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心念与命运(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年间曾经发生大饥荒,许多人面有菜色。王老先生倾囊救济乡人,全活了无数人,他家也因而变穷。# K* N8 N/ @1 m8 R- ~5 X% V- e$ `
  不久,长子得了传染病死了,一年之内,九个儿子相继夭折,没有一个存活。他夫妇俩人非常悲愤,失意的样子很像痴呆的人。这件事王老先生打击很大,他想:「我慷慨解囊,拯救灾民,为什麽好心没有好报呢?难道我虔诚礼拜观音菩萨没有灵感吗?」
9 _3 D0 Q' Q, e  因此,他就写了一道疏文,在观音菩萨的圣像前焚化,文词充满著哀伤。
% Y- ?/ q$ T% X: Q  当天夜晚,他梦见观音菩萨慈祥地告诉他:「你从前所生的九个儿子是九魔,他们都是败家子。由於你的祖先有不为人知的恶行(隐恶),天帝才命令那九个儿子来败你们家。因为你倾家荡产救济贫困的灾民,阴德浩大,上帝特别敕令所管的神只收回魔孽,另外降文曲星来振兴你的家运。如果你能更加修行善果,数年後,文曲星就会诞生在你家。请你不要抱怨!你的前景很光明!」
6 Y/ H4 z: W& t! L  他们夫妻都得到相同的梦,於是更战战兢兢地行善,扶危救困,勤勉为善而如恐不及。
/ D0 F$ H! [' C* i  _  不久,他的妻妾数人,先後有娠。数年之间,又生了五个儿子。每一个孩子都很爱读书,而且会写文章,从小在学校就颇负盛名。再传到文简公考取状元,做到尚书的大官。他的弟弟以,也是那一年会元(科举时代称举人会试中的第一名,又称会魁)。後代子孙迄今显贵不衰。(译自《坐花志果》下卷第九页)/ d3 w0 Z; y# W3 n! j$ ^7 c2 s+ z

( U; D# f: C6 J; U- J3 g6 S            痛改前非,子女好转
  u7 l1 s* O+ |  o3 ~4 Y, y+ O  
. Q0 j# B: V$ f1 a2 D1 w  宋朝的大夫蒋瑗,持有重权,心胸狭窄,善於忌妒,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就好像自己损失;看见别人损失,好像自己得利。他看见别人有了才能和声誉,就好像是自己的仇人。他生了十个孩子都有毛病。一个瞎眼、一个耳聋、一个哑巴、一个驼背、一个跛脚、一个手脚不能伸直、一个两腿都失去作用、一个疯癫、一个愚痴。8 p+ y0 r! s( G% h
  後来,遇到公明子皋教他洗心涤虑,尽改前非,随喜众善,九个孩子的毛病都逐渐痊愈。(《迁善录》)/ J" \  g& W3 r( Z
  前辈说:「看见别人得意,便当生欢喜心,看见别人失意,便当生怜悯心。这样自己才能真实受用。如果忌妒别人成功,存著幸灾乐祸的心理,只会使自己的心术变坏而已。我以为:凡是损人利己的事,都不可以做。至於损害他人而对自己又没有丝毫利益的行为,那岂不是更无聊或更没有意义吗?想要别人受损,而别人就损失,这样他的恶念还发挥了一点作用,无奈他想要别人受损,别人却决不会因为他的念头而损失。空存这坏心肠又有什麽用呢?」(《德育古监》第一五三页)8 {- _8 k0 \4 f0 \
, G: m: u7 b! C- w
            苛刻待人,竟至绝嗣
# X6 K: u; n# }  b$ s  
% _, L! h$ p3 l% y  毕的家境非常富有,并且生了两个孩子。他时常以小聪明和机巧欺侮别人,以苛刻创立家业。
7 e9 `& E- O0 q' {' d  有人想把财产卖给他,就表面上拒绝说:「我不要!」暗地里又叫人去谈条件。等到那个人来到他家,他又说:「我确实不想要!」那个人无可奈何,只好减价迁就他。
0 C4 K  C+ M0 N0 w' k# w1 E  等到订好契约,他又说:「我手头不便,希望你某日再来拿!」到了那一天,他又以成色较差的银子或稻米凑合,使对方无法得到议定的价钱。
0 |  E' c9 m4 g2 R! b/ I9 \8 X4 }  他平生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後来,长子因为杀人被关在监狱,破产而死。次子因为吃喝嫖赌而变成乞丐,流落他方。毕後来竟然断绝子嗣。(《感应篇汇编》第十二页)
' S  Q$ t/ H0 n5 `1 M' q0 r! W( B# [& m0 Z  T5 }) G3 V2 O6 w
            重刑毒人,子孙受报
, @  A& x- I$ b. c& t3 o  
6 w. P9 r1 v3 R# n+ f! A  汉朝的梁统,请求加重刑罚。朝廷不听从他的建议。' I1 X; j: s/ ^/ V" s: j
  後来,梁统梦到神明告诉他:「好在朝廷没有照你的话去做,但阴府已经记录你的过失了。你现在想要以酷刑毒人,你的子孙能够免受刑罚的果报吗?这叫做『获罪於天,无所祷也。』」. U2 P! Y  i) K3 R: m3 ]5 l3 z( `5 m
  梁统的儿子都死於非命,他犯了很深的罪,竟然遭受灭族的重报。(《感应篇汇编》第二十六页)& X  R7 {0 Z2 T/ j& {  Z

% a% G6 C/ u. M8 l8 c  Z            拾金不昧,爱子免难
; u% u7 W9 z5 A& D* P  5 ?0 Z) R# t3 t3 ?
  江宁旱西门回子哈九,开饭店,有江浦人携带行囊,把五十两金子遗留在店里。哈九追到江边,奉还金子,告别了物主而後回来。( P9 |7 n& T! E
  得到金子的人走到江浦,看见大风把船吹翻覆了,很多人溺水。他心里想:「我就当做哈九没有还我金子,将这些金子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 L* X( Y! V+ `* i! F  於是,他就呼叫渔夫说:「你们拯救一个人,我就奉送五两金子!」渔夫争相救人,结果只救到一个人。仔细一看,却是哈九的儿子。这件事情发生在顺治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感应篇注训证》第三十七页); i  h. Z6 n& T. [

( v/ M8 \) K, o. \3 q2 a$ Z            敬惜字纸,生子贤慧
9 }+ @2 Q9 r2 H7 A' U) N  * _" e) H- v* M0 a: z: g6 o" a: b" ?
  王沂公的父亲看见字纸掉在地上,一定捡起来,用香汤清洗,而後焚化,把灰放在洁净的地方。
6 v9 G' {+ V& Y& S  有一天晚上,他梦到至圣先师拊他背部说:「你为什麽这麽勤於敬重我的字纸呢?可惜你已经老了,无法有所成就,我应当命令曾参来诞生在你家,光耀门楣!」$ G: M  j- v0 J4 b7 K& N8 s
  果然生了沂公,并且命名为曾。王沂公後来考取状元,成为有名的宰相。(《德育古监》第一四五页)
; m: [' V+ e- c) r- N0 {0 y' c/ y/ G& M2 f0 M: [3 [
            消毁邪书,子孙显赫
* N. O+ t- _0 f. H, i$ X& ?  
5 S2 I6 n9 I" B9 x$ E. v4 Q# y  明宣宗宣德年间,曾经派遣太监到西洋求宝,费很多钱,而且死了无数人。
! v1 u% q" Q9 i( |/ f; n/ C  到了明英宗天顺年间,有人建议再派遣太监去,皇上因而命令兵部的项忠去查阅过去的计划蓝本。当时刘大夏做郎中,先到仓库,将蓝本藏匿起来,使官吏无法查阅,这件事情就这样消声匿迹了。
3 A; Y' i! o: M+ S  後来项忠责备保管的官员遗失计划蓝本。刘大夏笑著说:「这是不好的政治措施,纵使蓝本存在,也应当消毁,以断除祸根,你还要再追问蓝本的有无?」
! t6 u' |3 ], C3 M% M8 t  项忠大吃一惊,向刘大夏致谢:「您的阴德感动天,这爵位非你莫属了!」
6 @3 e. @( m% B$ \' o- {' M  後来,刘大夏果然做了太保大司马的高官,很多代子孙富贵显赫。(《皇明通监》)" T/ \/ z9 _5 T2 N# t  g$ B
  (按)把刘大夏先生的行为扩而大之,则世间一切对人有害的文字,都应当毁灭,尤其是思想偏邪的小说、春方及谤佛的书籍。(《阴骘文广义节录》上卷七十一页)# S7 B* l# D* r/ N- b
( g; B. P. G' U# n. D3 ^
            残害动物,殃及子孙& x% T3 h3 P( R4 ^3 e
  , q" ?; U5 P  ]: H* |% C$ S9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高祖武德年间,隰州大宁这地方,有一位农夫名叫贺永兴。他田里的农作物被邻居的牛所践踏,他一气之下,便用绳索将牛的舌头拉断。後来他生了三个儿子都是哑巴。(法苑珠林或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第六十六页)' n# j/ j7 q  J& c2 d9 U
  宋朝的朱沛,喜欢养鸽子。有一天,鸽子被猫咬死了,他就抓住猫,把猫的四只脚砍断。猫号叫数日而後死亡。後来,他生了儿子,也没有手脚。$ ~1 A! g' c- r; H2 A  U4 ~. g3 D
  周昂曾经在白天睡觉,梁上有燕子的巢,巢里三只刚生下不久的雏燕肚子饿,期望母燕来喂食,所以叫个不停。周昂大怒,用蒺藜喂食雏燕,三只雏燕都裂胸而死。後来他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哑巴。(《感应篇汇编》第三卷第六十七页)" q% K2 c6 }$ c, T- s" ^' S  O4 T

