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讲解菩萨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念正而不邪,念念净而不染,那就叫念佛;念自性佛。抓住这个纲领,修行就容易了。果然能够契入境界,佛家所有经典摆在你面前,你不会感觉到困难,你都能够通达、学习。所以,世出世间法,都要知道根本,都要抓住它的精要、它的纲领。, L1 c8 ^; O6 U/ Y7 Y; v
6 }3 W1 }& q( x, p
  这样我们就明了,大概总是最上的是从根本修,『治心』,效果是『当下清净』。哪有那么多麻烦事情?『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这个心才动,立刻就觉察到;一觉察到,这个念头就息。这是古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要觉得快,不要叫恶念相 ……7 U+ O! F1 ?8 b# _- q  X/ ]& l
. p" e- O9 h4 u$ O+ O* Q7 I
       
, H% k0 u. O5 z! e# w- }         255        19-020-0001 儒释道学说讲座—十善业道经
8 v% r1 Y' p: m# u% w7 K   8 l' E/ p9 ?" c" I, B* e
儒释道学说讲座—十善业道经  (第一集)  2007/12/21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19-020-00017 ]& O$ g) y  A( l

: a7 W  b6 f6 _4 @# M  主持人:净公上人,一九二七年出生於中国安徽省庐江县,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大师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获得深刻启发。不仅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对於儒学、道家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学说也广为涉猎。於众多经典中,对佛教净土宗著力最多,成就也最为辉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法师总结数十年学佛经验,所提出的修行原则。首开风气之先,透过网际网路、卫星电视,以远程教学二十四小时弘扬佛陀教育、圣贤理念,是其真实智慧所展现的高瞻远瞩。法师提倡古圣先贤「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5 g7 a0 _, p$ d. }+ U  h6 v) ?

$ ]* L# a" f$ n2 ~& F! t* Y6 N  过去十年,法师所设立的各项奖学金,帮助许多在中国、印尼和澳洲的莘莘学子完成学业。法师近年来提倡神圣仁慈、博爱的教育,与各个宗教和睦相处,多元种族文化平等对待。老法师的这个理念,也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了,「二五五0年欢庆卫塞节」当中,呈现出来。老法师希望结合更多的仁人志士,在这个动乱的大时代中实现消弭战乱、冲突,促进世界和 ……% z* _5 w$ ]- _5 I* T' E

, [: Y0 V* V1 k5 N" x2 P) H' ]        
3 h" u% ~* H/ ?2 T         256        20-011-1008 作道场主" l& t9 @6 F) \( I' g" j% o" N. g
   3 _: g) j( ]5 S
……老了,弘法利生的事业就靠你们继续做下去。如果要想利益众生,利益广大的社会,决定不可以有私心,有私心必定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你们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可以看到。祸与福只是一念之差,所以中国文字是充满高度智慧的符号,你看祸、福的形状很像,你稍不留意就没有办法避免。所以一念之差,这一念就是存心,没有私心就是福,加一点点自私的意思在里面,福就变成祸。
1 P* H5 x6 G+ O: y6 j. M& L
' }& A& C; W1 ^* @  我自己一生的修学就是门口挂的这二十个字,我学什么东西?就学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都是从《无量寿经》上得来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在外面讲经,在外面教人,也是这二十个字,无论讲哪一部经论,或者平常跟大家接触谈话,都不离开这二十个字。在上一届我把这二十个字详细讲过一遍,宗门里头有「传心法要」,我说这是我们净宗我自己修学的传心法要,好像留了一个录音带,那个录音带都可以送给他们同学。一生所思、所想、所说、所作,都是这二十个字。前面一代,印光大师十六个字,他老人家一生真的做到了,没有话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深信因果,老实念佛」,印光法师。这样在一生当中他有一个原则,有一个准绳,一个标准,一生当中坚守这个标准,个人修学成 ……
, c' i' I+ X1 R: \) C, Q5 E0 I" c9 }- U0 Z
                        ! u4 f" g5 C; H
        257        20-011-1022 建退休村
6 _9 t- O+ x& b( ]4 O/ k$ Q# z9 z   . Y0 A$ M! u8 S+ K2 x  l* q$ r
……,我们是这一个系统传下来的。
0 [* t% |) i" E) f
% |0 |$ H$ I* Z6 u% Y  @2 N& U  李老师非常谦虚,教给我一定要以印光大师为老师,印光大师已经往生了,《文钞》留在世间,我每一天读诵《文钞》,接受印祖的教诲,这就是印祖的学生。印祖的心传就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深信因果,信愿念佛」,他老人家一生的修持、弘法都不离这十六个字。
# I4 z7 o7 t( x& @' \9 c& k! {
  我从方教授、章嘉大师、李老师、印祖《文钞》里面多年的学习,归纳二十个字,你们天天所看到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存这个心,无论对什么人,对事、对物,我们用这个心。我们行持,无论对自己、对别人,要知道「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们一生所修的就是这二十个字,所弘扬的、劝导别人的也是这二十个字。
: d* `. U- K" P1 l" G
$ x& n  F* d8 P5 ^; p- E  所以自己修行不难,讲经说法也不难,可是福报不是这一生的事情,福报实在讲是多生多劫的修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种因都具足才能担当得起护法的重任,我们不学佛不知道,学了佛之后,这才很清楚。像我这个人这一生当中所感得的果报,我很清楚,过去生中只修法布施,财布施跟无畏布施都没有,没有财布施,没福。; b) E: W# d/ |8 J" i: v

