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59|回复: 0

[净土社区]◆一个惊人的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 18: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摘自《妙音新闻网怀旧站文章集锦》
; B# A% y7 q4 l- G+ o/ {
: u$ [& T6 E9 c6 T! t[净土社区]◆一个惊人的发现,必须传播开去!!!拯救地球!◆) G9 r. h/ P$ b. m
; J- w  L! h- W
) m3 l# X: P) w- q3 h+ H' |! H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1256.html
  \: l( D' X1 K◆一个惊人的发现,必须传播开去!!!拯救地球!◆
2 k' h1 ]. L0 m: m* w4 B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
" N! c8 [. t0 O# s: Z4 y+ [( y( ]/ q9 i
      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当时正值下班乘车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
) U- u# m' @: e- ~5 E- _9 G! Z" {6 K- R8 O0 O
      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5 g& }: S: X9 F9 \8 w: S2 d+ a

7 [! k- C3 w; \  C. ?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的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 ! C) X* a/ F1 ]
5 [; {2 V) j( I) o) G; T/ W  r& b+ k! f, p
      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 i! h- `( L* P% N7 H: P4 Y0 A; a
& t' Y' s2 i: U8 H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关心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 @% H0 u" ]& @1 m& ^! Y( _0 C! r
, K2 q) L8 x) |) c& l- {: K$ _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 E8 \2 R2 q! [' B5 N

# b. }% \, O6 R2 z% @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 N8 _* q3 }! k2 t) E0 t

& e! m3 F2 j: M2 a( @* ?1 e$ A3 \5 \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流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完全的自我状态,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像一位诗人说的那样,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却听不见”。在社会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都市恍惚症”。 5 x/ a! ]: t7 I6 E
& A5 @& Y" [: n8 C. v* E7 ~% `
      为什么后来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态度会有了较大的改变呢? 0 A: B! f; p1 Q/ x$ U

+ s( Y5 I3 [5 ?3 O$ A5 E/ O/ K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自己停下来,仅仅是要看一下那个处于困境的男子而已。路人却因此从“都市恍惚症”中清醒过来,从而也注意到了这个男子需要帮助。在注意到他的困境后,大家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 ; {, L* ]$ j; Z- F. o, l
/ w. i$ y: Z5 S+ J( o
      因为看到别人的善举,而对自身的心理产生了冲击,进而引发出行善的愿望和行动,心理学家将这种变化称为“升华”。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帮助病人、穷人或者是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升华”。尽管这些助人为乐的善事,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必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帮助贫民时那样无私。
8 L8 z: O. ~2 r* A. N+ x. Q8 K) k' p2 @
      从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故事,让人联想到英国一位主教的墓志铭: 9 u3 g# i& Q! U6 G: z; s- B
, q4 y$ |5 I0 M" o( }3 x) d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 O/ W! [" A) h$ v+ W6 }# B0 l

- K0 G, a+ ^0 l      不错,自己先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才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更多的人就可能会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先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9 q3 t  s  F4 v0 H4 b/ A
8 X+ d& N/ l;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5 09:27 , Processed in 0.0788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