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lxg20130220

[居士文章]黄念祖:净业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能到念不退。……可是本愿(注:第二十愿)十方众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要解》又说:“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恶带业往生,也同于地上菩萨,同证三不退,这实在是十方世界之所无,极乐净土所独有。 (《无量寿经白话解》)
9 U- C! ~! Z6 z' r2 \# U+ L  “径登四土”。极乐世界不是四土嘛: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一登就登四土啊,直接就登了四土啊!你登了这个凡圣同居土,这个凡圣同居土和常寂光土也不是割裂的,所以,生凡圣同居土,也即是生了其他三土,无非就是时间嘛。你现在还没有断惑,到了时间,你必定要登这个常寂光土,而时间,又是人类的错觉嘛,所以不要在时间上把这看死了。 (《净修捷要报恩谈》)
2 c* K3 I$ g! l* _# n5 p; \  《弥陀要解》说:“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又“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要解》的话,非常精妙,它说此处的极乐世界是指四土里面的凡圣同居土。但殊胜之处,在于它也同时横具(齐时并有),也就是同时也具有以上的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这正是极乐世界最极殊胜的地方。《要解》又说:这里经文所说的阿弥陀佛,正指佛三身中示现在凡圣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佛,同时也就是报身佛与法身佛。佛有三身:一、法身,居常寂光土(所谓居住,只是示现令众生可以理解的话,实际是身土不二)。二、报身,居实报庄严土。三、应化身,常示现在方便有余及同居土。……佛的三身就像摩尼宝珠,宝珠有珠体、珠光、珠的影子。珠体是本体,是法身;珠光是相用,是报身;珠的影子是全珠所显现,是化身。但是三个不相合离,所以佛的三身也像伊(∴)字三点,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生到同居,你见到是化身佛,也即是见到报身佛、法身佛;你所居的国土是同居土,但它也横具上三土,所以极乐的同居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无量寿经白话解》). Q" I( r- b  e& A- X6 U
  第三十五一生补处愿,愿文是:“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时候,所有的众生能生到我国,都毕竟成为一生补处菩萨,如同兜率内院的弥勒大士,一转生必补佛位,……到了极乐世界的人,必定成为一生补处,也就是决定成佛。 (《无量寿经白话解》)6 S/ O$ M- m# W( `  F' Y
  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这样的超情离见,这是极乐唯一独特超异之处。凡夫往生都不退转,并寿命无量,所以都是决定成佛,这不是凡夫卜度计较的思维心所能测。 (《无量寿经白话解》)4 T; p8 U5 d3 y5 S- i  S
二、大教核心 万善所归
& k  G$ I9 y3 Q7 Q  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广说弥陀愿海的经,正是这部《无量寿经》。大师这两句话如同惊天动地的晴天霹雷,斩尽情执的金刚王宝剑。如来一代时教,说法四十九年,如云如雨,中国佛教分为十宗,净土只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能说,世尊唯说弥陀的大愿之海、净土法门呢?殊不知,世尊出兴于世,只为救度众生。世尊对阿难说:“如来……所以出兴于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释尊种种说法,无非是救度迷徒,让他们得到真实之利。真实普利众生,唯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同生极乐。《华严》称为经中之海,一切江河细流都要流入大海,譬喻一切法门,都同归弥陀大愿之海,所以华严长子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大士发愿往生净土。
+ c- X3 T# C% {  由上可见善导大师之说,是深得佛心的。大师说释尊唯独说弥陀本愿之海,世尊说如来唯愿众生能得真实之利,今后一切众生,都因《无量寿经》而得度脱,这样剖出肝胆的开示,指出了大教的核心,抛给每一个众生一个定出苦海的救生圈。 (《无量寿经白话解》)
" N1 z* C- n0 l  净土法门是“一乘之法,了义之教”,而且是“万善同归”。善,拿我们佛教的宗旨说,“利乐有情”,就是善嘛。对有情,对众生,让他们得到利乐,这不就是善吗?大善!你要是残害有情,那就是恶!所以,利乐有情就是善。那怎么样来利乐?庄严国土呀!你有一个清净、庄严、只进不退、永远不死这样的一个国土,才是善的果吧。你要众生得到利乐,只有到了这一步,才得到了真实的利乐。所以,万善都应以净土为归。万善,是“臻于至善”,这是中国的古语。“臻”就是“归”呀,这个净土法门是“至善”,这是一个意思。再有一个意思:一切修行,最后都统统要归入弥陀一乘愿海,弥陀的大愿之海,这好像江河,小的河流、大的河流,一切都要流归大海啊。所以,一切修行都是流入弥陀的大愿之海,弥陀的愿海,也就是华藏世界大觉悟大智慧的海,所以是万善同归。 (《无量寿经讲座》)
* F; H+ l2 {0 \6 Q  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大集经》中佛说:末法中亿万人修道,难见一个人得道,只有念佛法门仍能救度众生。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三藏十二部经论、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一切戒律都在里面,又说一切禅定也都在里面。所以末法行人,洗砂应知淘金,探龙须能得珠,学佛须明佛心,入道咸归净土,才不负两土导师苦心,才是真实佛子。 (《心声录》)
& l8 g+ f! O9 w2 @' Z5 f  底下是蕅益大师的话:“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这个净土宗不是一个愚夫愚妇行的法,这个法门极深极妙,“斩尽一切意见”。破尽一切戏论,一切戏论都破尽了,一切戏论都给你斩尽,不然有这些东西你就不能很好的信受。“唯有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才能“彻底担荷得去”,只有这种大人物、大宗匠才能承当。而我们糊里糊涂的认为只有愚夫愚妇才去搞,还在轻视,这是什么?这是颠倒见。把殊胜的看成轻,把轻的看成好。你自己正在颠倒见中,你还在拿大顶呢,头冲下,脚冲上,很辛苦呀。——只有这些人(大宗匠)才能担当得起!其余世间的士、“世智辩聪”、“通儒”,这些“禅客”,“尽思度量”,尽他去思度的量,尽其量,“愈推愈远”;他越想,越琢磨,越想越远,越不能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了。 (《无量寿经讲座》)
% r6 g2 g2 y# `: f. g  经中以《华严》最尊,但《华严》所独明的一生圆满之教,却落实在《阿弥陀经》的大小二本(注:《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可是普天之下,从古至今,对此信受者极少,怀疑的人很多很多,虽有言教,但义理却已隐晦,可哀可伤,所以大师(注:蕅益大师)悲痛至极地说“唯有剖心沥血而已”!大师愿剖出心肝,流洒热血与我们相见,而如是说,希望世人于此生信。我今普愿一切见闻此说之人,三复斯言,切莫再轻视净宗为低浅之法。 (《净土资粮》)
0 k, G2 f! g, j; k  p三、净土资粮 信愿行, ]* |6 E8 G' J, l$ G- f
  《阿弥陀经》以何为宗呢?注经大德们提法虽不一,其实质亦无大异。但其中最为直截精要的,则是蕅益大师所说的“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由信生愿,由愿起行,行是持名的妙行。信愿行称为三资粮。出门旅游必须带钱,这就是资。还必须带饮水和食物,这就是粮。《要解》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其中“信”字是关键,人若老怀疑西方净土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发起真愿。如有信愿自然就能引起持名的妙行,妙者神妙不可测度之意,持名不是普通的修行,而是极微妙、深不可测、功德难思的妙行。只有持名这样的妙行,才能实现广度众生的大愿。如无此妙行,众生自身想出生死都难,更何况能度他?是故《要解》说:“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只有依持名的妙行,才能满足自己所发的大愿,并且证实自己的所信,证实信愿持名即得往生的胜行,证实“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妙理。 (《净土资粮》), h$ Y7 x, B8 R( F
中编 深信切愿  b: ]( ?4 _8 ?
一、深信
3 {# J9 ^! w9 |(一)信为道元功德母. Z7 z  t7 U$ y. ?2 V( f
  信字非常重要。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开示我们,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从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就是说,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大海。若无信心,纵然广读佛书,对于佛法也是难于入门的。又说:佛法如宝山,信为手。所以必须有信心,才能在宝山中取得宝物。 (《净土资粮》)
* y" k" P( c; x( C$ A6 X  g3 M# a4 n/ n' K- O5 J2 S4 C1 k$ _* `% c
  我们《阿弥陀经》的名字就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当时法会上“十方恒河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这给我们现在能信净宗的人一个证明,一个授记:你只要信,你就是不可思议,你所得的果报也不可思议。以凡夫身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这真是不可思议,这也就是不可思议的果报。因为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对于这样难信之法能生信心,所以就有这么大的功德。 (《无量寿经白话解》)
/ h( m/ r* W9 I  ~. T! m) ?6 v+ K4 l/ m
  什么叫做信?就是对于真实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欢喜愿求。信以心净为他的性。什么叫心净?因为心很殊胜,如同水清珠,珠子放在很浊的水中,水当时就清了。信心就有这样的妙用。种种染法,各各都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这个染法,他有一个特点,是“自相浑浊”。他不但自己浑浊,而且他还能浑浊其他的心所,如极脏的东西,他不但本身脏,谁碰到他谁脏,所谓“自秽秽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浊水,把问题翻过来。所以莲池大师说:“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修净的人,以心净为主,所以生信是紧急的要事。 (《无量寿经白话解》)( }, M, c1 @2 E4 n, i* m

