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82|回复: 20

星云大师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9 0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常修行

: }: {+ p" w# p$ Z3 m d3 N7 |: ~

 

8 b1 v3 q, s* ?% G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

  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法门;对治散乱,则可用数息的方式。 《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做一息。呼吸要长短出入皆分明,缓慢的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的,平常生活、诗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寸寸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潭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

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一九九○年元月一日
  地点:佛光山
  对象:法师、教授等 
  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  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
  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  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
  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  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一九九○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四、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五、时代性:佛陀因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特别与我们这个世间结缘。虽然佛陀出生在二千五百年前,并且已经证入涅槃,但是佛陀对于我们世世代代的众生,都给予了得度的因缘。所以到今天,我们还是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为我们的模范。
  六、普济性:佛陀的一生很有普济性。记得过去梁漱溟先生,他从佛教的研究,慢慢转入儒家。他认为佛教的人间性不够,所以当太虚大师在汉藏教理院,请他演讲时,他在黑板上写了“此时、此地、此人”。他说:‘我为什么走入儒家,就是为了这六个字。讲时间,佛教谈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阿僧祇劫,但是我们生命当下的现世很重要。佛教讲到空间、地方,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诸世界,世界虽然讲了那么多,但我们相处的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去净化它。佛教讲到众生,不但是人,十法界的众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量无边的众生中,以人最为重要。’太虚大师在梁氏演讲之后,作了一个说明,佛教虽然讲过去、现在、未来,但是重在现世的普济。空间上,佛教虽然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也是重视此界的普济;佛教讲到众生,虽然有十法界众生,但也是重在人类的普济。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表示他不是神。《维摩诘经》则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六祖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由人才能成佛,在其他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
  《法华经》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来赞叹生为人的可贵。经上说:“黑夜里有一只盲眼的龟,想要上岸求救。茫茫大海,闇黑无边,只有一根木头,这根木头有一孔,这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百年一浮一沉的刹那,找到那个孔,才能找到得救之道。”得人身,就是如此困难、希有。《阿含经》中也说到:“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些都是意谓人身的难得,人间的可贵。
  我有一次在美国三藩市,举行家庭普照。有一个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在家的佛教徒,叫我们了生脱死,我们不想;叫我们成佛,我们也没有动念过,因为成佛是好遥远好遥远的事;了生脱死,也是件好渺茫好渺茫的事。我们现在只想知道,我如何能够过得比别人更好一点,比别人更高一点,那就好了。’我听了以后,感触很多,我们的佛教一直偏离了人生。过去关闭的佛教、山林的佛教、自了汉的佛教、个人的佛教,失去了人间性,让许多有心入佛门的人,徘徊在门外,望而却步,裹足不前。所以佛教在度化众生的方面,要加强力量。
  印度佛教最初的一百年至三百年之间,是小行大隐的时代──小乘佛教盛行,大乘佛教隐晦的时代。到了六百年以后,是大行小隐的时代乘佛教盛行,而小乘佛教不彰显的时代。一千年以后,是密主显从的时代,──教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到了今天是人间圆融的时代。不论是小乘的、南传的、大乘的、西藏的、中国的佛教,今日提出的人间佛教,是要把最原始的佛陀时代到现代的佛教,融合起来,统摄起来。
  以中国佛教的发展来说,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四大名山,是以四大菩萨为主:观世音、文殊师利、普贤、地藏王。这四大菩萨之中,观世音、文殊、普贤是示现在家相,只有地藏王菩萨是现出家相。为什么这些菩萨,大都出现在家相呢?原因是过去的出家众,具声闻性格的多,出世的思想比较浓厚;而在家的佛教,比较乐观、积极、向上,更合乎大乘佛教的宗旨。因此大乘的佛教,更合乎佛陀的本怀。像太虚大师他自己亦谦称:‘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说我是比丘吧!不敢当,比丘戒律不容易受持得很完美。说我是佛吗?我也还没成佛,但愿称我为服务众生的菩萨。菩萨不是泥塑,供养在佛堂的,而是在人间活跃,有觉悟,有度众个性的大有情。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菩萨。所以,太虚大师一生提倡“人间佛教”,最后就归纳到菩萨学处,学菩萨就是人间佛教的旨趣。
  我们人人要有一个目标,追求往生净土,在西方有极乐净土,在东方有琉璃净土。其实净土不一定在东方、在西方,佛教的净土到处都是。弥勒菩萨有兜率净土,维摩居士有唯心净土,我们大众说人间净土。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人间创造成安和乐利的净土,而要寄托未来的净土?为何不落实于现实国土身心的净化,而要去追求不可知的未来呢?所以,在我们本山对于具有某种护教程度的信徒,老年的时候,由本山为他颐养天年,不一定要儿女来养他,甚至也不一定要到往生以后,到西方极乐世界,让阿弥陀佛来补偿他,对他说:‘你对佛教很好,我来养你,给你往生。’以佛光山来说,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寺庙道场,要给予信徒的信念──我这里就是西方净土,我就能给你安养。所以,我所认为的人间佛教,是入世重于出世的,生活重于生死的,利他重于自利的,普济重于独修的。
  不管佛教有小乘、大乘,有显教、密教,不管它怎么分,应该要有人间性,这是很适合时代的潮流。不仅承继传统,而且是时代所趋,人间佛教必然是未来的一道光明。过去最早期以声闻趋向大乘,我们称为正法时期;后来以天乘之天道思想来趋向大乘,我们定为像法时期;以人乘佛教来趋向大乘,可以说是末法时期。既然是末法时代,如太虚大师所说,末法时代提倡人间佛教更为重要。我现在就以“什么是人间的佛教”,作几点说明,我提出六点意见:    
  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 A
  我们知道佛教分为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人天乘的佛教,重于入世的;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的。我们常讲具有人天乘入世的精神,再有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那就是菩萨道。我们要以菩萨为目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的,是一致的。自利也是充实自己,并且要能普渡众生,我也能够得到自利。这五乘佛法调和起来,就是人间的佛教。譬如,我今天要到台北去,台北是我学佛的目标,那边是一个净土。我现在坐火车经过台南、台中、新竹,我可以在台南不下车,台中不下车,新竹不下车,直往成佛的目标;但你不能不经过台南、台中、新竹。也就是说,你要成佛,可以直接实践大乘人间佛教的法门。但是也不能不经过人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来完成自己。
  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 b
  今天有位军校校长问我:‘请你具体一点说,佛教对于国家、社会能提出什么贡献?’我说:‘三藏十二部的圣典,都可以有益于国家社会。’简单的说,只要一个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各位都知道,五戒就是不要乱杀生,不要乱偷盗,不要乱邪淫,不要乱说谎、不妄语,不要乱吃刺激性的东西、不饮酒。
  不杀生,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不侵犯他人,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盗,对于他人的财产,我不去侵犯,财富就能自由。不邪淫,是对于他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身体、名节就能自由。我不说谎,对于名誉、信用就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也就不会受伤害。不饮酒,我不去吃刺激的东西,对我的身体健康不伤害,对于我的智慧不伤害,我也不会乱来对他人伤害。如果一个人能够持五戒,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都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这个国家必定是个安和乐利的国家、社会。
  我们只要到牢狱里去作一番调查,就可以了解凡是作奸犯科,身陷囹圄的人,都是犯了五戒的人。譬如杀人、伤害、毁容,就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抢劫,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风化、破坏家庭、重婚、强奸、拐骗,乃至于贩卖人口,都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恐吓、倒会,就是犯了妄语戒。所谓饮酒戒,除饮酒外,包括吃鸦片烟、吗啡、吸速赐康、强力胶等毒品,会让自己恍恍惚惚,这是侵犯自己的智慧,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人人能够受持五戒,那么牢狱里就没有犯人了。甚至今天一般的信徒,如果把信仰升华一点,不要沦为民间之信仰,只是拜拜,祈求长寿、发财、家庭富贵、名位高显、身体健康等,只要受持五戒,不必去强求,也会有福报的。
  比方说:不杀生而放生,怎么不长寿呢?不偷盗而布施,怎么能不发财呢?不邪淫而尊重,家庭怎么会不和谐呢?不妄语而诚实,名誉、信用怎么会不好呢?不乱吃而懂得养身,身心怎么会不健康呢?一个五戒,对于我们个人、社会、国家,就有这么大的关系。所以什么是人间的佛教,五戒十善就是人间的佛教。其实十善也是五戒的再扩大罢了!比方说,身业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修持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修持不贪、不嗔、不邪见。有了邪见,思想错误,自害害人,一生都痛苦不堪。不邪见,佛教称为慧学,最终的目标就是在启发自性智慧,破除邪见。
  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 c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我常觉得我们中国佛教为什么会衰微?因为佛教徒没有佛法,没有实践佛法。佛教要我们慈悲,多少佛教徒有真正的慈悲?佛教要我们喜舍,多少佛教徒具有喜舍的性格?佛教徒心目中没有真正接受佛教。管你出世的也好,入世的也好,如果没有佛法,那与世俗又有什么不同呢?
  有人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都跑到我们家里的佛堂来,每个人把家中最好的正厅都让给了观世音菩萨,把菩萨供奉在那里。为什么?因为观世音有慈悲的功德。慈悲,才能走进每个人的家庭;慈悲,才能受到每个人的尊重;慈悲,才能真正降伏人心,让大家心悦诚服,恭敬供养。
  佛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染上悲观的色彩。佛教徒见了面,开口闭口就说:‘人生苦啊!苦啊!无常啊!无常!’。佛教有喜乐的性格,有欢喜的精神,所谓喜无量、悲无量,要把欢喜布满人间。讲苦,是让我们认识苦的实相,如何来解脱苦恼,得到欢喜,才是佛陀说苦谛的真正用心,“苦”不是最终的目的。佛说诸行无常,无常很好,无常可以变幻,坏的可以变好;不幸的命运,因为无常,它会否极泰来,时来运转另有生机;因为无常,所以命运不是定型的。我们如何来散布欢喜的种子,让举世之间都能得到佛法,大家都在幸福美满欢喜中过日子。
  有时候,物质上的生活这么丰富,像台湾经济成长,一切繁荣,也不一定能解决人的痛苦。金钱多、物质多,带给人的烦恼也很多。佛法的欢喜,是要我们从法喜、从禅悦、从真理中去体会内心的自在,内心的安乐。如果我们民间的信仰,只是建立在贪的上面,向菩萨、一切神明要求贪取,要平安,要富贵,要家庭美满,要长寿,中奖券,这种以贪婪为出发点的宗教层次,并不高尚。我们应该把信仰建立在“舍”的上面,信仰宗教是奉献的,是牺牲的,是利众的。人间佛教的利他性格,应该具有这种慈悲喜舍的精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 d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度是人间的佛法。我到美国去弘法,虽然美国不是佛教国家,但我感觉美国人士,有人间佛教、大乘菩萨的性格与精神。比方拿布施来说,美国人很肯布施,上教堂,多多少少都会乐意捐助的。社会有什么事情,都会欢喜的尽一点心力。尤其美国人见到你,就给你一个微笑,给你亲切的一声招呼:‘Hello!How are you!’、‘你好!’到处都是这样,这就是布施。一个笑容,一句问好,都是在实行布施,容貌的布施,语言的布施,他们把布施融会在生活里面。
  持戒,美国人是很守法的,戒律就是守法。他们是法治的国家,但不一定要在法院中讲法。在马路上遇到红灯,没有车子、警察也不会随便抢越马路的。路上只要是一个Stop的记号,他就不会过去,会停一下再通过。排班、排队,也是如此。我们有一次在夏威夷,有不少人去参观夏威夷的土风舞,我们出家人跟观光团,也到了那个地方。那个守卫管理的老先生,他手一指,叫那些人离开那边大树下荫凉的地方,那个地方要给出家人坐,没有一个人有第二句话,个个都乖乖地到那边去。为什么?在美国宗教是受尊重的,同时大家也尊重法制,因为你负责管理,我要尊重你服从你。有时候人多了,守卫来不及把人分配到这边坐,那边坐,就把路口弄条绳子围起来,指挥大家坐在这边,或坐在那边,管他各国的国王、州吏,各州的州长、议员,这一道绳子一拉,个个都守法地站在那里。为什么?这个绳子就象征法律,不能逾越过去的。法律的尊严、神圣,已和美国人的生活、思想融合为一体,老百姓守法,国家自然是个法治的国家。
  相反地,开发中的国家是什么情形呢?不要说一条绳子,就是一道墙,他都要想尽办法爬过去。所以,守法就是戒律,守法与否,关系一个国家的形象,也关系一个国家的进步、富强,我们要建立人间佛教法制的观念。
  谈到忍辱,美国人士也很能够忍耐。忍,不是你骂我,我不回口;打我,我不回手,算了,忍一口气罢了!这些都不是忍。忍,是担当;忍,是有力量的。忍,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牺牲,是一种忍辱负重。美国人工作的时候,难道他不辛苦吗?他在忍受辛苦;排队,依序不超越,这也要忍。所以彼此互相忍让,社会就能井然有序,不会有脱序的现象。
  说起美国人的精进也是众所皆知的。美国人积极、奋发、努力。我们以为美国好像天堂一样,其实美国人很勤劳,对工作认真不偷懒,不苟且,敬业精神正如佛教所讲的精进。佛教说精进,有所谓的四正勤--“未生善令它生起,已生善令它增长,已生恶令它断除,未生恶令它不生。”美国人的不断研究、突破,精益求精,因此使它成为世界强国。
  禅定:有时候,我们在美国的街上看不到人,大人小孩都在家里。讲话,小小声,不吵闹人。坐火车,都是一副悠悠然不计较的样子,这就像禅定一样。
  智慧:有人说美国人好笨,两块钱一个,跟他买六个,十二块钱,他算不出来,要两块加两块加两块再加两块……哦!是十二块。其实美国人并不笨,中国人机巧,有时巧得过头,变成投机取巧。美国人笨拙、呆板,可是他不随便乱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他们研究科技,能够发达精确,做任何事很稳靠。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以为我主张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事实不然,我只是很慨叹:我们推行大乘佛教,实践佛法的国家,我们为什么都那么悭吝、势利、自私、逃避,没有爱心,只顾自己?所以我们要提倡人间佛教,实践布施、利行、同事、爱语,这才是今天人间及社会所需要的佛教。五戒可以安定社会,六度可以建设国家,四无量心可以普利大众。
  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 e
  最近我到军中去布教,将官们对我说军中有一个问题,有些服役的青年认为:我去年就当兵了,他也去年当兵的,他升到班长了,我还是小兵,我心里不平,我们两人种的是同样的因,同时入伍的,为什么产生的结果郤不一样呢?各位要知道:因缘果报,中间有一个“缘”,缘不同,产生出来的果,就不一样。比方这朵花,多浇了一点水,多下了一点肥料,播种的地方肥沃,有和风吹拂、阳光照耀、雨水滋润,这朵花和那朵花,就会不一样呀!虽然同是一朵花,结果不一样,是因为“缘”的不同。
  所以,凡人常怨恨命运,恨世间不公平,挑剔家里的成员这一个不好,朋友那一个不好,社会不好国家不公,为什么不研究自己的因缘,究竟哪里出了毛病?譬如我说错了一句话,也许本来要升班长的,就因为那句话,升迁的机会就失去了。本来竞争的对手没有你好,可是在要紧的时候,他立了一个汗马功劳,负了一个重大责任,说了一句好话,他的缘份加强了,做了班长了。因此,在佛教讲求广结善缘,所谓“要成佛道,先结人缘”,要重视这个缘。日常生活当思一粥一饭,有多少的因缘成就;要感谢因缘,感谢大众给我机会,让我能参加佛教学术会议的听讲;感谢佛光山丛林学院举办此次的活动,一切都这么方便,这一切都要感谢呀!
  我们住在家里,早上报纸就送来,晚上电视一打开,多少演艺人员在表演。假如我们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报纸也不得看,晚上电视也不得看,那种生活多枯燥、无聊?因缘,使散居世界各地的大家和合,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服务奉献,让我过著很美好的生活,这是因缘的价值。大家给我的结缘,我应该如何回馈大家呢?要处处感恩,懂得感恩,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
  谈到因缘果报,因果实在不可思议。我们看到今天社会的人士,大家不了解因果。念佛的人,诸事不顺心时,就怪阿弥陀佛不保佑我,使我的钱给人骗去了,被人倒闭了;买股票没赚钱,也怪阿弥陀佛不灵感;吃素,身体越来越不好,也怪阿弥陀佛不慈悲。信佛吃素和发财致富、强身长寿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果是不能错乱,种的是瓜,如何得豆呢?念佛拜佛,持斋吃素,是信仰上的因果,道德上的因果;发大财得富贵,是经济上的因果;身体要健康,长命百寿,有健康上的因果;需要运动,正常的保健。怎么可以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信仰的阿弥陀佛?所以,今天有太多人都错乱了因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果。
  有一个过路的人,偷一家果园树上的椰子吃。主人说:‘喂!你怎么吃我的椰子呢?’‘这怎么是你的,它是树上的。’‘嗯!这是我种的呀!’‘你种的椰子是埋在土里的,我吃的椰子是长在树上的。’树上跟土里就没有关系吗?这因果是不能斩断的,因遇到缘就会产生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因,不会随便乱做,众生不惧因而乱来,终致榔铛下狱,结果好可怕!
  甚至于我们的佛陀,他在生的时候,和我们常人一样,有老病死生的现象,在因缘里面,都不出因果的范围,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因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了因果业报。“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天是什么?天在佛教中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今日,应该大力建设,人人有因果的观念,因果非常科学的、是理智的。人人有了因果的观念,就不必要警察、法院了。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导师,因果就是自己法律准则。
  在我的故乡扬州,几十里没有警察,几百里没有法院。人民都不犯罪,很少有什么凶杀案。如果我对不起你,你对不起我,不要争不要吵,我们到土地庙、城隍庙,烧个香,就能化解纠纷;发个誓,彼此认为这样很公平。为什么?因为因果会给我一个交代。现在有所谓的自力救济,没有办法自力救济,投诉无门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一个值得安慰的因果,因果不会欺骗我们,因为“善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而已!
  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F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也林立繁多,禅净、中观的空、中道,这是人间的佛教。说到禅,历代的祖师们,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身心,获得现在身心的自在,所谓的明心见性,就满足了。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
  净土也是一样。净土行人希望求往生净土,也是要现世念佛,念佛功夫不够,也是无法往生的,所以把现实的世界,做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别无捷径。尤其净土对现在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良方。假如你禅净双修,更能契合人间的佛教思想。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合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在现世生活中幸福快乐。有时候,有些人太重视物质的生活,流于世俗热烘烘的追逐,容易忘失了自己。有时候,远离人间,到深山里面去,一个人独处,如枯木死灰,冷冰冰的,对世间生死疾苦,不知关怀。人生太过热烘烘,太过冷冰冰都不好,缺乏中道的圆融。
  所谓中道,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遇到了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则。遇到一切果,就知道果从因生,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会随便怨天尤人,会去追查原因。“有”的现象,是由于“空”理。“不空”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空间,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聚会?没有虚空,宇宙万有如何建设?“空”中才能生妙“有”,所以,人间佛教是过著一种有物质,也有精神的生活,物质、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有向心外追求的,也有心内的世界;有前面的世界,也有回头的世界。不是盲从,一味往前冲,冲得头破血流,也要懂得回头是岸。人间佛教有拥有的,也有空无的;有群居的,也有独处的。把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调和起来,使人间成为最美好的生活。
  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正如我为佛光山所订定的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我觉得肯给人的,肯服务的,肯助人一臂之力的,肯跟人结缘,肯给人欢喜的,那就是佛的教示,佛在人间所给我们的教导。本山提倡人间佛教,坦白说,就是要让佛教落实在人间,让佛教落实在我们生活中,让佛教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佛在哪里?在我的心里。净土在哪里?在我的心里。眼睛一闭,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这里。天下的人都舍我而去了,但我的佛祖在我心中,没有离开我。
  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今天的社会、人间,我们每个人的负担沉重,对于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著我们。假如我们现在拥有了人间佛教,就拥有了整个宇宙大地,处处都能幸福安乐,就能如无门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能够拥有了心内的世界,不一定要求心外的世界如何大,如何扩大我心内的世界,人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世界,大概都离开不了我们的心。如何建立我们内心广大无比的世界,唯有不断的修行实践,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所谓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我仅概略地提出以上的看法: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六度四摄是人间佛教,因缘果报是人间佛教,禅净中道是人间佛教。各位在参加“人间佛教”研讨会之前,我仅以这些微意见,贡献给大家。祝福各位!
  (一九九○年佛光山青年佛教学术会议主题演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公元一九八一年九月
地点: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

