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2|回复: 4

净公上人法语菁华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7 2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z* F$ c0 @8 i
% b7 n9 t9 q& ]8 f& S( l
第一章前言+ e/ t8 y) a0 @0 M
2 _. _0 O) o/ B) h
○前言
2 v) o8 v" y$ d4 z7 O8 q净公上人“潜心圣典,博览经论,行解兼深,成就卓越”。是当代博古通今、无与伦比的大德。法师讲法出口成章,辩才无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应不同根性的人群。因此,师从净公上人是当今修学佛法的首选。 4 U' ~2 i" F: U* C& u2 s1 [
法师讲法实录极多,编者将广为流传的《佛说大乘无量寿经》(细讲,1-164卷,及光碟330-352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往生咒》、《地藏经含玄义》、《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说十善业道经》、《中峰三时系念》、《大般若经纲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修福积德造命法》等原文、光碟及音带中的法语菁华摘录成册,以飨读者。 & P- b9 {/ u- r, p& z
深信得此书者应有如获至宝之感。没接触佛法者得到,会对佛法有概括、全面、精深的了解;初学者得到,会深知佛法是什么,为什么要修学和怎样修学,也可作为修学的指南;老修得到,能集中地掌握法师讲法的菁华和要义。
4 T1 z; t4 L" {4 ?, \编者认为,如能至诚、恭敬、专一、老实、全神贯注地按此“菁华录”修学,必能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如能在“长时熏修”上痛下苦功,必能得到洗除心垢、显明自性、功夫成片、万修万人去的殊胜利益。当然,要对某要义查源深究,还需多听经、多阅原文。 5 A  Y( m& W8 D2 x, r) X; N( a
本书自“总论”起各条法语皆是媒体中的原文,编者未曾增改一字一句。 9 v! i" |$ X0 R* D6 @
“附”中的“礼佛仪式”,取材于《佛教念诵集》和《拜佛要诀》等书,非净公上人所讲。
9 X; K* w5 H+ n6 C, q: Z1 u; V文中不当处,万望大德同修们指正,以免贻误他人及令编者背因果。感激之至!
# p" {1 U0 _% e% t2 U# P2 U0 X, r
妙音恭录                                                    2006 年5 月
2 i0 X( F2 H" ^+ L* y  
  b8 f4 D- z# V# c总 论
. d5 ]1 E! l8 a5 y: X. w
  p+ m2 C$ T) K4 A5 O○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 R% h/ A: h7 u$ U- |( s( U
2 I) C6 r9 [1 F( K4 h, S5 Y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大智大觉的教育,佛教是智慧觉悟的教学。佛教的教学宗旨是在彻底破除迷信,启发正智,使人能明辨真妄、邪正、善恶、利害、得失,进而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清净慈悲救世的宇宙人生观,达到解决众生一切苦难,获得圆满、真实、幸福的生活目标。因此,佛陀教育确是每个人都应当接受,应当依教奉行。
: w5 @  Q/ E& X4 c$ |5 C* z1 j# F' C% F5 Z9 ^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7 c4 W% n, A: x8 c! [) d
) u+ b, C0 b: M( H! y* J4 W6 v) g○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此目标。- @0 s+ [, f1 ]  B- m7 i& d

7 ]" p0 s2 I' Q1 ^* n+ H$ E1 u! f○修学的基础是三福,待人依六和,处事修六度,遵普贤愿,归心净土。
# q/ H0 a8 O! m) s1 y) E) _, h4 Y- }, _7 F
○我归纳大乘佛法的精髓,写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十个字。这是大乘佛法的传心法要。我们真正能把这二十个字做到,就决定往生净土。
" v; d. z0 c8 y% w8 u. b) r$ M* H* q6 v* N7 Y. {' L, m2 P
6 A/ p  K5 P0 ~8 y
$ T5 L: f- Z: h
第一章 念佛3 R$ s: L+ Y% I, y4 }8 E

; g4 ]& ]/ G* G1 o2 F  h' U" N○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这一句佛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
7 y: Y3 T8 y# b8 H  y' k" F1 k* B) n' d6 W4 B. j$ L5 S5 d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具足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乃至无量的无量。名号含摄一切法,虚空法界无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胜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不仅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宣说无量的法门,都离不开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9 d6 e' N8 E9 H6 ?* S  [: O& q% m: N
○念“阿弥陀佛”这句洪名,就等于将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都念尽了。把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都念到、统统都修了。
( A$ T2 \9 _% U4 Y) f
) u% s4 w3 v- C4 _○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的道理通达明了,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落实在生活中,叫做念佛,这是真念。 ' z6 D: q( g/ O# [
5 n; c, I0 a9 J) u! e2 \0 W3 ]# D
○世出世间一切事都不牵挂,只牵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常常把这个放在心上,叫念佛。
+ a1 ^" ~$ Z; ?, W+ _
" y1 n4 h( @* Q; B9 Y8 ?$ L○念佛是无上深妙禅 。
8 ~( [! u0 X/ q  T* Q" n" M" T( \  j& Y- E! Z" S
○“南无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Q& ~* I& z- H6 l* k, Z