# Z1 K' D! v- I( F1 a( j/ }' F1 U  我过去在台中学佛的时候一天吃一餐,人家说「净公上人不错,他修苦行」,我说「哪里修苦行!没有钱,有钱我一天吃七餐,是逼著没 ……
) O9 [( o& w2 W, k: j; r1 M$ s0 w8 [" G& V. C4 H
                        6 e3 n: z7 f, F4 f
        258        20-012-0619 早餐开示
- L( o7 V7 Q. W* `$ k- G   * f8 {/ [  z+ l2 j
……行的众生,你要晓得他也有善根,他见人有善行他也能生欢喜心,这样就能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与众生感应道交这是我们常讲的法缘殊胜,许许多多的人愿意接受你的教诲,愿意接受你的指导,拥护你、爱戴你,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的,世出世间没有偶然的事情,没有侥幸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晓得从真实当中去做。
7 K/ {+ R8 |7 Z5 t
1 A& w* F; X3 U. c  我们从佛法里面归纳成十句纲领,修什么?就修这个,「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有几成,这个五条是心地功夫,是内学。表现在外面,在事相上面的,也就是佛法当中常讲的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样子的,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如果我们就体、相、用三分来讲,前面这个五条是体,后面五条是相,是作用,这个十条纲领,总括了全部的佛法,无论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只可以说它依据的教义不同,依据的方法不同,它的方向、目标都离不开这十条。
' ?- S! i4 M0 r4 _/ b- i
2 S2 b2 J/ _) z  y6 D; y' i  希望大家要真正觉悟,要认真努力,修学要掌握到重心,掌握到纲领,进步就快速。一定要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摆在我们眼前这些往生的例子,我们亲眼看到的,亲耳所闻的,世间一切法唯有这个真实,其他全是假的。所以《无量寿经》不能不读,要天天读,常常放在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心中有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就是「忆 ……$ a5 u$ ~  S6 Y; U& v) o, Z" `' Z8 x
3 |. [- K& _% @5 z: {$ X* L
                       
# q8 T& H* w" y& d% c6 u7 x         259        20-012-0620 早餐开示+ a2 ]3 z+ b4 j/ R% P# F# q
   2 ?6 m& _* V+ x( j7 z
……别人的优点没有别人的缺点,你才有销路,你才会有市场。
1 j5 z6 B# K' C4 q4 D) S: }
# O2 Z$ [4 A. |7 i8 ]) J0 c/ M  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佛家讲的「精进」这个意思你就能体会到了,不断地在求进步,决定不能松懈,一松懈就退转,就落后。怎么能跟人家相比?永远在求进步,永远不断地在改进,这不但是佛教我们的,儒家也是这样教我们,教我们「日日新」,日新又新那就是不断在求进步,怎么可以保守停在那个地方,哪有这种道理?最重要的道业要有进步,道业有进步就是相应,与什么相应?我们现在归纳这个最简单,最方便,结归在十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要与这五条相应,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要与这个相应,你就有进步了,成就你的德行,成就你的学问,成就你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事业。总而言之一句话,要真干,经不可不读!艺不可不精!你上台讲演是艺术,要精益求精。3 J. F( T4 C* x0 ]9 A" r1 W/ L
3 f  |' L( P) f3 l, `
  真正做到了「精」,《内典讲座之研究》,说实在的话一定要能背过,背的滚瓜烂熟,你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真正发心弘法利生,那你非这么做不可。而且要听别人讲经,要用心去观摩,只要自己有时间,跟自己时间不冲突,哪里有人讲经应该去听、去看、去观摩,你就能得到利益。他讲得好的地方我们吸收、采取,他讲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反省、改进。所以讲经的 ……* z- L" m2 _; o
) @& W/ ?  c8 ?6 m  [' E/ a) F
                        5 S" [( o5 w/ I" C
        260        20-012-0624 早餐开示
2 v" s: g, k* U+ w   + @2 k& w$ O( E5 O2 c% X5 O, ~
早餐开示  (第九单元)  1997/6/2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20-012-0624+ G3 q4 q: w8 _1 y6 p! B$ h; l" E

& u; f' I8 q6 _8 X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个十条要认真地去做,才能够真正达到在这一生当中自度度他,自救救人。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找一个榜样,我们在经论里面、言教里面学东西,实在说远远不如一个活的榜样,对於自己内心感受的深刻。
' t# l  }- e* W8 Z: ?: t1 G, D; t2 |6 K
  我在求学的时候,李炳老常常嘱咐我要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的行仪,我们所标榜的十条,他老人家是圆满的做到了。他在生活当中所显示的圣德不胜枚举,而弘一大师只举出四条,这个四条是我们人人都能学的,也是人人都应该学的。  [- L( Z; }" o0 k3 ?9 h; B  ^8 l7 u) S! r$ ?