4 i9 o* |6 q) \- g' [( s* d/ J  禅宗硕德高峰禅师在语录中说:“信乃道元功德母,信是无上佛菩提,信能永断烦恼本,信能速证解脱门。”又说:“从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岸,转大法轮,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个信字中流出。”可见“信”是关键当中的关键。 (《心声录》)
6 G9 O. y! V# N' q# S
9 k6 V. ]: C$ U7 O( T  净宗纲要在于信愿持名,衡量自己之进步,首在信愿二字。夏师曰:“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故吾人当前所应关心者,端在信之深与愿之切。信愿二字看来似浅,实则甚深,无有止境。阁下信愿较前增长,此即最大之进步。至于静坐中有何善相,与此不能相比。 (《谷响集》); f1 h$ K! x8 ^- j# U4 p- H4 w

0 x7 `7 O; V6 z0 H) o# a(二)信愿乃往生关键+ }0 @+ Q* ~: ]5 I0 M
  蕅益大师指出,往生关键,就是信愿。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至于品位高低,那在于念佛的深浅。可见往生的关键是正信切愿,有了正信,有了切愿,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要解》复说:“若信愿坚固,到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信愿要是坚固了,你临终能十念,哪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宝王三昧论》说,临终一念也可以往生。反过来说,若无信愿怎么样呢?《要解》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们若不先去解决“信愿”这个往生的关键,不在这关键问题下功夫,只是肯念,于是在缺一不可的信愿行三资粮中,你缺了二个。如同三条腿的香炉,只剩下一条腿,能有一条腿的香炉吗?所以说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没有得生的理。可见花时间来研究信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往生的关键。 (《净土资粮》)& U% A4 @! K) N8 m9 K+ Z0 Q
6 ?# c2 ~5 k9 n0 d5 e1 L1 P
  《教行信证》说:“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我们说一念,就是指信心无二的心,无二所以叫做一念,一念也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往生清净报佛国土的真实正因。《会疏》说:“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这就是说,往生的正因,只在于你的信心达于一念(一心)的程度,能达到,决定往生,不依靠你念多少。这与《要解》往生全凭信愿的说法一致。 (《无量寿经白话解》)# h! |1 v! E* S* p. N- n& A5 Y
: l9 X* ~% K- Q
  《疏钞》(注: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念)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万信万生,信佛名字,诸佛救护,都是无上开示,是佛知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净宗与佛教的心髓。 (《无量寿经白话解》)
, \4 m# o) t. h1 R( G) z
, J+ E! l! M1 A) f" F4 x, M(三)净土难信! I/ L& y9 X3 G3 Q. v% y
1、极难信法5 `- Q0 ]) d( S
  净土往生法门是难信之法,所以夏老师的会集本(注:即《佛说阿弥陀经》晋唐两译会集本)上把玄奘的“极”字摄进去了:极难信法。净土法门是极难信的法。所以你要说是让众生生极乐世界,自己要求生净土,这个信心很稀有呀!难信之法呀!《阿弥陀经》:十方诸佛都称赞本师于五浊恶世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无量寿经·独留此经品》:“若闻斯经,信乐受持”,听到大经你能信能乐,愿意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奉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里面的难,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了。你要说,这个经要去念念,就两万多字,有什么难的?比这大部头经容易多了。你要去讲这个道理,比《楞严》也好讲,不是这么难。为什么这么难呢?总之,佛无虚语哪,真实法——因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肯。所以这就表明能信净土,实在是一切世间的难中之难,难能就可贵。难信的你能信,就是大智。信和智是一致的,信和清净也是一致的。 (《无量寿经讲座》)
0 h& I! Q3 ~7 d7 Y9 I  F; n
$ C; U7 z& @9 i1 Y' H  这个难信之法,在小本(《阿弥陀经》)里头称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呀。不光是人类,天界的种种,他们比我们智慧更高,都是难信哪!一切世间哪,这个九界呀,都是难信哪!这个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加了个“极”字:“极难信法。”所以这就是非常难信哪!大家都说我就念念佛能够往生,能够出三界啊?他不敢相信了。这个道理极其微妙啊! (《净修捷要报恩谈》)3 A8 f8 {. Y. Z$ D  l: M

9 s3 Y8 {. ?/ D; d+ U* G  《阿弥陀经》说,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唐玄奘大师所译则为“极难信法”,可见能信这个法门在一切世间,天人之中也都是很难的。所以常说念佛不难,难于生信。那么现在我补充一句:生信不难,难于正信。 (《心声录》)
) q- A% h7 |7 S1 O5 \# p- n  ^# l+ h$ W
  净土法门乃圆中之圆,顿中之顿。经云:“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菩萨尚难得闻,况余人乎!又小本曰此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难信者,端在“不可思议”四字,故非语言文字思维分别之所能知矣。《大经》甚深,慎勿等闲视之。 (《谷响集》)2 n, T7 i5 S. J* o: M
* a7 w3 o7 M+ W
2、行人通病
3 w- V& X* F- R! I0 v* ?6 ]9 `  现在有很多人,他真烧香,真磕头,真祈祷。但要说他信佛嘛,他只是迷信,或者邪信,十分可惜。 (《心声录》)
( d8 I1 A- e  D+ v$ |6 F有很多人他虽然是信,不能称为正信。为什么呢?举些例子:有些人说,我生前念一句佛,死了之后到阴间就多一个元宝,这当然不是正信了。还有人就觉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一些,于是他念佛,只求死的时候舒服一点儿,这是第二种。第三种,他就求佛保佑一切吉祥,求现生一切如意,只求世福。第四种就希望我死后也要得到安乐,我活着时候很安乐、很舒适,死后也求这样。第五为了超度亡灵。自己有个亲属他已经死了,很思念他,那什么办法呢?于是念佛求对亡者有好处。如上种种千门别类的念佛都不是正信,这样念不能往生。最后一种,他就认为自己根器不好,学别的自己都不够,既然学别的都不够,那么只好念佛吧,那么就念佛了。这个也很消极,对于这个佛号功德就信得不够,这种最多也只能够生到边地。这都不是正信。 (《心声录》)
( k  C& a5 S$ `1 j5 }4 F) }9 m# B: X' g% Z9 d: R9 S4 R. V4 e
  生了病不相信我念佛就能好,要找个气功师给你治病,那你就认为气功师的力量比你这个佛号的力量大呀。你这个信心应该打个问号!所以都是要深入,要深信。 (《心声录》)! n; C4 p2 f; k4 ], v8 [) z