( _- j0 J# G3 j( q○莲池大师说:“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余功德。”
/ g9 b8 v; a2 ~* Y1 c" g2 j6 f9 i$ U, C( S6 s) @
○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法界全体,法界全体就是阿弥陀佛、是诸佛如来、是一切众生、是自己本人。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念一切诸佛菩萨,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什么样的经、论、咒都在这句阿弥陀佛之中。
  M. m7 ?* Q, h  a8 K  F7 i( ]
# x" v# o4 i$ `2 v, N○念佛就是修集无量无边的善业福德。阿弥陀佛名号里,有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智慧。" z; A! d; ~5 L6 Z3 y/ I2 d
" m' N  Y( g. o6 f
○念“阿弥陀佛”是成佛唯一的方法。                     $ ?; u5 J, c' O$ y, b, ]2 s* [
! k9 ?+ @4 [, O& G2 @
○心里想佛,佛就现前,“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念佛成佛的原理。                                                  
2 E& j# I+ F7 B0 G* E& f- g) E
7 m& ]; P7 U1 n( R$ p○念佛是所有一切法门里第一法门,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成佛道,都是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不念阿弥陀佛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念佛成佛的。7 N  S+ `- M. k: v# i, X

. L- f! a' }: |( m! C% c7 d○念佛就是作佛。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就是在作佛。想佛怎么个想法?想佛的相好、佛的庄严、佛的功德,想佛在因地中的修行,在果地上的成就。常常想,你的心就是作佛。
+ ]* M7 O' m& c% \
1 Q6 v$ ~! b6 N  `+ o9 |○心心念念,心里头有佛,这个人成佛自然非常快速,佛怎么来的?佛是心成的,佛也是心想生的,天天想佛,不知不觉自己就变成佛了。 " k$ w; \* t% `2 _4 H+ `
4 A$ T. I  \: a6 N' U1 X
○唯一能摆脱生死轮回,摆脱烦恼的方法,只有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条路。其他方法,我们完全用不上力。
" l5 o0 C4 k" ?5 F, A; ?
3 @) L# d) a9 h3 N/ n7 X○一切修行法门里面最妙的法门,无过于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5 v: Z- T3 w1 v; Y- L% g* S4 P
. ~$ E, Z+ a$ i- K3 W* W' [$ H; O
○念佛是大乘法的精髓,成就无比快速。它是捷径,不要断烦恼,带业往生。因为要断烦恼太难太难了!惟独念佛法门不需要断烦恼,只要把烦恼伏住就行。
! E, R, g, f! P, Z$ x; n* N5 p+ `) J) `
9 M8 z6 `& ^( g+ p8 ?! P! s5 H○念阿弥陀佛,我们的能力只能带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我们的智慧、神通、道力就可以跟七地菩萨相等。念其他佛做不到。 - U  G, Q3 |1 q; i6 v  u
3 b# c  `: I: {
○佛法的修学,有从枝叶修,有从根本修,我们净宗是从根本修,那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根本的根本。
3 x0 x. U, f: T: l* [
' B) z* S7 ~2 O) A' @& Z# B- q○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念阿弥陀佛名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一切菩萨的名号统统都包括尽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持阿弥陀佛名号超胜其他一切法门。 8 A  \$ J2 g7 h! x  Y3 v/ s
3 {4 E7 I* r) O% b4 q& s- x' v
○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才是真正的自己。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名号太多了,无量无边的名号是自己的性德,你的德能无量无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20: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得一心不乱。顺境里,贪心起了,“阿弥陀佛”,把这个心马上换掉,绝不让贪心增长、相继。逆境、逆缘,嗔恚心烦恼生起来了,不高兴了,马上“阿弥陀佛”把它压平,绝不让嗔恚、嫉妒增长、相续。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完还骂人,还生气,还动喜怒哀乐。“喊破喉咙也枉然”。你一天不念佛都没关系,一动念就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不动念时没有阿弥陀佛,一起心动念,马上“阿弥陀佛”,叫觉得快。果然心地清净,一天念十声,二十声也行。这功夫用久,能绵绵密密日夜不断。你真干,三个月就有效果,你会觉得身心愉快,烦恼杂念少了,智慧多了、增长了。六个月会有明显效果。顶多三年,就从凡夫地契入法身菩萨果位,往生西方实报土。往生的人个个身心清净,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又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没有这个心、这个愿、这个行持,佛的力量加不上。我们有一分功夫,佛加持一分,有十分功夫,佛加持十分。
0 V0 [; U) L) S' u( I5 \5 B' g7 o& N  r
○如果是妄念太多,一定要静下来,不要照顾妄念,因为越怕妄念多,妄念就越多,不去理会他。如果是在念佛,就专注在佛号上。无论是善念也好,恶念也好,统统不理会。将念头转移,专注佛号,久而久之,妄念自然就少了。如果轻的昏沉,就经行绕佛。沉重一点的昏沉,最好拜佛。 . n  O3 G8 O& E4 s" Z* _( C+ y
7 [* S& \9 f$ p4 f5 Q
○苦难的时候念佛,心、声音都恳切。平时念佛,马马虎虎的念,念的心不在焉,感应就差。急难、生死关头的时候念佛,心情不同,真诚恳切都不相同。我们那真诚心,平时露不出来,必须在生死交关的时候才逼出来,这时感应非常显著。
# F0 U! x4 ~' M' p6 f
( `/ c! O2 ?# U○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闲忙,心里都有佛,叫忆佛。 9 a8 K/ v- G/ P5 B
! ?3 z# i. J; E3 o6 Z8 Z! _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若众生心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想佛,就跟佛感应道交。梦见佛,不生欢喜心,免著欢喜魔,见如不见,保持清净、平等心,是好境界,一生欢喜,清净、平等心没有了,好境界变成坏境界。
( R5 m! U* u' S
) R$ I& ?! z. s) x" U( }+ Y○谛老只传锅漏匠“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告诉他“你就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真听话,老老实实照念。站、坐、走着念都行,不分昼夜,三年没出门,等于闭关。他不认识字,也不会念经,也没听过一堂经,就是一个“老实”,依教奉行。“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一点压力都没有,非常轻松。虽没压力,要有毅力,要认真,决定不能懈怠,一懈怠你的功夫就失掉,就不能成就。菩萨唯一善根就是精进,他做到精进,真干!他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往生后还站了三天。
" J3 u4 f; }* J  F/ Q- [* G$ t# Z
$ c8 s6 G) _! F; y) R# V○念经、念咒,念什么都是树上的枝枝叶叶,念“阿弥陀佛”,念大树的根本。真正老实人,一句名号念到底,就成功了。 9 |* @5 M/ j5 w; F- n# D, [. ^