+ \0 E! S; c! ~/ W! J            常行杀戮,子孙不祥
" z0 V) I4 g  h3 M" g, y+ T  
/ S, W) V1 b0 j) f5 _3 ?9 {4 o9 @  陈涉反叛,秦王派遣王翦的孙子王离围攻赵国。
2 n5 `9 o& n( q  有人预言:「王离是秦国的名将,现在率领强盛的秦兵,攻打新建立的赵国,一定会攻下赵都!」
. S* c8 f5 j9 |: @  客人说:「不见得!当将领的人三代以後大部份会衰败没落,为什麽呢?因为他们杀了许多人,後代子孙会有不祥的果报!」# h% j6 N0 L5 X3 ~' @
  不久,王离果然被项羽所虏。(《史记》王翦列传、《历史感应统纪》第一卷第六十页)
6 ?8 w; Z% ?) f* k4 R# W
" Q9 T4 \) y! S0 R" N2 Z6 Q            若再杀生,即杀我儿. ^4 @7 c) y6 `9 u6 b
  + D8 l9 k+ O1 `
  杭州有一位民妇喜欢杀生,尤其特别厌恶蚂蚁。  l6 w) ~$ P' C* B( B
  每当蚂蚁污损饭菜或其他食物,她便用火烧死蚂蚁,寻找蚂蚁的洞穴,不是把穴堵塞,就是将热汤倒到洞里,杀死的蚂蚁不可计数。
9 d6 @; j/ }/ j  後来,她生了一孩子,在襁褓时期被一大群蚂蚁咬得全身肿烂而死。$ A$ r( g0 C, K& }: v4 N
  朱玑说:「妇人以孩子为命,劝她们戒杀,应当告诉她们这则案例,她们自然会有所戒惧。所以我戒杀的誓言是:如果再拿著刀子(杀害动物),便是杀害我的儿女。这两句话,一句是自我警惕,一句是警惕我太太。」(《感应篇汇编》第三卷第三十三页)+ A% N1 ]$ J- O0 Q
. k0 ^" @2 ^3 ^
            赖债不还,生子多病) F8 \& y1 o, |
  
, {2 a& n: X' w3 Q2 w  永嘉的徐辉因为家境贫穷,而做生意,他向丹阳一位商场的大经纪人借了一千贯钱。6 z) Q$ `3 P0 A& m) c6 H" k
  他告诉自己的家人说:「假如那位大经纪人死了,不向我索赔,我就变成了一位小富翁!」
8 K: B1 \: J! k5 u* z9 _% U+ U  不久,那位经纪人果然逝世,他家人不晓得借钱这一桩事,徐辉也不透露。
! `* k# S- g) b& {! U$ m  後来,徐辉生了一个孩子,非常英俊而且聪明。徐辉很喜欢他。那位孩子八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徐辉四处求医,而且买了许多药,家产花得快光了,孩子的疾病仍然没有好转。
6 g8 d( S4 b8 m: a1 A0 a+ u6 x  有一天,一位尼师来到徐家。徐家的孩子告诉尼师:「我要回去!」
; L) t$ F# X4 n- B) V% ^  尼师说:「这是你家!你父母这麽爱你,你要去那里呢?」
3 z/ ~. f) ~1 Q) B7 ~& e# T7 q- ^9 ^  孩子回答:「我是丹阳人!徐某人过去向我借了一千贯钱,庆幸我死了,他就不必偿还,所以我自己特地来取!」1 u9 u9 z( Z' D+ M
  说完,便逝世了。(《感应篇注训证》第一六九页)
2 h1 i. }( I4 B* n: O+ w7 x! B9 e. x
            广积善德,子疾痊愈* b, t+ q) ?, o. _' C; a* G
  
  w( e* l1 i7 g3 _9 r  焦公是东京人。他三世都没有嫡传的子嗣,於是他就一边做生意,一边旅行,遍访高明的人指点迷津。7 l* B1 o# H! p5 p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僧,告诉他说:「没有子嗣有三种原因。第一是祖宗没有积德,自己又没有德行。第二是夫妻的时辰和命运,恐怕犯了禁忌。第三是不守精神,妻妾身体虚弱和体质过寒。」
* H, G5 |7 b) }1 D" f0 G) }  焦公说:「德行和年命都可以受持,体质过寒有什麽法子治呢?」
" f' g6 P  W3 r* L6 m3 `  V  老僧回:「不难!只要先积德累功,然後调养身体三年後,你来五台山,我应授你奇方!」; y# {; T1 }. n' O% P* J* m
  焦公从此以後,时常行种种方便,做种种阴功,布施恩德,利益众生。5 m6 u. ~( e1 X) ?, k5 T
  三年後,他到五台山,拜访老僧,没有遇见。有一天,他忽然看见一位童子拿著一张药单,告诉他:「师父要我转告大夫,你的阴功和德行已经圆满了,你回家合药,必定会有富贵子孙,随念降生。」# I. a! l" }& m  e; X) W
  後来,他果然生了焦员外。但员外却又生了一个不肖的儿子。1 a* K1 N& ^1 F- H. ~2 w
  焦员外悔恨自己的德行差劲,也朝礼五台山。那一位童子告诉他:「老师父说:『你何必来问呢?只要依照令尊的行为去做,则愚笨的人自然贤慧,贫穷的人自然富贵。』」
4 C0 G% ^! `/ @5 Z8 \  H  员外问:「贫穷的人得到财富,命中注定。愚痴的人也是本性使然,怎麽能够变得贤慧呢?」5 L( \. }1 p9 S' Z# k( @
  童子回答:「从前燕山的窦禹钧生了五个儿子,初生时,也都身体不健全,後来他广积阴德以後,不但儿子一个一个平安痊愈,而且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l7 g, e. Q# e: B% W
  焦员外拜谢童子,而後回家。他信受童子的话,二十年後,果然生了许多贤贵的子嗣。
; P, @" S, d4 r" D# a, Z0 a  现代人都知道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相继显赫荣贵,那里知道他们诞生时,也都有毛病呢?起初因为累积善行而平安痊愈,後来又因为功德而有更好的际遇,天理和人心这麽容易感应,所以我特别把它记载下来,激励大家积功累德,希望有志为善的人,坚固心念而不要懈怠。(《感应篇汇编》第一卷第五十二页)3 r' i( W: E2 ]# T& p$ S& Z

; z! D' o; s# Z. n! O            施棺济贫,庆延子孙
3 O7 L8 Z- G& `( {: F  
6 v6 W3 H3 l% c5 s( j1 n  宁崇礼,生性爱好行善,时常造棺布施他人。遇到贫穷又没钱埋葬的人,他就助以金钱米粮,终身乐此不疲而没有改变。
7 Z" |( }1 V& ^- v. T" m7 S8 H  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他逝世後,家里的小奴丁贵童梦到宁崇礼说:「我平生建造房屋给人居住,累积阴德,庆延子孙。你告诉十四郎:他明年秋试一定会被录取,以後,登科的人常不断绝。」
. p" B+ Y) ]4 a- J  十四郎就是宁崇礼的儿子宁谦光。$ j& X6 Y+ t' a! o
  次年,梦中的预言果然应验了。从此以後,宁家几乎没有落榜过。(《德育古监》第九十四页)9 o6 q& J; @1 v6 X2 K2 X: h
" Z% V. y4 j! B9 i' z' F
            成人之美,生子及第5 \( c  L, d; j" a2 g: Y. o$ d
  " J% y4 G0 O( C7 y3 s" l1 i
  冯商是鄂州江夏人。
/ D$ n# K" ^4 m4 p7 ]  他壮年无子,将去京师时,妻子给他数锭银子,并且告诉他:「你没有儿子,请你拿这些银子去买妾!」
3 B# C/ g  e; J" x5 P$ y4 D  冯商到了京城,买了一位小姐,订好契约,而且付完银子。冯商问小姐:「你可以将身世告诉我吗?」/ c0 K3 A! p3 I5 J* ~( J
  那位小姐哭泣不说,冯商一直问。最後她才回答:「家父当官,因为时运不济,所以卖我赔偿!」! l. z9 [6 I: e6 X$ s! X4 A& ]7 s
  冯商很同情她的境遇,不忍心侵犯她。将她送回家,而且不向她父亲要钱,也不期望回报。
& m1 e7 C1 k( I3 }* r; ?  冯商返乡後,妻子问:「你买的妾在那里呢?」4 ]- [& x) }, E8 {% T
  冯商具实以告。& R2 A, G' d  Y+ F;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妻子说:「你有如此的心地,何患无子呢?」  ^& \6 G- w! ]+ H
  过了数个月,妻子果然怀孕了。乡里的人都梦到:吹奏乐器,迎接状元到冯家。+ `$ b4 B, o, ?* j8 v& ]9 g
  当天夜晚,冯家生了一个儿子,给他取名叫做「京」。冯京年轻时,就三元及第。(《德育古监》第一百页)
- {+ }- `6 u/ `2 w( [* w6 P$ |5 m* ?( r2 o
            护人名节,子孙显贵0 I/ P$ v5 @) S$ W# H' Y
  
: i) I( L: s& m) K9 I' L& a* E, {' H  姚三韭博学而且善於作诗、写文章。他在怀氏家中担任家教,有一位女子时常窥望他。姚先生一直没有动心。4 m: ]& i- h; W/ T6 a6 C8 z; D
  有一天,他在庭院晒鞋子,那位女子写信放在他的鞋子里。姚三韭看了,便藉口有事而辞归。. ]) V( u6 i# O: q% \
  袁怡杏写了一首诗来赞叹他,诗中有「一点贞心坚匪石,春风桃李莫相猜」的句子。
; m, p# m; [5 P* Y  姚三韭不接受这首诗,而且答信自我辩解说绝无此事。5 A" w2 ]1 g" ?9 F. S$ u
  袁怡杏把书信藏起来,而且题字说:「他的品德非常宽厚!」6 N& I: J! U0 T7 i0 R1 ?  _5 |# R
  後来,姚三非生了儿子姚谌,以及孙子姚锡,都考上进士。(《德育古监》第一四○页)4 h4 I7 Y$ G8 }# P' C

