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讲述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离开,我们要把这个身体当作工具,多替社会、众生做一些好事;现在人讲,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众生服务,这身体是个工具。在《了凡四训》里面来讲,就是改过修善、积功累德,为大众做个榜样。做榜样不能没有工具,这就是个好工具,而与自己毫不相关,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9 i6 ~- D  g6 _) f: F
# ^3 H. ~/ ]9 Z! c7 k3 c% z
# H: u1 {  D6 Y2 K+ H3 z  U3 P/ ], g3 N0 g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此改过之要机。”儒家讲‘知耻近乎勇’,你要能够得到,你就能够成圣、成贤;你要是失掉,不知耻,你就会沦落到禽兽、饿鬼、地狱。‘知耻’是改过重要的一个诀窍,我们不能不注意。有一年我在美国休士顿讲经,遇到一位同修,他在那一边学校里面担任教授。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就跟我谈到这个问题:‘今天的社会动乱不安,要从什么地方来帮助大众回头?’他想到一个问题,就提到‘知耻’这两个字。他说:‘现在人之所以敢造恶业,带来社会的动乱不安,追究其根本的因素,就是不知耻。所以今天必须要提倡知耻。’我听了之后,我同意他的说法。他那个时候就想出来,他说:‘我们组成一个知耻学社。’我说:‘很好,你去拟定章程,我会响应。’以后,我离开了美国,这个事情大概也就淡漠下去了。所以,任何一桩好事,一定要有热心的人士去推动。能够在社会上寻找对于传统道德伦理还有概念的人、听到还能生欢喜心的人,把这些人集合起来,成立一个社团,我们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大力的来推动、弘扬,是一桩好事情。这个教授姓蔡,蔡居士。
2 u! m" I6 k; l. @& h/ ~
0 h/ _, V) K5 L8 }- }
/ ^0 }' f4 T4 N( w$ c9 R
: d& o, @6 g" }. P- l7 B8 F  Y我们再看第二条:
( [1 J  k& [& C7 U
$ W8 ~: d  h9 x; m3 L+ ?9 p
# d4 R0 p7 z$ P; H
+ S- b4 g4 y5 }7 E; R2 P5 A+ r2 }7 W【第二、要发畏心。】
* a" o6 m6 D/ E/ b2 F5 ^* \
( T0 l9 J0 l/ L$ e0 e+ E
; [: q4 r* c2 M# B9 r
7 c( S! `' b8 \3 S知“畏”,知道畏惧,才能够生诚敬之心。
* `5 \3 K- p1 W  G/ B
2 i" t7 f/ S- {$ r# i
8 e* `+ M6 L& v6 t5 B* m8 M% v6 i! |' ^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  W2 q- @& g" N4 a' b
8 C. M2 G2 S- D+ Y  r2 [8 `5 G) X

( x" Y2 E& q3 p6 @! E, A) e1 x1 A
‘畏’是怕、害怕,这里面也含著有恭敬的意思,‘畏’跟‘敬’常常连起来用,‘敬畏’。过去,弟子对于父母、尊长,学生对于老师,都有敬畏之心,又敬爱又害怕。如果没有畏心,又不知耻,诸位想想,他还有什么样的坏事做不出来?今天这个社会,知耻的人少了,敬畏的人也少了,原因在哪里?原因在没有好好的教导。人不是圣贤,不是佛菩萨再来的,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确实是中国的古圣先贤。在《礼记·学记》里面,我们读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再看看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一个政权的建立,一个朝代的形成,不出五年,国家一定是制礼作乐,教化人民这一个工作就完成了。所以,改朝换代的乱世时间很短,很快就恢复秩序了。唯独在我们这一代,这一代的人很可怜、很苦!满清灭亡之后一直到今天,礼乐都没有制作。礼乐没有颁布,这个时代将来在历史上就称为‘乱世’,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人民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无所适从。: |7 g0 z: C9 o5 ?( H& n% L

, ~7 G0 D$ n4 q( o  l! O
! j# H' C) d" V$ E( M. x- i, n( P+ X6 z8 L2 u% j
过去我在台湾,有人问我。在台湾一般民间,父母过世了,儿女丧礼穿的孝服,有人披麻带孝,有人穿黑色中山装,同修们看了问我,他说:‘这个合不合礼?’我说:‘中华民国建国到今天,没有颁布礼乐。他披麻带孝,他是用清朝的礼;他穿黑色衣服,是用外国人的礼。’我点点头:‘都可以用。因为国家没有礼了,人家用什么都能行得通。’没有礼了,跟过去不一样。过去帝王时代,礼乐是非常重视的。穿衣服不能随便穿,你是什么身分穿什么样的服装,士农工商都有分别,人家一看到,知道你是从事哪一个行业,你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地位比你低的,对你一定要尊重,便于行礼。现在没有了。现在你看看台湾,总统跟老百姓都穿中山装,在一块不能分别,没有礼了,天下大乱,社会秩序没有了,这在从前是绝对不行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向往古时候那种社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现代的现实,虽然别人不讲了,我们心里头要明白。' D% G% S# A( d- v
3 l; k$ l9 [, c+ G
* H) n& h; T( z

- f" H) t& E$ J4 i/ F0 a天地鬼神有没有?肯定是有的。有,在哪里?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身体接触不到;不能说我们接触不到,他就不存在,接触不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不可以说他不存在。何况鬼神的这些感应,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得很多,就是在现代,我们也常常在资讯、报章杂志里面看到一些报导。那些报导当然都是事实,可是依然有许许多多人不相信。这个也难怪,如果不是亲自经历的,别人讲的都不相信。到哪一天你有这个福分、你有这个缘分,鬼神被你见到了,你才相信。8 h# m, M+ l" l  L& T0 |

+ ^. y+ y- Z1 w! e& u& Z" O
5 \( H6 i' K1 B5 }# H2 y/ m/ W" {) w2 e3 ]  }6 C) x
我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几岁。朱镜宙老居士,这是对我非常爱护的一位长者,他的故事很多,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常常讲给我听,我们也很喜欢听故事,因为这些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真的不是假的,他不是编故事来骗我们。我们问他老人家学佛的因缘。因为他是学财经的,在抗战期间,他是四川的税务局长,管财税的。抗战胜利之后,他是浙江人,他做浙江省财政厅长。抗战之前,他曾经在苏州做过一个银行的总经理。我向他请教学佛的因缘,他告诉我,他说学佛因缘是在抗战期间。他住在重庆。他有一天晚上跟几个朋友打麻将,这是常事情,常常夜晚两点多钟才散会。散会,各人就回家了。那个时候虽然他的地位那么高,依旧没有交通工具,回去还是走路。不像现在,都有车了,那个时候走路。而且路灯很暗,这个现在人都很难体会,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说起来,你都能够知道。路灯,很远才有一个电线杆,而且路灯那个灯泡大概是四十烛光的,挂得很高,很远的距离,真的是若有若无。深夜回去之后,他走回去要走很远,大概要走四、五十分钟才能够走到家。他在路上走,他前面有个人,也是那个时候走同一条路,在他前面,他也没注意到。走了差不多将近半个小时,他忽然想到,看到前面是个女人,他就想到:‘一个女子单身,怎么会半夜这个时候出来?’他这一想,他说自己寒毛直竖,仔细看看前面这个人,她有上身没有下身,这就吓呆了,这一惊吓,前面这个人不见了,就没有了。他跟这个人在一起走,走了半个小时,绝对不是眼花,他真的看到鬼了。他说从这一天起,他才真的相信佛。
' ~3 ~# ~( g$ A7 x2 o# V8 B, c8 ?/ Q4 s8 e) [  m2 C

% m- a# r) [; t( {) ?% l" Y& J- `7 O7 V- q% c$ j
学佛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对那个鬼非常感激。如果不是亲自遇到的,他说他一生永远都不会相信。他的岳父是章太炎,在中国学术界很有地位的。他的岳父是个虔诚佛教徒,故事也很多,常常讲给他听,他听了半信半疑。一直到自己亲身遇到这个事情,他才相信了。这个事情真有,他的故事很多。如果我要讲,得花好几个小时,非常有趣味,决定不是虚妄的。
, B9 p- W2 K" a4 u3 w& E$ M( A5 t9 V8 |1 Z
3 w! L* E" Y) V  S; a

/ s" X: @6 L" i. D6 ]$ `+ X) P9 I我自己虽然这一生没有见过鬼,可是我曾经真正遇到过像《聊斋》小说里头讲的狐狸精。大概是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我确确实实遇到过狐狸精,所以我相信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遇到的这个狐狸精,已经变成人形,但是是男的不是女的,很多人见过,在湖南衡山。抗战胜利之后,我回到家乡,我家乡有个亲戚遇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们家乡出米,收的稻米都运到芜湖、南京那边去卖。我这个亲戚,他有一船米,是用麻布袋包好装在帆船上。在装船的时候,看到有一只黄鼠狼从跳板进到船上去了。船上工人于是就找,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找不到,大家以为是眼睛看花了,就算了。这一船米运到南京,运到南京之后,在下货的时候,忽然之间麻布包里头的米一粒都没有了,一船的米不见了。大家晓得,这是黄鼠狼作怪。看到那个东西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船米没有了。所以在南京逗留几天,只好回家。回家之后,他的米在他的米仓里头。不知道是怎样得罪黄鼠狼,黄鼠狼给他开个玩笑。没有损失,但是一船米它把它搬回家去,这是个真正的事实。所以,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不能说自己没有亲自见到就不相信,我们亲自见到的事情太少了。这些事情在香港也很多,在中国大陆是更多,在外国也很多。我遇到的人多,因为讲经听众多,常常他们将他自身亲身遇到的事情讲给我听。所以,天地鬼神难欺,我们欺骗人容易,欺骗天地鬼神太难太难了。) `) I+ [6 f- |. Z2 E7 |: a5 K
# M7 x' m% ?7 {& ^. n1 Y

9 h$ ^9 T& [3 a4 `2 i3 ~" X" \2 s/ r: H4 }4 Q& U
“吾虽过在隐微”,我们的过失非常隐密、非常微细,人觉察不到,但是“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鉴’是镜子,就像镜子照得清清楚楚,照到了。“重则降之百殃”,如果你造的恶业重,你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轻则损其现福”,轻,你现前的福报折损了。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怎么不害怕?再看下文:5 }4 q! V0 m7 ]: A7 n8 N/ M5 L

; t6 y# ?9 ^4 y; _& K" { ' C% d9 L/ I( J% z
9 X# S& U- a6 t5 c9 z
【不惟是也】
1 N+ u) Z  h4 o6 f' a( @' C: `
: ^' N9 \3 P+ E% z  A7 } , i7 p9 t2 K. [0 z3 \

2 o% d# x1 A5 l! C  B, ], W1 B' D3 h不但如此。
$ s7 i* Q0 H0 L/ ^9 z2 ~  J+ r# f: w' }+ {! B1 H5 D: V