第一讲

  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在中国文化大学的华冈师生,称做“华冈人”。所以过去、现在,凡与佛光山有缘分的人,都应称为“佛光人”。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佛光山的大众等,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现在我把“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分成数点,贡献给与佛光山有缘的大众。

  第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在家,父母生我形体,养我色身;因此父母第一,自己第二。出家,常住生我慧命,养我法身,同样的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常住是我们的根,没有根的草,生命不能长久;没有根的树,既不能开花也不能生果。没有常住的人,就好似没有灵魂的人。

  常住是我们的家,家里有温暖,家里有教言。没有家的孤儿,日子不好过;没有常住的徒众,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法统,那里象是佛弟子呢?

  古德们有的为常住服务终生,甚至艰苦或兵难都不和师长分离;有的人为常住奉献所有,与常住生死相依。现在有一些人擅离常住,忘失初心,不知恩义,不重根源,人道既亏,何能进入佛道?佛光人应把常住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臣义士,甘愿为国牺牲,这个国家那有国魂?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尽心尽力的干部,这个团体怎有生命?所以吾人荣幸的做一个佛光人,凡常住需要,无不全心全力而来承担,因为在我们的思想精神里,本来就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第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有常住就有大众,常住是我们的家园,大众是我们的法侣。没有大众,不能办事;没有大众,不成僧团。爱护大众的人,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维摩经里说:“佛道到那里去求?佛道在众生中求!”凡是具有圣贤气质的人,都是把大众的存在建立在自己之上,凡是自私的俗人,才忽视大众,注重自己。我们到佛光山来成为佛光人的一份子,要知道佛光山不是靠一人所能担当的,荷担佛光山弘法利生的是常住三宝和十方大众!可以说: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光山;没有大众,就没有个人。佛光人应尊重大众,不可忽视大众;应容纳大众,不可排除大众。

  僧团,本来就是和合众的意思,也就是清净和乐的大众。个人,只是大众里的一根螺丝钉,只是混凝土里的一粒砂石。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这根螺丝钉,把整个机械锁紧;用自己的这粒砂石,把混凝土牢固。要尊重大众,帮助大众,不可自己先做了大众里的逃兵!

  第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很多,在佛光山的聚集,不是痴聚!我们有兴隆佛教的理想,我们有普济社会的愿心。我们知道未来佛教的慧命,完全寄在佛法的事业上。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业,都是传教的方便。

  我国自明清以来,教务衰微,僧伽素质下落,主要原因就是佛教没有事业。社会信众除了丧葬仪式偶需佛教外,竟不知佛教对它们还有其它关系。

  卅年来的台湾,我们为佛教造就人才,而这些人才办了养老院、育幼院、托儿所、幼稚园、学校、杂志、电台、电视、讲堂、医院、出版社、图书馆等,可以说我们的事业带动了佛教的发展。

  菩萨道的弟子,本来就该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我国号称大乘佛教地区,但目前能有几人具备菩萨道的慈心悲愿?所以吾人应披心沥肝,誓愿身为佛光人,要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为职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求佛教的发展,不管自我如何牺牲,也是甘心情愿,我们决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供养三宝,奉献给一切众生。

  第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语云:“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吾等佛光人应改为“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为了佛教故,两者皆可抛。”吾人如果不把对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无法获得宗教所给予的价值。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英雄豪杰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事迹,他们成仁取义的风标,应该就是我们佛光人信仰上的蓝本。

  唐玄奘为了佛教译经事业,亲往印度求法,沙漠失水,他立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的精神,便是以佛教为第一生命,自己为第二生命的精神;扬州监真大师为了前往日本弘法,历经七次危险,共费十二年时光,才能将佛法带到日本,那种“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认识,古德们凭借这种精神和认识,佛教在世间才能放出灿烂的光辉。

  吾人非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为逃避而信仰佛教,吾等佛光人是为了佛教而信仰,为了佛教而服务,为了佛教而奉献,为了佛教而牺牲。所以,我们佛光人的守则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今天先作第一讲共分四点:第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第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第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第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第二讲

  佛光人所以称做佛光人,当然在思想、精神、风格等等的上面,佛光人稍与一般人不一样。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今天第二讲中,我也将提出四点意见,希望和称做佛光人的大家共同勉励。

  第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做俗谛,把出世间法称做真谛。佛教一向尊重出世间法,鄙视世间法,但是我们佛光人的感觉里,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世间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的佛道?故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我们不容否认的,今日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过份地忽略了世间资生的问题,急于要求证出世的解脱,致使世人病我佛教为消极、为厌世,不知大乘佛教的精神,虽然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先作入世的事业!

  没有入世的事业,和人间实际的生活脱了节,假如天天高呼出世的口号,国家不爱,父母不孝,族友不亲,这样就能容存于天地社会之间吗?

  耶稣教虽有天国的思想,但他们对人间的事业非常热心,学校、医院,赚了大家的钱,大家还要说他好。佛教提到世间,就认为娑婆似苦海,三界如火宅,把人间比得像牢狱一般地可怕,但谁又不在三界娑婆的人间讨生活呢?

  就因为这种思想的偏差,可怜的佛教自隋唐以后,出现了数百年日渐衰微的现象。近三十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要,佛教入世的事业越来越多,跟着佛教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所以我们佛光人要肯定复兴佛教的不二法门,必然是先有入世的事业,然后再求出世的依归!

  第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佛教给社会最大的误解,就是误解佛教是度死的宗教。平时不知佛教何用,到了大死时,才知需要诵经超度,致使人天师范的僧宝,沦于以经忏为职业,误尽了天下苍生,损失了无限的人才!

  我们佛光人并不反对功德佛事,但我们认为度生比度死更重要,我们必须先度生后度死!

  不用说,在佛教里度生的活动难做,度死的功德好为,谚云:“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假如要弘法利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你是一个人间佛教的推动者,你不但要博通经论,而且要具有一般社会知识,甚至天文地理、政经常识、讲说写作、各种技能,还有那宗教体验,庄严行仪,如果这些不能具备,就成为度生事业的缺失。

  度死的功德,当然也可作为度生的因缘。一场如法的功德佛事,不但亡者受益,就是生者也会以此有了得度的因缘。不过我们佛光人还是应该先充实六度四摄的修养,佛光比丘要以做医师、教师、教诲师、布教师、工程师、领导师为职志;佛光比丘尼要以从事护士、幼教、音乐师、美术师、家政师、语文师等为目标;佛光优婆塞、优婆夷,要护持真正的佛法──所谓真正的佛教就是人间先度生后度死的佛教!

  我们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从幼稚园、小学、中学、一直推动到大学;从各人家庭一直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众一直推动到大众生活里去。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于一切家庭,一切社会;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慈济事业到处设立,我们要把佛光幸福、欢喜,布满人间!

  我们佛光人先度生后度死,至少佛光人也要能做到生死一起度,千万不可只度死不度生!

  因为我们佛光人感到生者需要佛教比死者为需要!

  第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问你为什么学佛?回答总是了生脱死,你为什么出家?回答也是了生脱死。“了生脱死”,当然是我们学佛出家的最高目标,但是把这件神圣大事,已当作了一句应付的口号,岂不是太不重法尊教,由于吾人学佛太过躐等,好高骛远,致使许多言行都像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把话说得很大,连一点实践也没有。

  佛光人所以要这么想,并不是不重视了生脱死,只是说生活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解脱生死?比方:你没有吃饭,没有衣穿,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安心办理生死大事?

  我们往常遇到现在初学的佛教人士,一开口都说:“我喜欢过清净的生活”,一闭口也说:“我喜欢入山修行”,这本来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话,但仔细研究,就发生了问题。因为你喜欢过清净的生活,而我就应该忙碌给你吃饭;你喜欢入山修行,而我就应该苦命工作,帮助你生活所需?你不觉得你的学佛太过自私吗?你去修行了生脱死,我们为你谋取生活,永远就沉沦生死苦海,我们怎么办呢?

  古来的大德宗师们,他们学佛修行,都先发心为人服务,有的愿生生世世做一条老牯牛,为众生拉车负重;有的人陆沉头陀苦行中,一工作就是数十寒暑;因为他们知道,生活的资粮不具备,生死又何能了脱?

  阿弥陀经里说:“若人欲生极乐国土,不可少福德因缘。”这意思就是要我们办好生活上的福德资粮;佛陀住世时每在说法中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我国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吁;故吾等佛光人应上体佛陀和祖师们的慈悲,生当此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人人都能先照顾自己的生活,进而断除忧悲苦恼,超越三界,永离生死轮回。

  第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在社会人群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满瓶不动半瓶摇”,意谓真正有学问能力的人,不急于求着表现,反而一些不成熟的人却喜欢耀武扬威,争取表现。

  在佛教中的学道者,不少人不知养深积厚,不明白大器晚成,总汲汲于攀缘,希望一蹴就能功成名就。

  目前佛教中的情况,自己未受僧众教育,却喜欢作僧伽师资;自己尚未受具足大戒,已经招收徒众;出家后不安于学,却喜欢云游浪荡;佛门规矩不懂,已在专职贩卖如来。在这种情况之下,怎能出现法门龙象?佛寺丛林怎能成就圣贤?

  所以我们佛光人,不可流于时习,我们学道,要甘于十载寒窗的煎熬,要接受安贫乐道的生活,宁可无钱无位,不能无道无格。我们要先缩小自己,不要急于求售,等到因缘成熟,再自然扩大。

  最后,我希望我们佛光人像千年老松要能经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我希望我们佛光人像严冬腊梅,要能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我希望我们佛光人像空谷幽兰,要能耐得了清冷的寂寞;我希望我们佛光人像秋天黄菊,要能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因为唯有有能耐的人才能成功,唯有能缩小的人才能扩大自己!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今天第二讲共分四点:

  第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第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第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第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第三讲

  我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讲佛光人应该如何如何,主要因为佛光山自开山十五年以来,佛光人一天多过一天,我们佛光人不能不树立风格,不能不确立原则。其实这些佛光人所应树立的风格和确立的原则,也不一定只限于佛光人要这么做,这是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论老少,大家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定,自能影响到佛教的兴隆。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的第三讲,我也分四点来说:

  第一、佛光人不私收徒众

  印光大师论及佛教衰微的原因有所谓三滥,即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其中尤以滥收徒众,致使僧格堕落,教团散漫。吾人如有志于重整佛教僧伦,应从不滥收徒众做起。

  目前,出家太过容易,因为有一些人他的福德因缘和善根既不具备,预习僧团的生活行仪和信心也不多,急急忙忙的出家,也急急忙忙的还俗,进出佛门太过容易,这是佛教的缺失,也是这一代青年的悲哀!