" o0 n/ C  [8 [" ?  十信(注:菩萨五十一个位次中最低的十个阶位)以前,就是邪定聚,因为你“不信业因果报故”。如果你真信造业受果报,你敢破戒?你敢做坏事?为什么你敢?因为你不相信决定要受恶果报。一般人,说起来信,但实际行动上却是不信,要真信的话,你敢破戒?为什么你不去研究戒律,当做自己真正的老师?为什么破了戒不赶紧忏悔?所以你就是不真信哪! (《无量寿经白话解》); B6 V3 ^  ^( n: O# S

4 k/ N1 ~8 G9 V3、结三世冤
. y+ Z  A! d" Z, w3 F  截流大师《劝发正信文》中发挥得十分深刻,若无正信,虽然努力念佛,不能往生。来生富贵,就造业,这生造业,下一世便入地狱,这叫做结三世冤。 (《心声录》)
* S& E8 ~  ~7 e- u  x) G9 x- E
9 ?& C3 N3 J  |' m6 n  他底下再说一句话就很深刻了,正信跟不正信将来这个区别就有天渊之别。你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当然会持名,具足资粮当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不具正信的话,你虽然念佛,不能往生,来生就会生到富贵人家,生到富贵家里就会造恶,造恶以后,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狱。这个话很让我们震动。所以你修行不彻底,跟那个十恶不赦的恶人的结果,只是差一步。作恶的人的结果,这一生完了之后马上入地狱……作恶的人比我们先到一步,念佛不彻底的人后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狱是同样的。结果很悬殊了,所以这个正信非常重要。 (《心声录》)# {+ Q# c1 c6 i+ I% a) J/ l# N

' Y2 f" c# y' b- |0 Z7 F(四)何谓正信$ y" d$ a2 j% c3 c. z3 n4 c. F
1、截流大师的标准: n; x1 M4 ]0 N
  正信是什么呢?净土宗的祖师有个截流大师,他有一个《劝生正信文》,劝大家生正信。他说这个正信跟不是正信区别就太大了。他的正信是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的本心跟佛的心,本来就没有分别,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证的嘛,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嘛。所以,自己的本心和佛的妙明真心本来不是两样。但是现在自己还是凡夫,还不是佛,这是头一条。第二条,就是相信自己虽然不是佛,但是我们跟佛没有一点儿隔断的地方。一个杯子里头我们倒了水,倒了牛奶。这个杯子里头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奶,有牛奶的地方就有水。牛奶全部在水里头,水也全部在牛奶里头。虽然现在我们是众生,我们算是水,佛算是奶,但是我们跟佛,就像水跟牛奶一样,互融互摄。这个道理是对的,因为起码我们可以相信佛的心是遍一切处,当然我们在佛心里头。再进一步,要相信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心也遍一切处。都遍在一切处,那不就佛在我心里头,我在佛心里头,一切处彼此都有?一杯之中,注入牛奶和水,杯中自然到处是牛奶到处是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第二条。第三,因为我们这念佛嘛,如来悉知悉见,感应道交,所以念佛必定可以得往生之果。如是的信心叫做正信。 (《心声录》)
- B2 x% ^# h; n5 C2 D8 J5 q, k+ k! d* k; [" V
  什么叫“正信”?正信两字很难。我们现在还是要增加信心,一步一步从仰信成为正信。《资粮》里引了截流大师《劝发正信文》。正信跟普通信,出入太大。此处“正信”讲得很深入,要离于八样事情,离于有无(有或没有,有无差别之见)。色即是空,色也即是有。空就是无。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你这个有无就离了。一和异,诸佛法身就是不一、不异。你要从它的体性说,是一;要从事相说,它就是异。故宫珍宝品里,金子打成的种种东西,解说员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什么佛的坛城,那是什么佛的坛城,这是什么佛,那是脸盆,都不一样。他说不一样很有理。他又告诉你这些东西都一样,都是金子做的,也很有理。所以,一样和不一样同时成立,说一样就是一,说不一样就是异。所以,大家一和异对立的见没有了,离开了一异,去来,法身遍一切处了。佛向哪里去,从哪里来啊?都是自身,在自身中,从哪里到哪里,这话就说不出来了,没有去来,也就没有生灭,本来就无始、无终。所以离开了有见、无见、一见、异见、种种的见,离开这种见,“遍一切处观于如来”,见如来在一切处。“是为入佛正信”。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3 }+ W' w. c9 q, O2 f4 p
6 E3 G) _* {% c- e6 `5 `. a
2、蕅益大师的六信$ a  {( X3 j7 S( p
  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净土资粮》)
; g0 i$ E& ]8 a8 C6 q3 ]一般人都会说,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这由于不知信有深、浅、邪、正之别。许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这个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极乐,有阿弥陀佛,只信到这里,此信很浅,不是深信。《弥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信有极乐,是信事;信有弥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两信,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浅。若要深信,就须明理。六信中的“理”与“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里面。前已说明理是理体,是法身,也就是当人的本源佛性。极乐的一切事相庄严,都是理体、法身、自心的流现。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体会了事物的本体,才认识事物的真实处,这才是深信。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弥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师所示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能信受本师成佛时的开示,就容易了解《观经》的经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于自己的本心呢?“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是心是佛”,这才能接受《观经》的无上开示。不但信他佛,并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同样是信,邪、正、深、浅四种功德的差别,不是数字所能表示。 (《心声录》)
: s# k, W1 O# Z, `& u2 x4 T. a/ Y- Q  m4 l5 f
  对于《要解》所说的六信,能生实信,必生殊胜功德。能信因果,便自然止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再能信他,信本师释尊的教诲、阿弥陀佛的大愿、六方佛的证明,于是自然就能信事;信经中的两个“有”字,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于是发愿求生,老实念佛。这样于六信中生起了四信,就必能往生了。进一步如能六信具足,其功德更是殊胜,决定往生,并品位甚高。 (《净土资粮》)7 R7 v" r8 Q6 \( \
9 t# w* l0 b" s: D# L# V
(1)自和他
* x( u- v3 F7 r+ s& v& y+ R  或疑佛法主张无我,怎么说要信自呢?当知这个“自”字,不是那个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离一切相的自性,也即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 (《净土资粮》)$ P  O& B) s3 V2 F