; [# g% f. a' V/ F
9 K9 F* F- e6 l2 V, C4 v1 V【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6 j! c* W7 K6 H9 D0 ^! S* o) d9 L2 f
: [$ w0 U3 n3 u4 Y  x
+ ~: {  u) V$ W& q$ z, P
3 {8 s; Z1 w- T, P. f( f% _! O
前面讲天地鬼神看我们看得清楚,这一段讲我们现前居住的环境,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尤其是现代都市社会,人口稠密,我们一举一动都有许许多多人看到。我们掩藏得再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你遮饰得再巧妙,你的“肺肝早露,终难自欺”。前面跟诸位说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他一看就清楚。被人家看破,一文不值。想到这些地方,又怎么不害怕?“懔懔”是恐惧、害怕的样子。这就是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本著良心、天良,要畏惧舆论的制裁。我们造善,不愿意别人知道。我们造的恶,我们希望人都知道;别人指责,我们的恶就报了,这是好事情。他所指出来的,我真的有错,我要接受,我要悔改;他指出来的,我没有这个过失,我也很欢喜。我被冤枉了,被冤枉那是消灾、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 W1 k9 |! t: ^$ @( C: J

& s$ O2 |9 d! d$ u% u; t+ U& [7 ]0 b
7 L7 ^: g6 D6 W* \: u/ v0 x4 t8 B3 W$ s2 i& l
所以,不论别人指责是不是事实,我们都要存感恩的心。古人讲得好:‘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别人对我们的批评,特别是恶意的批评,我有,赶紧改过自新,没有,我要更加勉励,决定不犯这样的过失,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修养的人,真正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人,跟一般人确实不一样。而自己念念当中,都想别人的好处,绝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里,那是最不值得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的心纯善,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把自己的善心破坏掉了,你说这个多冤枉?我们看社会上这样的愚痴人不在少数。别人赞叹我们、恭惟我们,我们也要冷静去思惟,‘他恭惟我的、赞叹我的,我有没有这个实德?我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个好事?’纵然是真的有,我们要谦虚,我们格外要努力。如果他赞叹是言过其实,我们要生惭愧心,一定要向他道歉,‘我没有这么多的好处,你说得太过分了。我自己应当努力勉励自己,希望不辜负你的赞叹’。这样的修养自己,自己的德行才能成就。果报上,凶灾才能够免除,善福才能够降临,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要明了,要认真努力的去修学,要有耻心,要认真努力。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 K1 `9 j* R( L* z& V9 _. O1 I  {3 ]& Z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2 C% D* e% X/ V& T3 O9 I
/ v) v- k2 H2 f/ [) k
(第八卷)
* S5 [% @9 c& k* t, p/ B( T# g
, }$ g) F  f( \7 o7 X
  t" p$ k2 J9 o+ F9 Y$ M8 R' ~/ O/ |; l5 A
净公上人讲述' [- h2 L' H2 l4 L& t' B
- @; w7 H+ B4 m% C( o
中国深圳凤凰卫视6 D2 g% E4 H6 _/ D6 x& V6 p
, e+ w  }/ g2 w
# o' U  u" z' y+ j6 x/ k
( w# U! b0 I; x1 U' ]# b2 S
% \/ j6 y0 z) w
" G! i$ Z) ?7 T) o/ m6 V( n( i* \
诸位同学,大家好!前面讲到‘改过之基’,谈到要发知耻心,其次要发畏惧心。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但是要畏惧天地鬼神的鉴察,同时也要畏惧一般社会舆论的指责。今天我们继续看下文:
$ U$ i# \3 n0 ?2 I
1 o& c2 V, u2 z: M6 ~, n1 F
" u' C3 O1 Z( T/ b2 T
+ T' J$ T! t% h【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 V6 @) W2 @3 ~# B9 _
6 c7 O8 h  ?4 b* S% F# j( l* t" {) f ( z' K7 U1 s- Z8 T- E; P

( }8 m7 I6 g( Y6 b  _. s这是改过自新的理论依据。人只要还有一口气,一生当中造作再大的罪恶,都能够悔改。
  ]/ {- A/ H" O# B& ~$ V/ E( P7 L  T+ @6 f
8 A7 D2 E/ x7 D

/ i" |# s5 d2 A【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9 u4 c7 r" l/ B
, l- D0 `% ]. L) ^9 l

+ Z6 V- z/ a; n! H
- V) v$ s! ^9 u" a* b; O这是举出证据来跟我们说明。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很多,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你就可以看得到。为什么一生造作极大的罪业,真正忏悔,这个业障就能消除,道理在哪里?实在说,这个理太深太深了,不是凡夫能够理解的。不但凡夫不能理解,佛在经上讲,二乘圣者、权教菩萨都没有法子理解。为什么?这个涉及到虚空法界宇宙的来源、生命的起源、众生的起源,涉及到这些大道理,佛在《楞严经》上讲得很透彻、很明白。所以,古时候的中国人赞叹《楞严经》,说它是‘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我相信这两句话,许多同修都听说过。《楞严经》上讲得明白,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国土众生原本是一体的。因此,极大的罪恶,只要回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回头是岸’。这个道理底下就说到:; S# T/ _& C. U: I+ U6 m, B
1 i6 ]* m% E8 k1 X
, y/ y  J; V* |( y, R4 e2 k& {
: C) ^  M+ j5 e; A& y- ~
【谓一念猛厉】
2 L# x/ H3 q; g  b7 ], F3 ~% Z# v  q( j, P* A, B* y

+ d3 L; v/ u2 x" g9 f( r' z# C9 G4 I
4 ?, W8 D6 D7 J+ K, {% ^“猛厉”两个字非常重要。
% N" ^8 w* g) j; G. E7 ?7 `2 H+ j3 N' b1 o# P

' B2 U& w3 Y. `. u6 L5 F' z9 Q/ [9 E! a/ C/ J# \$ {( c4 K
【足以涤百年之恶也。】
* d3 [4 u$ _* ^# j0 A) P3 K& d% g& ]4 w. V5 L: r5 i1 A0 U' I

8 X8 o) n; c# k! F3 H2 k+ v2 t" u- a
下面举个例子跟我们说:
( @7 F/ s- V8 Z' S& A
  T  H( ?+ M! k( X2 M ; Y6 i* u# D, q

0 c5 L3 _) n5 Y! \; q【譬如千年幽谷】
# \  a; t8 b* k% |; R. E( y
( ]1 j$ u" l& ^8 m0 z: O1 U' a - K: [' x  [1 K2 C3 O) R  a9 |5 B
0 C: \* ?% ]+ a  z$ ?9 p
我们在现在旅游当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岩洞、钟乳石洞,那就是“千年幽谷”。
  \# W& }& x1 K  O0 O4 J
, j9 H/ F) {. [- Y % u- v- ]2 F6 P$ f' Y: ], ~
: |! ?/ L3 T, h5 n9 t" n, m: }( j
【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
1 w8 }( V% {+ L. M. ~: c5 H1 S5 j. z7 [

0 p; u& q/ v! @; P) H5 U2 {2 Z3 z5 T2 X9 p1 d! l
我们点一盏灯进去,千年的黑暗就破除了。& y& j4 O( v% `) }

& g) W: Z. Y4 ^, V . k- |3 _# `! e4 Y# ~

, i, T& \! @4 E5 _& w  f【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8 }# T, z" \1 k$ }$ \# H- |1 D  z7 c5 U, ?0 T; {& a

- ?" G3 u1 t2 s, h# E9 d- p3 \( A0 Y+ q3 j. D9 H8 R0 Y& h& C
过失就像黑暗一样,只要一盏灯就能把它照破。这盏灯比喻智慧、比喻觉醒,真正觉悟了,过去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一念觉,一念真智慧现前,罪就消了。但是,这一念觉,这一念智慧,非常难得、非常可贵。为什么?因为我们迷在情欲里面时间太久了,无量劫来就迷在情欲里头。生命是永恒的,生命不是短暂的是永恒的。我们的身命很短暂,我们的精神长存;在佛家讲,我们有法身慧命,那是永恒的。所以,无量劫来生死轮回,迷失了本性,于是盲目无知的执著这个身是自己,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才造成这一生当中事事不如意,造成这一生当中许许多多的苦难。我们要想趋吉避凶,首先就要知道改过。改过,了凡先生把他自己的经验在这个地方详细为我们说出来,特别提醒我们,只要一口气还在,只要肯改,再大的过失都能够消除。接著他说:
' z# Z: U4 V( h( [' r; N: \5 ?7 t( ]% @. {) I4 x$ j

$ x4 D. A) ^$ X$ X- S: q* E8 H. f2 r/ z  I' i* j1 }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D+ b) s3 E7 [0 b; R$ L

4 G* z5 D5 k, x2 ]
" \9 `( n1 H3 i6 z3 g
1 H& ^2 r2 a* m6 {“尘世”是凡间。不但我们这个身命无常,国土也是无常。佛在《八大人觉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两句话是真实的警告,世间无常的,刹那刹那在变化,我们这个身体很容易失掉。人身难得而易失,一口气不来,这一生的身命就结束了。这个时候,你想改也没有办法,“欲改无由矣”。
! l* @  u" x; [7 K6 K: B
3 f9 i& f# c. b6 I* _  D7 B. p6 k0 a . T4 w; c; {5 F* R0 b

) |/ K+ X5 ~8 S: ~6 A5 H: Z(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i7 V. ^7 T3 _* O1 _" c
; f' o2 W1 i- d8 \/ f
# O3 b7 H! y  L4 Z2 s
  A/ x# O1 z8 r3 @5 z5 _. _" O
这就世俗而论,你造作恶业造得太多,你的恶名流传到后世,后世人听到你这个名称就生厌恶之心。像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一般人从小念书都读过,宋朝的秦桧,这一生作恶多端,千百年来留下的骂名,他的儿孙再孝,也没有办法帮助他洗涤,这是一个例子。, \/ L, I7 N) l& v( z) S/ I% Z. _

, K4 {* B: S. i% z* a! E7 I0 M
/ P9 w3 Z% d5 {7 @# B% `" Z7 N9 A! t, I" {) C) Q1 W1 k, K4 V7 @, J! t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f8 g# v6 D0 h, I% a3 [