9 Z2 z1 L/ I- H% C& n& B' p2 c  第一个就是勤劳,不懈怠,不懒惰,印光大师一生当中都没有接受人的照顾,虽然晚年有个侍者,可是许多事情他还是自己做,譬如扫地、抹桌子、整理房间,都还是自己做。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八十岁的时候这些琐碎的事情依然自己做,生活非常简单,早餐就是一碗白粥,没有菜,一生都是这个样子。早年,他是北方人,到南方来住在普陀山,南方这个早餐吃粥有一点咸菜,北方人吃不惯,所以以后就吃白粥,他在普陀三十年都是这个样子。三十年如一日,勤劳,自己洗衣服,自己缝补。那个时候得 ……& Q7 D6 C$ k% `2 K
" s/ H5 ^/ Z2 y. @) Y, D  H% U
/ q6 H1 G( G% [
271        21-040-0005 九七年春季佛七讲话
$ V- V) W1 `/ s5 U   
0 Z# A0 @4 a# U1 K, i& v……对人、对事、对物展现出大慈大悲。这个五条具足了,你就不是凡夫了,不但不是凡夫,你不是普通的声闻、缘觉、菩萨、佛,那是十法界里面的,你是真正一真法界里面的法身大士。
2 z! g$ i6 [4 j6 D% g
( I0 o0 [- f8 ]4 p( I7 x8 I  我们学佛要用这五个作为我们的标准,我们所修的,我们希望得到的,得到真诚、清净、平等、觉、慈悲,你就得到无上菩提。换句话说,这五条就是无上菩提的样子,无上菩提所现的现象,所起的作用。《华严》讲的是体、相、用。这是我们所修、所求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求到?这个五条我想一切众生都向往的、都羡慕的。怎样才能得到?那我们在修行也举出五条纲领: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你才能达到真诚、清净、平等、觉。
; ~$ R" k- ]7 g1 N9 q1 G. y. c, W4 @# l0 e2 \
  看破,了解事实真相,六道的真相清楚,这个里面事理因果、体相作用一切明了。十法界明了,一真法界也明了。毗卢遮那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诸佛的净刹,样样清楚,样样明白,你就看破了。看破之后,你一定会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一切疑惑、顾虑,统统放下了。也就是刚才讲了,那个思跟想,你把那个田放下了,把那个相也放下了,露出来的真心。真心就是真诚、平等、觉、慈悲,就现这个相。这是诸佛如来所现的德相,我们常讲万德庄严,万德庄严就是这个相。而这个 ……
( Q* S4 Q2 F+ J/ {/ ^% K& j# t* a  [
                        9 }8 m  ]( i  M* L* D( U6 E7 u
        272        21-086-0001 佛法不离生活
8 ?6 r. ?' P/ Z9 P% b. d# |   3 ]' w$ t0 g& w" X) T4 p, s
……是佛法给我们真实的受用,佛法给我们最高的人生享受。& h1 [6 c- p, r2 d

/ `7 k3 T6 h: j0 W1 r: g  我们在经文里要特别注意,这是第一位善知识,第一位善知识教他什么?教他念佛法门。《华严经》「离世间品」,佛跟我们讲了两千个法门,法是修学的方法,门是门径,修学的方法、门径无量无边。为什么一开头教我们念佛?佛是什么?我在此地,简单跟诸位同学报告。我学佛四十七年,在讲台上讲经四十年,你问我修学的心得,我的心得写在佛像的两边。上联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要常存此心,无论对什么人、对事、对物,要用这个心。落实在我们实际生活上,下联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看破」,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是看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是看破。看破之后要「放下」,放下是清净不染。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就是彻底看破、放下。《金刚经》上告诉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离一切相」是放下。「一切相」是什么?《金刚经》上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能把四相放下了,就一切都放下了。「无我」,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我,为什么人而活著的?为一切众生活著的。. N, H8 ~7 t% U& @( L

" ^8 K6 d) j0 K% C" Q  Y% q  佛家自古以来教学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诸位去寺院,就好像去佛教的博物馆一样。你 ……0 a0 v* O4 T7 f3 J( |7 ^0 C

6 P2 i( ]# ^) w+ c8 C# l) T: f' b        
: I$ R2 L3 X$ p5 l9 p% O
# T* H( g. \( u( T0 n$ m+ D; k, w) q) w: z# g
2 O4 {+ e; o2 b: @6 P
0 N+ L4 o" U; {& ?; J4 G5 a' t
        273        21-090-0070 学佛答问
" N# {/ |2 i) ?# ]+ Y3 v   
9 n' ~& l2 J" V* w……典里面提示我们有世界末日。
6 J% }( D2 U1 l5 J2 H; `6 g' p5 v; Q" u+ ]6 e) u* ^
  我们冷静观察现代社会现象,是不是末日的徵兆?愈想愈像!我们不幸而生在这个时代,所以祖师知道,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大慈大悲应化在这个世间救护一切众生,他用什么方法?《了凡四训》和《阿弥陀经》。《了凡四训》教你「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就这八个字,一部《了凡四训》就这八个字;然后再老实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能够度过这个难关、这个大劫难。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这事情就难了,我们必定会受外面境界的干扰,会受外面境界的障碍。
. G6 F/ z5 q! C
1 ?: R* x5 I# f/ D+ P, U2 I" `  佛教给我们修学的原则,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决定要避免障难,我们才能在这一生当中走出六道轮回。有这个缘分,帮助别人;利他就是自利,自他不二。没有这个缘分,我们想帮助人,人家不接受,想帮助人,人家还要找许许多多的麻烦,我们就赶快退步,保全自己的清净心,不受污染。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这是第一桩事情。你为什么敌不过五欲六尘?总是自私自利在作祟,你没有放下名闻利养,你没有放下是非人我,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这个障碍了道业。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社会现象看清楚。
# b4 u( o( [( X& k! r5 ^8 u" r+ ^5 a6 A
  从中国传来了许多的讯息,在台湾、在外国也有,鬼神都在学佛。在 ……2 c3 T! h" Z. o; e; n8 G/ s
# f$ [; X1 E. @+ T
        ) k7 i" ]7 \5 v
        274        21-090-0089 学佛答问
& R6 [6 S2 T/ z- c: U   ; Y# D8 c& G, }7 e& |$ Z
……观察天主教的修行,他没有离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没有离开。四相、四见没有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离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没有离开,由此我们肯定他没有离开六道轮回,他们是欲界天。如果五欲六尘不断,他在欲界天;五欲六尘断了,心地到清净了,财色名食睡这个观念没有了,他生色界天,他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不相同的。1 ]! l3 {) g3 c6 h' ?* T
9 m' @( x- k+ V  O
  第四个问题:「佛法的精要是什么?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请开示。」
2 M5 [5 J$ j9 n% p8 m5 ^- K1 h/ c7 E: ^0 @
  答:我学佛五十年,归纳佛法的精华,我写了二十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心本性;「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我们的行为。纯善的行为,纯净的真心,这就是佛法的精要。如果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纯净纯善」四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纯善,这是讲「行」。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毫分不净不善,你就圆满成佛了。所以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在日常生活当中学,在工作当中学,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没有一丝毫虚伪,没有一丝毫污染,没有放不下的,这就对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不离这个原则,我们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怎样修行了。
: t+ r" P& D" B( Q6 F: h' g- ^1 Z2 {9 e' x! X6 @: |
  对於初学 ……
) G1 |$ Q* R" r( K3 B4 s8 s7 B# _: x+ s, ]; C5 V) }
       