% t1 x6 X+ [" T, t/ A/ c  又如楞严会上文殊大士赞叹观音的耳根圆通,指出闻性的圆通常。我们透过文殊大士的宝贵开示,可以信知自性的圆通和真常。……从文殊大士指出的圆通常,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要解》所说,我们本心圆通常,不是肉团心,也非缘影心,那都是生灭心,即是妄心。真心常住,所以没有初后(注:初际和后际);真心圆含十方,所以没有边际。闻性,随声音之生,而听到声,即是随缘;声音灭而闻性不灭,即是不变。由于自性圆含十方,所以十方国土皆是自心中所现之物。我们目前虽因妄想执着,妄心作主,真心未能显现,故“昏迷倒惑”。但我们若能“一念回心”,依佛教诲,背尘合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人们往生并不须跑向远方,只是生在本人心中,所以决定能生。净业行人于此应生决定信心,不可疑惑,这就是信自。信自,也即是信自佛。 (《净土资粮》)
  B& ]9 |( m+ T! m
6 a# R. f( ~4 W9 l7 j3 E  黄檗是一个了不起的禅宗大德。他有一部书《黄檗传心法要》,是很好的书,佛教徒都应该看。“学道(此道非道教之道,是指佛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于是向外求觅(向外去找佛),历劫寻求,永不成道。”又云:“著相修行,以求功用。”你著了相,在那里修行,要求得到某种功用。现在有人贪境界、求功用,想学功能,都落在此话中,其结果为“皆是妄想,与道相乖”,跟道是相反的。这是黄檗的话。
( K# Y+ X/ I% N  唐朝高丽国的普照禅师开示:“不觉自性”,“若言心外有法”,一个人不知道有自性,就说心外头有佛,有佛在自心以外,自性之外还有法。“坚持此行,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输髓”(烧身烧臂供养,把头骨脑髓拿出来供养),“刺血写经,常坐不卧”(晚上坐不倒单,有人练不倒单,无济于事。不从心里头解决问题,都是从外面事相上着手),“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经,修种种苦行”,这种人怎么样呢?能修种种无量的苦行,怎么样呢?“如蒸沙作饭”(把沙子蒸了来作饭)。这些话很坚决,很明白,很透彻。“只益自苦耳”,只是增加自己受苦。所以说,“不入此门”,不行啊!就是这个道理。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 @" m4 p7 i* H. ^# y+ x) _) i8 T* l8 S6 B- q& n1 n
  “行者诚能决定信解,知一切佛不离自性,起勇猛心,起担荷心,便与本师初发心时等无有异。”(清彭际清《华严念佛三昧论》)“行者”指我们,行者若能真诚的生起决定的信解,能够深信,能够正解。理解什么呢?“知一切佛不离自性”。知道一切佛都不离开每一个人本人的自性,所以,不是向外去求佛。一切诸佛都不离开你的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这句无上开示,自然生起勇猛心。我的自性就是一切佛,还有什么胆怯,还有什么不敢呢?要“承担”,我心本是佛心,敢承担。“便与本师初发心时等无有异”,你就和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的时候一样,不是刚才说过嘛,一发心就精进不退,就一直到成佛。你就跟释迦牟尼当年初发心的时候,没有分别。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华严》、《法华》以莲花做譬喻,就是因果同时……荷花的功德其中最殊胜的就是因果同时,荷花开的时候,莲蓬就在里头了。……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就是因果同时的道理。这就是告诉我们,行人要如此发心,主要知道一切佛不离自性。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8 t, t8 O( K' b0 d; A! E6 k4 V$ S- G! q( F
  大家老是说这个极乐世界——你们都说极乐世界,谁看见了?你可以告诉他,多少人看见,就这一会(注:无量寿经如来会),就有两万人,就是咱们这世界的人,父母所生的人,和尚是一万二,男居士七千,这是一万九;比丘尼五百,女居士五百,整整两万人。两万人都亲见。还有人非人等,还有他方来的菩萨,无量无边,那我们都不管了。咱们说地球的人,亲眼见的就是两万。还有别的经,如《观经》。《观经》里是五百,韦提希夫人、国王、皇太后和宫女,五百人,也是亲眼见的。还有两部经也都是亲眼见哪。这一经就是亲眼见的记载。当时,阿难拜下去后,一抬头就看见了,这个阿弥陀佛如黄金山高出海面哪!不但看见阿弥陀佛,而且听到;我们也看见十方的佛世界,同时听到十方的佛世界在赞叹阿弥陀佛。所以,这都是证明嘛。多少人亲眼亲耳闻哪,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众,阿弥陀佛在那儿说法。而那边看见我们也是一样,看见释迦牟尼佛大众围绕说法,释迦牟尼佛正在讲《大乘无量寿经》。两土就如相隔一寻地,就只八尺,最清净的天眼隔着八尺相见,多清楚啊!我们看见到处都是佛光,一切乐器自己就奏乐,所以,这个事就是有哇!你说拿破仑有没有?你没有看见过拿破仑有没有,那你怎么说有哇?因为有人看见过啊——这不一样嘛!极乐世界,这有两万人看见啊! (《净修捷要报恩谈》)
! ?0 E: q/ ^& R6 X; b' u2 H& K& H9 U& Z. F( z# g5 Y
  六信中自和他是一对。两者都能信,这是正信。一般说来,文化不高,阅读经典不多的人,容易信他,而难于信自。若说自心是佛,便不敢承当,且认为那是贡高我慢;又有人一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便不敢信,认为虚无缥缈,怕落空,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现。但若能真实信他,老实念佛,仍能往生,只是往生后的品位不高。另外一种,便是专谈信自,不能信他,这多属于文化较高,读经较多,甚至是颇有研究的人。喜说自心是佛,但不信他佛;认为念佛求往生,是心外觅法,是著相。于是轻视净宗,不愿求生净土,当然也就是错过这个殊胜的方便法门,而难于在现在生中证不退转。更有甚者,有人偏重自心是佛,本来是佛,本来成佛,于是就反对一切修德。殊不知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若论性德则一切蠢动含灵都本来是佛;倘无修德,又与那些蠢动之类有什么分别?所以《要解》说:“偏重自佛,即是我见未忘;讳言他佛,却成他见颠倒。”进言之,自他不二,才是圆融无碍之旨,佛法是无尽藏,切莫得少为足。 (《净土资粮》)
% `3 N: \. S1 u+ M! G- ~+ T' t) x
! `7 P6 `/ \2 H7 k' k+ z' Q(2)因和果
2 @! I( b* Z9 _( J' R5 _; _  甲、三世因果
; i* c6 e8 c' _9 R1 G  因和果也是一对。因果问题很重要,一个人若真深信了因果,就不同于普通人了。若真信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着贪求、计较、分别和营谋,便减少无穷的烦恼与过失。欲深知因果,必须明三世因果,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佛经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将来果,现在作者是。”现在我们都得人身,这是由过去生中,曾种持五戒之类的善因。至于在座诸位,能来参加当前殊胜的“念佛七”道场,其中许多位还是久修居士、出家大德、寺院长老,这都是过去多生的善因,不于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这说明欲知过去所种的因,只看当前所受的果就清楚了,至于将来的果呢?那只看现在所种的因。现在大家从发菩提心、打七念佛为因,所得之果就是往生极乐,莲池化生,证不退转,都是阿鞞跋致,并且等同在兜率内院的弥勒大士。可见三世因果极为重要。 (《净土资粮》)% p5 ?' |: p- I! S" f, x) X' ^( z. w

2 D/ ?" ?: x2 T+ `, Z/ x% j  你所着眼的只是自身当前一生中的情况,于是不能放眼宇宙。应知过去的时间是无量的,未来的时间也是无量的,若想在人的一身中,实现全部无穷尽的因果关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有白痴才希望在电影拷贝中的半寸胶片,明了电影的全部故事。只看手中的一个小块胶片,不问过去与将来,故名之曰“唯看现实”。所谓“但重功利”,您认为做好事必须现世得福,这就是求利,何况您还是急功近利。您主张一切善恶之事,都应现世报应,殊不知,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纯,其所得之福则如仰箭射虚空,福尽还堕,福力甚微。以此微弱之福业,所感善报往往还需远待多生之后,焉能尽望皆于当时而现报?恶业亦然。故须知三世因果,过去生中所作之因,当前所受者是;将来生中所得之果,现在生中所作者是。多劫以来,无量生中,种种业因,种种果报复杂错综,实不可能皆于现世显报。但应深信业因果报三世相续,丝毫不爽。 (《谷响集》)* u, J6 ]4 M3 Z  q
  K9 u/ G6 D5 V, M  W3 J" ~! u
  因果不虚,欲免恶果,必须不造恶因。欲求善果,务要先种善因。故云“菩萨畏因”,先从因上努力。众生颠倒,不明因果之理。例如恶徒行凶,当宣布立即枪决时,吓得双腿都软了,这就叫“众生畏果”。遇到恶果,便害怕了,他如知道畏因,便不至于行凶作恶,肆无忌惮,当然也就避免死刑的恶果。 (《净土资粮》)
) d4 l) I. A7 {3 `6 f+ q3 t" r+ [. x5 {* w
  乙、殊胜因果* @- {( r: r) J
  在信因之中,最殊胜之因,莫过于《要解》所说:“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散乱心中念佛,都会成了成佛的种子。例如经典中说,佛在世时有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用慧眼观察,看出老人八万劫以来,未种善因,不准出家。老人大哭,佛听到后,叫舍利弗准他出家。因为此老人在八万劫前是一樵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在山中打柴遇虎,逃避上树,虎过后,放心了,念了一声“南无佛”。此一老人在八万劫前,在惊乱中念了一声佛,八万劫后,凭此善因,遇佛出家,后证阿罗汉果。又如《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由上可见,散乱之心,称佛名号,尚有这样殊胜功德,何况一心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焉有不能往生之理?信愿持名是往生的亲因,从此妙因必得往生的妙果。 (《净土资粮》)8 s! N1 m7 y( Y9 x- x: y

