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9 2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求得到的更多。
+ U5 a" ^* G0 Z- Y1 v8 {+ D
/ c$ K8 P, h5 w2 L8 v5 Z! S○菩萨要做好样子给人看,不是为自己,为众生做的。生活中,极微小的地方,你说没人看到,没人看到有鬼神看到,鬼神也要度他,鬼神也是众生。念念有度众生的心,有度众生的表现。这是学作菩萨、学作佛。! {4 J' A8 T) e# z5 ]+ v
: {; d9 K4 o; v4 B' p U
○如果你发个狠心,能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断干净,起心动念都是为别人、为社会、为众生,决定没一丝毫为自己,你现在就证阿罗汉果,你不再轮回,身命舍掉之后,就超越三界,如果你不肯超越三界,再投胎来做人,乘愿再来,你不会迷失,这是慈悲心。
2 d6 v# G9 P* R% _/ q5 T( }
/ b! y. n! ~3 W3 ]2 C6 \" z○我们用真诚、清净、平等、大慈悲心,关怀、爱护一切众生,众生需要帮助,只要有力量,就伸出援手帮助,没力量帮助,也要真诚为他祝福。
j9 k! a5 Q$ u; u( T: k
! W8 ?1 a9 M* |5 Z7 ?" a' @, @○爱护一切众生的人是上善。我的冤家、债主、敌对的人,我们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的爱心对他们。他对我敌对,我对他不敌对;他恨我,我爱他;他讨厌我,我喜欢他,永远生活在感恩世界。1 N! w' ?8 [" b: y
- e5 n' x1 M( r+ ]$ W
○我们的使命就是续佛慧命,传佛的教化,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社会慈善事业是不是我们做的?不是的。我们要做大慈善事业,根本慈济的事业,那是救度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
7 T3 Y) ]8 I. J$ [ c$ ^! C, \( D1 N3 G
○学佛首先把心量拓开,要能包容一切,千万不可以“这个我看不顺眼,那个我不满意”,小心量,你在佛门之外,与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清净心、平等心,这才能入佛门。
+ j8 F. K# h2 K$ F3 @' z" B5 i, ?* @6 u/ j
○心量太小了,没办法突破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个界限,你心量小在它里面被它包了,你突不出去,所以一定要发大心量,大心把六道挤破,挤破不就出去了。心量再放大,能把十法界也挤破,就成就了。
$ g2 M* `" B. d) {% U" S: \2 R% }# h+ t) s- M
○我们起心动念感动的范围,完全看你心量大小,你心量很大,每一句佛号,都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而念的,你必定感动十方三世。你说“我为今天整个地球全世界苦难众生而念的”,你只能感动娑婆世界六道的天神,出不了娑婆世界。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的心行称性,你的心行与天地万物融合成一体,你的功德之大,一切圣贤人赞叹不尽!; ~6 h+ ]0 V9 Y* w( p% b* X; Q/ C
0 e9 T* W" G+ E! s○“虚空世界,悉我自心”,常常念,心量会拓开。遇到人事环境有了纠纷、有了麻烦,念一念这八个字,甚至遇到灾难,念念就消灾免难,诸位试试看会很有效果。自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一念自性。" V% j4 u3 \ U& m
( u2 n9 ^5 g- r# N8 v2 ]○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样样看得淡,看淡烦恼就少。学东西也要看的淡。一门深入,选择一样东西,在一门里得三昧,世间求学是求知识,愈丰富愈好。学道,愈丰富妄想愈多,杂念愈多。学道的目的在三昧,在定慧,就不能杂、不能多,这是秘诀。
" B, q, H$ m F* f/ e; |4 y# C. S( q) L* Q8 @' Z
○对一切人、事、物,要看淡,不要太执著。什么事都马马虎虎,有也好,没有也好,吃亏、上当、占便宜,什么都好,不要去计较,不必过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一切随缘度日就好。
% O+ o" {4 @ P" _. J- k
/ M$ [$ P5 t: s$ X& p- m0 I6 y○修行的秘诀,“诚、敬”,内真诚,外尊敬。尊敬诚敬是性德,自性本来具有的。不尊重别人,没有诚意,是你迷失了自性。“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每天晚课要反省,我今天对人、事、物有没有做到诚敬。