+ e6 X' B* e/ ^! h' a, n+ b& B
' v! i! J/ [3 [' l% `/ I. S$ D+ S  b0 I# S, a; }) h! b9 ~
这怎么不可怕?世间留的骂名,是一桩非常不荣誉的事情。现在人常说‘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大家把荣誉看得这么重。其实这个还在其次,最严重的是来世的果报。恶业造得太多了,所谓‘十恶五逆罪’,佛在经上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这个罪业是堕阿鼻地狱。说到地狱,那是非常恐怖的。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说得很清楚,造作极重的罪业,感得地狱的苦报。地狱从哪里来的?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跟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是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那个时候住在北京,他曾经有一段时间被东岳大帝请去作判官。这就讲到有鬼神,真的有!东岳大帝在中国的山东省泰山,他管辖的区域有五、六个省分,管辖范围很大。这个地区里面的人生死、吉凶祸福,他都在掌理。判官的地位很高,相当于秘书长,他请章太炎先生去担任这个工作。章太炎先生说,晚上小鬼就来了,抬著轿子,那个时候没有车,抬著轿子请他上轿,他就上班了。第二天早晨天才亮的时候,他就下班,就把他送回来。他日夜都不休息,白天在我们人间办公、上班,晚上要到鬼道里上班。; _. m2 r  {* I6 a; k# G8 w2 Y

0 m" F' I9 @7 D7 S6 c) l) X  t9 R0 u
# O9 ]( X+ r7 ]( r7 q7 U! E: y: k9 \5 K. o! L! x
他也常常把他在鬼道里头夜间所见所闻,跟一些朋友们叙说。有一次,他就讲到,他问东岳大帝(阎罗王比东岳大帝还要高一级),他讲:‘地狱的刑罚,有一种叫炮烙’,炮烙是把铁柱烧红,使罪人抱著这个柱子。章太炎说:‘这个刑罚太残酷,希望东岳大帝能够大发慈悲心,把这个刑罚废除。’东岳大帝听了这个话,点点头,也没有说。他说:‘你先去参观一下,你到刑场里面看一看。’于是东岳大帝就派两个小鬼带他去参观现场,他就去了。去到那边之后,小鬼就告诉他,他说:‘这就是现场,你看。’他看不见,于是才恍然大悟,原来地狱里面的刑罚不是阎罗王设的;不是他设立的,他就不能废除。这个刑罚从哪里来的?是你那个恶业里头变现出来的。就跟人作恶梦一样,自作自受,不是别人做出来给你受的。他恍然大悟,以后再不提了,他才晓得佛经里面讲的道理真实。) B. _9 T! T% b: v! G* {- V
4 o: N0 C4 J+ u+ v- M$ H

  A2 A: b; Y  h4 I$ d# d( p# Y, h3 |
所有一切境界,欢乐的境界、痛苦的境界,无一不是自心变现的,这就是佛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包括天堂、地狱,‘唯心所现,为识所变’。心,是你自己的真心;识就是妄心,依妄心造作善恶业。你的心善、你的行善,现出来境界自然是至善美满;你的心恶、念头恶、行为恶,现出来境界自然是灾难。所以,天堂是自己心变现的,地狱也是自己心变现的,我们现前这个生活环境,还是自心变现的。
' v% o# [! u  i8 t! x8 g- x
- n$ h2 ^  j2 p2 |9 o" W3 Q
8 J; J2 O9 Z5 v% O5 M' ^9 c- s
1 X- d% d7 c  ]# }% \可是有人就说:‘我的心怎么会变现这个境界?’这的确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是心?心在哪里?心像什么样子?这在佛教是大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换句话说,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叫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楞严经》上,所以说‘开智慧的《楞严》’,没有错!《楞严经》一开端,释迦牟尼佛就跟阿难尊者讨论真心、妄心,心在什么地方,心是什么样子,心有什么作用;那个经文就太长,经有十卷讨论这些东西。所以禅宗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一句话的意思,一个人真正把心搞清楚、搞明白,世出世间所有法你都通达无碍了。这是真的。
3 c0 ~! b. ]2 G9 k: R+ W9 P5 l1 m2 O6 i
4 S; r; K' B! s; C
; c2 W3 h  X, f9 A5 t! }* C7 I& b' V
所以,一切唯心造,一切法唯识所变。因此,我们不能不害怕。地狱境界现前了,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能不能度你?如果你执迷不悟,地藏王菩萨再慈悲,也帮不上忙。佛菩萨确实常住地狱,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苦口婆心的教化。受教的人一定要觉悟,一定要能信、能解、能行,他才有机会脱离地狱的苦报,然后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不断向上提升。所以佛的恩德是第一大,超过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一生一世,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永远不相舍离,我们造作再严重的罪恶,他也不会舍离我们。这一点实在讲太伟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们应当向他学习的。再看下文:% `! I. E0 q( A

2 N0 k) r7 z% U; t  [) x7 O 6 }) s0 t+ s% O  x
3 n: G% V( V" r8 p
【第三、须发勇心。】. n: a1 r$ W# {0 ]
* `. a5 J2 g: {; P; R

7 G. z- ]. {% w, `: \+ z! Y! ]% j) |4 Q+ V7 e$ Z4 a& u) _
勇猛精进,改过自新。说到改过,了凡先生提出三心,这三心我们必须要记住。第一个是知耻心,人不能不知耻;第二个是敬畏心;第三个是勇猛心。你要是能具足这三种心,改过就不难了。他说:, H" g+ p% d; U' a* b% X8 J( M% w
+ B' ?' S% W9 I( Y# |
' W7 P: N7 i6 i
# |( A. M. k& o; L8 i( Y/ f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
1 P/ Z+ ]- w2 L5 n; b5 _+ e* z5 ^/ T; M! ?1 c. K
: l6 A9 P4 H& @3 }/ j5 \7 E( g/ R, q

- @" y4 A9 P  Q( X% s+ d! b- z“因循”就是得过且过、马马虎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认真,你的过失就很难改了。“退缩”就是退转。这就是人为什么不能改过,多少人想改过而改不过来,就是‘因循退缩’这四个字障碍住了。( ]0 N; z, R. g/ K5 e

  X: p" T) \) r$ ^2 B+ F+ f $ d# W4 \1 ^! p6 ^2 J8 i

3 J' b2 l) s4 C$ J: [6 y9 k0 ?【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4 d5 _7 G3 c! G
0 R% G. a/ m! O3 Q3 @! ?
$ E" C4 _; y3 P' c1 r5 x/ O, ^' x' ~: U2 U5 x/ y
这就是勇猛心的样子。什么叫‘勇猛’?要振作起来,绝不怀疑,立刻就改。不要说这过失‘等待明天、等待明年吧!’那你永远没有办法改过。立刻就要改,当下就要改。
% n4 x$ ?7 \/ _9 P+ _+ X& v. w) @) s6 }2 W0 y

6 @2 v9 Z% M6 I- y2 @% H' \  ^1 ^1 Q5 \' Y) g: F7 I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 r" ^3 `; T% R7 G
) N3 [( w+ ~% f" V
% o( X; m" T2 P: J& W' y0 o
0 N" Y$ H. e( B" {小的过失,就像刺在我们肉里,赶快要把它剔除。这是我们有经验的。大的过失,就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指头,这个时候立刻就要把指头斩断;如果不斩断,蛇毒攻心,人就要死亡。这个时候,决定没有犹豫,当机立断,“无丝毫凝滞”。这是“风雷之所以为益”,‘风雷’是《易经》里面的卦,取它的现象,风吹雷动;春天的现象,万物生长,所以它有益,‘风雷益’。在此地形容当机立断、勇猛改过的这种相状。; k& e6 t0 z* V. r: C4 L

% q0 }3 V$ j+ t) X7 `6 y
% U& [5 ]9 l4 r- ]5 N9 O3 v. }3 b% s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e/ V7 A, T+ ]/ Z
1 u- Q% `9 W5 ^! c

# h/ r- g5 q' @4 t8 `" m/ B6 N: _. k3 _, v* [. s$ v! L
改过必须具备这三种心,然后有过你才能够改。底下两句话是比喻,譬如春冰,春天的冰遇到太阳,太阳出来,冰就融化了。把‘冰’比喻作‘恶业’,把‘太阳’比喻作‘勇猛’;勇猛改过,你这个过失自然就消除了。1 V. p: `3 {1 p. o' L: _0 T4 q

4 p' `/ [% R# b8 Z ' S4 ]4 X# X- O/ o

& w* N' ]$ a: t# x) \! G【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3 ]$ q' B1 a) P4 P* J" b6 j
2 F1 \8 z9 P1 L! }0 {9 m( b
5 X( Y8 K  \" }6 {9 D) W) |6 n  y/ X

9 Z1 z4 u  s( N9 _. g这是说到三种效果不同,有人从事上改,有人从理上改,有人从心上改。但是诸位要知道,都必须要具足前面讲的三心。没有三心,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没有法子下手,都得不到效果。下面再分别跟我们说,先讲从事上改的。' G) L' ^" `1 d4 @7 ~! [7 s. D
, U9 U2 p  |6 k. K5 e

* |1 t1 H0 W' C: e& ]
, a1 [: m+ V0 }' v【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X( `9 U* {. p$ c, d; Q, c
# |/ \' N2 ~5 V% b2 y4 i

2 \' S1 U, b* p) ]
! g* Z3 p: R+ ]- i这是先讲从‘事’改。从事改难,这是一种强制的行为。一味把它制止,这个的确是有限度的,它有个饱和点,改得不彻底。举这一个例子,譬如从前杀生,现在你发心持戒。你去受戒,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发心持戒,这五条戒都是断除自己这五种习气;习气太深,要断掉非常困难。你现在就不杀了,你这‘不杀’能支持到多久?从前喜欢发脾气、喜欢骂人,现在戒除,不发脾气了。举这个例,这都是从事上改的,这是一种强制的行为,很困难。
& a. @( B' m0 F" @0 M. f
% @% V6 ?2 t& M7 s" x8 w$ E- K
' l! j9 `8 K+ c2 \1 S) e& y6 C* d( |/ N) y1 \6 G
“病根终在”,为什么?贪嗔痴慢是病根,这个东西没有办法断除,所以境界现前,它又会起现行。有一些人善根深厚的,还能够强制得住。善根薄弱的,往往遇到大的逆境,他就没有办法控制;小的逆境他行,能控制得住,大的就不能。下面说“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廓然之道’就是彻底拔除的意思,没有办法彻底拔除。这是从事上改的。所以我们了解,学佛的人很多,都有善心,都想改过,大家发心去受戒,受了戒之后又做不到。我遇到不少人:‘法师,我受了戒,现在都做不到,又犯戒,又破戒,怎么办?’这个事是难!
/ C" A  N8 M5 S7 u9 O
8 E2 O. ~) U' @0 `" r; C; t
( y' z. q; }2 Z3 n! x6 z& _. N  b
* W+ h& B0 S0 b2 g其次,了凡教给我们从‘理’上改,理论,这个功夫比前面要提升了一层。8 U( R0 A/ p% n4 G$ c% O" }
4 Z1 D' Z+ z: w6 l  L
% r' a: K1 |3 l$ k
" ~4 _0 {. c. {8 [, u0 Q, W
【善改过者】
" b, R* @! C5 G# ?4 \/ d9 Y" r. a9 h) h: t, y9 E

