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9 16: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多活十二年。下面说:
( I( m( m/ ^9 k% R1 m6 k/ ]* j% b0 P/ U7 m1 A: I" }8 \4 v
【张拱辰曰。】* `* @& Y4 S0 m1 ~# }3 v0 J
0 P/ o \' p$ R" |. T- c/ e2 n0 t
这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为官清廉,他评论娄师德将军说:
. i% q& d/ S2 T/ Y5 z# m! e7 D! |- U9 U Q- n$ @1 G
【娄公夙称明恕。为唐重臣。尚不免于夺纪。况常人造恶多端乎。可不慎哉。】
" a7 d' {: L5 k# [: s7 p# W: X
* K* p+ X1 P$ e. E) y1 v 娄师德,『娄公』,这是对他很尊敬,称呼他娄公。『夙称明恕』,夙就是平生,一直都被人称赞,这个人廉明,能够宽恕人,能够忍让人。他是唐朝的重臣,为国家立了大功,但就是因为误杀两条人命,不免要夺纪,更何况常人?那些造恶多端的,寿命就夺得更多了,岂能不谨慎?说明《感应篇》所说的,神明夺人寿算是真实的,这都有历史证明。下面经文:
E" A. n0 s, B' _5 P4 T( h7 n/ S' o9 N" y4 i; a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I. @3 R! c* G1 p9 P' j
# i( G5 }. D. i0 D# N
批注讲:
p) ^$ d! Q! n' C! A: \/ x" R
( J, |! s& E4 |# b( O 【此一节。言人之一心。几微萌动。皆有鬼神鉴察也。】" \: O! x) x @) I7 C( i) R
$ w5 |$ C; B* r @6 Y 这一节的经文是讲,一个人内心之中最隐微的波动,念头一动,哪怕那个念头非常隐微,甚至连自己都觉察不了。『萌动』是刚刚萌发,还没有付出行动,这个念头已经被鬼神觉察、监视了。因此我们每个念头都逃不过鬼神的眼目,而我们身上就有这样的鬼神,这里讲『三尸神,在人身中』,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三种神,哪三尸神?
0 z. W: N4 B5 s5 W4 P0 [& y" D7 B! `# {! g/ N( y( `
【上尸青姑。】" B. t3 K0 P p/ p0 U. `, o$ Q* H" ~
5 C0 R9 k, w% \# E
【名彭踞。】
2 u! M2 ?+ p+ O* n7 R% F
# H* A6 j, g8 C 你看,都有名有姓。她
$ x* L$ ^: u( R2 I$ K; g+ m }8 V# S- f+ Z: \0 e4 c
【居人首。】
' N3 [7 j4 G$ _
9 D `# ^' j5 x& N, _ 就是人的头上。
" h5 z+ L$ L8 i: r* a2 k
" i3 `# s2 u8 T8 K7 W5 F, M$ T 【令人多思欲。眼昏发落。】
, e7 d; T6 j/ w. \( _' G: T' e9 C0 a8 H6 j6 Z7 o6 e
这个鬼神,她是『青姑』,叫『彭踞』,在人头上,引发人多思多欲。所以一个人总爱想东西,欲望很多,可能就是这个上尸神在那里扰乱。思欲多了,自然就会眼花发落,眼睛不行了。头脑思欲过度,医学上讲脑供血不足(头发是血之末),发就落了。
8 u/ [& b7 q5 R& E8 R, U4 ] X, E3 z( ]2 f R) Q; y6 I& F
【中尸白姑。名彭踬。居人肠。令人嗜食多忘。好作恶事。】
( Y/ h; }8 t9 b: s, S. y7 \
2 P( f, K1 J1 a3 D% i8 I 中尸神管什么?她是『白姑』,前面上尸神是青姑,白姑的名字叫『彭踬』,都是姓彭,三姐妹,三尸神是三姐妹。中尸神就居住在人的肠里头,肠胃、肚子里,令人好吃、喜欢美味。所以一个人食欲很旺盛,很喜欢吃美食,大概是中尸神太活跃了。多忘性,他健忘,而且『好作恶事』,有喜欢作恶的倾向,这都是中尸神在作用。0 L* |% Y6 V" G; D8 Q# u
& u G! h z v0 k3 Q, O$ r 【下尸血姑。名彭蹻。居人足。令人耽色喜杀。肢脏扰动。】0 y9 g. ^6 P' f9 F; e+ F3 ^
: ]5 ?* D, |0 t& U0 `+ U2 y/ g# Y! H
这个下尸神叫『血姑』,名『彭蹻』,她居住在人足部,她的作用是干什么?令人沉迷于美色,就是好色(色欲)、『喜杀』。就是淫、杀,这种心理往往是下尸神弄起来的。一个人色欲萌动,他的身体气血就被扰乱了,『肢脏』,肢是四肢,脏是内脏,都被搅动起来了;杀心起来也是如此。所以久而身体就会出毛病,尤其是多欲之人,他的身体一定会受到损伤。下面说:
