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2 18: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都走了,想到哪一天轮到我,警觉性。你看别的没用处,被污染,看这个东西提高警觉。所以你看到报纸好像都有很大的篇幅,那一版叫正觉版,那一版 ……! K3 k: K' S6 M- u; Y. h' S& U0 P
& ] ^: o" {! _, Y u0 K
# E# |: F$ D- I' b2 O; \7 V) C
3 u2 O$ c7 M9 _5 j) { V3 F6 M6 X+ ~- u9 z) x, @
206 12-022-0001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四)
8 m3 Q+ X. U8 h9 _/ V; P4 u# G0 z
! h n- v& Y, {% g* ?: ` V9 u……被之力】
: J1 _5 y8 G, e; `6 J
. L9 O, Z+ |) v# l 我们凡夫,我们今天读经,我们能够思惟,能够体会到佛在经上所讲的一点义趣,是我们自己有能力通达、有能力遍知吗?不可能。但是我们今天也能有稍许的通达,也能有一点点智慧,这是佛力加持我们,这要知道。所以菩萨以下,不求诸佛如来加持,对於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智行、三昧,那是决定没有法子体会,也决定说不出来。要怎样才能得到佛力加持?自己的心行一定要跟佛相应。佛心真诚,佛心清净,佛心平等,佛心觉悟,佛心慈悲,我们有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如果不具足这个条件,你就得不到佛力加持。佛的行为,我们这边所写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佛的行为。我的心跟佛心相应,我们的行跟佛的行相应,就得佛力加持。下面说:
9 P7 M5 X, p5 L4 E2 u2 r
$ c6 `* P' {0 Q* Q6 U) ]( U 【及自宿世善根之力】
8 \' |- i( w+ C
5 R& U0 D, a5 h- s2 a5 F4 e V: p 这里句句话都重要。第一个我们心行像佛,就得佛力加持。其次,我们自己宿世,生生世世所修的善根福德,我们自己深信不怀疑,这是你自己所具足的。下面这是你的增上缘,善根、福德、因缘。/ u3 ~& p- {. a" ]7 `/ i4 H f
/ }* K" a# D+ W! h 【亲近善友力】
/ P3 j0 T$ ^) l1 ^0 i0 g ~# X3 v; y# m
这是外缘上最重要的一个助缘。你亲近善知识,我们一般人讲,你遇到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是善友,好老师是善知识,你遇到了,他帮助你,他教导你,你能够专心一意向他学习。/ Q d, o% f4 \. H+ h
9 ]* }' A+ ]8 {8 Y9 @- h3 v( f 【深净信解力】
) |+ R4 s( X' j9 `" Z- r
2 H3 E5 E" G( C. e9 x4 k' N( d 这就是你宿世的善根 ……
8 r9 e- t! \3 s0 K3 V2 ]% {; Z5 s+ q1 J
; @6 n% k1 K5 n* W2 T$ a) V; @# [; {( V- e
; Z* V3 d& }2 r) h$ J( M
207 12-030-0002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二)1 H6 m3 ?! L5 a2 e0 i* `
4 v9 {4 P1 g8 t; g$ O
……菩提心,志愿作佛。他来学佛,学佛为什么?为作佛。& u) S; \( ?9 X& i. W
, D8 \9 R/ D& A5 {9 @
愿是有了,如何能将愿望落实?所以他亲近善知识,提出两个大问题:一个就是怎样修学菩萨行,怎样学习菩萨道,他说得很多,这两条是重点。我们也想知道,什么是菩萨道?道是存心,菩萨存的是什么心,我们要这样学习。菩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这叫菩萨行。换句话说,菩萨是怎样过日子,菩萨怎样从事他的工作,菩萨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属於菩萨行。我们总结《大方广佛华严经》,总结世尊四十九年一代时教,所谓菩萨道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萨道。菩萨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菩萨行。我们总结拈出来了,可是这怎么样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读《华严经》就有了眉目,纲目先掌握住了,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老师看到学生有这个愿望,这愿望正确,跟诸佛如来同一个愿望,他怎么不欢喜?热心指教。我们看第七段:/ P7 I5 u% q( \5 }. l* @2 ]# D
( D4 W! K8 H* z: i- G- Y 【由迷心性而造诸业,染自陵他,生於骄慢。长流生死,皆由著我。於我所外境,深生爱染,爱著不出,恋著不离。】: B, p; f$ E' x4 z
7 {/ i4 j+ S1 [7 ]& K
这些是善财无限感慨的话,没有闻佛法之前,自己在六道轮回作生死凡夫,生生世世都不能够出离。人在世间一定要晓得有过去世、有未来世,绝对不是说人死了,死了就完了,死了 ……
/ O3 r$ \0 L- z& I8 [
9 s$ B1 q+ l4 G
2 X0 k4 d9 l& K/ v3 w! I7 S: m& e4 x