- J! J" R* u* J! @6 ^) `
5 p' `* r* g. E4 [9 q0 O“善”是‘会’,会改过的人。
; C) i; @6 j$ B$ U: o7 P
, j* u2 m- ?. R4 y
7 f* @; R$ e7 ^0 f3 i: M5 }1 w% J
0 W* ?6 H' x" W4 t【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 U# x2 f- I7 s# C: b1 y9 @  H0 G! h( `7 |- T( I9 S! X6 e
! a% w3 v$ c7 x: \. h7 N  Z
: r: o/ N  R5 e" t' Z6 \# O
譬如我们要想不杀生,不杀生的‘事’,我并没有断,还没有断,先要去了解为什么不杀生,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
. b1 R! m. W8 N* L  s) k) y1 A4 J5 K3 j
' t8 A4 ?+ L* W4 O. o

8 I1 b  g  e+ h" e, `* M# F+ R【如过在杀生】
! h9 d: w5 K3 o4 O
( h. a& C) [# {: l5 S# p% f
. w  f6 f) \2 `/ s3 o* r( R7 W! T
我们有杀生这个过失。2 }. _. s4 G$ a: l

2 G" L2 ]. u$ D+ r " f$ r: t5 E0 L$ s* x) q
5 {# M) {* t+ u/ Q% Z; s& `+ M5 t
【即思曰】6 Z7 j8 W9 L& T' i

8 o% i2 W& ]0 }3 W# V! I1 ~( @7 x; X5 e
& s5 E) }' S$ N0 j$ O( X6 V0 x0 V+ l3 x& k/ \2 o8 z
“思”,要常常想。
/ A  |2 u  C7 S- Q
$ @7 r' T5 }/ k 9 h! W2 K: j4 f/ ?
  }1 N+ A$ l* Q
【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 p: b8 K9 \6 E1 G# |" T
2 P, q/ \0 \+ h% }. ^

! r3 Q% a  S* o8 P; S% C
7 ]; z' ~% Q6 r3 ^9 L" c我们在从前,没有人教导我们,我们疏忽了,从来没有想起这桩事情;到我们接受圣贤教诲之后,我们听到这些教训,常常放在心上。确实,‘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的动物,哪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道理?连蚊虫蚂蚁都贪生怕死,我们要想杀它来养自己,我们的心能安吗?如果反过来说,人家杀我们去养他,我们能甘心情愿吗?常常想这个道理。
5 H2 l$ C8 H. a8 k$ A: C
$ I/ g% c3 u% T, O; ?+ N
/ U" Q+ H" `% }
; K) H! z( |- t6 T【且彼之杀也】
5 d  o+ l; \( }& {' A# |2 P5 t& @7 V& e9 C9 D$ M4 m

- @) Q8 O% K% E& ?9 Z* v7 u
8 I  W, N1 T5 R' d9 l6 H你再想想动物被屠杀那个时候的状况。0 Y6 V: B8 V% r
6 `. J- O# J) `9 b7 M

4 k6 v0 B& b6 y9 @& D( i
* ~* ~1 h, B9 {3 J3 t. L【既受屠割,复入鼎镬。】
$ ~, m; }% a$ A* a' ?3 T) `
. p9 S# |, }% ]  ^$ @) L3 l
; v  R% i# U' w* U7 e! U
. b. ]2 Q3 x5 T“鼎镬”就是放在锅里面去煮。
5 y9 ^8 H! i8 N. o2 e
, ^, Q1 K; [9 A4 y
6 D7 d3 S& j) x, S4 Y  x1 p. \! ~9 W1 J
【种种痛苦,彻入骨髓。】
/ k, o) E) J5 J# |/ Z* o% }2 c/ H$ U6 p

! B8 ~% C  N+ O/ w$ b& A6 W
) w2 Z4 J) N* z2 _我们如果设身处地来想想,如果这个动物是我,我被人杀了,然后被人去煮,被人吃了。
) b3 Z3 M9 Q/ _# K1 s( @- ~, i
5 Q9 ?% I4 O! Q$ p* i , }: ]# u; W9 }! Y6 D, h( E3 n1 N

- Z3 w: y8 o- P$ y【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
7 B, y" I' X: c9 z  G" f2 V* p- b
0 ~7 ^  q# v+ Y$ w  a7 L ! N$ h$ t! t9 K! M& J, h

' [( N0 z3 Y2 g+ r& u  t我们常常想这个。我在二十六岁遇到这本书,读了之后,我是非常受感动。所以我从开始接触,大概是六个月之后,我就素食。我常常想到‘不忍心吃众生肉’,想想这个状况,太可怕了。再想想果报,尤其是寒心。7 {1 ?, Y  E" c/ `$ B3 Y  K

/ B0 \& d8 s( C* e; M6 a. r
3 _0 F7 U2 C# e6 g) C
# U  l- T: i% ?) E早年,我的家父在世,他是个职业军人。抗战期间,我们家里面枪枝就很多。那个时候,我还记得很清楚,长、短枪我们家里大概有八枝。他喜欢打猎,我们小的时候跟著父亲去打猎,天天有野味打回来吃。可是,抗战胜利之后,他死的那个状况,就跟《地藏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他疯狂,看到山,他就往山上跑,就跟野兽一样,样子完全像野兽;看到水,他就往水底下钻。佛在经典上讲杀生的果报,我亲自看到的。想到我父亲生病到死亡那个状况,我非常恐惧!我自己也打了三年猎,也杀了不少生,所以想到这些情形,读这些书,我再也不敢了。我从二十六岁开始吃长素、放生,赎过,过去杀生的罪过太重了。所以我学佛之后,我只做三桩事情:印经,跟印光大师学的;放生,消除我杀生的罪业;布施医药,看到有很多人生病很苦,穷人没有能力买医药,我每个月捐一点钱布施医药。我就做三桩事情,很简单,很单纯。
/ a; f- K7 w8 w4 E  ~
/ V6 F6 S8 R; W6 v$ ]
5 P) R5 S; p$ W( Y1 ?" F
1 X* P. O+ m6 F这个地方文字讲得好,“己之养也”,这是讲我们一般的日常生活习惯;“珍膏罗列”,就是你的菜肴很丰富。你有没有想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食过即空”?我们贪图美味,为谁来贪图?我们杀生吃肉,为谁?能够辨别滋味的舌头。舌头不过三寸长而已,到喉咙底下就不知道味道了;为了满足这个三寸舌头,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不值得!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想过?
$ W/ Z, \2 ]( a# R' p& Z, {3 y* p% R! m3 F: P) Q* I" e
- I+ ]9 i( u0 R$ n5 R0 ]0 Q
% G  k4 a' M3 ?7 x& G
如果说素食没有营养,素食妨碍健康,我可以跟大家做证明,我素食到今年整整五十年,我一生当中没有生过病,确实是健康长寿。我的体力不衰,健康状况能够长久的保持,什么原因?素食。实在讲,我对于养生这一桩事情非常含糊,没有讲求,真的是不懂得。唯一在身体上遗憾的,就是牙齿不好。我的牙齿没有掉,都是好牙齿,就是牙齿还不够标准。什么原因?不懂得保护牙齿。我到前年,有一个同修带我看一个牙医,替我洗牙。洗牙的医生跟我讲:‘法师,您的牙齿很不错,保持得很好。这是您得力于素食。七十多岁,别人牙齿都比不上您。’他教我保护牙齿:‘每一次吃完东西之后,一定要漱口、要刷牙,不要用牙膏。牙膏只要早晨跟晚上用两次。平常多漱口、多刷牙。’我这个不懂。我在过去,只是早晨刷一次牙,晚上都不刷牙,所以对牙齿没有照顾好。如果我要早遇到这个医生,年轻的时候我就懂得保护牙齿,我现在的牙齿大概会跟二、三十岁人一样。所以这医生告诉我,要好好的保护牙齿。我这已经算是很好了,不够好。现在我懂得了,我每一次吃东西之后,我立刻就刷牙、漱口。牙缝里决定不能有东西存在,那是很容易带细菌的。牙齿好,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好,人就不会生病。' x2 u: C& o& Z. F, v: Q7 q
: F) L6 a" N, f4 _
6 g1 u- b9 _( D
; }6 U; b; n' D; S' b% F' T1 n
素食对于健康大有好处,特别是中年以后。中年以后不知道在饮食上摄生,对于你晚年身体健康会有很大影响。这是从饮食起居,我们一般讲‘卫生’。世间人都懂得讲求卫生,可是还有重要的,大家疏忽了,那是什么?卫性。‘性’是好的性情,它会影响生理。所以伊斯兰教(回教)他们的饮食有很多规矩,有很多东西他们都不吃的。我曾经研究他们的教义,为什么不吃?原来那些动物性情不好。凡是性情不好的动物、植物,他都不吃。为什么?怕影响自己的性情。他懂得卫性,保护一个好的情绪,我们今天讲‘情绪’,这就比一般人高明。以后,我读佛经,佛更高明,佛讲三条,除了讲求卫生、卫性,还讲求卫心,保护自己的慈悲心,保护自己善良的心。所以,不食一切众生肉,这个有道理在。佛家确实通情达理,我们一般人讲的,它的教学合情、合理、合法,它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是活活泼泼的,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
( K. U5 |5 \% _" A8 i- c) d- B% D9 D. I- m9 ~3 ?7 O

3 Y/ ^# _7 e: t- H0 K
7 W' |. R# a% ~5 v在素食蔬菜里面,佛法拣别五种蔬菜不吃,这五种叫‘五荤菜’。诸位想想看,‘荤’是草字头,荤不是肉,肉叫‘辛’;佛家叫‘荤辛’,这个要戒除的。肉类是属于‘辛’。‘荤’是指五种,这五种菜:葱是一种,大蒜、小蒜(荞头)、韭菜、洋葱,这五种东西不吃。为什么不吃?这五种东西生吃刺激生理,容易发脾气,因为这个原因,防止你少发脾气、少动肝火,所以戒除。熟吃,这个东西能够产生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是这么个原因,不是别的。但是,如果用这些东西做香料,配在菜里面,这个可以。为什么?它不起作用。所以,一定要懂得佛家这些戒律真正用意之所在。
- f$ Z7 H3 {: b! ^4 z2 \+ Q, }9 j- x0 ]