  出家,不能不找一个师父剃度,在佛教里,师父度人心切,告诫弟子的条件并不苛刻,甚至还有些讨好徒弟的诺言,因此,师教徒不严,徒敬师不够,师不像师,徒不像徒,就这样形成。

  尤有甚者,师父收徒并不是为了佛教培养人才,而是为自己增加了臧获,徒弟拜师也不是为了献身佛教,而是找寻一个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师徒间用心如此,真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了。

  就算在家信徒宣誓入佛,那也是皈依三宝,不是如一般所说“拜师父”,佛教所以缺少推展的力量,就是因为信徒全都给师父占去,真正佛教已没有佛教徒了。

  不少在家信徒,也只知有师父,不知有佛教;只知供养师父,不知护持佛教;教与徒分了家,佛教怎会产生弘法利生的力量!

  我们佛光人不可以私收徒众,我们要把徒众还给常住,甚至还给佛教!出家弟子只论辈份,不依某一人,例如第二代的都是师父,则第三代的就都是徒弟;如果是在家众的弟子,所有出家人都是师父,所有在家众都是弟子。

  佛光人的僧宝,人人都可以收徒弟,但男女众只有大师兄为法定的代理师父,自己只是很多师父之一,佛光人应明白将此告诉下一代,否则,不算佛光人!

  我所以如此主张,实因所见佛教中人人收徒收孙,有时师父们各自卫护自己徒弟,造成同参道友彼此势如水火;就算师父们无争,众弟子也会各自以师为背景,划清界线,“这是我师父的!”“那是你师父的!”自然而然就会闹得人我是非乌烟瘴气了。

  希望吾等佛光人,体念佛法根本精神:“我只是众中之一!”让清净和合的僧团,真正做到:一切是公的,一切不是私的!徒弟是佛教的,徒弟不是自己的!

  第二、佛光人不私蓄金钱

  金钱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也是修道的资粮,佛化事业的资本,发心出家为僧的佛光人大众,应该对金钱有一正确的认识,对金钱有一合理的态度。

  我们不可贪财,但我也不必自鸣清高:“我们不要钱”。烦恼祸患的金钱应该远离,净财资粮对于修道也非常重要。个人可以没有钱,佛教不能不富有。

  目前佛教界对金钱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有下列数点:

  一、以为有钱就没有道德,有道德的人不该有钱。

  二、佛教的人士不会用钱,但会积聚。

  三、个人比寺庙富有,寺庙比教会富有。

  四、委托信徒放高利贷,和信徒合作投资世俗事业(如养鱼、开百货公司),供俗家亲人使用,留给子孙。

  五、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知道用在佛法事业上。

  六、只知道收,不知道舍。

  世俗人对金钱不能看开,贪求无厌,还情有可原,但佛教人士对金钱放不下,甚至不会使用,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佛光人不是该拥有金钱,但佛光人不该私蓄金钱。

  佛光人对金钱处理的方法应该如下列数点:

  一、出家在家彼此不可有金钱的借贷。

  二、为常住大众积聚净财,不为自己储蓄。

  三、不私自化缘,不轻易贪取檀越的供养,所谓信施,只是通过我们用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四、有钱,随来随去,会把钱用在佛教和大众身上的人,才是会用钱的人。

  五、假如为理想、事业、和计划中的需要而储蓄,应存在本山小银库中,否则,即不合法。

  六、假如本山大众,不管任何人,而查询某人在小银库中存款多少,或议论其长短,乃是干涉他人之行为,应提出纠举。

  吾等佛光人,所有净财资粮,如果能遵照以上原则奉行,庶几对钱就无过了。

  第三、佛光人不私建道场

  佛光人的聚合,乃是有志奉献佛教的僧团,我们认为佛教比寺院重要,常住比个人重要。因为个人只是常住的一份子,常住只是佛教的一个单位。佛教的利益才是寺院常住的利益,寺院常住的利益才是个人的真正利益。

  佛光人应有团队的精神,应有整体的观念,以佛教的利益为利益,以常住的利益为利益,往大处去设想,往远处去计划,自己不要营求私利,自己不可私有道场。道场,乃修行办道的场所,供十方大众修学之处,不是个人的安乐窝。今日佛教界,到处都有私自营建的道场,分散了佛教的力量,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不易发挥集体的力量,例如有些佛教僧众的观念,是“宁可吃一家饭,不愿吃万家饭”,意谓只要侍候好一两位有财力的信者,免得麻烦为信徒大众服务,致使佛教弊病丛生,佛教衰微的现象。此为甚!

  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古德所说:“宁可在大庙里睡觉,不在小庙里办道。”佛光人要从大众里培养奉献的精神,要从团体里磨链入道的信念。吾人学佛,首重发心,不发心弘法,如何能普及佛法?不发心利生,如何能拥有众生?佛教的慧命乃寄在传教的事业上。吾人朝暮所求的佛道,是在一切众生间,佛光人如要保持一份佛子纯真的德性,千万不可谋求私利,自图安乐。吾人宁可庸庸碌碌在僧团中修行,不要瞎打主意,以为自己有些信徒护持,有力量拥有道场,这里成立一间精舍,那里开设一间佛堂,既不能挂单接众,又不能专心办道,同样的应付于生活之间,当初出家时的大心宏愿,因此,反而更不能贡献于佛教,也可说是自己最大的损失!

  佛光人虽不要私自的道场,但可以有公众的道场,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公众的道场就是自己的道场。在公众的道场里,可以获得大众的助缘,可以增加学道的见闻,还有同参们的激励,职务上的观摩。佛光人若是拥有私自的道场,不只会失去大众,甚至还会失去自己!

  第四、佛光人不私交信者

  佛教里经常把信徒看作是自己私人的,你不是常听说:“某某信徒是某某法师的徒弟。”私人的徒弟多了,“佛教”反而没有“徒”了。

  信者皈依的时候,本来就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某人,即使皈依某某师父,仍然应该称做佛教徒。

  佛教徒,是佛教的,是僧团的,是大众的,我们在感情上不可把他们看作是属于自己所有的!

  佛光人和信徒来往,要以常住代表的身份,接引信徒,照顾信徒,这纯是道情法爱,不可建立私人上的来往关系,因为一有私人来往,就不会以常住为重,最后必然自己和信徒都为常住和大众所弃。

  我见到一些和信徒有私交的僧青年,接受信徒的馈赠,等于公务员,接受了民众的贿赂,吃了五谷不能不消灾一样,因此就会循私,不是拿佛法作人情,就是拿常住作牺牲,甚至和信徒结成世俗的兄弟姊妹,反认信徒为义父义母,使僧格堕落,法统废弛,良深浩叹!

  我又见到一些佛教中的大德们,和信徒合伙经营事业,最后失败时要死要活;或托信徒转放贷款,最后倒闭时不敢吭声;就算不致失败倒闭,当自己无常一到,是他自己的但也是佛教的净财,究竟存放在那里,却没有人知道,这不是很大的损失吗?

  我主张佛光人不可在世俗人家轻易走动,不可轻易交托信徒购买物品,不可把钱财存在信徒之家,不可随便接受信徒的馈赠,我们佛光人与信徒来往纯是佛法的、公众的、僧俗之间需要净化,不可俗化。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在第三讲里我希望大家做到:第一、不私收徒弟,第二、不私蓄金钱,第三、不私建道场,第四、不私交信者。因为无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入道,入道才能办事。

  第四讲

  我自童年进入僧团,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岁月,在佛教里所修所学,所见所闻,自有些心得,尤以目前佛教的现状,僧众的臧否,有一些耿耿于怀,甚至忧心忡忡。像现在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私愚痴的观念,怎能绍继如来,弘范三界?故情不自己,只有从吾等佛光人自我要求,改革思想,增强信念,把不当的习气扬弃,把不正的言行摒除,所以在第四讲的怎样做一个佛光人里,再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佛光人不私自募缘

  化缘,在佛教里是件很美而又很有意义的好事,宇宙的一切人和一切事,要靠缘才能存在,佛教界的事业,要靠缘才能办理。可惜多少善缘善事,都给不当的运用,成了恶缘恶事,加强捐强募,私有私占,致使美好的缘法,成了今日佛教给社会认为最大的垢病!

   例如出家尚未受戒,或受戒尚未参学,就先学会化缘,那些挨门挨户的索讨,只赢得一句“老板不在家”的回答,佛教丢失体面,莫此为甚!

  近来,由于各大德的弘传圣教,佛教徒也逐渐增加,化缘并非十分困难之事,所以一些无志无愿的僧徒,不想去用自己的智能道德、苦劳牺牲来奉献给佛教,却先想到化缘,滥用了化缘,自己纵有收获,但佛教的公益,佛教的尊严,损失了更多!

  本来,佛教有句谚语:“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但一些初出家者,假借闭关住山之名,先向信徒化缘,先找信徒护法,甚至买电视机向人化缘,出外旅行向人化缘,要衣服穿向人化缘,要买书向人化缘。化缘,化缘,招致了信徒的穷于应付,最后他们只得宣布对佛教无缘!

  吾等佛光人,应有忧道不忧贫的精神,除佛法公众的事业以外,绝不私自向信徒化缘,宁可无衣无食,无钱无缘,也不私自化缘。

  第二、佛光人不私自请托

  佛光人不私自化缘,更不私自请托。

  一些不明事理不顾大体的僧众,见到信徒,就诉说不完的一些请托:“请代我买一件布料”,“请代我买一双鞋子”,“我想要维他命药品的治疗”,“我想要日制收录两用机”,信徒买好以后,你是出家师父,他不好意思要钱,只得说由我供养好了,受者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供养,不知道这是最恶劣的行为!

  不但如此,还有一些好走官势豪贵之家,今天拜托你护持法会,明天拜托他帮助化缘,引权位而自重,托巨室为后援,庸俗腐化,腐化庸俗,僧格堕落,僧伦不修,无过于此!

  更有甚者,自己无才无能,无学无道,但又喜好建寺,待寺成之,既无信者,又无徒众,只好请托地方土豪劣绅,参予名位,你做管理人,他做董事长,最后这些临时的集合,因为理想不一,信念不同,纠纷者有之,诉讼者有之,这一切皆种因于请托所造成的后果。

  语云:“人到无求品自高”,八大人觉经云:“无自多求,增长罪恶。”故吾等佛光人,可学普贤王之愿“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宁可求法求道,也不要向世俗请托。当然,人间所贵者,相互依助,虚心请托,也是公共关系,但为弘法利生,即使向人叩头请托也无可厚非,但不可为一己之私利,忘记僧宝的尊严,走权势之门,托自己私事。佛教里如能请托越少,僧宝的地位就会越高。

  第三、佛光人不私置产业

  我在第三讲里会希望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现在我还要强调佛光人不应私置产业!

  有一些年轻者,常常希望自己有一幢房子,或是希望父母分给他一份产业,我常看到年轻的学道者,当他们产业有了的时候,自己的道业就没有了。

  过去有位信女不愿嫁人,而来山要求出家,他带来了父母给他预备的嫁妆,如电冰箱、电视机、汽车等,我当时叫他把那些东西送回去,他说,他自己并不要那些东西,送给常住大众用好了。我说:“不行!你以后在教室里听课,如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你就想那是你的电视机,你看到有人吃冰棒,你就会想到那是你电冰箱里的东西,你怎么能安心修学?”

  他回答说不会,他又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后来当我仍坚持叫他把东西送回去的时候,他舍不得那些东西,只有自己和那些东西,一起回家不再来了。

  还有一些原来已出家多年的人,本来在佛教里很安住身心的求学求道,但后来他的父母要买一栋楼房给他,他为了要管理那栋楼房,也只好回家守门户去了。

  财产,对俗家人有其必要,但对出家人,如果他不会运用财产的话,产业会埋葬一个修道者。

  世俗之人,产业越多越好;学道之人,产业越少越好。否则,产业不但不能帮助修道,反而成为修道的障碍。基于上述理由,吾等佛光人除了常住公众的产业以外,自己千万不可存有置产的私心,因为私置产业,长养贪心,贪欲的洪流,会把吾人本已安住的身心冲失啊!

  第四、佛光人不私造饮食

  在佛教里做住持当家,学问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品德和供养心。本山对大众是有心供养的,尤其饮食、灯光、热水,不愿意限制大众,但私造饮食,绝对不许可的。

  有名的律宗首刹──江苏龙潭宝华山隆昌寺,自古以来,每年春秋二季传戒,住众千人,严持戒法,被尊为模范道场。不知由什么时候开始,准许大众除正餐过斋堂以外,各人可以“烧小锅”,私造饮食。从此,住众成年累月不上殿者有之,不过堂者有之,在房中宴请外客者有之,偷窃山中蔬菜竹笋者有之,盗用常住油盐者有之,僧格之堕落,制度之破坏,自此,宝华山无复昔日之庄严神圣矣!

  偶而私造饮食,本是轻微小事,但影响所及,因私造饮食,而使僧团弊病丛生,能不戒之慎之乎!

  丛林里面在大寮监斋侍者像旁,写一联曰:“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鎚。”可见过去大陆诸大丛林,已早注意及此,故提早防患未然。今我佛光人,应体会开山建寺之苦心,了解僧团制度之重要,千万要遵守,绝不私造饮食。

  本山所有设备,已够大众使用。若有宾客,可在朝山会馆用餐,若是有病,如意寮中可以方便饮食;若因公务误餐,法味堂中留有菜饭;若是特别喜吃酸甜苦辣者,可以吩咐典座持别制造供养大众。

  佛光人如系精舍颐养天年者,年老对常住有贡献者,或已担任常住堂主多年者,对于饮食虽可方便,但仍不可邀约他人共进餐饮也。

  本第四讲,即希望佛光人第一、不私自化缘,第二、不私自请托,第三、不私置产业,第四、不私造饮食。佛光人如果都能奉行以上各点,则我佛光常住,必能团结自强光大佛教也。

  第五讲

  我每于周会时和本山职事、学生、徒众等讲说“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并非是标新立异、创宗立派,我只是惭愧自己无德无能,无法要求全佛教的人士接受我的意见,我只是希望我的学生和我的徒众能遵照我的指示,确立做人的原则、轨范、弘法的观念,故此只敢希望佛光人能切实奉行。

  佛光人须知目前佛教现状,既无制度,又无是非,到处是苟延生活,胡混时光,吾人如不高举信念上的旗帜,思想上的目标,怎能为佛教承先启后,策励将来?故在第五讲中,我亦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吾人学佛,不同于一般世俗之人,盖吾人有宗教情操之故也。

  什么是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应该就是宗教的性格,就是生来俱有的牺牲、奉献、忍耐、慈悲、公正、无私、诚信、淳朴等的宗教美德。如果在自己的性格里没有这些宗教美德,就是此人没有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固然是与生俱来的美德,但也可靠后天的培养,佛教徒每天的朝暮课诵、过堂用餐、出坡作务、参禅念佛,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宗教情操。佛教徒以为一切修行都是为了了生脱死,其实宗教情操都没有培养好,怎能了生脱死呢?

  现在一些虽然出家剃度受戒之人,考其志愿与精神,有几人具有牺牲奉献的发心?有几人具有慈悲忍耐的德性?其它公正、无私、诚信、淳朴,有时连一般的做人之道都不具全,怎能对佛教和众生提出最大的贡献?更进一步说,怎样才能证悟自性了生脱死呢?

