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B% @: Q; A* l0 w0 T
" D2 U! l8 n* M. O5 I+ c7 a0 T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缘起); F/ F2 v' V/ S: G/ R% T
力行十善
: O3 A7 ?- _$ Z6 x
7 Q* {% x; @. [# m+ I/ N2 ]? —— 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
0 `/ O' v) {1 r3 Z0 C缘起
6 p7 H# ^+ X: A! X: X- b按照计划,这次讲座的题目,叫做“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为什么要讲关于人生修养的问题呢?这里要分几点来说明。* Q7 C" x1 X8 X$ a9 F/ S) H
一、传统文化的沦丧8 c3 C9 f# E4 `# Y6 \( J: \5 N
4 O' r: B* g1 w
所谓世事沧桑,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变迁。但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晚清民国的那一段历史剧变对它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后,这种表现尤为明显。所谓大清帝国,康乾盛世,早已成过眼云烟,整个中国社会让人觉得萎靡不振。于是人们回过头来开始反省,这个社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x. H3 T0 R \# E. b& M& n9 f
+ Z1 ^7 o2 Z3 J4 ^0 }2 D此时很多人都把眼睛盯向西方。西方有两味药,一味是民主,另一味是科学。中国人也开始照搬这两种文化,这样照搬的结果产生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在当时比较保守,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派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垮掉了;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全部照搬西方的民主科学,对中国自身所有的文化进行革命,进行颠覆。这样的结果,是到五四文化运动以后,否定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佛教也不例外。在此前提下,佛教将如何寻找出路,寻找发展的新机,就成为当时最大的课题。1 k5 n7 P9 `1 Z* H. k
1 R7 {- f0 J d这里不得不提到佛门的一个重要人物—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当时环球弘法,经过欧洲,转了一大圈,接触了许多西方的教会人士,了解西方宗教的发展状况。回来以后,反思中国佛教发展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结果发现从明清以来佛教的表现形式,太过神化,已经把我国的佛教带入了一个死胡同。所以太虚大师提出了佛教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人生佛教”。这个人生佛教我今天不展开讲,留待以后以专题来讲。) {3 I3 X; _/ E2 b5 E6 X
9 c n. o' |: a* b% D
二、人天佛教与人间佛教
, l7 x, y- X0 R: v1 n% ~8 r n- f; ~; e* Y! l: ^/ Q, ?
我们今天很多人理解的人生佛教,总以为是对佛教的创新,其实不是。人生佛教其实是对佛教真精神的回归,不是创新。太虚大师当时提出这个思想的动机,只是想还原佛教的本来面目。还原佛教重智慧、重悲心、重现实、重社会的本来面目。比如佛经,我们都能感觉到佛所说的其实都是人间的事,特别是读《阿含经》,《大乘经》,这种感受尤为深刻。甚至形象到穿衣吃饭,师父与弟子之间怎样问答等,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可是到了明清以后,就变样了,整个中国佛教变得神秘化、鬼神化,换句话说就是变成了人天佛教,把佛和人对立区分开来。这就背离了原始佛教的初衷,太虚大师有鉴于此才提出了改革。. Z$ k; X& D+ U: X# x( Q8 A: s
: L) A* P3 r& l3 H* H$ k$ L# P) t
1、佛教的初衷——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4 h' p1 ^0 z* r' ]+ b
. P; r C6 S$ ~* W2 y佛教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很重现实人生,很重现实社会。再换句话说,佛陀创立这个佛教,本身就是为了对这个人生和社会予以关怀的。你看他本人,当时在发心求道之前,也是自己在生活当中各地游历,见到世间的生老病死,才萌发去探索人生宇宙真理的念头。所以他的出发点本身就是立足于现实人生的,立足于现实社会的。这是佛教的初衷。7 w7 ]( n: R& l }2 a4 v) [
% v3 C2 v! p6 Z# @- J
那么如何能解决现实人生和现实社会的问题呢?释迦牟尼佛通过他对当时各种思想的学习领会,觉得都不能解决。最后只好另辟蹊径,最终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创立了佛教。