% B9 e0 P% b0 s$ C# t; _  上至文殊、普贤诸大菩萨,悉皆念佛求生极乐国土,诸上善人下至一切人民,皆因念佛而得往生。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往生之愿,决不虚发。能这样信,名为信果。 (《净土资粮》)" B8 T2 X/ t! g" X( u* n
3 j# L  T* U, R4 l- s3 t6 s* O- d; Q9 f: t
  但是这个六信中的因果更深一步,不只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当然得信,但这不是深信。深信呢?就信你是个凡夫,信愿持名一生念佛,临终还在念,你就成为阿鞞跋致。你本是凡夫,有信有愿专念阿弥陀佛,就这么一句一句的念,没有什么另外的巧妙,你现生所得的果,决定成佛。证了不退转,那不就决定成佛吗? (《心声录》)- R0 z% t; j( b7 r! X
就是要相信因果,一切事情都是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这次去美国,我一个师兄,修持得很好,他曾创建了一个台湾的莲华精舍,现在又分出了一个美国的莲华精舍,培养了许多真心的弟子。有些人就是修得翻车,神经病啊,发疯发死了,种种的。所以我常说,所见种种修行的人,有的大成就,有的小成就,有的无成就,有的得法益,有的翻车,有的翻车直翻到地狱,个个有其因果。他是什么信念,如何修持,如何对待师父,如何对待法,种种,就决定他修持的下场,都是因果不虚。我们要信这个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不虚啊!我们辛勤去学习,将来可成为学者,辛勤去用功,可以出生死,这就是因果,决定不虚。 (《心声录》)
& y6 [; a$ X& k0 a7 x# z! Z, N) D3 M0 X. w, k
  丙、因果同时
# u( _8 b* J% P0 l% q5 _) P) c. S  我们念佛法门,具有《法华经》因果同时的殊胜。莲花独有之妙,花正开时,其实莲蓬已宛然显现于中。花果表示修因时即结果时,称为因果同时。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时即成佛时,同时出现。花正开时,小莲蓬已现,花瓣落后,莲蓬渐长,渐渐莲子充实,可以种植,这是莲蓬完全成熟了。但此莲蓬即是初开时所见之莲蓬,决非他物,所以说花果同时。这是非常直捷,非常殊胜,非常圆顿的妙法。 (《心声录》)# P/ N2 I! ]2 D; V5 S" @! c+ Y% _

8 ?% Z* N, h, d0 k9 s. a7 ?  阿弥陀如来在因地上,发了种种大愿,多少劫的修行成了佛,他这是无量种种功德的果实。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劫来多少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名号是功德的果实,所以名号中自然含有无量的一切功德。现在把佛的这样一个果地觉悟的果实,作为我们缚地凡夫、生死苦海中众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初心。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具有万德,我念阿弥陀佛,我的心就是这句阿弥陀佛,这句就有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成了我的心了。所以我的心召来了阿弥陀如来的万德,直截了当不可思议。 (《心声录》)6 `7 n& r- S/ J: N/ N1 @
(3)事和理
" o; g. x1 e/ T6 C. O  甲、全事即理 从理显事
9 a  B$ U! x/ g/ j  事与理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事相就是事物与有形无形种种诸相,眼前所见,幡幢香灯,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飞禽走兽,鳞介爬行,六道轮转,生生死死,万事万物,都是事相。 (《净土资粮》)3 g* k- x' b/ s6 R

1 Z7 O4 m4 w" [$ I  例如当前我这个人,是个白发的老头,再过些年送到八宝山一烧便没有了,这是事相。若论本体,我的本性与佛相等,本来没有生灭。这里所说的本体,即是理。理不是指道理,道理是知解,是人脑的产物,是有生灭的。可见凡夫妄想的心,是不能真实明白脑中事事无碍的妙理。 (《净土资粮》)# m  ?$ }+ B' q8 X0 D/ Z! b* l8 J
3 V9 l9 ~  ~6 G: Q
  “理”是本体,即“实际理体”。“理”与“事”相对,从理显事,从事表体。譬喻:理为水,波为事,波从水现,波有千差,水只一体。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法身无相,现一切相。所以“青青竹叶,无非法身。”密宗《观音仪轨》:“所见一切皆法身。”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如水上之波,从水所现,除水以外,没有自体。于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谛,老实念佛,念念中暗契无住生心,念来念去,念到事一心,见思惑任运脱落,便是进一步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身,便是真实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便成正觉。 (《心声录》)
8 d+ ~7 E; |1 T. O& z$ Y1 E' E! y9 Q: D; a" U. }5 b, _: `- x& z8 w
  《甄解》(注:《无量寿经甄解》,[日]道隐作)又说:“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甄解》的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证的境界,那么整个的四十八愿,都可以流入无量光寿法身。法身必定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无量光寿法身。从这个无量光寿法身,流现出弥陀一切大愿、极乐依报正报一切功德。这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依报:就是宝池啊、宝树啊、宫殿啊、德风华雨等等;正报:弥陀、观音、势至等等一切圣众,以及种种殊胜方便,都是从弥陀的法身所流现。所以这四十八愿就包括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以及无量无边摄受众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愿显的是法身功德。时常有很多人说,极乐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黄金为地等等,觉得没有什么兴趣。实际这些黄金并不是说咱们世界的黄金货币,而都是真实法身哪。善导大师说: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显的是法身。 (《无量寿经白话解》)- ]3 e  c3 k  s/ A+ u' k1 r2 u

