没有办法用,那他心里会起烦恼,将来你要再借,恐怕他就不答应了。所以你要真正尊重人,借人家的东西,要按时还,到你要用的时候,他会再借给你。借人的财物不可以有一念贪心,甚至不想还,就犯了盗戒。     
6 f# Z" D0 \1 w" F5 S% p   
! E% {( {9 q7 e5 ^# r/ B2 m        这里我们基本把第三章“谨”简单地介绍完毕。这一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从这些生活小事,洒扫应对,人情交往中,学习一种谨慎恭敬,从小如果能养成这种态度,那么他将来不管做什么大事,都不会有失误,那么他的人品也就这样造就出来了。     
9 x* i8 k9 F& X$ E) @* N9 f   
- r5 X* m& Z8 ]* s! `% L/ N7 G: t9 m        第四章 信       n$ n$ Z. d0 }5 n) v
   
( r  K/ k7 m, k9 a4 e. C- w* k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章“信”,这章分十五则,也是我们恩师分的。从章名可以看到,这章是教我们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信念,当人有信念,有追求高尚的、伟大的信念,这个人也就能够每天向圣贤之道迈进了。     
3 [. y8 m0 A8 [* x3 p) s2 b   
# A1 f7 i: e/ {+ s        我们来看《弟子规》是如何教导我们学诚信的。     
* u9 s" H  a7 e3 l) q* f   
* w, Y4 y) i( @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g/ c' j# @( ?8 L    ) r0 r( |- y% p% e3 Z
        这是讲如何说话,说话关键在于要有信用,孔老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讲话不守信用,承诺以后,到时候又违反,不守诺言,这个人慢慢就会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诈与妄”就是讲话要注意,不能有狡诈、虚伪,妄就是妄语,不能说大话,不能骗人。“奚可焉”意思就是怎么可以呢。所以凡是讲话都是本着诚信的态度,丝毫没有虚伪和隐瞒。像司马光曾经就讲,他这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见真正大德的修养都是从诚信来落实的。     ( {* x2 r+ \; l) ~
   
& g4 Z! G5 }+ d# D# Q7 f2 i$ [        古代有把诚信做到非常高尚的一个例子,是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做季札,有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路上碰到了徐国的国君,这位国君看到季札身上佩带着的剑,很喜欢,季札也看出这位国君的意思,心里就想到要把剑送给他,但是因为急着出使,所以就没有马上送。等回来的时候,他又经过徐国,就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就到徐国国君的陵墓前,对着陵墓讲:“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诺言,把我的宝剑送给你,虽然你现在不在了,但是我还是要把宝剑送给你。”于是把宝剑挂到了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     5 `. v# X$ ^! c2 W1 J
    ; E$ R) q3 d( l& Z* L7 |3 W; s
        古人对自己的一个念头都这么守诺,这么诚信,我们如果讲话不守信用,就非常惭愧。     7 _7 C, K8 T# E5 ~7 r% C5 O
   
1 Y/ }% J! q  _3 n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e- K6 Q2 K" T8 c: l+ \) j, F* b
   
; n6 t  _& p, J        讲话关键是在于说得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的话很可能都是废话,还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了可能的过失。往往说话太多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的人可能被你某句话刺痛心了,甚至对你会有怨恨,和人家都结怨了自己还不晓得。古人讲,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所以孔老夫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表面看他,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有大智慧,他的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多的人做事不一定得力,所以讲话就要注意“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够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骗自己,那叫自欺。     
. w* B' Q! J9 }    ( H8 J9 `8 k5 M( T; q8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2 00:43 , Processed in 0.1373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