( }- D$ H. M) Z" o. r& A  C3 s/ B* X2 e+ {; Z4 \+ `9 [5 i
佛家在戒律里面戒酒,五戒里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说了,酒本身没有过失,酒醉了,怕你干杀、盗、淫、妄。所以酒是防止的,本身没有过失,这个我们要懂得。但是在做菜里面用料酒,这个没关系。这个料酒,你就想到,它不会醉。佛家制定这些法,通情达理,尤其是酒这一条戒开缘很多,‘开缘’就是开戒不是犯戒,在某一种时期可以饮酒。戒经里面讲,七十岁以上身体健康状况差,血液循环缓慢,每一餐饭都可以饮一杯酒。为什么?帮助血液循环,当药用。中药里面,有很多是用酒做药引,统统都许可用。所以它不是说什么都不能用的。现在有很多人持戒,对于这些小小戒持得很严,重要的戒就马虎了,这个错误,完全搞错了!所以,这些事情要是不能仔细去辨别,人就会死在戒条之下,那就什么都行不通了。有人说,‘戒条是杀人的’,那是他错会了意思,死在戒条里;确确实实是一般人所说的,他不知道佛家的戒律活活泼泼。戒律有开、遮、持、犯,一定要懂得它的精神,懂得佛为什么制这一条戒,这一条戒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如何运用,什么情况之下怎样运用,活活泼泼。你才晓得,戒律是大自由,戒律是大自在,断恶行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自然就会选择素食,欢喜素食。
# G4 n% f- v/ [+ E, m8 n/ ?+ M0 I3 t- W/ E
2 \- M8 T. O. K$ o5 W$ H
& L! z; |4 N1 o" T) Y4 _
养心,要养清净心,要养真诚心,要养平等心,要养慈悲心。你懂得养心,懂得养性,又懂得养生—养卫生,你的身体当然健康,你怎么会生病?新加坡有个许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二岁,她常说:‘我们要长寿,我们不要老,我们不要病’。一百零二岁了,每天还照顾许许多多穷苦的病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百零二岁,除了头发白之外,牙齿只掉一个,我再就看不出她的毛病了。健康、活泼,跟年轻人一样。所以在新加坡,大家都知道‘一百零二岁的年轻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效法的。
+ A5 h; K3 W* V( h7 F5 K% H. ]
5 R6 E4 ?! M6 _, s4 y2 w8 F
& x9 t2 @) q& C2 F  z* V; K
% I; _" f. `* |* w【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
% }2 u" o/ d/ m
( s' B$ T6 {- N6 L- J : b% Z( D3 y6 Y' a4 H0 s# ^
1 p% x: V  {7 o; f# k/ h
何必杀其他的动物来损自己的福报?这是决定错误的思想、行为。今天就讲到此地。$ M6 g! P$ |8 P) C6 }* u0 B3 T7 e+ x
. x# N" G: e0 s6 h; b2 m4 T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 u6 }  ^  p( O, G: C8 }9 _7 \5 }) L8 F7 }
(第九卷)
! f% d1 `5 n$ a3 q6 j& ?1 L( a+ m& W2 E
& }! j3 ~# b' \( A5 O7 c& n
2 ?$ b& T6 _  y
净公上人讲述: `1 V+ n$ I4 r5 j

7 T" Y& P0 \1 a- H* j中国深圳凤凰卫视
1 x1 |/ Q3 ]+ r5 d9 ^* `) o: S/ T- ?5 y
/ q6 h  W: y  S3 H) X/ k1 p; J" U

" G/ O9 d) ~4 r" M7 j$ r* B& t
) _( [3 w, B1 w, s% C: L) o% [, y; U  ]6 Q  i7 q5 E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接著看下面这一段文:$ h$ s( a1 S: P; Y) F$ k6 r- T

& Y$ Y7 X( ^; K& |
3 p+ o+ w* V4 E- ]+ s$ o
  x4 `6 Q9 P% C  F" q$ C【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依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7 }! B9 e9 r0 U6 L( r, r; B5 X4 O+ E
& ^; F1 t, J  s& ]7 s9 ]1 j

* x' y& z; ^2 X. |5 }4 A
+ H* [, A* }& u1 Q, h8 P7 ]% Z这一段话说得非常之好!我们要常常想到,这一切动物有血、有气;“血气之属”,都是讲的动物。动物都有灵知,都有知觉。“既有灵知,皆我一体。”我们知道物质是有限界的,灵知没有界限,没有界限这才知道是一体。所以佛说:虚空法界是我们心的现相,跟我们的心是一体;也就是心显现出来的样子,就是虚空法界。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众生、国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现在所讲的自然现象。凡夫粗心大意,很难觉察到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体。正因为它本来是一体,所以一切众生彼此之间都有感应。感应的灵敏程度,与众生的清净心、染污心,可以说成一个正比例;心愈清净,感应的灵敏度愈强。所以在佛与大菩萨他们的境界当中,整个虚空法界所有一切众生跟他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就如同他的接收器非常灵敏,极微弱的波动,他都能够收得到。而我们凡夫接收能力差,实在我们接收能力原本是相同的,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他的接收器保持的非常完整,跟新的一样。我们这个接收器不知道保管,染污了许许多多尘垢,脏乱不堪,所以接收的能力差了。只有大的波动我们能够觉察到,微细的波动完全接收不到,就像这个比喻相似。如果我们自己能够真正做修养的功夫,所谓修养功夫,就是把我们心地的秽垢洗刷清除掉,恢复到我们的本能,那我们接收的能力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虚空法界,过去、未来,所有极其微弱波动的现象,我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a- X# C. d
. F" U. ?% s! S

( n- Y% x4 `' Q/ |( N2 ]4 Q% W
" C+ h5 u! B" }这个接收的工具不需要机械,不需要肉体。诸位要晓得,接收能力不是肉体;灵知。灵知有没有相?我们一般人讲,灵知没有相,佛在经上也这么说。这个说法是对凡夫说的,凡夫能够理解,就他的程度、就他的常识来说,不是佛菩萨自己所说的。佛菩萨自己他们在一块说:灵知有相。这个色,色就是色相,这个色相叫无表色;换句话说,我们的眼、耳、鼻、舌,乃至于意,都没有办法感受得到,所以这说无色。其实,无色还是有色,我们见不到这个色,佛菩萨能见得到。这个话很难懂,举比喻来说,譬如人都会作梦,我问你:‘梦中有没有色相?’我们细细去想一想,不能说没有色相。为什么?我梦醒之后,回忆梦里头境界清清楚楚,我梦到哪些人物、梦到他在做些什么事情、梦到那些生活环境的状况,就像真的一样,怎么会没有色相?既然有色相,你在作梦,旁边的这个人为什么看不到?于是我们就能体会到佛讲无色界,无色界就像梦中的境界、定中的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别人觉察不到。别的人跟我们在一起,无论他是醒著,或者是一同睡著,他没有办法进入到我的梦中,他见不到我梦中境界,道理就是这样。如果是有功夫的人,也就是说心地清净的人,清净到一定的程度,你作梦他在旁边能看见。我们在传记、小说里头看到,那些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1 S4 T0 U* T5 s: O3 a7 K3 i. [6 g4 L* `

" \7 G4 k* _& P7 L8 Q
! S+ p& d2 f2 X# ~$ W! S! T大家读书,也许都读过传奇小说《黄粱梦》。这个老道是个修行人,有定功。他在那个地方闭目打坐,这个秀才在旁边打瞌睡,在作梦。梦醒之后,这个老道跟他说:‘你梦中做了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他全都知道;怎么知道?他看见了。梦中那个境界是心变现的,他看到了。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色有粗的色,有显色,很明显的,有极微细的色,我们凡夫无法见到,无法体会到,这样我们才能够信得过佛菩萨甚深禅定。他那个清净心,清净的纯度,我们无法想像得到。在他那个境界里头,一切众生极其微细的念头,极其微细的现象,他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知道灵知跟我是一体。灵知既然是一体,色相也是一体。+ h. }7 a5 U6 h  V

& k6 \1 i: q( x, f, |4 ~! b; t! c1 }
* ^' V% p5 @& Y+ B. r2 t, K9 [# O7 b7 g% p1 k  D
“纵不能躬修至德”,我自己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水平修到究竟圆满,为什么?道德真正到这个程度,这些小动物对你都尊敬,对你都爱护。“亲我”,就是爱护。决不会来干扰我,我们要有德行去感化他们。印光大师七十岁之后,房间里的一些小动物都没有了,蚊虫、蚂蚁、蟑螂、跳蚤,一个都找不到,七十岁的道德修养达到这个水平。这些小动物对大师都敬仰,都来保护他,怎么会来干扰他?我们见到了,我们听说到了,自己也要加功修德。我们今天自己修得还不够,为什么?自己居住环境里面还有这些小动物。不过自己也有体验,也能证明古人所讲的是事实,因为自己断恶修善,心地一天比一天善良,一天比一天诚恳,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我们很认真、很努力在做,从什么地方看?从居住环境的小动物上看。它来骚扰我们少了,数量少了,次数少了,这是我们自己很值得安慰的,自己的善德在进步,但是还不够。为什么?没断绝。但是自己有信心,二、三年之后,大概我们居住环境这些小动物可以断绝。我们决没有心想把它赶走,当然更没有杀害的念头,我们爱护动物。我们每天读经、念佛,修积功德也都回向给它们。我们把它们看成自己的兄弟姊妹。我们照顾它,它也会照顾我们,都有明显的感应。我们尊重它,它也尊重我们,我们敬爱它,它也敬爱我们。' o( B5 o/ L, D* ?8 C

6 _; U( C, W, t8 P& f$ g3 ^& L : A6 m+ e6 D! v
/ `+ ^/ T6 {  c. a" @
不仅是动物,连植物、树木花草都有感应。我们爱护它、照顾它,它长得美,花开得好,开得香,它的回报来供养我们。我们种的菜,种的花果,需要的时候,我们要去采来吃,那是什么?那是它甘心情愿来供养。我们对它真的有爱心,现在我们发现,外国人常讲的植物喜欢音乐,确实是如此。所以我们的菜园播放音乐,这音乐是给这些植物供养它们的。现在我们播放音乐,我们改播放佛号,改播放讲经,它们也会听。我在图文巴山上,我们自己种的有丝瓜,大概种的也不少,悟谦法师照顾它们。有一天晚上丝瓜托梦给他,说丝瓜长得太大、太老了,你还不来采。到第二天,他果然去找,找到一个很大的丝瓜,真的已经太老了,采下来之后只能留著做种子。丝瓜会托梦给他,叫他去采,已经太老了。植物都有灵性,何况是动物?% O1 Q2 s, Q& D9 b0 n; p9 h' h
6 b. {7 z, H& G2 _: l; L' G" |- o