* c4 P7 |9 ~8 s1 {9 h( V  禅宗有的人,不深入理解净土,他批评净土说:“你们是心外求法,你不参你的本心,你跑到十万亿佛土外去拜一个阿弥陀。”他不知道阿弥陀正是本心,不在心外啊! (《净修捷要报恩谈》)
+ @# I4 n1 R7 c9 |
# W) I3 }$ S" ^8 \  乙、修德有功 性德方显/ M' ]" J- K3 K9 `! ~
  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如来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经有了,在座的人,每一个人,承认这句话么?这是佛说的,佛成佛时所证明的,成佛就是因为证实到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有如来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大精进,要大惭愧。我们有如来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我们却堕落成这个样了,这是事实。但是,我们要懂,并不是很难,只要把这些虚妄都去掉,恢复本有就是了,不是变个什么、得个什么、修成个什么。气功是讲究从头上出了个小人(元神),小人再修,又再出个小人。佛法不如此,此为心外取法,佛教不是这样。众生有佛一样的智慧,但就是因有妄想,有颠倒执着,想的都是错的,还执着,还把错的抓住不放,这不好办了,所以不能证得。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B0 P; d1 G/ ]: m) H7 l: u- B
3 ^: S0 i' Q9 E9 S
  一切众生本性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行人应抓紧修德,才不辜负本有的性德。 (《心声录》)( b+ \1 [" L1 ]3 M$ k2 t
. K, }. s: @6 U- j8 Q5 P
  现在有许多人,有的肯信事而不肯信理;又有人重理,而不肯信事,看不起念佛法门,认为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以上两类人中,后者的病更重。莲池大师说:“迷理执事,不虚入品之功。”这就是说,有人虽不信理,但能信极乐是实有,相信念佛可以往生,于是恳切发愿,老实念佛,也可以往生,所以说“不虚入品之功”,只是品位不会高而已。反之,如果只是执理而不信事,自身于理虽生浅信,但自心亦未开悟,于是就废除了修持,不肯念佛,不愿求生净土。莲池大师批评这类的人说:“执理废事,反受落空之祸。”此处为什么用一个“祸”字?这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说:“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灾祸。”执理不信事的人,谈玄说妙,自认高明,埋头研究,不去修持,一无所得,甚至拨无因果,故反而不如仅能信事的人。 (《净土资粮》)
! o! X& Y7 }3 x% X% I* }8 S0 E) ^1 k8 G: K* i) t. H
  丙、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x; G/ [$ F" M" l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两句最重要的话。“是心是佛”,本心是佛,这是自性的德,是性德。就象截流大师的话,你本来是佛,但是现在你肯定不是,所以就需要“是心作佛”,也就是这个心在念佛,这是修德。我们就从我们本来是佛的这个心,生起了念佛。这个本来是佛的心是我们的性德,我们现在在念佛,不是从性德产生出修德来了吗?这个在佛教的语言,叫从性起修,从你的性德上生起了修德。你起心念佛,念的是佛嘛,佛是什么呢?佛不就是你的本心吗?“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嘛。念的什么?念的还是本心嘛。你修的是什么?修的还是你的本性嘛。所以从性产生了修,修什么?修的还是性。就如同珠子放光,光照的还是珠子。这就很明显嘛,珠子放光,就把你珠子照亮了,这个就是一个殊胜的修行。从性起修,所修就在本性。我们也可以说,拿我们的心在念心,因为我们念的是佛,佛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以本心念本心。我们起心在念,这是我们的能念,当前一句是所念,能念是心,所念的还是心,以心念心。要是说以佛来念佛哪,能念的本来是佛,所念的也还是佛,那么,能念所念就是一回事了。以心念心,或以佛念佛,能念所念就一回事了,能与所就没有分别了,这就是一个极殊胜的修行嘛。我们众生总是有能有所,甚至不管你修什么也不离能所。现在所说你能念所念不是两个,这就是天台所说最殊胜的中道的道理。天台的空假中三谛,泯一切法是空谛,立一切法是假谛,统一切法是中谛。色是假有,实际就本来无一物,就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是两个了,这就是中。“境为妙假观为空,能所两忘即是中。”修持中能所都忘掉了,就是中。刚才我们说念佛时,能念所念是一个,本来没有分别,就是从容中道。这是佛法圆教中最高深的道理,只要老这么念的话,自然而然合乎这个道理。 (《心声录》)
" c) Z$ [1 U0 }/ d(五)如何生信
+ `$ W( S: `6 y1、首先仰信
7 W( h  C3 Q3 g2 I) ^. y9 w/ w& m& u  我们应当“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首先要信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释尊是我们的导师,教导我们受五戒不能妄语,所以释尊绝对不会说妄语。《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所说的,都是真实,都是如,没有虚妄。我常说释迦牟尼佛不要人一文钱,也不要人去投他一张选票。释尊舍弃王位眷属,雪山苦修,成佛后也只是沿门托钵,讨饭为生,这都为的是什么?还不只是为了要救度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深信佛的教导。《阿弥陀经》是佛金口所说,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都是真语实语,决定不会骗我们,而且净土三经中的《无量寿经》与《观经》,都有会中大众,亲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记载。这都是历史事实,决不是神话故事。所以我们应当相信,既然相信,就应当依教奉行,“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9 q0 L* o, [
  二者,我们要信弥陀世尊决无虚愿。阿弥陀佛是大愿王,所发四十八大愿,都已实现。大愿的中心是第十八愿,愿文是:“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条大愿也正是本经的纲宗,确指信愿持名。若能闻名生信,而且是至心信受,至心指登峰造极的诚心,这表“信”。下面说“乐”,表欢喜。欢喜极乐国土,才会发愿求佛。从“乐”字直到“愿生我国”,表“愿”。以下“乃至十念”,表“持名”。念佛当然念愈多愈好,但未能多念,乃至平时只修十念法以及临终时能念佛十声,都可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以下又说,如果有人能行如上的十念,而不能往生,就不成佛。现在经中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可见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其因中所发一切大愿,决已全部圆满成就,故决无虚愿。我们信愿持名,就必与弥陀大愿相应,往生极乐。
  W' A( ], g) j4 A+ z( _  三者,要信六方诸佛亦即十方一切诸佛,经中说:“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经中说诸佛现广长舌相。《要解》说世间常人若能三世不妄语,舌相薄而广长,吐出时可以自覆其面。可是此经中诸佛为赞净土法门,所现广长舌相,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所以现此稀有妙相者,正是为众生生起决定信心。复用此不妄稀有舌相“说诚实言”,令诸众生,皆信诸佛所赞,纯一真实。诸佛毫无异语,所以说没有二言。所赞者,“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正是本经原有的经题。可见此经是不可思议功德,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我们能遇这样殊胜稀有的不二妙法,实应当至心信受,不当疑惑。 (《净土资粮》)3 X4 k% K! v$ Z
: ?- k/ ^, Z" q5 T$ A
  “有大福德始念佛。”(注:夏莲居老居士《深妙禅偈》中第一句。)第一句就像狮子咆哮,震惊百兽。普告一切轻视净土的人,不要认为斋公斋婆愚夫愚妇都能修净土,就轻视净土。修净的人更不可认为自己根器低下,没有水平修其他法门,没有办法,只好修净土。应知唯有“大福德”的人,才能信受念佛法门,你才会念佛啊,所以我们要增加信心。《大乘无量寿经》说:“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你不是在过去的多生多劫里头修了福修了慧,对于这个法门你想暂时听一点都不可能。所以第一句就很好:“有大福德始念佛”。你应当鼓起勇气,振作精神。我们应充分自信,这个极殊胜的法门我们现在能遇到了,自己也应该珍重自己。 (《心声录》)" ?$ v! `2 ^5 y5 n% i( ?9 O! [" l
! }9 h0 X+ S  S
  “难思”,是难思之法,不是我们很简单的,用我们现在这个头脑去思考,能把它想通啊。那我们现在要求什么呢?能够理解这更好,如果还理解不了,就首先要仰信,因为刚才说,这(《净修捷要》)里头有的是哪部经的话,哪部经的话,都是佛所说的,我们应当知道它必然是正确的。而现在有的我已经接受了,有的还不能接受,但是我可以让大家放心,今天不能接受不要紧,只要老念,老念,都会接受,都会一天比一天明白的!自然而然的,不一定要请人讲,你只要老反复的看来看去,或者念来念去,你就变了啊。所以这个是佛恩啊!佛法的殊胜就在此! (《净修捷要报恩谈》)+ a7 [8 k# ]1 g! W- L6 [* v+ b
# v( Y- D* R  R: A) C/ w
  观音的灵感说不尽啊!最近,我在海外杂志上看到记载的一件事:一个阔人家少奶奶,她有一个女佣人,听少奶奶天天念佛,女佣人很羡慕。她想,少奶奶已经有福,还在修福,还在念,可我不知道怎么念。她就对少奶奶说:“你告诉我,教给我,让我念个什么吧!”少奶奶正在吃荔枝,瞧不起她:“你还配念佛?你念什么?——荔枝核!”她信以为真,就念荔枝核,成天念荔枝核。不久她的儿子掉海里,后来回来告诉他妈:“好险啊!船翻了,就掉在海水里了,可是有一个东西把我漂起来了,漂呀漂呀,后来到海滩上,我登岸的时候一看哪,好厚一层都是荔枝核!”这些事情,就是这样,观世音菩萨并不一定真要现出观世音菩萨身体来把你拉出来,这也增加她母亲的信心嘛,这个是你心之专注啊!这个诚恳……最重要嘛!这个少奶奶一句玩笑话,但她以真心来念,就这么念,这就得很真实的感应嘛。 (《净修捷要报恩谈》)
  V3 L) g- k! D7 M" e
8 l, w$ n$ c( E2、破疑生信  v2 b; O1 h) }) W4 v+ n2 w. c
  一部《华严经》讲的就是“信、解、行、证”。具足信解,最重要。首先是个“信”字,所以在信字上,我们必须要深入。深入这个信,还有一个很要注意的事,就是要“破疑”。《金刚经》赞云:“破疑生信,超相绝宗,顿亡人我解真空。”破疑,有疑惑要把它破掉,不要听任它存在,要主动,要作努力,哪些地方有怀疑,要把它破除。破疑,疑与信是对立面,疑破了,信就生长了。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 t  x) R2 w. s7 q2 w4 F
4 O" S0 m( b9 B. E3 N  一有疑,经上所说的那些功效,不显现了,你自个儿给否定了。你怀疑就是你否定,你就是佛,你要否定,它的功德就显不出来嘛,它是唯心所现嘛。你的心否定它,它还能现什么?它就现出否定的结果,你自个儿现的!所以这个得对治啊,断疑生信哪!“疑根未断即是罪根”,疑根没有断,疑根就是罪业的根。“信力圆时全成佛力”,等到你的信力圆满的时候,你的力量全成了佛的力量,佛的力量全成了你的力量。 (《无量寿经讲座》)% F4 X$ w" r0 W; S, s8 j3 j