3 |8 x- r' I/ E○恭恭敬敬合掌“阿弥陀佛”,对一切人、事、物,一句“阿弥陀佛”平等了。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对人事物,他就是阿弥陀佛。能把一切人事物都称作阿弥陀佛,我们的清净平等觉不难恢复。清净平等觉是自性弥陀,只要恢复清净平等觉,西方净土就是我们自性净土。决定上上品往生。 ! l9 w0 a, R+ Y/ L
( W4 x* h: B2 R2 h( b8 Y
○平常心念阿弥陀佛,不但往生,品位高高。无论对什么样的人事物,都用平常心去看待。平平常常,老老实实念去,就能成功。
2 n) F5 e8 I2 F
: V0 l4 C" G2 ?○想研教,三十年未必有成就,你好好去念三年、五年佛,然后再研教,你得三宝加持。学一年比你现在学十年功力还超过,为什么?你心定了,三年念佛堂,你有戒定慧的基础,你有根。没有戒定慧,研教是打妄想,不是开智慧。学讲经不难,难在德行、悟处。你烦恼覆心,教你念三年佛是断烦恼,三年要认真的念,至少要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的样子是二六时中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 1 V+ F( c. Y- F( m/ C

+ ~6 _. N7 u5 {2 `( O8 d9 Q( [○进入弥陀村,住一辈子,不说一句话,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话都不说,你决定成佛,决定上上品往生。“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话到口边,“阿弥陀佛”,见到人,欢欢喜喜,“阿弥陀佛”。你给我打招呼,“阿弥陀佛”,不管你说什么,说多少,“阿弥陀佛”,不管人家讲什么话,都“阿弥陀佛”,我一句都没听进去。你心才清净,口业才真正消得干干净净。
0 Y. B2 U  L, ~& S; B- T* ?. S
; F/ i6 m1 {, m○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是为我自己念的,为全世界苦难众生念的,声声佛号都从这个大愿心出发,这个功德无量,感应不可思议。如果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这个心量太小了,怎么样去苦修、怎么样精进,得的效果很少、很微弱。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要想到全世界苦难众生,我们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我们才能与天地鬼神起感应的作用。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这样才能发大慈悲心。        ' }9 F9 l) k. B/ o! L) ^) x  r