  发心学佛,把自己奉献给三宝,先要考查一下自己的宗教性格。现在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僧团里具有佛教性格的人太少了。故我希望佛光人不能疏忽宗教性格,不能不培养宗教情操。

  怎样培养宗教情操?应先具有四心:一、离欲心,二、惭愧心,三、平等心、四、慈悲心。然后再具有四德:一、威仪德,二、行持德,三、忍耐德,四、普济德。

  总之,佛光人的佛教性格,应该是信仰比生命重要,佛教比自己重要,大众比个人重要,道德比金钱重要。有了佛教的性格,做好佛光人就不为难了。

  第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观念

  现代的社会,常被有道之士批评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为什么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呢?主要的原因就今日社会大众,普遍的缺少因果观念!

  佛法召示我们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生为现代欲海洪流的芸芸众生,普遍不明白因果,不怕因果,可以说,目前的社会上,到处是能骗的则骗,能贪的则贪,能抢的则抢,能占的则占,横竖法律不是万能宝典,违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就是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有制裁,因为他不知道法律不会制裁,但因果不会不制裁的!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的事,逃得了法律的审判,逃不了良心的审判,逃不了因果的审判,日本楠正成死后,在衣服里留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是最后的胜利者。

  过去佛教长老大德,考验后学,也是先观察他是否志诚,然后要明了他有否因果观念?因为学道之人,若不志诚,若无因果观念,即此人一定会营私舞弊,弄法玩权,非无益于大众,甚至还要伤害到常住和佛教。

  不幸的是现在佛教僧团,亦如社会,对因果观念越来越薄,没有为教的热诚,没有为众的公德。曾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的常惺法师以“惑业苦”的定律,讥讽应赴者为“和尚怕斋主,斋主怕因果,因果怕和尚”,真是刻画到了极顶。

  吾等佛光人,应不同于流俗,僧格的树立,应先有因果观念!宁可无钱、无衣、无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宁可无名、无位、无用,也不能违背因果。

  侵犯常住公物,这是违背因果的定律,浪费常住所有,这是违背因果的行为。只凭一己之私,不顾佛教荣誉,不念他人利益,所以古德慨叹为“袈娑下失却人身,而作披毛戴角还”的警语,即此之谓也。

  第三、佛光人要有惭耻美德

  佛遗教经云:“惭耻之服,无上庄严。”在佛教里要想激励自己的菩提心、荣誉感,以及进德修业、敦品向学,没有再比惭愧的美德更重要的了。

  所谓惭愧,惭者怕对不起自己,愧者怕对不起他人。一个人能时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人,则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几近于圆满了。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已经不大重视惭耻的美德了。例如目前有些明明是僧宝,他不知僧宝的尊严,居然出卖僧格,亲近白衣,有的美其名曰灌顶,有的美其名曰传法,白衣上座,僧装下跪,这不是佛说的末法现象?有少数经忏之流,上着袈裟,下穿革履:口诵经文,心计单嚫,这不是无惭无愧的写照吗?还有那些身披法衣,手持引磬,挨门挨户的敲打,说得好听是化缘,其实是如丐者乞讨,这不是丧心病狂忘失惭耻的美德了吗;还有一些坐享信施供养,不知福利大众;一意攀缘世俗,不知安份修持;这岂非不重己灵不知羞惭为何事吗?

  省菴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辩,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省菴大师继续说:“每一念此,不觉泪下”,这就是惭耻之心,这就是菩提正念。希望我佛光人亦如省菴大师,常念众生受苦,常思正法久住,痛切忏悔业障,发心弘法利生,做一个保持惭耻心的真正佛子!

  第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我经常告诉大家:我们要有容许异己者的雅量!

  人,是非常复杂的一类众生,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别的差异,有年龄的悬殊,有职业的类别,还有信仰、思想、兴趣、利害种种的不同,没有容许异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体会因缘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认识互相依存的真理!

  语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纳百川众流,所以才能成为大海;虚空容纳森罗万象,所以才能成为虚空;做人要能包容异己,人格才能崇高!

  非常可惜的是,佛陀开示我们的“远离我执法执”的宝训,自古以来,一直仍成为古今佛子的通病。

  参禅的禅人不容念佛的净人,念佛的也批评禅者的不是;学教的指斥修行的盲修瞎链,修行的人指斥学教的不重修持;住茅蓬的头陀说大寺院的住持好名好利,大寺院的住持说住茅蓬的头陀是自了汉的焦芽败种。总之一句,在佛教里,到处都是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该,批评毁谤,毁谤批评,到以后同归于尽佛教灭亡就天下太平了。

  过去有某秘书长告诉我:某领导人要研究如何打倒东方佛教学院。他说:天主教的神学院,耶教的圣经书院都不必打倒,为什么同教的人要打倒同教的佛教学院呢?所幸有这位好心的秘书长,要不然,我们的佛教学院不被打倒也会遭遇更多的麻烦了。

  我希望凡是做佛光人的大众,不要强人同己,要明“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更不必人人顺我,眼耳鼻各司其用,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铁路,再建一条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发挥更高的功能。

  谚云:泰山不辞土壤,所以泰山才会高大;大海不拣细流,所以大海才更宽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必不容许他人存在?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自相残杀,只凭私怨、嫉妒,那会成为佛教的罪人啊!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在这第五讲里,我希望佛光人做到:

  第一、要有宗教情操第  二、要有因果观念

  第三、要有惭耻美德第  四、要有容人雅量

  佛光人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则进德修业、增福增慧,不为难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三日
  地点: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对象:法师居士 
  (弟子方杞记) 

  一、心的一刻与心的永恒   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
  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   四、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我们平时重视身体,却不重视这个心。为了身体需要营养,我们要吃得饱,要穿得暖,知道调理饮食,知道避开寒暑的侵袭,甚至知道化妆、健美,却很少知道要美化心灵。除了爱惜身体以外,其次爱惜的就是金钱,早晚想尽方法,时时刻刻都在想如何发财,而很少想到如何发掘心里的财富。我们又喜爱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有时间,便与他嘘寒问暖,亲密交往,却也很少想到跟自己的心建立关系,诚信相待。
  我们为什么知道爱惜身体、金钱和亲友,却不知道亲近自己的心呢?要知道:人生百年以后,身体不是我们的,金钱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妻儿眷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和心,才是我们自己的宝。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譬喻:有一天,自己的心教训了身体一顿,心对身体说:“每天从早上起,我这颗心就帮你穿衣服,帮你洗脸、刷牙,教你吃饭、走路,你的进退坐卧,哪一样不是我在帮忙?现在,你这个身体要修行求道,你一会儿到这个寺庙朝拜,一会儿又到那个寺庙顶礼,每天拖着个躯壳东奔西跑,四处问道,真是缘木求鱼,你怎么不向我这颗心问道呢?”心又说:“你这个身体,难道没有听说四句偈吗?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放着我这个现成的灵山不求,却向身外觅佛。身体,你也太糊涂了!”
  这个譬喻,指出了人们舍近求远的个性。我们平常没有注意这个心,呼吸而不知,日用而不觉,实际上,心是最重要的,心是诸法的根本。《五苦章句经》上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就是指出:三涂六道,都在一念取舍上。最近流行一句广告词:“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真的找到什么吗?在这个世界上,你找到什么都是假的,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永恒的心灵,那才算是真正找到了。
  佛经中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明修行贵在修心:有一位国王信仰三宝,发心行大布施,就把宫里所有的黄金打碎,然后宣布:凡是修道的人到他这个国家来,个个都可以拿一把黄金!消息传出之后,远近交誉,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一方面欢喜国王有这样大的发心,行大布施,一方面又惋惜国王只知形相上的金钱布施,而不知根本解决自性真如,所以就化身为一个修道者,也来化缘。当他从国王面前取了一把黄金后,过了一会儿又放回去,说:“我不要了!”说完就走。
  国王觉得奇怪:一把黄金为数不少,为什么不要呢?就叫住这位修道者,询问原因。
  修道者合十说:“我原是云水僧,一向逍遥自在的生活,不为物役,也不受形累。现在拿了一把黄金,盖房子嫌不够,藏在身上又不安心,我想想,这把黄金没有用,还是还给你。”
  国王一听,觉得修道者的话也有道理,就问:“你盖一栋房子住,要多少黄金才够?”
  修道者一笑:“三把黄金。”
  国王想:看在远道而来的份上,好吧,就赏他三把黄金。修道者得了国王首肯,便拿了三把黄金,作势离去,然后走着走着又回来了,把黄金一放,叹气说:“还是还给你吧,我不要了!”
  国王很讶异:“为什么又不要了呢?”
  修道者摇摇头说:“我想,三把黄金是可以盖房子啦,可是,房子盖好了,只有我一个人住,如果遇到病痛,就没有人看护我、照顾我,修道有了疑难,也没有人同修共参,这就没意思了。我想:既然要盖房子,就应该多给几个人住,要盖宽敞一点的,这三把黄金恐怕是不够的,所以,我不要了!”
  国王起先觉得这个人有点贪心,后来想想,这人不做自了汉,不自私,能推己及人,倒也还颇可称道,就问他:“那么,你到底要多少黄金啊?”
  修道者举起一只手掌,回答:“五把黄金应该够了!”
  国王点头:“我成全你,你就领五把黄金好了!”这个释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也不客气,伸手取了五把黄金,转身向国王告辞。可是走了不远,又慢慢踱了回来,把黄金一倒,说:“我想想不对,五把黄金还是不拿的好,我不要了!”
  国王惊愕得站起来,问:“什么!五把黄金还不够吗?”
  修道者屈指数说:“国王啊,这五把黄金能盖大房子,又能安顿很多人,是不错啦。不过,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天天要吃饭、穿衣,要付医药费、保养费,还要准备意外开销,这五把黄金只能坐吃山空,实在是不够的啊!”
  这个时候,国王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按捺着怒气问:“你究竟要多少才会满足?”
  修道者合十回答:“七把!七把黄金。”
  国王马上答应了:“好吧!你再拿七把,不要再贪心不足了!”
  修道者兜了七把黄金,稍一犹豫,又立刻通通放下来,摇头说:“不!不!我还是不要了!”
  国王终于发怒了,霍的一声站起身来,气冲冲的指责:“岂有此理!难道你要我把所有的黄金都给你吗?哼!”
  修道者脸色一整,端庄的答道:“国王呵,不要生气,你即使将所有的黄金悉数给我,我也不要!”
  国王听了,勃然大怒:“那你要什么?说!”
  修道者面含微笑,缓缓吐露:“把所有的黄金都给我,让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能供养道友,有什么用?我心里的食衣住行还是无法解决,我心里的道友还是养不活呀!”
  国王一听,什么?心理上也有衣食住行?心里也有道侣?不觉奇怪的问:“那你告诉我:你心里要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
  释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静静开示说:“身体穿上衣服,才显得庄严,心要由道德、慈悲的衣服来庄严;身体靠吃饭食菜来维持,而这个心要以真理、佛法、禅悦为食;身体要住房子,心也要住房子,要住在永恒的真理里面,住在不生不死的地方。”
  修道者看国王听得出神了,才继续说完:“身体需要同参的照顾,心也需要共修的道友:无颠倒,无痴妄,无系缚,无一切执染,自然近道。”
  国王听后,深深感觉到:的确不错,一个人的钱再多,也不过养了个早晚腐烂的臭皮囊罢了,对自己本有的永恒的道心是照顾不到的。人,不仅要修身,更要修心。
  我现在把佛教对心识的看法分成四点,向大家做一个说明:

  一、心的一刻与心的永恒 
  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快?当然大家知道“光”最快,“光”有一秒钟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但是在佛教里,最快的不是光,而是人的心念,心的速度是一秒的几百分之一,而且不受时空的局限,你一瞬间可以想到唐朝的李白,一刹那可以念及美国洛杉矶的风光,一念升沉,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心的速度最快速。
  世间万法,离不开心,经上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心和识,就是因缘果报的起源。所谓“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一切诸法,都从尘心与妄想生来。六祖惠能大师得道以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等到机缘成熟了,才开始行脚弘化。有一次来到广州,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盖指指点点,争论不休。一个说是风吹动了旗幡,幡未曾动,是风吹动;一个说哪里是风动,是幡动!
  “没有风,幡怎么动呢?是风动!”
  “不不,风的本身就是动,风吹吹扬扬,其实未动;如同流水的本质就是流,它是流而不流的,又像你坐在车中看窗外风景飞逝,只是车动,风景其实未动。眼前当为幡动,不是风动!”
  六祖见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就笑着走上前排解:
  “两位仁者呵,何必执着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啊!”
  风动也好,幡动也好,都是外境的虚幻表象,原不必执象以求,使心为物役。心为物役,就是心动;心一动,时间刹那刹那生灭,这就是心的一刻。如果风动由它动,幡动由它动;风不动,幡不动,在心上没有东西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完全安住在平等自性上,不起差别妄想,不堕无明烦恼,这种如如不动,就是心的永恒。
  唐朝有一位德山宣鉴禅师,在北方研究《金刚经》,下了很深的功夫,注解出一部《青龙疏抄》,听说南方提倡“顿悟成佛”,很不以为然,就带着《青龙疏抄》南下,准备破除六祖顿悟的禅法。德山一路晓行夜宿,辛苦跋涉,一日在路上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个卖饼的小店,他腹中饥饿,想买几块饼充饥。店里的老婆婆看见德山进来,就笑着迎接:
  “禅师你肩上挑的是什么呀?”
  “这个,是我注解《金刚经》的书。”

  “哦,你背它去哪?”
  “去南方呵!”

  “去做什么?”
  “想破解南方顿悟的禅法呵!”

  老婆婆点点头,想了一想,说:“我读《金刚经》,正有一句不懂,想请师父为我解答,师父如答得上来,我就烙饼供养您!”
  德山大笑:“请说来听听!”
  老婆婆就问了:“《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师父:您现在要吃点心,您点的是哪种心啊?”
  “这个……”德山愕然,不知如何回答。
  虽然是通达《金刚经》的德山禅师,却也被这个突兀的问题难倒了,茫然不知所措。因为这一句《金刚经》是讲心的生灭不定,我们这个身体,自幼至老,都在新陈代谢,它时时变迁,刻刻不停,完全虚假,根本没有可以把握的真实自我;而我们的心呢?又念念迁流,在刹那刹那中生灭不已,过去的念已逝,在一刻生灭中消失了;现在的心念不停的生出,又不停的灭去;未来的心还没有到;那么,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生灭不停,究竟可以把握哪一个念为我们的心呢?可见心念一生一灭,都是虚妄不实的,没有一刹那的界限,也没有亿万长的久远,是“一念三千,三千一念”,所以在禅宗里,心的一刻就是永恒,永恒也只在一念之间。
  大家偶尔也会注意自己:我心里很苦,心里很挂念,心里现在想着发财,心里希望那个讨厌的事赶快解决……,这些都是生灭心,不是永恒的心,我们要找的是一颗永恒心。禅宗的大梅法常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徒弟,凡是有人问马祖“如何是佛”,他总是回答“即心即佛”,如果有人进一步追问“如何是心”,他就说“即佛即心”,不管什么人来问道,他都是很肯定的讲“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大梅法常在马祖座下得道,后来到另外的地方去弘法,一本老师的宗旨,凡是有人问道,他也都说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度化了很多人。消息传到马祖那里,马祖想试探这个徒弟是真的悟道呢,还是依样画葫芦,就派了一个弟子去考验他。这个弟子到了大梅法常的地方,问大梅说:“您在马祖门下,学到了什么?”
  大梅便答:“师父开示我:即心即佛!”
  这个弟子又问:“什么是心?”
  大梅还是说:“即佛即心!”