7 F! ?, I  U0 S( s5 X( W: S+ W- {            非法致富,生败家子
) b) F' i4 {! ~! `  % d, x: p8 r0 E2 o
  杨槐亭前辈说:他们乡里有一位做官返回故居的人,整天闭著门户,安享天年而不干预外事。他在园林中散步虽是一件乐事,可是却因为没有後嗣而忧愁。- `# S& q+ Z- F5 x' N
  晚年,他生了一个儿子,所以特别珍惜疼爱。有一天,孩子身上长水痘,病况颇危急。他听说劳山有位道士能知道过去的事情,所以就去叩门请教。& G- c- Q2 R. ]* ^. ?1 |. ^
  道士皱著眉头说:「贤令郎还没有了结,那里会这样死去!」9 C% k, U+ p+ _0 Q
  他孩子的病果然因为遇到良医而痊愈。後来,那儿子由於娇生惯养而整天放荡不拘,吃喝玩乐,竟然把整个家产花得精光。
, l) f, y5 M# G& _1 D  同乡的人说:「那老先生没有罪过,也没有不好的声誉,照理不应该会生出这个儿子。但他原本只是一位穷书生,做了县令不过才十年,便拥有那麽多钱财,难道他有不可告人的致富途径吗?」(译自《阅微草堂笔记》第二十卷)
4 h& Q6 J0 a) q( q9 O% u( L& b( d8 i9 Y
            贪官污吏,生败家子7 a/ X; j, g# c
  1 f) w& O* z4 Y" l4 m5 U
  绍兴府有一位布政(掌管民政与财政的高级行政首长),善於贪污,积蓄了数十万财产。
- ]/ C2 K# G3 ]7 f1 M  後来,他做官失败以後,回到家乡,买了一千公顷良田,富甲一方。
) x' s! K1 O- U, V4 q  他的祖父屡次作梦,并且告诉他:「冥府的谴罚将要来了!」
7 a2 D) @! [6 o! Z% p- V* d  他一直不相信。
5 X! B, s$ i  X  他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放纵情欲,吃喝嫖赌,夭折而死。不久,他自己也因中风而全身瘫痪。他的儿媳妇和孙媳妇也有许多丑闻。
. z+ i/ {6 y. s: @& H+ S) U; W5 X  当他富有时,他看见许多利用他的人趋之若骛。可是等到他垂死时,家产已经花得精光了。
# e+ g& j  J5 r( g- }5 {/ [$ P  他临命终时,忽然张开眼睛,大声呼叫说:「我做到布政使的官职不小了,十万亩良田也不少,我亲手建立的这些家业,也在我手里泡汤了!」) z0 f! }3 ]7 P& \4 z* v
  说完,他便逝世了。(《德育古监》第一一三页)- r0 a, o1 q4 [* S8 I# ^1 V! m  Y
+ o+ C) W/ c5 }+ P
            广买田产,子孙不肖- p4 ^5 }" K( S! Y' y/ B: R
  , j  S! z; e' D3 t. A
  唐朝的张嘉贞,历任秦州和梁州的都督。有人诬告他谋反,因为没有罪证而不被起诉。皇帝下令查办诬告者,张嘉贞禀告说:「这样做恐怕会阻塞一般百姓发言,成为未来的忧患!」
3 h2 V: t! ?% y* u( t  天子认为他很忠於职守,将他升为「中书令」。张嘉贞虽然出任高官,从不买田园。1 x/ \' p/ E0 L. [9 G) h
  有人劝张嘉贞买田园,他回答:「近年来许多士大夫都争相购置广大的土地和房宅,准备将来做为不肖子孙的酒色费用,我不会这麽做的!」
; L6 M2 G% d3 f6 W7 N  他的儿子张延赏和孙子张宏靖也都相继做到宰相的高官,当时人尊称他们为「张家三相」。(《唐书》张嘉贞传)
- C8 Z, \7 u, A& P8 m  (评)苏季子说:「如果我拥有数百亩田地,怎麽能佩戴六国的相印呢?」然则,张嘉贞不为子孙购置田产,而子孙相继做宰相,正可以说是善於建立田产!(《历史感应统纪》第三卷第九十六页)5 [- C! b) g1 j& S; `! k
& k  O% I) }# K0 [; q
            黄金珍宝,不可传家
% ~; W" ~, L3 Y' q, I" T$ K6 a' N  + ^) q- w8 e) C! a2 {1 P0 g1 [
  明朝的江彬做游击手时,经过蓟州,杀死一家人二十余口,事後又诬告他们是盗贼,以领取奖赏。+ q6 s; d  V" T. N0 y
  江彬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善於骑射。他曾在明武宗面前谈论用兵,武宗龙心大悦,甚至还允许江彬住在皇宫。4 P; \4 B( u& K9 X# X! C# @3 e
  他向皇上提议微服出游,盖了一百六十二座行宫,并且到宣府、密云、太原等地掠夺了许许多多良家妇女。5 _$ m* {$ s6 ^! ~
  当他们又要南游时,一百多位大臣伏跪在宫门谏止,江彬激起皇上的怒气,多数的人都被活活用木杖打死。
' J# M$ R  I1 d2 G$ {  恰巧宸濠也在这个时候造反。江彬耸恿皇上亲自带兵出征,到了扬州,又四处搜刮貌美的处女和寡妇。而後江彬又带皇上去捕渔打猎。
: {( u, X% V/ q$ B, r  世宗即位後,下令在街上将江彬五车分尸,他的四个儿子,也同时被斩。当时,久旱的京城,便下了一场大雨。
1 \8 r0 r  V0 Y: }& X; F" l  江彬被抄家时,起出了七十柜黄金、二千二百柜白金,其他的珠宝珍玩不计其数。(《明史》江彬传)
, i; J+ h. q, ~  (评)历史上记载:严世蕃被抄家时,起出了三万余两黄金、二百余万两白金。王振被抄家时,金银多达六十余库。江彬被抄家时,起出七十柜黄金、二千二百柜白金。& O, I- O% T5 `+ @% z: T$ ?: d
  那些贪财的人,正当他们自以为可传给子孙、吃用不尽时,岂知不久自己即将被杀,或者灭族。所辛苦积蓄的黄金、白金及其他珍宝,凭白提供他人计数、分括的机会,而自己背负著像山那麽高大的业债,却历劫难以酬报,这又是何苦来哉呢?
, K4 T3 p% g7 i  ]( s. F  贪心的人为钱财舍命,其愚痴颇值得同情,可是古今以来大家都重蹈覆辙,执迷不悟。佛祖说:「黄金是毒蛇!」实在一点都不错!(《历史感应统纪》第四卷第一百九十六页)
2 }1 F- w) b# Z4 b3 C4 p$ r& \( m/ |8 L" ^& f! l, T
            忠厚之人,子孙昌盛1 ^& T& l, O1 L& d3 Q% K
  
6 O& z" _4 H: Z6 c, H  尉迟敬德由於打仗有功而被唐太宗封为「鄂国公」。
$ `+ R1 L& b" k) A  有一天,唐太宗告诉尉迟敬德说:「朕想把女儿许配给你,好吗?」
8 G9 d' h9 P# a1 m2 r$ x% N" ^! e& x  尉迟敬德叩头道谢,并且说:「虽然臣的妻子长相鄙陋,可是一齐共度贫贱的岁月已经很久了。我的学识不好,但我听说古人在富贵时不换掉原来的妻子,所以这不是臣所愿意的。」(《唐书》通监太宗纪). U; S7 y8 e9 U4 F; n
  (评)这件事与汉朝的宋弘相同,可以想见古人操守的严格与情谊的敦厚。
' Q8 X0 S! H& C% [  按照《资治通监》的记载:尉迟敬德担任太宗的护车时,李建成与李元吉想要利诱他,让尉迟敬德成为他们的党羽,赠送一整车的金银宝物,并以书信招示他。
! h" K. R1 h4 _$ t: q/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尉迟敬德辞谢说:「我只是一个村野小民,遭逢隋朝末年的战乱和颠沛流离。我久沦逆地,罪当及诛,秦王(李世民)赐我再生的机会,如今又幸而担任臣属,只当杀身以报。我在殿下面前并没有功绩可言,不敢私受重赏。如果我心存二心,徇利忘忠,又怎麽值得殿下重用呢?」(《资治通监》唐高祖武德九年)
: T3 m5 J' [' |$ W3 Y  这封信情词悱恻,忠义奋发。当初他不会因为金银而更换主人,所以後来也不因富贵而变更妻室,忠义这两个字本来就是一贯的,没有厚此薄彼的现象!1 m. @7 D9 r' o( u# K5 j2 V
  杨际春先生说:「我在京师,听许多山西人说:尉迟敬德的家族,从唐朝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子孙富厚昌盛。由此可见上天对於忠厚者的美报,实在信而不爽啊!」(《历史感应统纪》第三卷第八十二页)# q) z8 c/ ^% n0 n

( b% j' ^  V  D# N( r3 h            仁厚德行,化及子孙
2 P0 R' o0 [! G  a* R: I  ' \7 ~# J$ K8 y  b
  宋朝的李崇矩信奉佛教十分虔诚,他供养的僧人多达七十万人次,所雕塑的佛像和所建造的佛寺更多。他又曾经劝宋太祖释放叛党的妻子一万多人。
7 N. @' A: E2 a" I# B* o9 v  有一位姓郑名伸的人,在李崇矩的门下做客长达十年之久。他上书把李崇矩的隐私禀告皇上,宋太祖没有加以追问。5 d1 f7 B1 n' M0 k) T
  不久,李崇矩升任大将军,儿子李继昌,也一直做到左神武大将军。: {, ?$ q6 M0 R2 U) V# e: i9 I
  郑伸很早逝世,他的母亲做了乞丐,到李继昌家中要东西。李府家人责骂郑伸的母亲,并且把她赶走。李继昌阻止家人,而且赠送了一百两白金给郑母,当时的人对这件事非常赞赏。(《宋史》「李崇矩及继昌传」)
4 \/ m8 n- R0 f  (评)李崇矩仁厚的德行,教化了子孙。郑伸阴险的凶祸却连累了他的老母。我们能不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吗?李崇矩除了儒学以外,更能信奉佛教,供养出家师父又雕塑佛像,种了无量的福德。(译自《历史感应统纪》第四卷第六页)
7 v( t0 G0 j. L  n. \" T# P2 X( m
            第八章 心念与前程/ }) M4 H# g6 L( M# V. D
& i9 y7 Z4 k! `5 e( f  ~' _7 O' I
            奢侈享受,没有後福0 u# D: K  T- q- a  C; ^
  
