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6 2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刻要堕地狱了。. \& G+ Q" i! d7 F" |9 C$ h u
/ f& O3 M/ M6 j
【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 I. r" R3 E9 W. q( W! B3 c7 X
! m- ?( O3 O3 I7 j 观音势至是古佛再来,久远劫都成佛了,在西方世界示现是等觉菩萨的身分,大乘圆教等觉菩萨的身分。我们到西方世界,纵然下下品往生,也跟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平起平坐, ……( c) ]& \ @6 \% d7 K
% a* Z% G; T9 ^, y9 t) K
$ d) d2 d% {2 {; g3 r! O+ g 106 02-012-0006 无量寿经0 Z" ?' |2 o% g3 _
1 y3 e1 r2 L2 h/ s6 b- `2 g8 ^& l……心,无上菩提心,他这一生决定成功。再往下面看:
- ?4 Z+ ^$ ]) y1 j/ t/ @& ~ D1 N3 D# c2 ?
【念佛乃修行之径路。】
; I( r$ ]8 l5 L/ r
4 w. n- M. R) x, d/ q6 L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成佛。从我们发心到成佛,念佛法门是最近的一条道路,没有比这个更近了,这个要知道。古德告诉我们,学佛近路是大乘,大乘比小乘近,也就是大乘比小乘快。大乘当中,禅是近路,禅比其他的法门要快的多;禅跟净土比,这个念佛是最近。所以也许同修看到一个小册子,题目叫《径中径又径》,三个径字,第一个是大乘,第二个是禅,最后那个径又径就是净土,就是念佛法门,所以念佛法门是真正稳当快速。
, I$ l7 K( ]2 i8 N, f5 w% ~! e& R$ e
禅虽然快,并不稳当;换句话说,如果自己不是真正上根利智,参禅不能见性,甚至於参禅连禅定都得不到,这个不容易!真正得禅定的人,心地都清净了,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所谓「八风吹不动」。你赞叹他,他不生欢喜心;你毁谤他,他没有一丝毫瞋恚心。他的心永远保持著平静,这是定。你赞叹、毁谤,他不是不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他照见,心地绝对不污染,绝对不动摇,这是禅的功夫。 j" N0 A9 j1 M
) R O3 f( M3 w" p
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做到?实在讲自己可以考验自己。我们遇到顺境,生不生欢喜心;遇到逆境,有没有烦恼?别人侮辱我们、伤害我们,我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有报复的念头?如果有,换句话说,你的定功就没 ……6 S5 N2 t- A* {- H/ J
4 U! r" N: u: V) F( ]
9 e* B+ e2 J5 d, ]" Q" a 107 02-012-0009 无量寿经
; P4 L! i3 F, C6 k* t( c
; e# q4 t$ M1 S. l. D( ]! z1 z4 Z……议。- ^) e. R4 O6 B, @. u6 {) \ W. i
6 _( B V _, V+ I 【一向专念者。】
4 T: ]* o) Y9 L- a- N1 n+ P& M
怎么叫做一向专念?
5 v0 o/ J8 J% k) V( Q* i2 p# \$ Z. T, w
【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
4 }( I) Y- \1 _8 j/ ]8 c8 m% x0 w6 u9 P0 _! d
可见得它这个方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大。上等,尽形寿就是一生,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这一句佛号永远不断,这个叫「一向专念」。下根,是业障深重,一生当中没有机缘遇到这个法门,而在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友,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劝他念佛,往生净土。临终那个时候才听到这个法门,听到之后,他就能欢喜接受,就能够依教奉行,虽然念的很少,也能往生,这是十念往生。* V+ R5 g, b3 L& g" z
8 V8 l( M' U. N- J7 X4 i# W+ a# o 【上尽形寿,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也。】
6 }/ }; c8 n/ O' e
0 l" e i+ J8 s4 k! G" ?5 f 上根者。
, y W: C0 L5 b$ E! V v9 _) q& c: W f+ m/ f) d% a
【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因事繁,未暇多念,则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专念。】
7 T7 \) M- c4 j6 g* n9 p8 T/ Q1 e: m3 L0 q1 Q1 [
每一天早晚用十念法,一天都不缺,也叫专念,也符合这个意思。5 o# ?5 A T6 f
& M' w: n, K2 U: t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 w( U4 U2 |- F. y' \2 g6 W% M# {
. T6 e1 Z% ?% B1 \9 E 十恶五逆。
G! t3 R2 n8 O- T2 E$ f% u
g( G, S+ |0 @- z4 u 【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
: |* U9 p* y9 K& d% F5 B9 h( ] s+ e; g& A
这是临命终时,知道自己一生所造的罪业,痛切忏悔,求愿往生。虽然念的时间很短,也能往生。7 n- F/ e* i4 ` O
! j" j5 g8 k' k; I, e u5 k
【行者应知。】
/ Z0 E% ~% {" C3 U& g3 e: z [0 I: u1 W% Z6 I& D9 b
这是特别劝导我们。7 y1 F7 s' |" w