  这个弟子就说了:“咦,不对啊!马祖现在不是这样讲,他现在都说“非心非佛,非佛非心”了!”
  大梅法常听了这话,不但不惊奇,反而笑了起来:“呵,这样啊!师父就是喜欢捉弄人,我管他什么“非心非佛,非佛非心”,我仍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这个弟子把这番对话带回去,告诉了马祖,马祖听了以后,很高兴的说:“好,梅子成熟了!”
  这句话一语双关,意思是说:大梅能够不被表语系缚,不改变悟道的宗旨,是真的悟道了。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万法不离一心,只要道心坚定,就能不受时空的限制,进入真理的境域;而能够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又不惑于环境变迁,这颗心也就接近佛法了。
  觉悟的禅师,能找到自己的心,是非好坏、善恶得失,一切在自己。他们心中自有一把天秤,不会随着你东风吹东风倒,西风吹西风倒,他们对自己有无限的肯定,肯定自己顶天立地,这就是一颗永恒的心!
  有的人在日常生活里,常常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别人而生活。像走在街上,如果听到别人赞美一句:“喔,小姐,你身上穿的衣服很漂亮!”心里就很高兴;如果听到人家批评:“那套衣服早就过时了,亏她还穿得出来!”心里就会难过。这样的心,活着岂不太苦?衣服的好坏美丑,和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人家说句好,就欢喜,人家说句不好,就难过,心里的欢喜不欢喜都被别人掌握住,自己不能作主,怎么能活得开心自在?像我身上这一袭僧袍,已经穿了很久了,我只当它是一件物,根本不必花心思在这个上面。我穿去宜兰,宜兰的信徒发现它旧了,我并不在意;我穿到美国,美国的信徒认为我穿袈裟比较庄严,咦,我也不觉得不自在啊!《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这颗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受时空影响的,只要能够不依世事,不惜身命,不求名闻,不贪利养,让心灵清净无垢,那么,红尘是非都不能难倒我,种种贪嗔痴妄不过像抽刀断水、起风吹光,永远不能折损光和水,也永远不能污染我们的永恒心。

  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 
  我们的心在哪里?有人说:心不是在方寸之间吗?但是,这个“方寸之间”,并不是囿限在身体里面。有人以为过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知修道者成道后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虚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里。《西游记》里,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斤斗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来佛代表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不管虚妄的俗心怎样翻跳,当然跳不出真心之外。我们的生命,今生张三,来生李四,甚至沦为地狱的恶鬼畜生,无论怎样轮回转世,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一个真心--就像用黄金做项炼、戒指、手环……,不管造型如何改变,黄金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佛经里有句形容心的话:“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就是说悟道的心,经过古今多少年代多少岁月,都不会改变,经历万劫千生也不会变。
  这样,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虚空之中吗?
  元朝有个读书人,名叫许恒,因为生逢乱世,不得不跟着群众逃避战祸,在逃难途中,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忽然看到一个水果园,园中的果树上,累累的结着水果,群众们饥渴交迫,纷纷跑进果园,摘果子充饥,许恒却端坐在树下瞑目休息,动都不动。吃了水果的人劝他:
  “为什么你不去摘果子吃呢?”
  许恒睁开疲倦的眼睛说:“不行啊!果园是别人种的,主人不在,怎么可以偷摘呢?”

  听的人笑他傻:“唉呀!这种乱世,果园主人早就逃难去了,这些水果哪有主人?”
  许恒脸色一正:“果园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就没有主人吗?”

  我们方寸之间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才能远离鄙恶。今天社会风气败坏,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没有自己的方寸。
  我们又如何认识自己如虚空的真心呢?佛经上有句话:“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就是说:假如你能以慧解开悟,修持禅行,你就能见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虚空一样放大,生死便能自如。过去有一位镜清禅师,喜欢问人“门外什么声”,例如他问一僧人:
  “门外是什么声?”

  “雨滴声。”那僧人答。
  镜清禅师便叹息:“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又有一次他问人“门外什么声”,人家说是蛇咬蛤蟆声,镜清就说:
  “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雨滴声中,众生颠倒,只知注意关心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全然不知生命的真谛;蛇咬蛤蟆声中,透出了人间的杀伐残酷,相争相食,全然不见宇宙的浩瀚。无论是雨滴声、蛇咬声,都在凸显人间的迷离声,这个“门外什么声”,就是“心外什么声”,门,就是心。宇宙坦坦荡荡,如果把心化成宇宙,用宇宙一样的心来听,听啊!人间处处是一片颠倒声、杀伐声、愚昧声、迷离声……,所以镜清禅师要感叹众生颠倒,感叹众生苦了。
  我们把贪欲心放下,进入虚空无住的真心里,进入法身真理的慧命之中,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众苦烦恼,又能奈我们何?

  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 
  常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地狱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天堂地狱不必向外寻找,天堂地狱就在我们的心里。举个例子:我们吃一顿早饭,这颗心就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甚至十法界中的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都会在一天之内周游很多次。为什么呢?我们早上起床,本来无忧无虑,无愁无恼,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样清凉;刷牙洗脸时,想想今天要替什么人解决困难,把什么事摆平……这时为人服务的心,就是菩萨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饭还没端来,就“快点呀!快点呀!”的催,肚子饿,这饿鬼的心就生起来了;等到早饭端来了,一看只有两样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这两样菜,简直不能入口!这样计较分别,阿修罗的心也生起来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骂几句,怒从心上起,不在家吃饭了,地狱畜生的心就随着怒火炽烧而出现了;坐车上班的路上,听见身旁乘客说起非洲饥荒,看报纸大火凄惨报导,悲悯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萨的种种心也随之出现了。你们看:一顿饭里,时而佛菩萨,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交缠;半天工夫,时而人天交战,时而声闻缘觉交感。我们天天在这样的心里活来死去,忽而欢喜,忽而愁苦,一时是痴迷贪恋,一时又淡泊自在,或升华于清凉法界,或辗转于名缰利场,这不就是天堂与地狱吗?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最好的艺术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颗心想像什么东西,就成为什么东西。过去有个人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模拟夜叉罗刹的表情,想呀想的,想久了,不知不觉一脸横肉,变成很凶恶的样子;后来遇见一位法师,法师看到他一付恶鬼形相,觉得奇怪,就问他:
  “咦,您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个雕刻家很苦恼的如实回答:“我也不知道呀!我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我刻夜叉罗刹,刻着刻着就变成这样了。”
  法师想了想,微微一笑:“原来如此,阿弥陀佛!施主,我看您换个方式,改雕刻佛菩萨的像吧,说不定另有造化呢!”
  这个雕刻家别无他法,姑且一试,于是天天观想菩萨的庄严,模拟菩萨的容貌,说也奇怪,日子一久,他的面相慢慢变得慈祥了,端庄了,比本来的面目还要善良多了,他这才知道心能转相,心里种什么因,心外就结什么果。我们有些人生得庄严美丽,就很矜持得意;长得难看,就怨怪父母把自己生得丑陋,这是不对的!假如你希望自己美貌,有尊贵的气质,那么,你应该先净化自己的心;如果能净化,天堂都能上去,何况区区的气质、美貌,要变善变美,何难之有?
  过去有一个将军向白隐禅师求法,他疑惑地问:
  “禅师,真的有天堂地狱吗?”
  “有啊!”

  “那么,天堂地狱又在哪里呢?”
  白隐禅师打量了他一番,问道:
  “你是什么人?”
  “在下是一员武将。”

  白隐禅师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凭你这么一付乞丐模样,也配做镇国将军?哈哈!笑死人了!笑死人了!”
  这个将军勃然色变,心想:我谦虚诚恳的来问道,你怎么一开口就骂人呢?真是太无礼了。于是怒气冲冲拔出腰间佩剑,向禅师一剑砍去,白隐禅师笑声一收,伸手向将军一指:
  “你看!地狱之门开启了!”
  这个将军一听,心念电转,立刻懂了,刹那间对自己的暴虐觉得惭愧,赶忙放下利剑,恭恭敬敬的向禅师道歉说:
  “末将愚痴,多有冒犯,尚望禅师鉴谅!”
  白隐禅师呵呵笑了起来,点点头:“你看,这不就是天堂之门开启了吗?”
  我们人生一世,究竟要上天堂,还是要下地狱,别人都不能替我们作主,能作主的,是自己的心!

  四、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 
  心一变,大地山河都会为我们的心而改变,《维摩经》云:“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心的净化。《维摩经》上又说:“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心不攀缘,不起妄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脱。有时候常听人说:某人我不喜欢,某人真讨厌;这时不妨往好处想:某人对小孩子倒很慈爱,某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样,原本你不喜欢的人,换个角度来欣赏他,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佛教的教理,主要的就是将贪、嗔、痴三毒去除,转恶为善,化苦为乐,把地狱变成天堂,将怨仇变作亲谊,所以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梦窗国师也有一首偈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我们的眼里如果有尘沙,这世界就会变色、变小,就看不清真相;假如我们心中磊磊落落,清净无事,即使睡在一张床上,都会感觉到法界之宽广无边。
  如何净化身心才能解脱呢?我现在举出较具体的四种心识来说明:
  (一)以平常心获得解脱
  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厌,布衣粗服常穿不恶的心,是嗔恚惊怖常受不苦、世乐俗趣常有不迷的心。平常心,就是当吃饭时,就吃饭;当睡觉时,就睡觉;当欢喜时,就随喜;应该说话时,就直言无讳;应该做的事,就圆满达成;应该听话时,就依教奉行。也就是以真实的、平等的、平常的心来待人,应该怎样的心,就表现怎样的心。
  我看现在有些人,应该听话时,他自命不凡说个不停;真正请他表示意见时,他又不说了。平常心,既不虚矫作态,又不虚伪欺世,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能解脱自在了。
  过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煮饭、烧菜),从二十岁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岁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之久。有一次,道源禅师到寺里参访,问他:
  “您在寺里做什么工作?”
  “我是典座,煮饭炒菜呀!”

  “哦,做多久了?”
  “三十年了!”

  “啊,三十年都做典座,没有参禅打坐,没有看经念佛吗?”
  “是喽!”

  “怎么三十年只做典座,不做别的呢?这不是太浪费了吗?”
  “禅师!您有所不知,这典座也不容易,里面的道理很多的!”

  “哦?典座就典座,不过烧饭做菜罢了,这里面还能有多少道理?”
  “唉,说给您听吗?这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下去,这道理我说不完,您也听不懂啊!”

  道源禅师执意问到底:“为什么呢?”
  那位老师父只是笑着答:“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饭,一花一叶都在日用平常中领略,在升火洗菜间受用了。您没有亲身体验,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呀!您怎么能说得出水的冷暖?您如何能了解火的寒炽呢?”
  这位出家人,烧饭煮菜三十年,真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他能在净水洗、烈火烧中安然自在度过了三十年,就是因为有一片平常心,不争名利,不贪有无,像慈航法师说的:“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还有一个“财主送烦恼”的寓言,也可以借来说明“平常心是道”的境界:有一个大富翁,家财万贯,住在豪华高楼上,每天想这样想那样的,为成败得失烦恼不断。楼下有间违章建筑的矮屋,住着一对年轻穷夫妇,每天出去上工,回来就弹琴、唱歌,倒是十分惬意快活。富翁天天看他们在楼下弹弹唱唱,心里很奇怪,就叹道:“咳!这穷人家连饭都吃不好,有什么好快乐的呢?我天天山珍海味,富甲一方,却烦恼不断,真是说不通!”他的管家听到了,就对富翁说:“老爷呀,你要他们痛苦烦恼吗?很简单,只要送他们二十万元就可以了!”
  富翁还是想不通:“二十万送他们,他们不就享福了?怎么会烦恼痛苦呢?”
  管家答说:“哎呀!你送了就知道了!”
  二十万,对富翁来说只是小数目,不算什么,于是把这对穷夫妻叫来,送了二十万给他们。这对穷苦夫妇忽然得了二十万元,一下子摆脱了苦难的生活,高兴得寝食不安,到了晚上,想把钱藏起来,藏到枕头下不安全,床铺下不放心,梁上怕被偷,柜里会被咬,两个人这样那样的放,放到哪里都不好,漫长一夜过去了,连觉都没能睡。天亮时,夫妻俩个你看着我的倦容,我看着你的红眼,这才发现上了富翁的当,就把钱原封不动的退回,说:
  “把你的烦恼还给你,我们不要了!”
  所以说:平常心,是我们走向解脱之道的第一步。
  (二)以惭愧心获得解脱
  惭愧心,就是时时生起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心;做人常常觉得对不起人、对不起自己,他一定是个有道德的人。曾经有个画家,想画一套罗刹像,想找一个面貌凶恶的人做模特儿,有人建议他,要找这种人,最好到监狱里面找,因为监狱中多的是江洋大盗和凶残歹徒,那些人的样子很残暴,做为画罗刹的模特儿最适合了。这个画家到了监狱,先看到狱里有一个佛堂,一问之下,知道是犯人的布教所,就打消了来意,不找了。管理员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有佛法的地方,被佛教法水沾沐的人,再怎么凶狠,都会有惭愧心,这里不会找到面貌暴戾的人了!”
  我现在站在讲台上,藉着灯光,看到台下各位都是慈眉善目,很善良、很庄严的样子,我相信各位在佛法的薰陶下,一定会有谦虚、高贵的惭愧心,只要时时抱著「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乐我苦,你有我无”的宽大心,我们佛教徒的心地一定会芳香美丽!
  (三)以无住心获得解脱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道理很深,不是现在的短时间可以解说的,我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过去有一位俱胝和尚,因天龙禅师竖一指而开悟,凡是遇到有人向他问法,不管问什么问题,俱胝都缄口不答,只竖一指。俱胝座下有一位童子,有一次俱胝出外办事,有信徒来寺问佛法,他也依样画葫芦的竖起一指。这人向俱胝说起此事:“和尚,你这童子不愧是名师高徒,我问他佛法,他也能像和尚一样,竖起一根指头。”
  俱胝当下并不答话,等客人走了,便传唤这童子来,问他:“听说你也懂得佛法了,是吗?”
  这童子看俱胝和颜悦色,以为师父要考试自己,赶忙回答:“是呀!我也懂!”
  俱胝问他:“那么,如何是佛?”
  童子立即洋洋得意竖起一指,俱胝二话不说,一刀砍断了童子的指头。童子大惊之下,痛得哭喊起来,转身逃了出去,俱胝大叫一声“站住!”,童子停步,回头来看,只听俱胝又问:
  “如何是佛?”
  童子下意识习惯地举起手来,不见指头,忽然就明白了。
  这个公案是在告诉我们:自性与万法如同天风横空,又如夕阳照地,是遍满一切处的。“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世间万象,不过妄有而已;诸行无常,不过幻化而已;一切归一,一即一切。所以俱胝不管问什么,都以一指示人,“寒则普天普地寒,热则普天普地热”,是将一切简单化了。而童子有样学样,执着表相而不悟,所以俱胝一刀切断了去,就在启示童子禅法里“不住中间及内外”的无住境界。
  另外还有一位无业和尚,不管人家问他什么,他都一律回答:“莫妄想!”
  这也是一种“无来无去,无成无坏”的无住境界。
  如果我们的心里也能有这种境界,不贪不着,无沾无滞,“虚空生万有,万有归虚空”,那么,有什么不能解脱的呢?
  (四)以菩提心获得解脱
  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心,就是智慧心。
  唐朝诗人白居易笃信佛法,有一次向惟宽禅师问:
  “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宽说:“佛法是面面要修,处处要到的。用身修持的,是戒律;用口宣讲的,是法义;用心践履的,是禅意。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应该合一而修,怎么能分开呢?”
  白居易辩说:“既然身口意没有分别,那为什么要讲修心呢?”
  惟宽答:“心本无损伤,原不必修;说修,只是要人无论垢净,都不起念头而已。”
  白居易又辩道:“垢念,可以拂拭,说不起垢念是对的,怎么连净心都不能起呢?”
  惟宽开示说:“这就像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尘,金屑虽然是珍宝,落到眼珠里,一样会致病。你没有看到天空的云吗?乌云能遮蔽青天,白云一样也是遮蔽青天呀!”
  白居易仍不甘心:“如果心中不起垢也不起净,无修无念,和俗人又有什么不同?”
  惟宽笑着分解:“俗人是无明的心,禅者是离弃无明和执着二病的心;俗人是不知修行或妄修,禅者是真修啊!”
  佛陀在过去生中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连生命都布施给人,是真正的修菩提心。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那里说信奉佛法、实践佛法,实际上身、口、意不能清净,“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婪于财色”,没有一点菩提心,外表挂着佛弟子的招牌,内心还是愚痴的人性,这真是很可惜的事!
  我今天讲了这些“佛教对心识的看法”,希望大家都能做心的主人。洒脱自在,毫无牵挂。我祈望各位能多看佛书、学佛法,在佛陀的慈光里净化自己,在佛法的甘露里解脱自己,使我们的人间更光明、更美丽!
  祝福大家心中法喜充满!
  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钱去堆砌一切。因为智慧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有一次佛光山举行徒众财务讲习会时,我问与会的大家:“你们知道佛光山处理财务有那些原则吗?请大家举手发表。”在众多的人群当中,管理财物的依谛法师一马当先的举手,他从位子上站起来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师父您常说的‘要以智慧来代替金钱’。”的确,我一生处理财务的原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智慧来代替金钱”。凡事不一定要用金钱去庄严一切,但要用智慧去庄严世间