$ F0 X' k) J0 B3 k  何曾的生活非常奢侈,他的衣著和饮食特别考究华丽。他每天吃掉了一万文钱,却还说:「不知些什麽东西才好!」& ?0 |8 G8 |( O, z; Z2 c5 Y$ Z6 R
  他的儿子何邵不但继承了父亲的作风,而且变本加厉。三餐都一定要吃遍各地的山珍海味,每天限制要花掉两万文钱。他的子孙多半以骄傲奢侈,欺凌他人。永嘉末年,何氏整个家族完全灭亡。(译自《晋书》何曾传)
, l- P/ b# |1 E, T) i* P' o2 O! [  (评)大禹饮食淡薄,他的德行不但比美圣人,而且享年一百岁之久。纣王建造酒池肉林,而却不得好死。释迦牟尼佛告诫比丘弟子:「接受各种饮食,应当感觉好像服药一般,对於味道的好坏,保持平静心而不要产生贪恋和排斥,因为修行人假藉饮食来维持体力和消除饥渴!」
' F% }! U  r# |; E  墨子说:「圣人制定饮食,足以增健身体,充实力气,使人耳聪目明,不极力考究味道的调配和充满芬芳!」, L* T8 j- b; V" E) c
  所以,古代的禅师也写了一首诗说:「饮食於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校量。」像何曾那样愚昧无知,造了许多口业,戕害自身,又祸及子孙,是多麽悲哀啊!" J8 x4 H3 f' p+ j1 J& F, }
  苏东坡有一首诗说:「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3 y$ A; j5 A/ K2 Y3 @8 C% X
  大智度论也记载:「贪著美味,死後会受许多苦,以熔化的铜液灌入口中,啖食烧红的铁丸……堕落不清净的昆虫类。从前有一位沙弥很爱吃酥酪,死後出生在残余的酪屑中做虫。」以山珍美味自豪的人,死後实在相当恐怖啊!(《历史感应统纪》第二卷第二十页)& }1 j5 w. c- b3 N% R

8 j0 c: B' i0 Y5 b8 s9 ]            口孽淫孽,断送前程; R+ x8 d; E% v6 ?
  ( A* o* q, }9 ?% O8 s
  有一位书生是浙江杭州的秀才,跟随蒋一亭先生学习申商和韩非子的刑名学,小有才气而放诞不羁。
% Z3 w! |; |/ n2 X$ I5 g  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蒋先生就任於上海咸云崖的观察幕。那位书生秋天考试後,在道署中拜谒他的老师,并对同事炫耀文艺,显出非常得意的样子。
7 O9 I: {2 W# k- [& W  刚好署里有人能请神仙降坛,降乩为夏●如先生。书生叩问功名,扶乩显示:「你的前程本来相当远大,可惜因为口孽和淫孽而断送了,如果很快改过,尚可以延年。否则等冤鬼找上门,那里还能希望什麽功名呢?」0 K$ ~' b4 ^0 o
  书生笑著说:「没想到仙人尽说一些老头子教训人的话!既然你说冤鬼,请问是什麽因缘呢?」9 p8 ]+ u- `5 k" t/ l2 R
  仙人又降乩写说:「一定要说明白吗?十年前在荷花池洗砚台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G/ Y8 E  G, R6 Z# k+ S
  书生脸色突然变了,叩头默祷。
6 N  G8 A3 d9 B9 V0 B  扶乩的人继续写:「阴间已申报免除你的功名,减少你的寿命,所以我知道。如果你从此力改前非,尚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可以挽救,只有祈祷无济於事!」& \9 [( K+ a0 a2 m+ E
  大家看见书生吓得脸色发白,所以停乩後,有人就问书生:「刚才神仙所说的是指什麽呢?」
* I2 s5 J$ @2 q3 h0 N  书生很惆怅地回答:「我曾经做出轻薄的事,因为辜负别人而感到羞愧。我坦白告诉你们,希望有志向的人能以我为前车之监!」
/ q2 a; Q, T1 g. j$ |  事情原来是这样:那位书生曾经在姑妈家读书;姑妈家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婢女,书生想要调戏她,却没有机会。5 O) e4 Y$ p5 D6 N! Y/ E* d
  有一年的夏天,书生拿砚台到荷花池去洗,恰巧那位婢女要采荷花也随後而至。书生看四处无人,於是就与婢女调戏、嬉笑,婢女也不坚持拒绝,俩人进入小凉亭而发生暧的行为。从此以後,他们俩人有空就幽会,婢女因此怀孕了。
8 j1 j7 T/ C9 H2 O& q6 [/ X  到了年底,先生解馆,书生也回家。过新年时,书生去拜年,姑妈留他住宿。夜深人静後,婢女忽然来了。婢女告诉书生:「承蒙君的厚爱,我的月经已经三个月不来了。如果我俩始终眷恋,我就能做为你的妻妾,这是你的惠赐,如果你不要我,我也不敢有怨言,只求赶快找好的堕胎药给我,以免事迹败露,那我就永远感激你了!」
1 u# d' z$ P" R* `" I9 J  c  z  书生回答:「我已将这件事禀告家母了,将来会来姑妈这里要你。我一定不会做出负心的事情,你不要过度忧虑!」& p6 e  H4 e4 s" F/ W
  婢女哭泣地致谢,那天夜里,她又被书生蹂躏了,而自己却不知道书生无意娶她。
7 \$ q6 p% Z, [! c5 W+ |8 T. G" J  书生回家後,竟然放弃她,也不再至姑妈家。婢女早晚盼望书生的音讯,没有消息,不久肚子逐渐大了起来,被姑妈发觉,经不起女主人拷打而吐露实情。% n9 v& l: n: {& L; H* x5 A1 m9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姑妈一向很喜欢书生,马上叫人找他来,准备把婢女送给他。可是书生死不承认,并且说:「我不知道邪淫的婢女跟谁乱来,竟然敢诬赖我,损毁我的名誉!」6 x; ~  G4 K: C; x+ [/ u2 ~
  姑妈相信书生的话,又用严刑讯问,婢女无法表明自己,当天夜晚,她就上吊自杀了。
- p& _8 y' ^2 W, C4 t- F2 E  书生不在乎这件事情,也没想到仙人会揭发这件秘密。现在已经把真相告诉询问的人,想忏悔自己的恶行,大家劝他改过行善,聘请高僧为婢女诵经咒超度,书生点点头。从此以後,他的豪气逐渐收,然而不到一个月,他故态复萌,信口雌黄,又开始寻花问柳,把神仙的话置之度外了。
- ]2 ~: V2 T6 z" M" e3 F4 c  翌年,他竟然口吐鲜血而死。死时,看守疾病的人都看见一个女子披发站立在床前,可能是从前那位婢女来索命啊!(译自《坐花志果》上卷第六十七页)
1 o* D" o. b" m- O" o' W* W; \! Y
            恃才傲物,成就有限- T6 Y& i/ X/ ?/ I+ p" I
  9 r0 Q: `$ k4 M: F3 r& a
  萧颖士恃才傲物,曾经携带酒壶旅游名胜,在旅馆中休憩。% H* W# |2 X8 s3 T& z/ e
  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大雨。有一位身穿紫衣的老翁带领两位童子,也在这里避雨。颖士颇轻侮他们。下雨停止後,有位骑士驾著马车进来,老翁上马,呵叫後面的部属而离去。颖士才知道那位老翁是吏部侍郎王丘。
8 h( A3 |4 G% L  翌日,颖士登门谢罪,王侍郎带著颖士走到庑下,坐下来才责备他:「你恃才傲物,难道只要有限的成就吗?」- X2 S  G; O; ^2 j
  後来,萧颖士果然只做到杨州的工曹。(《德育古监》第一三五页)
% g9 H: x; A2 W( {; u) G0 L+ {4 R7 O/ }( G, G% r: A/ D, i8 M; b
            狂傲谩骂,作茧自缚
0 J2 q% h( U/ g% i  # `, A( e6 e$ R- ?: T3 g  x
  从前杭州西湖有一座白云庵,庵里供奉月下老人,签诗多半集辑经史的成语,还有一些词曲的佳句。) U# E" _$ w9 L. e! U6 m4 Y2 S* s
  由於灵验异常,所以每次到了省里举行考试的前後,许多读书人便纷纷来抽签,祈求和占卜功名或婚姻。3 a' R) J4 n$ a
  钱庠有一位书生,恃才放诞,在清宣宗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考前跟朋友来游西湖,喝醉酒後,又乘兴来月下老人祠求签,结果签句不佳。3 z- F5 h+ b+ a& \. M  }
  书生笑著说:「我那有考不中的道理!」他再度求签,仍然一样。书生发脾气说:「答非所问,怎麽能说是灵验呢?」
: n, z) }# Z4 l' Z3 U  因此,他指著神祠谩骂,所说的话非常难听,而且有亵渎的成份。不久,他又说:「我再抽一支签看看,如果仍然不合,我就要把神像毁坏!」2 H% y$ k4 ]8 f. a8 z( A9 p
  於是,他又抽出一支签,其中的词句是:「休!休!休!似春蚕作茧,到死把丝抽。」! K, f% e. Y' `
  与他同行的朋友看了大吃一惊,知道书生已经触怒神明,大家都劝他回去。& x3 f9 y* d- t" H6 T1 U
  那一年的秋天,书生考到第三场,因为急著如厕(大便),大声号叫而出。等他回座位坐好,监考人员听他静悄悄的,掀起布帘,发现他已经死了。% q( X0 d% K7 g7 n: d4 }- B
  虽然不知道是什麽因果,然而见他敢侮辱神明,平常也一定相当狂傲放荡,而月下老人的灵异,也是可怕的!(译自《坐花志果》下卷第二○页)/ r, ?5 [/ S, r' K8 r. k