# U6 a( u. h; ]/ `
208 12-031-0001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7 R7 p: Z) \, o! c; N0 w
- u+ v, B6 Z& X/ {0 g+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 (第一集) 2000/2/24 香港九龙 档名:12-031-0001
. i3 }0 R5 m& b7 i0 I! r# w; k
6 C% c" j* J2 _$ B 请看讲义第二页,下面这一段是第六大段「大圣重教」。在前面我们介绍过,文殊菩萨在大会当中教诫大众,有许多重要的教诲我们都应当牢牢的记住,认真来学习。今天这是这一章里面第六段,也是最后的一段,这段的文比较长一点,我们节录了七个小段,诸位请看第一个小段:
3 V8 P" R2 H: i, T/ Q8 V. j
4 h- a5 U' {2 \8 z/ C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察善财。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善知识行菩萨行。问诸菩萨所行之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缘。由乐亲近善知识故。令一切智疾得成满。是故於此。勿生疲厌。】
# F; u& z3 T9 g+ v
& `0 I6 {8 b8 l# ?8 v7 G3 Y8 Z 这是第一段。在这段经文里面,菩萨跟我们说的话都非常重要。前面三句我们能够体会到文殊菩萨得到善财这样的学生,感到无比的欣慰快乐,字里行间都能看到。『尔时』,这是指当时。『如象王回』,这句是形容菩萨的动态。诸位想想,也许大家在动物园看到大象,我们仔细观察,它给我们一个什么感触?稳重。大象要转过头来,是慢慢的全身回转,它不像我们一般人总有轻率,看那一边,头马上就转过去,象是整个身体转过去,动作缓慢,显得稳重。『观察善 ……' u1 y0 R4 c, l: V: y
& @+ W+ Y2 a, |$ U: F. M2 z
7 b9 B; d) V7 `* x/ O p
! {6 Q4 r9 S( c% \3 W+ i% \9 S `
6 u# b5 D; G4 _ {3 Q2 @$ h2 L8 V$ q 209 12-031-0004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
K/ D8 {1 ` a9 h
l. A# b; V8 p$ z- y# N7 F4 j9 _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 (第四集) 2000/2/27 香港九龙 档名:12-031-00044 ?" Q) ]2 u; W! e# @1 A
* w+ D0 y1 G+ I/ z' H
请看讲义。昨天我们讲到善财童子请教的十一个问题,这十一个问题问得非常圆满,把我们学佛重要的次第、程序都说出来了。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这十一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做修学的参考。昨天给同学们介绍到第十一句:
( H4 j6 d' n8 [) t& }) V4 `
7 q% F4 e4 v$ [, H/ ~4 W 【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
( I6 K( G% F; ]# B& T* ?9 ^" J
, b( ]+ |$ }. }' R' E 『普贤行』要细说,就是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圆满』的意思,是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道理、方法、境界,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要不能落实,那就不叫圆满。如何落实?换句话说,菩萨的意思是要我们过佛菩萨的生活,那就是转凡成圣,这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如何『速』?速是很快的得到圆满,这就一定要依教奉行。世尊在一切经里面常常叮咛嘱咐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如果我们把世尊这一句的教训真的做到了,你就能够速得圆满。这句话的意义很深很广。受持,受是接受,佛跟我们所说的,我们是不是真的懂得、真的明白、真的相信,认真努力去学习,这叫受,我们真的接受过来了。持,要有恒心、要有耐心,不是做一天、两天,永远这样做下去,持之不失,不能够失掉。天天做出一个好样子给一切众生看,这就是自行化他,这才能 ……
! c7 E+ s! l0 ]/ E) g B, |# A1 @8 d& ?% o" ~
# _3 I2 g2 h& \: J4 ~/ D
2 X' D6 {2 R$ [$ L, M1 i
- o( [4 t% o/ g+ J; ?
210 12-034-0003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六)
6 q6 |) a9 c0 I; K. _2 X4 N
' K1 p: H/ T/ T' [# p……心量大,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生实报庄严土,不一样。这个道理不能不懂。1 U8 ]! B! o7 z) [8 c+ s
6 j; g* C7 \, @/ O$ p6 n' t$ p; y4 R
如果你在这一生当中,就能证到究竟圆满的佛果,这个心量还要扩大。扩大到哪里?《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