  过去有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说明了一般人对金钱的看法,其实一个人不论富有到什么程度,有时钱财不是万能的,佛经上说:“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的五家,就是指大火、大水、盗贼、贪官污吏及不肖子孙,这五者足以使我们的钱财销毁殆尽。更何况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奴隶,但是买不到人缘;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但是买不到人心;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鱼肉,但是买不到食欲;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大厦,但是买不到自在;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华衣美服,但是买不到气质;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是买不到心满意足;再多的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但是买不到睡眠。最重要的是,再多的金钱买得到世间的物质,甚至书籍,但是买不到智慧,因此“智慧”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像春秋战国时代,说客游走于燕、齐、韩、魏、秦、楚、赵各国之间,消弭了许多兵戎残杀,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智慧的辩才;策士与君王一席话之后,往往位居极品,也是因为他们拥有智慧的头脑;诸葛孔明虽然起于布衣,人力、物力、地利均不及曹操、孙权,但是因为他拥有智慧的策略,所以能够与强权周旋偏安蜀中,最后终能与魏、吴鼎足而立;所以历朝以来,帝王善于传世者,不但为太子物色智慧超群的老师,而且将他们的地位提升在丞相之上;在各种兵法中,军事家都是运用智慧,运筹于斗室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现代民主宪政所谓的“内阁”制度,也是因为当初是在一个小房子里面决定国家的政策方针,所以有此名称。“内阁”看起来不大,但智慧无边,甚至牵一发动全身,可以影响到国家的政经局势。

  此外,人类文明之所以一日千里,不是金钱造就的,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像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让知识的传递更进一步;瓦特发明蒸汽机带来了工业革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缩短了世界的距离;阿姆斯壮登陆月球更为宇宙的开发写下划时代的一页。

  两千六百年前,佛教对智慧的修行就极为重视,并且称最上乘的智慧为“般若”,一般的智慧有善有恶,但是“般若智慧”是纯善无染的。经典中说“般若智慧”如目,能引导其他五度到达圆满的彼岸,又说“般若智慧”是诸佛之母,因为十方诸佛皆由“般若智慧”而诞生。像文殊菩萨之所以位于菩萨之首,而且是七佛之师,就是因为他长于“般若智慧”;舍利弗之所以成为佛陀的首座弟子,而且被任命为第一位沙弥罗 罗的剃度师父,也是因为他拥有“般若智慧”;妙慧童女能受到诸大菩萨的礼敬,乃因为其“智慧”超凡,能言人所未能言,道人所未能道;龙树之所以被尊为佛教八宗的共主,也是因为他“智慧”过人,著书立说,破邪显正。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贫苦的家庭里,经常衣食不周,索性就想到要用“智慧来代替金钱”,例如夏天的时候,稀饭到隔日就有馊味,乡人大都是用韭菜和在里面,再煮一次,就可以消除怪味;剩下的菜肴,也知道要放在清凉的地方,可以维持不坏,第二天还能再吃;即使是烧一根木柴,我总想到如何让火维持久一点;写一封信也是将用过的旧信封套反过来再用一次。及至出家学佛,由于正处于兵连祸结的时代,民生困乏,寺院经济更是拮据,僧侣们大都过着清贫的生活,袜子、鞋子的底破了,就拿厚纸板垫补;衣服破了一个洞,就将报纸糊成硬纸,代替布料缝成补丁。我就在那种环境之下,学会“废物利用”的智慧。我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曾经自己动手用树枝木板钉成一个克难的篮球架,也经常将剩饭、剩菜煮成一锅美味的炒饭,和同学们共享。因此,我经常很自豪地说:“即使是残兵败卒,我也要像韩信一样,能调御成为胜利之师。”

  如今我看到现代的人,也许是经济发达,购物方便,需要什么东西,总是一想到需要,就买现成的,我常想:如果有“代替”品,为什么非要花钱呢?如同撰写文章重在表情达意、通顺流畅,我不太计较文字的工整对仗,所以我批改文稿的时候,如果有意义相同,可以代替的字,即使文词再美,我也不轻易为人更动。物品也是如此,重在实用大方,我不一定要用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像佛光山的佛像并非金、银、木、石的雕刻品,而是用水泥打造而成,但外相庄严肃穆,一样能引发信徒的信心道念,因此每年来此朝拜的善男信女超过数千万人以上。

  我记得多年前走访印度时,曾经看到一对雕工精美的大理石灯笼,价值十多万台币,当时在佛光山担任都监院院长的慈惠十分中意,建议我将它们买回去装饰佛殿,我问她:“你是怕佛光山没有东西可以给小偷觊觎吗?你当家当了那么久,难道没有感觉到全佛光山虽然殿堂那么多,但是我从来都不挂念有人会兴起歹念,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慈惠恍然大悟,多年之后,她谈及此事,向大家说道:她从这里学会了善用因缘的“智慧”。一个善知因果的人,不但自己不种恶因,而且也会设想周到,不让别人种下恶因,所以不会产生恶的果报。

  我不但不花昂贵的代价来购买器具用品,甚至佛光山很多办公桌椅都是从别人休业的公司行号里搬回的旧货,有些家俱则是信徒淘汰更新而废弃不用,我们拣回来使用至今。公家物品固然如此,私人用品也是一样,即使是一双筷子一个碗,它也有生命,我也是反覆尽量使用,让它的生命延长。甚至佛光山有上百亿的建设经费,我也从没有为自己买过一张办公桌,我不是不会用钱,但是我就是不为自己花钱。当初佛光山初期的建设,没有建筑师,没有办公室,当然更没有办公桌,我和包工萧顶顺先生都是站在路上比手画脚一番,一栋一栋的建筑物,就完成了。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钱去堆砌一切。

  记得在开山之初,我也请了一名刘姓建筑师帮我设计了一座寺院大楼的蓝图,当他将设计模型拿给我看的时候,眉飞色舞地说道:“这栋大楼的建筑即使在一百年之后,还是很合乎时代潮流。”我当即告诉他:“一百年之后,我们都已经不在世间了,更何况寺院建筑最重要的是庄严、实用,不在乎式样新潮。”因此后来,佛光山就没有再请过建筑师设计。

  虽然没有建筑师设计,但佛光山的大雄宝殿外观富丽堂皇,多少年来,不知赢得多少人赞美,连圆山大饭店后来要重新装修时,蒋宋美龄女士都曾派人来向我们索取设计蓝图以为参考,其实除了大雄宝殿硬体建筑以外,一张设计图都没有。像画栋雕梁的色彩是我国一位油漆匠的研究作品,而人人称道图案优美的天花板,不过是三夹板漆上油漆而已。所以,我们不一定要用金钱来做事,发挥我们的“智慧”,一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曾经有一天上午站在佛光山的门口,观察到徒众们一部车子、一部车子接二连三地开到城里去办事,我当时很讶异:为什么大家不坐一部车子下山,如此一来,不是既可以办事,又能够节省能源吗?虽然“佛佛道同,光光无碍”,但“千年暗室,一灯自明”,如果一灯能抵无尽灯,也未尝不好?

  我记得三十多年前,佛教界还没有人用汽车时,我为了弘法方便,买了一部九人座的“载卡多”,因为常识不够,请工厂将它改装成二十六人的座车,每次出门,我都招呼徒众学生们一起上车,那种“皆大欢喜”的情景,至今想来,仍然觉得趣味无穷。所以我常常告示徒众:节省是“智慧”,忍耐是“智慧”,善于处理是“智慧”,能将世间万物提纲挈领,化繁为简,运用自如,能为大众所用,就是一种“智慧”。

  现代人什么物品不用了,即使出于爱惜的心态,将它们放在仓库里,我觉得也是一种浪费,因为一放进仓库就不再闻问,再好的东西也等同废物,所以我主张不设置仓库,因为只要你会运用,破铜烂铁都能派上用场,所以基本上世间上没有废物。如果自己不用,能让他人使用,就是一种“智慧”的考验了。

  记得三、四十年前,我希望把静态的佛教带动起来,常常举办一些社教活动。有人批评我:“没有钱,还办什么活动?”其实我办活动,一切从简,不但没有花什么钱,而且还有结余,因为办活动可以陶铸思想,凝聚力量,这些价值都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所以我力排众议,一次一次地办下来,不但吸收了许多青年人学佛,而且培训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干部,我们同心协力,将佛教从宜兰发展到台湾各个角落,从国内发展到世界各个城市。近十年来,我们所办的一些大型活动,如“回归佛陀的时代”、“禅净密三修法会”、“慈悲爱心列车活动”、“恭迎佛牙祈福法会”、“筹募佛光大学基金园游会”,乃至每年在国父纪念馆举行的大型佛学讲座等等,动辄数以万计的人前来参加,大家看到台上台下飞天跃舞、庄严堂皇,实际上除了很多义工前来帮忙外,许多道具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用碎布拼凑而成,甚至自己穿袍搭衣,庄严场面,无形中发挥了净化人心的力量,更肯定金钱不是万能的,唯有散播佛法的“智慧”,用慈悲融和大众,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和乐利。

  在佛经中记载:一位善生长者得到了世间上最稀有的栴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他立即向大众宣布:“我要将这稀有的宝贝赠送给世间上最贫穷的人。”许多贫穷的人都来向善生长者索讨这个金盒子,但是善生长者却说:“你不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大家认为他根本没有诚意要将这个金盒子送出去,因此要他说出世间上最穷的人是谁?善生长者于是召告大众:“他不是别人,他就是我们的国王。”国王听说此事,心里很生气,派人把善生长者抓了起来,将他带到收藏珍宝的库房,那里金银财宝,多得不可胜数,但是善生长者还是认为国王是世间上最贫穷的人,因为国王虽然有钱,却不知道做福利人群的事情。

  其实世间上像国王这样“最贫穷的富人”多得不胜枚举,我有幸能在佛法的薰陶下,认识到“智慧”才是人生真正的宝藏。虽然我没有钱,但是我很会用钱,像过去的寺庙有了钱,就增设佛殿,但我却用来建设讲堂及会堂,因为我觉得身为出家人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走向社会,弘法利生,不一定把兴隆佛教的责任交给大雄宝殿的佛祖。过去的寺庙有了钱,就扩建寮房,但我却用来建设教室及图书馆,因为我认为佛子们应该让众生都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过去的寺庙有了钱,就添置庄严器具,但我却用来建设会议室及谈话室,因为我要让寺院道场成为智慧的殿堂;过去的寺庙有了钱,就购买房地田产,但我却用来兴学校、办杂志,因为我要将佛陀的智慧传播十方;甚至过去的寺庙一有余钱就储存起来,但我却将钱用在文化、教育、弘法、慈善等事业,甚至将明年、后年的预算都在今年用光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因此而烦恼,因为我对于钱的看法是“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况且没有钱,就没有纷争,就不会为子孙留下祸端。七十多年来,我从来不曾为自己存一点钱,我觉得这是一种最有“智慧”的作法。

  我不但在支出上秉持“以智慧来代替金钱”的作风,在收入上面我也从大众“智慧”上着眼,而非用金钱来计算盈亏。像《佛光大辞典》一套成本要新台币七千元,但我以每套四千元出售,结果前来购买者趋之若鹜;《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一套成本要新台币一万一千元,我半价出售,立刻增加五千套的销路,既减少了仓储费用,也让更多的人共享佛教的“智慧”。我只是为了弘道,岂是图利者?但是当初我提出这个建议时,多少徒众都不以为然哩!

  记得四十年前,我办“每月印经会”,助印费每本一元,连印刷的成本都不够,但是我能维持不辍,每个月还有盈余去印更多的经本,因为参加印行者,并不计较数目的多寡;后来我办《佛光小丛书》的助印会,每本助印费只收十元,每年送出去的小丛书在百万本以上。不要看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它不知让多少失意的人绝处逢生,让多少失和的夫妻破镜重圆,这种“智慧”的力量,那里是金钱所能比拟呢?

  三十多年前东方佛教学院开建的时候,一间教室成本十八万元,但是捐献一间教室的功德款只要五万元,当时担任会计的徒众不时来和我说:“师父,一间教室成本十八万,您只收五万,这样不行啊!我们会亏本,建不起来的。”我也知道五万元,不够成本,但是我以这种方式,在全世界建了十六间佛教学院,用佛法的“智慧”不知为佛教界增加多少事业,培养了多少人才。

  佛光山开山之初,每年举行万缘法会,凡参加者,我们为他消灾祈福,每人只收一百元,连饭钱都不够;从台北到高雄佛光山的朝山专车,其三天二宿五餐的费用,我们也只收二百元,连来回的油费都不够。弟子们对此都不抱乐观态度,认为我是在作亏本的事情,但是这么多年来,佛光山不但不因此而关门,而且前来参访的人越来越多。我常想:如果来的一百个人当中能有一个人认识佛法的美妙,并且将妙法带回家庭,带到社会、国家,不但是佛教之福,也是大众之福。所以,我们不要用金钱去衡量一切事情,尤其佛法是无价的,我们应该广为流通,让大家都懂得用“智慧”来庄严这个世界。

  现在的社会大众开口闭口都是钱,甚至传播媒体也常在推算谁有钱,谁没有钱?佛光山也因此常遭受池鱼之殃,像前几年有人在算佛光山的房地产有多少,后来又有人为宗教团体的财产排名,结果佛光山瞠乎其后。其实不管佛光山有钱没钱,佛光山的建设都不是用金钱塑造的,也不是个人的,而是万万千千的佛光人所共有的,是用他们的诚心、智慧、劳力建设起来的,所以我觉得:由佛光山乃至看一切的事业团体,不要看钱有多少,应该看组成的分子用他们的智慧做了多少事,成就了多少功德。试问他们的发心能算得穷尽吗?