# ^- S4 T, H- T4 n* R2 {( o& d$ c7 _# D9 u0 X
【三尸利人速死。即出作鬼。享受血食。故于庚申日。乘人睡寐。与身中七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I9 |7 K, u8 n( z0 f6 |2 _
5 w& {! N& o. o" r* u/ t7 O6 R
这三尸神就希望人赶快死,为什么?人死了,她就出来做鬼,就解脱了。人没死,她就被束缚在人身上,她出来做鬼,可以享受人『血食』的供养。所以她们就希望人早死,拼命的帮助人作恶,作恶就夺寿算,算尽则死。而且她每于『庚申日』,庚申,庚是天干,十目之一,申是地支,十二目之一,天干跟地支搭配起来就是六十个,庚申日就是六十天之中的其中一天,也就是每六十天循环一次。此时这天,『乘人睡寐』,这个人睡着了,三尸神就跟他身上的七魄(也是七个鬼神,都是在人身中的,所谓三魂七魄,都是身上的神),就一起『上诣天曹』,到天庭,跟上帝述说这个人犯的罪恶,就是希望神明赶快减他的寿命。当然小小的罪过都不肯放过,希望他的寿命赶快减除掉,她就能出来了。
/ C1 u, e9 y$ ~: A3 l) _/ W
; B* x! _$ E- X8 L 【所谓心。口。意。语。鬼闻人声者。三尸其最也。】! l3 R3 V8 [; }9 J5 K
! f/ {( P0 T3 Z/ F! |: k0 S$ A 所以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口里说什么,意念动的什么念头,身口意造作,鬼神都会知道。但是鬼神里头,三尸神是最清楚的,因为她就在人身里头,每时每刻都没有离开,而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日夜来监察,她不用睡觉,她就是观察人。. B& [" y7 h c
& }; I( N# D* ] c K; @
【今人不知检身克己。清心寡欲。而徒恃道家守庚去申之法。为断绝三尸入告之路。适足自欺耳。】
2 p% [/ b2 s3 l/ i/ K! ?
; P `' a* ~# P: W5 Y 因为道家有说到,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就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好了,有的人就有这个对策,他不是自己检察身的过恶、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清心寡欲』,而只是依靠道家,恃是依靠,『徒恃』是只依靠,道家有一种『守庚去申』的方法。因为她是庚申日的时候,三尸神上天曹告状,于是道家就有这种方法,在庚申日这天就不睡觉,因为一睡觉,三尸神就能够上天了,他不睡觉,不让三尸神上天,『断绝三尸入告之路』。这个就叫自欺欺人,他不是从根本上来断绝三尸神告状的机会,只是做表面的功夫。什么叫根本上断除三尸入告之路?自己能够修身克已、清心寡欲,不犯任何的罪过,那三尸神也无可告状了,这才是正路。三尸神不能胡编谣言,她胡编谣言,上帝会惩罚她,鬼神里头都有规矩。下面:# s4 G- b1 z. f9 Z" ^0 ~
9 ^3 C+ m S# V: B7 A0 |! o, O
【抑知念虑苟端。鬼神自当退避。三尸亦何足患哉。】
& p0 Y0 i. x7 `" V( v( l
0 V# Q6 P( N# r- a9 h4 T% j 这就是正理。我们要知道,当念头、思虑如果真的端正了,『苟』就是若、如果,念头和思虑如果都端正了,鬼神自己就会退避。一个人正气凛然,鬼神躲避都来不及,他怎么敢欺负人?身上的三尸神也就找不到告状的机会了。所以『何足患哉?』这个患是忧虑,何足以忧虑?这里引了程子的一首诗,程子是北宋的大儒程颐,他都知道道家这些鬼神的事情,劝导读书人来断恶修善。他写了一首《霄诗》,诗文是讲:+ L6 \- I9 b4 U# B
7 D0 @5 s, b' v+ D3 H
【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帝天已自知行止。任尔三彭说是非。】$ v6 ~8 m& I l4 ?! b
+ `- P3 D: Q3 n7 k7 H( w5 o 真正的大儒,养浩然正气,所以他不需要『守庚申』,庚申这天该睡就睡,三尸神要上天就上天,根本没有疑虑,为什么?心里没有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情,所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无愧,还怕什么三尸神告状?这个心『常与道相依』,与道相应,念念都在修道、行道,身行没有过恶。上帝自然就知道了,你的举心动念、言语造作,上天都清楚,人虽不知,老天爷知道。『任尔三彭说是非』,三彭就是三尸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