! q' H9 Q- G# _2 m# n% e8 T* W: b( j: |' M- q3 M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生在爱的世界里面,要生在感恩的世界里面,要生在互助合作的世界里面,这个人生多美!真、善、美、慧,不是口号,我们可以做得到,我们能够契入这个境界,又何乐而不为之?为什么天天杀害生命来养活自己?这些动物,它不是甘心情愿来给你吃的,你杀害它,它恨你,你跟它结冤仇,这个冤仇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吃它半斤,来世要还它八两;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生世世互相酬偿。这桩事情多可怕!这是愚痴到了极处。所以一个人修行,在菩提道上障碍很多。这障碍从哪里来的?都是无量劫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及这一生当中,跟这些有情、无情结下许许多多的冤仇、怨恨,造成许许多多障碍。我们今天有幸,读到圣贤书,闻到圣贤的教诲,幸亏还有一点善根福德,听了、读了,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老老实实认真努力去做,才证明古人的教诲真实不虚。佛教导人‘信、解、行、证’,最后一定要证实,事实真相于是大白。所以我们常常能想到这桩事情,特别是在饮食的时候,你能够想到,你就不忍心吃众生肉,这是一定的道理。接著了凡先生又说:
! m& ^1 Y8 y2 E1 Q5 \- O& ^) s0 Z- j( F/ @% @

' r: u3 J3 G" x
0 }- ^6 l+ D& C( w3 A$ {* Q【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 n* r- ?2 {" R6 i4 A, C

4 h+ {, Z) O7 W
; `# \7 \, b" Y$ s$ N% [- @6 Y- F4 y; Y6 P7 r+ A' E$ i
这个真的要看得开。你为什么会发脾气?当然看到别人把事情做错了,得罪于我,我才会发脾气。人为什么把事情做错?为什么会得罪我?要多想一想。这个人毁谤我、侮辱我、伤害我,我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他对我不了解,对我有误会,我们彼此之间没有良好的管道沟通,所以才有这样的现象。这个事情不能怪他,我自己也有不是处。纵然自己没有不是处,过失都在他那一边,与我又有何干?佛在《无量寿经》上说得好,特别是我们处现代的社会,看到许多人为非作歹,使我们自己有时候确确实实好像不能忍受,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佛说这个话多温和!这些人,他的父母、他的长辈不懂得仁义道德,没有好好的教导他,所以他才犯过,才做一些违背法纪的事情。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应当原谅他,不能够责怪他。这样的心多平和,这个心量多伟大!我们应当要学习。不可以责怪他。即使教导他,他还犯过失,我们也要回头反省,‘我教导的不够好,我教得不够圆满,我教导他,他为什么还做不到?’不要把过失都推给别人,应当回过头来自己好好想想。1 G% J2 Z) h4 F+ M3 X' C4 Y2 t! \

, K$ s- d  |6 S9 i4 k' j
, H  }) p# G4 m8 ]4 U8 A
4 u- B) _9 {* ]譬如,现在有很多作父母的遇到我,‘法师,现在儿女不听话了。’有很多作老师的来告诉我:‘法师,现在学生不听管教。’我的回答,我说:你的子女、学生没有过失,你没有教好,你怎么能怪他?不错!现在社会的大环境非常恶劣,邪知邪见,导致邪行充斥在世间,年轻人哪有不受薰染的道理?这是现在年轻人难教的一个外在因素。可是这外在的因素,我们如何用内在的真诚去克服,古人讲得不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再细想一想,连这些小动物、蚊虫、蚂蚁都能感动,花草树木也能感动,人岂不能感动吗?不能感动,是我们的精诚没有达到。如果我们自己能够这样的反省,那就好了,一定会把自己的德行向上提升。唯有提升自己的道德,才能感化现代这些年轻人。我们自己没有清高的道德,一味去责怪年轻人,去惩罚年轻人,这不是办法。教育这个手段,惩罚不是一个最好的手段,最好的手段是感化,是要自己用真诚爱心,清净平等的爱心去感化一切众生。佛菩萨对于畜生、饿鬼、地狱都能够感化他,都能够引导他回头是岸,何况世间有情众生?我们应当想想,要怪自己的功夫、德行不够,决定不能怪别人还没有接受感化。这样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佛在经上说:‘未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句话说得好。所以你要想度化别人,必须成就自己的德能,唯有自己的德能,才能感化别人,才能够度化众生。佛在经教上说得这样的圆满,这样的究竟,我们读诵经典的人不能疏忽。我们不能成就,实实在在,了凡先生在这里所说的‘因循’、‘粗心大意’。进一步这又教给我们:
: a) g, N* i; K* t" a. D5 T
3 J/ Q+ E0 r+ ^( t+ I& Q, t
9 G( Q% X5 v. M
$ T- G+ b, V, t4 ], z【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A) A! i8 l( C  A" ?

7 [& o* O, w2 k0 k
* ?+ a! ^# D6 b7 c+ i
! \; n- j: T/ ^这些都是我刚才所说的。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凡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这个人决不是英雄豪杰。称赞他是英雄豪杰,那只是称赞而已,有名无实。真正的英雄豪杰,决没有自以为是。我们称佛为大英雄,寺院供养佛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我们称他是大英雄。佛有没有自以为是?没有。佛跟众生讲经说法,他说了,他自己没有说一句话。没有说一句,说了四十九年,这是什么缘故?他所说的都不是自己的。是谁的?古佛所说的。孔老夫子一生教学,也说他没有他自己意思,他一生只是‘述而不作’,所说的都是古圣先王的教诲。你看,这么样的谦虚!绝不自以为是,绝不加自己的意思在里头,这是真正的英雄豪杰。1 `" @; S& }& C

  j" x* C% V# I9 O7 p# G
8 w# Y* ?9 f( Y$ T4 [, E) Q) g* W7 p) `
“亦无尤人之学问”,‘尤’是怨恨的意思。圣贤人的学问,决不会引发一个人自私自利,决不会引起一个人贪嗔痴慢,决不会教你去害别人利益自己,圣贤的学问没有这些。一个从‘人’上说,一个从‘学’上说。回过头来,我们反省自己:“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所以我们要回过头来反省,我们自己确确实实道德没有修,我们的真诚不够,所以我们的感化达不到。# d2 b$ U5 o/ \  t0 N

& Q' @  c$ N1 ^) @  V3 g& m 3 q4 V2 G. v6 U5 ^6 u7 l
7 \9 G8 R4 w* C: c- E
【吾悉以自反】
2 n' |' W& Z5 `) L5 ]4 Y& _7 l5 J
) z# R3 A  c( S: T2 Q) q6 ~
, ^0 \5 j4 o+ [1 s' {: |; E) h4 v; P' I
这些东西,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所以要想帮助社会,帮助别人,帮助社会安定和平,帮助一切众生幸福美满,从哪里做起?从自己修德做起。你自己没有真正的德学,如何能感化众生?自己还有一丝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念头还没有放下,如何能感动众生?如何能行菩萨道?这些话句句都是真话,都是实话。所以,我们想帮助这个世间减少灾患,现在大家都知道,世间有不少人都相信,古老预言所说的,我听很多同修从欧洲回来,欧洲人都非常尊敬、相信十六世纪预言家诺查丹玛斯。他们都把他当作圣人来看待,他的预言是讲我们这个世纪有大灾难,基督教《圣经》里面讲世界末日,伊斯兰《古兰经》里面也讲世界末日,大概都是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这些书看了,这些话听了,也忧虑不安!我们自己如何能在这个灾难里面幸免,如何能够帮助世人度过这个难关,有没有可能?我们今天读了《了凡四训》,答案是肯定的,可能。我们自己修养道德,自己就超越了;佛家里所说的,‘共业里头有不共业’,我们自己可以超越。我们自己有能力超越,那就要帮助广大苦难众生。如何帮助他们?一定要以德行、要以学问去感化他,让他觉悟,让他明了,让他忏悔,也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灾难可以化解。纵然不能完全化解,可以把灾难程度减轻,把灾难的时间缩短,这个效果就是很大的功德。我们应当认真努力去做。怎样修养自己的德行,这个书里头举的例子很多,我们细心去体会,反覆的推敲。他底下又举了一个例子:" _# V3 c: }; S( B( O
4 r, a( x& ^( e& T  Y% y6 \! E
% c1 p% B7 ]3 J4 Y2 V
  B$ G, x7 z, B( P
【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 z# i5 q1 y! h& f/ j

( V7 U2 t, J! u5 \6 z2 K4 B
, N6 H1 I* t' V3 v
1 b# ^3 }* g4 c* n- }0 T3 _这一条,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遇到,我们能不能做到?别人恶意的毁谤我,我听了之后,能不能一丝毫怨恨的心都不起?这是功夫。/ ?) V* ^' Y! k

' R( |- X1 B* p3 d
+ A6 @" A( _! ~" P4 S3 @6 P( d8 i* L2 ?- `
有人造谣生事在外面毁谤我,有同修来告诉我:‘某人说你的坏话,毁谤你’,他一开口,我就制止他,不要再说下去了。他感觉到非常惊讶!他说:‘为什么?’我告诉他:‘我希望我的心,对那个人永远保持最好的印象,我不希望他的不善、种种的言行放在我的心里,我不希望。’我永远记人家的好处,记人家的善处,我的眼睛看天下,都是善人,都是好人。决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我心上,把我的心变成不善,这个损失就太大太大了。那个说我坏话的人,破坏我的人,从前对我很好,我永远感他的恩,戴他的德。以后种种不善,那是别有因素,这个因素里面多半都是误会。他为什么从前对我好,现在对我不好?从前我对他有好处,现在好像我对他没有好处。从利害上,心理、态度、言行改变了。这个改变我清楚,我过去对他好,现在对他更好,是他不了解。为什么?他的心目当中只是名闻利养的利害。我今天已经提升了一步,我今天完全讲的是德行,在道德上向上提升,名利上我放下了。我对他的好,他不了解,他产生误会,我应当要原谅他。说原谅他,我的心胸已经很小了,已经是错了,完全没有这回事情。这个事情,他在别的地方可以发生,在我心目当中永远没有发生过。我们这才能回归到自然,回归到天性。
3 X/ {, G/ y2 N) a/ C: p
2 {# O/ C4 M+ y: t, x
+ K0 g  k: L$ h9 Q: {" C5 }7 X1 @5 N8 Z( y- N9 t. `4 B4 F7 n
许哲居士为什么一百零二岁还这么年轻,还这么健康?一生不生病,还能为社会苦难众生服务。她为一些老人服务,其实那些老人比她小得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她一百多岁的人还替他们服务。什么原因?心地里头不夹杂丝毫不善的念头。决定不许可有丝毫不善的东西跑在我的心里面去,我得要防范。我这个心里只容纳一切众生的善心、善行、善德,这才是修养自己的道德。所以我们遇到人家毁谤、侮辱、陷害,我感激。为什么?从这个境界里面,来勘验自己功夫究竟到什么程度。如果我还有一念厌恶的心,有一念不高兴,自己要立刻回过头来忏悔,我的德行不够,为什么禁不起考验。所以决定是‘欢喜受赐,何怒之有?’人家这样对我,我用这个态度对他,慢慢传到对方去,对方会感激,会回头是岸。我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如果我一听到别人毁谤,我就发怒,我就存报复的心,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自害害他。这个道理不难懂,这个事情利害得失也不是很难明了的。多想想,多思惟,我们就能够自救救人、自度度他,这又何乐而不为之?
8 x; Z  o+ C9 {, l' i( s0 T; T  e) }# p
$ k! b- w7 W6 @* |
: a( X; k1 X" A7 m! n
所以,一个人在世间,希望一生当中都能保持著真诚心,都能够永远保持著爱心,爱一切众生。人爱我,我爱他不难;人恨我,我爱他,这才叫真正功夫,真正的德行,真正的学问。造五逆十恶罪业的众生,我还是真诚、平等的爱他,因为我知道他有佛性,《三字经》第一句说:‘人之初,性本善。’我知道他的性本善,他的真心、他的真性是本善,我尊敬他,我爱他。他染上一些不良习气,那不是真的,那个可以改的。所以只要一念回头,他就是善人,恢复到他本来。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了凡先生接著说:. P( i( @, e# Z% o