8 e6 q' ]! X1 D.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认真努力去做,你念的佛号跟佛就有感应,像电报一样,路就会通。 ; X* R8 c! y( [% ]

, C$ m( p% W/ h+ d0 w6 [○念佛有六胜益:
/ z, g8 v' j7 y: C! I4 J4 ~% p9 G7 c5 T
○一、诸佛、菩萨护念。二、弥陀住顶放光,念佛时自己跟阿弥陀佛的光接触,得佛光加持,诸天神昼夜冥加,护法神日夜保佑。恶鬼毒药,皆不能害,命里的灾难,自然化解。三、过去生中造的罪业消除。冤家债主不来讨债了,有佛菩萨护法神保佑,他不敢来讨,另外希望我们修成度他。四、气力充满,无诸横病。五、睡觉不做恶梦,念佛人睡梦中恶鬼恶神不会来干扰、欺负你。六、现在得人尊敬,临终西方三圣来接引。
: J/ A' r0 e% N" ]: ^, i8 I3 X$ f# l# `
○灌顶法师给工作忙、没时间做早晚课的人,提倡“十念法”,他是用一口气叫一念,尽十口气。念六字、四字都可以,真正想念佛求生的人念四字。也不必多,也不能少,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各念十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一句接着念十口气。一生从来没缺过一次,也算净念相继,也没中断。平常养成习惯,临终十念,决定往生。只要不怀疑,愿生净土。不要看十念时间短,作用可大了,每天要如法去做,做到净念,十念里不夹杂妄想,比平常人做早课一个半钟点,里面夹杂很多妄想,功德大。没有妄想,属于净念,功德就大。关键就是要求恒心、耐心,每天早晚都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2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 K& |' U: P9 ]7 Q. ^5 P; g
$ }2 }3 Z- ^9 V! n1 s8 i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 ~% z. a3 v8 h7 Y: }8 H' O
* h- X! G6 r2 M! V○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5 y7 `$ h$ O0 m: C2 E$ v3 J* E- ]  P8 ~  C' u. V
○把你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就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打掉。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6 p/ K2 h& k" a- ^, O8 |& l8 u  B, N$ [9 x+ g5 f* c
○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逐渐逐渐感觉这个境界就在眼前。这时你对往生充满了信心,你的生活非常自在、快乐、法喜充满。能预知时至,不生病的往生。往生还有病苦,是你的妄想没断干净。
  }4 u2 V# a: t
3 Q5 H7 x* ?/ D+ e○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有的同修读得很快,一部《无量寿经》半小时念完,读的模糊不清,这样读,只利己,不利他。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 y5 u, P: ]  j

6 z" V. g" x6 Q( C* f" g○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读经要求不夹杂、不间断,等于是跟打仗一样,这不是练习,一定要求得到真实的功德效果。 5 j0 n+ U* \1 d2 j& m

6 }8 \( T; u3 w: D7 ~○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闻法要离言说、文字、名字、心缘相。                                         2 L" Q1 R8 T8 t$ \  E

; @; ?! P: M+ W○法界就是一念心性,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都是一个意思。佛意叫我们不要执著。唯有离名字、言说、心缘相,才能体会大道。一落在名、言里,心里有念头在思惟分别执著,事实真相永远跟你隔绝。 : i6 G2 W' A6 t9 n, Y. d
0 z) r) S, Q1 v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 ( v3 _7 ^$ ?' ]& i
" i3 |% d. |( F* K0 o1 P. |- X
○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圆满的智慧。读经绝对不能思惟经中的意趣。用思考来学佛,永远不会成就。
- n, g8 K5 s6 [9 ?: v( x! m
7 V/ @+ n7 i) e& s, e7 W○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参究,参究不用心意识,用的是真心,会开悟。用心意识叫研究,用的是妄心,不会开悟。把佛法当做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经典变成世法了,不是修道,修道是讲悟入境界。 6 D, Z/ i/ w. f/ e+ h8 P
: q* H2 M; H5 V' B) t, z3 m: n
○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教诲,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现前的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5 h' s( w* {% W( u4 q' m$ o& x: D! v( j) y& c5 S9 N) U5 l7 z! [& c
○真弥陀弟子,天天要受阿弥陀佛灌顶,每天读经,念一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念两遍受两次灌顶,一天念三遍,就得诸佛如来三次灌顶,你的福报还有谁能比得了?《无量寿经》太长,没关系,念《阿弥陀经》也一样,念一遍,诸佛如来给你灌一次顶,念十遍,每天佛给你灌十次顶,你还能不开悟吗? 9 o9 w3 k3 L9 [4 P
/ i0 S9 j6 p9 {
○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读经就是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分别执著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 2 J- e9 m0 M4 ?) }( H& {. @7 `* ]' T$ b