4 l9 J, n+ E2 X: ]            言多轻薄,潦倒绝後
5 F0 R; l1 a! J: k) R  O: Q$ B9 |  $ o; T( E5 \# o3 k: H
  姚康明是我外祖的族弟,才学丰硕,平生没有其他恶孽,只有语言轻薄,时常以笔墨讽刺别人。凡是涉及别人的黄色或桃色新闻,虽然不一定真实,就巧妙地加以牵强附会,用歌唱来表现,词句的意思颇有创新,所以许多人传播他的艳词。( Y! P( v4 d9 W* x" i
  由於他屡试不中,又因为轻薄的缘故,不敢收子弟教学,最後竟然贫穷饥饿而死。他死的时候,没有衣被,卧在长了许多虱子的破棉絮中,我的外祖父为他安葬。他遗留下一个孩子没有地方去,养育在我外祖家,本来希望他长大成人後,给他娶妻生子,没想到却忽然暴毙,因此绝後。这难道不是轻薄的报应吗?(《坐花志果》上卷第五十三页)
. a! J0 G5 @4 E: @) H" w
8 ~: k; d3 j7 k! h7 u1 \$ j            只顾眼前,後患无穷- c( y: Q* N6 O2 c4 G" _6 B2 V+ }
  6 H  j, n$ I1 P
  汉朝的王恢,想要在边疆立得大功,上书朝廷说:「我们刚跟匈奴和亲,可用利益来引诱他们,然後埋伏兵马,加以袭击,必定能破匈奴!」
! X$ I2 n5 z/ N1 n: s/ K  朝延的大臣都进谏:「千万不可这麽做!」
( i4 c2 x! W3 L/ T2 _  王恢坚持自己的主张,建议派三十万大兵,藏匿在山谷中,并且派遣间谍引诱单于进入塞内。正要偷击时,事情泄露,单于领兵回塞外,汉军追不到。死在塞外的汉朝兵马多达数万,消耗的钱财和粮食多得不可计数,百姓和军队都在抱怨。6 U$ A9 W$ P9 }
  皇上大怒,下令王恢自我了断。从此以後,卫青和霍去病出使塞外,喋血不休。王恢真是死有余辜,他应为边疆的动乱负责啊!(《感应篇汇编》第三卷第六十八页)6 J# H  S4 T& q. `: U1 W
, \8 @8 b' e& X8 S+ ~% n
            诬告他人,亲属受害
! L; K+ m% e( Z( l: d  S1 Z  ; \0 w! t( W4 {' d4 E
  清朝顺治四年,许某人引导清兵进入广东。清廷授给他邑令的官职,他妄想再立大功,在乡下找到十四名长发的愚民,随便扣上山贼和明室余孽的帽子,申报上司,把这十四名老百姓全都杀死了,行刑的时间在中午。
- {! R2 e$ a' Z: ~  当天,许某人的家属赴任,中途遇到强盗,被劫杀的家属恰巧也是十四人,而且时间也在正午。(《感应篇注训证》第三十一页)1 R8 t2 n# t& c! X- c
  d6 _2 }; b/ s  n. p
            每次为恶,前程转暗" N  a( w3 ], Y1 V' q8 y4 a
  
8 C  |1 [# F) z, }) C  李登十八岁时考取乡试的第一名,後来他到五十岁时一直没有登第。0 z3 B. H4 |5 ?$ a8 F
  他拜访叶靖法师,乞求法师到阴府去查看究竟。叶靖法师请教梓潼帝君,恍恍惚惚看见一位阴吏手里拿著档案说:
/ g6 b, T4 R+ Q  n  「李登初生时,上帝赐他一颗玉印,十八岁考取乡贡的榜首,十九岁当状元,五十三岁做到右宰相的官位。後来因为考取乡试後,暗中爱恋邻居的女儿张燕娘,使她父亲坐牢,这罪过使他功名延後十年,而且降到第二甲。後来,他侵占胞兄李丰的房屋基地,以至打起官司,功名又延後十年,降到第三甲。他在长安奸淫良家妇女郑氏,又陷害她丈夫白元入罪,功名又延後十年,降到第四甲。最後他又淫邻居的闺女王庆娘,恶行不改,功名已经全被删除了!」
' P: |  i( k0 i3 f3 C1 V: ~9 c  叶靖法师把事实告诉李登,李登羞愧含恨而死。4 ~& m+ p9 C3 |0 b
  颜光衷说:「假如李登不请法师到阴府去查个究竟,则年轻时就考取乡试,淫逸放荡的人,必自以为福分只限於如此。而且,旁观的人或许会说:『这麽淫逸放荡的人,尚且能少年得志,年轻就考取乡试!』这麽一来,岂不反而说没有天理报应吗?」(《德育古监》第一三八页)
; h- k; C# U2 b8 ?6 n) Z3 f
8 C0 W1 G& L* z8 j4 }            心存天理,前程远大
9 u! @8 b7 [2 P/ E- A0 T1 \- A2 c  6 `4 u" O; r; k/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曾经在一位富翁家担任家教。那位富翁有许多婢女和妻妾,但却没有子女。1 I3 e$ W! }: T/ t$ y6 v: J4 ]
  有一天夜晚,有一位长得如花似玉的妾女来到王华的寝室。王华拒绝她,那位女子拿出一张纸,说:「这是主人的意思!」
0 x- w2 B, F! J  王华看见纸上写著「欲求人间子」,立即提起笔,在旁边写上「恐惊天上神」。最後还是没有接受那位女子。
5 n% P) A5 |4 A5 ]% _8 P  後来,那位富翁请道士修醮祈福。道士跪拜时,伏在地面上很久没有起来。富翁询问原因,道士回答:「刚才我遇到天上正在迎接状元榜,所以过了很久才能通过!」: l# a5 Q) D; S5 W6 _
  富翁问:「状元是谁呢?」
! ^+ U( A" w/ {4 x* L8 N  道士答道:「我不敢说出他的姓名,但是状元郎的马前写了一副『欲求人间子,恐惊天上神』的对联。」
& M/ C& z; `+ [1 F) q1 \0 h  富翁怀疑王华道德浅薄,所以才泄露前面那句话。8 K! P8 l  j' f
  後来,王华果然状元及第。(《德育古监》第一四○页)" i' J6 u: E; n5 S( k
9 t- ]( [3 r4 \
            第九章 心念与手足(友爱)
# s  M4 ?, A/ C1 ~6 }7 }7 b  I- r. Q  q* [
            尽已本分,切勿苛责
8 s2 @: q) H* C/ }9 R5 E  D$ ~  
6 Z( \/ D# @9 g, |3 |  袁氏世范记载:「父兄爱子弟,不必苛责子弟一定要顺从。子弟爱父兄,不必苛责父兄一定要慈祥。只要各个尽自己本分,苛责的弊病自然会消除。
( p+ n% D& @+ a* Q/ d  骨肉失欢,有时由於很微小的事情,而终於演变到不可化解地步。只因为失欢之後,双方各自负气,不肯低声下气,采取低姿态。如果其中有个贤明的人,甘愿自己吃亏,能先低声下气,去跟兄弟商量和沟通,则彼此的情谊便能恢复,而和好如初了。」
6 q8 }* X% |1 O- s7 n( [  王阳明说:「舜能够感化顽劣的弟弟象,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看见弟弟的不是。我以为:骨肉之间,只该讲情,而不该讲理。执著理便会伤到情,伤害到情即是无理。」(《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二页): O" `! r% i& \2 k' M: e. y
  郑大郁说:「兄弟之间,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应该立即说破,随时消释化解,才不会伤及手足情谊。我们观看大舜对待傲象,只是不藏怒,不记旧怨,所以大舜成为圣人。现在的人在外表时常借假和乐的名义,而内心却怀著嫌恶和怨隙,甚至暗中妒忌,表面结合,所以难以化解,这是自己违背天性。」(《德育古监》第二十二页)/ a, Y4 K6 M* o# O( ^
1 a) t9 e9 T. B* q% l9 n: H0 F
            两牛情深,愧煞兄弟4 X% a6 d. E5 O, v" }# V
  