$ S8 S5 e" h+ g3 l! ~+ M% M( J( t3 X8 w& A
○一切罪恶的根源是虚妄心,一切真实功德的根本是真诚心。
5 [7 Z& R# j, Q# y7 A" u! N. _/ c* L- @, D9 e/ G3 i
○人与人之间互相欺瞒,是错误的。我们要用至诚心待人。也许有人说:“别人欺骗我,我用诚心待人,那我不就是处处都要吃亏、处处上当?”没错,这一生多吃点亏、上点当,来生好。这一生不肯吃亏、上当,来生是三恶道。这一生时间短,纵然活一百岁也刹那间过去了。
" b$ [/ O/ J- r5 ^4 i% Q, o% m
9 z0 L, }% w+ f4 E" N0 }1 Z○菩萨的心永远不会变,菩萨大慈大悲,对人心是清净、平等的,你喜欢他,他关怀你、爱护你,你恨他,他也关怀你、爱护你,你陷害他,他还是关怀你、爱护你。我们要以真心待人,人家对我是假的,我对人是真的,与人交往我们用真诚,真诚决定得利益,虚妄决定吃亏,用真心这一生是最后生,来生跟佛菩萨一道去了,决定不再搞六道轮回,真诚心待人,不吃亏,不会上当。
, [' H3 ?4 A0 ~: C+ a2 _8 x. ~) {3 @' Q: g5 d/ ?4 N; x1 ]
○诚心诚意做好事、善事,真诚是积德,布施是积善,是种福、修福、积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8 O( V) Q) _ a; h: l! j
. u1 N: i* T5 R0 `
○学佛的人,福慧双修。帮助贫穷、苦难、老、病人,全心全力帮助他,要真干。把财物布施得干干净净,这个布施就是把你的苦、灾、难,布施掉了。
0 J6 S" b. [7 U! x: ~5 q
k4 V% K5 f; E: }○想修最殊胜的功德,一定要修法布施。不会讲经,会念阿弥陀佛就行了。跟人说话,“阿弥陀佛”,这就布施他了,电话一拿“阿弥陀佛”,句句“阿弥陀佛”,印在对方阿赖耶识里,将来他就会凭这句阿弥陀佛,往生不退成佛。" e4 ]2 ^2 T0 S
$ ?5 E8 V; c7 ^9 k1 b: q/ k: o
○满面笑容,欢欢喜喜对人,这就是布施,布施快乐,布施欢喜。
( w3 B, O2 F! l2 A/ ]. g5 r7 [
7 p" s8 r4 n4 G) p○我们跟人接触笑脸相迎,变现善境界,彼此都很欢喜,冤家对头你对他笑笑,他对你也会好转;极亲爱的人,每天板着面孔看他,也会变成冤家对头,都在你那一念之间。外面境缘没有好丑,好丑在自己的心。) w! H' C8 n: w/ @# ~5 Z3 q, q- @+ J
6 z- Y y! N* X0 I1 t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不要后悔,不要再去想,想一遍又造一次新业,阿赖耶识里又落印象。
" v8 @6 K$ _4 m, w/ z1 W/ Q7 J7 S! [/ S9 u6 I$ j
○真心里没有高下,真心是平等的。心平等,外面境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没一样不平等。我们跟蚂蚁、蚊虫、苍蝇平等,你哪一天做到,你成佛了。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事、物去练,练平等心。平等心对人,态度绝对是自己谦下、尊重别人。孔夫子、释迦牟尼佛的为人,自己谦虚恭敬、尊敬别人,没一丝毫骄慢,没一念自以为是,这是佛道。
/ L0 _7 D* v, e t- X
, f B8 z9 L p○“善事因功,皆由心造”。不需要钱财。谦虚就是善、就是德,这不要花钱。善恶、祸福,在一念之间。
) G4 S# r5 m0 W9 z" N$ F1 @* d/ \' D- g: w+ \- X" D8 X
○“谦”能保持善果。
0 y4 y% y% W6 ]1 O# U v' p3 w
6 p. E# I/ I/ n3 y( r○跟众生相处决定是低姿势,谦虚卑下。谦卑,不但能保持自己的功德不失去,而且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谦卑与法性相应,法性是常住不变,与法性相应是真修;骄慢与无明、虚妄相应,与无明相应是假修。: _( z% s/ \2 A
+ R( Q* u: X6 [' _○千万不要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不肯谦虚的人永远不能入佛门。
1 w8 d& d, p- G6 U, }4 k
/ I& {2 Q; v" A, y○狂妄、自尊、自大、傲慢的习气,属于业障,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处处忍让,处处让别人多占便宜,自己多吃亏,这是修行,修自己的德行。
+ B7 J9 { Y$ E
# x: q( m4 W0 x" T○知足常乐,知足常富,知足才能成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