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7 1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的根是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 ^* M7 Z' U( P7 {7 R' v, W
' H6 t, R# Z4 e+ K- o; `
○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是没一丝毫自己的得失利害夹杂,生为一切众生,死也为一切众生;是“一向专念”;是自己的真心、本性。
0 V" ^& ?: u2 a% `0 D f/ V6 o+ N* Z8 U' m: f
○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真心就是至诚心,就是直心。心真诚到极处,一个妄念都没有,还有一丝毫分别,一点点执著,你心不诚。曾国藩先生讲“一念不生是谓诚”,真诚心里没有念头,真心离念,有念头是妄心,一念不生的时候是真心。真心为什么变成妄心?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用妄想分别执著,真诚心搀杂妄想分别执著在里面,你的真心就变成妄心,这是根本。
. [: P \, F. T6 W+ Z. \6 o: l# Y7 y6 G! z c- t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不受污染,叫清净。跟人接触喜怒哀乐爱恶欲,心里生七情五欲就被污染,清净心里决定没有感情的污染,感情污染最严重的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比七情五欲还严重。1 `6 s* `2 A b2 ^4 Y
' B/ i# w0 P3 B8 P* W
○佛慈悲一切,神爱世人,那个爱是平等,没有差别。平等决定没有傲慢。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诸佛如来。众生本来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意思是无量觉,众生、诸佛菩萨各个都是无量觉,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5 s4 d, }4 n# }4 V! W
: g- [' J8 K' _5 u; W- X5 @○佛菩萨有真感情,真感情叫慈悲。真感情决定是清净、是智慧,里面决定没有情识。
# [9 W6 @0 s' l; k
4 V( ~9 j: F* A- ~- v○慈悲心就是回向发愿心,对人、对己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十个字相应,你就真正发了菩提心,这是无上菩提心。
' G* \9 O; ]. @, ^* A" i7 C( ?0 e( _5 A( n" t; Q
○无上菩提心是一心一意希求往生极乐世界、是深信切愿、是心里对极乐世界向往、希求,真的当作一生中第一目标、第一方向。深信是没有一丝毫怀疑,切愿是我决定要生净土,决定要见阿弥陀佛。
# {( ~1 ?- v' E. h: H0 K) i
8 J2 E% [1 y2 S) r○真心跟镜子一样,用心像镜子,我们笑,它也笑,我们哭,它也哭,我们笑哭有心,它笑哭没心,它表演的逼真,它没有心,它是高度圆满的智慧。我们学佛从这里学。. A, ^. f8 C+ M- X6 _7 f
' Z' v l+ h( m1 @: d6 T& ~1 ?! u
○人菩提心一发了,所有一切罪障都消除了,所有一切冤亲债主都得福了。我们菩提心一发就成无上道,就入圆初住的位置,用这个心念佛就决定得往生。
8 t; q5 I8 J) S; Q; @; x- \' ?0 A, \ R% R3 f0 L7 L% k; P) y/ V% J; \
○菩提心一发,就出了十法界,菩提心周遍虚空法界,太大了,十法界圈子太小,把十法界挤破就出去了。 3 Y$ s* V! n/ q, { }% c! s; v
! s+ r k j; z5 A○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一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行。发菩提心,念佛念得少也能往生。“念佛人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一心一意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见阿弥陀佛,其他统统放下,决定不再放在心上,这人就具足圆满的菩提心。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然后一向专念,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这样念佛,决定往生。
# x, M% t1 D+ W' _3 k
- V% N. b! }3 F○有一丝毫贪嗔痴的念头就不是菩提心。你还是轮回心,你还是凡夫心。轮回心就造轮回业,轮回心修积一切善法,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福。
0 c7 A' v8 b7 S# }3 z' {7 u9 u' G! ]