. f3 w5 }  x5 N% V& x1 X  宣城有两位姓王的兄弟,因为情感不和而分炉烧饭,可是仍然时常发生口角。7 |4 L) o" l3 n/ I7 \& c
  哥哥所养的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并将小牛卖给某一位亲戚。接著又生另一头小牛後,母牛却死了。
# B5 G3 j' p, X: T+ s  亲戚又将小牛卖给弟弟。与哥哥的小牛一齐放在同一个牧场。到了晚上,那两头小牛同宿在哥哥的牛栏里。弟弟用力拉,却无法将牛拉出哥哥的牛栏。於是,只好让两头小牛轮流住宿在哥哥及弟弟的牛栏。
3 S! C2 S8 ^4 @/ Q: F3 v  哥哥看见那两头小牛好像认识彼此是同母所生,便告诉弟弟说:「小牛尚且如此亲爱,我们人怎麽能不如禽兽呢?」
& e6 O6 R: w( S% \$ z. v/ X  弟弟感动得哭出来,与哥哥友爱如初。(《异谭可信录》《物犹如此》第二十六页)
% U) I5 K* \9 I0 E/ e  J
8 k7 p2 I* e9 k# N9 t            一蟹断足,二蟹扶持
0 z$ g7 p" F9 I# Q* V0 |2 E  
% l: y1 Y& R) E+ g  沈宗正是松江干山人。每到了深秋时分,他就在池塘里设置竹簖(用竹片编成的方形或圆形笼子,用来诱捕鱼虾螃蟹),以便捉螃蟹来配菜。
9 ?0 y2 p3 f% ]+ d) g: }- R& B  有一天,他看见三只螃蟹相靠在一起,很快地行走。他详细一看,发现:有一只螃蟹八只手腕都断了,不能行走。另外两只螃蟹扛它走过竹簖。3 g* r0 }/ r- R+ P8 `4 m: a
  沈宗正感叹地说:「人是万物之灵,有些兄弟朋友相互争讼,甚至还趁人之危,陷害对方。像螃蟹这麽微小卑贱的水族,尚且如此讲义气,我们能不感到惭愧吗?」
; W# j/ v# E" Q5 J! o0 K  於是,他便叫人把竹簖拆除,从此以後,不再吃螃蟹了。
; B' y* p' T8 h, N: L& Z  吴长卿说:「古人以为手足麻痹叫做不仁,这是错误的!兄弟才是手足,兄弟不仁才是真正的麻痹。螃蟹没有脚不能行走,两只螃蟹背著它移动,我不知道它们是兄弟或朋友,然而,这才是真正的手足!一头象受伤,则群象便会护持它;一头象生病,其他象就会守著它;死了以後,其他象就会向南跪拜,悲哀鸣叫地走了三●,然後再用树木覆盖它,我不知道它们是兄弟或朋友,但它们却是真正的手足!」! N$ }8 C% q' r+ @
  徐谦说:「动物的真性到了十分,可以感动人。人的真性到了十分,可以感动天。」(《友监》、《物犹如此》第二十八页)8 W; v/ B1 H: l4 s( A: U" y

3 J4 m0 m0 v3 e( x; D            兄弟至孝,化母成慈  k4 I8 O1 K: ~5 r* \/ z
  
1 X$ b# w( x; K) B, I  王览是王祥(注)的後母朱氏所生的儿子。
$ h9 P! ?$ H/ D& ^+ |3 V* o1 M2 x  王祥事奉後母非常孝顺,而後母却三番两次要害死他。王览尽心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q+ s8 C' r2 L: M" L
  每当朱氏鞭打王祥时,王览就哭泣抱著王祥。朱氏放毒酒要害死王祥,王览知道母亲的心意,便拿著毒酒假装要喝的样子。母亲大吃一惊,急忙将毒酒收起来。! f6 a7 E' `$ Q# T; X
  朱氏不合理地使唤王祥,王览则与王祥一齐行动。朱氏虐待王祥的妻子,王览的妻子也赶紧跟她在一起被虐待。+ g& F  X) Q6 J5 B
  王览和王祥终於感动母亲朱氏,使她变得非常和霭可亲。: D5 G. ?5 A& [
  王祥後来做到太保(太子的老师),而九代公卿都是王览的後代。1 N4 m  y' s9 Q; t9 J- N
  (评)王祥孝顺,王览感动母亲更孝。王览的行为非常难得,而王览的妻子与丈夫同心,尤其难得。後母弟表现得这样好,可以说达到极点了。(《德育古监》第十七页)
' }5 L/ M* I: W  O  注:王祥是汉朝末年临沂人,生於西元一八五年,卒於西元二六九年。他最著名的事迹卧冰求鲤奉养双亲,被列入二十四孝。(详见《晋书》「王祥传」)$ u5 t2 W. R  x* i% ~
9 _0 b, @) e- p# m
            恻怛至诚,长伸援手
. Q8 |5 C8 D  i. X  1 d$ c9 ~' s2 G* v5 H1 l' }
  赵彦云与赵彦霄是两兄弟。父母过世後,他俩兄弟住在一起长达二十年之久。! l# X, G# A& k/ V
  哥哥赵彦云放荡游乐,荒废事业。弟弟赵彦霄屡次劝谏,他都不听,於是就要求分财产。
& x' t! u( Q( u/ h  分财产後的第五年,哥哥的钱财全都花光了。债主盈门追讨,哥哥想要逃亡。
& n3 _" a& `+ ]: k1 {  弟弟在除夕摆设酒菜,迎接哥哥和嫂嫂来聚餐,并且告诉他们说:「起初,我并没有分财产的心。因为哥哥用钱没有节制,我恐怕财产花光,所以不得已才分财产。现在我幸好能守住一半的产业,尚足以应付你除夕夜的需要(除夕时许多债主会来催讨)。现在我想请你们来住在这里,主持家务!」
- w$ e$ ^) i- Z4 ~. g  j4 l3 Q'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完,赵彦霄立即拿出分财产的书状,当场焚烧。不但把所有的仓库钥匙全部交给哥哥和嫂嫂掌管,而且拿出所有的积蓄偿还哥哥的负债。
' ]; e) ]: x) b- u+ v  哥哥和嫂嫂惭愧而且感谢不已。从此以後,他们谨慎处事,勤俭治家。弟弟赵彦霄与儿子当年一齐登第。
# B" V( u# N9 N' B; ^4 l  (评)在这种情形下,全要纯是一片恻怛至诚,才能达到泯然无迹、兄弟二人两两相忘的境界。如果有丝毫的尴尬,便会触人心目,使人觉得不自在。那麽,纵使哥哥和嫂嫂接受,也绝对不能安心了。(《德育古监》第十八页), f0 I, k( X: x* q, }
4 I1 V$ ?# p5 C1 o
           兄弟分财,自取贱物
1 N5 c& `, \3 n* J$ h  % g1 s6 `2 [4 b! i' x% a
  汉朝的薛包,爱好学问,切实履行(行径淳厚),可是被继母所憎恨和驱逐。7 O7 ]! v! h" m
  薛包每天日夜都在房子外面哭泣。天亮後,他就进入屋内洒水、扫地。继母又把他赶出去,他便暂时居住在邻里的门坊,每天早晚向继母问安。
+ e9 f1 Q* w1 ]; {/ |: o+ S  经过了一年多,继母有所感悟,而命令他回家。. Z0 [3 M! o- a1 y$ d7 E
  双亲过世时,他哀痛成疾。弟弟们要求分财产和分居,薛包无法阻止。
# ]: P) T% v3 P6 |% n& |- A( k  分奴婢时,薛包就选年纪老迈的奴婢,并且说:「他们跟我共事很久了,吩咐事情比较熟悉!」6 U4 E8 ^, _$ Y2 W( {
  分器物时,薛包就选择老旧败坏的器物。他说:「这些器物都是我平常所用过的,用起来比较顺手!」
' O1 L! \/ s9 f  分田地时,薛包就选择荒芜的土地。他说:「这是我年轻时管理和耕种过的土地;我心里特别怀念!」% C" I( n2 F- T# S& j" |, ]
  他随便弟弟们分取自己所愿的财物。
+ h/ Q2 h' F- W- g! C  後来,弟弟们曾经数次破产,他则又再捐送钱财帮助他们。(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四页)# A/ z7 Q% m; i
  (评)妙在分财产时,让诸立弟弟名正言顺地。分到好东西,绝不假借清廉以求名。(《德育古监》第十八页)
: G% ?* l, j; l( z( e1 `
+ h- M! w! u# Y" S  T            兄弟分产,树木顿枯
- K& n4 c0 a4 C* n  3 i& U  N' v' u/ _+ H1 y
  汉朝有一个人姓田名真,他们兄弟三人争论要分财产。财产都平均分配了,只剩下厅堂前的一棵紫荆没分到。3 h; Z  o! K# D
  他们计划明天要把那棵紫荆锯成三等分,没想到树却枯萎了。田真大吃一惊,告诉两位弟弟说:「同一株树木,听说要被分割,便憔悴了。我们实在连树都不如!」
% i$ S1 T1 P. Y, d  他们三兄弟因此非常悲伤,决定不想再砍伐这一棵树。这一棵紫荆却应声立即又活过来。% h: K9 d# l* V: A7 ~+ O
  兄弟三人深受感动,於是又合著钱财,居住在一起。後来,他们家被称为「孝门」。(《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三页)( _# x6 h) r7 J+ Z
0 Q0 e8 E& P! d
            难得兄弟,易得田地5 }. X4 K+ W. x
  , E+ d+ V4 g# a, ^) N
  北齐时,有一个人名叫普明,兄弟争夺财产,诉讼长达一年,他们两个人都各自找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控告到清何河郡衙门。
! E" G3 U. m5 u' l) K" V  清河郡的太守苏琼召请他们来,并且告谕他们:「就天下的事物来说,兄弟是难得的,田地是易得的。假使你们得到田地,而失去兄弟,心情会变成怎样呢?」4 H  i* w6 S, {* _8 g/ G" T
  普明两兄弟听了,流下眼泪。在场的证人无不被感动得哭出声音。兄弟相互叩首让步。(《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四页)9 g$ |( f+ L& q; o

& q1 P: K' K. }8 t) t3 D! n2 |            善言劝解,彼此受福) r8 q4 ~! B0 p4 c: u2 ?1 M6 A
  