) [5 s) a. T2 q○用读经的方法先把染污洗掉。读经比念佛有效,因为念佛只有一句佛号,佛号念久了,念到滑口了,有口无心了,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照打妄想,感到佛号没有力量,压不住妄想。读经,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不是漏了字,就是看错了行,所以你一定把精神集中在经本上,用这种方法离开妄想、分别,容易摄心。我劝大家一天至少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满三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从读诵,时间限制五年,五年读诵,纵然不能背诵,都很熟了,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现在人没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再减少一点不行了。念三年,满三千遍,念熟了,可以背诵。常背经文,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的,起念、说话、做事,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三千遍念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2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大功德。* R5 V7 v" C, C5 W( _( I& F9 d! Y2 {; Y

% b. [+ M4 E( u! z; V$ W7 a  x○功德必须自己修行。“功”是修行的功夫,“德”跟“得”是一个意思。持戒有功,清净心是德;修定有功,开智慧是德。如果持戒很严,得不到定,你的戒就变成福德。何以持戒精严而没功德?自己持戒很好,看到别人不持戒心里就不痛快,这人破戒,那人犯戒,你的清净心得不到,你只有修福德没有功德。
$ N5 t- k& Q" S, \7 N
% p/ d# [; Q  N! V$ n, F9 q- V○功德是戒定慧三学。福德可以给人,功德不能给人。功德自己修自己享受,不修的人享受不到。功德里有福德,福德里没有功德。修功德一定从持戒下手。
. g7 X: k3 F# }- K8 j) M- X& v: h# L, w
○你修五戒,你得五福。这五种大福超出了世间。“五戒”是世间福德的真因,“十善”是生天必须具备的条件。
# b( f( J' H6 i% e" Y+ `( r" z, R, e% |  l0 p
○从接受佛戒条,一生中尽形寿,只要有一口气就决定不违犯佛的禁戒,叫真受。对再小、再讨厌的动物,你要杀它,你破戒了。没有杀它,很恨它,想杀它,你的戒也破了。为什么?你杀业虽没造,杀的心没断。“大乘经”常常赞叹佛弟子持净戒,“净”怎么说?就是连个念头都没有。不杀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不盗果报得大富,他是世间福德之人。受戒不奉行,哪来的福德?9 O0 s4 a6 @" n0 f0 P
0 c5 B+ W7 Z2 d5 g1 c/ e9 r, L
○佛弟子接受佛陀教诲,决定不做违背社会利益、害社会、害国家、害众生的事情,“不作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 a( ?& D( T- z. r: z3 N9 B

7 x8 {$ y. s  v1 l1 |1 E' ?1 }○漏税是盗戒,偷国家的。这罪可重了!纳税人有多少,你的债主就有多少。欠一个人的债好还,欠全国人的债就难还。要从内心把占人便宜的念头断掉。对人、事、物,绝对没有丝毫占人便宜的念头,这条戒才能做得圆满。不能有控制的念头,不能有占有的念头,你会得大自在,你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1 N5 l' B! Z0 ^3 o

" d; S5 A+ |$ y6 y8 J3 g# B, V3、忍辱 4 V) J8 j8 g1 n) U3 O
" t4 k0 H* Z0 C: H& z
○“忍辱”,无比的耐心、永恒的耐心。学佛没有忍耐,决定不能成就。人为的加害、嫉妒、毁谤、侮辱、陷害,都要忍受,要若无其事、心平气和。特别是我们对别人好、善意,人家回报是恶意,更要忍。别人恶言恶语骂街,侮辱、毁谤对自己,或毁谤侮辱我们的父母、亲属、老师、同学,这种种要能忍,不生嗔恚,决定不起报复的念头。小小的侮辱陷害不加以理会,他有大成就。小小不如意事都不能忍受,这种人没前途。
0 r5 c5 Y- w7 o9 O# ^6 e/ T
0 P* Y0 r/ J/ i5 J; B3 c9 D5 ]○对自然的灾害,也不可减缓修学,要勇猛精进。大灾难是增上缘,不但对道业没丝毫妨碍,反而促进、提升。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有它的深度、广度,不是短时间能修习成就,要长时修学,还要去亲近善知识。* E# B- s, T. k1 e
/ l9 A% ~+ S& Y+ K- {
○生活的困境要能忍受,如果不能忍受清苦的生活,心定不下来,道业就很难成就。要能安于贫苦的生活,不必把生活水平向上提升。真修道人生活随缘。物质、精神生活,遇到苦难,饥寒交迫、忧悲苦恼时要能忍受。忍辱要从能舍、能放处下手。 # I8 q5 J+ [( R2 i. `

