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7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想一尊观世音菩萨坐在左边的花座上,他也放出金色的光芒,跟前面的阿弥陀佛一样,然后观想一尊大势至菩萨坐在右边的花座上。这些观想成功以后,阿弥陀佛和两大菩萨的像都发出殊妙的光明,其光金色照耀诸宝树,每一棵树下也有三朵莲花,每一莲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这些佛菩萨像遍满整个极乐国土。
% M. Q; z3 {+ }$ l* C
9 i/ l2 N! b$ x2 w# ]& Y! A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想像,名第八观。
: u9 E; a% s8 T6 R/ O 这种观想成功时,行者可以听到水流、光明以及诸宝树、野鸭、大雁、鸳鸯都宣说妙法,入定出定恒时听闻到妙法。行者出定后要将定中所闻之法牢记不舍并与佛经相对照,如果发现定中所闻之法与佛经不符合,说明自己的境界是妄想,如果与佛经符合,就叫做粗想见极乐世界。这就是像观,叫做第八观。
7 \; h1 s8 o; p7 {$ q$ y9 W
4 y( G7 b9 T( u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 H5 D7 S; z* r7 T' C. W. y 作这种观想的人能够灭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即生中就能获得念佛三昧。这样观想叫做正观,如果以其他方式观想就叫邪观。
8 ]4 Y R- x' q8 b; e* [ 这种观想并不是很难,如果大家真正去观想,都应该能成功。这样观想功德也非常大,前面的几种观想都只能灭除一定数量的罪业,而这种观想能灭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并且即生获得念佛三昧。2 ^9 M, A4 _0 f/ `
今天讲完了第八观。第八观非常重要,如果有些人其他观法观不来,就应该经常修持此观。不管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的西方三圣像,你觉得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根机,或者自己比较喜欢哪一个,就将其作为自己观修的对境。如果能够将西方三圣观想得了了分明,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忏悔方法,能够清净无量劫以来所造的罪业,而且即生中能够获得念佛三昧。所以希望大家努力观修。% A. ?/ f! R- s/ M! a0 y v+ g
- R- k8 @2 j. `9 w$ k& T H9 D- `6 j 回向偈:6 g$ ]1 {: \3 o7 V. k* \3 h- z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 Z5 H, ~" H. Q; d6 _* P+ {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 f) s9 b R& _5 k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i: V; ?6 L( M( e, e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q1 e3 _. ?3 J# E( N
3 \: A0 D$ T) B! \, U
- v |" I6 V0 _ g9 f4 i) A9 C第五课
7 u, W3 L" e6 j
; c$ t/ a3 X8 m1 [思考题( k/ U" ]: i0 p/ J) H2 z- j
1.复述佛观。& I# i7 T/ b7 F& u. H# G
2.复述观音观。* R- L$ c* k1 E& Z3 n- Z
3.复述势至观。
' x' T2 M j1 |% C& g% Y0 ?+ C# h; n# @- B$ E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9 p. K3 Z; U' G5 B- G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4 ]7 [* e# E1 E9 @9 c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2 _4 [) {7 ^9 z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7 D3 p& s# e h1 C8 }, b$ K# [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Q6 P, {" C, ^8 v# i5 k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O$ o1 Z2 c" D5 N5 `& w2 b/ A
4 j' P+ X0 S# \1 p/ e % R$ |& `, x. _) P6 o. }
通过这次学习,大家要明白《观经》的主要内容,之后要按照这些内容实地修持。人生非常短暂,作为求解脱的佛教徒,光是从文字上了解佛法或者口头上会说一点佛法是远远不够的,大家还应该重视修行。, w+ d v E/ H* a
当然,所谓的修行,不一定非要关起门来修法,在生活中运用佛法、做利他的事情也叫修行。现在有些人只知道关起门来修法,没有将大乘的利他精神付诸于行动。其实,和独自修行相比,利益众生才是大乘佛教的精要。在其他宗教当中,虽然也有利他的精神和行为,但远远比不上大乘佛教。可惜的是,虽然大乘佛教处处强调无条件利益众生,可是相当一部分大乘佛教徒却逃避利益众生,只是自己享受佛法的美味,在让他人分享佛法方面做得很不够。身为大乘佛子,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应该以大乘的精神广泛地利益众生。2 v( {# ^8 E" }$ Z7 u, b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不一定所有人都能马上接受佛法,所以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不管有暂时还是究竟的利益,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做。如果我们把慈善等善行看做世间法,认为这不是修行人应做的事情,这是不合理的。如今这个社会非常现实,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眼前利益,因此,如果我们适当地做一些世间善法,不仅对自己的修行不会有影响,对佛法的弘扬也有很大帮助。有些人整天以自私自利心闭门修法,这样修行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希望大家放下自我的执著,要多考虑怎样利益众生,要经常行持利他的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 \# k8 d! D+ r5 M3 I" A 其实,只要一个人的见解到位,即便他整天在做事情,修行也会成功。米拉日巴尊者说:“因为我的身体被大手印和大圆满的钉子钉住了,所以口中不得不吐出教言的鲜血。”这个教言讲得非常好,如果内心有佛法的境界,一切外在言行自然而然都会随顺佛法,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下面继续讲十六观。1 M. U; l/ i; \+ f3 W
. X1 T& x9 ~( E
九、佛观( C( M; m: C1 B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0 _: n! {- M6 y8 Z) }/ F3 S$ H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此观成功以后,接着要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和光明。阿难你应当知道,无量寿佛身体如同百千万亿夜摩天的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
$ k- M! f* m/ e 虽然当时在场的还有其他人,但因为韦提希和阿难在此次讲经法会中是主要角色,所以世尊主要对他们两人宣说。尤其是因为阿难尊者未来要弘扬、结集这部经,所以世尊特意向阿难强调——“阿难当知”,而并没有向韦提希强调。也许是因为韦提希的家庭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一方面她为频婆娑罗王而担心,另一方面为儿子不听话而痛苦,心情比较烦乱吧。9 }! F6 Y! v( w7 B2 s
此处说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按智者大师的说法,“恒河沙”是不需要的,这是抄经人误写上去的。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可能没有“恒河沙”好一点。知礼法师在《妙宗钞》中说,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而两位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后文有宣说),他认为“八十”应为“十八”,否则,如果菩萨比佛还高,这是不合理的。但我觉得:如果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而菩萨身高十八万亿那由他由旬,佛和菩萨的身高悬殊也太大了。所以,我认为无量寿佛的身高也许是百六十万那由他由旬,“百”字可能是抄写时漏掉了。在这个问题上,请大家好好思考。# m, e: W! U. o; ~1 d6 f% O3 B, F9 R
对于阿弥陀佛的身高,世间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人们应该接受这些道理。据记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