( J) U  A- u5 V, l  休宁有一位启蒙的教师,家境虽然贫穷,可是仍然努力学习,尤其喜欢研读佛教的戒律。
( S2 f1 l% I; W* w. e1 z# h( `  有一天,村子里某一位富人死了,两个儿子争财产,哥哥想要控告弟弟,拿著厚礼请那位启蒙的教师写诉讼状。" J0 }3 z7 _( J$ E
  启蒙的教师说:「我那肯为你写控告的书状呢?」接著,他讲了许多手足至情相争共败的事例来警惕哥哥,哥哥有所感悟。8 L) l( Y: X  s( a" }
  不久,弟弟来了,启蒙教师也劝导他,弟弟被感化得心服口服。於是他们便和好如初,同心协力,做大事业而致富。
/ u8 e5 p- T* R  k7 c+ Q5 j' t0 r  有一天,当他们贩卖沙板时,忽然看见沙板上写了启蒙师的姓名,两兄弟恍然大悟说:「由於某位启蒙师劝我们平息争讼,我兄弟俩才能协力成家立业,他的大恩我们尚未报答,所以老天爷写他的姓名,提醒我们!」
8 n- I1 ]- p: u  w& e6 d  他们相约卖出那批沙板後,所得的三百两银子全部赠送启蒙师。当时启蒙师,年纪老迈又没有教学场所,父子两人相对而坐吃著麦粥,忽然看见有两个人捧银子去拜访他,并详细说明原因。起初启蒙师也辞谢,可是那俩位兄弟说:「这是上天所赐!」结果还是坚持送给他。(《感应篇汇编》第四卷第十一页)* U5 x; a" W% s' _* W; s) @
; @  z9 `$ g* ]& i+ S8 {
            相聚最久,不合最苦
. V' Y. G: F" b  7 I( }! }- J1 z# d. K* k
  于铁樵说:「淮阴某位官人家的两位儿子,从小经营商业,有时一年难得碰一次面。後来,哥哥病危时,呼唤弟弟到床榻前,牵著弟弟的手说:「我十九岁才结婚,所以年幼时没有妻子的爱。我三十八岁时丧失父母,所以晚年没有父母的爱。相处最久的只有你我二人。我俩却又一生不合。现在我才後悔感悟,可是我这一生已经结束了,真是令我痛心!』
% g3 p8 U) @6 \) [) H9 k1 [( W  听到这件事的人,或许会因此动心。」(《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五页)
& O) V. Y/ W: S: a  法昭禅师说:「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一页)
* ^- |' P* ]0 C: v# n9 m- K( C
; ]* i/ C, B/ m* k            低声下气,和好如初2 O, ^0 j7 y7 c4 ]7 V
  + ~! B7 G* a1 ]0 W" Y2 ?: n, @
  施佐和施佑都是当了知州(州长)。8 S' k' s. `8 R8 H+ g& x
  他们两个人因为分财产有一点不公平,而双方闹得不愉快。许多亲朋好友为他们调解,却仍然不能圆满。: p6 _2 U5 y6 ~/ d2 ^
  同乡里有一位姓严名凤的先生,一向以孝顺父母和兄友弟恭而闻名。严凤尊敬自己的兄长宛如父亲,周恤保爱,无所不至。: Y9 u7 ~9 ~3 V* c
  有一天,严凤在船上遇到施佑。施佑谈到分财产的事。
: E+ ^  i8 ^: o& H. d  严凤说:「我正因为自己的兄长太懦弱所苦。假如我的哥哥能像令兄那麽有魄力,纵使把我的田产全部夺去,我又有什麽忧愁呢?」( Y6 n9 V6 N( J$ A
  说到这里,严凤挥泪不已。8 f+ l4 y3 f' @+ L9 ~9 s  g, w
  施佑被严凤的言语和行为所感动,而有所省悟。
5 h5 l; z" [+ x3 O* w% A0 o  於是,他就拉著严凤到哥哥家里,一边跪拜,一边哭泣,非常後悔和自责。: _# @9 b& r" m- i3 O, E% m! B
  他哥哥施佐也感动得痛哭流涕,相互安慰,握手言欢。他们都以自己的田产相让,从此以後,两兄弟友爱终身。(《德育古监》第二十二页)
9 s' J$ f6 \& b( l8 F/ r" A/ K. D" x5 ~% e7 M! }6 J
            虔敬兄长,友爱胞弟
/ L/ ~' ~$ w) H4 I# y' h1 K  1 u1 r. z: y7 i# }& w; J$ t
  有人问程子:「事奉兄长已经尽理,仍然得不到兄长的欢心,怎麽办呢?」
5 ?/ L& G& d) T) q5 H/ ]% Z  程子答道:「只要生起孝敬的心,竭尽虔诚,不求强调自己,就行了!」
& C1 C( K- \0 F4 Q' ^9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5: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方又问:「怎样对待胞弟呢?」
+ c% n4 F  w1 N  x& X  程子回答:「尽友爱之道而已!」(《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二页)
! y, t6 f, G7 X" |6 {! w8 _
- z% e8 i/ c$ ?- G! a            感化兄长,成为廉官. ]0 t7 ~6 H5 ?  u+ Y
  ) b' u' A) r- a5 {# R
  郑均,字仲虞。他的哥哥在县衙里当官吏,时常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屡次劝谏,哥哥都没有听。% f3 \9 G& V$ e( l* k# K
  於是,他便出去做佣工,把赚到的钱帛,拿回家交给哥哥,并且说:「东西用完了,可以再获得。当官收受贿赂,终身寝食难安!」
" s# f! Z1 m+ \# ^  哥哥被他的话所感动,便成为清廉公正的官吏。5 Y+ }4 l1 h8 P) a+ x# \# c( q
  後来,郑均做了尚书,朝廷推崇他的义气,赐他终身享用尚书的薪禄。) t  ]+ O: }; I' n8 w6 e# W
  (评)感化哥哥向善,比给哥哥钱财还难做到。(《德育古监》第十九页)( q% d: r, f$ `7 o) S# H$ u
- X8 K, e$ J* N1 v
            教育胞弟,终成大器
& _4 t$ G: \* N6 X4 O7 B' x. o  * f5 l" V5 z; Z  c  b+ y  }8 }
  汉朝的许武,年轻时就丧失父母,留下两个年幼的弟弟。
9 C  M; l8 ]  ]3 h  许武白天耕种,晚上读书。他两个弟弟虽然不会使用锄具,他一定叫他们在旁边观看。当他读书时,叫弟弟坐在两旁,亲自教他们句读,并且详加解说。他教他们礼节和义行,并且启发他们做人的道理。如果弟弟不听从教诲,他便跪在家庙前,自言自语地说:「我没有才德,不善於教诲!希望父母在天之灵,能启发两位弟弟!」+ v! P) g. c2 v3 }
  直到两位弟弟号泣来请罪,许武才起立。他始终不疾言厉色对待弟弟。8 D' a1 s; [7 `/ _* K
  许武到了壮年还没有娶妻。有人劝他,他回答:「我恐怕娶到不适当的人选,反而使兄弟的情感发生嫌隙!」6 |3 x" ~* R( |- a& [4 g
  从此以後,乡里的人都称他「孝弟许武」。  R# ~1 y7 x) G1 t2 b
  郡守和州刺史推荐许武出来为民服务,并且请他担任「议郎」的官职。5 ^: o7 R$ \  [5 Y( u7 n3 ~
  许武的声望非常显赫,不久,他却辞去官职而返回故乡,先为两位弟弟谈论婚事,而後自己才娶妻。他跟弟弟他们住在一起,非常融洽。後来,他两位弟弟也颇出名。(《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四页), Z( |/ X6 r7 P- c! A" E
: {0 G5 ]+ [: N( l9 O
            不畏瘟疫,尽心照料
& t' W* W+ _* I- @& ]- D1 z  
! r; Y. @0 @" K  庾衮是晋朝武帝咸宁年间(西元二七五年至二七九年)人。9 e4 F9 U8 u% I5 y2 u0 i
  当时发生大瘟疫,他两个哥哥都已经病死了。他二哥瘐毗也病危,父母和家人也都逃到外地去避难,只有庾衮留下来,不肯离去。
  M$ G7 x  L7 T+ z0 S  他亲自照料二哥,调理汤药,昼夜不眠不休,而且抚著棺木,悲伤感叹。, T3 d' i! d, {( e
  经过了一百多天,瘟疫平息,家人才回来。不但庾毗的病痊愈,连庾衮也安然无恙。(《德育古监》第二○页)* U! W3 I/ a1 r8 `) j; a