. b# _9 \2 m, j+ `/ i+ ^○贪图享乐,不能吃苦,这人没有忍辱。佛说“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生活过得苦点,对人间没有贪恋,出六道轮回容易。如果生活过的太富裕,你享福就害了你,那个福就是魔,障碍你的道业。
& Q! f- o0 u, u$ @$ K& ^. z$ Z
3 ~( [) Y* o# d○佛法求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不怕经历长劫的时间,认真努力的学习。古大德教学,“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用这个方法不准你看、不准你随便听,以这个来约束你,让你的心从杂乱转趋精纯,长时这样熏习,不知不觉走入禅定。古人有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开智慧,这要很大的忍耐功夫。 3 G8 N8 v7 i: Y# U) R

5 r# m3 t3 Y0 X% P: u1 i3 ^○“一切法得成于忍”,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忍辱对治嗔恚,“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1 |: ]% r* _9 F
  z( x" o3 H7 |2 n! v
○断烦恼、断习气,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都靠忍辱。 0 T% W/ a% D: F8 r5 j$ F# Y6 _
" P# Y' J/ C$ e( n+ f
○我们要想在世出世间法得到圆满的成就,忍是功夫,忍是关键。“小不忍则乱大谋”。
, l% \( u2 _" ~' x& x$ ?# a' a/ [+ G; g, r  \3 Z! ]- _% Q
○一定要记住“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能为”,别人不肯干的事我们干,别人不能忍的我们能忍。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决定不为自己。 " r  J) O6 Y$ p0 m' ?) }7 `1 ~# o6 w
1 T3 U  s9 Y8 c% A6 E
○破迷开悟的关键在忍耐,什么都要忍。决定不会有一个念头为自己,修行也不是为自己,为众生。修学苦行、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没一样不是为众生。: k6 K7 z# x; h5 H$ F
: U' E/ X; ?% }; [5 F6 e& N+ Y
○修定的人,没有忍辱,不能得禅定。人家赞叹几句就高兴得不得了;骂几句气得几天消不掉,怎会得定!起心动念还有名闻利养、是非人我,所以,不能得定。  }0 U7 D% E2 W' }. f

  S3 \* L% q- e○得生净土,“和、忍”重要。与大众和睦相处,他对我不和,我对他和睦,顺、逆境,善、恶人,统统要忍,怎么忍法?不放在心上,是真的忍。放在心上,会忍的很苦。一切随缘而不攀缘。
+ m/ C# V) t$ D/ {# f2 c+ c- U, u1 P( M) ^$ D
○怎么消业障?忍辱。逆境恶人要忍,顺境善人也要忍。顺境善缘不生贪爱,要忍;逆境恶缘不生嗔恚,永远保持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是道,是真心。心一动,就不叫真心。
- M3 `9 E: ]$ K/ t- l' A- M! }2 @! w" Z! r& z
○要修忍让,把冤结化解。别人欺负我,侵占我的财物,毁谤我、陷害我,我知道是前世的冤家,要做还债想,决定不跟他争。你的财被别人霸占去了,不是你命中的财。你命里真的有财,什么人都占不去。
4 \( K; Q0 j) T2 l+ N5 H% Z6 m1 m$ I3 }+ \  ^
○“忍不过”,他失败了、退转了、堕落了。对冤家对头,决定不能有嗔恨心、报复心,要用慈悲心去感化他。3 P6 ]! R* {' k, D& R
# {' a! S( x# P& i' d
○修忍辱,每天不要看别人的过失,要检点自己的过失。不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立刻回头想:“我有没有这个过失”?你才能找到自己的过失,找到后要反省、改过。一天能改一个毛病,天天改,三年你就是圣贤了。凡人做圣人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你能不能认真改过。果然能认真改过,凡夫成佛,一生就可以做到。有自信又能信佛,对佛的教诲深信不疑,这人当然会成就。% }, |2 h. ]  t# w5 ^

3 }" R) @( U$ |7 W$ |○布施能修大福报,忍辱能成就大福报。如果只晓得布施,不能忍辱,所修的福报一面修一面漏掉,很难成就。
/ a* |& T4 x9 A/ i1 u9 |* A1 F* w8 C" z. E0 P5 [) m
○你有多大的心量,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才修多大的福。首先从容忍做起,要能包容,尤其包容常找我麻烦、嫉妒伤害的人,首先把妖魔鬼怪包容,这才叫真功夫。
1 n& J" W' Z( h- `( c, K! G4 ]7 h; i8 c) L" }
○不嗔恚你成就得快。离嗔恚,相貌就好,身体也好,每个人看到都生欢喜心。
- R5 S# }% m; b4 ]5 q
. Y9 u8 }3 r; e4、精进% ~5 t) |5 g2 j# j5 ]1 ~
5 v) z6 s0 O9 p) O9 O$ W
○“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就是将心止于善念上,恶念就进不来,这叫真精进。
# Q* N+ }1 c( W; u9 O4 N# a* u
0 g1 b9 t" s8 e- I6 q9 o7 _○我们现在懈怠懒散,这是烦恼,是习气。精神提不起来,是什么原因?精进里面没有十善,精进里面具足十善,是真精进。4 Z3 f9 x& z: O& J