/ w% f: l2 ^& S) y         275        21-093-0001 当前应如何修学才能自在往生
9 a6 w7 c: A) I5 S( T5 L. u; v   0 K/ r0 T7 ~. K  B" Z4 m+ n
……了,明了觉悟之后,我们在这个世间,身体还在,现在还没走,怎样对待这个身体,怎样面对社会大众,那就是要用我们的佛心。佛心,诸位要记住,我这个说法大家好懂,古人的讲法不好懂。古人讲发菩提心,这个名词你们很熟,发菩提心是什么,你讲不清楚。我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大家听的印象比较清楚一点,这就是菩提心。' l2 k( e5 ^: [2 @

! a/ S0 P4 ^% d+ K) b& H1 T  菩提心有了,能不能决定往生,就在一向专念。你们看《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最重要就是这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怎么样才能做到一向专念?我们也归纳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看破,是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因果,你都通达明了,这叫看破。通达明了之后要放下,放下什么?头一个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贪瞋痴慢。在佛法里面佛教给我们断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些名词都要费很多时间来解释,或者人听的时候还听不清楚,我们也没那么长的时间,所以我现在把这些语言统统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什么是「见思烦恼」?执著。什么是「尘沙烦恼」?分别。什么是「无明烦恼」?妄想。用这个说法大家好懂。放下,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的烦恼就断尽了,这里面的境界无量无边。佛教我们 ……
5 @7 X( |8 Q, b0 o5 T) f( z# V. ]: B
) c, ?& l; I2 d. _' Q, [5 M         9 X* u0 G. O; C. P
        276        21-112-0010 净宗学院培训目标
, e1 N% w  l2 }8 \7 s   
3 a  ]3 ^% [$ l0 I9 V3 L1 i! G……生大多数人功夫都是在这一个阶层。  T) o2 H! F& Y" I; y. L5 s

) q+ C- ?9 ^" f5 [) r  这个阶层里面,功夫也有浅深不相同,所谓「三辈九品」,「观行位」也有三辈九品。「观行位」的上三品,跟诸位说,生死自在,也就是说想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就可以往生,虽然还有寿命,可以舍掉,我现在就去,他真能去得了。但是观行中、下位的就不行,就没有那么自在;上三品自在了。所以不真信佛,不真干,我们这一生的光阴空过了,太可惜!一天不干,这一天就空过,这一天可惜了,你不提高警觉怎么行?
) h! h* E0 O4 c
. M* Q( C% c/ J- U/ g& q; ?  人好心,有好语,有好行,这就是好人,末后这一条我们总结「做好人」。5 [4 U- b9 M( _, E- n6 b- I8 B

: Z0 N; Y1 \* `% `" A- Z4 X  【做好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 _9 a9 J& M1 ~- c
: e- o. v9 Q* Z- J6 V7 H8 J  好人的标准,第一个是「看破」。什么叫看破?什么事情都看清楚、看明白了,叫做看破。把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归纳,不出「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三个范围。十法界里面,除了人法界之外,包括九法界都是物。物可以包括人,人不包括物,这样一个都不漏了。这一切人事物的性相(性是体性、真性,相是它所现的现象)、一切理事、一切因果,你都能通达明了,这叫看破。
% f% H) Q4 w4 G3 [& T! Q3 t8 @# e. D6 [' v8 s# z
  看破,随著你的功夫浅深,也有广狭不同。你的功夫愈深,你看破的愈广,你看破得愈有深度,所以不能一天不用功。你真正用功,你看破的面天天在扩大,你看破的 ……3 V* [; ~3 G1 D) }! \
, @* Y# V" ]+ @, j( s. d  w
                       
: c3 s0 \, u, J% x( P         277        21-121-0001 末法时期如何修学与弘护
* |3 `5 \! V  `# H   
# C1 q4 |- X* m4 f6 C4 ~……教学,每一天跟大家上课(讲经说法就是上课),一天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休息,这是做出来给我们看,真正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得大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对於世出世间没有一切疑虑,他做出来给我们看。「为人演说」,上课是说,不说的时候他在表演,我们有没有看出门道?有没有真正体会得?学就从这些地方学。所以我们把水平降到最低,学《沙弥律仪》,在家、出家统统可以学习,这是凡圣的标准。
$ S8 S2 a' y" M5 d4 H" e# f! Y( y8 X. A$ A9 y6 I' Y3 g
  第三福里面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所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深信因果」,善因一定有善报,恶因必定有恶报;而且告诉你,善恶不能抵消,这是因果的真理。不要以为过去作恶多端,现在我努力修善就可以抵消了,没这回事情!不会抵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统统要受报。没有受报是他没有遇到缘,遇到缘一定果报就现前,因加上缘就变成果报。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善因、也有恶因,六道凡夫阿赖耶识里头恶因多、善因少。我们生活环境里面也是恶缘多、善缘少,你说可怕不可怕?恶因遇到恶缘,三途果报就现前。善因遇到善缘,人天、四圣、佛菩萨的果报,这是诸法实相。我们要问:「现在自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有没有能 ……
( C" q# o: u$ G0 j
* S0 N" E. c  V7 v         + B. Z+ M+ r2 W, ]% d* b3 s