  目前外交界有所谓的“金钱外交”,工商界有所谓的“钱上滚钱”,社会上有所谓的“拜金主义”,国防上也主张花多少钱去购买武器。其实在“金钱外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智慧”去进行文教外交、宗教外交;在“钱上滚钱”之余,我们应该想到经济的成长只是富裕的指标之一,大众生活素质的提升,人民智慧水准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拜金主义”已给社会带来无穷的灾害,为下一代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都具备做人处世的智慧,才是当务之急;购买武器自卫诚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卫国家的思想观念,乃至全体的国民都应该具有临危不乱、坚忍不拔的智慧,因为能打倒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愚蠢自私。如今,在一片经济衰退的骨牌效应中,在战乱四起的世局当前,希望大家都能传播“以智慧来代替金钱”的观念。金钱固然要紧,智慧更为重要,让我们的民众不因为金钱的有无而动摇志节,让我们的社稷拥有更高的智慧去面对危难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公元一九七五年十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听众:法师居士

一、六祖其人      

二、介绍“禅”

三、禅宗的教学法    

四、结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

  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立艺术馆演讲,时间共为三天,拟以三部经典为中心,分别探讨三个问题:

  第一天要讲的题目是:“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第二天要讲的题目是:“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第三天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设”。

一、六祖其人 

 (一)六祖并非不识字

  我们只要稍微了解佛教,都会知道《六祖坛经》不仅是禅宗的重要宝典,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圣典,更是中国文化中一朵光辉灿烂的奇葩。

  《六祖坛经》,是佛教中一位最传奇的惠能大师所讲的一部“法宝坛经”。

  过去,大家都以为六祖惠能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后来因为他的根深机利,在黄梅五祖的座下开悟,进而才成为永恒不朽的一代宗师。

  但是,我要告诉各位,六祖惠能大师并不是一个不识字的人。相反的,他对佛学经典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对于《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楞伽经》、《涅槃经》、《法华经》、《梵网经》和《观无量寿经》等,都有很精到的研究。

 《六祖坛经》记载,他在卖柴的时候,由于听人诵念《金刚经》而开悟。

  六祖曾与同村的一个居士刘志略结为兄弟。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当比丘尼,法名无尽藏;她在诵读《涅槃经》时,常由一向被认为不识字的六祖大师,为她解说经中大义。六祖又曾到过乐昌县西山石窟,跟随智远禅师参学,学习坐禅的方法。又依慧纪禅师,听他讲说《投陀经》。

  他有这些辉煌的参学纪录,所以才在五祖座下契悟,后来大弘佛法,阐扬禅宗,我们岂能把他看做一个不识字的人呢?

  不错,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由于他自谦的美德。类似现代人交谈,有人常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这是一种自谦之辞,并非真的不学无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六祖惠能大师不是真的不识字。

 (二)得利于其它宗派的助长

  惠能大师早年参学时期,适逢当时有名的玄奘大师正在长安翻译经典,大弘唯识法相之学;同时,律宗创始者道宣律师也正在终南山讲说《四分律》,弘扬戒法;此时,被称为光明和尚的善导大师,也正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大弘净土念佛法门;另外,华严宗的法藏贤首国师,则在着述《华严疏钞》,大弘华严。

  这一时期,各种思想,各种宗派,大师辈出,盛况空前,可说是百花齐放,灿烂如锦,使佛学展开一段光辉的历程。六祖惠能大师适逢其会,他在五祖门下开悟以后,倡导不立文字,顿悟法门,开创了宏伟的禅学。禅宗所以能在当时产生那么多伟大的禅师,实由于佛学的各宗各派都在同一个时期开展发扬,彼此推动激荡,互相烘托辉映,形成佛学的黄金时代。而六祖惠能大师,以一个倡导顿悟的一代宗师,把很多研究佛法的饱学之士摄受在其门下,使禅宗更是一枝独秀,在中国佛教中展现辉煌的成就。禅宗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其它法门的宗派亦有推波助澜之功。

 (三)参禅不一定要打坐

  谈到禅宗,大家都以为参禅就一定要打坐。所谓老僧入定,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才叫坐禅。

  但是我们从六祖大师的思想教导看,参禅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当时有位官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惠能大师:

  ‘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你有什么高见?’

  六祖大师回答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这句话非常要紧。我们必须知道,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你会禅吗?行住坐卧,搬柴挑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可以顿悟,都可以见性。

  磨砖既不能成镜,打坐也不能成佛。参禅求道,重要的是在觉悟真心本性,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可进入禅的世界

二、介绍“禅” 

 (一)生活中要有禅味

  我们扼要的介绍过六祖惠能以后,现在,要向各位说明的就是禅的本身。

  禅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禅是不立语言文字的,禅是言语道断的,禅是不可说的,禅是教外别传的。以前在我国大陆的丛林,如果在禅堂里念佛一句,要罚他漱口三日;你在禅堂里讲话,道得的给你三十棒,道不得的也要给你三十棒。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离开言说的。言说不能表达禅,勉强用言说表达,那也不是真禅。

  禅是不能说的,但是禅又不能不说。

  禅宗重视传灯,重视师传。所谓师传、传灯,有时需要以信物做凭据,有时又需要用言语来印证。但是禅宗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就可以道破千古谜底。一般世间上的学问知识,是从分别知见上去了解的,而禅宗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内证上直接证悟的。

  一个人如果对禅抱有兴趣,立志参学,他不仅要聪明伶俐,而且必须具有高度的幽默感。我们阅读禅宗语录,细心体会禅师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处处带着无限的禅机,和无限的幽默感。

  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绍的,倒不一定是禅宗的禅学,也不一定是禅宗参禅顿悟的方法。我只是提倡并建议各位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最好能有一点禅味,体会一些禅机。

  六祖大师的大弟子青原行思禅师曾说过:“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参禅开悟以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没有参禅的时候,为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呢?这是因为在一般凡夫所认识的心外世界里,山本来是山,水本来是水。但是参禅以后,因为他超越了这个心外的凡俗世界,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证悟以后,他把心内和心外的这两个世界调和起来,既有入世的勇猛悲愿和看似平凡的入世生活,也有出世的空灵思想和超凡入圣的出世证悟。因为调和了入世和出世、心内和心外的两种世界,所以他仍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这个时候所见到的山水,与平常所看的世界,在境界上是大不相同了。

  我并不要求各位都要做到参禅打坐,老僧入定,甚至像六祖大师那样大彻大悟。如果一时不能做到这个地步,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体会禅味,抓住禅机,我们的生活境界就和一般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妙用。以喝茶为例,我们大人喝茶觉得清香可口,但小孩子却觉得很涩很苦;以饮食为例,我们吃饭吃菜,对于苦辣,有人点滴不尝,有人则视为佐餐圣品。何以会有这种不同呢?因为每个人对各种口味的感受不同。

  同样的道理,一旦有了禅以后,我们生活的感受就会改变,生命的境界也会因而提高。现在,我要将六祖大师的禅宗教学特色介绍给各位,希望各位能从中摄取一点禅的契机,以充实我们的生活。

 (二)你从哪里里来

  《六祖坛经》里记述一段故事,就是当六祖初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第一句就问他:

  ‘你从哪里里来?’

  ‘我从岭南来。’六祖回答。

  ‘岭南是獦獠住的地方,獦獠没有佛性啊﹗’

  六祖大师就说:

  ‘人有南北,佛性哪里里有南北呢?’

  就因为这一段重要的对话,六祖受到五祖弘忍的特别器重,并且终至付传衣钵。

  以后,六祖惠能大师也常以同样的问话,摄受了许多门徒弟子。以下举四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一:神会大师亲近六祖,六祖问他:

  ‘你从哪里里来?’

  神会回答说:

  ‘我不从哪里里来。’

  这回答非常受六祖的赏识。

  例二:南岳怀让禅师于二十三岁时参访六祖,六祖一样的问他:

  ‘你从哪里里来?’

  ‘我从安和尚那里来。’

  六祖又问:

  ‘什么东西把你带来?’

  怀让禅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在曹溪一住就是十多年,一直到三十多岁才开悟。

  例三:青原行思禅师,初到曹溪之时,六祖也这样问他:

  ‘你做过什么事才来这里?’

  行思禅师回答他说:

  ‘圣谛亦不为。’

  意思是说,成佛做祖我都不要,还要做什么。这句话也深受六祖的器重。

  例四:做过唐代国师的南阳慧忠大师,初来参学时,六祖问他说:

  ‘你从哪里里来?’

  慧忠回答说:

  ‘我从近处来。’

  由于过去五祖问他:“你从哪里里来?”因而开启六祖入道的因缘,所以六祖以后见人也都问:“你从哪里里来?”用这种问话的方法来启发你,来考验你。提起疑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禅宗的机锋里常常有着一个接一个的问号。

三、禅宗的教学法

 (一)反结教学法

  现在我就向各位介绍几种禅宗的教学方法。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反结教学法”。反结教学法,很容易给人带来敏捷的悟性。

  一次,有位禅师把痰吐在佛像身上。旁边很多人看到以后就责骂他:‘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这位吐痰的人,心平气和的说:‘请你告诉我,哪里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请问哪里里没有佛?’

  这位吐痰者,他已经悟到“法性遍满虚空,法身充满宇宙”的道理。你怪我把痰吐在佛身上,自以为对佛尊敬了;其实,这正表示你还不懂什么是佛。佛的法身是遍满虚空,充满法界的。所以这位禅师说:“请你告诉我,哪里里没有佛?”

  这么一问,你能回答得出吗?回答不出,就是尚未悟道。即使悟道,这样反诘一问,他的灵智、禅机,也就更加展开了。

  六祖大师有一徒弟叫南岳怀让禅师,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叫马祖道一,道一禅师有一弟子叫百丈怀海。有一出家人问百丈禅师道:

  ‘请问,佛是谁?’

  百丈反问他:

  ‘嘿﹗你是谁?’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自己就是佛,你不知道吗?你还要问人,何不直下承当呢?

  一个问佛是谁?一个反问你是谁?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其中的妙理和禅机,却是无穷无尽的了。

  六祖惠能大师的师祖道信禅师,曾问三祖僧璨禅师说:

  ‘什么叫做解脱法门?’

  僧璨反问:

  ‘谁缚你了?’

  ‘没有人来缚我。’

  ‘既然没有人来缚你,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

  这样一来,我们就彻底的恍然大悟,并没有什么外力可以束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正是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日常生活中,烦恼的来源,并非完全外来,多半起自自己的内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一座工厂,好的工厂制造好的成品,正如好人制造善法;不好的工厂制造的产品较差,正如不好的人制造烦恼。

  一般做学问的方法,是要勤学多问。但是禅门的教学方法,常由应答而改为反问,或由问的人进一步反问自己。要问的是:“念佛是谁?”“什么是祖师的西来大意?”“父母未生我前,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么一问,并追究下去,把思想专一,精神集中,打破沙锅问到底,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

  参禅主要靠自己。六祖开悟之后,五祖将法传给他,送他过江南行,五祖弘忍大师说:

  ‘我来摇船让你过去。’

  六祖惠能大师说:‘不要,我自己来。’

  五祖又说:‘你都要走了,我来送你,我渡你过岸。’

  六祖就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在佛教里,虽有师承,但又说:“三分师徒,七分道友。”修道悟道,凡事要靠自己。反观,观自己,要像观自在一样,要观自己在不在,这是禅的精神,所以禅是智能的。我们有时看到观音菩萨像的手上也拿一串念珠,有人问:‘我们拿念珠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拿念珠念谁呢?’‘还是念观音﹗’‘观音为什么还要念观音呢?’‘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升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以反诘法教学,用“为什么”不断的反问,把对方的思想开拓得更深更广,最后像爆竹炸裂,灵光一闪,让对方在问题的压力下突然开悟。

 (二)答问不定法

  其次,我要向各位介绍“答问不定法”,答问的方式不一定,有时从肯定方面来答,有时又从否定方面来答。

  六祖大师的徒孙马祖道一禅师,无论什么人请他开示说法,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总是说一句:“即心即佛”。

  后来有人问他:‘嘿﹗老师,你怎么跟人说法,都是说一句“即心即佛”呢?’马祖就说:‘因为小孩子哭,不得不拿个饼干给他吃,这样子让他有个安慰。’这人再问:‘假如小孩子不哭的时候,你怎么说法呢?’马祖答说:‘那时要说非心非佛。’

  有一个青年学道者大梅法常禅师,来请教马祖道一禅师说:‘请问什么是佛?’马祖道一回答:‘即心即佛。’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大梅法常开悟后告别离去,到其它地方弘扬禅宗,度众无数。大家都传说法常禅师悟道了,这话传到道一禅师的耳中,心想:他真的悟道了吗?就叫一个人去考试一下。

  这个考试的人,见到大梅法常说:‘师兄﹗请问你在师父那儿,究竟得到什么道啊?’

  法常回答:‘即心即佛。’

  ‘啊呀﹗’这个人说:‘现在师父不是这样讲了,不讲“即心即佛”了﹗’

  ‘哦﹗现在讲什么?’

  ‘老师现在的道是“非心非佛”。’

  法常听了以后,眉毛一皱说道:‘这个老和尚,专门找人麻烦,我不管他的非心非佛,我还是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问话的人,就如此这般回去告诉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听了以后,高兴得不得了,说道:

  ‘梅子真的成熟了。’

  这话一语双关,梅子成熟了,就是说大梅法常真的开悟了。

  有时候,我们从否定中可以透到一点人生的消息和禅机。有时候,又要从肯定中来体悟。像这位法常禅师,他就是肯定自己的精神,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管你是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有这种自信、自主、自尊的人,他便是顶天立地觉悟的禅者。

  有位在家居士,去问马祖禅师的徒弟,也就是百丈禅师的师弟智藏禅师。

  ‘请问老师,有没有天堂地狱?’

  ‘有啊﹗’

  ‘请问有没有佛法僧三宝?’

  ‘有啊﹗’

  ‘请问有没有善恶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有啊﹗’

  不管问什么,智藏禅师都答:‘有啊﹗有啊﹗’

  这位在家居士问得怀疑起来,就说:

  ‘老师,你说错了。’

  ‘我怎么说错了呢?’

  ‘我问径山禅师,他都说“无”。’

  ‘怎么说“无”?’

  ‘我问他有没有因果报应,他说没有;再问他有没有佛菩萨,他说没有;我问他有没有天堂地狱,他说没有。可是你为什么却都说有呢?’

  智藏禅师说:

  ‘哦,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有。’

  ‘你有儿女吗?’

  ‘有。’

  ‘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没有。’

  ‘径山禅师有儿女吗?’