& z, b. Z; @, [  B4 S○“精勤修学”是秘诀。一门深入是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2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教义趣你不懂,别人给你讲你也不懂,说、听都要得佛力加持。 5 o" K8 @8 C2 z

) T2 a/ Z- q) p! ^, y9 [1 w○凡夫往生不是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一心称念也要求佛加持,佛不加持,我们一心不容易成就,心不颠倒更要求佛加持。我们对经教要能看得懂、看得深入,靠自己不可能,一定要靠佛加持。我们在讲台上,能把经讲得清楚、明白,也不是自己能力,得不到弥陀本愿加持,不可能!这个法门虽说是二力法门,仗佛力加持得多、成分多,我们自己只具足深信切愿,依教奉行。其他的完全要靠佛力。
1 p2 n3 F+ Z9 C8 T3 G! [9 P' r/ J1 v) p- k  ^! \3 p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心心念念不违背佛陀教诲,也要靠佛力加持,才不被世间境缘诱惑。其他宗教也求神、求上帝保佑,不被魔鬼扰乱,不被外境动摇。凡夫不得佛菩萨诸神威德的加持,靠自己成就,决定不可能。末法时期,我们习气很重,外境诱惑力大,所以我们求佛菩萨也求护法神,来帮助我们,希望我们心不颠倒,希望真正得一心称念。
% }  d* c4 V$ ]1 J3 b8 u
9 s' z! |1 Z: \) S/ W  m: o$ ^○没有佛的护念,没有众神拥护,你不会开悟,你还是每天烦恼增长,不是智慧增长。末法时期学佛,念念当中都要求三宝加持。
6 e0 \9 U  n$ V" P3 E2 j& y2 t+ c
○求佛力加持,天天在佛菩萨形象面前祷告,那也是攀缘。努力充实自己,念念不舍为众生服务的心愿,就是求佛菩萨加持。
$ y  i1 L9 e' u# p# T- g) {. {3 B" x% ?
○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发愿,发愿依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个方法来修学,你立刻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 ) q% X8 \3 {& R" A: w  Q) G
4 g7 o6 L7 Z- S* l7 }+ h; }7 U5 D
○一切诸佛都念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得一切诸佛的护念。无量菩萨、无量天神,必定护持你。 9 j/ z6 H* M0 D2 _$ o, E1 r7 q
/ E* T3 X. ?8 \8 i' I
○发心续佛慧命,佛菩萨必定加持,必定把他当宝贝看待。你要传法利生,妄想、分别、执著是我们严重的障碍,抗拒了佛的慈悲,使佛力加不上,特别是严重的执著我与我所,要破除。我所有的,任何人都可以拿去、都可以享受,你的心量就开了。 & @7 e: V9 k# Q% h6 x+ g( r
0 @& e9 j0 |0 J! ^, B) f! Z& h
○真正发心念佛往生的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这个心一发,境随心转,你相就变了,变成佛相,体质也变了,变成佛身,这个相跟身都放光。一般人见不到,佛菩萨见到,鬼神见到。退心,光就没有了,你心动摇,你光大小、颜色也变了。
* a  j% f$ `- ~# \. l3 ?7 P; f  l! Z  t- k7 V
○讲经,舍己为人,为佛法、为众生,只要你发心,三宝自然加持。我在讲堂上是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要发这个愿心,自己要舍得干干净净,恢复清净心,恢复到清净寂灭。愈清净,愈寂灭,诸佛菩萨加持的力量愈显著、愈殊胜。
! [! H5 B3 ^6 ~; L, e1 [4 A  D; J; i1 M9 Y' }8 k* O, u0 ?+ i- F
○讲经要为自己的名闻利养,就得不到加持,会很累,讲多了疲倦会生病,为什么?你有“我”,无我、为人,不会累。 " ^5 d  q$ K. m" Z, g* O
- D0 J& M! q. Y% F+ Q: ?5 r3 H
○真发大心是什么?我要自度度他,我懂一句讲一句。喜欢帮助人,法缘就殊胜,就能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老说:“我不行,我不敢教人”,就得不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
9 o% T( U3 D$ E& ^- {9 }/ j
/ c, g( \  [) ~! i○真正立志做世间第一等的善人、好人,认真去做。一切时、一切处,点点滴滴都能与佛陀教诲圆满相应,你是真佛弟子。你身善、语善、意善,不是说天天念,你要把它真正做到。受用无穷,你的性德会往外流露。你得一切诸佛护念,跟佛感应道交,你得一切龙天善神赞叹、拥护。在这世间,一切灾难你都遇不到。这是你自己的德行感召,龙天善神帮助你。
+ I" |, ~% V' y7 P1 O7 t( ^# @7 y% Q; [2 U
○念念为佛法、为众生、为无上道,就得诸佛护念。
8 ]; t( `2 t, @/ _5 G. a
1 {6 `7 T4 o4 ]! N" A+ ^$ u○怎样跟阿弥陀佛沟通?心里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没有界限,畅通无阻,起一念分别,就有障碍,阻住了,就不通。所以画符、念咒、诵经、祈祷,要用真诚心,诚就通。) A# f0 u5 {# L& N$ V6 ~

