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2 18: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觉就对了,迷就错了。我们从哪里入门?修清净心。把我们的虚伪转变成真诚,把我们的污染转变成清净,把我们的贡高傲慢转变为平等,把我们的迷惑转变为正觉,把我们自私自利转变成慈悲,就行了,从这里下手。改心,转念头,从这里下手。在事相上,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后面这十个字是前面转念头的落实;你的心没转、念头没有转,后面这十个字你做不到,换句话说,你还是看不破。看破是什么?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真明了。放下是不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我们日常生活的心态自然是自在随缘,念佛求生净土,一生圆满成就。菩萨这首赞颂的大意如是。第三首:9 D5 i" r5 m9 Z: S0 T
# \! v8 m7 u* s. H 【如来神通力,法界悉周遍,一切众生前,示现无尽身。】9 t, j9 k0 G7 _% Z& n
2 S. i& H! K! N- W% O
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如来的神通力不需要作意,不需要有意现什么神通,佛不作意,完全是自然的。『法界悉周遍』,这是说佛的能力,也是自性的能力,自性本 ……5 ?& z5 t$ h* v
4 O* C: p m* o% o / @- t8 F2 E, ?9 R+ [, W
5 [# t* C) @, x* K4 T3 a/ ?/ b
5 D. q1 E5 F0 l6 k9 q, Z; ?6 r: j! V
78 12-017-0510 大方广佛华严经
- K& L' O; M+ P+ Y) A ( P; @: ?0 f8 {" b' q3 k& X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一0卷) 2001/1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0510+ O# W" R9 P. R
& I; m2 L+ C/ F% Z7 o/ w1 `3 g8 x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十普菩萨偈颂第一首:& d5 m0 } G9 |5 x _
7 F. f. }5 F& J2 t" [, Y
【尔时净德妙光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解脱门海已,即说颂言。】
( Y9 d: [; ]! P% F6 Y4 ~ P: J- I
( y1 [) X1 ]! D# a7 ?- V 这一段文是说偈的仪式,集结经藏的人他写的,里面内容、经义我们前面说得很多。这一段文特别注重『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解脱门海』,因为每一位菩萨所修的法门不一样,但是到十普菩萨统统都会合了,所以称之为「海」。偈颂里面跟前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处,前面我们所看到的,每一首偈是说一位菩萨他的赞颂,这个地方十首已经融通了;换句话说,不是说一位菩萨了,代表菩萨法门互相涉入,所以不再结归到某一个人,往后都是这个意思。我们看偈颂的第一首,当然最重要的我们要如何去学习。
, q! H8 ?( R+ p# @$ ]% H9 ^+ C4 V5 D% d s, h* j- F
【十方所有诸国土,一刹那中悉严净,以妙音声转法轮,普遍世间无与等。】8 B! `& Y ]7 Q, i4 P* g- `
5 p4 b t4 ]+ G0 R0 w9 n( @6 H5 Z 菩萨赞颂。「遍往十方菩萨众会庄严道场」,在前面清凉大师注解讲,长行文只是「入众会庄严道场」,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有「说法」,可见得弘、护两个意思都非常明显的突出。正法能不能久住世间?能不能利益一切众生?在此地我们一定要讲到九法界众生,无不是平等相待和睦相 ……6 o; y" g/ K: \
: d: {5 N- K' k- x9 l3 ~
4 m3 |5 k7 E$ \6 V7 R
. [) u1 H" P9 D* S* ^! E d; [3 D) W2 R7 D7 C9 ]- Z- u$ |6 g
79 12-017-0524 大方广佛华严经% e. U" Z" v0 @0 D5 f( J& z9 F
9 `" n! X1 W% O& }- K5 ^2 L" z/ Z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二四卷) 2001/12/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5249 M$ O: ^ c+ S
$ B u) P) H, A9 ?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座内众流,说偈赞佛,海慧菩萨赞颂第六首:
; J0 J8 s% T* v! d0 J( `, I4 c3 e
【摩尼宝藏放光明,普发无边香焰云,无量华缨共垂布,如是座上如来坐。】 L; C% |- D, f* R
0 h. _( o, S) n9 }; I q