% V8 ^% q3 g3 a; k        278        21-127-0001 转业力为愿力) X% z( P' c9 p
   5 w2 g" c1 s! {9 ~# k, y2 h
……排,我们不要操心。佛法要兴旺,我们在《华严经》读得太多,诸佛菩萨应化来;众生没有福要遭这个劫难,诸佛菩萨要暂时回避,等这个劫难过了之后,他会再来。佛菩萨照顾众生,真的是无微不至!佛法里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我们的心要跟佛心相应。1 k5 i/ `9 U' I
% X' `$ s6 s/ \5 a9 e
  学校的老师问我教学多少年了?到今年四十四年。我们学佛半个世纪了,佛是什么心?我总结十个字,「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佛心。诸位要记住,佛不是有五个心,是一个心,一个心里头圆满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佛心!佛的行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放下什么?放下自己的习气毛病。《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一般大乘经上常讲的「宇宙人生的性相、事理、因果」,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明了、你都清楚,叫看破。真相是什么?《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一切相,佛讲得很好,「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的一点都不假。$ |* g- F# ?0 x& O

6 w6 ?4 W9 R* Y. O) H. i$ f  昨天我们到学校访问,今天把照片拿给我看,我一看到照片就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看照片一按快门,一刹那,你按第二张决定不是第一张,再也不会回来。你能得到什么?你看照片,你会开悟、会明心见性, ……
0 V" i: s5 `4 s2 s
- N! ^  P; ?7 D' c9 {+ P' H                                
, x& D( F/ E1 U& B2 |  x7 z" T         279        21-140-0002 冬季佛七圆融开示
' v( b  V& m( V2 W0 t   
% F' H! \0 O& E' y+ h6 u8 w……。我只是一向这样去做,善根深厚的人,善根成熟的人,自然感动回头。业障习气非常深重的人,不容易!你这一生这样感化他,来生再感化他,说不定三生、四生、五生他才能回头;那个严重的,无量劫之后他才回头。你有没有这个耐心?菩萨感化一个人,无量劫一个念头都不动,不著急,没有怨言,确实是净念相继,永远是净念相继。我们在佛经上学了这么久,这么一点点东西都没有学会,你那个经不叫白念了!+ b9 d- i+ I8 ?$ e  a0 a' g

1 r$ q0 Q5 p3 J$ k! ^& P  大家一定要记住,灾难没有化解,只是延迟而已,我们要认真努力。对人对事对物,你能够把我这十个字做到就行了。心是大菩提心,行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看破是明了,我不是不明了,样样明了;放下的时候,心里头没有一个杂念,对一切众生真诚恭敬,修净土的人是修普贤行,这个不能不知道!1 i+ ]4 [* q, B) d) O$ ^

5 A9 u9 G: f! c+ B& N  净土法门是普贤菩萨的法门,《无量寿经》头一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你要记住,普贤菩萨之德头一条「礼敬诸佛」,对於一切众生没有不恭敬的,对於造作恶业的众生都是真诚恭敬,对於动物、蚊虫、蚂蚁,对於树木花草,都是真诚恭敬,你要做到才行。赞叹,这有差别了,他做的心行是善的赞叹,不善的不赞叹。礼敬是平等的,一点差别都没有,赞叹差别在此地。十愿里面只有这 ……
) t2 _' C& E/ ]& c7 ?, e. L4 O/ Z2 \, t& |; u
        ' n$ F- D8 w; W
        280        21-144-0002 三福六度十大愿王
$ k1 Y8 D5 j9 H/ ~% I( o& P1 T  M   3 F2 l3 o1 m" {$ o  s4 F% y; s
……好,我们就没有回头,心往外面跑,错了!
, C, F+ E6 y5 [1 G8 F' p4 R2 O
  所以觉正净是三宝,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是自性的三宝。觉正净反过来就是自己的烦恼习气,觉的反面是迷,正的反面是邪,净的反面是染污。佛在经上常讲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迷,分别是邪,执著是染。你看看,我们如果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就是迷邪染。现在如何从迷邪染、从妄想分别执著反过来,依觉正净,依佛法僧,我们自己得度了。自己得度这个形相,就是教化九法界还没有觉悟的众生。用什么教化?用我们自己的形相,用我们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落实在这个形相上,「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二十个字,在这两年当中,我们遇到许许多多的灵媒,从灵媒那里得到的讯息,九法界的众生、一切神灵都在学习,都依这二十个字来做。我们得到这个讯息非常感动,他们非常认真努力在学习,我们总不能够落在他们后面,要急起直追,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三皈的弟子。* F7 ^; \! e/ W( U7 ?9 \, h/ D
, i- _: H5 z2 h! E" W( S0 }8 S
  今天我在这个地方把这个三皈的解说,比过去几次说的意思要深,说的意思要广,可以跟从前所讲的合起来看。从前所说的多半著重在事相上,今天所讲的是在理论上,理跟事是一不是二,理透彻,事你才真正肯奉行。事为什么做不到?理不透彻,不清楚。所以希望与诸位同学 ……+ ?8 A4 U4 S! V, N
6 C5 d3 E) W1 R" L, A' m7 R/ m