2 P* z# o5 a  U; T5 X% m            重手足情,而轻功名
% r! B# ~# s3 W* e8 i- O  
8 ~" ~/ N6 C  M  黄士俊是广东顺德人。
5 o5 d2 p- Z7 K# L, I1 t  他赴京赶考的途中,听说哥哥病危,感叹地说:「那有急著求功名而忽略兄弟的手足情谊呢?」
: u8 ~0 D2 q  M3 T) M* T  於是,他便立即赶回家里,亲自事奉汤药,有十几个昼夜没有合眼休息。不久,他哥哥的病痊愈了。
0 `- D  A3 V# H# X; n# T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西元一六○六年)冬季,他北上京师,梦到自己进入宫殿和朝廷礼拜高皇帝,皇上说:「你现在来了,我优先任用你!」5 j( i! K6 n4 j, E- r) _
  翌年(万历三十五年),他果然状元及第。(《感应篇注训证》第六十三页)4 v7 E' \- i' i# F; p( o+ V
  ], D8 O2 m/ n! [. I* R
            心平气和,神色自若
. X1 E6 @+ v/ m  ) K- d' ~4 J( B+ ^; n' d1 {
  随朝的牛弘,担任吏部尚书时,他弟弟牛弼曾经因为喝醉酒,射箭杀死牛弘驾车的牛只。4 Z5 _( `6 ?8 e1 k' ^- v
  牛弘回家後,妻子一见面,便告诉他:「小叔射杀你的牛!」& Q( y5 E* c6 v2 j
  牛弘没有大惊小怪,慢慢才回答:「作肉乾!」
5 ?, b& J8 v1 f* ^5 W/ B' L  等牛弘坐定後,妻子又说:「小叔射杀你的牛,这不是一件大事吗?」
. I+ ]: s/ V* o8 X  牛弘答道:「我已经知道了,这有什麽大惊小怪的呢?」- Y8 H' z4 s$ B/ s2 G. J
  牛弘答话时,神色自若,而且读书并没有停下来。後来,他终於成为一位著名的宰相。
# b+ X0 k( s2 E5 ^" f  (评)盲目听从太太的话,而没顾及兄弟情义的人,看了这一则故事,仍然没有醒悟,难道不是禽兽吗?(《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四页)0 {2 k( j  Q0 \% f8 x. N6 ^: B
7 `7 C1 ~; q5 O' Z2 E
            代弟出征,敦睦笃孝6 L+ i, U% `% t0 o
  8 h0 Z8 m$ w) D" o1 K/ P  }
  孙棘是南北朝时宋武帝大明年间(西元四五七年至四六四年)人。; e4 {2 j7 s5 v# q8 T( K4 O( O
  当时,朝廷徵召壮丁去防卫边疆。孙棘的弟弟孙萨应徵去充军。
" E3 X% k3 H7 l) }$ |  孙棘的妻子许氏,告诉丈夫说:「你身为一家之主,怎麽可以把罪过推给小叔呢?姑姑临命终时,吩咐你要照料小叔呢?姑姑临命终时,吩咐你要照料小叔。他迄今尚未娶妻成家,而你已经有两个儿子,死又有什麽好怨恨的呢?」. H8 z6 g7 d% U( c
  於是,孙棘便来到郡里,愿意代替孙萨远征。而孙萨自己却拒绝,不愿意被哥哥代替。
6 `' k" ^6 u: X- D+ v  太守张岱,怀疑他们两兄弟不诚实,便将孙棘和孙萨分别安置在不同地方,命令官吏暗中观察。官吏回报说:「如果准许他们的请求,他们都表现欣悦的表情,他们都甘心赴死!」* W" |6 i. Q9 m/ d- d- S  ~
  太守张岱写表章禀告朝廷,皇上下诏特别恩准免役。  d% e3 j5 F% A
  (评)哥哥代替弟弟是很难得的,而这个主意出自嫂嫂的口中,尤其奇特。妙在从已经逝世的姑姑身上发挥敦睦的情谊,更可以说是笃孝了。(《德育古监》第二十页)
( T4 x& ]+ e$ G. t) Z1 x* ~( L9 E% z) C( D* Y
            兄弟两人,争相入狱
* @1 b8 v0 k- {/ a7 u& }2 k  8 D2 @, Q, ?/ Z+ u: [' U/ u
  郑是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人。
' }4 b! L7 {7 y& ?  i. k$ t, F  洪武十三年(西元一三八○年),宰相胡惟庸叛变失败。人们告发冤家仇敌大多指名对方为「胡党」。有人控告郑氏兄弟也曾跟胡惟庸互通消息。因此,官兵拘捕郑兄弟六人,非常紧急。8 N% {# R% i: ]3 d  e! {; |$ g2 p
  当郑的哥哥要去官府认罪时,郑说:「有小弟在,怎忍心让诸位兄长罹难受刑呢?」) c2 W# h# ^, i' H. Q% C2 E
  於是,郑便单独到官府,请求官吏把自己关起来。
& C: f; F' l5 A3 q9 S" m  二哥郑濂因为有事预先到京城,看见郑来了,就告诉官员说:「我是家中的老大,应当伏首认罪,跟我弟弟无关!」
' O9 j  f" E/ f. L: F; A  郑也说:「哥哥年纪大了,我去辩白,万一不行,弟甘受冤曲!」
6 {: f8 C) ^7 [, y# m( E) M1 R* [4 ~  他们两兄弟争著要进入监狱。
3 [7 v3 x+ r$ b( e  明太祖听了,把他们召到朝廷,加以慰问,并且告诉左右的大臣说:「像他们这样的人,怎麽会跟从别人做坏事呢?」" S; _0 p* v# z/ D) A' D6 ?& ]
  说完,便将郑濂和郑两兄弟升任参议的官职。(《德育古监》第二十一页)
+ W# {6 h- u! k7 g+ q! D: t+ `( X2 P5 v) l/ i# n$ w; |
            手足情深,争相赴死
; G2 T4 t; v0 K. c  
8 |! Z: W3 m2 f7 o. ]2 |  宋朝时,郑德和郑德璋两兄弟,生性孝顺友爱。他们不但读书写字时,桌子连在一起,晚上也盖同一件棉被。
2 ^& @8 |8 l7 C( W8 }  因为弟弟做事一向比较刚强正直,所以常会跟人意见不合或者触怒别人。仇家陷害他被判死罪,应当被押往扬州行刑。6 g1 ~; F2 `. }4 a.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看见弟弟被诬害,表面上告诉他:「他们要害我,与你有什麽相干呢?我去则奸人的计谋不能得逞,你去岂不是白白送死吗?」% [7 Q! C- `* j! f  ?8 Y
  说完,哥哥就立刻起身前往扬州受刑。弟弟从後面追赶上来。兄弟两人相持不下,争著要去赴死。
0 e! Y1 t5 Q  U- {7 D$ O! y  哥哥暗中设法阻止弟弟前进,而自己则趁著半夜逃离。弟弟追到广陵,哥哥已经死在监狱中。' S& p5 l6 c& r" V9 o
  弟弟看见哥哥逝世,伤心欲绝。他将哥哥的骨灰带回家乡安葬,并且在墓旁守了很长一段期间。每当他悲号呼叫时,许多乌鸦都飞翔聚集而且不吃食物。
# c9 }1 G, k; R% L, K  哥哥的儿子年幼很胆小,弟弟照料他宛如自己的孩子那麽精心。(《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三至四页)
3 d& z7 j6 x# E) S( o! s* T+ {  l8 b3 p' G+ e
            勇赴危境,代弟舍身' h+ C8 e8 h0 J/ x6 s- q
  
8 a2 O0 T! p- l# n- x  f5 q  赵孝是汉朝王莽那时候的人。
1 h  n9 W+ f- h* v& d0 C  w, |/ Q  他的弟弟赵礼,被饥饿的盗贼所抓去。赵孝跑来告诉盗贼说:「我弟弟赵礼身体瘦弱,而且又饿很久了,不如我那麽肥胖!」
' _# x5 _% p9 n9 o  盗贼大吃一惊,把他们两兄弟全部放了,并且吩咐说:「你们回去拿一些米来!」3 j0 l7 g) e1 o, C* Y2 \8 L
  赵孝回家,找不到米,又来报告盗贼说:「我愿意给你们来充饥!」4 N) \2 R+ Y( T5 o- w
  大家觉得他很不寻常,所以没有加害他。, ]5 @' N! D& ?, ?  b+ e
  显宗听到他的德行,授他长安卫尉(统率宫中警卫的官职),又请他弟弟赵礼出任御史中丞(掌管监察、弹劾的大官)。(《後汉书》赵孝传、《五戒吉凶正史事证选》第三十六页): ?* p8 ?! r1 E% f2 R8 X$ c8 M% E
: w9 Y% \* t2 x2 j: y) L
            欺侮幼小,反被人欺
, S6 q: ]  Z) g  `  i4 F( m  , P6 i& Y5 z6 n" i1 C. k
  宋朝的毛烈与陈祈颇为友善。陈祈有三位年幼的弟弟,他顾虑他们长大以後,会跟他平分财产,於是便私自先将大半的土地抵押给毛烈,累积欠了数千贯钱。
# j2 B3 `( Z- j8 M5 y  @  父母逝世後,陈祈只以剩下的田地与弟弟平分。过了一年多以後,陈祈拿著钱到毛烈家,要求赎回前次抵押的田地。
! L1 G. N# k5 D0 K9 S  毛烈接受陈祈赎款以後,心里想耍赖,借口说:「改天我再拿赎券给你!」」陈祈自以为:「我一向与毛烈那麽友好,改天一定没有问题的!」
7 x2 V! ]0 P3 P* o  j  数日後,陈祈又来到毛烈家,毛烈避而不出面。陈祈到县衙控告毛烈。县官接受毛烈的贿赂,反而说:「法官只相信文字书状而已,你怎麽会给钱而没收到赎券呢?」
( Y# b! y; c: F% D) e  c: l  陈祈竟然因为诬告而被打了好几大板。後来,他又屡次到官府控告毛烈,几乎把财产都耗光了。因为缴了赎款没有凭据,田地仍然归於毛烈。9 d( E* j/ r  F
  陈祈的三弟,不禁笑了出来。
9 \% B* L- F; F1 W& S  挟仗著年长而欺侮弱小的人,难道不会遇到像毛烈这种人吗?(《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六页)
  F- c2 Y8 }3 ?7 G. q0 W7 j2 {3 X8 \* C, d" R. h! C
            吞没兄金,群盗为证
' A5 x# E4 Q; X  , i. W5 i* z3 K
  明世宗嘉靖年间,宝坻县民杨成家境非常富裕,他临终时,拿出了一千斤金子,哭泣著交给他弟弟杨咸,并且说:「我儿子年幼,恐怕不能掌管这些钱财,请你替我看管,等我儿子长大成人以後,你再分一半给他!」
! [  q6 S( P4 C2 @  杨咸答应了,可是後来却赖皮不分给杨成的儿子。杨成的妻子投诉县令张公,由於证据不足,官方无法判决。
2 z2 _+ J" `1 A- g7 g  刚好县衙抓到了一群强盗,在县衙旁听。强盗看见杨咸,便呼叫说:「这个人一向贫穷,现在成了暴发富,都是跟我们一齐打劫的结果!」4 Y! {+ u$ j; P9 T8 f
  杨咸马上辩护说:「这些金子明明是亡兄寄托我的,怎麽会是抢来的呢?」
% v0 U5 v$ f3 t: [2 C  张县令笑著说:「老天爷派遣这些强盗为令兄做证人!」8 f. A) q3 L/ k; j5 c
  於是,便判决将全部金子还给杨成的儿子。(《感应篇注训证》第六十四页)
5 {2 s5 B0 k7 F7 w$ T( _; P. l5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00:26 , Processed in 0.08168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