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6 12: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屋顶坚固的房子,打从看见三十三天美丽女天神那天起,难陀就努力修行,希望能解脱轮回。最后,佛陀确认难陀已经彻底明白四圣谛,而证得比库的为终目的,成为阿拉汉。佛陀说完后,众多比库受益良多,并了悟佛法。
! D0 b) D0 f# ]0 d1 o: O& R0 }$ @
5 w3 E( U7 Q5 M; ^& G3 { f8 ^ + m) l2 u. w/ V: d) B7 v5 E# g
生生世世受苦的屠夫
$ K% g9 V& ]. X6 B 今生悲伤,来世也悲伤,1 I. D' g* ?: B
造作恶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悲伤;- ]7 Y) _) ?* m
他们悲伤苦恼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恶业。(偈15)
) X. e! g) b! a" L: {( F
4 a' }% `- @; z e+ y7 M6 X从前,离竹林精舍不远的村子里,住著一位十分残酷且铁石心肠的杀猪屠夫,他的名字叫做纯陀。他屠杀猪仔时,都先加以凌虐。他从事杀猪业已经很多年,但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功德。
: Y1 A( D, H; G' H* g" I/ V, ]) e4 N. ]: p) ?% W9 v- T8 `3 h
临死前几天,他异常地痛苦,所以不断地挣扎,同时连连发出猪叫般的咕依尖叫声,并且像猪一样,满地打滚。经过一星期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后,他终于丧生,并且堕入地狱道。一些听见纯陀发出咕依尖叫声的比库,以为纯陀正忙于宰杀更多的猪仔,他们认为纯陀是一个非常残忍、邪恶的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慈悲心念。 9 n3 i$ y; F u4 d9 d5 h
6 R* v/ Y( L' I' g y
佛陀说:「比库们!他不是在宰杀猪,而是正在自食恶果啊!由于临终时忍受巨大的苦痛,他的举止十分异常。现在他死了,并且已经堕入地狱道。」佛陀最后说:「作恶的人一定会在今生与来生自食恶果,恶业不可逃避(注)」
6 U2 s$ v# y* y) I: X
- J$ j1 X$ e4 u P- ^ 注:这并不表示人一定自食其业,而没有任何避免的希望,果真如此,那麽修行就没有益处,也没有解脱的可能。8 m, V; i6 J- @# t
2 [5 x$ `$ A0 j3 y# D R, o b9 d世世幸福# c, k" k) L( K1 L* V& p
今生喜悦,来生也喜悦," [) D4 j9 L7 j
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喜悦;
. q4 q7 m8 w+ I7 S6 B他(她)们满心喜悦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善业。 (偈 16)
( i7 R* |3 q/ g: K
J9 u$ s. u2 w+ U3 k昙弥是沙瓦提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并且非常喜欢布施。不论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节日里,他都大方地布施食物与其它必需品给修行人。事实上,他是沙瓦提城里众多佛教徒的领袖。他有很多儿女,也像他一般,具有德行,并且喜好布施。
5 c% ~7 o. j. w. X v+ w+ A! q/ n% l) P% @
昙弥老了快要往生的时候,请求僧团在床边为他唱诵神圣的经文。正当比库们正在唱诵大念处经时,他看见六匹来自六天,布置庄严的马车前来邀请他,他告诉他们稍等一会,以免打断经文的唱诵。但比库门却以为他要求停止唱诵,就停下来,并且离去。& f* V4 U) W) N7 w; m
& R0 Z; ?+ S4 h6 Z- { 过了一会儿,昙弥告诉他的儿女,有六匹马车正在等他。他决定选择都西答天的马车,并且满怀幸福和信心地往生。有德行的人今生和来世都满心喜悦 。
; T% t" l! i" P8 {, X, Q; a4 _1 q: }( ?) i, B3 N* o) \! c
7 M- @' r5 G+ b* n3 T7 {9 ~! ]迭瓦达答悲惨的命运
! v+ M8 G2 o; G1 a- @今生受苦,来世也受苦,造作恶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受苦;“我已经造下恶业!”的念头使他(她)们受苦;往生到恶趣时,受更大的苦。
6 v. t* u/ ^; u! W$ u1 Y; J, v$ z" o- i# A' ~1 G1 j6 _
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是佛陀的表弟。有一次他和佛陀一起停留在憍赏弥,那时候,提婆达多认为佛陀受到太多的尊敬、荣耀和供养,因此妒忌佛陀,而企图领导僧团。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说法时,他向佛陀提出一个自私的意见,他认为佛陀日渐衰老,所以应该把领导僧团的责任交给他。佛陀予以拒绝,并且告诉他,说他不配担当这重责大任。佛陀也要求僧团对他的傲慢加以惩戒并公开宣告(注1)