) Y0 \1 Q' ~* H4 }- S- l& I  }) I$ V291        21-362-0001 《华严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 L( A4 v% K# G! A) B2 f9 m   2 l0 q+ v& B/ e( P
……因为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太重,就把你障碍住了,像我刚才表演的这个,你就明了了。你是把自性的智慧德相障碍住了,透不出来。透不出来很痛苦!你们想法、看法错误了,说法、做法也错误了,把自己的德能、相好都扭曲了。智慧变成烦恼,德行变成恶业,相好变成六道三途的苦报。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你就晓得,我们应该如何反璞归真、回归自性,你才能得大自在。3 f) b, C! Y: @0 I1 S1 g

& Z+ J9 L- g- {5 R' U  我修行,写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是二十年前写的,我自己一生所修的就是这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心,菩提心;在日常生活当中,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我学佛三十多年总结的,人家问我,你怎么修的?我总结就二十个字。现在这二十个字差不多二十年了,愈体会愈深刻,愈体会愈真实,照这个去做决定没有过失,我们走的是圣贤的道路。
# g8 v9 t6 t; N9 j! v
( [. P5 Y. I2 X- a, H  心一定要静下来,心为什么静不下来?放不下!一切都放下,你心是定的。识是动的,你看法相宗的修行,他们所标榜的「转识成智」,转识成智要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转动为静,不就这个意思吗?智是静的,心动没有智慧,心要动的时候,那个智慧我们佛门讲叫「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生的。
6 M. J' {% u( {8 }+ w0 `2 g/ F; w# T5 E) h7 Y
  我们现在细心去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个 ……- n2 U. Z( i. J
. g6 H% s; s# ]. J; o9 F
        % v) J" T$ Z/ ^9 a" D. P
        292        21-387-0001 观音慈悲与和谐世界
2 i" X; n9 S$ w) \   ) j0 ^. ~3 ]# d9 D" [! _7 g
观音慈悲与和谐世界  (共一集)  2007/5/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87-0001
  u( K1 _/ J; F! X, n) u, h3 m4 P/ T3 ?
1 Q& Z% y) l' `6 c5 O1 @0 W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6 b5 ]+ z$ ]5 \8 W2 r2 ?* M

0 x1 c$ |( o* a+ c  马来西亚的同学们预定在今年八月举行一次全球性的观音法会,为世界和平祈祷,这是一桩好事。大会要我就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与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和平这样一个题目讲几句话。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认识不清楚,不要说是别人误会宗教是迷信,佛教是迷信,我们自己堕落在迷信里面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必须从认识佛教说起。佛教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把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人认识清楚,佛是什么、菩萨是什么不能不搞清楚。佛、菩萨都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佛翻作觉者,就是觉悟的人;菩萨翻作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他还有情。佛是究竟圆满的觉悟,菩萨虽觉悟,情执还没有断干净,就这么个意思。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圣人、贤人,佛是圣人,菩萨是贤人,这要搞清楚。( \( J' {' _+ r" j' I

5 p* T$ k/ h0 z/ X  我学佛是从学哲学里面进去的。我的老师方东美教授,他跟我讲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当时我很惊讶,我说: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的,佛教什么神都拜,泛神教,低级宗教,它与哲学有什么关系?老师告诉我:你不知道,释迦牟尼是大哲学家、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 ……
; t$ K  q9 U' Z0 X. U4 n! X- [& T+ D5 H5 @0 C/ P* z
        ! t1 ~% ~5 K6 `2 E/ A
        293        21-433-0001 《庆祝净公上人弘法五十周年》—五十七年学佛心得  D& d: c* b0 ?8 s" U+ l1 u
   
) |5 Q; h0 P& g4 e……不会间断,一次比一次严重。他的预言我看他讲到二0四三年,到二0四三年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口只剩下现在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十个人当中有八个都不在了,时间只有三十年。就是三十年当中,人都会在灾难当中死亡,剩下来的是十个人剩两个,到二0四三年全世界的人口大概只有中国人口这么多,其余都不见了。他预言这些灾难。我们听到了不要去找地方去躲避,躲不过的,我们要想办法化解。我们知道只要心地善良,回头是岸,别人搞功利,我们要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学佛的人要发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什么灾难都化解了,真有效果。我们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自己才产生信心。
- \3 C! m0 O6 a; I! v8 Q7 T
! E0 e6 T' Q+ E6 x9 q; S  我是这么样一个因缘加入学校,来帮助世界走向和平,学校送学位给我,聘请我做教授,我原先都推辞。我说这个东西对我没用处,你们为世界做这桩好事,我会全心全力帮助你们,我不需要这些头衔。校长一定要我接受,我说为什么?他说联合国邀请的这些人士所谓专家、学者,都是有学位的、有教授身分,他希望我接受,代表昆士兰大学、代表格里菲斯大学参加国际和平的活动,我这样子才接受。先后参加十次,最后一次是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难得跟联合国一起 ……
  i9 W3 T5 A. n: b  o  ], z, l7 k7 I& {8 H
        ( r4 H9 l# t- M- M; L
        294        21-454-0001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八)1 w% q1 z2 T$ P0 }6 T/ I
   0 A  H! n5 @+ M- p. @& W( j1 h
……感应篇》、《弟子规》就是标准,真正依教奉行决定有明显的感应。
1 f/ E2 k3 l4 U, g; g5 F( G0 v) \0 w& a
  问:底下一个问题,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样修行才能化解灾难?佛号要怎么念,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 i5 U9 q* ^+ v! Z5 a# Y. V
5 O' Q& a# G; M* n0 V$ D- U9 n  答:在最近二十多年,我们提出个修行的纲领,二十个字,我们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来念佛就有效,我们用这个心念佛,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要知道我说的这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经论里面讲的「大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能化解一切怨结,能化解一切灾难。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学「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个里头特别是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是佛法里面的断烦恼,看破是佛经讲的开智慧。用我们的真诚心,尽心尽力帮助苦难的众生,尽心尽力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日夜不间断的念佛。! y8 |, ^  _: h" A* E) O. w
! o- o/ n% a. R' m' v- H& P% @5 r
  问:下面第九个问题,有关四川地震问题,他有七个小题目。第一个,他说我是远在新疆的佛教徒,请问四川大地震往生的人,不知是何因果?也是共业吗?
1 `; i2 a0 P6 W4 u5 |
* b8 x: P4 c! K) y- \+ }) \4 K  答:共业是肯定的,没有共业,他在这个灾难里面就不会死亡。在这个灾难里面死亡的、受伤的,都是共业,受伤的共业轻,死亡的共业重,这在佛法上讲是肯定 ……" P! x6 L% ?* h7 C, s. k! `, C4 T- U/ n
: o! T- O! r* A. H
       