. \6 j6 i) J0 d7 F 4 C: }; ~* ^" {- x+ ^

" k: o, ]+ t' m( c【又闻谤而不怒】+ t$ d+ V: _$ v9 N! }
$ _# x! Q- c3 Z. S) u# i/ L, O9 D
7 v# |& O9 N, A/ b3 G" a5 H

& R( U) ?$ M/ p- d若无其事。
, K6 D8 y( u" d
7 X& ^. a" Q2 k) y. t5 e; k9 M5 ~
. ~$ k, K7 R6 r! t5 e6 o  U: @/ m* `9 H5 H; d
【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
# C7 o- [  ], }! t6 V& k5 c
) M/ }6 H! l, M( t# o# X. Z . O0 Z: b: o2 F$ r$ X/ u8 E
/ @0 }- G) u( j- a9 f
我从年轻的时候学到了,我懂得,我明了。好像是在去年,悟道法师把台湾一些报纸、杂志传真给我,写了一封信给我。这都是台湾一些出家人,指著我的名字毁谤我、侮辱我。说我提倡《无量寿经》会集本,是很大的罪过,误导许许多多念佛人,长篇累牍的文章写在那里。悟道法师要找一批同学,要写文章来反驳。我立刻打电话告诉他:‘随他去骂,一句话都不要说。’为什么?他骂累了就不骂了。与我不相干!他写文章随他写,他总会有写累的一天,我们一丝毫反应都没有。悟道师忍著气,好!听话,我们就不理他。现在不就没有了吗?这个骂人要知道,两个人愈骂愈起劲;如果一个人骂,一个人不吭气,到最后他骂累了,他自然就不骂了。这个人坐在这里很舒服,在这里做什么?在听唱歌。哪个人高,哪个人低?旁观的人说:‘某人有修养,某人风度很差。’由人批评,我们何必说一句话?何况骂人好累,发脾气对身体的伤害非常严重,发一次脾气,许哲居士讲:‘三天都不能恢复。’你为什么要发脾气?他骂你,你很难过;他骂别人,你为什么不难过?他骂我‘净公上人’,净公上人是假名,很多人都可以叫净公上人,我何必要接受?人家骂你,你就接受,你傻,你愚痴!你听了,像他骂别人一样,与我不相干,心平气和。这个冤就化解,对我误会也化解了,不要去理他。打架,也是如此。两个人愈打愈起劲;如果一个人打,一个人不还手,那个打的人打几下,他就下不了台,再打,人家不还手,不打自己又难看。这个方法对于喜欢打架的人很有效果,我都用过。我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些朋友发脾气了,他打我,我不还手,他把我推倒,我就倒在地下不起来。旁边人看到,他在那里很难看下不了台,要打,打不下手,不打,好像也没有办法收回,我这招很高明。所以不要跟人争,一定要保持好的友谊,这种过失、错误,希望把这个时间缩短,友谊要恒久、要常久。这是做人的道理。帮助自己,成就别人。所以,一切谗言自己会消失,不必我们去辩驳,愈辩愈黑,不能辩驳,自然的化解了,这个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0 l2 e7 w4 J8 [5 H  D; B$ }% m8 v) ~. A0 z/ _% O  B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6 k7 o3 u  m& p2 R" d$ |0 w% j
& P6 g* L6 r3 F# n! l# e8 f2 u
(第十卷)
2 H8 i+ R& S0 B; T6 a+ Q/ S4 m: p6 k- m

. p6 W2 |3 b  Y' ~/ V
4 n& S3 L8 X. k% Y7 A4 ~净公上人讲述
: _- \' e5 I+ j. X3 T0 h. `3 ~' b  \: {7 g% R
中国深圳凤凰卫视
6 M" W( j. j+ n- z: |3 m% u( i: i+ q" ]9 S1 _9 ]4 k" P/ j8 x% ]

. x" h  @& F6 ^+ V* @' l
9 P% X$ J/ n: `8 l" K7 O% x) H# h7 E
: t: F4 \* `3 |. B! U9 Z0 b7 k/ A, o& M7 t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接著看下面的文字:
, q3 ~% {4 _# Y8 D8 j3 I$ Q8 d
/ }6 u" {3 P  v# L# b4 i0 i
9 ^  `* C& K0 v2 r4 R
) s' z2 I' i' k2 I" P【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c" v  v+ E$ J. I6 j
' D! p, h4 ]& g  S: y" h: |$ J
" O) L- m+ ]4 ]4 j, ^

# s$ g, X% i6 ]& [& c; E这一桩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遇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万万不可被境界所转,这样我们的损失就大了。一次发脾气,不论时间长短,即使是一分钟这么短,我们的心理、生理上的伤害,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平静。诸位想想:如果是每天都发一顿脾气,对你的健康损失太大了,这是非常不值得的。“闻谤”,别人毁谤我们,这是在所不免的,我们与大众相处,实实在在没有方法令一切大众对我们的言行都感到满意,不但我们凡夫做不到,就是连释迦牟尼佛他也做不到。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常常找麻烦的、毁谤侮辱的,甚至于陷害的,有提婆达多,内部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找麻烦,外面有六师外道;这都是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对于这些毁谤、陷害,怎么处理?用不动心,用真诚、平等、慈悲来处理,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如果我们听到别人毁谤还会发脾气,甚至于极力为自己辩护,这是自寻烦恼。所以了凡先生在此地举了一个比喻,“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实在没有这个必要。3 g" G5 y7 c' B* V' h
4 _, q. Y& b6 z
8 z/ q6 x3 `) t# C

: t3 K  o# a1 }/ }& Y“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因此,我们要是希望自己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满,你就要记住‘如何能在一生当中不发脾气’,这是修养功夫到家了。发脾气,刚才说了,对自己身心有害,给对方也有害,彼此都有害,两方面都没有好处。如果我们能够忍受,能够以不动心来处理,我们自己得利益。得什么利益?定慧增长。一个人一生当中的福德,是从定慧当中来的,定慧增长就是福德增长,定慧是因,福德是果。于对方也有利益,我们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不跟他结冤仇,所以自他两利,这是菩萨道,是菩萨学,我们应当努力来学习。当然,初学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自己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要克服自己的困难,逐渐逐渐就会趋向自然。最初是极力的忍耐,若干年后就趋于自然。这是举两个例子来说。
. G: {# y. K. `! q/ y6 @3 S: Q) V4 m! d8 y
! L$ @- q2 j6 B7 e: W
6 i3 h" J6 ]  g6 _2 y" B' }4 o9 k, v9 C
【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
( S4 D8 e# q- X! x+ ~
2 C# Y7 H! Y- C( q: o * o$ I; P$ P7 }! I/ e

! |* G0 X  D( c4 S; {7 C; Y  v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种种的过失,种种的恶行,总得要想想道理,把这个理想通。- `1 k9 E: ^( C, o
$ V7 [' D& Y% a! {3 N
# A- o- B" t* k. r* g! n
# B* P2 Z  ?, V* W3 p# B# X  q
【此理既明,过将自止。】4 X5 b! d- \* T6 I
, S0 o0 w  k9 I$ u
" b% B' ^4 H, z& _; a

; A) m" K# S' S. Y- V3 @你只要把道理搞通达、搞明白,过失自然就消失了。这是改过第二个方法,这个方法比前面殊胜多了。再看了凡先生讲的第三个方法:* M  `4 G, X& Y1 z% i. Q. }" T

; Q( H; R' `  t
- L: [; p! F- d. M7 G) ~7 n
2 ^) W+ X+ q7 L+ y% _# _6 s8 d【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 h' K% m) a/ m* o6 O" x+ ^8 s$ Y
& Z- X% w: v% G2 J1 w* \8 a
6 l9 O5 k+ I; U3 M0 F
0 r2 I7 }& L# F7 R/ }7 K这是大道理,这是究竟的道理。人的过失太多了,说之不尽!过失不必说是你造作,起心动念过失就已经形成。试问问:我们一天当中,从早到晚起了多少个妄念,多少个自私自利的念头,多少个损人利己的念头?这些过患都是唯心所造,你心里在起心动念。所以佛法的修行,修行的枢纽就是禅定。诸位千万不要错会意思,佛法里面修禅定只有禅宗,你就搞错了。只要是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许许多多的宗派,无量无边的法门,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而言之,都是修禅定。所以禅定是佛家修行,不论哪个法门共同的原则,只是修禅定的方法不相同。譬如说,密宗用持咒的方法修禅定;净土宗是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禅定,这持名的方法,也有用观想的方法,也有用观像的方法;在教下有读诵经典的方法,有用持戒的方法。方法多了,没有一个方法不是修禅定,如果不是修禅定,那就不是佛法,这一个事实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如果真的得定了,什么叫‘定’?心在一切境界里面,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个善缘、恶缘是佛教的名词,是对人事环境来说的。善缘就是跟很多善人在一起,恶缘是与很多造恶的人在一起;人事环境。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只要自己不起心、不动念,那就叫禅定。
8 s" W! i' F6 F! Y  u: M( R* d; j; V' E

1 b. d) ~" Z) J& Q1 E
& u/ x  |/ g- W, y所以,“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哪里来的过失?起心动念就是过失,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对人、对事、对物去练,练不动心,练著不起心动念。在所有方法里面,实实在在讲,念佛的方法最好、最方便、最容易。为什么?这个念头才动,立刻‘阿弥陀佛’,用这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下去,念佛用意在此地。如果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你就全错了。念佛无非是用这句佛号把妄念打掉;也就是说,用一个念头取代一切妄念。念头不会不起的,如果你要是念头不起,那你就是圣人,你不是凡人。凡人面对外面境界,哪有不起念头的道理?所以古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要觉悟得快,觉悟得快就是要把这个念头制止。净土宗的方法,就是用一句佛号把它换过来,念头才起来,不要管这个念头是善、是恶,立刻用这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让心里面只有这一念,不容许第二念,这叫念佛,这叫功夫。久而久之,念头自然不起,你就功夫得力;如果念头还会起,你的功夫不得力。像天天念书,很用功念书,考试都不及格,你拿不到成绩。所以学佛人、修行人;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我们今天采取持名念佛这个办法,用这个办法在一切时、一切处保持著我们的清净心;换句话说,保持我们不做恶业。下面举几个例子:, N% x& @5 c6 e0 z3 R- z
- l1 l" w9 I9 F0 R3 I