  ‘也没有。’

  ‘所以径山禅师对你说没有,我跟你说有,因为你有老婆和儿女啊﹗’

  这个问题此处说有,彼处说无,是真的不同吗?其实并没有不同,道只有一个,道是因人才有不同的。

  禅师之间问话或答语,有时说有,有时说无,只是从我们不同的程度或层次来体会不同的问题而已。

  径山禅师所讲的“无”,有着很高的境界和很深的意义,因为无就是空,“真空生妙有”,不“无”就没有“有”了。

 (三)间接暗示法

  现在再介绍“间接暗示法”。

  什么叫做“间接暗示法”呢?就是禅师与禅师之间,不直接把问题说破,而用比喻或表面上不相干的话,作间接的暗示。这里面藏有至理,让对方自己悟透,亲证得道。

  现在举个例子说明。

  赵州从谂禅师,为人非常风趣,被称赵州古佛,八十岁还在行脚。有一次和他的弟子文远禅师在一起,一时高兴,便和文远禅师说:

  ‘我们来打个赌,谁能把自己比喻做最不值钱、最下贱的东西,谁就胜利。赢了的人,就可以吃一块饼。’

  文远禅师就说:

  ‘好吧﹗你请说吧﹗’

  ‘我是一只驴子。’赵州说。

  ‘我是驴子的屁股。’

  ‘我是屁股里的粪。’

  ‘我是粪里的蛆。’

  赵州无法再比下去。就问文远禅师:

  ‘你在粪中做什么?’

  ‘我在那里避暑乘凉啊﹗’

  于是赵州认输丢了饼。

  这段对话暗示我们,要从卑贱里面去体会伟大,从烦恼当中去证悟菩提,要心净一切净。所以禅师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充满禅味。所谓心能转物,驴子、粪、蛆,都可以把它变成佛法。

  谈到这里,我想到我们佛光山男众部附设的沙弥学园,有好多十几岁的沙弥在念书。其中有个大约十五岁的小男孩,由于嘴巴长得阔,而且喜欢说话,所以有人为他取个绰号,叫他“鸭子”。有一次,我碰到他,我就问:

  ‘谁在那里啊?’

  他跟我头一歪说:

  ‘鸭子啊﹗’

  我真没有想到,他竟那样的洒脱。记得他还在国民小学读书的时候,电视正在上演“保镖”连续剧,剧中有个坏人叫曹天成,因为这个小孩很顽皮,大家就又叫他曹天成。我们觉得这些绰号怪难听的,他却淡然处之,根本无所谓。他才十几岁,这种赤子之心,这种超脱荣辱毁誉的态度,不正是解脱吗?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大人物,经常为了“名”和“利”而烦恼不休,真不如这个十几岁的小沙弥。这种活泼的心境,天真的态度,倒也契合佛法。

  再举一个例子。温州净取寺,有一个比丘尼,名字叫玄机,曾经在大日山参禅。有一天,她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也学六祖大师的作风,第一句就问她:

  ‘你从哪里里来?’

  ‘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用机锋来问)

  玄机回答:

  ‘如果太阳出来了,就溶却了雪峰。’

  雪峰问她日出没有,意思是你开悟了没有?玄机就答,如果我开悟了,哪里里还有你雪峰呢﹗哪里里还要来问你呢?

  ‘哦﹗’雪峰听了,觉得她虽没有开悟,倒也有点道理。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玄机。’

  ‘日织几何?’意思是说,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机怎么回答呢?她说:

  ‘一丝不挂。’意思说已经解脱尽净,这话说得太大了。

  这么谈过以后,玄机就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雪峰在后面叫着:

  ‘喂﹗你那袈裟拖在地下呢﹗’

  玄机一听袈裟拖在地下,赶快回头一看。雪峰哈哈大笑说:

  ‘好一个一丝不挂啊﹗’

  所以一个人的实际修持,是开悟了,或没有开悟;是解脱了,或没有解脱,从谈话里面,禅师们都会把你问出来、考出来,或暗示出来。

  又有一个出家人,来问赵州禅师:

  ‘请问禅师,怎样才能参禅悟道啊?’

  赵州禅师本来坐在那里,被他一问以后,站起来说:

  ‘我要去厕所﹗’

  走到半路又停下来,回头对那个问话的人说:

  ‘你看,像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意思是说,如何参禅悟道,是你自己的事,你怎么来问我呢?像这样的暗示作风,多么活泼,多么高明,又多么透彻。

  唐朝有一位文起八代的大文豪韩愈,不信佛法,反对佛教。为了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做刺史。当时潮州文化未开,知识分子太少,要找一位讲话的对象都很难。这时,潮州有一位大颠禅师,是石头和尚的弟子。韩愈一想,和尚都有学问,不妨找他谈谈。

  一次拜访,两次拜访,都见不到大颠和尚。

  有一次,好不容易,见到大颠和尚在那里入定。好,就等一下吧,等到你睁开眼睛再和你谈话吧。可是等了很久,这大颠禅师却始终闭着眼睛坐在那里。韩愈等得太久,不耐烦了,大颠和尚的侍者看着也过意不去,就用引磬在师父耳边一敲,意在请他出定,同时又说了两句话: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意思是说,师父啊﹗你入定的功夫,已经打动韩愈,见了出家人已经不再傲慢;不过,你别老是入定,要赶快讲话啊,以你的智能来开导他罢﹗

  聪明的韩愈,一听侍者这两句话,非常高兴。他说:

  ‘禅师门风高峻,我已从侍者嘴边,得到一个佛法的入门。’后来韩愈就拜大颠和尚做师父,皈依三宝。

  有时候千言万语,话讲多了反而没有用。像大颠禅师,一言不发;而侍者,也仅仅说了两句话;却间接的暗示出一个很高的道理,使人心里信服,使傲慢不信佛的人,到最后还是不得不皈依佛门。

  大颠禅师的师父是石头希迁禅师,他的肉身现在还在日本总持寺。石头希迁十二岁的时候,见到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大师住在广东曹溪,而石头禅师是广东人。六祖一见到他,非常高兴的说:

  ‘你可以做我的徒弟。’

  ‘好啊﹗’他十二岁就做了六祖的徒弟了。

  但是三年后六祖就圆寂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见师父要圆寂了,就问六祖:

  ‘和尚百年以后,弟子要依靠谁?’

  ‘行思去﹗’六祖告诉他。

  他把“行思”误为“寻思”,就天天用心思参禅。后来有一个上座告诉他:

  ‘你错了﹗师父告诉你“行思去”,因为你有一个师兄叫行思禅师,在青原山弘法,你应该去找他。’

  石头希迁禅师听了,立刻动身前往,后来就在青原行思那里悟道了。以后住在南岳衡山,有一石头状如平台,石头搭草堂于其上,一住数十年,人们都叫他石头和尚。

  当他从曹溪到青原山参访行思禅师时,行思禅师问他:

  ‘你从哪里里来?’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道:

  ‘我从曹溪来﹗’这句话很了不起,意思是说,我是从师父六祖大师那里来的。

  行思禅师又问道:

  ‘你得到什么来?’

  ‘我没有去的时候,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啊﹗’意思是说未去以前,我的佛性本具,我还要得到什么呢?

  ‘既然没有得到什么,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若没有去曹溪,如何知道没有失去呢?’意思是说不到曹溪,我也不能认识自己本具的佛性。

  像他们之间这许多对话,其中的意义,有些并不直接明白的说出,这就是禅宗的暗示教学法。

四、结语 

  禅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答非所问法”、“矛盾颠倒法”、“打骂教育法”、“自觉悟道法”......因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介绍。“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虚云和尚入定,他以为只过几分钟,哪里知人间已过了几个月;太虚大师在普陀山一夜入定,以为只坐了一支香,哪里知一夜已过。在禅定里面,有时候不觉得时间的存在。

  苏东坡还未参禅时,做过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来他参禅了,有所悟解,又做了一首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

  等到他对禅更有体验时,他又做了一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总之,从六祖大师、从禅门各种教学方法来看,处处都说明禅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体验证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善美的心有好心、善心、慈心、慧心、道心等。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进而要有「禅心」。何谓禅心?有四点意义:

  第一、你我一体的心叫做禅心:人,所以会有纷争,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如果将人与人互换立场,彼此将心比心,甚至把「你」和「我」看成是一体的,「你」、「我」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是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即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就不会有人我的纠纷与不满了,所以「你我一体」的心叫做禅心。

  第二、有无一如的心叫做禅心:世间上,有的人凡事求多、求好、求拥有;但也有的人刻意远离名利,躲到深山里隐居。为什么?因为他要体会「无」的世界,在「无」的里面感受无名、无利的逍遥自在。但是,真正的菩萨道,虽不执著「有」,但也不要太躲避世间上的「有」,而刻意去寻找「无」。我们应该做到即使「拥有」,但不执著,而且能随缘随喜的洒脱自在,这就是「有无一如」的禅心了。

  第三、包容一致的心叫做禅心:心,是宇宙,心,是虚空。世间上,任何东西都包涵在虚空里,虚空没有嫌弃渺小者,所以虚空很大。俗语说:「气度盖人,方能容人;气度盖世,方能容世:气度盖天地,方能容天地。」我们能够包容异己的言论、包容不同的国家、包容不同种族的人,如此才能扩大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如果有开阔的人生观,必能开展涵容天地的成就,所以「包容一致」的心叫做禅心。

  第四、普利一切的心叫做禅心:我们对父母孝顺,这是天经地义的孝心,对儿女的关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慈心。但是,我们要更扩大对一切有情的爱,如清朝李毓秀原著,贾存仁改编的《弟子规》所说:「泛爱众,而行仁」。能以孝顺父母、慈爱儿女的心,来关心天下的一切众生,如此对众生的付出自然无悭吝、无计较;能以众生之乐为乐,以众生之苦为苦,如此不但能长养心量,更能提高自己的慈悲心。所以,「普利一切」的心叫做禅心。


  禅是自我的训练,时时观照念头,假以时日,内在的世界宽广了,自然能放下人我是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要自我提升,必须靠思想教育来启发;群我的相处之道,则要靠生活教育来训练。有关「群我之间」如何做良好的互动,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多言是贱卖宝贵的生命:「胶多不黏,话多不甜」,说话旨在表达意思、传达理念,着重言简意赅,不可啰嗦累赘。但是有的人,一件事情本来三言两语就能沟通,就能说明,但是他一再的重复叙述。或者一场讲演,只有半小时、一小时的内容,非要讲到二小时、三小时不可。讲话太多,不但惹人生厌,而且是贱卖宝贵的生命,所以话不必多,只要与人有益,才是宝贵。

  第二、应酬是浪费有益的时间:现代人的生活,难免要应酬联谊。正当的应酬确有其必要,但是有时候太多无谓的应酬,实在是浪费有益的时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时间,能有多少生命可供利用?有的人不懂得珍惜,总在没有必要、没有意义、没有益处的应酬上浪费时间,实在可惜。

  第三、孤独是修养自己的良机:人与人相处不可忽略掌声,但对自己则要无声。因此一天当中,我们有群居的生活,也要有独处的时间。「独处」是要内观,要看无相的世界、听无声的声音。独处的时间并不是读读报纸、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因为在报纸、电视、音乐里,还是有种种的人我是非、还是有各种的吵杂音声,会扰乱我们不能宁静。所以孤独静处是要让自己不想、不看、不听,那样的时刻才能找回自我。

  第四、乐群是发挥大众的动力:一个人要能静,也要能动;能独处,也要能乐群。有群众性格的人,就能融入社会,就能与大众相处,就能群策群力,奉献心力,服务人群,这就是带动社会的进步,所以乐群是发挥大众的动力,

 「自傲的人难有知交,自私的人难有群众。」与人群相处不但要如水,屈伸自如,尤其要心中有人,时时替人设想,所以「群我之间」要注意四点:

  第一、多言是贱卖宝贵的生命。 第三、孤独是修养自己的良机。

  第二、应酬是浪费有益的时间。 第四、乐群是发挥大众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无量心,也就是慈心、悲心,喜心、舍心。修习四无量心能够改善人际关系,至于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四心的妙用」,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慈心能降伏一切恶霸:《出曜经》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当我们遇到一些蛮横不讲理的恶霸时,如果同样以怒目相向、以拳头棍棒回击的话,只会造成两败俱伤,而且结怨结仇。反之,柔能克刚,面对恶势力时,如果你能生起宽恕他、同情他的慈心,就有降伏他的力量。如印度波罗奈国有位忍辱仙人,因迦叶王怀疑他不清净,截去他的手足与耳鼻,仙人当下发起慈悲心,愿成佛后首先度化迦叶王,终于感得迦叶王生起忏悔之心,并且发心供养他。所以,以慈心就能降伏一切恶霸。

  第二、悲心能远离一切邪恶:如果遇到了邪恶的人、邪恶的事,我们要有悲愍的心,才能远离邪恶,甚至化邪恶为善美。为什么呢?佛门中的怒目金刚,就是以悲悯之心,现怒目之相来卫护佛教,让邪魔不敢猖狂。印度的阿育王,威勇善战,所战皆捷,但生性残忍好杀,后来他信奉佛教后,一改往昔的暴戾,兴慈悲,施仁政,因而德风远播。其它如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富楼那,都是以悲心投身蛮地,化导愚迷,折服外道,所以有了悲心就能让邪恶远离。

  第三、喜心能善愿所求如意:社会上有些人喜欢幸灾乐祸,看到自己讨厌的人受难,心中就暗自欢喜;反之,看到别人有所成就,便心生嫉妒。但具有「喜心」的人,只要看到他人努力有成,不管冤亲,都会生起欢喜之心。这样的人,只要有人找他帮忙,他一定满心欢喜的全力以赴,当别人有所成就时,他也会同感荣耀。即使自己没有名利地位,他也不失欢喜之心;纵使自己贫无立锥,还是甘之如饴。因为他能常保欢喜之心,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欢喜克服,所以能善愿所求如意。

  第四、舍心能获得自在解脱:舍是舍掉自己的分别与执著,舍是舍掉自己的贪爱与束缚;舍就是将欢喜给人、将希望给人,甚至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都能舍的给人,如此就能克制贪欲,得到自在解脱了。就如金碧峰禅师,舍去了对玉钵的贪爱,才能免遭无常鬼的追捕。所以,能舍的人,才能获得自在解脱。

 《华严经》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慈悲喜舍是我们依止安住的所在。慈悲喜舍有四点妙用:

第一、慈心能降伏一切恶霸,

第二、悲心能远离一切邪恶,

第三、喜心能善愿所求如意,

第四、舍心能获得自在解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化道简禅师追随云居道膺禅师学道很久,虽已得到老师的印可,仍继续留在云居山分担寺务,因其戒腊最高,人称堂中首座。

  道膺和尚将圆寂时,侍者请示说:「老师,有谁可以继嗣您的法脉?」

  禅师回答:「堂中简首座也。」侍者没有听懂,误以为是从堂中拣选,就与众僧商议,推举其他人为堂主。

  当时昭化禅师已经密承师命,并无谦让推辞的意思,当仁不让的就持具登上方丈法座,开堂说法。其他人等心生不满,昭化禅师知道后,毅然下山离开。

  当天晚上,山神号泣,声贯如雷。大众这时才知道犯了大错,赶紧连夜赶路,追回昭化禅师,向他忏悔罪过,祈求禅师归院领众。此时山神又连声欢呼:「和尚回来了!和尚回来了!」

  有位学僧向昭化禅师问:「维摩居士就是金粟如来吗?」

  昭化禅师答:「是的!」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维摩诘居士就是金粟如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时,已是如来的维摩诘,还要来听法呢?」

  昭化禅师大喝说:「因为他不争人我!」

 「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成圣者也是「佛佛道同,光光无碍」。金粟如来到佛陀处听法,无非是为了弘法、护法、兴盛法场,并没有你我、大小之分。一般人因为我执未破,所以才有你我、男女、好坏、高低的分别相。

  学禅,要学心里的富贵,对于世间上的功名富贵,荣辱毁誉,不要太认真,要「提得起,放得下」,才能有开阔的人生。尤其在大众中,要树立慈悲、道德、忍辱、牺牲的道风,在生活中不争人我,才不失修道者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11-25 22:55 , Processed in 0.1463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