: L3 s3 U: e- Z- B# f1 P. x' F         295        21-475-0001 佛教与社会—与灾苦共处 华严经的智慧- I( \( m  R7 f3 h0 Z" l1 l: l
   
% A: R( g0 D& l6 [0 {: G  Y……是佛学常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知识,不是智慧,他有知识,没有智慧。知识是什么?知识是所知障,他天天在增长所知障,他怎么会见性?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你看学了十二年,放下所知障就大彻大悟;他要不放下,他就变成佛学家,他就不能成佛了。这个道理太深了,这是我们开智慧的秘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学心平气和,你看《无量寿经》经题上教我们学什么?清净、平等、觉。我在上下都加了一句,我在前面加一个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后面加上慈悲,十个字,学佛就学这个,没别的。学会之后,那你自自然然会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那就是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二十个字把整个佛法包括尽了,这二十个字是二十五年前我在美国写的,人家问我这佛法是什么?你怎么学的?我就写这二十个字回答。# X# w7 v. ~/ t# n8 V* H" T

' P6 m: @, y3 x1 E+ `. \  所以我们一定要肯定,佛在大乘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宇宙、人生是心现识变,决定要相信境随心转、一切法由心想生、心生则一切法生,这是佛常常讲的,我们对这个不怀疑。人要肯定都是善人,这我在国外学校里面,跟这些教授们、校长们都谈得很多,我说我们搞教育,佛教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搞教育的人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他不善,不善是习性,如何我们从习性,帮助他回归到本性 ……& h# [% N0 U6 J0 o" X, V

2 V  a  W* a4 n8 q* p        " ]7 J" d+ B) x/ f: O
        296        21-521-0001 对雪梨同修《弟子规》教学答疑
2 o) o, \, f0 j  T% [   # i- Y3 p! b- U3 ~( M5 u
……,那就坏了。
& i* D3 z% z9 I& Z7 `$ z! y" u- E" ]( B% h0 h, r5 W: [4 Z  t
  所以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那叫什么?随缘妙用。妙在哪里?他也穿衣,他也吃饭,他跟我们一般人形相上没有两样,心理不一样。他的心理清净一尘不染,也就是说他不起心、不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叫妙用。他用的是什么?他用的是自性里面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行、圆满的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佛法所说的诸法实相,是佛法修学认知上的大根大本,我们才不会走偏差、才不会走弯路,非常的重要。与自性相应了,确实就像我们浓缩大乘教里面修学的总纲领,你的心显现出来的是真诚,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的相,现出来外面的相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门门都是念佛,这《华严经》里面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修念佛法门,念佛就是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念佛;参禅的人,一切法都是禅,禅是一切法。所以佛法里面讲的一,不是独一,独一就错了,佛法的一是任一,任何一个一它是平等的,它没有差别的。像我们大家在一起开会做主席,任何一个人上台都可以做主席,他不是专门一个人,他不是的。一切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统摄一切法门,一切法门都归一个法门,这个一是任一;是禅统统归禅,是净统统归净,法相统统是法相,所以它是圆融的。从差别上讲叫行布 ……( w: h6 X6 s0 ?; q  g+ I3 K* ]
9 p( @: L3 m5 ^% V. i
        : ^9 F1 C3 L- |; ^
        297        21-534-0001 商道.精神启示论坛
4 p- a7 B/ M9 r% x# @   # T" }+ Z8 v, p7 \0 P
……助,完成你这个孝道,主伴圆融,没有先后,没有大小。主常常换的,你常常换身分,主席就换了,伴还是一大堆,叫主伴圆融,这你愈研究就愈有味道。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你看把伦常大道,常实在讲是德,五常是德。仁义礼智信,我们做工商业能不能把这几个字守住?仁,我的行业要用爱心去做,你用爱心去做,你会利益众生、利益社会,为社会大众造福,你决定不去害人。你有道,你有德,你怎么忍心去欺骗人?诚信对人。
0 o& t7 e) J+ a- O0 [7 @" H1 H" E$ \. A/ r
  我学佛这么多年,大概二十五年前我在美国,我提出二十个字我学佛的心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道,「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那是德。那时候很多人问我,法师你学佛这么多年,你学些什么?我就告诉他这二十个字。我学的就是这个,这二十个字是我天天学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不离开这个道。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仁义礼智信,你有没有做到?无论在哪个行业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你的身分常常变,任何身分都不能离开这五条。仁,爱人,仁者爱人;义者循理,我无论做什么?合情、合理、合法,绝对不违背情理法这叫义;礼是待人,无论对什么人自卑而尊人。人学高,多!姿势放下来的时候,少了,什么人姿势放下来?佛菩萨、圣贤人,你看他们对人都是谦虚卑下, ……
' T# ~1 `3 S6 x. U  k3 y
4 e: [% q: D. L7 X6 j        
' X- ~* O1 \8 c9 b2 [( e         298        21-546-0001 对印尼净宗学会的开示5 t5 h9 y( ?- Y( A' [
   