向下五首偈颂,是赞叹所坐的庄严。这些菩萨摩诃萨,都是从法座、从师子座出现的,所以多半都赞叹师子座。在前面清凉、李长者都给我们提示过,师子座是表法身的,也就是表法界的,也就是自性、法性。我们想一想,哪一尊菩萨只要是明心见性,都是从法性流出,法性才是诸佛如来真正的宝座。从法座所出的菩萨无量无边,经里面讲的没有错。我们看他的赞颂,赞颂依然是表法的义趣。
) M E( g9 P4 W0 \
4 `7 e! t( R. ?& W& R- l 『摩尼宝藏放光明』,赞颂都是赞叹宝座以及宝座上种种庄严,而实际上都是讲的自性。宝座的座体就是自性的性体,宝座无量无边的庄严就是自性的性德。「摩尼」是如意宝,藏是形容其多,多到没有法子计算。「放光」,确确实实是放光,充满了智慧光明,也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光波,周遍虚空法界。『普发无边香焰云』,「无边」是从量上讲的,香表性德,光表智慧。『无量华缨共垂布』,「华缨」是代表修行,表菩萨无量的法门,都是从性德里头流露出来的。这 ……
/ H3 j& v( B7 M) h) P9 j, S; \
+ ~; @9 N$ r7 r8 B4 \+ C 7 j' [+ q* H9 D( E$ b7 J1 G
" P9 ?2 G1 j7 N- n) C
) ?/ O y$ v3 H' L4 b& m7 ? 80 12-017-0531 大方广佛华严经
* s, o& n$ j- d! o* X
# d% G# i- y* D2 R, x8 a. s9 f……改正自己过失是功夫,这功夫不间断,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契入这个境界,不但是经典展开,字字句句无量义,我们六根对六尘境界,一毛孔、一微尘,你也体会到无量义。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明白了,古大德所谓的哪一法不是佛法,随便拈一法都能跟你讲几个小时,能跟你讲几十个小时、几百个小时。不是只有经典里头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哪一法不含无量义!为什么含无量义?全是自性的相分,性德无量无边,性德所现的相分同样也是无量无边。这才能入如来的境界,入如来境界就入一真法界,经上讲「生如来家」,得像如来一样的受用,我们所体验到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十个字你才真正懂得少分。所以真修行人,会修的人,掌握到这二十个字、十个纲领,前五个纲领、十个字修心,这是我们修心的标准,起心动念不能违背,后面十个字修行,我们的言语行为,念佛重要!
: j5 v2 |: x. Y
, F) M1 ~- ]! u& E: o 百目菩萨第一首偈里「称扬三世诸佛名」,念佛重要。为什么?大势至菩萨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就作佛了,见佛就成佛了。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见吉祥云比丘,善财童子就证得初住菩萨的果位,吉祥云代表初住。见到海云菩萨,海云代表二住,他就提升到二住。见到妙住菩萨,妙住代表三住,他就提升到三住菩萨。末 ……
4 {7 }" l0 e' `0 b6 x; i% U! J0 G' O. U5 o
( r1 X2 n. {) p4 P& r
81 12-017-0554 大方广佛华严经4 h6 U0 y$ t+ X# J, m8 S; p$ [
8 @: v" o3 g& W9 {3 f! ?. _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五四卷) 2001/12/3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0554) L+ @% H* U- s4 Y" `
4 M2 ^8 K5 Y4 B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最后一段,结通无尽:0 K# d o8 l, w$ U* n0 k
# D4 _: l2 j& x* B, E( H9 g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欢喜如是供养。其华藏庄严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为供养。】
S5 I0 k: [5 B2 W2 J- S
6 \, ]. S3 z6 Z, y% _( k$ }0 J# e 前面我们讲到此地。现在我们接著看:
; w" N2 @* D+ W% {
+ r: y- G# b1 N* |+ A4 u4 P) r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来坐於道场。】
% U$ L2 ~% H+ ~: J! L3 {. b9 q5 [/ p4 N- U" O: J/ |
这一段经文在前面跟诸位曾经介绍过,大意是先总结「华藏世界内」,然后再结「华藏世界之外」。前面也有两段,首先是举我们这个世界;「其华藏下」,这是说「华藏中一切世界」。这里面境界很多,先为我们说明「兴供」。『一切世界』,华藏世界里面,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世界种中,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每一个世界里面,都有像前面所说无量无边的世主来供养,这个境界不可思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