! D( H, J# z: D( S' c3、信解并进4 M! l0 s( {6 e8 x3 x
  信解二者,有时是不解不能信,有的时候是不信不能解。这两个可以互相促进,因为你信了,你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你理解了,你就真信了。就这么循环,这么增长。信一点,多理解一点;多理解一点,更信一点;更信一点,更深入理解一点,这就对了。信解具足的时候,就怎么样?就入佛智慧,就进入到佛的智慧,不要小看它。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7 T# M$ g% |- e9 J4 n
二、切愿+ v0 L# _( f* R  s% @
(一)修行要务 立愿为先
$ V5 P8 W# Y: K9 \: D  发愿很重要。莲宗祖师省庵大师说:“修行要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具发就是全发,要全部发起自觉觉他的菩萨大愿。 (《无量寿经白话解》)
' N1 r0 {" u$ d" P4 ]. m) h' b& F
5 s3 i/ ]  u8 A( Q! w) a. r1、与佛相应 众生可度% [# ?$ q0 m. r( K. m( v) f
  经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就是说众生听到经中所说极乐的依正庄严,就应当发起求生极乐净土的大愿。这个大愿极为殊胜,能发此愿,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之愿相合。人若不发求生的愿,便不能往生了,因为佛恒顺众生,是决不强迫众生的。人若发愿求生,佛的全部愿力,就显现在这发愿人的身上,所以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净土资粮》)) Z& k. J  [- Q) h7 ]5 i
0 E* {7 ?( t: J- c9 _
2、得大铠甲 可出生死
/ y; O$ Q# D7 B* s% l: H  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磨毁宝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刚仍不算最坚,唯有愿力是最坚的。《普贤行愿品》说:人们临终时,一切诸根都败坏了,一切办法都没有了,只是这个愿王不相舍离。可见愿的重要。愿是铠甲,当我们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敌人作一决战的时候,什么是护身的铠甲?就是愿。 (《净土资粮》)9 {. w6 ~+ R7 a' l& n

! k8 z. H- O; y$ d2 i  e8 \4 Q3、承信启行 具足资粮$ z5 T+ \7 ~$ N. J9 f( Z
  信、愿、行是三资粮,缺一不可。例如照相机三条腿的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净土宗的宗要,也就是净宗的正行。先师夏莲老于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辅行,写了两句话:“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这两句话是一切净宗行人,背尘合觉的要径,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辅的修持。
5 y, P) y* c1 K: Z  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头两个字是戒学,末后三个字“看经教”是慧学。“定须习,慧须闻”,多看经教,正是闻。一切依据圣言量,禅宗不立文字,但禅宗的悟证,没有不合于圣言量的。中间“念佛”两个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宝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宝。念佛得正定,可见念佛正表定学。但念佛还不仅是定学,老实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所以念佛也是慧学。念佛时“都摄六根”,不但不做恶事,心中也不起恶念,所以念佛也摄“戒学”。念佛虽摄戒定慧,但夏师句中,还是指出了“持戒”与“看经教”,唤起大众的重视。
& I$ Z* k# F! R8 L+ R& h  m  夏师的第二句:“察过去习毋自欺”,正表“息灭贪瞋痴”。“察过”,就是检查自己的过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认真察看自己的过错。“去习”去掉不好的习气,一些不好的习惯叫作习气,多生多劫的烦恼,成为积习,烦恼虽除,旧习未尽,这就是习气,所以要去掉习气。“毋自欺”,要认真,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这句话就是不但要除贪瞋痴三毒,还要对烦恼所留的余习,都要检查除去,不可欺骗自己,这才真是背尘。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净土宗的人,背尘合觉的、全面的、具体的、必要的行持,是净土行人修行的要径。 (《心声录》)
4 f& E; J* k# m& {" m: y二、净宗正行 持名念佛6 g  H! s6 J2 s
  夫念佛法门为易行道,优于余法,故称捷径。但念佛有四:一、实相念;二、观想念;三、观像念;四、持名念。持名念佛,更为简易精深,直截了当,契理契机,万修万去,故持名一法称为径中之径。《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无量寿经》说:“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经》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可见净土三经,同赞持名念佛。又此法门,乃十方如来所同赞,千经万论所共指。 (《心声录》)$ W$ O! R$ }1 K; Q
. i* w: S) Q8 E# u
  “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以上《观佛三昧经》,这段经文实是无上稀有的殊胜开示,经义是:释尊告诉阿难尊者,你现在应当好好的记住,千万不要忘记了,我释迦牟尼佛同十方诸佛以及娑婆世界在当前贤劫中的一千佛(释尊是第四佛,弥勒大士当来成佛是第五位,一直排下去,这一大劫里共有一千佛,所以叫贤劫千佛。从弥勒大士起都是未来佛),所有这些现在与未来的佛最初发心,得到一切种智究竟成就,都是因得念佛三昧的大力。佛佛相念,佛佛道同,十方诸佛,贤劫千佛,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这样,但乐忆念过去诸佛,忆念他们所修的善根,忆念诸佛的功德。忆念佛德,于是感恩图报,要学佛之所行,依佛之所证,忆念不忘,这叫做忆佛。佛所修的善根之中,念佛是诸善中王,最为殊胜,我们要跟佛齐等的话,首先应当学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字有万德,总摄一切善根,具足一切法门,所以在念名字的时候,只要心也在名字上,也就是忆念了一切佛的功德。 (《无量寿经白话解》)9 }0 z+ o" R( I/ F

, z9 r; l' v1 P" I! c% G  什么叫摄取呀?《往生论》说:“极乐依正一切庄严功德成就。”极乐世界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这一切庄严功德成就,“略说入一法句”,汇总起来说,三种庄严入在一个法句里头。“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这个极乐世界全部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之显现哪。入了一法句,清净句。蕅益大师也说:“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每一样每一样的庄严,全体是理性啊。如果你能了达极乐世界一切庄严成就入一法句,你就从事达理,从这些事相了达了什么是理体,理体就是本体啊,从现象而能够入到本体啊。弥陀名号正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就是一法句,清净句嘛,就是无为法身,法身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啊。法身功德不可思议,这法身功德就入了一法句——名号之中,所以,名号的功德同样是不可思议。所以你念的名号就是念的法身呀,法身功德不可思议,你就在不可思议之中啊!这就是摄取,所以这里头有理有事。
( g: o. {9 X  @: q1 Z2 I/ z  , 受持。受就是信受、接受、依教奉行。持,就是执持名号,持诵本经啊。所以本经的宗旨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受持这部经(《无量寿经》)就是要依照本宗旨来修,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哪。十地菩萨都不离开念佛嘛,地地都念佛,这一句佛号的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只有佛与佛才能究竟理解。我今天虽然这么赞叹,我所知者,还是如大海之中的一滴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与佛只差一位的等觉大士,也离不开念佛。 (《无量寿经讲座》)1 ~! }; H; Z  u5 w, u