. p8 U4 [4 C; t0 l* Z0 Q& ^……学,请坐。尊敬的会长、尊敬的诸位大德、同学,这一次印尼同学们来看我,我非常感谢。最近在台湾治疗牙齿,重要的手术已经完成,应该不到一个月治疗就告一个段落。印尼可以说跟我缘分很深,从瓦希德先生那个时代一直到今天,我去访问过很多次,也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个地区。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们学会的同学,一定要晓得把如来的正法在印尼建立起来。印尼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非常难得,它对於不同的宗教都很尊重,这一点很令人佩服。
4 G# l$ T$ d' Z7 Q$ V; e% Y$ ~
+ P+ z7 h7 c: l( K  佛法特别是净宗,教我们学些什么?在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提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念佛这个法门,大乘教里面讲得很清楚,「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尊在大乘教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心想什么它就现什么,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里面,尤其是讲得清楚,宇宙怎么来的?十法界怎么来的?六道轮回怎么来的?跟我们讲一体二用,二用就是讲这些生起,宇宙生命的缘起。十法界都是从心想生!
$ k3 I2 r1 d/ ]+ r- B' |. A5 N! M. ]4 N+ c5 b
  今天世界混乱,灾乱频繁,那什么原因?是我们居在地球上的这些众生,心想不善所感应的。化解灾难最有效的方法,我们把所有不善的念头放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想到 ……! Z0 L4 j2 R9 t9 |. k7 M

3 @% H; V/ w9 e$ s3 D6 q$ X         " I! |3 a& C8 B% P. S
        299        21-637-0001 新和谐论坛—心灵盛宴
6 V: C0 B0 [6 }9 w; q   1 J7 c! }- }' J+ A
新和谐论坛—心灵盛宴  (共一集)  2011/7/30  台湾台南树谷园区  档名:21-637-0001
! Y9 x' w" Z+ P6 a& J+ d
8 a( `% }# Q0 {  阳光阿姨:尊敬的释净公上人教授、敬爱的王院长、敬爱的我们的南科的大家长陈局长、还有我们所有科学园区的谢老大谢理事长、还有我们的戴谦戴局长(戴校长)、我们南科产学协会前成大赖校长,现在产学协会的理事长,还有我们前国科会主委、副主委黄博士。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贵宾,我们的前台南县县长,还有我们成大管理学院的院长张教授。今天我们可以说是所有云嘉南最重要的产学科技人,全部齐聚一堂。最难得的是连我们百忙中,我们劳委会主委王主委特别特别,我们都是五一劳动节也有放假的人,我们也都是她管的子民。其实她今天真的很忙,但是她听到有这么一场跟企业伦理,跟员工的幸福有关,她说她一定要来。谢谢!
6 D; B4 c& s1 x% p; M: ~2 t0 V  [$ K! q+ A# g+ E6 D$ v% s# P
  还有我们南科今年很旺,虽然过去二00八、二00九不太好,但是今年开始旺起来,很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IPO,也开始上市柜。第一个年初来拜访我们的,就是柜买中心的陈树董事长。所以,很多的因缘际会之下,我们大家从以前阳光阿姨喜欢帮大家在周末的时候,每个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六办potluck。然后大家到我们园区主管宿舍,我们所有人都住在园区的主管宿舍 ……
9 _3 E' c3 x" X! |( B/ A/ s  Q$ H: l5 F* L) S7 g1 ^0 W; y2 M
       
8 W6 q4 F, X7 F8 q; t' R3 o         300        21-705-0001 2014年华藏卫星电视新春祝贺词# A% M. x3 j8 \/ _' V
   
/ G) `* X1 W  b$ c% h4 ^4 M7 G……,不但利益自己,而且能感化他人,有助於化解世界戾气与灾难。当前这个时代,弘护圣贤教育,挽救世道人心,也是无与伦比的大善事。我们在马来西亚成立汉学院,培养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弘护人才,希望将传统文化传扬到全世界,帮助化解一切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平。这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大的善举。所以有发心赞助马来西亚汉学院,共襄盛举,这也是修大福德,行大善事。另外,我们在斯里兰卡发起建立国际佛教大学与国际宗教大学,佛教大学是培养全世界佛教弘护人才,宗教大学是我们联合全世界不同的宗教互相学习,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谐,这也是弘护宗教圣贤教育的一桩大好事。所以护持国际佛教大学或国际宗教大学都是功德无量的大福德、大善业。修积这些大福大善能帮助自己圆满世出世间的愿望,这就是「佛氏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求必应」。+ M% m/ Y# H1 A) y) n0 j

) W9 Q+ m3 E! s" _) Z. z  我们将这些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能成为往生强力的助缘,可以提升我们的品位,早日圆成佛果,广度法界有情。正因为如是,所以我们常说,「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最后谨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二十个字,祝福大家新年吉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谢谢大家,祝福大家新年事事如意。: a' ]7 t+ v% }; m" a
, @5 A9 v; w$ m$ `8 w$ g& G) ^+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3 17:47 , Processed in 0.12020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