' {' A, j I" ]2 w; b0 K6 j 【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也。而其关键实在最后。】7 h J- U3 w7 U3 z+ E2 ^8 T
4 c, K6 C a; Y
到自己临命终时,最后一念还是一 ……
. S9 q3 C- j2 e3 o8 x3 G1 Z2 o: l6 ~& e5 ?+ Y2 b1 s! l8 W2 l
$ D. T" Y/ O# K9 n
108 02-012-0012 无量寿经
4 l' G; b% W$ ^ l6 y
7 k- T% [3 H) H! L2 F" c……重点,确实他统统给我们指出来了,所以你看这个本子能生欢喜心。$ B1 X3 ?! W5 e/ s0 M
; U/ c9 V. h3 J H) S, i7 }/ @
一直到三年前,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有一部非常详细的注解,在我们台湾开始流通,对这一部《无量寿经》深入研究,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1 b' ~: R$ k! M* {5 r/ |
) M1 A" P; p4 n9 h" ?- w& ~- D
所以,诸位接触这个经之后,都能够生欢喜心,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缘比十年前修学净土的那些人殊胜太多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不成功则已;如果成功,我相信品位都相当之高。# d8 A2 f7 I+ O8 L$ [, `
; P4 V" t, v9 y$ R- h! r0 h 【实大有功於净土,故中日诸师,多承此说。】
3 r7 S; s. p/ e w3 h
4 t# O% C! v7 v" I5 f6 f2 K 善导大师的学生,日本人很多,韩国人很多,他们都遵从善导大师这一个说法。4 Q j6 o6 P' ]$ i5 ?" d. f
$ w0 u8 l T, y( y2 ]3 A 【专接上根、旁及中下。疏钞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
9 L$ w$ M h% O! Y6 i. {5 q0 k0 E1 e, N3 O9 O
这个地方说专接上根,旁及中下,「上中下」三等根机,这是佛经里头常说的。我们是哪一等?看到莲池大师这一段话,我们会很庆幸。「信位初心」,这就是初学佛的人,初学佛的人有四种根机。在台湾,礼忏拜佛这个风气很盛,拜大悲忏、拜梁皇忏、拜水忏,用这一些方法修学的人,这是初机,也就是下等的根机。9 V: s5 W- r# \) t4 I% ]6 z
* t' v. |! I, W4 Z I* L( u
【以修习止观被中机。】. }& Q) e4 a& i% U. t- U
: P& m+ D' D ?0 i" O9 r A- ?
「止观」指修禅的。参禅的,学教的,这是中等根机。
# F: }9 z9 e% b! D- \) l6 v$ o% x' |: ?2 L
【以求生净土被上机。】/ V( Z0 n( o2 j& a$ S$ s
) M6 {9 Y5 Z9 u% w$ n 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不但是上等根机,而且是上上根机。为 ……7 a* H* g$ c7 t1 F
! F# F9 w [( n1 A1 ?+ I
' H& ]4 J: ] D( f) ~- x9 ` 109 02-012-0013 无量寿经
9 h3 o5 T( k5 i$ U { 7 x0 w- ^5 v6 C1 r; }& w% Q7 f
无量寿经 (第十三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131 t" j: `+ p6 L3 }
2 i* F( J% r+ @
请掀开讲义第二十五页,看第六条:+ G8 {/ b$ p* O# k0 G' K7 _; n- X' n
0 M$ ]3 V+ ?8 L
【行人若能於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者,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7 F2 W$ g% R4 C) [% `& ~' r
# m5 K! E: `" x$ D" V$ y* y3 M! C
我们上一次讲到此地。这个地方特别要强调的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这一个法门的殊胜。它殊胜在什么地方?底下一节就说到了。( z* d- u, e# F" r) _! e) y
% o w a( |5 Z- x- E. c 【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愿。】9 o# o, Z! N1 k7 U9 f. [
; M% D/ X [8 h* g8 ~ H
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是佛度众生真实、殊胜、奇特的方法。
: I' O9 @" o/ l) I2 X5 R( `' h; V$ x$ `0 _# \) T
【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於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视之,而轻此法门乎。】; i$ ?: e' |8 ]& B& o% X6 h
7 t% T# U4 E0 @) {& `0 R; l 末后两句是感慨的话,确确实实如此。因为这个法门容易,任何人都能够修学,不须要具备什么条件,因此许多人对这个法门看轻了,不肯接受,不能相信,这是莫大的损失。这样殊胜方便的法门,实在是阿弥陀佛累劫修学成就的心得,开出这么一个奇特的法门。十方一切诸佛,因弥陀法门的殊胜,所以将一切众生全部都介绍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在大乘经典里面处处都能够看到的。黄念老说这 ……+ f) y5 w9 ~% H
6 G# O; p( B7 B6 z# J) `. [
& h# d" X( J' M5 Z t 110 02-012-0016 无量寿经
& i8 s4 |4 U2 @( r : w/ `. L5 j, a1 D5 d$ A+ r3 v
……来讲,就是适合修学人的程度。无论哪一种人,他的程度统统适合,这就很奇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