: A3 P7 K7 Y( w3 Q6 E; R3 Y/ D4 I. |0 _" l% Y0 b
迭瓦达答愤愤不平,发誓报複。他因此三次迫害佛陀:第一次雇请弓箭手企图杀害佛陀;第二次在灵鹫山上,滚落大石,企图砸死佛陀;最后一次则利用醉象那拉吉利攻击佛陀。但第一次的刺客不仅没有刺杀佛陀,反而成为佛陀的弟子;第二次的大石只碰伤佛陀的脚拇指而已;最后一次的大象冲向佛陀时,为佛陀的慈悲所驯服了。
5 |" ]& p# g. ^! e, \( @; M `3 b
三次阴谋都失败后,迭瓦达答改变他的策略,他怂恿一些新出家的比库离开僧团,跟随他到象顶山去另立门户。但是后来,大部分的比库都在沙利子和马哈摩嘎喇那的劝告之下,都自动回到佛陀的身边,并在佛陀的指导下修行。 % l7 q5 w0 C- P- e+ ^& L4 q
/ U! J. Q" A* p: s4 V4 Y
后来,迭瓦达答病了九个月,有一天,他要求弟子护送他回揭达林给孤独园去向佛陀忏悔过去的罪行。 % H! x) M& ^) Z
$ F$ k4 h$ R# `7 e
当迭瓦达答抵达揭达林给孤独园外围的水塘时,十分口渴,想喝水,他的弟子就把他靠水塘边放下,而前去取水,这时迭瓦达答也起身,用双脚踏在地面,但却立即陷入地中,悲惨而死。由于过去的罪行,迭瓦达答竟然没有机会见佛陀最后一面。他死后,堕落到悲惨、痛苦的境界,偿还所有的罪行。(注2) 1 c, u6 `& D/ L
* d) M3 R# k$ `. o4 `$ |7 V
(注1)僧团公开宣告,某一出家众触犯僧团戒律,所以自今以后,其一切言行纯属其个人行为,与佛、法、僧团完全无关。
* N+ z" |! [! ]# T(注2)经过无数长时间(劫)的偿还,迭瓦达答有一天往生为独觉佛,这是因为他在违背戒律之前证得某一程度的修行境界。在轮回中,即使地狱和天的境界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涅槃是究竟永恒的。
8 x4 b, ^! h- i! K; H0 Y# \
# O2 W3 n' n# t, E+ N1 F' [9 F年轻女孩的成就
5 i% ~, D& s% M& C# q今生快乐,来生快乐,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快乐;
) Y$ D; M, W6 m( t2 \' C3 Z「我已经造下善业!」的念头使他们喜悦不已;
0 h7 r, y" b# g2 A! ^: ^* H: P, ^往生善趣时,他们更喜悦。
% {- L4 Y% P2 Y: e8 @
. o3 `' P6 Y) w' B/ W$ O' C/ ]沙瓦提城的给孤独长者和维沙卡两人都是佛教徒,也固定在家里供养众多比库。维沙卡家的供养由她的孙女负责,而给孤独长者家则首先由长女,接著由次女,最后由最小的女儿修摩那戴葳负责。明白佛法的长女和次女结婚之后都住到夫家去了,所以剩下修摩那戴葳在家负责布施的工作。) w5 r) H/ m3 e/ o. H) G$ {
$ r/ U& X: `+ S" ?2 i6 l1 z
后来,修摩那戴葳病在旦夕的时候想要见父亲,他父亲来的时候,她称呼父亲为“弟弟”之后立刻逝世。她的称呼使她的父亲困惑不安,以为她的女儿在临终时正念没有现前,所以,他就去找佛陀,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说,修摩那戴葳临终时,意识清楚,而且正念现前 。$ L# Q2 w$ t2 ?- T+ c
9 P/ W! I( |. v8 |8 w( Q9 a佛陀说修摩那戴葳称呼父亲为弟弟是正确的,因为她的修行层次比父亲高,她已经证得二果,而父亲只证得初果。佛陀并且向给孤独长者说,修摩那戴葳已经往生都西答天了。/ P6 F& ~3 ] m% |2 w" m4 X
. M% [" [6 R% w* \" h* n
3 U) B, t7 @3 q, ?+ E* {/ B: ^知识不等于证悟) P$ T6 C C; c @0 X* `$ }1 r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
" l0 |; \+ n Z, [- |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淨行的法益。( z/ X1 q$ e2 x, l" @% A8 W& o: F
" j8 k( Y& B' e9 C7 a0 g- q2 T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灭除贪、瞋、痴,
0 }2 O* u$ o$ Q9 \如实知见,内心清淨,生生世世不再执著的人,
1 w+ R L x# E% [6 B2 y, d$ M真正得到清淨行的法益。. E9 \8 W# q Q3 W
: A6 r0 Y/ n* r# w, I7 t
有两位出身高贵家庭的比库是好朋友,其中之一精通三藏,娴熟于唱诵并弘扬经文。他教导众多比库,而成为十八个比库团体的指导老师。另一位比库则在热切精进的修行之后,证得阿拉汉果,并且透过止观的禅修而证得卓越的能力。' U8 h7 n( I" `; i$ j$ x" i0 |
: M" F# ?% b3 v4 I; e# n
有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