- k( H- L6 a! |- Q' {0 @○妄想分别执著是妄心,妄心是轮回心,用轮回心修什么样的法还是出不了轮回,如何把轮回心转成菩提心,决定不用妄想分别执著,你的心就是菩提心。 6 P* k' j& _3 p8 a' m9 k' n* d3 U
. r2 q% d& p9 B; Q& } b+ l) L1 P
○积功累德多少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以真心去做,以真心积的小功小德,也能往生,品位不高。用妄心去积功累德,不能往生,果报是三界有漏的福报。小善小利、小功小德用真诚心去修行,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只要常常读诵、思惟体会、落实在生活上,就是积功累德,就是深心、大悲心的落实。
5 P; _; k4 ^# |7 ]$ M, Z
: O$ M7 ~2 e6 ~) I$ A8 D+ L○只要有一个众生,你不喜欢他、讨厌他、嗔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没有菩提心。; y6 z& O; g L3 `$ F8 q
j5 B/ P9 A, ~: g8 j. L
○念念想众生,念念想社会,菩提心就现前,念念想自己,菩提心就没了。
8 Q: j! L p# Z5 u+ P
; a6 {6 n" ~( d4 s. \/ c% N○关怀、爱护、全心全力帮助十方众生,这是菩提心发起来了。对一切众生还有爱好、讨厌,菩提心没发。恶鬼、恶魔现前,也爱他、帮助他,这才叫菩提心。
0 Z; H9 G# K! |- T
0 p( k2 m5 Y' L8 g○真正发心行菩萨道、见阿弥陀佛,我们不怕别人骗我,别人骗我、侮辱我、欺负我,我都恭恭敬敬感激他,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消我业障。我的恩人!
* h( D- q9 x* Z! ~( g: g
& P, q8 g2 a: M3 ?8 K9 f. J○“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过清苦生活,物欲的念头就淡薄,断烦恼容易,如果生活上贪图享受,烦恼难断,烦恼不断,菩提心生不起来。以真心待人,真心现前,一定要克服你的欲念,五欲六尘,花花世界,决定不受诱惑。
) i0 ^$ s7 L8 I& a; r* ~* C" R5 J8 ^
○如果你把菩提心落实到生活上,落实在整个人生上,贯注在整个生命中,每天二十四小时,念念不失菩提心,念念不离菩提心,你与佛的心、佛的愿、佛的行完全相应,这样念佛,是一念十念决定高品位往生。
0 w1 X4 Z V$ Z% }* u* [
! p- g2 o8 F; P2 U# V# e○怎么个落实法?净宗同学修行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是菩提心圆满的落实。5 E- s" o$ Z- ?
$ c0 M! O! ^, j0 @0 e! ?○对个人修持最基本的是十善业。要认真修十善业,以十善业自己约束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它相应,这就是圆满的佛法。初学从十善业下手,成佛这个十善业圆满,起心动念用这个来对照我有没有违犯十善业,这叫根本修。把这个根本忘掉了,修什么佛法都不得力。心有根本,行有根本,菩提心是心的根本,是根本的根本。孝亲尊师、慈悲、十善,是落实在事相上的行的根本。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只要念念不离这个根本,没有不成就的。忘失了这个根本,念佛这一生中都不能成就。 8 m' t7 w+ n/ o4 O* M, P; |
: R8 s S6 H4 ^3 c8 N+ l
第四章 三福 / n& w9 I. w0 c
1 F0 u, P$ n# a8 m+ u
○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菩萨的福报。没这个基础,念佛不能往生。
% ~. T8 J+ Q8 I t* {
5 R/ ~8 e7 T0 }+ ~○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不具足这个条件,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不会成就。
! D7 I) Q$ z, _& d1 J, t5 V
& L* u- w) J0 f, ~+ d. w4 L2 M! C○“净业三福”,是一切法门修学证果的根基。
6 v# T: Q8 t7 @3 h$ G, K2 t! \, R0 Z7 q3 g# P
○未修净业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像盖大楼一样,这是打地基。
% Q( l' k, p5 g
3 }8 w0 R; c, N8 A* f+ f- |- K& Q○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是净业三福。1 T2 R. n$ ?+ l# V* f* ?
4 h* O3 J4 k' Q# {6 I○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作佛?作佛先学会做人。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道,是佛道的根本,像盖大楼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