& ]. N! S0 s- A& @○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我们想转,自己功夫道力不够,转不过来。至诚心祈求佛菩萨感应,诚则灵,真诚到极处没有不能感通的。真诚里不可以夹杂丝毫不善。真诚心才能感动诸佛菩萨,感动一切众生。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境界自然就能转。
, v& H9 `! b" H( v+ k" v: M7 [
. E# I+ p4 j5 h3 N○有人求佛菩萨、求神明,也很诚心的去祷告、供养,没有感应,什么原因?你有心,没有行。一定要有断恶修善之行,以真诚心行,才能得到感应。
/ f( \3 o; K3 Y$ w" @3 P6 A/ X! G- D8 S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理如法,从至心上求,从自己心上求,没一样求不到的。从外面求,就“内外双失”。佛门讲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世俗讲求福、求寿,没有求不到的。
6 ~8 U9 d& t' ^/ T$ a0 ], c9 s4 m# `$ l. X+ @6 w
○“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就能感应道交,有求必应。
9 h* O9 Y$ Z: p9 {- q' B- W. J. N
. x, h# F: i8 v* ~5 ]  \  U○凭什么得佛力加持?就是一个恭敬心,这恭敬能感,诸佛菩萨就有应,一分诚敬得一分加持,十分诚敬得十分加持。做人诚诚恳恳,老老实实。诚实的样子是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老实人佛光常常照他,他不学佛也照他。
$ l$ S6 x# E) H2 O8 d; u
, ^, N; Q& f9 S6 x1 {○人心清净、真诚、慈悲,冤亲债主见到也不敢随意杀害,为什么?有护法神保护你,有些善神照顾你,他不敢贴近。如果你心地不清净,还有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的念头,冤亲债主就有隙可乘,没有善神保佑,没有护法神照顾。 0 O& q5 ?3 p, c( I; c. F
! _/ }$ R) U, O6 q  W
○你还会为这世间的名闻利养所动,不会得诸佛如来加持。功夫得力时有护法神保护,一个妄念起,护法神就走了,冤家债主找上门。
3 `2 ?3 y- z9 V4 G
, e9 r5 D0 Y+ W3 b0 O○只要你肯学,佛菩萨就帮你,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有好学的一念,这就是感,你就会遇到善知识。感不是天天跪在佛菩萨面前烧香、礼拜、祷告,那没用。感应是一念真正好学好善之心。好学是希望成佛道,好善是希望普度众生。像佛菩萨一样服务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一念就是能感,诸佛菩萨就有应。 & P. F0 `! x/ z( z( J1 j5 i

9 G6 L. }4 v; m  a" E0 _○你能自己修行,自己成就,就是帮助别人。为什么?你是真正有道德、有福报的人,你所居住的地方,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这一方人冥冥中受你的福荫,你的福报帮助他们。如果你积极帮助、教化大家,功德就更大了。 4 s3 F6 J7 r9 J; m* N
: Q# S6 x2 s+ M0 v% t2 m: F
○五戒十善不缺,这个人就是“戒德之人”。“道护为强”,什么人保护你?道德。你所感应的,“诸天”,天神,“天龙鬼神”,这是讲八部护法神,天神护法,没有不尊敬你、不敬佩你的,他们冥冥中加持你、保佑你。纵然遇到些艰难障碍,自然就化解了。
2 ?8 }/ ]+ G) `! K' S% Y2 C" L2 z# ^4 O
○天龙鬼神是护法神,你是好人,真正有觉悟的人,天地鬼神一切众生都对你尊敬。恶鬼、罗刹都尊敬好人,尊敬有道德的人,都不会伤害他。
1 k$ Q! R& H" y$ i; U8 q$ V3 p6 J! ^; n3 t4 Z, z' X
○同修要真干,不怕苦,不怕难,舍己为人。真有这样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4-3 11:09 , Processed in 0.0789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