# v8 O# f2 T3 {6 ]
3 q. K4 J( c0 _【学者】
- _2 ]! P0 d$ l0 G* [4 o8 _/ ^1 O$ q2 A6 u) T9 i( n: U  n

! a% ^9 n# }' y1 S' K( A$ U
! @6 q8 C: G0 ^6 J: G; l“学者”就是学佛的人,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现在虽然不在了,他的经典还留在世间,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来学习,那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 V1 q0 W* w+ w1 u1 ]
* n# C7 Z  b! s! L! S
4 d7 M. N9 O) S7 N& `
( p. i* g+ [( ?3 h( b% u1 j【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
+ H0 F$ G% X* Z" ]# M
& {& u/ U2 L4 Z + b' R8 P5 [. L5 B

, a7 c# {! ~9 i5 h4 K" K“货”,就是物质享受。' V: z) u( R& E" J3 Z; q- `2 `: p
* c' H' ~$ D' X) Z

" X, K8 c& S( Y$ K% B
7 B9 |. w: r  n) i【好怒,种种诸过。】
* r- Y8 Y& E9 c9 n# d0 R
& E: L% }" p5 ]% F 4 b& C. p$ A' g+ c% u1 T2 v( \  [

: q7 Z2 [; {( s这些事情,凡人在所不免。这种境界现前,我们这个贪心起来,贪色、贪名、贪享受,嗔恚心起来了发脾气,贪嗔痴现前了,这就是过失,这就叫造业。这个时候怎么办?才有这个念头,马上换成阿弥陀佛;把这个好色的念头打掉了,好名的念头打掉了,贪图享受的念头打掉了,发脾气的念头也打掉了,念佛的功德在此地。用其他的方法当然也可以,但是念佛的方法最方便、最简单,也最有效果。我们在佛门里面许许多多的宗派法门,我也略略的涉猎,最后,我还是选择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简单容易,也非常有效果;就是把这个妄想、念头,一句佛号取而代之,把它换过来,逐渐逐渐的妄念就少了。0 Z9 V; I/ V; W5 B/ W* `

9 t8 u% Z& \7 t/ O7 f1 o
% F  q: h* u2 q7 \% S# k( d0 ~
7 B, Y7 d) P' b' m' Q. C这些境界现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到你如如不动了。不是说眼睛不看,耳朵不听,不接触,不是的;我眼也看,耳也听,一样接触,接触不动心。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境界,就如同看电影、看电视一样,这些境界,佛在般若经上讲得很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佛教给我们从理上来观,从理上来观,从心上来改,非常有效。‘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不必要一桩一桩去想,一桩一桩去改,那个多麻烦、多费事!' L9 Y8 D8 F! a' j
2 Q! u4 P: _: o% [

2 ?9 D0 p5 g) x7 ?; u1 ^; H( V, y" e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 v$ b( n2 f; ^4 Q. p! ^' z' @& }7 T+ k. {7 H: o

# k% |) I- v$ }) b
4 f% s. K1 M$ i这话说得好!只要我们自己把握住、保持住,“一心为善”。怎样叫‘为善’?念念都为了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一心为善。决不要想利益自己,诸位要知道,如果夹杂著一个念头利益自己,你的善就不纯,善里头有夹杂,夹杂著不善,这个道理要懂。自己的心纯善,自己的行为当然纯善,要做到纯善,决定不能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我们才能够成就。“正念现前”,正念是对邪念说的,邪念就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行为。这一种错误,对社会是有伤害,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你伤害社会、伤害别人,将来果报在三途,眼前纵然得一点小利益,往后所受的果报,如果拿来比较一下,你就晓得,得不偿失!你得到的太少了,你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不值得!所以时时保持著正念,纯正之念就是前面讲的‘吾心不动’,外面境界了了分明,这是正念。
, R* e4 T0 U( a- d% {5 j* |  L8 B% E
8 r- M1 e- H+ g% I1 t
) }/ h- Y8 s7 v: {0 R, e
修正念,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一般家庭里面都有电视,从小孩到大人,大概在家庭里面看电视的时间最多。看电视能不能修行?能。我过去就教不少人,把《金刚经》的四句偈写下来,贴在电视萤光幕旁边,这四句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用这句偈子来看电视,那就是修行。电视画面,你看得清清楚楚,电视的音响,你也听得清清楚楚,你在这里面学什么?学如如不动。不要被他转了,他演个欢乐的镜头,他笑,你也跟他笑,他哭你也跟他哭,你就完了。你自己做不了主,你被他转了。修行人怎么样?我不被他转,我转他,你就成功了。《楞严经》上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境界现前,你不被他所转,你就能转他。转他,你就能够教导他,你就能够改变他,帮助他改邪归正。如果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定力,没有这个智慧,你自己都保不住自己,你怎么能转别人?你明了,看电视是修行,是修戒定慧。然后你就晓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无处不是菩萨学处,无处不成就无上道;问题就是你会不会。0 @. K& `! }' O8 [

' h3 F$ |' Y: }7 F
3 [' f$ m  z' j9 {' Y; i* o5 `- b
. H6 R5 n7 `4 ?禅宗大德,我们过去在语录里面常常看到,他们测验学生,常常问学生:你‘会么!’这两个字的意思深广无尽,如果你要是真会了,点点滴滴都是佛法,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才是真正成就;这也是《华严经》上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宗门跟教下用的术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你们想想看:宗门讲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教下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是一个意思吗?法门虽然不同,方法不一样,殊途同归。在这个地方,我们果然明白了,我们对于所有宗派,所有法门,都要以恭敬心来对待,没有高下。绝不可以说,我念佛的很高,你那个不如我,这个错了!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等,你已经迷了,你没有觉悟。真正觉悟的人,平等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对的,这是决定正确的。所以‘一心为善,正念现前’,要紧!2 K4 H! ^8 p- }: S. V% ^

' J+ J; D2 }# t0 J9 p 0 ]( z. h& _$ ?: o2 W8 D3 D) X3 T# V1 D

" U& u, {/ P7 s7 R; L- z9 {: B. N假如,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国家,每一个人都能够一心为善,正念现前,这个社会上哪里会有邪教?哪里会有邪知邪见?自然就消失无踪了。古德常说:‘破邪显正’,我们今天把这句话反过来说,显正,邪就不能存在。社会上为什么有这么多邪知邪见?因为没有正知正见的教学,于是邪知见一出来,大家好奇,就向它学习,盲从!谚语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如果正法能提倡,人民他会辨别,他会比较,两个摆在面前一比较,他就认识了,他自然就会选择了。今天邪教在整个世界,充斥在社会上。什么原因?在这个时代里头没有人提倡正法。儒家,‘打倒孔家店’,儒家是正法,是教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教人‘五伦八德’,正法,不要了。佛法是正法,佛法教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现在大家认为佛法是迷信,破除迷信,打倒迷信,这里头产生了很大的误会。佛不迷信,佛的口号是‘破迷开悟’,把破迷开悟当作迷信打倒了,那什么叫不迷信?那一定是邪法是不迷信,邪教是不迷信,当然社会上一窝蜂都去学邪教去了。这个地方,我们要多想一想。怎样能够‘显正破邪’,这在今天全世界许许多多国家地区都用得上。再看下文,下文从比喻上说:! `" S" o' l8 N, ^# k

( I" E& ]1 T- q: i6 I* P% l1 D
5 d1 X% U6 F) S  H6 ]
; {) U% d- D5 Q) `3 X9 P; l【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
. T$ }; l. g0 X. q5 n9 p+ {
9 ?8 Y0 l( k4 W# x/ O
5 c% f; ]7 |& K
9 o! c; T. N. w* I; c2 O这两句是比喻。把“太阳”比作正法。把“魍魉”比作邪法,‘魍魉’是妖怪。光天化日之下妖怪自然不能存在,这个道理是相同的。后面了凡先生做出结论:
; O" J& `1 g; E" W7 \( k
& P" W9 o) S/ _* q9 C7 S$ G3 P; [1 n + E0 k* t! C9 o4 y4 p  F
! r7 [) z7 q. \( P& L+ B3 Y; b9 K
【此精一之真传也】
6 A3 O  p* w5 e' k/ {' N
, J* c/ j7 X3 [3 [ + K4 V1 q5 ~) R1 N+ }4 g

5 b2 V0 y) b. F1 Y* H% x8 ^; ~; |“精”是精纯;“一”是唯一、独一。自古以来圣圣相传,这是真传。9 c0 @; M+ H1 O+ {4 y9 I

# C, H' [. i7 s 4 ?" T, B- }1 l2 s3 G/ j) u
0 i2 B/ _# _& D9 U: g5 L$ k! X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 P) @; G, @2 ]4 @" @. i
  M# n/ b2 H0 Y

! |$ Z2 ?- t5 I8 c3 v4 r) @* q3 @3 f
这是从根本改,这样改才能改得究竟,才能改得彻底。9 I- b! f0 S: ?+ b8 A; ^: ^5 F

# q" G8 ^+ {& @; y" c* r+ s+ g7 ]/ M, A - u- ]; O8 d. z3 W* V6 b, q. v
0 M4 J& v$ R/ s% H" u4 o6 j
【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 T  U2 o% q6 X/ \, U1 f  E$ j: L" `5 Y9 F6 p

; i4 V8 D# x! Q' L7 b3 V3 y2 X) g) {9 X5 A4 d" l
这再用比喻说。譬如,我们砍树,这树有毒,不是个好树,我们要把它连根拔除。从根上去把它斩断,不必要枝枝叶叶,寻枝摘叶多麻烦!根拔掉就好了,枝叶自然就枯萎了。这是说改过,前面讲的从理上改,就像伐树,从树干上下手。从事上改,就好像从树叶上下手,这个很麻烦,很不容易。从心改,就是从根下手,这个容易,而且是真正做到究竟。再看底下这段文,总结:% L: O+ f$ D( b

' P  c" B& F2 L3 X2 P2 V& g 6 r5 O1 s7 c. r8 x1 i
3 D. A/ y/ e1 ~" J5 Q( J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T, a7 F* s7 @  w

+ Y8 I4 y# z. |$ `9 K( x / P! u3 z7 ?" v" p$ X& t; g% z8 j

) n3 z) n1 G" U7 S. T6 n+ r: Q' @3 j我们学佛用功,也要抓到纲领,抓到纲领从根本上起修就不难。我们今天讲到佛法,佛法的经典那么多,古人形容‘浩如烟海’。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来的经卷,最早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3 19:35 , Processed in 0.07518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