0 O) t7 z1 G, w5 a. W4 U7 Z4 \& `  释迦牟尼劝父亲修念佛三昧,父亲说:“你还有很多深妙境界,为什么不叫我做呀?”佛就说:“父王啊,那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所以佛经所说的,好多不是凡夫你所能做得到的,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所以有许多事,马上你就要做就要修——很多是躐等(注:躐,超越)啊,你就修不成功啊!那个不行啊!所以佛才劝父王修念佛三昧。- Y/ l- K+ O; w/ V4 |7 P
  他父亲说:那么念佛又是什么样的功德呢?佛就给他打比方,佛告诉父王,有个臭林子,伊兰林,四十里地。地上长出一棵旃檀树来,没有发芽,刚刚发芽,还没有出土,这个林子怎么样?臭,牲口吃了它的花,吃了它的果,就会发疯。后来旃檀树的芽长起来了,刚刚要成树,香气就出来了,而且改变了这个林子,都是香,都美,众生一看见都生稀有心啊!佛就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苦海中,这个念佛的心也正是这样。一个臭林子,吃了它的东西使人疯,但是这个旃檀树长起来就都变了。念佛就是这样,如果你能老这么接着念,“系念不绝”,一念接一念的念,相续的念,“定生佛前”,你定生到佛的面前。' o( R% Z# W" Y# {
  “一得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23: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能改变一切诸恶”。你往生之后,这一切恶都改了。所以这又是一个证据,你往生之后才能改变一切恶……到这时候才改啊,“成大慈悲”啊,“如彼香树,改伊兰林”哪! (《无量寿经讲座》)  \* l! A. `& @- v, W4 a
三、持名法要
! e; b. K5 }- l5 I& p5 Z1、“阿”的读音
- g) P, v2 i" R, L# y  这个南无阿弥陀佛,用印度话来念,是“那谟阿弥达巴亚”。这一句佛号也出现在《往生咒》、《大悲咒》里头,但是注音注错了,“那摩”变成“南无”了,有的读音变了,“阿”字念成“哦”字了。现在写的文字是“多婆夜”,“夜晚”的“夜”,南方很多地方“夜”字读成“亚”,亚里(夜里)。这样你要把那个音念准了,还是与印度文一样的,“那谟阿弥达巴亚”,是“南无阿弥陀佛”印度音的读法。因此,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字很重要。现在大家初修,要念南无阿(ā)弥陀佛。有的人年老了,老太婆了,她都念了几十年了,就不要叫她改,但是要叫她知道……不要自己错念成“哦”,教别人时,还把别人念的“阿”改过来,这就改错了。 (《净修捷要报恩谈》)
/ \* t: H+ g* E2 ~- W  `' Y8 q
  x* f% s4 J- w, D+ N! M  阿字的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中的A字。阿字是华严字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密教大德日本兴教大师说,从一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从一切陀罗尼出生一切诸佛。所以这个字的读音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读准。 (《净土资粮》)
- Z: M1 A! q$ V: g* ^( o% q9 I: |
2、必依乎数% ]" N6 a1 [: R, k& ?/ `+ `5 m
  “初入此门,必依乎数”。你理解的应当高,真正下手的就应当很近。要真正做到,先要重视这个“必”字,是一定要,一定要依乎数量,不可说我随意念,想念就念。有人说我老念,但现在做不到这点,说说容易,真要做到就难了。所以一定要管自己,规定一个数。虽然告诉你以后离数,但先从数开始,一定要依乎数。“日须克定课程”,要有定课,一天是三千、五千、一万、五万(《弥陀要解》蕅益大师是从三万开始,三万、五万、十万)。
. J0 c# n# S$ G! f# r. t# V  咱们不拘多少,开始时各人根据自己的心愿与条件,订一个课程。由一而万,自万而亿,渐渐增加。念了,自己喜欢念,就愿意挤出时间来念,就越念越多。这样的话,“念不离佛”,我心中所起的念头,都不离开佛了。到这就是好消息了。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依乎数,这么念下去,越念越多,之后就自然而然念了。现在许多朋友都能达到这境界,自己就念了,不要管着才念,就自然而然就念起来了,就是熟了。就这么发展下去,念头就不离开佛了。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k5 ]+ m& j4 X3 _; S% D

( V- r: F* N1 a3 j5 a& _  他(蕅益大师)又说:如果要一心不乱,也没有别的办法,要用数珠,要用念佛珠。也有很多人,就是不肯用念佛珠,觉得什么……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提醒你。所以说:“若要佛不离口,先须珠不离手。”这都是切实做工夫的一些办法。久久纯熟,不念自念。 (《无量寿经讲座》)
4 F' X! b" t* B- X
, Z# E, P# z9 h1 l( P8 M; _3、自念自听6 }! C  |( W  v
(1)念得清楚5 S6 ~* w+ M( Y- B) ~9 v9 J( J! w
  “声”指念佛时嘴里发出来的念佛声,这声音有很大作用,净土法门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密诀呀,就在于自念自听。所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所听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心声录》)- y: d+ ?; h) N1 W
+ p$ T% k$ ]7 Q7 v1 T
  还忌讳“字句模糊”。这一句佛号,声音出来是模模糊糊的,别人听不清,自己也听不清,故云:“己尚不闻佛岂闻”。 (《心声录》)
9 _# x4 p* S: C1 i
7 O9 k4 R5 o9 l7 x3 @' O/ V/ Y/ Y5 A(2)心声相依- n1 e8 N  k9 T) O1 m$ c
  从诚恳清净心中发出的念佛声,自然和谐宁静,妙善高雅。这句微妙的念佛音声,经历自耳,而达本心,所听正是所念,所以自然相合,声合于心。这个声音是万德庄严的佛号,也就是万德庄严的音声。这个声音从耳根而入,是自心所念。自心念佛,自心是佛,所以自心必与所闻之声相应。声合心,心应声,故云“心声相依”。简浅说来,我念佛,念佛有声,声音又帮助了我。由我发声,声又助我,所以说是相依。这样念下去,用不着排除妄念,“妄念自清”。 (《心声录》)
9 X' s( ~8 f+ B- ?4 g/ u! ?. a% b
  要有声,要听这个声,这声音就能摄你的念。这是念佛法门特别殊胜之处。古人说:“以音声作佛事”,极乐世界是法音宣流,听到的人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个人听到寺庙中钟鼓梵呗之音,自然内心清净。你念的这声佛号就是法音,如果你念得既有节奏又相连贯,你念时恳恳切切,清清净净,你所念的这一声,就是妙德音声,所念是万德庄严的佛,其声自然是万德庄严之声。这样殊胜无上的妙声又从耳根流入心地,加持自心,自感自应微妙难思,关键之处在于自听。 (《心声录》)% r, g8 b1 C9 V! \

3 ^* v0 h$ i; V1 Z  “感应道交,呼应同时。”咱们现在还是众生,我们在感哪,佛就在应哪。我们在念佛嘛,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在呼叫哇,好比两个电台,我们在呼叫啊。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在叫对方啊,但是对方就是自己啊,所以自念自听,自己就接收了。发报是你自己,收报还是你自己,你自己听到了,所以这个应是同时啊。你听到了,阿弥陀佛一定听到了,佛的心跟咱们的心没有一毫一厘的间隔……就没有毫厘许间隔!所以,这个呼叫和应是同时的。自念自听,自听就是佛听,自己在念,这是呼,呼和应同时。你念的时候,不就是你听的时候?不是有前有后,“南无阿弥陀佛”,你念的时候就是你听的时候。这个同时,又是极殊胜的意思。呼应,呼的和答应,中间不是经过一个过程啊,即在你呼的时候,就是答应的时候。所以,这个因果就用莲花来表示啊。……所以这个法门就是因果同时的,呼和应同时,表达了因果同时。 (《净修捷要报恩谈》)
  ~  r$ t$ u/ ?: r, l/ y5 b) k# C& w1 _
(3)耳根最利$ E% `, s3 _% M6 ~* G+ d/ R
  咱们众生耳根是最利的。我的一个舅公(三舅公),我亲舅舅的舅舅,叫文廷式。他是榜眼哪……他念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弟弟(九舅公)抱怨(这是我亲自听到的),九舅公说他:“我这个三哥,我小时候上他的当,他说你们都去念书,就把书给我们,叫我们念。我们都累得要死,拿本书哇啦哇啦念,他躺在床上睡觉——其实他没睡在听,一听就都听进去了,我们累得要死,效果他得了。”这个证明耳根最利。所以有时候你必须要大声地念,利用这个耳根,不光是心里记。要嘴里念自己听,听到自己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4 08:56 , Processed in 0.08441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