, ]3 A2 M0 M' @9 R/ U, A- Z/ N) |5 h$ |/ k9 |0 }4 S
2、佛教的核心理念——智慧与慈悲( f# ^8 U, @5 O. Q9 G j5 P6 K. k
* ?0 b7 k$ a1 k7 h, E3 K佛教的核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用智慧来净化和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界;另一个是慈悲,用悲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为自私而纷争的诸多问题。这是佛教创建的两个基本概念,从两汉到隋唐,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基础理念发挥的,由此带来了唐宋时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净宗、密宗等,包括禅宗,都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 q% [% A2 l4 z( \+ O2 ^' Y
; |1 C; `' s# J; x佛教首重智慧,智慧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身修养的问题,我们自身修养问题的最大堡垒就是自我主义。只有智慧,无我的智慧,才能消除这种固执,消除这种自我,这样我们整个人生修养的境界才能提高。一旦我们的无我智慧生起来,同时心量宽阔,即佛教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么这时我们的悲心也就同时生起来了,对众生的关怀也就同时生起来了,这个就是悲心的体现。所以很多佛经里提到,问佛陀为什么要说法呢,佛说我要把我觉悟到的,告诉一切众生,让他们也觉悟。这就是智慧生起的同时悲心也生起的缘故。& B7 H- w7 U" v3 K
! b# w) L) d8 e+ J; V2 J0 P
有人说释迦牟尼佛那时候不一定有悲心,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刚成佛的时候并没有讲法,并没有希望别人也觉悟。比如他证得菩提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是不想讲法的,只是因为帝释天去求他讲,他才讲给我们听的。说这话的人的意思,是说如果帝释天不去求佛说法,那么佛也不会慈悲地为众生说法。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只是一种示现,如果他没有悲心,真的不想讲,那么再怎么请,用轿子抬恐怕他也不会讲。正因为他有悲心,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他才把证悟的方法告诉大家的。" C6 {4 o( N( ] |
6 t; ?% h# ^, f8 V0 ~2 d5 t
所以应该讲慈悲、智慧是佛陀本人觉悟以后设立佛教的两个主旋律,一直到以后的传播都是这样。
; A% [1 D% k4 w6 d; B7 q( y* p8 l) }# Q7 z. {: a$ B
三、正法重现
) P2 A U: \- H5 i" A# U& [- h: ]7 I" m, Y8 \
太虚大师对整个中国佛教采取纵向观察,再结合西方宗教的发展给他带来的触动,于是回来后就提出了佛教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虚大师当年扮演的角色,有点像中世纪基督教历史上的马丁.路德,区别就在于马丁.路德的改革是成功的,太虚大师却没有成功。因为当时一方面教内的保守势力太大,太虚大师一天到晚都要忙于应付。再一方面加上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抗战一爆发,他本人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颠沛流离,还要抗日,这样他的精力就更不够了,乃至于变革没有成功。8 V$ \* g. p# P
+ X% V% x; w S( {% \1、人生佛教——人成即佛成7 F2 B- Q/ f0 V# y. d& h: M! @, ^
0 N1 Z* L# U2 F4 u D) e
虽然改革没有成功,但是太虚大师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领会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的意义,就是要让佛教的真精神回归,就是要让佛法重回到“重现实,重人生,重智慧,重慈悲”的核心理念上来。他作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偈颂,是这样说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应该说这是他对他整个人生佛教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
( N) j2 O; f, S6 u1 b
! ]5 P& T* L1 O7 ^* d“仰止唯佛陀”,意思是 我高山仰止的,唯有佛陀。只有佛,才是我们恭敬和学习的榜样。但这个“佛”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的,怎么成?“完成在人格”。就是在做人的时候好好修行,完善自己的人格。. v6 m& \3 U m* c7 G! Z9 I- }
. E! R1 b2 A& d& X
|
|